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克白读后感 推荐度:
- 《麦克白》读书心得 推荐度:
- 麦克白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麦克白》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麦克白》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麦克白》读后感1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笔下“最深刻和最成熟的形象”,他的性格具有双重性和复杂性,他的灵魂原本有善与美的一面,然而在野心和不断吞噬下,他善良的本性渐渐泯灭,取而代之的是心底不断滋长的念头。他一面作恶,一面恐惧、悔恨,但是野心还是占了上风,最终“正不压邪”,导致了麦克白悲剧的命运。
《麦克白》情节较为简单,作者却不惜浓墨重彩,在剧本中使用大量的独白来刻画麦克白的心理活动,从而把笔锋从残忍的谋杀转到“诛心”上来,通过对麦克白日夜饱受良心的谴责,身陷痛苦而不能自拔,直至精神失常这一过程的描写,揭露了人性的丑恶和阴暗,发人深省。莎士比亚善于运用意象烘托剧情。这出悲剧的主导意象是血和黑暗。麦克白在暗杀国王后冷酷而狂妄地说:“大洋里所有的水,能够洗净我手上的血迹吗?不,恐怕我这一手的。血,倒要把一望无垠的海水染成一片殷虹呢。”整个剧本充满着主人公内心的恐惧和痛苦,笼罩着黑暗。然而光明终归要冲破黑暗,善终归要战胜恶。正义的力量浩浩荡荡,最终x了暴君的统治。这个故事虽然情节悲惨,但结局却较作者其他悲剧更让人看到正义和希望。
莎士比亚运用高超的描写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原本尚存善念的人堕落为恶魔的过程。麦克白自己造成了自己的悲剧。每一幕独白即是他内心的斗争,是善与恶的`斗争,是良心与野心的斗争,是理智与自己的斗争。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面对诱惑,我们良心的天平也会左右摇摆,内心相矛盾的两个“自我”也会斗争,我们应该坚持善良的本性,做一个从善的人。
《麦克白》读后感2
《麦克白》创作于1606年,是莎士比亚创作后期的一部悲剧,取材于贺林谢德的《编年史》。
虽然取材于11世纪的历史素材,但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这部悲剧中,莎翁不同于以往充分宣扬和肯定人文主义精神,而是认识到,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对纵欲享乐的过度追求也逐渐暴露,愈演愈烈。当人性的丑恶不断充斥着这个国家和社会,人们被金钱、权力各种欲望支配,原本美好的人性就会逐渐湮灭,一个个悲剧就会诞生。
麦克白在出场时因为在平叛战争中战功赫赫,被国王进一步升爵,权力、金钱以及荣誉应是皇亲贵族中少有能企及的。可是他仍然不满于此。当他听到女巫对他将会成为最尊贵的国王的预言,他从一开始的震惊到狂喜。尽管对弑君篡位有几次的犹豫,但在极端欲望的蛊惑和妻子的多次劝说下,最终对老国王邓肯痛下杀手。
但可笑的是,麦克白对王座的追求所做的一系列所做所为在命运看起来像个跳梁小丑。好像他把原本用自己有的一切美好幸福的东西都舍弃了,换来的只是一座更豪华却冰冷孤独的宫殿,一个令人无法安睡一晚的王位,以及被疑虑和鬼影折磨的夫妇俩。
三个女巫的所做所为被死亡女神赫卡忒认为是一场闹剧,必须尽快以不幸作为结局收场,于是按照赫卡忒的安排,麦克白“他藐视命运,唾斥死生,超越一切的情理,排弃一切的疑虑,执着他的不可能的希望”。他就这样被安排着没有反抗的余地。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形象是麦克白夫人,当她收到麦克白告知女巫的预言的信之后,她就祈祷自己变成一个为达目的心狠手辣绝不手软的女人,在谋杀国王邓肯时,她确实做到了。在麦克白摇摆退缩的时候,是她用语言为武器让麦克白下定充分决心弑君。当麦克白杀死国王不安不已,认为自己手上的血无法洗干净,甚至将所有的海水染红时,麦克白夫人只是冷静地说只需一洼清水就能清洗干净,并且镇定得料理后事。
可是当她成为王后时,她当初所有的`无畏和冷静仿佛都被抽去了,身边是暴虐又被鬼魂折磨的神神叨叨的丈夫,她孤独。她可以安慰麦克白“做了就是做了”,可是她自己却无法放下,一直被折磨。麦克白杀掉了他自己的睡眠,她则被永远洗不干净的沾着血的手折磨着,不得安稳。所以,从本质来说,麦克白夫人也是被夫权和君权支配的一个畸形人。
麦克白体现了王权悲剧,从侧面表达对积极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肯定和追求。当权力和荣誉无法得到满足,欲望的沟壑无法填满时,该如何抉择?当一个人不节制自己的欲望,索取无度时,往往会自食恶果。
《麦克白》读后感3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所著的四大悲剧之一,主要讲述了:将军麦克白与班戈在凯旋时碰到女巫,女巫预言麦克白与班戈之子弗里恩斯会君临一国。麦克白在妻子劝诱下杀死国王邓肯并登基。登基后麦克白滥杀无辜。最后,在叛逃的大臣麦克德夫的帮助下,先前潜逃出国的国王之子马尔康带领军队复仇,麦克白死在了是早产儿的麦克德夫手中,马尔康登基,一切落幕。
看完这幕剧后,我不胜唏嘘。因果轮回,报应不爽在这幕剧体现的淋漓尽致。麦克白作为一个将军,是成功的,但是在女巫的引诱下,他堕落了。其实女巫不过是他内心的一个投影,如果麦克白真的是忠诚,那么女巫无论说什么,恐怕麦麦克格雷迪克白也不会相信。但是女巫象征着欲望。
同时麦克白夫人对麦克白的背叛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她这样劝诱麦克白:“你宁愿像个弱懦的猫儿,让“我不敢”跟在“我想要”后面吗?”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麦克白夫人无疑是一个善于决断的人,我不由想起了武后与日本的推古。她们都是善于决断的女人,但我们活在世上,犹豫不决之时,应该以虎狼之心,行仁义之事,而行这所谓不义之事,往往不会有好结果的这就是她们结局都很悲惨的原因。
这幕戏剧另一个让我感叹的地方,便是麦克白的判若两人。登基前的麦克白英勇,忠诚,有着强烈的进取心,这就是他敢于谋逆的原因。这无所谓对不对,因为我很赞同顾炎武的说法:“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谓之亡天下。保国者,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麦克白的背叛,不过是改朝换代而已,。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是陷得太深,另一个是自卑。他登基后,便杀掉邓肯,因为他认为邓肯之子会登上王位,他不愿让自己背叛才得到的`王位给别人,便对邓肯下手。从这我们可以看出,麦克白杀国王的心理负担成了他残暴的源头。
我不由想起了一句话“囚禁是叛逃的理由,走得远了,前一段路变成了后一段路的理由。”麦克白另一个缺陷便是自卑。当他得知麦克德夫是早产儿时,坚信自己不会被生出来的人打败的他便崩溃了,于是死在年迈的麦克德夫手中,信仰成了他战无不胜的理由,也是他自暴自弃的理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总之,麦克白哭过,笑过,成功过,失败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他活的很精彩。而我们也要记住这一点:我见过丑的,美得,善良的,残暴的,却从没见过好人与坏人,因此,只要人生精彩,那么,就不后悔!
