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合集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贫穷的本质》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1
为什么贫穷的地方一直还是那样的贫穷,贫穷的本质是由于外部因素,如自然环境的恶劣、土地贫瘠、气候炎热,还是自身原因,如缺乏教育、认知、信息、资金、胆识。一个家庭一旦没有钱就很容易掉入“贫穷陷阱”。
你今天的收入会影响将来的收入,这个将来可能是明天、下个月、也可能是下一代;你今天有多少着你能吃多少,有多少钱用来买药、支付你孩子的教育费、为自家天地买来化肥或更好的种子,所有这些都决定着你明天会有多少钱。
根据书中的内容,我认为陷入贫穷的原因可以归纳成:却反认知而容易造成目光短视、享受生活、害怕风险。很多非洲家庭不愿意花费10美元购买一个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导致很多非洲儿童在疟疾丧生。即便是公益组织捐赠给他们蚊帐,对于不花钱就能得到蚊帐更加不会珍惜蚊帐,更加也不会自己出钱去购买。不重视基础疫苗接种和基础教育,导致很多儿童得病或者缺乏基础自我保护意识间接被传染得病。
为什么穷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上学,最主要的是小孩子上学不能立马变现,而且还会耽误赚钱的时间。即便是认可获得更多的教育可以增加收入,可是投资教育的是家长,而获得收益的却是孩子,投资人与收益人错配,尽管有孝心的孩子让父母的投资得到回报,但是不可否认,还有很多家长并没有从中获得应有的收益而心生怨恨。不仅如此,可能老了晚年过得很凄惨。每次回老家我总是能听到各种各样言论,特别是很多女孩子受到教育后,都远嫁他乡,父母老了想看一眼都难。反而那么没有读书的孩子,都在父母身边,享受天伦之乐。站在部分父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果知道结局是这样,父母心里不会丝毫的后悔那也是很难的。
为什么印度所有的怀孕妇女都不吃加碘盐,尽管这种盐到处都可以购买,很有可能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让自己及子女吃得更好有什么价值,人们并不完全了解微量营养素的重要性,尽管微量元素很便宜。小孩子的未来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培养好一个孩子他们未来会创造多大的价值也是难于测算,不仅仅可以让他们健康生活在地球上,更可以让他们因为身体健康而大大提升了他们一生的收入。基础教育、接种疫苗与饮食一样重要,做出的错误的'决策本质还是认知问题。就像来长沙后,我才发现湖南地区的人们很喜欢艾叶和熏艾,而在我的人生经验里艾草被收割来当做柴火烧了。
书中还提到穷人选择食物时,主要考虑的不是价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无营养价值,而是食品的口味怎么样。甚至在他们的生活中还有比电视更重要的东西,例如先考虑买车、买电视(电视比食物更重要);会发很多钱置办婚礼、嫁妆。
曾经听家人讲过从柬埔寨嫁入到中国当媳妇的女人,无论家里生活条件多苦,她们都舍得一次性买20个鸡蛋,然后把鸡蛋用油炸熟,加入白砂糖,一顿可以全部吃掉。对于国内生活的人民来说,简直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是暴殄天物。不知道是价值观不同,还是对于生活的享受,没有想到一次性可以透支半个月鸡蛋使用量。所以,我时常觉得生活在勤俭持家的中国实在是幸运。
不肯冒险,是穷人面临的第一大风险。不肯冒险,其实是最大的冒险。不肯冒险或不敢冒险是因为没有办法把全家人的幸福当做赌注,现有的一切可能是最好的,至少比失去现有的一切要好。输不起的观念会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并束缚着他们,因为输了没有办法翻身。只要有一代人挺身而出,努力一把,就可以让一代人在甚至是三代人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里成长、生活,将他们从“贫苦陷阱”中解救出来。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2
《贫穷的本质》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看了几十页时内心就有一种特别的动力。然而继续阅读,则发现这本书前半部分用生活来分析,后半部分用经济学来分析,里面大部分的数据和难懂的术语,看得让人头疼。
耐心读完整本书,才发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掩卷而思,这本书表达了我们的行为和心理决定着我们的“贫穷”。例如:人脑会以不同的方式对现在和未来进行处理,本质上,我们似乎可以预见自己的将来的行动,但这常常与我们今天的行为方式不一致,这种时间矛盾的一种表现,就是我们在花钱的同时,也计划着将来的省钱。换句话说:我们希望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更有耐心。你认为这可能嘛?也不是说完全不可能的,这也就引出后半部分的观点:改变自己。
有时候,人获得更多的资助时,不是先购买与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相关的物品,而是购买他们认为“重要的”奢侈品。逃出“贫穷陷阱”的“梯子”是存在的.,但并非总是放在正确的地方,而是人们不知道怎样踏上“梯子”,或者是他们根本不想那样做。这时候是你需要改变自己,无法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强大。但是更多时候,我们不愿意承担风险,或者说逃避风险。有时当我们需要选择时,往往都是认为这个失败了,还可以保留另一个,没有真正的全力以赴做一个选择,去做一件事。在启动一个良性循环时,人不应该害怕必要的付出。
