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精选23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1
第一次阅读乔治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读后还是感觉很震撼,此书第一版至今快八十年了,作为科普读物仍然很受欢迎。对于作者大家可以百度搜索查看,在此就不作介绍了。
此书从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梳理,由点到面,由小到大,基本涵盖了科学的方方面面。开篇即从数学的大数开始讲解,由古及今,娓娓道来,通俗易懂,逻辑自洽,非常具有可读性。
书里对四维空间的解读让我脑洞大开,深受启发。四维空间即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加上时间维度组成四维,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进行了解读。在不同的参考系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相对论被发现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时间是绝对的,即在任何地点,时间都不会发生变化,时间的绝对性限制了科学的进一步探索。
书中一开始从微观原子结构来分析事物,即万物由什么组成的,最小的单位是什么,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一定的轨道上围绕原子核进行运动。类似于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运动一样,书中还提到中微子,这种很难被捕捉到的粒子却是真实存在的。
最后的部分主要从宏观来讲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宇宙的`年龄,太阳系的年龄,宇宙是会一直膨胀下去还是会到了某一时刻开始收缩,最后成为一个奇点?这些在书里都有解答。书中提到宇宙膨胀的理论与事实根据,即物理学家哈勃通过望远观察到的红移现象,根据多普勒效应,由此可以推断,宇宙一直在膨胀下去。
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会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当给导体施加电压时便会让自由电子流动起来形成电流。这我在上学时期对于电流的理解没有现在这么深刻,书中总是以很浅显的道理讲解给读者,读之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书中还有一些科普观点到现在得到了验证,这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读物,常读常新,但你在读的时候也可提出反驳的观点,但前提是你要有逻辑自洽的能力,要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否则就像坐井观天的青蛙无异。
生物的进化是如何而来的,科学家经过不断的努力发现了遗传物质基因,主导生命有机体的基因是永恒的,每个个体只是基因的一个载体,从出生到死亡,完成了传导的使命即结束了。但基因会通过载体遗传下去,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元是细胞,遗传物质DNA就在细胞里面,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即以几何级数快速复制,很快即达到完整机体所需要的细胞数,从这点上来说,书中所讲的内容前后自洽,作者在科学方面的功底很扎实,能够做到信手拈来。
我通过阅读此书,深受启发,每个人都要保持对未来探索的好奇心,科学探索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一代又一代的巨人前扑后继,永无止境,直到永远。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2
今天很高兴,终于把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看完了,可以写点读后感了。
对我来说,这是本很有难度的物理科普书,不好理解,硬着头皮看了大半本,看不太懂,决定先放下,休息一下再看。看过几本文学书后,身心得到放松,重拾这本物理科普书。
与看小说不同,阅读科技含量高的科普书,要费些脑筋。看书的同时,脑子要飞快的转动、思考、计算、判断,能跟上作者的思路和所指就是阅读者的成功,当翻到最后一页时,总算松了口气,哈哈,终于在年底前还清了旧债。
这是本百读不厌的科普书,像我这样没啥基础的,更要多看几遍之后才会有感觉,现在只能是滥竽充数似地翻了一遍,根本不能算作心领神会,可以原谅自己的是:不是搞物理的`,没必要懂太深。
上学时我的物理一直不太好,导致我至今对物理一点感情都没有,上学时一直想着能早点摆脱物理最好不过。
时过境迁,近些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俺的思想也产生了很大转变。我发誓,死也要多看科普书,即使是讲物理的,看不很懂也要看!这是摆脱对自然科学愚昧无知的唯一办法!
科普书里最爱看生物类,其次就是物理类,这完全是受了某人的影响。我偶尔翻翻别人爱看的书,也觉得很有意思,科普书嘛,不是大家都可以看的吗?又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干脆也看看吧,又不会吃什么亏!还能多条出路,多些思路不是?
作者乔治·伽莫夫是俄裔美籍科学家,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普界的一代宗师。
《从一到无穷大》是伽莫夫的代表作之一,享誉世界的科普著作,一直畅销不衰。
伽莫夫在科学前沿从事物理和天文学研究,造诣极深,是有名的大科学家。与此同时,他热衷于撰写科普著作,为使普通大众能了解物理和天文等科学领域的发展状况,让大众也得到智慧女神的青睐,付出了很多真诚而切实的努力,为此,伽莫夫获得了广泛的崇拜和喜爱。
大师给予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之前读过另一位物理学和天文学科普作家卡尔·萨根的科普书,伽莫夫和萨根有相似之处:也很幽默,而伽莫夫的幽默是俄罗斯人的幽默。
著名翻译家暴永宁(译者)在《译后记》中说伽莫夫的幽默是“移民美国后感染的开朗乐观的情绪”,我则认为不然,伽莫夫的幽默依然是俄罗斯人的幽默,而非到美国后受影响才有的幽默。试想,果戈理、契科夫、布尔加科夫,不都是俄国人吗?
感谢伽莫夫的幽默和通俗易懂的举例以及亲手绘制的漫画式插图,不然对像我这样物理和天文学的门外汉来说,看科普书就如同吃黄连,再痛苦不过。
家里还有一本伽莫夫的书,可以抽空看看。
对著名翻译家、科普作家暴永宁老师(校对吴伯泽老师也是著名翻译家、科普作家)精彩的翻译和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3
第一次看到《从一到无穷大》这个书名,就敬而远之,觉得这是一本高深且枯燥的学术著作。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公司让我们自己选择读物,恰巧提供的书目里就有这本书,既然再次相遇,那就是它了。拿到手翻开书页,在可笑的贵族故事吸引下,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下去,尽管很多内容并没有读懂,但书中无处不在的思考依然让我感到震撼,引发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从一到无穷大》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乔治·伽莫夫的代表科普作品,这部优秀的科普著作中,乔治·伽莫夫不仅以通俗的语言、浅显有趣的例子准确清晰地讲述了科学真理以及真理之间的联系,更在轻松乐观的语调中从入门的“一”开始,引领着人向纵深的.“无穷大”去努力。其中“大数”这一部分最让我着迷,作者在一串真实的故事中,不断追问、思考、并进而阐释“数有多大”、“无穷大是什么”、“无穷大的数能比较大小吗”,让人豁然开朗,原来这些都不是可笑的问题,原来这些问题可以这样来分析和解决。
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也是应该以快乐而坚持的态度,从最基础的小事做起,面对问题从不同角度着手,不能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要勇于追问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在更大的空间去尝试,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无穷大”潜能!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4
《从一到无穷大》是上世纪经典的科普读物,一直想读,后来还送了学生一本,但是直到最近才好好的把它读完了。
这是一本非常引人入胜的科普着作,像书名一样,作者从自然数“一”一直讲到无穷大的宇宙空间,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然而可贵的是尽管涉及这么的内容,但是确是非常有内在逻辑的一本书。对在读研究生的我来说,读这书的最大收获莫过于从中感受到的一种联系,知识与知识之间、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殊途同归,我始终相信各个学科所追求的真理应该是同构的、本质上相同的。而品读这本书就让我发现了这样的联系,而发现联系又是学习中多么让人兴奋的感受啊!