《麦克白》读后感4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的是原本是护国英雄的麦克白,在欲望的膨胀下谋杀了国王邓肯,并在排除异己期间众叛亲离最终被杀的故事。
笔者姑且以常用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分析法来看这个剧本。首先就情节而言,《麦克白》的故事情节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类似的情节仅在中国历史上就曾不止一次地真实发生过。其次就环境而言,由于剧本本身的文体限制,对环境的描写也并非值得夸赞。至于故事中的人物,便是值得读者赞赏和深思之处了。
关于麦克白的人物形象,剧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段给出了不同的评价。这些不同时期的不同评价有利于让我们认识到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麦克白。
<一>
在剧本的开始,麦克白刚刚取得平叛战争的胜利,在凯旋时遇到了巫女三姐妹,她们用含混的言辞预言麦克白即将成为国王,这便激起了麦克白对王位的渴望。
随后,麦克白觐见国王并得到了国王的嘉奖。国王称赞他说:“一切的报酬都不能抵偿你的伟大勋绩。”而国王所能给予的最高的酬劳,则莫过于王位本身了。国王的话无疑促成了麦克白篡位的行为。
第一段对麦克白的评价,是麦克白写信告知其夫人巫女的言语和国王的赏赐之后,麦克白夫人所说的话:
“……可是我却为你的天性忧虑:它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径;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却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连属的奸恶;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一方面不愿玩弄机诈,一方面却又要作非分的攫夺……”
麦克白夫人对麦克白的评价,其实并不只是适用于麦克白,还适用于大多数普通人。单纯地拥有非分的欲望是很常见的,谁又有胆量说自己的一生从未有过非分之想呢?只不过大多数人都能够用理智去抑制它罢了。正如麦克白夫人所说的那样,“欲望很大却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
那么麦克白是否真如其夫人所说的有着这种“令人忧虑的天性”呢?确实如此。在决定刺杀之前,他经历了长久的挣扎。他本没有任何篡位的理由,这个非分之想是由巫女挑起的,来得十分突然而莫名其妙;但他有许多谴责篡位行为的罪名,这些罪名与历史上真实的篡位失败者都大同小异。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没有一种力量可以鞭策我实现自己的意图,可是我的跃跃欲试的野心,却不顾一切地驱着我去冒颠踬的危险。”
因此,在《麦克白》的开始,麦克白还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地有着非分之想,并在理智的抑制下普通地犹豫不决。
然而最终在夫人的唆使下,麦克白还是下定决心实施篡位的行为。其夫人说服他的理由则是:“你不敢让你在行为和勇气上跟你的欲望一致吗?……让‘我不敢’永远跟随在‘我想要’的后面吗?”这个理由明显偷换了概念,麦克白不愿篡位并不是没有勇气,而是不愿意违背内心的道德准则。
无论如何,麦克白还是在被一时鼓起的勇气之下,摆脱了理智的控制,实施了篡位的行为。
<二>
国王的死被发现之后,麦克白的形象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之所以是“国王的死被发现之后”,是因为麦克白在弑王之后,内心仍然充满着自憎和懊悔:“我不敢回想刚才所干的事,更没有胆量再去看它一眼。”随后的对犯罪现场的处理,其实是麦克白夫人完成的,因为麦克白不敢再回到那里。
当国王的死被发现之后,麦克白再度回到犯罪现场,所说的话虽然有假惺惺之嫌,但也十分值得玩味:
“要是我在这件变故发生以前一小时死去,我就可以说是活过了一段幸福的时间;因为从这一刻起,人生已经失去它的严肃的意义,一切都不过是儿戏;荣名和美德已经死了,生命的美酒已经喝完,剩下来的只是一些无味的渣滓,当作酒窖里的珍宝。”
在得知麦克白之后的行为之后再看这段话,便可以明白其中的真正意义。国王死后,其二子出逃,麦克白于是继承了王位。为了巩固王位,排除异己是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即使在真实的历史上也屡见不鲜。而麦克白的屠刀所向,便是他曾经的朋友,但是他再也没有像之前那样犹豫不决、囿于良心的谴责,反而不择手段起来。正如他所说的:美德已经死了,不是人们口中称颂的美德,而是他内心尊奉的美德。
在这个阶段,麦克白逐渐彻底地遵从自己的欲望行事,而不再在乎行为是否符合良知了。
有趣的是,莎翁在此时让一位传说中的`冥界女神赫卡忒登场,来进一步地刺激麦克白的欲望,让他的理智终于再也无法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赫卡忒如是说:
“他(麦克白)像所有的世人一样,只知道自己的利益……让种种虚妄的幻影迷乱他的本性;他将要藐视命运,唾斥死生,超越一切的情理,排弃一切的疑虑,执着他的不可能的希望。”
这段话很好地描绘了麦克白此时的形象,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这段话中的一个细节:“他像所有的世人一样”。这当然不是说现实中的所有的世人都像此时的麦克白一样“刚愎自用、残忍狂暴”,并非剧中的每一句话都能直接照搬到现实。这应该是所有放纵欲望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在此我们既可以说麦克白是特别的,因为如此放纵欲望而理智不知所踪的人在现实世界中实在太少;我们又可以说麦克白是普通的,因为在放纵欲望而理智不知所踪的人之中,麦克白实在算不上特别。
<三>
在此之后,麦克白的人物形象几乎没有再发生过重大的变化,但是故事的情节仍然在发展。反叛的势力逐渐壮大,甚至麦克白自己的军队也纷纷倒戈,而此时曾经激发他的欲望的麦克白夫人也在疑虑之中死去。麦克白在得知其死讯后,说出了整部作品中最著名的一段话之一:
“她反正要死的,迟早总会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一天。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地蹑步前进,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这段话中的一些句子,已经被太多的人引为格言,被解释为各种各样的意思。哪怕是就剧本的故事背景来解读,也曾被解读为多种意思。而笔者也在此解读出一个意思来。
每当身边有人死去,我们总是会替他回顾他的人生,寻找一些值得我们缅怀或者唾骂的事情,顺便得出其是否死得其所的结论。麦克白应该也是这样做的。
在剧中并没有关于麦克白夫人过去的任何描写,我们姑且认为她过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妇女,或许有过功劳,但不值一提;或许有过过失,但无可厚非。她的人生唯一能引人注目的地方,或许只有她挑唆麦克白遵从自己的欲望这一行为,而这则也是在她的欲望膨胀时实施的。换言之,终其一生,她唯一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她欲望膨胀的时刻。
那么麦克白呢?他曾经是一位平叛英雄,建立过被称赞为最伟大的功勋;又因为欲望膨胀篡夺了王位,犯下了被唾骂为最恶毒的罪行。人们会如何评判他呢?剧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现在他已经感觉到他的暗杀的罪恶紧粘在他的手上;每分钟都有一次叛变,谴责他的不忠不义;受他命令的人,都不过奉命行事,并不是出于对他的忠诚;现在他已经感觉到他的尊号罩在他的身上,就像一个矮小的偷儿穿了一件巨人的衣服一样束手绊脚。”
人们会牢记他欲望膨胀时犯下的罪恶,而不会因他曾经的功劳而减轻对他的谴责。
可是如果他当初抑制住了自己的欲望,又会发生什么呢?或许他会安心地做着他的考特伯爵,在历史上数不胜数的爵士中再添加一个,仅此而已。不过是平定了一场叛乱罢了,难道只有麦克白能够做到吗?他凭什么因此而得到长久的铭记呢?
于是我们就可以解释他所说的那段话的含义了。
所谓“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应该是指如果他抑制住了欲望的情况,虽然建立过伟大的功勋,在“登场片刻指手划脚”,然后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成为历史上无数个建立伟大功勋的人们的一员。
而所谓“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则是他现在的处境。他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刚愎自用、残忍狂暴”、“藐视命运,唾斥死生,超越一切的情理,排弃一切的疑虑,执着他的不可能的希望”。这样的事迹,不正是一个“充满着喧哗和骚动的故事”吗?然而他为了欲望付出的这一切又得到了什么回报呢?从他篡位的那一天起,“人生已经失去它的严肃的意义,一切都不过是儿戏;荣名和美德已经死了,生命的美酒已经喝完,剩下来的只是一些无味的渣滓,当作酒窖里的珍宝。”
任何一个经历过战争的将领,都不会不知道自己的军队倒戈意味着什么,麦克白当然也知道。而此时的麦克白也正是处于绝望之中: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已经没有军队可供施展,所能够依仗的只有女巫和赫卡忒那些模糊的预言,而那些预言又一次次地欺骗了他,用“虚妄的幻影迷乱了他的本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出对人生的如此感叹,实在是合情合理。
处于绝望中的麦克白,只能徒劳无功地负隅顽抗,最终如预言一般死去。
<四>
根据以上的分析,对于《麦克白》本身,我们可以看出作品紧紧围绕着欲望的主题。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把这部作品看作是单纯的主张抑制欲望的教条式作品,那未免过于小看莎翁的艺术水平了。我们不妨再看看《麦克白》中关于其他人的欲望的描写。
第一段是酒宴之后的门房所说的话:
“多喝酒,对于淫欲也可以说是个两面派:成全它,又破坏它;捧它的场,又拖它的后腿;鼓励它,又打击它;替它撑腰,又让它站不住脚;结果呢,两面派把它哄睡了,叫它做了一场荒唐的春梦,就溜之大吉了。”
这里的“淫欲”当然指的是欲望,而“两面派”指的是什么呢?我们姑且用“理智”来作为它所指示的对象吧。欲望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纵欲也是快乐的重要源泉,我们需要主张的不是不纵欲,而是要理智地纵欲。对于欲望,要用理智去“成全它,又破坏它”。
然而这个道理又似乎是老生常谈,似乎也正因如此,这段话在《麦克白》中其实并不重要。我们不妨再看看另一段占据了大量篇幅的对话:被麦克白追杀的贵族麦克德夫去投奔出逃在外原储君马尔康,想劝说他借兵征讨麦克白,然而马尔康却先是回绝了,理由是即使杀死现在的暴君麦克白,国家也只会在一个新的暴君——马尔康自己的统治之下。
麦克德夫的回答也同样耐人寻味。当马尔康说他的淫佚没有止境的时候,麦克德夫却说“谁也不能禁止您满足您的分内的欲望;您可以一方面尽情欢乐,一方面在外表上装出庄重的神气,世人的耳目是很容易遮掩过去的”;当马尔康说他还有不顾廉耻的贪婪的时候,麦克德夫则说“只要有其他的美德,这些缺点都不算什么”。
没有止境的淫佚、不顾廉耻的贪婪,这些欲望的放纵原来是可以通过伪装或者其他美德来掩盖过去的吗?这样的纵欲是可以被原谅的,那么麦克白为什么就是不可饶恕的呢?仅仅是因为他的欲望是无上的权力与地位吗?
