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冬天读后感

时间:2024-06-29 12:53:49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 推荐度:
  • 《华为的冬天》读书心得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华为的冬天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1

  近日,拜读了任正非《华为的冬天》一文,感受颇深。文章从一位高层管理者的经验出发,文章紧紧围绕“改进”为主题,从若干方面深入阐述“怎样提高管理效率”,文中很多观点以及论述值得我们深思。

  任何企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品牌的塑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要经历不断地更新换代、取长补短、均衡发展、居安思危。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自闭麻木、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必将导致淘汰,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好的品牌就是一张名片,而这张名片是一代代企业员工用奉献和声誉日积月累形成的结果。一个好的企业离不开优良的企业文化,更离不开根深蒂固的企业传统。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企业员工发展。这就是《华为的冬天》一文中两次提到的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使命感。

  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如何有意识的去培养自身的责任心、使命感至关重要。我认为,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到脚踏实地、认清形势、与企业共命运、自觉发挥“能动”作用。对于正在奋斗中的青年来说,“能动”不仅是一种行为,它更是自我激励、勇于前行、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过程,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诚恳对待工作的态度。“能动”就是能够主动去完成某一件事情。它不仅表现出某一个人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的思维与方式,更是体现一个人对待工作积极程度的衡量标尺。针对目前建筑行业管理现状以及如何提高管理效率。我认为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发挥能动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如今的社会是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员工的共同努力奋斗。企业的管理水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节,一个优秀的企业往往从员工的精神风貌以及对企业文化的熟识程度就能感受浓厚的企业氛围。企业的改进很大程度上是员工的改进。员工在和企业共同进步的同时需要充电,需要有危机感,只有感到压力才能促进动力。个人价值观的体现不能不切实际,工作更不能得过且过。我们应该察觉,寻找自身的不足才是根源,成败与否与自己的努力和不断循序渐进成正比关系。我们应该明白,只有自己学会创造压力、学会利用条件,学会付之行动,才能掌握好和企业共存亡的方向盘。只有认清自我、认准奋斗的目标、正确认识工作的实质性、才能从思想上摆脱自我束缚。从而自觉在工作中发挥能动作用。

  我认为,自觉发挥能动作用,有助于锻炼自我独立思考;有助于创造挑战自我的机会;有助于完善自身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工作思路形成逻辑性;有助于提前对事情形成预见性;有助于时间安排更加合理性;有助于直接展示自我工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对工作的积极性。

  我认为在工作中要想提高能动作用,必须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要认识到工作能力的重要性;要有融洽的工作氛围,密切的团队合作精神;要有自我正确认识工作本质的思想观念;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拼搏精神。在过程中,要体现彼此之间的人文关怀、了解心声,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要突出亲和力、突出集体凝聚力、也许一次肯定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份关怀就能融化一个人的内心、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就能影响一个团队。充分发挥自我能动作用,是企业的需要,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在此,我们始终要做到“目标清晰、意向强烈、计划完整、行动迫切、面对事实、调适心态、改进行为、自律坚持。”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2

  在仔细拜读了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华为的冬天》一文后,感触颇深,我结合管理实际谈谈自己在读后的一点感受。

  树立忧患意识,在危机中求发展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在现实工作中,也常常会有这样的心态,就是在取得一定成绩后,总是习惯在安逸中享受,总是习惯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总是习惯说好不说坏,在工作中按部就班、不求改革,不求突破,不求创新,作为一名管理者,在事业部的发展中,我被安逸思想左右的现象也存在着,也容易沉迷于过往的经验,躺在过往的功劳薄上。读了《华为的冬天》我内心被震撼,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意识到了未雨绸缪和时刻保持准备过冬思想和行动的重要性。世界万物的变化是一条不变的真理,而政策、市场、需求、发展等各种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变化。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态度是顺利推进工作和企业长盛发展的保障;在顺境中保持危机意识,才能逆流而上,位于不败之地。企业管理人员有了危机意识,才会知敬畏,才会有担当,才会谋取发展;有了危机意识,才会知荣辱,才会懂变通,才会奋楫争先。不因一时的成功而一世骄傲,把自傲感变成危机感,在发展中不断成长、不断强大,才能真正推动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破除木桶效应,实现全方位提升

  要想使企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实现整体战略目标,就应该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弱项,破除木桶效应。在发展中只有把最弱的环节抓好了,才能实现企业的均衡发展,得到实力的全方位提升。对事业部而言,在做优做强的同时,面对着管理人员能力存在差异,市场业务人员拓展能力不足,业务拓展速度与管理水平无法有效衔接,精细化管控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和短板。因此,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精经管理流程,解决事业部管理流程和经营业务上的“短满分作文网板”,简化、删除臃肿或是不必要的工作步骤,建立标准、规范流程、提高效率的管理方法,实现各项业务的'均衡发展,才能提升盈利能力和管理利润,实现事业部均衡的、健康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以人性化管理,激发职工的敬业精神

  提及管理,无论治国、治企,或是管理部门,其核心内容都是对人的管理。管理者要切实关注职工的情绪和心态,把管理回归到直接对每一个员工进行沟通的“人文管理”上。通过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爱企奉献的精神动力,为职工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围绕事业部整体发展大局,为职工树立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做事理念,传承和发扬“团结奋战争抢干,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奋斗精神,使胸怀大局、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吃苦耐劳、无怨无悔的主人翁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品德;冲锋在前,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笃行作风,成为职工内心的精神动力,激发起职工的敬业精神。

  通过自我革新,推动企业发展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不断追求完美的人。自我批判、自我革新就是不断趋于完美的途径。在工作中,应该把自我革新意识贯穿到事业部每个员工的工作中,尤其是管理人员必须勇于践行“自我批判”。通过找出自我不足、改进自我、取得进步的方法。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不断地让自己红红脸,紧紧弦,充满批判精神才能促进工作向前发展,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不断趋向完美。自我批判就是一个不断自我觉知,并通过建立危机意识来推进自我革新和提升的过程。事业部中每个人不断改进,不断提升,才能推动企业整体的效能的提升。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以“冬天”的危机,搏“春天”的希望。我们要用自我内省和革命的勇气,搭上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快车。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3

  《华为的冬天》是一篇在IT业界流传的文章,有人认为这是任正非为IT业敲响的警钟,也有人说任正非是“作秀”,还有人猜测是华为在为人事变动制造舆论。由于华为的老总任正非不喜欢和媒体打交道,因此人们就无从知晓这篇文章的真实背景,但是,在华为20xx财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任正非大谈危机和失败,确实发人深省。面对危机,面对竞争,面对我们共同的冬天。可能要做到一个有效的准备,才是我们应该用心的话题。

