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读后感

时间:2023-07-12 07:17:19 名著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中外名著读后感 推荐度:
  • 名著读后感作文 推荐度:
  • 名著读后感200字 推荐度:
  • 名著读后感800字 推荐度:
  • 名著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实用)名著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著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名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篇1

  先大致介绍一下《悲惨世界》,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位叫冉阿让的年轻人为了救济自己姐姐的小孩,偷了一块面包,被抓了起来并很正常地被判了5年囚役。这位力大无穷的家伙屡次逃跑又被抓回,累计做了19年才带着“危险的苦囚犯”的身份证明被释放。离开监狱的头几天就感受到了社会对他的唾弃和避让,也让他对社会恨更加加深,直到他走进了卡福吕主教简朴的房子,主教敬冉阿让如上宾和兄弟,招待他吃和住。冉阿让早早起床,即使感到迷惑还是顺手拿走了晚餐用的银餐具匆匆离去,如以往般被警察抓回了主教的住处。在花园闲庭信步的主教一见到冉阿让,就说“兄弟,你还忘了拿走我送你的银烛台”,当然冉阿让被放了。被震撼的冉阿让决心做个诚信的人,他隐名埋姓在某城市,先是发明了新的产品生产工艺,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产量,赢得了巨额的利润,开办工厂让该城市富裕,并乐善好施,被推举为城市的市长。某天他了解到一位叫方汀的即将死亡的妇女的悲惨遭遇,答应去赎回她寄养在一个尖刻商人家的女儿珂赛特,而正在此时,他得知一位叫商马弟的人正在法庭被认作是消失的冉阿让将被受审。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这位市长绝然地出现在法庭,公开自己才是冉阿让。重新入狱的他为了自己的承诺,借一次救人的机会再次逃离,赎回了仅十岁的珂赛特。这期间有位叫沙威的警察,他一直视法律为至高无上的绝对的指令和权威,一直决心将冉阿让绳之于法。冉阿让带着珂赛特到处躲避,依然在各种机会下救济他人,反而遭来小人的算计,多次处于危险的境地,也都惊险逃脱。十几年过去了,有位叫马吕斯的年轻人投入了火热的法国大革命,同时又巧遇了如鲜花绽放的珂赛特,两人目光交错的一刹那都堕入了情网。在战斗中,马吕斯被枪击中,知情的冉阿让奋力将他从复杂危险的地下水道救出,同时成全了两位恋人,即使他有无尽的不舍得他一生中唯一的亲人珂赛特离他而去。不想隐瞒而心不安,也不想影响这对新人的声誉,他对已被称为男爵的马吕斯说出了他卑贱,特别是苦役犯的身世,但丝毫没提自己的功德,离开了他们而独处,每天在对与珂赛特一起快乐时光的追忆中痛苦并急速的衰老。而因偶然马吕斯知道冉阿让就是那位市长,为珂赛特的母亲方汀赎回她,从战场中千辛万苦解救自己的就是冉阿让,马吕斯和珂赛特立即赶去找到这位老人忏悔和感恩,而这已经是这位老人的最后一刻……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啊!

  对照卡吕福主教,他暮然看到了一颗伟大的心灵,卑微来自他的内心,冉阿让决心成为有灵魂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完整的人,如同涅槃,一个全新的冉阿让产生了,所有自私,仇恨,卑贱都消失了,代之以慷慨,慈悲和力量。

  和主教一样,他怀有纯然的心,视任何人如兄妹,甚至如上帝的心。如果觉得对方有需求,他就施与帮助,从不揣摩和评价自己可能将施舍的人是否值得自己这么做。应该明知德纳第会害他,冉阿让依然前往他家送他钱财,面对恶徒也如如不动。

  和主教一样,他未必是个满怀大道理的思想家,也不去想反驳任何对他们这种慈悲心怀嗤之以鼻的论调,只是在时时刻刻的每个当下中,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上帝的慈悲,关爱和进取。

  和主教一样,他每天活得真实和谐,一花一木都是他们触摸和感怀的一部分,不管他们做了多少完全无私的事情,也不管有多少人或者知道,或者不知道,或者赞誉,或者甚至误解,这对他们没有丝毫的影响。他们的内心是如此的宁静,但有力量,没有可以伤害他们的东西。他从不寻求别人的理解,赞誉,从不。即使他救了马吕斯,也都不主动告知马吕斯来获取任何被感恩,真是了不起。

  心灵的强大,可以表现出外在的力量。冉阿让总可以在任何困难的时候找到方向并展现超人的力量,度过难关。信仰上帝,但并不是祈求上帝的恩惠,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展示了上帝赋予他的力量。

  小说中有位铁石心肠的沙威,自认为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法律和力量。在与冉阿让一生的交锋中,他无法相信但有明明确确有这么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超越法律的力量,即使冉阿让毫无条件,毫无教训,毫无自以为有恩地将要被处死的沙威释放了,冉阿让的一切崩溃了他的思想体系,以坚守法律为唯一律条的他迷惑不解,跳河自杀了。

  冉阿让也是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也有犹豫,激烈的思想斗争。在作为市长是否该自供自己就是冉阿让而让商马第洗冤,通过整夜不眠的'各种利弊的分析,肯定是不自首利远大于弊,即使有这样的"“结论”,他的内心还是引导他不由自主地约了车,不由自主克服了各种去法庭路上的困难,到了法庭冉阿让都没有完全决定自首,但在那一刻,他的内心引导了他。冉阿让救出了马吕斯,陈全了他和珂赛特的婚姻,是享受天伦之乐,还是坦诚他的卑微之身,他再次选择了坦诚他的卑微出生和历史,但丝毫不想用后面的如此多的德行来中和之,即使知道这卑微的历史会被马吕斯厌恶。冉阿让的所有的决定都来自一条:自己的内心是否会安宁,自己内心不安宁意味着自己没有活着!而如何判断内心的安宁,是上天已经赋予了每个人的天赋,也是礼物!