书中所提到的成功者,从零到无穷大,也算是一种指引方法,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拼搏努力,但有时我们害怕失败。想说,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不要过于消极,你的消极思想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写照,尝试从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你看问题的角度,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你所得到的成果。
我们并不是真正的贫穷,贫穷的是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个行动者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3
饥饿和营养:
“穷人挣的钱太少,导致他们无法胜任重要工作,但哪些可以吃饱饭的人,却足以胜任细致的农活,这就产生了贫穷陷阱,穷人变得越来越穷,富人变得越来越富,吃的越来越好,身体也越来越强壮,从而变得更加富有,因此,贫富差距会进一步扩大。”
文章在后面又阐述了一些内容来证明饥饿不一定会产生“贫穷陷阱”,举例了印度和中国的贫穷家庭。
“事实上,有大量证据支持这一观点(指前文更高的人更聪明的研究),即童年时期的营养不良会直接影响成人的处事能力。
“营养不良的儿童个子更有可能长不高、学习成绩更差、生下的孩子更瘦小。此外,营养不良还与成年时期的经济地位较低有关。
“穷人在选择食品时,主要考虑的并不是价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无营养价值,而是食品的口味怎么样。”
“我们眼中的穷人世界,常常是一片失去机遇的土地,我们好奇,为什么他们不把买那些东西的钱攒下来,将钱投入到真正能使他们过的更好的地方?然而,穷人会更加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他们的行为常常反映出这样一种想法,即任何值得做出改变的都要花很长时间。”
贫穷和健康:
穷人因为挣的钱太少,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很少,在疾病上面采取能忽视就忽视的措施,由一点小病小痛越拖越大,最后无可挽救,花光家中的积蓄,甚至举债,变成赤贫,我举个自己的例子,我的牙齿在小时候补过,前年开始补的材料开始脱落,当时如果我去医院补上或者做个根管治疗,几百块钱就足够了,但是由于我刚入社会,经济情况十分紧张,有时候还需要家中的接济,就一直拖着,一直拖到今年我已经有了些积蓄,觉得自己有闲钱了,去看了牙医,结果因为拖的太久,连牙根都已经驻掉了,拔掉再种的`话需要一万多,总而言之,我现在又变成了赤贫。
而相反的有些贫穷的家庭又因信息的匮乏而迷信抗生素,他们放弃热水和一些简单的治疗手段,比起发烧的时候使用物理降温,他们更希望那个医生为病患进行静脉注射,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的经济状况解决不了大问题,但还是要为自己的健康做点什么,或者说这样做会让他们好受点。
“穷人更多选择的是治疗,而不是预防。”
“在穷人的世界里,良好的卫生设施少的可怜。”这一切是个恶性循环,贫穷,吃不饱,居住条件差,继而患病,花掉大量治疗费用,更穷,营养不良加剧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4
这里讲到了教育与贫穷的本质。
我之前早高三的时候,我们有阵子流行读书无用论。在这里有个数据就可以证明。
“在马达加斯加。640所学校的学生家长们曾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即孩子们上完小学之后应怎样谋生,上完中学之后又应怎样谋生,70%的家长认为,一名中学毕业生会得到一份政府工作,而实际上只有33%的中学生得到了这种工作。”
作为发展中的国家的我,我很有感受。小时候读书我父亲就和我讲读书然后当官,之后你想什么就有什么。中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就是现在都还是的,感觉中国就是个很奇怪的国家。
这里的读书已经不是需求了,而是一种传统,只有读书不管你有没有工作但是你还是被大家羡慕的.。因此很多人借读书来逃避现实读博读研但是现实工作却与科研工作没有半点关系。已经超越了教育的原有理念为了读书而读书,然后去换取好工作。而不是自我修养提升。
看完了总体感觉,就像最后总结说的一样,只是抛砖引玉。
贫穷的本质,摆脱不了资金——没钱信息——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能力——不具备工作能力,听说读写专业技能平台——和信息有关,但是有时候有信息确没有渠道实现,比如人人谩骂但是内心羡慕的——内部安排。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5
以往,我们思考贫穷的时候,总是带着偏见与歧视,认为他们不思进取和懒惰,但是我想事实并非如此。