说了整体感受,再说说具体内容吧。这本书不厚,两百多页,还包括很多插图。全书共四部分,在这四部分中我最喜欢的是讲解时空和爱因斯坦的那部分。对相对论我始终抱着一种敬畏,认为仅凭我这样的智商大概是一点也不能理解了。我曾经确实完全不理解,小时候的.科普读物给我的仅是不能理解的科学事实,在我看来荒谬的毫无逻辑可言,以至于此后我竟对相对论产生了如此大的偏见(看来科普也要分时段,普及的同时也要考虑孩子的可接受程度,不然可能适得其反)!但是这本书,打破了我的这种偏见,让我对相对论有了从新的认识,特别这本书对这个问题的讲解从数学开始,不仅让我这个数学科班出身的人对时空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数学、数学与其他科学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科普读物,中学生可读,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从中也同样会有所收益。我想我还会再读,虽然这本书中的内容已经不再新潮,但是我相信我仍然可以从中体会新的观念,获得新的理解!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5
前几天母亲给我们买了一本叫《从一到无穷大》的科普读物,很多看过的人都说很难,很枯燥书也看不懂。看这本书只是为了挑战一下自己。
这本由美国的G·盖莫夫写的《从一到无穷大》主要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中的进展。这本书除了具有内容生动、通俗易懂这些科普读物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等特点。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一般科普读物往往怕数学太“枯燥”和“艰深”而不敢使用它,只局限于作定性的概念描述。这本书则恰恰相反,全书都用数学贯穿起来,并讲述了许多新兴的数学分支的内容。正因为使用了数学工具,本书才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文字易读懂,可讲到数学概念方面就立刻呆住了。的确,有些基本概念还是我们尚未学过的。
要说然我喜欢的地方,那可不止一些小故事,还有那些有趣、新颖的话题,就像数字游戏中的'你能数到多少?说了些很可笑的事,从前的人只会数到3,超过3就是不计其数……都让人联想现代文化知识的进步。
我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并与其他学科有着重大的联系。现在虽然还没有全部读完它,但是书的精彩却让我等不及要看完它。我相信读完了《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后,会对我以后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6
我这个学期读的《从一到无穷大》,此书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普经典名著之一。我一共用了两月的周末时间读完。读这本书之前,听朋友推荐此书的,他们对这本书赞不绝口。我还不相信呢,于是我想看看是否真实,我去图书管找不到只好到网上查,弄了好久才查到就网购买下了,快递员送来的第一个晚上,我就开始读了。
我开始就像读小说一样的。在一个晚上就手就不稀卷地一口气读了第一部分。后来每当周末晚上都读这本书,直到读完。现在想想此书真的很好,是我从小到大读过最好的一本书。无论从其作者的身份、背景等来说,还是从自身水准来说,都是一流的。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做做数学游戏,内容简单又有趣,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第二部分是写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第三部分是写微观世届,第四部分宏观世界。
这本很有特殊与个性的书,与其他科普书相比,很不同。完全是一种大家的写作的风格把数学、物理乃至生物学的.许多内容有积地结合起来。仿佛作者是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将叙述的内容信手载来,事实上,仔细思考,就会感到各部分之间的内容存在的内在的紧密联系。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7
第一次看到《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因为有趣的书名,我饶有兴趣地翻了一下,就敬而远之——直觉是一本高深枯燥的学术著作。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重新捧起这本书,在可笑的贵族故事吸引下,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下去。尽管很多内容并没有读懂,但书中无处不在的思考依然让我感到震撼,引发了自己的一些反思。
《从一到无穷大》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乔治·伽莫夫的代表科普作品。这本书总共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做做数字游戏、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包括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学等多方面的当时最前沿、现在也不过时的知识。这部优秀的科普著作,乔治·伽莫夫不仅以通俗的语言、浅显有趣的例子准确清晰地讲述了科学真理以及真理之间的联系,更在轻松乐观的语调中从入门的“一”开始,引领着人向纵深的“无穷大”去努力,领略科学的“无穷大”、世界的“无穷大”的壮美和人类的方法与潜力“无穷大”,处处闪现着人文精神的光华。
“大数”这一部分最让我着迷。作者在一串真实的故事中,不断追问、思考、并阐释“数有多大”“无穷大是什么”、“无穷大的数能比较大小吗”,让人豁然开朗:原来这些都不是可笑的问题!原来这些问题可以这样来分析和解决!在看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无穷大的'数的大小时,我想起小学数学一年级中的“一一对应”,老师们已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验这一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而在抽象这种思考方法的过程中站位仍需再高一些,做更多的引导,开阔学生们的思路,让学生们在体验、追问、探索中开始对这一方法的认识、理解、运用。
这种追问与思考在“质数与哥德巴赫猜想”一节中,除了更加明晰的知识阐释,也更多的显示出人文的气息:快乐而坚持的态度;时而循序渐进、时而又另辟蹊径的方法;严谨细致的风格以及“世界很大,我还渺小”的理念。
读及此处,想起了自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也是应该以快乐而坚持的态度,从最基础的小事做起,面对问题从不同角度着手看、想、做,摒弃自大,不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勇于追问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在更大的空间去尝试,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无穷大”潜能!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8
在我的书架上有许多课外书,有爸爸妈妈买的,有亲戚朋友送的,其中有一本书与众不同,让我爱不释手,这可是我参加“好玩的数学”征文大赛获得的奖品,它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乔治·伽莫夫,他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普界一代宗师。
这本书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科普经典名著之一,曾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书中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该书图文并茂,幽默生动,深入浅出。书中共有四大部分:《做做数学的游戏》、《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