再者说,麦克白难道没有成为国王的资格吗?他是国王的表亲,为王国立下过汗马功劳;而马尔康除了是国王的嫡子之外还有什么是可以作为成为国王的资本呢?当然在那个社会背景下这个资本已经足够了。
在这样的视角下,《麦克白》记载的故事,似乎是一个翻版的王莽的故事。当然我们不能忘记这部作品始终围绕着的欲望的主题。如此看来,“《麦克白》讲述的是麦克白在欲望膨胀下走向灭亡的悲剧”的普遍说法,似乎就值得商榷了。
然而此时笔者不能再写下去了。仅仅是到了上一段的思考,笔者就必然早已使那些能够专业地解读这部作品的人忍俊不禁了,笔者又何必继续用肤浅的思考的去博得人们的嘲笑,把无知所带来的耻辱当作一种荣耀呢?这篇文章也就到此为止吧。
《麦克白》读后感5
冰冷的匕首深深地插进国王的胸膛,埋藏于心底的野心终于迸发出来。
他,暗杀了国王邓肯,扫除了同僚班柯;他,有着膨胀的欲望,偏执和野心。这样一位叛逆者,原来却是苏格兰的一位大将。他,就是麦克白。
他,轻信了三个女巫的预言:战功分爵,身登大宝;而班柯身亡,子孙世袭王位。两人起初不相信,但不久后预言开始灵验。麦克白遂起篡弑之心。在其夫人的恶毒贪欲刺激下,义无反顾地走向了血泊,涉血而行,攀上了权势的高峰。此后,鬼魂与阴谋迭出,暗杀与复仇交织。一幕幕权力与贪婪的'卑劣行径不断上演,最终身败名裂。
再来看看此剧,全剧以贪欲始终,这正是人性之大敌,尤以对权力为然。
静静地合上书。麦克白,这个战功累累的将军,罪有应得的恶魔。他的形象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
越过贪婪这个线,堕落之路便再无回头,走上自我毁灭的悲惨绝境。也许很多人认为麦克白的灭亡罪有应得,但这种罪有应得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命运人性。
而从这个气势非凡的英雄沉沦为一个祸国殃民的暴君中,深刻揭示了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的人性的吞噬。
毫无疑问,这是精神的泯灭!莎士比亚揭示出:在生命结束之前,麦克白对人生意义的新年已经崩溃。
《麦克白》读后感6
麦克白的妻子很了解她的丈夫:它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径;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却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一方面不愿玩弄机诈,一方面却又要作非分的攫夺;
我们树立下血的榜样,教会别人杀人,结果反而自己被人所杀;把毒药投入酒杯里的人,结果也会自己饮酖而死,这就是一丝不爽的报应。
你宁愿像一头畏首畏尾的猫儿,顾全你所认为生命的装饰品的名誉,不惜让你在自己眼中成为一个懦夫,让“我不敢”永远跟随在“我想要”的后面吗?(有野心但无胆识的懦夫)奸诈的心必须罩上虚伪的笑脸。
上帝祝福您,也祝福那些把恶事化成善事、把仇敌化为朋友的人们!
要是用毁灭他人的手段,使自己置身在充满着疑虑的欢娱里,那么还不如那被我们所害的人,倒落得无忧无虑。
《麦克白》读后感7
如果有一天,你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个算命先生走过来抓住你的手掌细细端详,然后睁大了眼睛对你说:“我看你眉清目秀命格不凡,将来必能做大官!”你是该赏他几块钱然后高高兴兴做一下白日梦,还是给他个耳光叫他有多远滚多远呢?哈姆雷特说:“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而我说:“信还是不信,这是个问题。”
一切预言只给了我们一个或喜或悲的结果,却没有告诉我们过程,这本身就是个悲剧。为了一个所谓的预言,总些人会心花怒放然后走上了一条为达到目的不折手段的道路,麦克白斯就是如此。他本是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如果好好干下去,等他老了自然有人跳出来歌颂他精忠报国,然后青史留名万古流芳也未必不可能。当然这种位高权重的人难免会有“称王称帝”的小小愿望。“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凭什么你生来是老板而我只能给你打工?那种有野心也有能力的人,只要稍加蛊惑,他就会蠢蠢欲动。麦克白斯不是普通人,他内心充满矛盾,莎士比亚在剧中用了四个女人(三个巫婆加一个老婆)、三个幻象,一步一步蛊惑他,可谓用心良苦。
不过,我觉得蛊惑得最给力的应该是他的老婆——麦克白斯夫人。倘若没有夫人的枕边风,麦克白斯可能永远不会成为君王,也不会有那身首异处的下场,可谓成也此风,败也此风。这吹枕边风的功夫,可与我国商朝的妲己相比肩,至少也可以和貂蝉一个水平。因为“知夫莫如妻”,抓住了丈夫性格弱点的她,更不用怕丈夫不对他言听计从了——“我为你的性情担忧;那过于温存柔软,不知抄近路,通权变;你也想显赫,不是没野心,但缺少应有的泼辣;你愿意升腾,却想得来圣洁又清纯;你不想行不义,却又想不从正道而苟得……”在第一幕第五场里面,麦克白斯夫人如是说。把麦克白斯的心理剖析得如此透彻露骨,天底下就只有她了。在麦克白斯犹豫不决的时候,她说:“你可是宁愿过这一辈子你自承是懦夫的生涯,让‘我不敢’去追随待候‘我想要’?”当麦克白斯杀了国王邓更之后,她说:“我的手跟你一般颜色,可是我羞于和你一般胆怯?”这一出杀害邓更、嫁祸他人的好戏,完全出自于大导演麦克白斯夫人的'手笔,麦克白斯自己充其量是一个蹩脚的演员。那种泼辣的手段、淡定的神态、一不做二不休的语气,完美地诠释了“女人是老虎”、“最毒妇人心”的古训。麦克白斯能得此佳偶,可谓“三生有幸”。不过,多行不义必自毙,麦克白斯夫人最后患上梦游症,“被攒聚的幻想所困扰”,不得善终,那也是死有余辜。妻子的去世也使麦克白斯受到打击,不久后也战死沙场,倒有几分双宿双飞的感觉。
当然,别人的蛊惑终归是外因,麦克白斯自身的欲望才是造就悲剧的内因。可以打个比方:巫婆的预言是黑夜里的火光,麦克白斯夫人是导火线,而麦克白斯内心的欲望,才是炸弹的内核——火药!麦克白斯这号人物,应该被雪藏起来,然后打上“小心轻放,远离明火”的标签。一旦有人撼动他蠢蠢欲动的内心,一旦有人在他脑海里擦出一点点希望的火光,那必将天下大乱。苏格兰国王不懂“杯酒释兵权”,却用一个更大的官位给麦克白斯做开胃菜,搅得麦克白斯更加心痒难耐。国王邓更死得很冤枉,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只能怪自己“太傻太天真”,把老虎养大,再送羊入虎口。不过前面说过,麦克白斯就是个炸药,轰轰烈烈地毁了别人,也会轰轰烈烈毁了自己。!