我母亲是一个勤劳而勇敢的女性,同样的,在我们的村子里绝大部分的女性也是如此,她们起早贪黑地劳动,爱护自己的孩子。但是我母亲是村里少数的负债让我们上了大学的人,同样的,在她的周围也有三四个这样的女性,她们几乎是忍受着“嘲笑”将自己的孩子供上的大学,并看着孩子有所成就。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就是她们曾经到省会城市打工过,不仅如此,她们也曾试图为了摆脱女工微薄的收入而试图去做点小买卖。在80年代中的大城市的小摊位上,来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但是那些想要多买的人都需要开发票,她们突然意识到她们不会开发票,学普通话倒是难不倒年轻聪明的她们,但是不会写字让她们眼睁睁地看着即将赚到的钱从手中溜走。这段经历埋在她们的潜意识里,虽然她们没有勇气摆脱包办婚姻的束缚,也不曾脱离过传统思想的左右,但是她们都存着朴素的念头,读书是有用的。在90年代,工厂盛行,初中毕业后,许多同龄人都选择了打工,因为那样有更快的收入,不仅如此,同样爱子心切的父母们也没觉得读书有什么重要的,他们纷纷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并以自己管不住孩子了而选择放任孩子结束学习生涯。
当然过去20年后,这些选择带来了极大的差异性。那些有读完高中和大学的孩子,人生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即使依然和城市富二代有极大的鸿沟,但是确实可以选择避免从一段火坑一样的婚姻跳入到另一段火坑的婚姻,下一代也更加有了一些自由与机会。
主动接受学习和提供教育机会的苦,和被动接受生活的苦之间有着极大的时间差,大部分处于资源劣势的人没有这样的远见与机会让他们摆脱短见与更大的代价,他们不曾清楚地了解到这样的盼望与希望能够实现,能够使他们摆脱困境。
母亲与她的朋友是幸运的,因为她们偶然瞥见了世界更好的真相,以至于她们坚定了内心的选择,但是又多少人根本没有机会瞥见一丝真相呢?正如我上次接待的一个来往与印度的商人朋友,她说,那些种姓制度下的贱民根本没有想到人可以有尊严地活着,他们不是不想,而是根本不曾有这样的思想让他们可以想。
撇开印度、非洲这种极度贫穷地方的情况,从这本书中,我也看到我们除了幸运的感恩,还需要一种提醒,我们依然活在短浅的目光之中,正比如,我明明晓得夜宵与熬夜对我的健康是一个极大的受损,为避免更大的健康问题就是要有运动与节制的.生活,但是我依然无法摆脱当前享受的诱惑,放任自己的食欲,而选择忽视未来代价更大的健康问题。
很多人以为《贫穷的本质》这本书是为了写给那些社会公益组织的,岂不知,我们一样在犯着我们以为我们不会犯的错。
另外一点思考是,我想公益比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清醒的头脑和对这个世界真实、理智的认识,那些以为穷人缺的只是钱的“大撒币”人物,其实是对这个世界的真相与人性并不了解。我们也不断看见许多金钱的投入不仅不利于世界解决贫困的问题,更是增加了腐败和社会的对立情绪。
我想,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这贫穷的本质中发现我们人性的影子。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6
很喜欢有很多实验的书,《贫穷的本质》在前面的很大部分,都是基于各种实际实验而得出的判断。这让很多判断,更加让人信服,也更值得讨论——因为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背景故事。
前两章的两个例子,更多的让人想到的是:我们身边的世界,对于非穷人而言,是自动的——不必为干净的水源、充足的食物过多的担心;但是对于穷人,这些都是手动模式——在水中加氯,获取清洁的水是否值得?睡在蚊帐中,避免疟疾是否合算?……穷人更多的生活在缺少公共设施的环境下,穷人与非穷人的区别,除了这种缺少公共设施本身之外,似乎微乎其微。
书里讨论的例子很多,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实验和对应的结论。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印度护士工作的实验。护士经常翘班,服务意识低下。民众不再信任护士或医生,本来应该密切协作的护士和患者,变成了两类完全不相关的人——护士翘班,拿工资;患者自寻出路。这是贫穷国家更经常发生的`问题——当一种正确的政策或福利进行,总是能够形成一个特权阶级。但是特权阶级并没有解决本应解决的问题,反而形成了一种浪费。更讽刺的是:印度的穷人,会把当护士看成一种追求的职业。很难说,这是由于人的懒惰造成的错误选择,还是一种制度的缺陷。
最后作者的总结帮我们梳理了作者的思路。穷人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在非穷人看来,这也许是很奇怪的,但如果考虑到穷人是在手动的环境下生存,可能就会稍微易于理解一些——过多的手动操作,过多的选择(无论大事小事,都需要做出经济选择),浪费了穷人的精力,也让穷人的注意力,很难专注到对的事情上。
我们在社会中,比起比我们占有更多财富和资源的人,都是相对的穷人。在富人眼里,我们也是做出各种愚蠢决定的穷人。如何用一种富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其实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考验。正如作者所说“我们还不知道很多本该知道的事情”。复杂的世界中,我们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但却越来越难以衡量正确的选择。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7
重构贫困地区学校教育需因地制宜