《从一到无穷大》比起其它科普书最大的好处就是涉及面极广、运用漫画式插图、语言通俗易懂、幽默生动,无形中学到许多深奥的科学知识,甚至立志要当个科学家。打开书,你将学会怎么安排无限多位旅客住进客满的旅客以及怎么把埋在荒岛上的宝藏挖出来;你会知道英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母是“e”;你会觉得爱因斯坦是魔术师而果蝇是很好的玩弄对象;你将认识到美国国旗、π和你们班上两位同学生日是同一天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系……而合上它的时候,你会用想像一只火鸟被自己扯出喉咙并且跳回蛋壳的方式开始思考宇宙……
《从一到无穷大》不仅是一部科普经典,还运用生动有趣的方法,让我了解到复杂深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家的轶闻趣事,每一次读都会有新的认识。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9
参加读书会已经有几次了,先谈谈自己参加读书会的感受。首先是我对“读”有了更新的认识,读这个字本身无论是繁体的“讀”还是简体的“读”都是表达的同一个意思,我没有查过说文解字,也没有考证仓颉造字的具体含义,我个人的理解都是带有言论推销的意思,或许是观点的有价传播,但是如果这个说法放到封建王朝,我肯定没有什么活路,毕竟那是一个王权与士大夫当政的时代。在这里,这个读就是有点意思了,我们花钱,花精力在茫茫书海中择取我们认为值得欣赏的东西到读书会与大家分享,让大家通过我们的眼睛,看世界,翻译这个世界,欣赏这个世界。我们因相同而联接,因不同而成长。
我觉得读书有三层境界,一是看书本身的内容,体会书中传达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了解人生百态和书者的智慧卓见;二是看书的结构以及写作技巧的运用,达到的效果如何;三是看作者的目的',以及他文字背后要传达的信息。
我现在谈谈读《从一到无穷大》后的体会与大家分享。这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数字的游戏,第二部分是时空和爱因斯坦,第三部分是微观世界,第四部分是宏观世界。
看到第一部分对数的组成系统有了基本的认识,有了虚实的概念,但是让我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有虚数和负数,为什么他要起名字是从一到无穷大呢?不是无限小到无穷大,带着这个问题我进入了第二部分。
看了第二部分后理解了我们的感官感知的这个世界是由点、线、面组成的,而作者为我们的认识增加了一个“时间”概念后,世界的一切都为之动了起来,我们不再是静止的,在一个时空点去观察世界的一个片段,以个人为参照物乘坐超过光速的飞行器我们将能够漫游过去和未来,更深刻的体会了这一个变化运动的世界。
进入第三部分微观世界。感慨人的探索精神,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组成的,有没有一个不可分割的“原子”存在,答案在一段时间内是肯定的,只是随着人们认识手段的提高,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原子”罢了,我认为这个事情会持续不断的进行,也许到最后,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团能量和信息。看到这里,我体会到那个年代人们也许是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最小”但是“最大”确实是神秘莫测的、浩瀚的,于是产生了敬畏定义到无穷大,也许是因为无穷小或无穷大其本质是一样的,所以,那个1就是我们人类,而无穷大表明了人类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
第四部分是宏观世界。作者为我们勾画了出足以令人震撼的、现在可知的宇宙。它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明白人的认识有四个象限,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全书中较少篇幅是关于生命的,生物和非生物,定义生物是具有吃、长、生的特点。作者对于生命没有给我们更多的答案,留给我们更多的是读后的思考。生命的原动力是什么,作者已经提出基因,但我理解那是一个生物发展的程序,作者也提到物理定律是否适用于生物呢。这让我联想到熵,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有赖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物理过程,都是朝着概率增大的方向发展,当过程停止达到平衡状态时,达到了最大概率”。我理解这种平衡状态的产生是能量的释放,还不能是消耗,因为能量是守恒的,他只是能量在一个特定环境中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过程。就好象是人类活动,随着人类的发展,大陆探险后,一定会有大航海时代,我们一定会经历航空时代,也必然走进航天时代,这是必然的,而且这种发展是无限的,然而发展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可以利用的能源,所以现在各发达国家都在争夺地球能源甚至外太空能源就不足为奇了。
简单的看生物发展好像细胞的任务就是繁殖,繁殖无论有多快,都是受到环境的制约的,在这种状态下就会造成突变,有些细胞会变化,趋向于复杂,扩大自身的生存环境,也许就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吧。复杂生物的出现并不会让简单生物消失,事实是他们的生存环境相对独立又相对制约,好像数学中集合的概念一样,高级生物在大的自然中,保持着相对独立的较大的生存环境集合,会与其它动物的生存集合相交,其食物的丰富性、其生存环境的相对制约性造就了这种生物的复杂性。
最后我们再回到“从一到无穷大”,试想人类何尝不是这样,每一个个体都想让自己从一到无穷大,尤其是男人,虽然受到条件的制约,但只要有条件,他们无意识的就要去复制自己。不过当今世界,“复制”是多样化的,其中一种就是思想的复制,让大家都有被复制者的价值观、世界观,这比原始的复制更快、更广也更持久,因此繁殖也是由简单趋向于复杂的。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10
《从一到无穷大》是一本科普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但与其它常见的按主题分类来写作的科普著作不同,作者以一个个故事打头和串联在一起,把数学、物理乃至生物学的许多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知不觉间写出一些最重大或者最有用的理科知识甚至技巧,让人在妙趣横生、恍然大悟以及莞尔一笑中意犹未尽地概览了自然科学的基本成就和前沿进展。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等)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我最喜欢的章节是“现代炼金术”,这章讲了基本粒子和它们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讲了核能的力量、核嬗变的过程、科学道理。告诉人们应该正确利用核能。核科学家的奋斗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各种自然科学之间的关联以及与我们生活的`关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科学无处不在,让我更深一层的了解了数学、物理、化学乃至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从基本的数学知识谈起,用大量有趣的比喻,重点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令我学到了许多。我也要更深的探究这些知识。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11
我们都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那么,如果你和你的同伴一起待在房间里,空气会不会只流到你的同伴那里,而把你憋死呢?听到这个问题,你会不会说我脑子进水了,居然想出这个异想天开的问题。其实我的脑子正常的很,空气是随意流动的,还可能会发生一个半球的空气流动到另一个半球,导致这个半球的生物惨死的悲剧呢!以上的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出自一本书名叫《从一到无穷大》,另一个问题则是我看完这本书自己所产生的想法。
还有一个出自这本书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关于核反应的。核反应分为两种:裂变和聚变,这两种反应发生的范围很大,除了银外,任何物质都会发生。那么,如果有一天,核反应堆出现链式反应,导致整个宇宙的物质(除银外)发生反应,整个宇宙的物质会不断进行转变和反应,直到他们变成银为止。如果有一天发生这种事,整个宇宙一样岂不是会变成一块纯银?如果你对这几个与你的生命息息相关的问题感兴趣的话,就来阅读这本《从一到无穷大》吧!