  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任正非在他的文章里这样写着。

  所以在这里希望毛泽东的,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能成为我们事业的'写照,让我们梦想的星火能成功的燎起事业之原。更希望我们的事业,象闪电部队的速度一样,闪电前行。

  任正非的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注重流程管理、细节管理等方面确实值得借鉴。如何规范化管理,形成工作的模板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用工、简化流程,有诸多的解释说明。通过这些文字,我们不难想象华为为什么能成为IT行业的翘楚,能经受住各种危机的冲击。

  人生没有人为你等待,没有机会为你停留,爱你自己所选择的工作,让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居安思危,不断丰富充实自己,让自己时刻跑在前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赶在别人前头,不要停下来,这是强者的状态,也是胜利者的状态,我们应时刻记注: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任正非超前的思维、独特的管理理念打造出中国IT的航母,着实让人佩服!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问题不同,对未来的担心却是相同的,都是对未来的预测,都是对未来的展望,他们的目的都相同,都是为生存争取机会,都是为了生存争取权利。

  华为让我坚信冬天一定会到来,虽然现在是春季,但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准备。在冬天来临之前我们的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里。要提高我们的竞争力,我们就必须优化优化任职资格管理制度,改变过去的评价蒙估状态,培养和提拔人才。

  华为说冬天一定回来,我们要变革。是的,我们要变革。我们要在变革中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变革是热血沸腾的,而创新就是这热血。变革是适度的,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增长率我依据的,所以我们的创新是要适度的。盲目的创新,换来的是在变革中血的代价,这是一种我们谁都不想付,而且是谁也付不起的代价。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4

  读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这篇演讲稿,感楚颇深,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忧患意识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华为在快速发展一路凯歌的时候能够居安思危,时时鞭策自己,是难能可贵的。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有多少人多小企业因为目光短浅,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遭起滑铁卢,曾经很多响当当的品牌名字都逐渐湮没在历史的车轮里,做企业不容易,做个伟大的企业更难。正如任正非所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更多的而是危机感”,华为的危机感让他们时刻准备着,所以才在后来孟晚舟事件、美国制栽事件中不受影响,反而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脊梁。

  我们普通人也是这样,工作和学习不松懈,有忧患意识才能时刻保持警惕,认真谨慎,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居安思危,才能长长久久。

  二:创新精神

  这个时代变化的太快,网络科技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特别像华为这样的电信网络公司,必须时刻保特技术领域的领先,否则稍微打个盹就落后了。在创新中,保持清醒,不盲目,坚持小改进,大奖励,由繁化简,在管理中均衡发展,就像木桶原理,抓短板,抓薄弱环节。正是华为的这种创新思路,在面对美国的芯片制裁时能从容不迫,化解了危机。

  我们日常工作中,也要坚持创新,拓展思路,发散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三:反省自己

  华为提倡自我批判,在自我批判中反省自己,改进自己。人不反省自己,就不能看清自己。只要认清了自己,才能得到成功。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更是做到一日三省。我们普通人,也要做到时时反省,时时检视,才能成长的更快,走的更远。

  四:成本控制

  华为过去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起来,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人力资源的成本优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成本必然会随之提高。另外一个就是降低采购成本,管理中最难的是成本控制,没有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企业就处在生死关头。全体员工要动起来,优化管理,要减人、增产、涨工资。还要加强对外部成本的控制,尤其是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建立集中统一的采购认证,让控制有效而又灵活的供应体系促进企业的进步。

  五:管理职业化

  所谓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求员工的岗位职责专业化的`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只有职业化、流程化才能提高一个公司的运作效率,降低管理内耗。基层作战单元在授权范围内,要有权力直接呼唤炮火,当然炮火是有成本的,谁呼唤了炮火,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成本。后方就是体系中的支持力量,必须及时,有效地提供支持和服务,以及分析监控。铁三角对准的是客户,目的就是利润及市场占有率,目的就是实现利润,否则所有的管理都是没有灵魂的。对于员工来说,更应该认清这种关系,企业应该是个人发展的平台或者是赖以谋生的机会,用自己的努力、贡献或者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换取个人的提升和公司对个人的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5

  小的时候,邻居家人口多、劳力少,几乎每年种下的粮食都不够吃,只得向左邻右舍借粮养家糊口。有一年春节,邻居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想有时,横批是未雨绸缪。据说,这是邻居的一位朋友化用清代李汝珍《镜花缘》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思有时”,告诫他居家过日子要居安思危、从长计议,同时勉励他摒弃懒惰、勤快做事。也正是这副对联一直鞭策激励我勤奋读书、踏实做事,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若干年过去了,邻居家的对联仍令我刻骨铭心。自今年2月中旬以来,任正非先生所著的《华为的冬天》在集团上下广为阅读学习。每一次重读此文,我总会有新的收获与启迪。其实,《华为的冬天》与邻居家的对联所阐释的都是居安思危的哲理。

  老百姓种地谋生、居家过日子,需要居安思危。华为在高歌猛进之际,任先生引导他的职工要树牢危机意识,学会居安思危,做到未雨绸缪。正是这位深谋远虑的企业家,带领华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绩,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领跑者。

  华为有其自身的冬天,但华为人提前缝制了御寒的冬衣。于是,华为便可成竹在胸应对冬天的到来。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必然会经历波峰与波谷间的跌宕徘徊。三建集团为建设国家重点国防工业项目而诞生,经历了70年的风霜雨雪与坎坷磨难。一代代三建人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为我们积累了管理经验、生产技能和物质财富,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他们何尝不居安思危呢?他们固守一种担当,传承一种精神;他们听从党的召唤,本色不忘。传承他们的精神,我们也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如今,三建集团跻身建投集团领跑行列,稳居“山西省10强骨干建筑业企业”,取得了耀眼的成绩。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坐享其成,还得谋划我们的冬天万一到来,我们该去如何破解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今天,企业转型发展蹚新路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落在了我们肩上,几千名三建人责无旁贷。我们都是集团的一分子,不能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立场想问题、办事情。我们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集团的蓬勃发展与每一名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企业承揽了工程任务,我们才能各就其职、统筹规划,才能科学施工、精细化管理,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经济技术指标完成了,我们才能尽享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如果企业连年亏损、入不敷出,我们何谈工资待遇?何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所以,不论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工,我们都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站位,设身处地地为我们的企业,同时也为我们自身从长计议。