我们要从内心深处相信教育对于改变贫困状态的价值,而不是将教育扶贫仅仅作为对政策的执行、对任务的完成。这种相信不局限于探讨知识是否可以改变命运,更在于教育可以给人提供希望。
处于困境的人需要“希望”,而他们缺乏足够的耐心等待长远的、宏大的目标的实现,他们需要的“希望”是能够尽快实现的希望。这是我们在重构贫困地区学校教育时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基于对贫困地区人口教育需求的分析,学校的育人目标需要相应地做出调整。培养目标的设定需要在国家意志、地方需要,对标发达地区以及当地老百姓的实际需要中寻找“重叠共识”。
例如,基于人们这种对于“希望”的特殊渴求,学校教育应特别关注学生的信念教育。对于贫困地区孩子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则应更多地关注对学生的“耐心”“专注力”“自控力”“选择的意识与能力”“自信心”的培养。
围绕育人目标,我们还需不断建构、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如本书作者所批评的那样“千年发展目标中并没有规定孩子们必须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只是说他们应完成基本的课程”,我们要研究不同贫困地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包括职业教育)学生分别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非常好的工作,笔者在这里更强调的是国家课程之外的学校特色课程。
在扶贫资金的支持下,我们看到很多贫困地区的学校也开设起了比较丰富的校本课程,而这些课程往往是从发达地区直接引入成熟的课程包或是简单地模仿,经常因为师资、资金的不可持续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的错位而无法成为学校常态的高质量课程。
基于贫困地区区域特色、办学条件以及实际需求的课程才更加有生命力。
此外,还有个关键的因素——贫困地区的教师,他们决定着我们对于贫困地区学校教育的这些美好设想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变为现实。
面对着教育“迟效性”的特点和贫困地区人们对“立竿见影成效”的渴望,怎样向贫困家庭的父母解释政府要这样做,而不仅仅是应该要做什么;怎样把长远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建立怎样的评价机制让孩子和家长们不再觉得目标遥不可及,能够抵制得住实现目标路途中的各种诱惑;怎样停止对学生、家长素质的抱怨,面对现有的学生而不是面对可能想要的学生构建学校教育……
这些都是对教师的考验,远不能用“爱心”“能力”这样的.词汇去简单地概括。
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作者花了很多篇幅解读了经济学的一个概念——“贫穷陷阱”。他们认为,穷人陷入“贫穷陷阱”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有效地利用资源和留存收益,大量本该被用作未来发展的资本开支被浪费了,因此最终陷入了贫穷之中。
这启发我们思考:教育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贫穷陷阱”?我们投入在教育上的资源被合理利用了吗?不同年段、学段教育的衔接中有没有把学生之前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方法等”作为“留存收益”用于未来发展?
本书作者的研究发现:“贫穷陷阱”的“梯子”是存在的,但并非总是放在正确的地方,而且人们似乎不知道怎样踏上“梯子”,或者他们甚至根本不想那样做。所幸的是,在我们国家的各个地方,总是有那么一大群可爱的人甘当“人梯”,让我们有理由期待“踏上梯子、走出陷阱”的那一天。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教育人的使命担当!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8
贫穷问题是随人类社会的不断产生发展的伴生现象,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结构,不同人种文化都有贫穷这一社会问题广泛存在,各种社会形态都在也不同方式与贫穷问题斗争博弈,但这似乎是个不可能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大量贫穷社区的案例和数据,通过具体剖析来以当事人的各种决策的现象和动机的分析来了解穷人和其他人相比是否具有特殊性,他们落入贫穷陷阱的原因是否因为这些特殊性,来试图找到更贴近真相的答案。
文章多角度分析了贫穷的原因,贫穷的陷阱为什么如此难于解决。
一、穷人自已解决贫穷问题为什么如此之难
1主观上分析,穷人本身虽然有改善经济条件的愿望,但人普遍的欲望和弱点一点不少,这就使得他们难于把获得外界的帮助和自己不多的余力用于从长远上对改善自身经济能力的方面,而是把这些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和资源都投入到电视,节庆,更优质昂贵食物这种对于改善眼前感受更直接的消费上。贫穷陷阱不仅是因为吃不饱导致的挣钱能力下降的简单逻辑,而是结合了人性普遍弱点的更复杂恶性循环,穷人更倾向于及时行乐,也正因为他们的生活缺乏资源和娱乐,所以穷人更容易把自己很长时间的很辛苦的积蓄在那些并不能改善他们生活的方面花掉,而不是积蓄用于应付未来的风险,或者作为改善生产条件的资源。