《麦克白》读后感8
莎士比亚的著名杯具《麦克白》讲述的是主人公麦克白从忠臣到暴君的转变以及他堕落与毁灭的故事。
人们常说,麦克白是一个十足的恶人——弑君、篡位、凶残、暴虐、嗜杀……几乎一无是处。但是如果你们翻开《麦克白》的剧本细细阅读一下,会发现真相其实不然,麦克白最初的时候是一名骁勇善战且赤胆忠心的苏格兰大将,曾几乎凭一己之力平定了一场叛乱。
麦克白是苏格兰王室,国王邓肯的表弟。身为王室贵族,麦克白自然不免有一些觊觎王位的念头。但是,这只是一个潜伏于内心深处的一点点野心,或许连麦克白自己都不知道。
每个潜藏的野心都会因某种外在的因素而一触而发。真正触发麦克白这种念头的,则是那次在荒原他和另一员大将班柯与三个女巫的邂逅。三个女巫对麦克白说:“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葛莱密斯爵士!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她们又对班柯说:“祝福!祝福!祝福!比麦克白低微,但是你的地位在他之上。不像麦克白那样幸运,但是比他更有福。你虽然不是君王,你的子孙将要君临一国。”本来麦克白不坚信鬼神,对这些话语只会付诸一笑,但是,偏偏一场巧合激发了麦克白的野心。麦克白刚刚转身,便看见一个大臣骑马飞驰而来,告诉他考特爵士通敌叛国,已经被邓肯王斩杀。大臣告诉他,国王因他战功赫赫而将考特爵士转封给了他,而且国王晚上将去他家住宿。麦克白很高兴,与此同时他也觉得似乎那些女巫的预言真的不是空穴来风,自己真的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君王。一个潜藏的野心浮上了表面,麦克白也从此走出了他从忠臣到暴君的第一步。
但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不必须知道自己就应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达成它,需要一个人,一个足够邪恶的人来教导他。本来麦克白或许会就此罢休,但是偏偏他的夫人就是一个邪恶的女生,心中充满了恶念。她听麦克白叙述了他的奇遇,以及邓肯王要来家中住宿,一个邪念顿时涌上心头:她想让麦克白在邓肯熟睡之际将其刺杀,以便让麦克白迅速登上王位。麦克白毕竟还良心未泯,不愿意弑君篡位。但是,麦克白的意志是脆弱的,经不住夫人接二连三的激将。
有一次,她甚至说麦克白是一个懦夫,这是勇猛的麦克白最不能忍受的。在夫人的怂恿下,麦克白在深夜进入了邓肯王的卧室,刺杀了邓肯王,并嫁祸于国王的两个卫兵。第二天,麦克白又以谋反的罪名杀死了两个无辜的卫兵,销毁了一切证据。邓肯死后,邓肯的两个儿子马尔康和道纳本逃亡国外,被人怀疑弑父潜逃;而麦克白因位高权重,又是王室贵族,被大臣们拥立为新的君王。麦克白登上了王位,如愿以偿。尽管如此,这次弑君行为也让麦克白从此失去了安宁,就像《麦克白》中所说的那样:“葛莱密斯已经杀害了睡眠,因此考特将再也得不到睡眠,麦克白将再也得不到睡眠!”麦克白的内心也从此被内疚所捆绑,他曾看着自己沾满鲜血的双手,说:“这是什么手!嘿!它们要挖出我的眼睛。大洋里所有的水,能够洗净我手上的血迹吗?不,恐怕我这一手的血,倒要把一碧无垠的海水染成一片殷红呢。”
但是,以不义得来的王位务必以罪恶加以巩固。麦克白登上王位后,想起了女巫们对班柯所说的话语,他觉得十分惊恐惧,便派刺客去暗杀班柯和他的儿子弗里恩斯。班柯虽然死了,但弗里恩斯却逃去了,这也从此成为麦克白的一块心病。麦克白为了确保自己统治的稳定,又去拜访了那三个女巫。这次女巫派鬼魂对他预言,说麦克白要留心费埔爵士麦克德夫,还说麦克白能够将所有人类的力量付诸一笑,没有妇人所生的人能伤害麦克白,并且麦克白永远不会被击败,除非勃南的森林有朝一日向麦克白的首都邓西嫩移动。麦克白很高兴,但为了确保自己的绝对安全,他又派刺客袭击了麦克德夫的城堡,把麦克德夫的妻儿杀得一干二净,但麦克德夫已经逃往了英格兰。这一轮的杀戮过后,麦克白成为了一个十足的暴君。
恶人是终究要受到惩罚的。麦克白虽然杀了这么多的人,但仍然得不到安宁,还众叛亲离。麦克白觉得,他的人生“但是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好处”。所有的爵士都背叛了麦克白,前往英格兰去投奔潜藏在那儿的邓肯长子马尔康。马尔康在英格兰的支持下,举兵进攻麦克白。与此同时,恶贯满盈的麦克白夫人也因负疚过多而精神崩溃,患了梦游症,在夜间自杀了。
马尔康所率领的军队来到了勃南森林附近,马尔康命令士兵们一人折一根树枝做掩护,向邓西嫩进军。麦克白在邓西嫩的城头上眺望敌军,看到一大片“树林”正从勃南森林向邓西嫩移动。鬼魂的.预言应验了,“勃南森林”真的正在向邓西嫩移动。麦克白有些胆怯,但想到鬼魂曾说没有妇人所生的人能击败他,麦克白再次拾起了勇气。他出城迎战,再次重现了当年作为忠臣时那横扫千军的威风。但由于他的士兵不断倒戈,麦克白退入了城内。在王宫内,麦克白与麦克德夫狭路相逢。麦克德夫要为家人报仇,要和麦克白决斗。麦克白很藐视麦克德夫,说女巫预言没有妇人所生的人能击败他。麦克德夫说,让你的女巫告诉你,麦克德夫是不足月就从母腹中剖出来的,不是妇人所生的。麦克白醒悟了,明白了女巫的邪恶和模棱两可,但事已至此,他仍要和麦克德夫血战到底。最终,麦克白被麦克德夫斩杀,一代暴君最后落得个枭首示众的下场。
麦克白的命运是杯具性的,他原是一个忠臣,女巫的蛊惑,夫人的怂恿,激发了他的野心,让他变得邪恶,最终篡夺了王位。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他又大开杀戒,成为了一个千夫所指的暴君。麦克白就这样一步步地堕落,变得越来越阴邪,直到最后被正义之师所讨伐。莎士比亚的这部杯具揭示了人心的罪恶:一个看似心无邪念的人也可能会因种种外在因素而一步步堕落,直到自取灭亡,自我毁灭,就像麦克白一样。
《麦克白》读后感9
在我看来这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杰出的一部悲剧。书中最经典的就是麦克白夫妇,尤其是麦克白夫人。在这部剧中,人的欲望展现的淋漓尽致,也成为一切罪恶的根源。麦克白的悲剧不是命运的原因,就算没有三个女巫的预言,我想还是有别的诱因会让他做出一系列发指的行为。因为深埋在他心底的欲|望,一定很早就有。魔由心生,是心里强大的欲|望魔力战胜了道德,人伦,最终把他推上了不归之路。
与其说Macbeth受了三个女巫的引诱,不如说是三个女巫的预言与他内心的想法刚好相吻合,成为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如果没有那个预言,事件同样会以另一种方式进行,由另一个导火索引发。人的欲|望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确实像一个黑洞,吸引着你一直往里走,等你懊悔,回头时,才发现已无力挽回,对于macbeth夫妇都是这样,不过他们的结局,读完之后,一方面为他们罪有应得大快人心;另一方面,可怜他们用最后那仅存的王位来不断安抚自己早已冰冷了的内心。突然想到了“命运”这个词,我相信命运,但不是迷信。命运要用事实来说话,而不是预知猜测。
野心驱使着匕首在黑暗中挥动,
高贵的品德却将它阻拦。
若不是因为妇人的怂恿,
你怎会在凄厉寒风中独自神伤。
可惜,要责备的'并不是可怜的妇人,
她只是你的影子和附庸,
她受你的蛊惑而蛊惑你
驱使你的是你自己勃勃的野心。
她用毒汁浸泡良知当做武器献给你,
而你却用软弱当做匕首刺向她。
他的死,你是祸首。
她的死,你仍是元凶。
当你不敢用血腥来镇压愧疚,
软弱和罪恶会变得比凶残更加凶残,比-陰-险更加-陰-险。
他们不仅消磨你的精神,
而且最后吸干你的生命。
我不禁要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
犯罪的君子要自己惩罚自己,
而双倍的凶残配上双倍的卑劣竟成了功名的利器。
《麦克白》读后感10
莎士比亚一生中创作了无数的辉煌,在16世纪并未获得殊荣,直至19世纪英国掀起浪漫主义狂澜时,他才被提升至天才的地步。而在莎士比亚传奇般的一生中,有几个作品是广为人知的,如:《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麦克白》。 《麦克白》与《李尔王》都是典型的政治悲剧,前者是自己使得自己丧心病狂;后者是使整个王国崩溃与个人的轻浮之中。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麦克白》的。
