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时间:2024-10-10 09:35:34 海洁 读书笔记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通用8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通用8篇)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1

  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美学史教材。自从它在1963年初次问世以来,不仅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也获得了海外读书界的好评。朱先生在本书最后一章谈到他编写时的立意说:“我们只就每个时代中挑选几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对每个代表人物也只约略介绍他的主要论点,挂一漏万是势所难免的。挑选的标准是他们要确实能代表当代的主要思潮而且可以说明历史发展线索。”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次第概述了古希腊罗马以来欧洲一些重要美学家的论著。它以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发展、演变和斗争为纲,对美学史上的几个基本问题:美的本质、形象思维、典型人物和作为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作了相当细致的分析介绍,并对不同时代的美学家对这几个或其中某一个问题所持的基本主张,以及他们在美学史上的建树与得失都给予了相应的评价。

  就以“美的本质”来说,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对于美学中的这个基本问题的看法,是各各不同的,甚至是千差万别的。朱先生将他们的看法大致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关系。有的强调形式,忽视内容;有的只重内容,轻视形式;也有的企图使形式和内容、理性和感性按照他们的需要而相互结合。在具体论述时,又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所侧重地分别介绍了古典主义美学(古希腊时代)的“美在物体的形式”说;新柏拉图主义(古罗马)和法国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则又提出“美在于完善”(即“天意安排”的合理性)。英国十八世纪的经验主义美学把“美的本质”这个问题的重点,从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分析转到对美感活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分析。

  所以他们强调:美在于愉快。而法国启蒙时代的美学,以狄德罗为代表,主张真善美相结合。在具体说明什么是美时,狄德罗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美在于关系。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看到了他们以前的美学史上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相互割裂的局面,于是从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的论点。诚然,他们两个也各说各是。康德用主观唯心主义来调和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的.矛盾;黑格尔则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立场来阐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前者的内容是超验的理念,而后者的内蕴则是绝对精神。十九世纪中叶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史上最大的,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是,竖起了美是生活的大纛。

  作者在介绍不同时代及不同学派的美学思想时,做到了“史”与“论”的结合,因而相当清晰地给读者勾勒出了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基本轮廓。他不是把美学史上各种流派当作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纯思想材料来加以介绍,而是把它们放在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尤其是阶级根源上来进行分析,同时还扼要地说明了它们在历史上的承续关系。例如,朱先生在介绍文艺复兴时期达·芬

  奇等艺术大师对于最美的形式所持的论点时,不仅将其同古希腊罗马时代毕达哥拉斯、亚里斯多德、圣奥古斯丁及圣托马斯关于形式美的看法相比较,相鉴别,并且还指出它对后来德国启蒙运动时代文克尔曼、莱辛以迄于康德等人的形式美的影响。这样,就便于读者把了解到的有关形式美的知识串连起来,既见出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在形式美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论点及其不同的侧重面,同时又能见出形式美的思想在美学史上的一个衍化的过程。这种“史”与“论”的结合,应该说是《西方美学史》的显著特色之一。

  《西方美学史》是一部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到现代欧美的美学思想发展史。西方美学史源远流长,著名的美学家、著作和流派极多,影响遍及世界,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对于后人深入探究美的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2

  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问题,虽然并非美学史的研究对象,但它却直接涉及到怎样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来研究美学史这样重大的课题。朱先生说他要求把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加以区别的这个想法,倒不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在他之前,在五十年代初有的苏联学者就已经作过尝试,但却挨了粗暴的批评棍子。不同的意见被压下去了,但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在我国学术界,在近三十年里,把上层建筑混同意识形态,是一个相当盛行的论点。把二者不加区别地混为一谈的看法,事实上已经在某些问题上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举一个例子来说,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只能在彻底变革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后才能建立起来。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相应地也只能在产生了它的经济基础之后才会耸立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abc。但是,我们知道用来指导推翻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理却是在资本主义时代诞生的。把上层建筑混同意识形态,或者在它们之间划上等号,结果就会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