于是,对于穷人来说一些当前花掉一点小钱对未来收支有很大帮助的项目我们认为非常合理和明智的使用金钱方法,因为其对当下没有任何作用而通常被穷人放弃。比如买一顶避免疟疾的蚊帐,让孩子接受更多教育。支付一些费用喝更有保障的水,这些虽然从经济上更未明智,但是却在现实中很少被穷人采用。
2.客观上分析,穷人面临的另一重要困难就是由于其收入微薄且没有任何保障,他抗风险能力很弱,天灾,疾病,意外事故,产业不景气都会对其家庭产生重大性影响,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相同的一点只是他们的生活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他们自己觉得生活并没有太多风险只是因为他们境况一直很糟糕,所以这些问题都是熟悉而常见的问题。他们应对方式常见的是互助,还有一些低效率的寻找更多样的挣钱方式来分散风险,但是因为缺乏专业性,分散的收入获得方式使得他们的挣钱能力实际上下降,而缺少必要的资金使得他们信息上处于特别的劣势难于找到挣钱更好的方式。
解决贫穷问题的另一关键点,从外界获得资金时,穷人不得不面对超高的借款利息,不稳定不规范的借款渠道,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没有能力借款给这些无法提供任何抵押和保证的群体,因为借款金额很小,风险高,管理成本高,而只能让位于有办法控制违约率的非正规渠道。民间高利贷和亲友借款才是借款的主流方式,甚至专业的小额信贷机构也仅仅是穷人借款的一种补充方式而非主流。文章重点分析了小额信贷机构如何在各种非议负面消息和高风险中挣扎求生,可能这也是当前社会改善穷人和中等收入群体金融环境的唯一希望吧。
二、外界的力量如何帮助解决贫困问题
市场经济会自动把各种为真正穷人服务的机制和设施通过市场竞争自然淘汰掉,因此,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扶助意义非凡,贫困问题必须各级政府通过另一只手主导的补助计划和扶贫政策予以解决这也是一个社会的共识,另外,社会上自发的非官方的民间组织的努力也特别重要,因其更具温度,更加贴近个体的具体需求而形成了解决贫穷问题的重要补充力量。
贫穷有无数客观原因和天然的必然性,但这并不是我们为自己找借口的理由,虽然我们常常看到因为糟糕的机制,政策制定者和执行人的局限性改变贫穷的努力的结果常常令人失望,但总是有一些政策和行为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即使作用范围有限,但是对于受益者群体来说,是百分之百的改变他的命运。作者也提到有时候即使仅仅是现有政策的.优化,一些小小的努力也可能带来大的变化。
三、一些感想
我们每个人在某些领域都是穷人。想减肥的人发现自己越来越胖,想努力学习的人发现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断自己的学习计划,想锻炼的人越来越发现自己没时间锻炼,想攒钱的月光族发现自己总是把钱花光,马太效应就像一种嘲弄和一个魔咒,人们越没有的东西越是难于得到。
这本书是给更广泛意义上的穷人和思考社会问题的人们看的,虽然世上没有万能药能治我们各种各样的穷病,但是文章提供了几个方面的思考:
1、我们必须正视人性的弱点,真正改变习惯和思路,采用的手段就注定是反人性的,所以必须注意计划和手段的即时性奖励,不要一直关注过于长远的遥不可及的目标,而应关注途中的小目标的成就,要让努力的过程充满小小的奖励和成就。
2、要寻找外界的帮助,很多习惯的形成可以通过外力的帮助,比如美国的嗜酒互诫协会通过团体间的鼓励形成了类似宗教的力量帮助了很多人改变了生活习惯,互联时代有更多更方面的习惯养成类组织,各种打卡群,各种群团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改善自己的行为和生活。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9
作者用随机对照试验来获取数据,验证提出的理论。
随机对照试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以对照效果的不同。
假设一:造成穷人之所以贫穷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买不起足够的食物。因为物质的缺乏,导致他们没有办法更卖力的工作,更谈不上在劳作上拥有高效率。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生活的贫困状态。
事实上:如果贫穷的家庭真的要面临挨饿的困境,那么他们理论上应该将大部分的开支都花在购置粮食上。但是,贫穷的家庭在购置食物的时候,却注重更贵的,口味好的食物,而不是廉价的,可能获取更多能量的食品。穷人显然有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假设二: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们未来生活的机遇
结论:书中提到了“巴克假说”该假说认为胎儿对宫内营养不良的反应使得自身代谢和器官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进而演变成成人期的疾病。由此理论可以推导出,穷人如果可以将资金分配合理些,就能更好的补充必要的营养,既拥有良好的体魄,又能够获得足够的智力。
总结:穷人在资源分配上往往不够均衡,除了食物,他们往往要面对更多的压力和欲望。譬如在印度,贫穷的家庭往往减衣缩食,为了给孩子办个隆重的成年礼,除了这些,还有繁复的`葬礼。这些虽然是习俗使然。但是,资源分配不均,往往使得穷人陷入更加贫穷的境地。但是,反过来,倘若他们在其他的地方有所节制,更加注重自身的营养和健康,他们可能更有精力去劳作,提高效率,获取更多的资产。
假设三:大多数的穷人都陷入了健康陷阱!