除了这些内容外,这本书的其它内容也十分有趣。它分为四个大章:《做做数字游戏》《空间、时间和爱因斯坦》《微观世界》《宏观的世界》。其中,比较有趣的是你可以比较无穷大数字的大小。其中一个比较奇怪的事,所有奇数的数目和所有整数的数目一样!这就好比你的头和你全身的质量一样的`。这听起来很奇怪,但他就是现实。但是,无穷大数也是有大小的,曲线、面上的点的个数大于平线、面上的点的个数大于整数的个数......
这本书之所以被我推荐,是因为它雅俗共赏:虽然有一些内容十分深奥,但是大部分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多个年龄段(学历)的人去阅读,建议五年级以上的同学阅读。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12
据说“本书是一部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科普著作,20世纪70年代末由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后,曾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直接影响了众多的科普工作者。”
余生也晚,没赶上那个出书虽少却本本值得买来一读的年代,不过倒是有幸在很小的时候就读到了这本书,并且觉得将受用终生。
相信每个读过本书人都忘不了开头那个经典的故事:两个匈牙利贵族之间的一次数字游戏——谁说出的数字最大谁就赢。一个绞尽脑汁想了好几分钟,最后说出了他能想到的最大数字:“3”。另一个苦思冥想了一刻钟之后,表示弃权,说:“你赢了!”这种幽默贯穿于本书的始终,但切莫误会这本书也透露着那种二流著作常见的愚蠢的洋洋自得:从第一章结束展示无穷大级数的概念时候的感慨“我们什么都数得清,却又没有那么多东西让我们来数!”到中间讨论四维时空巧妙地利用“投影法”、“日历法”来帮助读者了解概念的同时苦笑着承认“我们三维生物是无从想象四维时空中存在的真实面貌的”,在这本书里,自信永远来自于对世界已知部分的'了解,于是因此便不会出现那种无知者无畏的狂妄。
这本书比起《数论妙趣》、《时间简史》之类最大的好处就是涉及面极广而且没有什么习题。打开它,你将学会怎么安排无限多位旅客住进客满的旅店以及怎么把埋在荒岛上的宝藏挖出来;你会知道无理数清清楚楚地比有理数多,英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母是“e”;你会觉得爱因斯坦是魔术师而果蝇是很好的玩弄对象;你将认识到如果成了一个醉汉就会退化到一杯水中某个糖分子的水准,而美国国旗,π和你们班上两位同学生日是同一天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系……而合上它的时候,你会用想象一只火鸡被自己扯出喉咙并且跳回蛋壳的方式开始思考宇宙与人生……
同很多“二十五年前就读过本书的人”一样,我也见过这书的两个封面:有心的话,翻翻看不同的两张图案下的内容有何不同吧。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13
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今日终于把第一部分内容读完了,这部分内容让我收获挺多的。
在我以前的认知中,无穷大的数就是无法计算出具体的大小,而对无穷大与无穷大的数大小的比较没有清晰的认识,只错误的认为无穷大的数中部分无穷数的集合是要少些的,比如错误的认为偶数的个数是要小于整数的个数的。作者用一种通俗的描述方法说明了无穷大的数如何比较大小。即寻找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举了多个常见的无穷大数的例子,比如所有的'偶数、整数、普通分数的个数都是相等的。其实这应该就是我们函数里面学过的一一映射,如果两个集合存在一一映射的关系,这两个集合元素的个数肯定是相等的。但我想,如果作者用这种方法去说明的话,估计能看懂本书的人将会少很多。
无穷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解释清楚后,接着,作者抛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无穷大数都相等呢?——层层深入。由此引出了第二级无穷数列,前面的为第一级无穷数列。
作者用反证法说明了线段点的个数是要大于整数的个数。首先把每一个点看做一个无穷小数,这样才方便于建立对应关系。然后假设这两种间存在前面所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很容易找出一个无穷小数(这个小数的第n位不等于第n个整数对应的小数的第n位)不在这样的对应关系中,所有不存在这样的对应关系,也就是线段的点的个数要大于整数的个数。作者又说明了任何线、面、体上的点的个数都是相等的。
而到现今,数学家们已经找到第三级无穷数列,所有几何曲线的数目。虽然作者没有给出证明,但应用前面的方法很容易证明,假如线段上的点与几何曲线的数目存在这样的一一对应关系,那么同样,我们也很容易找出一条几何曲线不在这样的对应关系中,比如这样一条曲线,它等于前面一一对应的所有曲线从开始到无穷的和。
有关第一部分心得暂时记到这,作者通篇用最基本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无穷大数比较大小“深奥”理论,基本没有让读者不懂得专业术语,我觉得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14
科学中的猜想与事实总是形影不离,就如物理与数学。——题记
无穷大是一个什么概念,也许没有人能准确说出答案,更别说从一数到无穷大了。但正因如此,这本书吸引了我,有些看似不可能的科学或数学事物,却又能够靠猜想得出事实。书中并未一开始就提出数数这一古老的问题。开头先以幽默诙谐的语气讲述一例围绕人类数数的历史问题,书中写道“在数数方面,再凶猛的霍屯督战土也会被已经能够数到10的幼稚园儿童打败”。很讽刺,但知道什么是无穷大的霍屯督人,却不会数到四。(三以上的数他们都称很大,所有即使知道数字有无限个的霍屯督人依旧不会数数)下一页笔锋一转,向人们介绍了什么是“无穷大”。也许有人会想在数字后面添上足够多的0就可以了,但这种想法在科学面前未免太年轻。
曾经有人写过无数多的0,却又被一个科学家以寥寥几十字给打败。
几千年前,著名数学家格奥尔格·康托尔提出一个猜想,以此看出无穷数的'多少。人们都知道有无数个奇偶数,设想有一个无数房间的旅馆(现实中虽不能,但如标题,这是科学中的猜想)里面佳满了人,但又有无数个客人想入住,这下可难办了。老板灵机一动,叫所有客人移至对应的偶数房间,这一举动又让无数个奇数房间空了出来,无数的客人挤了进去。
上面的猜想很神奇对吧,这也是我读完书后最大的感受——神奇。每一个写在纸上的字如同变魔术,一会这样,一会那样,让人抓摸不透,就说上面的“房间猜想”吧,数学家们巧妙的用已知事实加上科学猜想得出了既定事实,说些拗口的话,“房间猜想”一开始虽讲明了房间都已满人,但当人们搬进所有偶数房间时,又凭空出现了无数个奇数房间。看似相互矛盾却又符合事实。虽说房间已满,但无穷数没有尽头,你那些搬过去的人,也只能算是其“无穷沙漠”中的一粒沙子罢了。
正因无穷数无限大这一特点,看似已达到上限的无穷数却依旧在无限扩大,宛如黑洞将所有数字吸入口中。
曾有句名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在科学世界中看来,又有一丝不妥,谁能拿出无数个房间与无数个人实践呢。