  目前,世界局势很不太平,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疫情严重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殊不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经济规律。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思进取、不思改革、不思创新者,必然会被市场的大浪拍在沙滩上,没有安乐窝可以躲藏。更何况,现在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已经非常有限,我们必须强化危机意识,主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聚焦新形势、新机遇、新业态,紧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和太忻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同时利用培优扶强政策,组建专业子公司,打造“三建安装”“三建热力”等专业品牌,以精湛的施工技艺和可靠的工程质量树立70年“老字号”“国字号”建筑企业的良好口碑和企业品牌。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6

  今天读了华为总裁任正非写的那本《华为的冬天》的精华版部分;

  我感受最深的有两处。第一点,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第二点,自我批判。

  他不仅是一个人思考危机的问题,他还发动全公司上下人一起思考,他给所以有员工都敲起了一个大大的警钟,让每一个人都开始努力学习如何面临失败,失败若出现了又如何去面对它,解决它,这种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的精神到现在都是非常少见的'。

  我们总是习惯在安逸中享受,总是习惯地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总是习惯地说好不说坏!然而世间万物每一天都在更替与变换,运动才是万物不变的真理,发展与变化是必然,这在唯物辩证法中早有论证。居安思危可长盛,我们在安逸中要时刻想到危机,也许有人会说:消极的表现!其实居安思危并非消极,它恰恰是一种更深远的用心,他不是表面的乐观,不是口号里的“用心应对”,它更多地是用行动去证明用心的内涵,是更深层次的、勇于应对的、勇于挑战的用心,正如任正非先生所说:“居安思危,而不是危言耸听!”

  或许我们觉得自己在一个微乎其微的位置上,或许我们觉得自己的存在不会对企业有什么直观影响,甚至会有人觉得干自己的工作拿自己的钱,可能没有人会觉得今天一个企业的存亡会跟自己有直接的关系,但如果人人都这种想法,一个偌大的企业,公司还有什么生存可言,又何来发展?

  在这个市场多变的社会里,我们只有付出比别人跟多的心血汗水才能换得生存的希望,我们只有抓紧时间,在冬天最寒冷的时候没有到来之际,制出我们过冬的棉衣。

  如果我们不居安思危,努力工作,对企业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和安排,那么企业就随时随地可能被动,华为的冬天更启示我们要学会自我批判,不断的提升自己优化自我,冷静地对待外面的世界我们坚信:公司一定会度过冬天,迎来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7

  因为曾经关注华为,所以,对于《华为的冬天》不知一次地拜读。在今年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再次拜读《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我有了与往年冬天不一样的感觉。

  每个人欣赏《华为的冬天》的角度不同,理解也绝对不会相同。我以为:《华为的冬天》重点提的是企业的危机感。冬天总会来,华为会面临,羚锐和其他企业也一样会面临。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我每天的心情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想一想,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感觉呢?

  任何企业的生命有如人一样,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企业的生存都不容易,因为这世界变化太快、更新太快。我们的企业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的产品有生命周期,企业发展同样有其产生、发展、高潮与死亡的生命周期。尽管近年来我们注重保存实力,不断变革创新,取得了不菲的业绩和成效,如20xx年以后基本不再对外投资,20xx年调整销售模式,整合营销渠道,大大减少经销商数量,并从赊销到现款现货一直到现在的先款后货,大大提高公司运营质量,降低了运营风险,使公司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我们不能让沾沾自喜蒙蔽了发现问题的眼睛。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心里,否则,就像温水里的青蛙,对周边环境的渐变毫无知觉,处在危险境地而不自知,最终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灭亡。

  我们也曾多次提到木桶原理: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一块木板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来决定的。因此,我们要以超过竞争对手的速度补上我们的短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由此,我们更需要像华为人那样善于自我批判、自我检查。我们不要只顾埋头走路,尤其需要静下心来进行总结和反省:与国内外大企业,尤其是医药行业内优秀企业相比,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20xx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得冷,让我们感受到了阵阵入骨的寒意: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不仅席卷欧美,如今也已经让国内实体经济遭受重创。继沿海企业倒闭潮掀起之后,作为内陆省份的河南,处境也不容乐观。一些撑不住的企业已经先倒下,一些还在生死边缘艰难喘息。中小企业各自奔命,就连往昔在行业内呼风唤雨的行业龙头也英雄气短也许,这并非是一个完全悲观的境遇。经济低迷时会产生许多输家,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赢家。麦肯锡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在20xx~20xx年间的经济萧条中,有近40%的美国实业公司从顶尖位置上跌落下来。但同时,也有15%的企业在萧条中跃入了领先行列。

  被冻死还是活到下一个春天?这是一个产业洗牌的时候。成功永远都属于有准备的人,而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以盈利为目的是其生存、永续发展的目标。面对冬天,生存和过冬是第一位的。在冬天里,我们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而反躬自省,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意识,强化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为顺利过冬作准备。无论怎样,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今天,只有抓住国内市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才是企业度过危机、寻求发展的根本。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8

  21世纪初,各行各业的巨头们发现自己面临一个令人困惑的新局面——昔日看似稳固的市场并非定局,以往看似无法撼动的优势也变得毫无意义,消费者对品质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一个理性、感性并存的时代,我们需要通过精心设计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用文化和美感来包装产品。然而,我们对于外界的竞争环境认识还不够深入。

  “华为的冬天”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缺乏竞争力的'企业迟早会被淘汰。华为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企业管理必须注重提高人均效益,追求可持续发展。居安思危,切勿掉以轻心。

  台湾企业家王永庆曾说过:“理想使人迷茫。”这句话可能会让许多人感到无奈。许多创业者怀着远大的理想,但在实践中往往忽略了细节。如同500多年前的哥伦布一样,他花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学习和积累,才有了那次改变世界的航行。因此,我们必须脚踏实地,把握细节,才能实现梦想。

  一些创业者常常陷入“无处着手”的困境,结果往往是纸上谈兵,一无所获。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但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他们总是忙碌不已,却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他们成了空谈家和赚钱的奴隶。

  哥伦比亚的成功故事提醒我们:成就源于努力和专注,只有关注细节,我们才能走向成功。我们应该借鉴哥伦比亚的经验,对自己的能力和目标进行反思和评估,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华为的冬天”提醒我们,要学会自我批评,不断提升自己,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立足,迎接美好的未来。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9