  1、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的产生先于它的经济基础;

  2、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可以不依赖它的经济基础;

  3、上层建筑可以离开或者不要经济基础而独立存在。可见,朱先生提出这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确是有的放矢。

  其积极意义在于它将引起学术界的进一步深思。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全面的研究,不光对美学史,而且对于整个文化思想史的编写工作都是有益的。这就是《西方美学史》的第三个特色。

  一般美学史著作和美学论文,语言都比较艰涩,兼以所研究的问题又相当抽象,因此,一般读者或初学者往往望而怯步,不敢问津,即使硬着头皮读下去,也总是感到味同嚼腊,兴味索然。《西方美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用浅显明白的语言来说明非常复杂、抽象的问题。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这不仅要求对美学史有相当高的造诣,还须具有善于深入浅出地说理和驾驭语言的才能。

  《西方美学史》援引了相当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朱先生在《序论》里告诉我们说,他“在搜集和翻译原始资料方面所花的功夫比起编写本身至少要多两三倍。用意是要史有实据,不要凭空杜撰或摭拾道听途说”。须要在这里略加说明的是:西方古代及近代重要的美学著作,解放后虽然也出版了几种,但为数有限。而《西方美学史》所涉及的美学家和美学流派又比较多,为了尽可能使读者在所接触的范围内直接了解到古代和近代许多美学家的思想,朱先生不得不在编写的过程中用大量的劳动来翻译原始资料。就是对于已经有了汉文译本的美学著作,朱先生在引用时还对照原著进行了一番校订。这种严肃的治学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3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学之旅,在西方美学思想的长河中畅游,领略了不同时代、不同哲学家和思想家对美的独特见解。

  这部著作系统地梳理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二十世纪初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美学与哲学、艺术、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紧密联系。从古希腊时期开始,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在于数的和谐,这种观点将美与数学、比例联系起来,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世界秩序的一种追求。例如他们从音乐的和谐中发现了数的比例关系,进而认为这种和谐比例就是美的本质。这种对美的早期探索虽然略显朴素,但却为后来美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中世纪,美学思想与宗教神学相结合。在这个时期,美被视为上帝的属性,一切美的事物都是上帝的光辉体现。这种观点体现了当时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绝对统治地位,艺术作品也大多以宗教为主题,目的在于宣扬宗教教义。例如哥特式建筑,那高耸入云的尖顶、绚丽多彩的玻璃花窗,都被赋予了神圣的宗教意义,人们在欣赏这些建筑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更是对上帝的崇敬和向往。

  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美学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人文主义的兴起使人们开始关注人自身的价值和尊严,美不再仅仅是上帝的属性,而是更多地与人的感性经验相关。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的作品就是这种思想转变的最好例证。他们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以人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展现人体的美和力量,体现了对人性的赞美。

  在近代,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对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康德提出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种观点强调了审美判断的自主性和普遍性。黑格尔则将美学纳入他庞大的哲学体系中,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们的思想深刻而复杂,使美学从单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读完这本书,我对美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美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它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同时,美学思想的发展也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西方美学史》就像是一座宝库,里面蕴藏着无数的智慧珍珠,等待着读者去挖掘、去品味。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4

  《西方美学史》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美学思想演进的大门,让我沉浸于西方美学发展的浩瀚海洋之中,收获颇丰。

  朱光潜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清晰的叙述方式,将西方美学史上众多纷繁复杂的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从古希腊柏拉图对美的理念的探讨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我。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中的美是对理念世界中美的模仿,这种观点虽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却反映出他对抽象的、永恒的美的追求。他对艺术的态度也很独特,一方面肯定艺术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又担心艺术会误导人们对真理的认识。这种矛盾的态度体现了当时哲学思考与艺术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

  书中关于浪漫主义时期美学思想的阐述也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个时期,人们对美有了更加个性化、情感化的理解。浪漫主义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认为美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像拜伦、雪莱等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由、爱情、自然的热情歌颂。他们笔下的诗歌不再遵循传统的格律和规则,而是以情感为导向,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感受。这种对美的观念的转变,与当时社会变革、人们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密切相关。