科学中的事实可由猜想得出,不能实践不代表不是真理,毕竟科学就是如此神奇!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15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宝藏,那就是知识;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是邪恶的,那就是无知。读一本好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今天推荐一本书《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天文学家乔治盖莫夫。这本书的内容涉及面很广,涉及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但是这本书和其他按学科分类写的书有很大的不同。作者以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将数学、物理甚至生物学的许多重要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读者不知不觉中,就信任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科学知识甚至技能,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浏览自然科学的基本成果和前沿进展。
这是绝对慷慨的典范!作者巧妙地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遗传学的许多内容融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和这本书一起在科学的世界里自由旅行。
这本书让我们第一次知道,枯燥的数学公式、物理概念、化学符号之间,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原来,无限的宇宙和无尽的遥远星系与我们并不是没有关系;原来,分子和原子并不是真正的微观世界和基本单位的`“1”,但它们仍然是由质子、中子、中微子甚至是下一步的夸克粒子组成的;原来爱因斯坦的四维空间和时空相对论的概念并没有那么抽象,那么遥远:我们看到的是相信的直线和平面也可以是弯曲的圆形,甚至空间和时间也可以是弯曲的……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甚至再读的好书。下面我举个例子。
乔治盖莫夫在其中一篇文章中写道:在一个无限的世界里,部分可能等于全部。然后,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们想象一个酒店,房间数量有限,所有的房间都满了。然后来了个新客人,想订个房间。“对不起,”客栈老板说,“你不能住进去,因为所有的房间都满了。”现在想象一下另一个酒店,房间不限,都是满的。这时,一位新客人来预订房间。客栈老板同意了。他把客人从1号房移到2号房,2号房移到3号房,3号房移到4号房,以此类推。结果,新客人住在空出的1号房间。如果有另一家酒店,房间不限,但是想订房间的客人不限,怎么办?客栈老板还是有办法的。他把乘客从1号房移到2号房,从2号房移到4号房,从4号房移到6号房,以此类推,这样所有奇数号的房间都腾空了,可以住上无限多的新乘客。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无限数的性质与我们在普通算术中遇到的一般数有很大的不同。
这本书里有很多这样有趣的故事。你是怎么动心的?动心了就去看看。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16
初中的时候阅读了一本关于恒星、星云的书,就迷上了神秘宇宙的一切。真正阅读的第一本天体科普书是霍金的《时间简史》,只记得一句话:我们现在看到的星光是从遥远的恒星发出经过数亿年才到达地球的。另一本印象深刻的天体科普书是《万物简史》,这本书用通俗幽默语音讲述宇宙,让我第一次确切知道太阳和地球的比例,如果太阳是一个篮球则地球就和乒乓球一样大,也让我第一次知道以前的人类是怎么依靠圆规和直尺测定地球的大小和质量。
今天看了《从一到无穷大》后,才发觉G。伽莫夫在更早的时候已经生动准确地介绍了宇宙的那些事,他言简意赅地讲解了爱因斯坦的时空相对性,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核反应,也揭示了白矮星等密度大得令人无法想象是因为它们是由裸露的原子核紧密堆积而成的.……
我想可能一段时间后我也会忘记这些,但我无法忘记世界是无穷的,认识也是无穷的,是逻辑推理的发展或是另辟蹊径的突破推动着人类不断发现宇宙的真相。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17
如果提到科普书,我第一个会想到的是《十万个为什么》,它的书名很简单,一看就是给我们解读世界万物秘密的科普书。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对科普书的一个定位。所以当我一看到《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的题目时,我觉得它肯定是一本有点高深莫测的学术性着作,一直没有兴趣去看。但是有一次在网上搜索这本书的信息时才发现是它也是一本科普书,而且是一本受到了很多著名人士称赞的好书,于是我也带着好奇心开始看这本书。首先我翻了一下目录,这本书总共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做做数学游戏,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微观世界,宏观世界。这个目录给我的感觉就是范围好大。它不仅要研究数学的问题,还有物理的,甚至是生物的知识。如果要把这么多知识结合起来讲,在没看之前我是觉得那会是一件繁琐并且不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事。但是这本着作却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他们称这本书启迪了无数年轻人的科学梦想。于是我也带着一颗追求科学真理的心拜读了乔治。伽莫夫大师的这本书。
在正文前面介绍了乔治。伽莫夫生平。他出生于俄国,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莫夫兴趣广泛,曾在核物理研究中取得出色成绩,并与勒梅特一起最早提出了天体物理学的“大爆炸”理论,还首先提出了生物学的“遗传密码”理论。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正式出版25部着作,其中18部是科普作品,多部作品风靡全球,《从一到无穷大》更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看到这里我不禁对乔治。伽莫夫科学热爱,乐于传播科学文化的的精神感到敬佩。
《从一到无穷大》被定义为一本“通才教育”的科普书。从这个定义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本书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仅仅是科学或者数学。里面可能还有生物和化学的东西。看了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在这本书里面你学到的不只是数学知识或者物理知识,你在这本书所得到的知识是全方位的,你可以涉猎到天文学、地质学等等。这本书会让你全方位的知识面得到扩充。