  《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的作者任正非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信息技术企业——深圳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他在公司业绩大大提高而且连续多年保持高速率增长的情况之下,写了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既没有华丽的辞藻,又没有高深的理论,他用非常朴实的语言却告诉员工一个简单而又真实的道理-----要想使一个企业持续的生存发展下去,需要每位员工“居安思危,不断进取”。华为在企业发展正直盛世的时候,对企业面临的,潜在的危机就展开广泛的讨论,这也许正是任正非和华为的不同之处。因为这无论是对企业来说,还是对企业的员工个人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而又不可忽视的'问题。而我们作为烟草业的一员,也都应该想一想,失败的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都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去迎接,这是一个很客观的现实,也是客观规律。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不可能再有像昨天那样不用跑市场而订单不断、不用送货而用户上门“抢”产品的局面。而且我们再静心思考我们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和阻碍企业发展的棘手问题,我们会发现我们的问题仍旧很多,责任和压力仍旧很大。所以我们不应该因成功而骄傲,而应居安思危,把荣誉,自豪感变成危机感,在平稳的环境下多点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危机中寻求到生存的本源,享受到在夹缝求生的艰辛和愉悦。

  我想《华为的冬天》不仅仅对华为公司及其所属的信息技术行业产生作用,更应该对象我们这样寻求新发展或者正在发展而存有困惑的企业起着强烈的“醒脑”作用。看看作为我国信息行业老大的华为公司他们的危机意识吧!我们会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与他们相比我们这样的企业如果想要做的更大、更好,如果想成为行业的领头羊,是不是更需要华为这样的危机意识呢?任先生说得好:不能居安思危,就必死无疑。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10

  读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这篇演讲稿,感触颇深,有以下几点体会:

  忧患意识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华为在快速发展一路凯歌的时候能够“居安思危”,时时鞭策自己,是难能可贵的。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有多少人多少企业因为目光短浅,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遭遇滑铁卢,曾经很多响当当的品牌名字都逐渐湮没在历史的车轮里。做企业不容易,做一个伟大的企业更难,正如任正非所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而是危机感”,华为的危机感让他们时刻准备着,所以才在后来孟晚舟事件、美国制裁事件中不受影响,反而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脊梁。

  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工作和学习不松懈,有忧患意识才能时刻保持警惕,认真谨慎,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居安思危,才能长长久久。

  创新精神

  这个时代变化的太快,网络科技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特别像华为这样的电信网络公司,必须时刻保持技术领域的领先,否则稍微打个盹就落后了。在创新中,保持清醒,不盲目,坚持小改进,大奖励,由繁化简,在管理中均衡发展,就像木桶原理,抓短板,抓薄弱环节。正是华为的这种创新思路,在面对美国的芯片制裁时能从容不迫,化解了危机。

  我们日常工作中,也要坚持创新,拓展思路,发散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反省自己

  华为提倡自我批判,在自我批判中反省自己,改进自己。人不反省自己,就不能看清自己。只要认清了自己,才能得到成功。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更是做到一日三省。我们普通人,也要做到时时反省,时时检视,才能成长的更快,走的更远。

  附:原文——任正非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我到德国考察时,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恢复得这么快,当时很感动。他们当时的工人团结起来,提出要降工资,不增工资,从而加快经济建设,所以战后德国经济增长很快。如果华为公司真的危机到来了,是不是员工工资减一半,大家靠一点白菜、南瓜过日子,就能行?或者我们就裁掉一半人是否就能救公司。如果是这样就行的话,危险就不危险了。因为,危险一过去,我们可以逐步将工资补回来,或者销售增长,将被迫裁掉的人请回来。这算不了什么危机。如果两者同时都进行,都不能挽救公司,想过没有。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华为公司老喊狼来了,喊多了,大家有些不信了。但狼真的会来了。今年我们要广泛展开对危机的讨论,讨论华为有什么危机,你的部门有什么危机,你的科室有什么危机,你的流程的那一点有什么危机。还能改进吗?还能改进吗?还能提高人均效益吗?如果讨论清楚了,那我们可能就不死,就延续了我们的生命。怎样提高管理效率,我们每年都写了一些管理要点,这些要点能不能对你的工作有些改进,如果改进一点,我们就前进了。

  均衡发展就是抓短的一块木板

  我们怎样才能活下来。同志们,你们要想一想,如果每一年你们的人均产量增加15%,你可能仅仅保持住工资不变或者还可能略略下降。电子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一年还不止15%吧。我们卖的越来越多,而利润却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不多干一点,我们可能保不住今天,更别说涨工资。不能靠没完没了的加班,所以一定要改进我们的管理。

  在管理改进中,一定要强调改进我们木板最短的那一块。各部门、各科室、各流程主要领导都要抓薄弱环节。要坚持均衡发展,不断地强化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管理体系的建设,在符合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条件下,不断优化你的工作,提高贡献率。

  全公司一定要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评价体系,统一的考评体系,才能使人员在内部流动和平衡成为可能。比如有人说我搞研发创新很厉害,但创新的价值如何体现,创新必须通过转化变成商品,才能产生价值。我们重视技术、重视营销,这一点我并不反对,但每一个链条都是很重要的。研发相对用户来说,同等级别的一个用户工程师可能要比研发人员综合处理能力还强一些。所以如果我们对售后服务体系不给认同,那么这体系就永远不是由优秀的人来组成的。不是由优秀的人来组织,就是高成本的组织。因为他飞过去修机器,去一趟修不好,又飞过去修不好,又飞过去又修不好。我们把工资全都赞助给民航了。如果我们一次就能修好,甚至根本不用过去,用远程指导就能修好,我们将省多少成本啊!因此,我们要强调均衡发展,不能老是强调某一方面。

  对事负责制与对人负责制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是扩张体系,一个是收敛体系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体系呢?现在流程上运作的干部,他们还习惯于事事都请示上级。这是错的,已经有规定,或者成为惯例的东西,不必请示,应快速让它通过去。执行流程的人,是对事情负责,这就是对事负责制。事事请示,就是对人负责制,它是收敛的。我们要减化不必要确认的东西,要减少在管理中不必要、不重要的环节,否则公司怎么能高效运行呢?现在我们机关有相当的部门以及相当的编制,在制造垃圾,然后这些垃圾又进入分捡、清理,制造一些人的工作机会。制造这些复杂的文件,搞了一些复杂的程序以及不必要的报表、文件,来养活一些不必要养活的机关干部,机关干部是不能产生增值行为的。我们一定要在监控有效的条件下,尽力精简机关。