事实上:大多数的穷人都会因为环境,或者是营养缺失,而导致身体出现状况。譬如在疟疾严重的区域,如果人们使用蚊帐的话,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患病率。毕竟健康的躯体,才是赚钱的前提。但是由于穷人的信息不对称和固定的思维模式,导致他们不愿意尝试新鲜的事物。而当政府穷尽心力的想要给穷人一些帮助。他们仍旧会患上拖延的毛病。
总结:穷人陷入困境,与其他人无异:信息缺乏,信念不坚定,拖延。
假设四:教育是摆脱贫穷的一个重要途径
事实上:贫穷的人家,会用多生的方式来作为自己养老的手段。多生的目的在于分摊风险,如果其中一个或两个孩子早夭或者没能在未来有一个好的发展,其他的孩子可以补上。这是多生的好处,坏处就是因为人口多,会造就资源分配不足。因此,谁受教育只能择优处理。男女注定会以男性优先,而聪明的孩子肯定比不聪明的更有可能继续上学。另一个,贫穷的国家的师资通常良莠不齐。这会导致教育的水准缺失,高年级的学生或许还学不会低年级的知识。最后一点则出于家长的身上。贫穷的家庭,通常无法将教育视为一种长久的投资,他们注重眼前的利益。所以,小孩通常只上了短暂的学就被迫休学,外出寻找工作,以填补家用。这一点反应了穷人没有长远的眼光,缺乏「延迟享受」的观念。
假设五:穷人为何不买保险
事实上:穷人不买保险的一个原因是鉴于自身的财务问题保险又是一项不小的支出而保险是要提前花钱收益在未来才能体现穷人通常没有预防的意识而且他们也没有办法「延迟享受成果」
假设六:穷人更难以贷到款项
事实上:穷人的确比富人更加难以得到正规的贷款途径一个是因为穷人通常贷款的金额较小银行所要做出的信用调查将会花费一笔不小的费用另一个是因为穷人违约的几率更高而银行又难以用非法的手段去催收账务因此银行不愿意与穷人发生借贷关系这也导致了小额信贷的迅速发展民间的小额信贷以收取高利息的方式与缺乏资金来源的穷人做交易也因此导致了穷人不仅要负担更高的风险和更多的代价来借款以此引发恶性循环
假设七:穷人没有储蓄的观念
事实上:储蓄可以抵御风险但穷人大多没有意识一方面是政府的问题如果银行可以降低取钱的手续费或许会吸引更多的人存款另一方面则与自身有关由于道德许可效应有了闲钱的穷人容易花掉那部分多余的钱来犒劳自己的辛苦劳作由于缺乏自我控制力和对未来的考虑是导致穷人更穷的其中一个原因
本书总结:穷人不会长期规划,以及时享乐为主。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又思维固化,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怀有偏见,不愿意尝试。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对事物的不信任,拖延。因为经济能力问题,导致创业困难,借贷困难,抗风险能力差。对待教育,又不能全身心付出,因为穷人侧重的是眼前的利益,他们没有「未来回报」的观念。在保险和储蓄方面,他们的思维都较为落后。源自于他们缺乏提前付出和未雨绸缪的理念。为了分摊风险,他们习惯一人做几份不同的工作来增加收入,这导致了技艺不够精通,而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令自身疲于奔命。加上穷人的惯性思维和从众心理,普遍的会以多生的方式来作为自己养老的筹码。这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均。无法优生优育,也是贫穷恶性循环的根源!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10
为什么贫穷?
为什么他们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效用?