《麦克白》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用最美妙的外表把人们的耳目欺骗;奸诈的心必须罩上虚伪的笑容。”麦克白的一番话让我感到很诧异,前文还是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爵士,现在就成了奸诈的反贼,这么大的转变,不仅仅是因为一个因素的。 凡是都有不可预测的一面,当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出现在了面前,麦克白始终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在权力的驱使下一步步地将自己推向了深渊。
在文中,有一个不可预测的外因,即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鬼魂和巫婆。后来叱咤风云的麦克白正是听取了他们的预言。且不说麦克白对预言的反应,巫婆与幽灵究竟居心何在?她们究竟是好心还是恶意?作者莎士比亚在这里并未直接点明。我个人认为,巫婆和幽灵可能并非怀揣着善意,因为,一个人在不清楚前途是明是暗的时候,往往会更勇敢地走下去,无知者无畏嘛,而真正知道了自己未来的命运,反倒会适得其反,或乐极生悲或心灰意冷,至于对他人的影响,就只能从听取者的内心的角度来决定了。这些巫婆即使能预知未来,即使能通晓命运,但也无法预知人心。
出现了巫婆这个外因,才促使了内因——麦克白夫人对她丈夫的怂恿。如果麦克白的妻子并没有出现在主人公麦克白的生活中,如果麦克白并没有听取妻子的谬论,我们的主人公可能在凯旋归来的时刻被晋封为考特爵士,然后顺理成章地继承帝业,最后安然地度晚年。
如此说来,我们的麦克白反倒成为了波涛汹涌的海上的一叶孤舟,若不能随波逐流,就只能被无情地掀翻。他的人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但是命运始终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麦克白因为没有主见而失去了生命。
说来说去,都离不开“欲望”,麦克白因为欲望失去了理智,他的夫人因为对权力的渴求操纵着麦克白粉墨登场,历史上的慈禧太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戴了一个冠冕堂皇的面具,为了自己的欲望而牺牲他人。
每个人生来就有七情六欲,欲望是一把利刃,既不能拔刀自伤也不能被借刀杀人。
麦克白读后感4
二十多年前,那本蓝绿色封面的《麦克白》,那时候叫《马克白斯》,是作为《罗密欧与茱丽叶》的掩护从单位图书室借出来的,图书管理员一边登记一边怀疑地打量着我:“借这些书家里大人知道吗?能看明白吗?“又把《罗密欧与茱丽叶》抽出来抖了抖,14岁的我己经和管理员有5年的“斗争”经验了,我是从容的:“帮家里大人借书。”书自然是借出来了,然而看明白了么?我想是明白了那时要明白的,“以不义开始的事情,必须用罪恶使它巩固”,类似于“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掩盖”,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如果有野心,却缺少相应的奸恶;欲望大,但又不屑于宵小的手段;不愿玩弄机诈,却又想作非分的攫夺;没有麦克白夫人那样的“政委”,那么还是偃旗息鼓,做一个平庸的充满“人情的乳臭”味儿的好人吧,我的道德准则就这么确立了。
时间是如何改变人的呢?“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同时,“无数人事的变化孕育在时间的胚胎里”。莎翁时代的伦理道德秩序,麦克白没有恪守的“本分”,他所尊重与放任的欲望,在这个鼓吹“自我实现”的时代已经全然不是问题;把时间的坐标再缩小一些,初读《麦克白》至今的二十五年间,胼手砥足独立生活在人间丛林,而今重读这个故事, “我的习惯于杀戮的思想,再也没有什么悲惨的事情可以使它惊悚了。”麦克白的起事和失败并不是一场悲剧,一个功高盖主的贵族将军,在命运女神的诱发下,面对并忠实于潜意识里对权利的'欲望,他的失败不是因为马尔康带来的英格兰大军,不是被灭门的麦克德夫的复仇火焰,而是他骨子里无法突破的那个当下“世俗的禁忌法则”,“在这种事情上,我们往往逃不过现实的裁判……他生前的美德,将要像天使一般发出喇叭一样清澈的声音,向世人昭告我的弑君重罪”,麦克白从起意到身亡,内心没有停止过对自己的审判,他也因此失去了正常的感官,失去了睡眠,失去了朋友,直至失去了妻子,“流血必须引起流血”,深陷血泊的麦克白选择了涉血前行,面对灭亡;这是一出求仁得仁的正剧,抛开其中的杀戮和鲜血,无谓悲喜,今天关于这个故事,我读到的是一句话:“命运和性情是一种概念的两个名字”。在我们试图将心中脱颖欲出的本性付诸于生活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力量打破可能悖逆的世俗的禁忌法则,坦然面对所有的结果?
《麦克白》据说是莎翁在彼时的新英王詹姆士一世授意下创作的,故事原型是编撰于1587年的《霍林斯赫徳编年史》,首演做为丹麦国王访英时的招待演出,莎翁为詹姆士一世奉献了一颗大彩蛋:那位高贵正义、不屑命运女神诱惑,拒绝了麦克白拉拢最后遭到暗杀的班柯将军,乃是詹姆士一世的先祖。
《麦克白》读后感11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阴郁而又这样光明的日子。
想法:这是麦克白在战争结束之际、三女巫上场之时对当时天气的描述。如此诡异的气象,天既暗沉却又明亮,在尸骨累累的战场上让人生出一种不安的情绪,但是这种怪诞的氛围和气场正衬托出三个女巫的古怪和神秘之处。她们来去无踪,好似幽灵一般。而接下来她们挨个念咒一般说出令麦克白和班柯都震惊不已的预言后又眨眼飘忽而去,真让人感觉如梦似幻,又难以置信。所以非这样的环境能达到如此巧妙的效果。
要是命运将会使我成为君王,那么也许命运会替我加上王冠,用不着我自己费力。
想法:国王邓肯派来的使者为麦克白传来了他新晋为考特伯爵的好消息,这正验证了女巫的第一个预言,让麦克白惊诧不已,使麦克白对女巫的预言将信将疑,也近一步加大了麦克白对王位的渴望。但可笑的是,麦克白将自己内心深处对权利的渴望美化为是命运的安排。麦克白面临着道德两难的困境就将自己欲望的实现寄托于命运女神从而水到渠成地获取王位。但真有如此的好事吗?想要达到权力的巅峰就必得付出沉重的代价。
世上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从一个人的脸上去探察他的居心;他是我所曾经绝对信任的一个人。
想法:考特伯爵为他叛国的罪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马尔科姆向国王邓肯汇报考特伯爵临终前做出了真切的忏悔并祈求国王的原谅时,国王邓肯如是评价。人之将死,其言也真切,可是国王却持怀疑态度。邓肯说得没错:人的居心无法从脸上探察。否则何以解释脸上以及言行都表达着对邓肯绝对忠诚的麦克白,在接受考特爵士荣耀的当晚就将熟睡的邓肯残忍地用匕首刺死?可惜邓肯这次又被他绝对信任的人背叛,失去了的不仅是王位,还有他的生命。
星星啊,收起你们的火焰!不要让光亮照见我黑暗幽深的欲望。眼睛啊,看着这双手吧;可是我仍要下手,就算干下的事让眼睛不敢卒看。
想法:这是麦克白亲耳听到国王当众宣布其子马尔科姆将继位为国王时的旁白。至此麦克白内心的欲望战胜了理智。他对道德审判存在惧惮之心,但也依然无法阻止他要篡权夺位的脚步。哪怕也许自己都无法直视自己将要犯下的罪行。
我曾经哺乳过婴孩,知道一个妇女是怎样怜爱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可是我会在他看着我的脸微笑的时候,从他柔软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头,把他的脑袋砸碎,要是我也像你一样,曾经发誓下这样的毒手的话。
想法:这是怎样的一个妇女,竟能这般痛快又轻松地说出这样的假设?这是何等恶毒的一个妇人,竟然忍心如此对待尚在怀中吮吸母乳的婴儿?这样的母子关系可见当时社会道德伦理关系已经处于危险的崩溃阶段。母子非母子,君臣非君臣。而麦克白也显然被这段话最大程度上激发了自己的狼子野心,彻底将自己心中残余的道德感扫除殆尽,决计要弑君篡位。
我仿佛听见一个声音喊着:“不要再睡了!麦克白已经杀害了睡眠。”那清白的睡眠,把忧虑的乱丝编织起来的睡眠,那日常的死亡,疲劳者的沐浴,受伤的心灵的油膏,大自然的最丰盛的肴馔,生命的盛筵上主要的营养——那声音继续向屋子喊着:“不要再睡了!葛莱密斯已经杀害了睡眠,所以考特将不再得到睡眠,麦克白将不再得到睡眠!”