  市场部机关是无能的。每天的纸片如雪花一样飞啊,每天都向办事处要报表,今天要这个报表,明天要那个报表,这是无能的机关干部。办事处每一个月把所有的数据填一个表,放到数据库里,机关要数据就到数据库里找。从明天开始,市场部把多余的干部组成一个数据库小组,所有数据只能向这个小组要,不能向办事处要,办事处一定要给机关打分,你们不要给他们打那么好的分,让他们吃一点亏,否则他们不会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服务于你们,使你作战有力。

  在本职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敢于负责任,使流程速度加快,对明哲保身的人一定要清除。华为给了员工很好的利益,于是有人说千万不要丢了这个位子,千万不要丢掉这个利益。凡是要保自己利益的人,要免除他的职务,他已经是变革的绊脚石。在去年的一年里,如果没有改进行为的,甚至一次错误也没犯过,工作也没有改进的,是不是可以就地免除他的职务。他的部门的人均效益没提高,他这个科长就不能当了。他说他也没有犯错啊,没犯错就可以当干部吗?有些人没犯过一次错误,因为他一件事情都没做。而有些人在工作中犯了一些错误,但他管理的部门人均效益提升很大,我认为这种干部就要用。对既没犯过错误,又没有改进的干部可以就地免职。

  自我批判是思想、品德、素质、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

  我们一定要推行以自我批判为中心的组织改造和优化活动。自我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优化和建设而批判。总的目标是要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要强调自我批判?我们倡导自我批判,但不提倡相互批评,因为批评不好把握适度,如果批判火药味很浓,就容易造成队伍之间的.矛盾。而自己批判自己呢,人们不会自己下猛力,对自己都会手下留情。即使用鸡毛掸子轻轻打一下,也比不打好,多打几年,你就会百炼成钢了。自我批判不光是个人进行自我批判,组织也要对自己进行自我批判。通过自我批判,各级骨干要努力塑造自己,逐步走向职业化、走向国际化。公司认为自我批判是个人进步的好方法,还不能掌握这个武器的员工,希望各级部门不要对他们再提拔了。两年后,还不能掌握和使用这个武器的干部要降低使用。在职在位的干部要奋斗不息、进取不止。

  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使命感。我们对普通员工不作献身精神要求,他们应该对自己付出的劳动、取得合理报酬。只对有献身精神的员工作要求,将他们培养成干部。另外,我们对高级干部实行严要求,不对一般干部实施严要求。因为都实施严要求,我们管理成本就太高了。因为管他也要花钱的呀,不打粮食的事我们要少干。因此我们对不同级别的干部有不同的要求,凡是不能使用自我批判这个武器的干部都不能提拔。

  自我批判从高级干部开始,高级干部每年都有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提的问题是非常尖锐的。有人听了以后认为公司内部斗争真激烈,你看他们说起问题来很尖锐,但是说完他们不又握着手打仗去了吗?我希望这种精神一直能往下传,下面也要有民主生活会,一定要相互提意见,相互提意见时一定要和风细雨。我认为,批评别人应该是请客吃饭,应该是绘画、绣花,要温良恭让。一定不要把内部的民主生活会变成了有火药味的会议,高级干部尖锐一些,是他们素质高,越到基层应越温和。事情不能指望一次说完,一年不行,两年也可以,三年进步也不迟。我希望各级干部在组织自我批判的民主生活会议上,千万要把握尺度。我认为人是怕痛的,太痛了也不太好,像绘画、绣花一样,细细致致地帮人家分析他的缺点,提出改进措施来,和风细雨式最好。

  任职资格及虚拟利润法,是推进公司合理评价干部的有序、有效的制度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任职资格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过去的评价蒙估状态。才会使有贡献、有责任心的人尽快成长起来。激励机制要有利于公司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全面展开,也要有利于近期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长。

  什么叫领导?什么叫政客?这次以色列的选举,让我们看到了犹太人的短视。拉宾意识到以色列一个小国,处在几亿阿拉伯人的包围中,尽管几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都战胜了,但不能说50年、100年以后,阿拉伯人不会发展起来。今天不以土地换和平、划定边界,与周边和平相处,那么一旦阿拉伯人强大起来,他们又会重新流离失所。要是这样犹太人再过20xx年还回不回得来,就不一定了。而大多数人,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沙龙是强硬派,会为犹太人争得近期利益,人们拥护了他。我终于看到一次犹太人也像我们一样的短视。我们的领导都不要迎合群众,但推进组织目的,要注意工作方法。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区别一个干部是不是一个好干部,是不是忠臣,标准有四个:第一,你有没有敬业精神,对工作是否认真,改进了,还能改进吗?还能再改进吗?这就是你的工作敬业精神。第二,你有没有献身精神,不要斤斤计较,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如果用曹冲称象的方法来进行任职资格来评价的话,那肯定是公平的。但如果用精密天平来评价,那肯定公平不了。我们要想做到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我认为献身精神是考核干部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一个干部如果过于斤斤计较,这个干部绝对做不好,你手下有很多兵,你自私、斤斤计较,你的手下能和你合作很好吗?没有献身精神的人不要做干部,做干部的一定要有献身精神。第三点和第四点,就是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们的员工是不是都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如果没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为什么还想要当干部。如果你觉得还是你有一点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赶快改进,否则最终还是要把你免下去的。

  不盲目创新,才能缩小庞大的机关

  庙小一点,方丈减几个,和尚少一点,机关的改革就是这样。总的原则是我们一定要压缩机关,为什么?因为我们建设了IT。为什么要建设IT?道路设计时要博士,炼钢制轨要硕士,铺路要本科生。但是道路修好了扳岔道就不要这么高的学历了,否则谁也坐不起这个火车。因此当我们公司组织体系和流程体系建设起来的时候,就不要这么多的高级别干部,方丈就少了。

  我们要坚持“小改进,大奖励”。“小改进、大奖励”是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改良方针。应在小改进的基础上,不断归纳,综合分析。研究其与公司总体目标流程的符合,与周边流程的和谐,要简化、优化、再固化。这个流程是否先进,要以贡献率的提高来评价。我年轻时就知道华罗庚的一句话,“神奇化易是坦途,易化神奇不足提”。我们有些员工,交给他一件事,他能干出十件事来,这种创新就不需要,是无能的表现。这是制造垃圾,这类员工要降低使用。所以今年有很多变革项目,但每个变革项目都要以贡献率来考核。既要实现高速增长,又要同时展开各项管理变革,错综复杂,步履艰难,任重而道远。各级干部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要热烈而镇定,紧张而有秩序。“治大国如烹小鲜”,我们做任何小事情都要小心谨慎,不要随意把流程破坏了,发生连锁错误。

