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导游词

时间:2023-05-17 12:26:21 导游词 投诉 投稿

中国文化遗产导游词

  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那要怎么写好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文化遗产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文化遗产导游词

中国文化遗产导游词1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35公里处,在进入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陵园的一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它以恢弘磅礴的气势,威武严整的军阵,形态逼真的陶俑向人们展示出古代东方文化的灿烂辉煌,无论建造年代建筑规模与艺术效果无不堪与世界七大奇迹媲美。在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一发现发现震惊世界,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1号坑东西长3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4260平方米。坑的最东端是面向东的武士,每排7个,共210个捅。他们是部队的前锋。前锋部队的后面为部队的主体,他们被排成38路纵队,站在11个坑道里。,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备有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他们分别是部队的右翼、左翼和后卫。现在,1号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据推测。全部发掘完后。仅1号坑就将出土6000多个兵马桶。2号坑。它是由车兵、骑兵和步兵构成的曲尺形方阵。占地6000平方米。3号坑,它位于2号坑西边25米处。这个坑是1976年发现的。占地520平方米。

  秦兵马俑一经面世,就以它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倾倒了现代人。无论武士还是军吏,都留有胡须。说到秦俑的美,千人千面的陶俑形象之美,使人回味无穷。他们中间有气宇不凡、魁梧稳健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军吏;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他们或年轻幼稚,或老练深沉,或憨厚质朴,或聪明机警,或开朗洒脱,或神情凝重。他们身穿战袍的轻柔,衣褶的飘动,飞扬的胡须,丝缕可辨的发髻,粒粒可数的鞋钉,都会使你感受到真实生活中的气息。

  大家看,瞧这位,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战胜敌人;再看这一位,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分明在暗下决心,誓为统一天下而战;再看他,紧握双拳,待命出征啊,快来看看这位战士,双眼凝视远方,像不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一点,来,小朋友,有没有听到他轻微的呼吸声秦俑坑中陶马形象的塑造同样逼真传神。马头方正,棱角分明,四蹄躜地,矫健有力,两耳短促,张口嘶鸣,十分神俊。

  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秦始皇赢政早已去世2000多年了,但是,他的伟绩,以及现存的兵马俑留给人们的思考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能从上述事物中吸取些什么呢我想,敢创历史先河、为国家统一不惧死亡的铝赂和勇气是我们应该吸取和仿效的。一代伟人赢政横扫六国、统一中国的非凡气度和魄力仍不失为我们今天克服前进路上的障碍的巨大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富强,没有这种气魄是不行的!

中国文化遗产导游词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到具有人杰地灵美誉的灵地观光旅游,我是旅行社的导游,我姓黄,大家可以称我为黄导。

  灵地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是山区的平川沃土,是清流南部的重要集镇,灵地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沉淀,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我将带领大家去参观具有客特色的灵地祠堂参观游览。

  在灵地,祠堂随处可见。但保存得较好的老祠堂仅有先瑚公祠堂、先珏公祠堂、世提公祠堂这三座祠堂都在今灵地村和世震公祠堂在今灵和村,它们是先祖留下的具有特殊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宝贵遗产。灵地祠堂大多是明、清两代所建,先瑚公祖屋建于康熙晚期;先珏公祖屋建于乾隆早期;世提公祖屋则建于乾隆中期以后,世震公祖屋也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这四座祠堂距今都有200多年以上的历史了。其建筑规模、结构基本相同:祠堂都是坐东朝西,空坪上的外大门朝南,祠堂上下厅左右各有一个房间,上下厅天井左右各有一间厢房,上下厅两个大屋间左右各有2纵房间,每纵8间,上下厅左右各有过道来往于各纵房屋之间。每纵屋的东西两面各开一小门与屋外相通。现在我们先来去先雕公祠看看,大家看这是先雕公祠的花坛,花坛上有两株枝繁叶茂的罗汉松。罗汉松如虬如伞,翠绿如油,成为灵地村独特的风景线。这两株古树已有200多年历史了。