想法:睡眠是如此的重要,它让人们暂时远离白天的辛劳和忧愁,能够进入梦乡卸下一身的疲劳。第二天又能元气满满地面对生活。睡眠对我们的重要性不亚于水,如果一个人永久的失去了睡眠,他的精力之源就会枯竭。麦克白获得了一国之君的地位,代价是杀害了他自己的睡眠,却再也无法像个正常人一样睡个觉。他日复一日被疑虑和幻象折磨,国王的宝座并没有让他变得更幸福快乐,他被道德伦理时刻审判着,被内心的深处的'黑暗欲望左右着,坠入无尽的深渊,没有任何人能让他脱离苦海。
我的话使你惊奇,可是不要说话;以不义开始的事情,必须用罪恶巩固。跟我来。
想法:当麦克白如他所愿坐上王位后,他并没有就此收手。他对一切可能对他的王位构成威胁的人心存忌惮,并欲诛杀殆尽。班柯曾是他最值得信任的战友,他们是并肩作战的将军。可是当他以不义的手段坐上王位后,没有忘记女巫说过的班柯是后世君主的先祖这个预言,便派杀手在晚宴之前将班柯父子暗杀。而且麦克白要杀的人远不止于此,他从一个被全国人民崇拜的骁勇善战、德高望重的将军变成了杀人如麻的暴君。他的狠辣连王后都为止色变,感到惊恐。
唉!可怜的祖国!它简直不敢认识它自己。它不能再称为我们的母亲,只是我们的坟墓;除了浑浑噩噩,一无所知的人以外,谁的脸上也不曾有过一丝笑容;叹息、呻吟、震撼天空的呼号,都是日常听惯的声音,不能再引起人们的注意;剧烈的悲哀变成一般的风气;葬钟敲响的时候,谁也不再关心它是为谁而鸣;善良人的生命往往在他们帽上的花朵还没有枯萎以前就化为朝露。
想法:在麦克白的统治下,苏格兰笼罩在浓重的阴霾之下,死亡已经成为常态。人命无足轻重,如草芥般脆弱不被重视,善良的人无法生存,世风日下。因此,麦克白的暴力统治被推翻是迟早的事情。
大夫,要是你能够替我的国家验一验小便,查明她的病根,使她回复原来的健康,我一定要使太空之中充满着我对你的赞美的回声。
想法:麦克白的暴政使一个健康美丽的国家变得满目疮痍,伤痕累累,连他自己都能发觉,他的祖国已经变得无药可医了。他的妻子被折磨得精神失常而死,只剩下他可怜得用自己认为的铜墙铁壁和无敌的军队固守着自己的王座。哪怕他一天都没有坐安稳过。
虽然勃南森林已经到了邓斯纳恩,虽然今天和你狭路相逢,你偏偏不是妇人所生下的,可是我还要擎起我的雄壮的盾牌,尽我最后的力量。来,麦克达夫,谁先喊“住手,够了”的,让他永远在地狱里沉沦。
想法:勃南森林已经移到了邓斯纳恩,麦克达夫不是妇人所生,这一切都应验了女巫预言如果麦克白会倒台所具备的两个条件。可是麦克白在明白一切后并没有就此认命,而是继续为自己的命运拼搏反抗,再次拿起武器与麦克达夫决斗,纵然结局已定。麦克白悲剧英雄这一形象也正从此点有所体现。
《麦克白》读后感12
《麦克白》被列为沙翁四大悲剧之一。在看《麦克白》的时候,本人自然而然地带着探询到底哪里体现悲剧的成分。或许,事先对沙翁的所谓的悲剧期望过高,看完后,了无悲痛怜惜的情绪。是我麻木了呢?还是没有体会到《麦克白》的悲剧成分。于是乎,看完后并没有立马写此剧的读后感。而是在空闲的时间里想想故事情节,想想沙翁笔下的主人公麦克白是如何成为悲剧的主角的。
即使是现在的我,还没深切感受到悲剧,或者悲剧的思想。那么,便让我在对《麦克白》的些许感悟以及边写边想的过程,来好好体会其为何能够成为悲剧,还是沙翁笔下四大悲剧之一。
请允许我以带找寻悲剧色彩为线索,分析我心中所疑惑的麦克白。
首先,《麦克白》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作为男主人公的麦克白是苏格兰军中的一名大将。在大败叛徒的归途中,听信三位女巫的模糊的预言,随之而来的被封为考特爵士的事件得以应验女巫的预言。麦克白并没有感恩戴德,而是为了最高的预言——未来的君王,而起了歹心,并在麦克白夫人的怂恿下,合谋把苏格兰的国王邓肯刺杀于麦克白的城堡里,并稼祸给守卫国王的两名近身侍卫。当国王被谋杀的消息传到人们的耳中的时候,麦克白以诚挚的愤怒杀死了那两名冤枉的侍卫。在国王被刺杀的元凶还没找到的时候,国王邓肯的两名儿子马尔康以及道纳本为了自身安全分别逃亡英格兰和爱尔兰。不明真相的苏格兰贵族们,却给他两兄弟以谋杀国王的嫌疑定论。不久,为了巩固国王的地位,麦克白暗派了三名刺客,不惜代价地杀害了曾经出生入死的战友,同是苏格兰大将的班柯。与班柯同行的儿子弗里恩斯借着夜色成功套离了暗杀。
不久,麦克白的所干所为得以败露,引起贵族们的内部意见不一。与此同时,另一方面苏格兰国王邓肯的两名儿子马尔康、道纳本以及班柯的儿子弗里恩斯连同英国军中大将西华德和其子小西华德带领一万精兵征讨麦克白。最终以麦克白夫人自杀,麦克白首级被取而拉下帷幕。
悲剧体现在哪里呢?