15年以来,为了弄清为什么会贫穷,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从而不断让穷人陷入无法逃离“贫穷陷阱”的怪圈,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同时,本书也对关于贫穷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他们通过大量的实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11
买这本书的时候,当时想可能更多的是描写个体心理及环境对贫穷的影响,没想到书中的内容是世界性的有关于贫穷的问题,不过这样也好,让我对这一问题有个基本和较为全面的了解。其中有些内容在《瞬变》中有提及,就是面对时如何改变。
如文中所述,尽管我们没有根除贫困,但我们知道有些事情或许可以改善穷人的生活,主要是以下5个方面:
一、穷人通常缺少信息来源,相信那些错误的事情。在健康(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基础教育、农药化肥、心理情绪控制、政治参与方面,都有许多误区,而任何方面的改善或恶化,都有可能脱离或返回贫困。信息告知穷人时,要使人们改变:需尚未知晓或听说但未感知的、信息发布的方式必须是简单而又吸引力的、信息的来源是可靠的等。对于免费疫苗,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心理沉没成本”—人们更有可能会利用他们为之支付很多钱的东西。人们可能根据价格来判断质量:恰恰由于某物品时廉价的,便有可能认为他缺乏价值。
二、穷人肩负着生活中的多种责任。小孩很多的大家庭,资源分配时,最吃亏的是“母亲”。穷人脱离贫困后,许多较难突破瓶颈往更高走,如走出S型中的第一个高点。制约因素和贫困时差不多,只不过难度更大和更高。
三、一些服务于穷人的市场正在消失,或是在这些市场中,穷人处于不利地位。这个穷人的融资和信贷方面尤其明显。
四、贫穷的国家不会因为贫穷或其不堪回首的历史而注定失败。许多时候,主要是由于制定政策时出现的错误造成的,包括无知、意识形态和惯性。腐败的制度往往会滋生更加腐败的制度,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所谓的“寡头政治铁律”。当政的领导者倾向于制定能够为他们谋取财富的经济政策,而他们一旦变富,又可以利用手中的财富,提前阻止可能对他们的权力构成威胁的'人。
五、对于人们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最终常变为自我实现的预言。通常,成功能带来更大的成功,当一种情况得到改善时,这种改善本身就会影响人们的信念和行为。因此,在启东一个良性循环时,人们不必害怕必要的付出。一份稳定的工作会通过决定性的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因为它能够赋予人们足够的心理空间,对未来产生一种控制感,从而会进行长期规划和准备。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12
最近有一本书让我非常印象深刻,我不敢说我非常同意作者的观点,但是这是有史以来我看过最直接把问题说的这么直接的书。这本书就是《贫穷的本质》。
说起贫穷我们并不陌生,提起贫穷就不得不说一下穷人,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很擅长概括经济发展的秘密。他们运用了很多针对当地的考察记录及实验,探寻贫穷国家的穷人是怎样应付贫穷的:他们知道什么?从表面上看他们想要什么或不想要什么?他们对自己及别人的期望是怎样的?他们怎样做出选择?
在第一章中列举了全球不到5岁就夭折的儿童有900万。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贫困地区,并且这些贫困地区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5岁。仅在印度一国,就有超过5000万的学龄儿童连简单的课文也看不懂。
马拉维的食品短缺影响着超过300万儿童;在赞比亚,自20xx年以来的严重干旱已导致粮食产量下降42%。因此,300万赞比亚人将面临饥饿,400万安哥拉人(占安哥拉人口总数的1/3)已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超过1100万埃塞俄比亚人急需食品援助。
杰弗里·萨克斯是联合国顾问、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时也是一位贫穷问题专家。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所包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然而,这些国家却因为贫穷,无法支付投资回报——这就是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贫穷陷阱”。除非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落到实处,否则无论是自由市场,还是民主制,都帮不上什么大忙。
而全球每年在扶贫这件事情上也花了大量的钱。但是仍然没有什么太好的效果,过去我知道,贫穷的本质是早收到了资源或资本的剥削,我一直都认为没有剥削就没有贫穷,但是作者的看法给我一个全新的观点。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宁愿不吃饭,也要去买奢侈品。
在印度,99美分只能买15根小香蕉,或是3磅劣质大米。你能靠这点吃的活下去吗?不过,20xx年,全球有8。65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3%)都是这样生活的。有人认为穷人懒,不愿意思考。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大多数穷人都很勤劳,而且他们有非常多的想法。
作者说:“我们应该认识到,谁也没有那么明智、耐心或博学到能够为自己的健康做出正确的决定。同样,对于那些生活在富裕国家的人来说,他们周围充满了无形的助推力,而贫穷国家保健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让穷人尽可能容易地获得预防性保健,并规范病人所能享受的医疗服务的质量。”