  此外,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从叔本华的唯意志论美学,认为美是意志的`暂时解脱,到尼采的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对传统美学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挑战。这些现代美学思想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在面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困惑与思考,也体现了美学对现代生活的回应。

  阅读《西方美学史》,让我认识到美学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的美学思想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美学的发展。它也让我明白,美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元表现形式的概念,它与人类的生活、思想、情感息息相关。每一种美学思想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追求。这本书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启发我以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美,去感受艺术作品背后的美学价值。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5

  读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就像是踏上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学之旅,领略西方美学思想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脉络,感受不同哲学家、美学家独特的思考与智慧的碰撞。

  从古希腊开始,美学思想就已萌芽。柏拉图对美的本质的追问,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种观点充满了对超验世界的向往。他把现实世界看作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所以艺术离真理隔了三层。这种对艺术与美的思考,虽然带有神秘色彩,但却开启了后世对美的本质的无尽探索。亚里士多德则不同,他更注重从现实经验出发,认为艺术能够通过模仿自然来反映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肯定了艺术的价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就像两条线索,贯穿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长河中。

  在中世纪,美学思想与宗教紧密相连。美学更多地成为了宗教神学的附庸,上帝被视为美的根源,一切美都是上帝的光辉的体现。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虽然受到宗教的束缚,但也为后来美学思想的变革埋下了伏笔。

  文艺复兴时期,人性开始觉醒,美学思想也逐渐摆脱宗教的禁锢。达芬奇等艺术家强调艺术要模仿自然,更要表现人的情感和精神。这一时期的美学开始关注人自身的感受和体验,人的价值在美学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到了近代,美学思想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康德提出了 “审美无利害” 的观点,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不涉及利害关系的判断,这种观点将审美从功利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现代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黑格尔则把美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他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种理念在艺术、宗教和哲学中逐步实现自身。他对艺术类型和艺术发展阶段的划分,展现了其宏大的美学体系构建能力。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西方美学史是一部充满思想交锋与融合的历史。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孕育出不同的美学思想,这些思想又反过来影响着当时及后世的艺术创作和人们对美的理解。它让我认识到美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概念,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同时,它也启发我在生活中更加敏锐地去感受美,无论是自然之美、艺术之美还是人性之美,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品味。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6

  《西方美学史》犹如一座思想的宝库,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挖掘着其中蕴含的智慧珍珠,每一颗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折射出西方美学发展历程中的不同侧面。

  朱光潜先生以清晰的脉络和详实的论述,将西方美学从古希腊源头开始梳理。最初接触到古希腊哲学家们对美的探讨时,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思辨的古希腊学园。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在于数的和谐,这种观点将美学与数学联系起来,体现出古人对宇宙秩序与美的关系的独特洞察。他们发现音乐中的和谐是基于数的比例关系,进而推及到建筑、雕塑等艺术领域,这让我意识到美与秩序、规律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随着阅读的.深入,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呈现出一种矛盾又独特的景象。在宗教统治的黑暗时代,美学被宗教教义所笼罩,但同时也在宗教的神秘主义中孕育着新的生机。美学成为了宣扬上帝荣耀的工具,然而在对上帝之美的描述中,却也包含着对崇高、庄严等美学范畴的深入思考。这一时期的美学像是一颗被压抑却又顽强生长的种子,等待着文艺复兴的阳光来唤醒它真正的生命力。

  文艺复兴是西方美学的一次重生。人文主义的兴起使得美学的关注点从神转向了人。艺术家们开始以人的形象、人的情感为核心进行创作,对人体美的赞美成为了这一时期美学的重要内容。这不仅仅是艺术表现对象的转变,更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人们开始相信人的创造力和感受力,美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的专属,而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近代西方美学的发展更是百花齐放。鲍姆嘉通提出 “美学” 这一概念,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康德的美学思想则像是一座高峰,他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审美主体的心理机制。他指出审美判断是主观的,但又具有普遍有效性,这种看似矛盾的观点却深刻地揭示了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席勒的美育思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强调通过审美教育来塑造完美的人格,让我认识到美学不仅仅是对美的理论探讨,更是对人类自身完善的一种追求。