如果说你看到这本书的题目觉得它的内容会一板一眼的来写,那就错了。这本着作作为一本科普书,内容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在每一部分开始时他都有能力引起我们的兴趣。首先在第一部分中,他在第一段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匈牙利的贵族,他们在一起比谁说的数字大。从这个故事很自然的就引出了第一部分第一章的内容——大数。在第二部分的第一章“维数与坐标”中他则是用一个生活常识来展开的',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时,你想到一个地方去当然会想别人问路,在指路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维度、坐标这些知识。这些故事似是信手拈来但却紧扣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巧妙心思不仅使用来文章的来都而已,在阅读这本着作是你会发现里面的内容时而陈述,时而比喻,时而疑问,让读者跟随着作者遨游神奇的知识海洋。
现在我想来说说这本书的内容。如果你单看这本书的目录可能会有跟我一样的感觉,那就是好难懂。这里面主要讲的是数、空间、时间、微观世界、宏观世界,也就是主要是关于数学和物理的知识。在高中我就觉得数学和物理是最难学的,也是最难懂的。如果要把这两个合在一起讲的话那不就更无聊了。但是当我阅读这本书时我发现它的内容其实并没有他的题目和它的标题那么可怕,对于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他让我发现了原来这些讨厌的数学公式和难以理解的物理原理原来还有那么有趣的故事。
他在说明一个数学公式或者数学知识时不仅仅是陈述原理,还会配有许多讲解图。比如说欧拉公式时他就在书中展示了正四面体、正六面体、不规则多面体等等,让读者在阅读他的解释的同时也能自己去寻找规律。再比如说作者在讲宏观世界这章内容时讲到了一个反对大地为球形的论点。在这个论点里他们认为地球不是球形的,在这个论点下面就配了一张很有趣的图:一个圆形的地球,在上半球人可以行走,船可以航行,但是在下半球不管是船还是人都会因为重力掉到太空中去。这个就让我们很容易的理解了他们反对地球是圆形的原因。在他的笔下,这些微观世界、宏观世界的物质似乎就变成了我们的朋友,向我们一一介绍自己,一点都没有知识灌输的影子,这大概也是这部着作能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当然,我对于这本书也是有目的有详略的看的。我比较感兴趣的还是宏观世界这部分的内容呢。宏观世界这部分主要讲的是宇宙的知识。对于宇宙我从小就很感兴趣。我一直就很想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天上的星星到底有多少颗,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产生的等等这些问题。在这张中我也找到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就比如说天上到底有几颗星星,如果你拿这个问题问别人的话,他们可定会说数不清楚的,无数颗。但是我们凭肉眼只能看到两千颗星星,如果你能以每秒一颗的速度数的话,那你就能在半个小时之内数完天上的星星。在写宇宙的产生时写得非常具体形象。我们所知道的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当中有一个行星红移的现象,在解释这个问题时作者就用了一个起球来代表宇宙,在气球上点的黑点表示各个行星,气球不断吹大,我们可以发现每隔远点周围的原点都在离他远去,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红移。如此简单的吹气球试验就向我们形象地解释了“红移”这个专业术语,他所采用的不是传统的说教,而是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向我们讲述科学中比较难理解的知识。我读这部分时就感觉作者是在给我们讲一个一个的故事,而不是给我们阐述一个一个的原理。这样的写作方法能引起我们读者的兴趣,是我们爱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得到阅读的快乐。
《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被誉为是“影响一代人的一本书”,这句话并不夸张。一本科普书籍能到现在这个知识充斥了的信息化世界还依然为人津津乐道,经久不衰,那肯定是有它的魅力所在的。它的魅力我们也可以从对比现今的书籍来发现。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小说盛行,小说的内容不外乎描写各种感情,写法都有雷同,而且从这些书中你能得到的实质性的知识是微乎其微的。反观《从一到无穷大》,它里面有生活实际的例子,但是也有关于数学、物理等知识的解释,从中我们不仅能学到这些知识,而且还会发现原来这些知识都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就有这些知识的存在,这些知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存在在生活当中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它的魅力可能就在于这本书的内容不仅是知识的还是生活的,两者融洽的结合在一起就能更加吸引读者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18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珍宝,那就是知识;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罪恶,那就是无知。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今天,我就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美国天文学家乔治.伽莫夫。这本书的内容覆盖很广,涉及了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但是,这本书与其他按主题分类来写作的书可大不一样,作者用一个又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打头,由浅入深,把数学、物理乃至生物学的许多重要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读者们不知不觉间把一些非常实用的理科知识甚至技巧信手掂来,让读者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浏览了自然科学中的基本成就和最前沿的进展。
这简直是一个绝对大手笔的典范!作者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以及遗传学的许多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我们可以尽情的跟这本书一道天马行空地遨游科学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们第一次知道了,原来枯燥的数学公式、物理概念、化学符号之间,还有那么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原来无穷大的宇宙、无边无际的遥远星系,并不是跟我们毫无关系;原来分子、原子并不是真正的微观世界、并不是那个基本单元的“1”,它们仍然是由质子、中子、中微子,甚至更下一台阶的夸克粒子组成;原来爱因斯坦的四维空间和时空相对的概念并不是那么抽象,那么遥不可及,:原来我们眼见为实的直线、平面,也可以是弯曲的、循环的,甚至空间、时间都可能是弯曲的……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甚至一读再读的好书。下面我给你们来举个例子。