  规范化管理本身已含监控,它的目的是有效、快速的服务业务需要

  我们要继续坚持业务为主导,会计为监督的宏观管理方法与体系的建设。什么叫业务为主导,就是要敢于创造和引导需求,取得“机会窗”的利润。也要善于抓住机会,缩小差距,使公司同步于世界而得以生存。什么叫会计为监督,就是为保障业务实现提供规范化的财经服务,规范化就可以快捷、准确和有序,使帐务维护成本低。规范化是一把筛子,在服务的过程中也完成了监督。要把服务与监控融进全流程。我们也要推行逆向审计,追溯责任,从中发现优秀的干部,铲除沉淀层。

  面对变革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有承受变革的心理素质

  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变革。什么是变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利益重新分配是大事,不是小事。这时候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才能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才能运行。在改革的过程中,从利益分配的旧平衡逐步走向新的利益分配平衡。这种平衡的循环过程,是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效益增长的必须。但利益分配永远是不平衡的。我们在进行岗位变革也是有利益重新分配的,比如大方丈变成了小方丈,你的庙被拆除了,不管叫什么,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我们的改革是不可以成功的,不可能被接受的。特别是随着IT体系的逐步建成,以前的多层行政传递与管理的体系将更加扁平化。伴随中间层的消失,一大批干部将成为富余,各大部门要将富余的干部及时输送至新的工作岗位上去,及时地疏导,才会避免以后的过度裁员。我在美国时,在和IBM、Cisco、Lucent等几个大公司领导讨论问题时谈到,IT是什么?他们说,IT就是裁员、裁员、再裁员。以电子流来替代人工的操作,以降低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我们也将面临这个问题。伴随着IPD、ISC、财务四统一、支撑IT的网络等逐步铺开和建立,中间层消失。我们预计我们大量裁掉干部的时间大约在20xx年或20xx年。

  今天要看到这个局面,我们现在正在扩张,还有许多新岗位,大家要赶快去占领这些新岗位,以免被裁掉。不管是对干部还是普通员工,裁员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从来没有承诺过,像日本一样执行终身雇佣制。我们公司从创建开始就是强调来去自由。内部流动是很重要的,当然这个流动有升有降,只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个人的升、降又何妨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今天来说,我们各级部门真正关怀干部,就不是保住他,而是要疏导他,疏导出去。

  模板化,是所有员工快速管理进步的法宝

  一个新员工,看懂模板,会按模板来做,就已经国际化、职业化,现在的文化程度,三个月就掌握了。而这个模板是前人摸索几十年才摸索出来的,你不必再去摸索。各流程管理部门、合理化管理部门,要善于引导各类已经优化的、已经证实行之有效的工作模板化。清晰流程,重复运行的流程,工作一定要模板化。一项工作达到同样绩效,少用工,又少用时间,这才说明管理进步了。我们认为,抓住主要的模板建设,又使相关的模板的流程连结起来,才会使IT成为现实。在这个问题,我们要加强建设。

  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

  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

  危机的到来是不知不觉地,我认为所有的员工都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立场想问题。如果说你们没有宽广的胸怀,就不可能正确对待变革。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变革,抵制变革,公司就会死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方面要努力地提升自己,一方面要与同志们团结好,提高组织效率,并把自己的好干部送到别的部门去,使自己部下有提升的机会。你减少了编制,避免了裁员、压缩。在改革过程中,很多变革总会触动某些员工的一些利益和矛盾,希望大家不要发牢骚,说怪话,特别是我们的干部要自律,不要传播小道消息。

  安安静静地应对外界议论

  对待媒体的态度,希望全体员工都要低调,因为我们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我们不需要公示社会。我们主要是对政府负责任,对企业的有效运行负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就是遵纪守法,我们去年交给国家的增值税、所得税是18个亿,关税是9个亿,加起来一共是27个亿。估计我们今年在税收方面可能再增加百分之七八十,可能要给国家交到40多个亿。我们已经对社会负责了。媒体有他们自己的运作规律,我们不要去参与,我们有的员工到网上的辩论,是帮公司的倒忙。

  我想,每个员工都要把精力用到本职工作上去,只有本职工作做好了才能为你提高带来更大的效益。国家的事由国家管,政府的事由政府管,社会的事由社会管,我们只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就完成了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公司才能安全、稳定。不管遇到任何问题,我们的员工都要坚定不移地保持安静,听党的话,跟政府走。严格自律,不该说的话不要乱说。特别是干部要管好自己的家属。我们华为人都是非常有礼仪的人。当社会上根本认不出你是华为人的时候,你就是华为人;当这个社会认出你是华为人的时候,你就不是华为人,因为你的修炼还不到家。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网络股的暴跌,必将对二、三年后的建设预期产生影响,那时制造业就惯性进入了收缩。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股大涨的惯性结果。记住一句话:“物极必反”,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像它热得人们不理解一样,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

  数字不是全部,精彩才是人生!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11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我们常常用来鼓励逆境中的人们的一句话。今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职场竞争我们不禁要说:“我们正行走在春天,但是冬天却在悄悄临近。”

  第一遍读《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并未读懂它真正的含义,在细读之后才理解华为老总在并不华丽而且显得平实的'词藻里透露出一种真谛:昨天,你风光荣耀都属于过去;今天你丰衣足食,不表示未来你仍然衣食无忧。 ————要使企业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方能不断进取。

  如今:商场如战场,我们的企业就象是战场中的某一个战壕,不努力,不守护,便有可能成为别人的战利品,用自己的优势征服市场是我们企业的信念。诚然,目前我们的管理、质量、产能在同行业中傲然领先,然而,退一步说:当某天,我们的优势不再成为优势,当汽车厂的降价影响我们的销售额,当销售额影响我们的利润额,当硝烟离我们越来越近,也许这就是我们即将面临的灾难————没有永远的败者,也没有不倒的英雄_《华为的冬天》。

  掩卷而思:鹏程,一个有着20年发展历史,走过20年浮沉岁月,目前正跻升国家优质品牌行列的汽车拉索生产企业,在汽车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又蕴藏着多少的危机呀!财务部,掌管公司经济运作的部门,责任极其不能忽视:我们要及时与公司上层沟通公司的财务运转情况,包括提供各类经济、生产、成本、销售报表。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12

