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条件养育》读后感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无条件养育》读后感 1
昨天《无条件养育》这本书到了,尽管已经读了不少与之相似的书,但还是想了解多点关于《无条件养育》方面的东西。
上周和锐宝同学的妈妈讨论关于孩子的兴趣的时候,有妈妈说,为了让孩子长大了有个兴趣,就得培养孩子弹钢琴,尽管孩子已经明显表示他不喜欢,没兴趣。难道我们比孩子自己更加清楚他的兴趣是什么吗?还是我们认为孩子是个不知道自己兴趣所在的没有能力的人?!这让我想起武志红先生在他的书里写的一位妈妈始终不给孩子买她喜欢吃的冰淇淋的故事。
小姑娘一直想吃这种口味的,而妈妈一直坚持自己的女儿不会喜欢这种口味,而是会喜欢妈妈给她挑选的口味。
一个连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没有选择权的孩子,怎么可能做主选择自己的人生?
记得当年曾经在锐宝一岁左右的时候,看到一篇网络文章上有位妈妈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她的孩子两三岁左右,喜欢拨家里花盆的花草,她妈妈采取的行为就是:当孩子拨花草的时候,就不抱孩子,当孩子不拨花草,妈妈就抱孩子。当年觉得似乎这个方法很好,但是随着学习育儿和心理学知识越来越多,就发现了其中的弊病那就是:你做的对了,你才值得妈妈抱(爱),你做的不对,你就不值得妈妈抱(爱)。
看了一些小巫的书孙瑞雪的书,慢慢开始给了孩子更多的自由、爱和尊重。我只是陪伴孩子,在他需要我出现的时候,在他主动要求我帮忙的时候,我会和他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而绝不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去全力包办。
从这点来说,其实我也很喜欢蒙台梭利和华德福的教育理念,相信孩子才是他生命的主人,我们当家长的只是陪伴他她们成长。
《无条件养育》读后感 2
昨天《无条件养育》这本书到了,尽管已经读了不少与之相似的书,但还是想了解多点关于《无条件养育》方面的东西。
上周和锐宝同学的妈妈讨论关于孩子的兴趣的时候,有妈妈说,为了让孩子长大了有个兴趣,就得培养孩子弹钢琴,尽管孩子已经明显表示他不喜欢,没兴趣。难道我们比孩子自己更加清楚他的兴趣是什么吗?还是我们认为孩子是个不知道自己兴趣所在的没有能力的人?!这让我想起武志红先生在他的书里写的一位妈妈始终不给孩子买她喜欢吃的冰淇淋的故事。
小姑娘一直想吃这种口味的,而妈妈一直坚持自己的女儿不会喜欢这种口味,而是会喜欢妈妈给她挑选的口味。
一个连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没有选择权的孩子,怎么可能做主选择自己的人生?
《无条件养育》里面谈到我们有的时候,会选择孩子做对了什么,我们才认可孩子,这就是有条件养育。
记得当年曾经在锐宝一岁左右的时候,看到一篇网络文章上有位妈妈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她的孩子两三岁左右,喜欢拨家里花盆的花草,她妈妈采取的行为就是:当孩子拨花草的时候,就不抱孩子,当孩子不拨花草,妈妈就抱孩子。当年觉得似乎这个方法很好,但是随着学习育儿和心理学知识越来越多,就发现了其中的.弊病那就是:你做的对了,你才值得妈妈抱(爱),你做的不对,你就不值得妈妈抱(爱)。
看了一些小巫的书孙瑞雪的书,慢慢开始给了孩子更多的自由、爱和尊重。我只是陪伴孩子,在他需要我出现的时候,在他主动要求我帮忙的时候,我会和他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而绝不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去全力包办。
从这点来说,其实我也很喜欢蒙台梭利和华德福的教育理念,相信孩子才是他生命的主人,我们当家长的只是陪伴他她们成长。
《无条件养育》读后感 3
刚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书名引起了我的好奇和困惑,以现在的生活条件来说,生活优越,物质富足,家家户户都有条件去养育孩子呀!到底什么是无条件养育?什么是有条件养育?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便深入阅读起来,心中的疑问也迎刃而解。
书中对于养育的两种概念是这样解释的:
有条件的爱: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者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的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
无条件的爱: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这种爱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的给予他们爱。
一边阅读一边感悟一边反思自己,我不管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还是作为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给予学生的,给予孩子的不正是有条件的爱吗!学生考试成绩好我便奖励喜报、小卡片、小果子,上课认真表现就给颗糖吃,平时表现调皮闯祸成绩差便尖叫狂吼,处罚修正,奖惩措施成了一种控制孩子的手段,孩子乖乖就范,效果立竿见影,但这会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问题,时间一长最终会把孩子培养成在外人面前唯命是从,受他人左右,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
无条件养育也并不是让家长为所欲为毫无原则的溺爱孩子,而是遇到问题时和孩子并肩协作,帮助他们辨别是非,在符合事实的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看待孩子的动机。我的孩子哆哆两岁三个月,平时发脾气的时候喜欢往地上扔玩具,我冲他大声吼让他捡起来,他从来都不会捡的,但是如果我告诉他把玩具捡起来去给玩具洗洗澡,他就会很乐意去做这样的事情。只要换一种说法就会让孩子有这样的改变,这就是无条件教育。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始终记得:告知胜于怒吼,解释胜于告知,讨论胜于解释。
本书建议父母以正向均衡的方法取代赏罚教育,这样才能培育出自律、有同理心、身心健康的孩子。我们必须要放弃这种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的情感勒索教养法。让我们都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吧!
【《无条件养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无条件养育读书笔记-关于分数10-06
无条件养育读后感10-06
《无条件养育》读后感2-关于入学年龄10-06
养育的近义词10-01
养育之恩作文01-11
无条件执行读后感10-06
父母的养育作文600字02-17
感恩母亲养育之恩的句子03-12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的经典句子05-09
养育男孩读后感(精选11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