乔治.伽莫夫在其中的一篇中写道:在无穷大的世界里,部分可能等于全部。随后,他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设想有一家旅店,内设有限个房间,而所有的房间都已客满。这时来了一位新客,想定一个房间。“对不起,”旅店主说,“你没法住进去了,因为所有的房间都客满了。”现在在设想另一家旅店,内设无限个房间,所有的房间也都客满了。这时也有一位新客来临想定个房间。旅店主答应了。他把一号房间的客人移到二号房间,把二号房间的客人移到三号房间,把三号房的旅客移到四号房间,以此类推,这样一来,新来的客人就住进了已被腾出的一号房间。如果还有一家旅店,有无限多个房间,但是来了无限多位要求订房间的客人,那么该怎么办呢?旅店主仍有办法。他把一号房的旅客移到二号房间,把二号房间的旅客移到四号房间,把四号房的旅客移到六号房间,以此类推,那么所有的单号房间都腾出来了,新来的无限多位旅客可以住进去了。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无穷大数的性质与我们在普通算术中所遇到的一般数字大不相同。
这本书中有许多这样有趣的故事,怎么样,你动心了吗?动心了就去看一看吧。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19
作为一个理科生,后来学了管理,渐渐地远离了理化生,但是兴趣依然。偶然在网上看到《从一到无穷大》又勾起了我对自然科学的那份热爱,记得小时候我的科普启蒙读物是《十万个为什么》,前前后后读了可能有十二三本,对我影响很深,培养起了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后来长大一点发现适合青少年的科普书籍实在是太稀缺了,期间读了一些阿西莫夫的书觉得挺好,但是类似的科普经典依旧寥寥无几。每次去书店都会去科普类找找,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要么太幼稚,要么太深奥,像伽莫夫这样的深浅适中,语言生动的读物真是宝贝中的.宝贝啊。
伽莫夫自然流畅的思路,简单通俗的描述,平易,有趣的风格,令人折服,从数字游戏到时空观一直到微观的各种粒子,最后回到无垠的宇宙,每一部分衔接的那么无暇,觉得作者就是信手拈来,不亏为科学大家,不时穿插的有趣插图让读者理解更加透彻。书中理论我觉得有高中理化知识的人都接触过,但都好像又没有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过,读《从一到无穷大》会让人忘记置身何处,完全被作者带进了科学的世界,畅游一番,别有滋味。一会被数字整的头晕脑涨,一会又跟随着一群醉汉去研究分子的扩散,一会去碰碰原子,一会又随着约瑟夫去撞撞原子核,好不畅快啊!
慢慢读,细细品,科学一样可以写的很精彩~
正如刘兵所说“所谓素质,就是当你把所学的具体知识都忘记后所剩下的东西。如果你在阅读时能够真正动些脑筋,能够体会到作者写作的匠心,能够意会到一种独特的东西,感觉到一种魅力,那么即使没有百分之百的读懂《从一到无穷大》,也仍然会有很大收获,甚至于比读懂或背下了一些迟早会淡忘或过时的具体科学知识会收获更大。”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20
做做数学游戏,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微观世界,宏观世界。这个目录给我的感觉就是范围好大。它不仅要研究数学的问题,还有物理的,甚至是生物的知识。这本书却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他们称这本书启迪了无数年轻人的科学梦想。于是我也带着一颗追求科学真理的心,拜读了乔治·伽莫夫大师的这本书。
书的作者是乔治·伽莫夫(1904~1968),他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是科普界的一代宗师。
这本书的许多地方都把我吸引进去,但有些地方我却看不懂。每一章都是一环扣着一环,紧紧相连,一句话中往往就有许多地方可以思考许久,往往就有许多问题。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
首先,我们不能小瞧数字的力量,就比如西萨·班·达依尔向国王说的一句话:“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格内给两粒,第三个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每一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陛下答应了他,因为陛下认为并不需要破费,只需要一些麦粒就够了。可是陛下小看了数字的力量,还没摆到第二十个格,一袋麦子已经空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了国王的面前,但是,麦粒一格接着一格地增长是那样的迅速。即使是拿来全印度的粮食,也无法实现对西萨·班·达依尔许下的.诺言,因为这需要18 446 744 073 709 551 615颗麦粒呀!这个数目是全世界在2000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小麦。
在第一部分中,他在第一段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匈牙利的贵族,他们在一起比谁说的数字大。从这个故事很自然的就引出了第一部分第一章的内容——大数。在第二部分的第一章“维数与坐标”中他则是用一个生活常识来展开的,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时,你想到一个地方去当然会向别人问路,在指路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维度、坐标这些知识。这些故事似是信手拈来但却紧扣文章的主题。在阅读这本著作时,你会发现里面的内容时而陈述,时而比喻,时而疑问,让读者跟随着作者遨游神奇的知识海洋。
如果你单看这本书的目录可能会有跟我一样的感觉,那就是好难懂。但是当我阅读这本书时,我发现它的内容其实并没有他的题目和它的标题那么可怕,对于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他让我发现了原来这些讨厌的数学公式和难以理解的物理原理,原来还有那么有趣的故事。
它里面有生活实际的例子,同时也有关于数学、物理等知识的解释,从中我们不仅能学到这些知识,而且还会发现原来这些知识都在我们的身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它的魅力不仅仅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的,两者融洽的结合在一起就能更加吸引读者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所以说希望大家去看这本书,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21
在我的书架上有许多课外书,有爸爸妈妈买的,有亲戚朋友送的,其中有一本书与众不同,让我爱不释手,这可是我参加“好玩的数学”征文大赛获得的奖品,它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乔治·伽莫夫,他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普界一代宗师。
这本书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科普经典名著之一,曾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书中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该书图文并茂,幽默生动,深入浅出。书中共有四大部分:《做做数学的游戏》、《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