读完《贫穷的本质》我知道了贫穷的本质其实不是物质上的贫穷,精神上的贫穷其实更可怕。不止是非洲乃至全世界,这种贫穷的本质是一样的。虽然作者的想法难免偏激,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应该正视贫穷,正视自己。这本书我有很多收获。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13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是因为今年诺贝尔奖影响,才来到这里看这本书的。很粗略地读了一遍,感觉这本书最佳可贵的地方可能就是其深入实地调查、真正地和很多贫困人群交流、与扶贫人士探讨。告别了以前大多数讨论贫穷经济上那种精英式的“悬丝诊脉”,和自以为是地“隔空开方”。为什么有些扶贫措施行得通?为什么有些又不行?那些贫困人群在面对贫穷时的所思所想:这边本书里都有记录。所以,如果来贴标签的话,那么“真实”无疑很适合它。
分章来看,本书从人们长期认为与贫穷相关的地方开始着手研究:饥饿、健康、教育、家庭、贷款、储蓄、创业和政府政策。先探究理论上这些因素和贫穷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实际,或加以佐证、或提出质疑,最后梳理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很多地方,如果不是书中有明确的调查,读的时候我都不太相信;原来真实情况是如此,那些穷人原来是这么想的。拒绝将懒惰和贫穷划等的公式化思考,认真倾听穷人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逻辑,这是作者提供的发现贫穷原因和解决之道。很佩服本书的作者能够长期坚持这项令人生畏的研究,这才是造福于人的真正学术精神。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是书中描述的穷人对于自身如何脱贫的'看法。介绍到的很多例子表明,外在的助力都在那里,但是自身可能因为之前的教育或信息不足,导致这些援助不能够被好好利用于自身的财富创造。与其说存在着“贫穷陷阱”,不如说是存在着“贫穷心理陷阱”。如果不能摆脱贫穷的心态,给予再多地援助,都很难保证能够脱离贫穷的现状。这不止适用于最贫穷的那些人们,也适用于像我这样的人。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14
后脱贫时代应聚焦精神层面的贫困治理
笔者以为这本书对我们的启示不仅在于研究的结论,还在于帮我们换一种视角和思路来思考脱贫工作。我们需要在理解贫困人口的基础上来设计助其脱贫的方案。面对贫困人口所呈现出的与预期有差异的行为表现时,我们更需要的是站在他们的视角上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急于表达我们的无奈、失望甚至愤怒的情绪,更不应简单武断地归因,并在这样的归因基础上继续下一步的措施。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已经成为我们对扶贫路径的共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所谓人类贫困指的是不具备基本的人的能力,例如文盲、营养不良、卫生条件等,能力贫困、精神贫困、文化贫困、信息贫困和生态贫困等成为贫困的主要范畴。
如果说在脱贫攻坚阶段,我们要解决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上的贫困,那么后脱贫时代,我们将聚焦于看不见、摸不着但更加复杂的精神上的贫困治理。
教育将在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明确了贫困地区中小学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在于“新读书无用论”以及感觉学习没有劲,因此也在努力探索让学生“留得住、学得好”的途径,例如提升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丰富学校课程,优化学习方法,等等。
笔者也非常认同对于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必要性,而在可行性方面则需要基于对贫困地区学生及家庭的理解,更加系统地进行贫困地区学校教育的重新设计,而非简单地模仿、接纳先进地区、高质量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输送,无论是师资还是课程教学资源。班纳吉和迪弗洛的研究同样指出:“争论的焦点不在于教育本身是好是坏,而在于政府是否应该干预以及如何干预。”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15
今天找到这本书的时候,所以就想搞明白,我到底为什么这么穷。结果读完了以后发现,这本书讲的人比我更穷。它所研究的对象,都是每天收入在0.99美元以下的这种家庭。
书中说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有更多需要我们去帮助的人,需要我们去了解,怎么样让在最底层的这些贫穷的人口然后摆脱贫困的这个问题。
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进行剖析,对他们来说他们每天都生活在“经济危机中”,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让他们获得帮助完成自我的脱贫。
我基本上看完就觉得“妈呀,太难了吧!”一点点风险就可以把他们打回原形。如何提供援助等方面对我来说这还很难,因为它太具体了,不仅需要那种无国界的奉献精神,还要用正确的方法。不是无脑给钱,而是真正激励他们自己改变命运。
为此我感到十分沮丧,因为我做不到。
但是一部纪录片《人生七年》中Bruce安慰了我,寄宿学校长大,牛津数学系毕业,21岁采访讲出 "try to avoid proud but hard",毕业后去伦敦东区(贫民区,治安乱) 的公立小学教数学,40+岁又离开公立体系去到薪酬高环境好的.私立学校教书。是所有人里结婚最晚的,遇到了和他一样温暖的另一半。
他告诉我人的能量是有限的。
Bruce最让我触动的不是他一直帮助别人,他做的事不是要感动别人,是做想做又有能力做的事。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力所能及,恰到好处。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相关文章: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02-28
贫穷的名言02-14
感谢贫穷作文02-14
关于贫穷的成语03-05
贫穷你名言12-27
贫穷与富有作文02-03
描写家乡很贫穷的句子09-29
贫穷阻挡不了什么03-07
假如给我三天贫穷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