  相传,有一年这两株罗汉松忽然生了虫,枝枯叶落,奄奄一息。当时在祖祠内读书的学子,见状大惊,为了拯救垂危的罗汉松,他们公推一位文章写得好的同学写篇祭文驱虫。但祭文焚化之后,并不见效,罗汉松叶落如故,于是他们去请教老师陈光晋。

  陈光晋是清道光年间的举人,学富五车。他听了学生的话后,命将祭文呈上一阅。阅后,陈光晋摇头叹道:这样的祭文怎能驱掉蛀虫呢于是他亲自动笔写了篇祭文,叫学生们拿到花坛焚烧。

  说也奇怪,第二天,学生们到花坛上一看,罗汉松的叶子已由黄转青,那些蛀虫也无影无踪。从此,这两棵罗汉松越长越青翠。人们都说两棵罗汉是松陈光晋先生救活的。

  这两棵罗汉松左右对称,株距10米,现在这两棵罗汉松已枝叶相连,形成合拱。树干比二人合抱还大,那枝叶一束束向上伸展,显示了它奋发向上的生命力。

  97年曾不断有外商来买这两株罗汉松,最高价格是30万元。但先雕公有远见的后裔们不同意出卖,要作为祖传文物永远纪念。

  下面我们来去其它三处祠堂看一看。游客自行观看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大家看那老祠堂屋檐雕刻得极为精美,那些年代久远的碑文,斑驳陆离,黯然无色;那些墙上、门框上张贴的对联承袭了无数的风雨,我们是否仿佛行走在时空隧道里,领略先人在岁月的长河里的无数起落;看看那些刀功精湛木刻窗花。屏风,可以看出我们的先辈是多么的勤劳与智慧。

  老祠堂给人一种古朴、大方的感觉。这样风格独特的古民居建筑物如今在国内或许另外难觅踪迹了。历史上,在一幢祠堂居住着同一家族的子孙,遇有红白喜事,大家不招而至,互相帮助;或有什么急难,合族齐聚大厅商议解决办法,无形中增加了家族的凝聚力,维系着整个家族的团结,尤其是充满着浓浓的亲情。 下面我们到灵地闻名遐迩的宏伟古建筑--土楼去看看。

  传说,土楼是清流灵地第十二世祖黄子良所建据族谱记载,土楼大概建于康熙初叶或中叶,距今已有300多年了。土楼东西长44米,南北宽40米,为砖木结构,楼墙全用厚砖砌成。土楼内有房子100余间,紧邻楼墙四周的房子是两层的,楼墙砌至约7米高处,四周留一条宽约2米以上的马道即四周可以来往相通的大走廊,小孩可以从楼四个角上的四座楼梯走上马道去戏耍。马道周围的.墙上,每隔数米还开一弓形窗户,每面5个窗,窗户距离马道约1米多高。人们走在马道上可以透过窗户了望楼外景物。如遇兵匪为患,还可以利用窗户监视敌人和射击自卫。

  土楼有两座大门,一朝北、一朝西。两座大门正中的顶端,还有个方形比碗口还大的洞穴,直通马道。敌人用火或刀斧毁器朝下射击,保卫大门安全。大门的两块门板,约5寸厚,是质地最坚硬的木料做成的。

  土楼在建筑上还有个别致之处,就是在缕的四周挖了一条宽5米,深2米左右的蓄水沟,使土楼易守难攻,更为安全。

  看完了古老建筑,我们到充满传奇色彩的天星池去玩一玩。天星池的面积约20余亩。相传是天上陨星下坠留下的窟窿。清澈的池水犹如一面明如玻璃的镜子,蓝天白云、翠竹古樟、红花绿树倒映在池水中宛如一幅美妙无比的风景画。那古老的樟树横卧在水面仿佛是一位悠闲的老人在尽情地欣赏着微波荡漾的池水。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自然。清早,傍着晨曦,勤奋好学的中生到池边晨读;白天,一些钓鱼爱好者在池中垂钓;傍晚,我们在这里散步,呼吸清新空气,欣赏变化莫测的晚霞;夜晚,在皎洁的月光下,三三两两的人们在池边乘凉,消遣劳累了一天的疲劳。清代清流诗人雷可升曾赋诗赞道:

  大地东流水,兹池契杳冥。

  月疑双镜满,天与四时青。

  岸阔牛羊小,源深气化停。

  曾闻垂钓者,独坐见仙灵。

  虽然几百年来从未见有甚第仙灵出现,但天星池确有许多奇特的地方。

  奇特之一,天星池从未干枯过。1963年,清流灵地发生百年未遇大旱,不公无法插秧,而且饮水也困难,但池中泉水仍汩汩面来积水不干。

  奇特之二,天星池放养的鲢鱼,小小的鱼苗,到了3斤重以后,鱼尾巴上便会长出一颗比黄豆还大的红痣鱼越大,痣也越大。而近两年来,1斤多重的鲢鱼有的也会长红痣。

  奇特之三,用天星池的水用来做豆腐和米粉,其出腐率与出粉率,比用河水或井水做的要高得多。据说,过去曾有人做过一个试验: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水缸,一个缸装满天星池的水;另一个缸装满井水,然后两面个缸加上盖。三年之后,打开缸盖一看,装井水的缸内,水上长满小虫,而盛天星池水的那个缸内,则水清见底。原因何在,有待遇于科学家们去解谜,但这三奇却是家喻户晓。

  各位游客由于时间紧,我们的旅游行程就到此结束,大家对我的服务有什么意见或是对灵地旅游景点的开发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赐教。大家先回旅店休息一下,待会我们到李家农家乐去品偿独俱特色的鲜水鱼宴。

中国文化遗产导游词3

亲爱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您们来到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我将热情地为您们介绍!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村西的龙骨山。距北京市区48公里。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所以我们在游览时应当不乱扔垃圾、不触摸物品,这样才能保护和欣赏到有着人类远古文化宝库之称的中国主要古人类文化遗址。

  首先,我们共同参观一下周口店第一地点。这里俗称猿人洞,东西长约140米,中部最宽处约20米。它是1921年瑞典科学家安特生、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共同发现的。从1921年发现和发掘起,考古学家已下挖了40多米。到目前为止,共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尤其是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接下来,我们一起参观周口店第一地点周围的第五、七、八地点,它们是1929年被发现,在这儿里考古专家又出土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发现的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发现的工具,可以推算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发现的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北京人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经研究,可知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有控制火和保存火种的能力。烧火的燃料主要是草本植物,也用树枝和鲜骨。

  最后,让我们步入北京猿人展览馆,领略一下考苦学家们辛勤研究成果和保护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重要意义。根据对北京猿人骨骼化石、石器、用火遗迹等方面的研究,考古学家们认为北京猿人大约生活在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北京猿人头部特征较原始,但已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北京猿人已经懂得用火和吃熟食,知道保护火种,火的使用完备了人的特征。北京猿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北京猿人的发现与研究,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利实证,解决了关于直立人是猿还是人的争论,是中国科学家为世界考古史做出的'伟大贡献。事实证明,北京猿人具有直立人的典型形态标准,而对火的使用,更加完备了其作为人的特征。直立人是人类历史的最早期,处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他们是猿的后代,后来人的祖先。北京猿人的发现,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宝库。

  这次旅途到此结束,祝大家愉快!谢谢!

【中国文化遗产导游词】相关文章:

中国文化遗产导游词03-10

中国文化遗产导游词8篇02-19

文化遗产导游词12-20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12-31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05-08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02-17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02-07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02-13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热门】02-20

【推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