《从一到无穷大》比起其它科普书最大的'好处就是涉及面极广、运用漫画式插图、语言通俗易懂、幽默生动,无形中学到许多深奥的科学知识,甚至立志要当个科学家。打开书,你将学会怎么安排无限多位旅客住进客满的旅客以及怎么把埋在荒岛上的宝藏挖出来;你会知道英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母是“e”;你会觉得爱因斯坦是魔术师而果蝇是很好的玩弄对象;你将认识到美国国旗、π和你们班上两位同学生日是同一天之间有著神秘的联系……而合上它的时候,你会用想像一只火鸟被自己扯出喉咙并且跳回蛋壳的方式开始思考宇宙……
《从一到无穷大》不仅是一部科普经典,还运用生动有趣的方法,让我了解到复杂深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家的轶闻趣事,每一次读都会有新的认识。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22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对世界的充满好奇心,他们的眼睛总是能够穿透天空,直视天寰与星辰,他们会大胆的猜想和最严格的推理,他们的一生在对真理无尽的探索简直短暂得如朝菌晦朔,可是他们的智慧却如灯塔指引在后人前行的道路上。
谁知道为什么,在公元三世纪,阿基米德计算占据整个宇宙的沙粒总数,数学家用最复杂的数字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而生活在三维空间想象中的人们应该打开多大脑洞才能发现三维空间的.奥秘!
如果我早一点读这本书,我就不会认为数学、物理和化学的理化生都只是在玩无聊的数字游戏,没有任何对自然科学精神的理解。
数学、物理和化学都是我高中时的噩梦。然而,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虚数、原子、质子、细胞、遗传等以前学过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因为知识虽然还是那些知识,但它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
大学主修法律,我的老师经常感叹,在国内法学总是不被看做是社会科学,目前国内法学的研究方法也没有社会科学的范式,总是理论高深,脱离实际,不同的法学家各言其是,争论的问题总是没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条件,结果大费一番口水的争论其实都没有争到一个点儿上。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都同一个范畴,但两者的区别是,由于社会的法律更模糊和混乱的特性,反映了自然法律的确定性,即各种社会法律由于变量太多,太复杂了往往不容易清楚地、准确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人们通常只不准确的定性分析。
因此,根据相同的社会事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总结了几种不同的社会规则,形成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社会科学理论,基于理论和对方没有完全展示他们的观点或反驳他人的观点,这决定了社会科学具有较高的模糊性,多样性和矛盾,精度较低。
但是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是十分有助于社会科学的,比如控制变量,实证分析,基本假设前提等,自然科学严谨的逻辑是最值得社会科学借鉴学习的,但是橘生淮南则为枳,如何将这些方法和逻辑运用到社会科学中并产生效果还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难题。
对真理永不止息追求的动力,来源于我们对自己消除无知状态的渴望,即使,当我们明白的越多,我们就更明白自己所不知的远远多于已知。这个残酷而有趣的悖论就这样永恒地推动我们在真理的海洋上乘风破浪。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23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贵族决定做计数游戏――谁说出的数字大谁赢。
“好”一个贵族说,“你先说吧!”
另一个绞尽脑汁想了好几分钟,最后说出了他所想到的最大数字:“三”。
现在轮到第一个动脑筋了。苦思冥想了一刻钟以后,他表示弃权说:“你赢啦!”
这两个贵族的智力当然是不很发达的。再说,这很可能是一个挖苦人的故事而已。然而,如果上述对话是发生在原始部族中,这个故事大概就完全可信了。
以上是《从一到无穷大》这本科普书的开头,有趣吧?
这本书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书中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如,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等)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该书作者是俄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乔治。盖莫夫,一位卓越的理论物理学家、天体物理学家。他非常重视普及科学知识的工作,除了经常为《美国科学家》、《今日物理学》和《科学的美国人》等杂志撰稿外,还写下了二十多本出色的科普作品。
《从一到无穷大》是盖莫夫的一部代表作,内容丰富,文笔风趣,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特别是一反一般科普读物不敢运用数学,怕“枯燥”、“艰深”,而是恰恰相反,全书用数学贯穿,并讲述了许多新兴的数学分支的内容。正是由于使用了数学工具,该书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许多国家文字,深身各国读者欢迎。许多第一流科学家都高度评价这本书,认为它很值得一读乃至于一读再读。
现在,提倡文理交叉,学科学的人看点文学书,学文史哲的看点科学书。这确是值得无论学自然科学,还是学社会科学的读者诸君一读的。
而我们太缺少这类优秀读物了,我们往往是用文学来宣传科学。想当年,著名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象一声春雷轰动全国,它第一次正面宣传了知识分子,讴歌了科学家,于是我们知道了陈景润,以及他的一加一。后来徐迟还写了李四光、蔡希陶、周培源等科学家。但文学关注的是人、人的命运,和科普读物还是不同的。
什么时候我们的科学精神深人人心,科技工作者的地位、待遇高过官员,热爱科学、献身科学蔚然成风,一流科学论文、成果层出不穷,媒体更加关注科学和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被我们垄断,则科教兴国、科技强国就水到渠成了,伟大民族复兴也就指日可待了。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相关文章:
从一到无穷大读书心得10-20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范文(通用9篇)10-19
六一到了日记10-07
一到十的成语10-07
一到十的成语祝福语03-13
结婚一到十的祝福语02-27
一到九的成语祝福语12-17
从一到十的生日祝福语12-08
一到十的祝福语90句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