本来麦克白前途一片光明。苏格兰国王邓肯这样赞誉麦克白,“你的功劳太超越寻常了,飞得最快的报酬都追不上你;要是它再微小一点,那么也许我可以按照适当的名分,给你应得的感谢和酬劳;现在我只能这样说,一切的报酬都不能抵偿你的伟大的勋绩。”“我已经开始把你栽培,我要努力使你繁茂。”
面对如此的赞誉,同是苏格兰大将的班柯与麦克白形成鲜明的对比。班柯是如此说的.,“要是我能够在陛下的心头生长,那收获是属于陛下的。”而麦克白在得知国王宣布立他的长子马尔康为储君,册封为肯勃兰亲王,将来要继承国王的王位后。麦克白旁白道:“肯勃兰亲王!这是一块横在我的前途的阶石,我必须跳过这块阶石,否则就要颠仆在它的上面。星星啊,收起你们的火焰!不要让光亮照见我的黑暗幽深的欲望。眼睛啊,别望这双手吧;可是我仍要下手,不管干下的事会吓得眼睛不敢看。”从对比里我们可以看出,麦克白对于女巫的预言还是挺上心的。麦克白夫人是这样形容她的丈夫的,“你本是葛莱密斯爵士,现在又做了考特爵士,将来还会达到那预言所告诉你的那样高位。可是我却为你的天性忧虑:它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径;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却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一方面不愿玩弄机诈,一方面却又要作非分的攫夺;伟大的爵士,你想要的那东西正在喊:‘你要到手,就得这样干!’你也不是不肯这样干,而是怕干。”麦克白夫人评价其丈夫是很中肯、很妥切的。
“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位成功的女人”,按照这样的说法,每个失败的男人背后都是一位失败的女人。使麦克白的道路从此不同的,引向罪恶深渊的,既有其内心魔鬼起的贪念成分,是内因。而外因,更多的在于,麦克白夫人的怂恿:“赶快回来吧,让我把我的精神力量倾注在你的耳中;命运和玄奇的力量分明已经准备把黄金的宝冠罩在你的头上,让我用舌尖的勇气,把那阻止你得到那项王冠的一切障碍驱扫一空吧。”男人其实是懦弱的动物,要不是听信于其女人的话语或者说是意见,女人最喜欢把自己的一己之见,个人的好恶以甜言密语来强加于男人的身上。无论其后果是好是坏。最后的承担者只有一个,便是男人。俗语说得好,“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悲剧的色彩便由此铺开浓重的开端。试想,一位名誉与权利双收的大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必要为了更高的权利舞台而把自己的前路置于未解的黑洞中吗?果其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何许人也?曰麦克白夫人也。
此悲剧一,悲剧二是麦克白及其夫人既然已把苏格兰国王邓肯给刺杀了,大权已握,凭着自我以往树立的威信及人脉,足可以服众,假以勤加朝政,笼络人心,王位之固指日可待。但是,心术不正的他,却认为班柯是其心中的一大患,除之而后快,便加害于他。伐戮便由此展开。“我要去突袭麦克德夫的城堡;把费辅攫取下来;把他的妻子儿女和一切跟他有血缘之亲的不幸的人们一齐杀死。”这便激起仇恨的果实,用以塞满敌人的喉咙。马尔康、道纳本和麦克德夫与少数贵族内应外合,打着除掉暴君的正义旗帜堂而皇之对战麦克白。
悲剧三是麦克白当了国王后,对预言的深信不矣,想知道未来是如何,或者准确地说,如何防微杜渐。找到女巫后,麦克白“凭着你们的法术,我吩咐你们回答我,不管你们的秘法是从哪里得来的”,麦克白便认真听从女巫的主人——精灵的忠言警告:“你要残忍、勇敢、坚决;你可以把人类的力量付之一笑,因为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你要像狮子一样骄傲而无畏,不要关心人家的怨怒,也不要担忧有谁在算计你。麦克白永远不会给打败,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树林会冲着他向邓西嫩高山移动。”麦克白沾沾自喜,以为这便意味着其王位固若金汤。从故事的发展并不如他想。正义之师来到勃南森林附近的乡野,马尔康说道:“每一个兵士都砍下一根树枝来,把它举起在各人的面前;这样我们可以隐匿我们全军的人数,让敌人无从知道我们的实力。”另一头的邓西嫩城堡内,使者说道:“当我站在山头守望的时候,我向勃南一眼望去,好象那边的树木都在开始行动了。”麦克白回应:“要是你说了谎话,我要把你活活吊在最近的一株树上,让你饿死;要是你的话是真的,我也希望你把我吊死了吧。我的决心已经有些动摇了,我开始怀疑起那魔鬼所说的似是而非的暧昧的谎话了。”当正义之师攻打到邓西嫩城堡时,麦克德夫与麦克白的对话,也同样让人有所同感:
麦克白你不过白费了气力;你要使我流血,正像用你锐利的剑锋在空气上划一道痕迹一样困难。让你的刀刃降落在别人的头上吧;我的生命是有魔法保护的,没有一个妇人所生的人可以把它伤害。
麦克德夫不要再信任你的魔法了吧;让你所信奉的神告诉你,麦克德夫是没有足月就从他母亲的腹中剖出来的。
麦克白愿那告诉我这样的话的舌头永受诅咒,因为它使我失去了男子汉的勇气!愿这些欺人的魔鬼再也不要被人相信,他们用模棱两可的话愚弄我们,听来好象大有希望,结果却完全和我们原来的期望相反。我不愿跟你交战。
悲剧色彩便从此体现出来,对于女巫的预言,正如麦克白所说,“听来好象大有希望,结果却完全和我们原来的期望相反。”或许,麦克白根本就不应该听信于女巫,更深层的是,或许女巫在此剧的开头就不应该出现。可是,要是没有了女巫的预言,要是没有了内心贪念的麦克白,要是没有妇人之道的麦克白夫人,那么,《麦克白》也就成不了沙翁的四大悲剧之一,那么,也就成不了我此次的作业。
整篇文章文笔并不是很悲伤,说它是悲剧,应该是因为人性的泯灭而导致的这个国家的悲哀。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
作品是当时社会的写照,这说得一点也不错,通过这部作品我就深刻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动荡,黑暗的笼罩,光明的渴望。看完这本剧,我深刻的明白了:一个人的可以有欲望,但却不能膨胀。一个人的野心会蒙蔽人性的双眼,终将导致一个人的灭亡。
《麦克白》读后感13
这些天,我读了《麦克白》这本书,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该剧借一个弑君篡权的宫廷故事,揭露了英国腐朽的封建制度,同时也从深层次剖析了贪婪的人性。
苏格兰的邓肯国王治理国家井井有条,葛莱密斯爵士麦克白是他最欣赏的一个大臣,在一次平定叛乱回朝的途中,碰到了三个女巫,她们分别向他祝福,而也就是这些祝福使得他的人生发生了转变,一个说:“祝福你,葛莱密斯爵士!”一个说:“祝福你,考特爵士!”还有一个说:“祝福你,未来的君王!”她们预言他将当上考特爵士,以及君王,班柯的后代也将当上苏格兰的`国王,没想到,第一个预言成功了,他当上了考特爵士,这件事后使他想入非非,回家后,将预言告诉了妻子,妻子也是野心很大的人,她簇拥麦克白杀害国王,可麦克白很矛盾,但在妻子百般唆使下杀害了国王,自己当上了国王,他还杀害了班柯父子,没想到,班柯的儿子逃到英国去了,之后,女巫为惩罚麦克白,布置了一些幻影,给了三个警告,最终麦克白被麦克得夫所杀,这就是野心造成的性格悲剧。
野心和欲望真的有错吗?其实只要正确对待野心和欲望就不会那么悲惨了,即使麦克白不杀害国王,说不定国王退位还立他为王呢!
强大的野心和强烈的欲望可以使人施展全部的力量;尽力而为即是自我超越,那比做的好还重要。当你有足够强烈的欲望去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所有的困难,挫折,阻挠都会为你让路,欲望有多大,就能克服多大的困难,就能战胜多大的阻挠。你完全可以挖掘生命中巨大的能量,激发成功的欲望,因为欲望有时就是力量。
巴拉昂正是因为野心和欲望从一个穷人变为富人的;富勒的母亲说的一句话,激起了他的野心和欲望,那就是“我们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为爸爸从未有过改变贫穷的欲望,家中每一个人都胸无大志”,此后,富勒收购了7家公司。
野心和欲望(指的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下的野心和欲望)可以使一个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至,可以逼得一个人献出一切去排除所有障碍,它们能使人全速前进而无后顾之忧。所以,我们应该保持着一种野心和欲望,不要把它们丢掉。
《麦克白》读后感14
《麦克白》虽然还没读完,但已经感受到整本书中透露出来的对权力的欲望和人性的残忍了,尤其是麦克白夫人。
麦克白作为保家卫国的大将军屡次立功,因此被国王封为公爵。一出场就有三个女巫好像是旁白一样说了麦克白的未来,会成为考特公爵,会成为国王,而麦克白的随从班柯虽然不像麦克白那幸运但比麦克白更有福气,他虽然不是国王但他的子孙会君临一国。不知道是不是女巫的话影响了麦克白,因此让麦克白想让自身的'权力更上一等,当时读在这里的时候我还想他会怎么样成为国王,以一种怎样的方式,万万没想到第二场就已经动了念头要直接杀掉国王。
再说麦克白自身虽然有对权力的欲望但并不想真的杀国王,或者说他是犹豫不决的人,或者说他还有一丝的善良不想弑君。在背后推动他的是他的夫人,其实麦克白夫人好像也一直在给自身打气。麦克白夫人说:来,注视着人类恶念的魔鬼们!接触我的女性的柔弱,用最凶恶的残忍自顶至踵贯注在我的全身;凝结我的血液,不要让怜悯钻进我的心头,不要让天性中的恻隐摇动我的狠毒的决意!来,你们这些杀人的助手,你们无形的躯体散漫在空间,到处找寻为非作恶的机会,进入我妇人的胸中,把我的乳汁当做胆汁吧!来,阴沉的黑夜,用最昏暗的地狱中的浓烟罩住你自身,让我的锐利的刀瞧不见它自身的切开的伤口,让青天不能从黑暗的重裘里探出头来,高喊“住手,住手!”