  在看到《华为的冬天》里这一论题的时候,正好刚看完电影《北极》。该电影前期讲述了一个因飞机失事被困北极的男主,一边用自己的求生技能维持生存一边不懈的寻求救援。在终于等来路过的直升机发现他时,那架直升机却因事故坠毁。男主带着直升机上唯一幸存的女主,但由于女主负伤无法拖延,男主决定带着决定走出这片没有尽头的极地。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和绝望后,在我们以为男女主最终还是未能逃脱死亡的时候,片尾以另一家直升飞机的.停留而结束。

  其实在电影的开始,男主用求生技巧捕鱼维生,以及加上微弱的无线电发射求救信号之外,他根本没有想过试着走出这片寒冷的极地过。就像我们,在刚开始面对危机的时候,往往觉得这种危机并不致命,所以会失去对它的重视,最终往往会成为温水里的青蛙,错过了摆脱危机的最佳时刻。就像我们生活中如果一直满足于舒适圈,不主动走出舒适圈的话,往往会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

  到电影的中期,因为女主伤重,男主不得不想办法主动走出北极。这就体现了一个机遇,或者说是一个原动力使得个人和企业做出改变的重要性。当人在舒适圈呆久了,当人们无法避免的危机袭来时,才会促使人们主动做出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就是人们自我救赎的一个转折点。

  再到后来,即便在男主努力走出北极的路上,也时常伴随着绝望,比如突如其来的风雪,冻伤的手脚,奄奄一息的同伴,但是他们最后还是等到了救援。整部电影描述了男主走出北极的过程,但我在其中看到更多的是人们在困境中从麻木放弃到奋起抵抗的自我拯救的过程。即便其中艰难险阻,但是一定要迈出那一步,才能活下来。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13

  “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我们该如何应对华为的冬天?”。“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会来到。我们乘着冬天,养精蓄锐,加强内部的改造。我们定会迎来残雪消融,溪流淙淙,华为的春天也一定会来临。”两句话便概括出了华为如何过冬,如何走出困境。初读“《华为的冬天》,我有几点很深的感受:

  一、关于危机感

  “敌人帮助成长,危机使你强大,困境刺激思维”不管是企业或个人都应该具有危机意识。

  如果你面对的是一家在几年乃至十几年的经营历程中一帆风顺,从来就没有遇到过挫折和失败的企业,那么,要么它是上帝格外垂青的异类,要么它根本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泡沫。所有优秀的企业家都在担忧着企业的发展。对于我们这个成立七年的公司,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光靠一个创意或一个神话不能取得持久成功,我们要有很清醒的头脑。我们都是公司的一份子,要时刻想着怎样为公司创造出最大的利润,因为公司的成败与我们息息相关。

  在公司面对成长的危机时,我们对于个人的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虽然我们曾经都受过高等教育,但走入社会后没有人注意你以前有多么辉煌,只在意你现在的成绩。所以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公司甚至被社会淘汰。

  二、 关于职业精神

  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作为一名优秀员工应具备的素质。

  我们经常说,香港人只有职业精神,没有献身精神。以前在国营企业里只提献身精神,而没有职业精神的说法。经过几轮改革下来,慢慢地,献身精神提得少了,取而代之讲的是职业精神。道理很简单,就象任正非讲的那样,如果要求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讲献身精神,那么管理成本就太高了。不过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企业里,员工都是要先有献身精神,领导才会有意愿管理你。就象谈恋爱一样,你要先去爱一个姑娘,她才有可能喜欢你,最后往往她还会比你爱得深。

  我们对于自己的工作要兢兢业业,不要斤斤计较,如果一天到晚老是计较自己的得失,怎么能把工作干好。年轻人多干一点没关系,正好还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对于自己没完成好的工作要有内疚感,说实在的,每次老总说我们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时,我都很难过,虽然可能是方方面面的原因,如果每次开会都点我们部门的名,说工作不到家,一次、两次可能是经验问题,点多了那就是自身水平的问题了,那就要认真地查找自己的原因。

  我们是一家特殊的企业,前面的路该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答案。路还能走多远,走多好,也没有人能告诉我们。外界如何看待我们,如何定位我们,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自己的表现。此时此刻,主动地奉献,自觉地降低公司的管理成本就显得十分重要,何况你的表现也不会被公司管理层和员工所忽视。

  三、关于自我批评

  以今年七月份公司财务报表盈利为标志,公司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就像十六届一中全会讲的那样,改革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方法。

  今年上半年的工作考评,我的成绩名落孙山。结果刚出来的时候,我也考虑过采取一些危机公关的办法,想短时间内扭转被动的局面。这时我想到了陈兆平,他1968年出生,只比我大4岁,现在他考虑的是要上好清华大学的EMBA,我却在考虑如何避免得到考评倒数第一的方法。两相比较,这样的人生不是很悲哀吗?直觉告诉我,这样考虑问题,事情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就象胡佑祥主任所讲的那样,公司同事最近都表现得不错,只是你进步的没有人家快。可能是我对公司的印象还停留在前两年,没有感觉到公司目前的整体气氛。“响鼓不用重锤敲”,联系到以前我的考评就不尽人意,事实已经很明确了,我只有认识到真正的差距,从工作上努力全面地改善每一个环节,而不是搞公关,走捷径,这样才能重新得到公司全体同事的认可,这样才能不辜负公司,不辜负大家,也不辜负自己。

  四、 关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不容易的,可以说是老大难问题。不过我们中国人常说“老大难,老大来管就不难”。从点点滴滴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的管理层对企业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视的,公司为员工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培训和员工讲坛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了雏形,“要干就干好,要争就争先”的企业精神逐渐深入人心。公司各个团队之间“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正在形成。真抓实干的干部得到了重用,公司全体员工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这一切都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宜昌的冬天通常不是很冷,但有时也会有寒潮,就像市场残酷起来也会冷得出奇一样,我们实在应该作好这种心理准备。居安思危与居危思安是一样的,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动。《华为的冬天》就是这样一篇令人深思的好文章,企业管理的很多思想都贯穿其中。我们可能是一个群体的员工,同时又是另一个群体的老板,《华为的冬天》给了我们多角度看待问题的启示。这篇文章文笔朴实,但要读透悟懂,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限于自己的阅历与能力,对这篇文章的认识还很粗浅,还望大家指正。谢谢!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14

  从“有效管理者8大工具”培训中,我对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又有幸读了任正非先生的《华为的冬天》。也许是个人价值观的原因吧,我对任正非先生在《华为的冬天》中的一段话感受特别深:“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正因为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这几天我一直在反复品味这篇文章,在细读以后才理解任正非从平实的文字里透露出的一种管理真谛。对此我也想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危机意识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灾难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任正非先生在《华为的`冬天》的开篇之言。