  合上《西方美学史》,我心中满是对人类智慧的惊叹。这本书让我明白,美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不断丰富的过程,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紧密相连。不同的美学思想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它也促使我思考,在现代社会中,美学将如何继续发展,如何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7

  很早就想读一读关于美学的理论,半辈子过来了,对于“美”的实践可谓不少,也追求美,虽然自己并不美,但对于美总是在向往,也常常在想,“美”究竟是什么?一天,逛书店的时候,买了本《西方美学史》,化了一定的时间,总算囫囵吞枣地把它给读完了。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我常常被书中精彩的论述而击节赞叹,正如作者所说的,一部美学史并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而且还是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历史,犹如我们对于“美”的认识,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思想境界和追求、品格。在这本书中,我所感受到的是各个时代人类精神脉搏的跳动,是谢林所说的精神还乡的历程,从这里,我看到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似与不同。早期的西方人精神发展历程与我们东方人有其相似之处,其最早的艺术活动都是与神有关,虽然其表现形式不同,古希腊的神话、史诗、悲剧和喜剧,在我们中国则是对神的膜拜和占卜,西方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中国也有,只不过过去我们的教科书上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少得可怜,其实这是人类成长的历史,现在想起来,我们欠缺的知识真是太多了。

  如果没有美,这个世界就没有意义,人生也没有希望,这里,美的概念非常宏大,它包罗万象,所以又可把它称之为人的心灵,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常常会被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环境所左右,会困惑,读一读美学吧,知道一些人类童年的历史,了解人类是怎样从远古走过来的,你会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中的人,包括你自己。

  苏格拉底如是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的灵魂。

  迈开这一步,请从认识“美”开始。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8

  近日有幸拜读了一本书——《西方美学史》,感触颇深!这部书共分五百章,从“美学史”到“神学史”的跨越时空,对于美学的发展史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西方美学史》是一部关于美学史的著作,它对美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美学理论的来源,是西方哲学史与当代西方哲学史的一个重要方面的结晶。在整本书中,美学理论和美学史的关系是完整、系统、全面的,以及美学史研究的基本问题。美学史中,有关美学理论及西方美学理论的论述是十分详尽的,这些观点是现代西方美学史学的重点。美学史的研究方向是以人为本,人们认为人们应该关注的是人类自己的生命是否有生命的问题,而不是为了解释某一种理论而去关注一种理论的解释;美学史的研究方向是以人为中心,人们认为人应该从人类的生命中提炼出人生的问题,并且认为人类应该以人的生命为中心,人类应该以人的思维为中心……这样,我们不仅可以从西方的'生命的发展史中得到答案,更能感到西方哲学史的伟大!

  《西方美学史》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和形式,以一部历史的兴衰为主线,以一部思辨性与人文意识相结合的书,以西方的哲学史为主线,把美学史的思辨和美学史的理论融合起来。这些思论的研究方法是独特的,它们是以西方的哲学理论作为研究对象,以西方的美学史观为基础,通过对人生发展的分析,阐明了西方的美学观点。在书中,作者以对人性的探索和对人生发展的思考,为我们描绘了西方人的生活和美学理论。

  这部著作不仅是西方哲学史研究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的著作,是一部人类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部美学著作,它是西方哲学史的伟大成就!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陕西方言大全06-13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10-26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05-22

深情的西方情人节寄语06-29

西方哲学家名言07-15

西方神话故事(通用33则)01-26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05-07

西方语言学习培训机构口号01-16

庆祝西方情人主题宣传标语02-20

西方经济学学习心得体会关于西方经济学心得体会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