等国王一来他们家夫妻两人就开始琢磨要动手杀掉国王,在麦克白的犹豫和纠结中,麦克白夫人一直是背后的推手推动着麦克白去做弑君之人,他告诉麦克白要做一个敢作敢当的男子汉,现在有了机会就不要失去。然后两人就在酒中下了药,在睡梦中杀死了国王,还把这一切推到国王的两个侍卫身上。
《麦克白》读后感15
欲可救人,亦可杀人——《麦克白》读后感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旦走错路,铸成大错,误入歧途,就后悔莫及,只能自食其果。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的失足,并非天生是坏蛋,天性要作恶,而是他意志不够坚强,在诱惑面前经不起考验,终于失足堕落了沦为有罪的人。
悲剧《麦克白》约写于1606年,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佳作。该剧中主要寓意了个人野心和利己主义的潜在祸患;野心和利欲的存在,足以将一个本为良好的人腐蚀为堕落的魔鬼。当然,在野心的膨胀和驱使中,也有外围因素的影响与蛊惑。不过,最终的恶之暴戾会受到惩罚的。
它讲述的是中世纪英国一名将军麦克白,在一次征战回国途中,碰到女巫。女巫预言他将成为国王,同时也预言了另一个将军班戈的子孙将世代为王,而这三女巫只是因为受到一个村妇的气而把这些秘密对他们说了罢了,是带有一种泄气、泄愁的因素。可是,当麦克白的考特爵士被预言成真后,麦克白他那还只是蒙昧的野心一下子被唤醒了开始膨胀,一个潜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暧昧不明的秘密被突然挑明了,他被眼前浮起的可怕的幻象吓得毛骨悚然、心惊肉跳,从此失去了心理的平衡。其实他的人性还是在的,当他要向国王行刺时,内心也在进行着一场可怕的争斗,他即希望永远保住最高荣誉,又非常渴望着封建王国的最高权势。后来,在其夫人的鼓动和教唆下,他杀死国王,取得王权。国王的儿子被迫跑到海外。为了稳固王位传续子孙,麦克白找来刺客杀死了大将班戈,本想了断女巫的另一个预言,但班戈的孩子也逃到了国外。麦克白自登上王位后,暴虐无道,滥杀无辜,引发反抗和战争,最终可悲而死。
如果在麦克白的野心被唤醒、内心失去平衡之时,麦克白夫人能够抓住这关键时刻,能够响应他良心上痛苦的呼声,帮助他恢复内心的平衡,唤回失去的理智,他就可以守住人生的正道,安全地度过人生中的这一场危机;那么他们就得救了,他们仍将是受举国上下尊敬的一对好夫妻享受着荣华美誉,可是这位夫人她没有什么良心上、道德上的顾忌,甚至用“懦夫”这一使男人承受不了的词去嘲弄、刺激他,用她火辣辣的舌头尖去煽动他,直到被煽旺的野心燃烧起来。他们虽然是同谋,可是那女人的气质与他的丈夫完全不一样“……解除我女性的柔弱,用最凶恶的残忍自顶至踵贯注在我的全身;凝结我的血液,不要让悔恨通过我的心头,不要让天性中的恻隐摇动我的狠毒的决意!来,你们这些杀人的助手,你们无形的躯体散满在空间,到处找寻为非所恶的机会,进入我的妇人的胸中,把我的乳水当作胆汁吧!来!阴沉的黑夜,用最昏暗的地狱中的浓烟罩住你自己,让我的锐利的刀瞧不见它自己切下的伤口,让青天不能从黑暗的重衾里探出头来,高喊着‘住手,住手!’”
麦克白是有野心,可那还是埋在心底的一个私密,还处于半眠状态,就算他碰上了能知过去未来的女巫也没有甘心堕落,也曾怀恐惧的心情竭力抵拒过那强烈的诱惑,他既不是天生的坏人,也不是注定要做民族的罪人。可是他的身边还有这么一个女人,女巫没有做完的事,留给她来完成,这么理应外和、前拉后推,他终于为了他的政治野心而抛弃一切、牺牲一切,跳进了罪恶的深渊。
麦克白夫人本是女人,可她有一颗比女巫、比蛇蝎更毒的心,为了自己能够享有更高的地位、权利,为了女巫的话,她失去了女人善良的本性,教唆、帮助自己的丈夫弑君并嫁祸给无辜的人,事后若无其事地伸出一又血手,几乎带着得意的口气,开导那也是一双血手的丈夫“只消一点儿水就可以把我们洗刷得干干净净,一点儿也不费事!”
他们不曾想过杀了这个国王,后面还会有更多想杀他们和他们想杀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王位,想了断女巫的另一个预言而杀了班戈,可是他的儿子活着逃跑了,而国王的两个儿子也同样活着并逃到了海外。麦克白夫人承受不了人性无情的扭曲和挤压,终于使她垮了下来,精神负担已超过她心理承受能力,只落得成为一个精神分裂症、一个梦游者,在睡梦中还不断洗手,她那双小手就算用上所有的香料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香起来了,最终死于分裂症。而麦克白为了巩固地位最终成了人人唾弃的暴君,被子两位王子和班戈的儿子回来复仇而死了。
那两位王子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会认为他们逃跑而让人觉得他们懦弱、胆小怕事,可是不能说他们是聪明的、勇敢的,在明知道自己斗不过别人的时候又何必逞一时之强而葬送自己呢?不正是因为他们逃到海外而最终报了仇同时也夺回了自己的.国家吗?其实更多的时候一个国家、一个家庭的灭亡并不是毁于外人之人,而是毁在了内部人的争斗、内部人的手中。
其实他们遭受到这样的结果也都是一个“欲”字和不满足现状而引起的,我们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够满足于现状,看到别人好的生活、好的东西不眼红。人生是在不断拥有欲望和努力满足欲望的过程中行进的。婴儿声声呼唤的奶水是欲望,孩子期冀已久的玩具是欲望,人们辛勤劳作的果实是欲望,强盗杀人越货是欲望,罪犯刀下的亡魂也是欲望……欲望就是我们活着的目的。
有“欲”本是好事,我们正因为有了“欲”才会努力、才会付出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这一个“欲”的满足后那星星点点的喜悦,这喜悦便是幸福,幸福是我们生活的动力,追逐幸福便是我们活着的理由。没有“欲”的人生,便不再是人生,只是活着,不论快乐与痛苦,它不再是一个过程,只是一种状态,麻木而无聊。可是如果心中只有“欲”那也就真的成了我们真正的“狱”了。
而女人呢?我觉得做为一个女人,就应该有女人的尊严和榜样,不能像麦克白夫人那样,因“欲”而毁于“狱”,只要一切可以安定,不出卖自己的良心,更是能够做家人的一盏指明灯才是最好的。虽说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这个家是男人的天下,男人作主,可又什么时候缺少过女人呢?女人往往起到比男人大十倍、百倍的作用和引力,千万要把持住自
己,“欲”可念、可望、可想、可追,但“狱”却不好坐。“欲”就好比是一辆是金马车,载我们奔向遥远的前方。但你必须永远是马车的主人,任何功勋都只属于在马车上奔驰的你,哪怕前途未卜,即使荆棘丛生,也万万不可放下手中紧握的缰绳。
一旦放下手中紧握的缰绳,欲望便不再是温顺的金马,引导你奔向下一站美好的风景。你也不再是你,因为你将不再有心。你的心被欲望强行剥离,只留下无心的你,在欲望的深渊,苦苦流浪。
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区都存在一个个麦克白,他们拜倒在权利、地位、欲望的蛊惑下,献上最纯洁的心灵,跌入欲望的万恶深渊。无数的欲望得到满足后,所带来的快感只能使人们沉沦,使人们不惜践踏道德的底线,并最终陷入,陷入了虚幻快感的假象里
【《麦克白》读后感】相关文章:
麦克白读后感03-06
《麦克白》读后感02-25
莎士比亚麦克白读后感09-30
莎士比亚《麦克白》读后感10-06
麦克白读后感优秀10-14
名著麦克白读后感10-19
《麦克白》读后感15篇03-05
麦克白读后感2篇10-07
麦克白读后感(精选4篇)10-06
麦克白读后感4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