  对于企业危机意识,我赞同建立。但是,我以为危机意识建立的基础应该是企业的领导核心,而不是每一个员工。即使向前面华为老总任正飞提到的“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泰坦尼克号的责任在于指挥者,而不在于乘客。即使有危机感,也应该是驾驶巨轮的指挥者,而不能让每个一个乘客的旅途在战战兢兢地度过的。

  果你面对的是一家在几年乃至十几年的经营历程中一直一帆风顺、从来就没有遇到过挫折和失败的企业,那么,要么它是上帝格外垂青的异类,要么它根本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泡沫!经济学家魏杰曾经下过一个预言:“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非常痛苦,我估计再过十年,现在民营企业200个中间有一个生存下来就不简单,垮台的垮台,成长的成长。”海尔的领军统帅张瑞敏对自己的形容是“如履薄冰”,由此可见,所有的专家都在担忧着企业的发展。对于我们:市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管理成本的增加、企业中浪费等等,因此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所以光靠一个创意或一个神话已不能取得成功,我们要有很清醒的头脑。我们都是公司的一份子,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我们都要时刻想着怎样将公司的产品创造出最大的利润,怎样降低成本、怎样加强公司管理,因为公司的成败与我们息息相关。

  二、短板思维、均衡发展

  我们怎样才能活下来?同志们,我们要想一想,如果每一年我们的人均产量增加15%,我们可能仅仅保持住工资不变或者还可能略略下降。电子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一年还不止15%吧。我们卖的越来越多,而利润却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不多干一点,我们可能保不住今天,更别说涨工资。不能靠没完没了的加班,所以一定要改进我们的管理。”这是任正非先生提出“均衡发展,就是抓短的一块木板”思想的前提。

  其实水桶装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一块。反映到我们工作中,一个企业要想均衡发展,取得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应该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弱项,按企业系统管理理论,就是企业的发展遇到了成长上限,企业要想继续发展就应将你最短的一块木板加高。

  对管理流程来说,不均衡的地方就是流程的瓶颈,我们在平时处理问题时,有不自觉的倾向以使强的部门更强,弱的部门更弱,最终形成瓶颈。由水桶原理可知,若要使整个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就要寻求均衡发展,只有各管理部门都在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才能使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三、积极推进“扩张性”思维

  任正非先生在《华为的冬天》提出“对事负责制与对人负责制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是扩张体系,一个是收敛体系”执行流程的人,是对事情负责,这就是对事负责制它是扩张的。事事请示,就是对人负责制,它是收敛的。我们要减化不必要确认的东西,要减少在管理中不必要、不重要的环节,否则公司怎么能高效运行呢?

  其实在我们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一种对事负责的“扩张性”思维势在必行。对人负责制是一个收敛的系统,到了你的上一级那里就终止了;而对事负责制则是依据流程及授权,和有效的监控,使最明白的人具有处理问题的权力,它是一种扩张的管理体系。如果处处事事都请示上级,则管理思维就会收敛于上级管理者,员工也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思维。因此,在一个组织的目标确定之后,员工和基层管理者都应该学会在自己的流程内思考。

  用任正非先生的话说:“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15

  古人云:“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华为的冬天》对企业管理有强烈的“醒脑”作用,从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入手,向我们讲述了很多极具建设性、操作性的企业管理经验,也对在思想上、行动上、管理上更好地履职尽责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法论。作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通过认真学习《华为的冬天》,对企业的生存危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感悟颇深,受益颇多。

  一、筑牢思想之基,树立危机意识。

  《华为的冬天》提出,“惶恐才能生存,偏执才能成功”,大谈危机和失败。学习“华为的冬天”,就是要保持一份战略清醒,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补齐制约发展的短板,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动力。当前,原油的持续拉涨,价格已攀升为近两年新高,加上“能耗双控”政策和“碳中和”政策对甲醇的影响比较大,甲醇期货持续上行。同时国际乙烯,丙烯价格持续低迷,国内乙烷脱氢和丙烷脱氢产能增加,使丙烯产能过剩,加上国内烯烃的当前实际,勇于面对市场危机,从加强职工紧迫感开始,向员工传递危机意识,将危机意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先导,将其嵌入制度流程和日常文化建设等方面。坚持认真谦虚、稳扎稳打、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苦练内功,补齐短板,提高谋划布局能力和执行力,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动力。

  二、弘扬敬业精神,强化进取意识优秀的员工应该具备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

  人心稳,企业才能稳。各级干部必须要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保持同职工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困难面前要以身作则。发扬“老黄牛”精神,强化责任心和使命感,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敬业精神、担当精神,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善于站在企业的全局中思考分析问题,自觉将自身工作放到更高层面的大局中去把握、去落实,紧紧围绕全局工作主动负责,坚定不移地担起岗位赋予的职责,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提高“实干”本领,抓实培训工作,让每位员工明白“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让管理人员知道“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标准”;练就“苦干”内功,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抓住提质增效的关键点,持续夯实管理基础,干一件成一件,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强化自主创新,提升综合素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敢于变革,不断归纳、综合分析、蹄疾步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坚决破除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观念,强化慢进则退、小进则退的意识;坚决破除传统思维、因循守旧的观念,强化敢破敢立、勇于创新的意识。面对今年的工作任务,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开拓视野、冲破束缚,以创新的思维和办法克难求进;进一步分解责任、传递压力,激发动力、汇聚合力,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优化工作方式,狠抓薄弱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技术力量。全方位构建责任定量化、考核绩效化的`制度体系,对工作任务、岗位职责实施精细化管理,向执行要效率,向落实要结果,增强各项工作的执行力、落实力、穿透力。坚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规范职工行为,更好地激发内生动力。在全厂内部推广《烯烃厂对标及现场管理手册》,加强对标管理和现场提升工作,组织做好装置年度大修,以踏踏实实的工作精神,苦练内功,内强素质,提高质量,创建学习型精益型烯烃团队,各级管理人员始终心怀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着力解决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将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迎接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要紧紧围绕公司的全年工作部署,以全面深入实施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为切入点,认真组织好当前的重点工作,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竭尽全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相关文章:

《华为的冬天》读书笔记3篇10-06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05-01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05-19

(热)华为的冬天读后感03-07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精选17篇)07-14

读华为的冬天有感(精选24篇)08-05

《华为的冬天》读书心得范文(精选5篇)10-07

以芳华为题的作文10-04

华为研发读后感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