  对于我们普通人,一定有这样那样各种的噪音,干扰,如何能够清晰的听到内心的声音,如何能够时刻觉知(“佛”的梵文意即觉醒),如奥修所说:一个健康的人,表现在:清醒,和谐,狂喜,慈悲。

  最后,本书虽然是一百多年前的作品,但描述的社会现象,各式各样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和现在完全一样。这社会如此的现代化,但人性,复杂的人性亘古未变,光芒的灵性也永恒。

  名著读后感 篇2

  中国有四本书非常有名,它们是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有《西游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西游记》。

  《西游记》的作者是罗贯中,是一部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讲述的是唐僧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大师兄孙悟空。他原来是一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他是一个天真烂漫、调皮任性的无拘无束的“野猴”。他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生死簿”;大闹天宫,偷吃仙桃仙丹,不把玉皇大帝放在眼里,还自封“齐天大圣”。用他的七十二变大闹天宫,惹怒了如来佛祖,便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唐僧救了他,他便跟着唐僧西天取经。为了师傅的安危奋不顾身的他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他对付这些人从来都不手软,尽管许多时候并不被唐僧所理解,他仍是义无返顾地将他们扫除。哪怕事后又被各路神仙将妖魔领了回去,甚至招致唐僧狠心驱逐,除害护航之心全不曾改。

  其次是二师兄猪八戒。他贪财好色,有着一身毛病,好吃懒惰,爱占小便宜,怕困难,总是退缩,还特别爱吃,每次孙悟空叫他去找食物,他总是打着找食物牌子,却总是在半路睡觉,或者是找到了食物在回来的路上也吃得一干二净了。它相对来说小脑筋比较多,我很清晰记得有一集,某条河流结了冰,但这样马就不容易前行了,当大家都在困扰之时,猪八戒立即就说可以给马蹄裹上布,增加摩擦力。虽然他很贪吃,但是也非常护主,丝毫不比孙悟空差,一旦唐僧有危险也会那把九齿钉钯奋不顾身的去救他。

  然后是三师弟沙悟净。他心地善良、安于天命,他的本领更比悟空,八戒是弱一些。他淳朴憨厚,忠心耿耿,总是挑着行李默默跟在身后,任劳任怨,憨厚和淳朴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

  最后是师傅唐僧。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善良闵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而且他心思缜密,能注意到事物的细节,自我要求严格,坚持原则,规范严谨,善于发现问题,低调不张扬,遵守时间。

  就是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

  西游记名著最新读后感作文4

  吴承恩先生写的小说《西游记》,我们耳熟能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生动有趣的文字,个性鲜明的人物,使我记忆犹新,从小就对它百看不厌,爱不释手。

  今天,我又一次翻开《西游记》,武功高强、正义大胆的孙悟空;贪吃贪睡、好色好财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心地善良的沙和尚;意志坚强、诚心向佛的唐玄奘;勤劳勇敢、忠心耿耿的白龙马……精彩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也又一次深深地打动了我。合上书本,我不禁感叹:唐僧师徒四人,真是艰难啊!一步一步地走完了十万八千里。路上是多么辛苦,九九八十一难,大家都受尽了煎熬!

  其实,我们学习也像取经,有些人像《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懒惰,对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没有一点儿耐心。有的人像唐僧,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唐僧遇到过那么多困难,但从来没有气馁过,从未打消过取得真经的念头。我们有的同学也是,遇到难解的题目毫不畏惧,一定要不断地演算,哪怕到最后算不出来,也要找老师弄懂为止。有的人像沙和尚,诚恳老实,对任何事都不敷衍了事,总是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有的人像孙悟空,活泼好动,足智多谋,特别聪明,对学习有很强的兴趣,回到家,总是把当天所学的复习一遍,把没有学的预习一遍。如果大家都像唐僧、沙和尚和孙悟空一样,有对学习有坚定的决心,就会像他们一样,“取得真经”。

  看着师徒四人的坚定不拔,想想我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是自形惭愧。

  6岁那年,瞅着别人如小鸟般在溜冰场上“飞翔”,我也禁不住动了心,非缠着妈妈要买一双溜冰鞋。妈妈拗不过我,便说:只要你学会了滑冰,我就给你买。”“好!一言为定!”不过,当我摔了几脚后,就气呼呼地把溜冰鞋给扔到垃圾桶里去了。瞧着别人溜冰时轻盈矫健的身影,我也只有望“鞋”兴叹啦!可唐僧师徒呢?一十四年后才取得真经,一路上遇到了多少妖魔鬼怪、艰难险阻也没有放弃。这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唐僧四人都有缺点,孙悟空的毛躁,猪悟能的懒惰,沙悟净的沉默,唐玄奘的懦弱。可是他们却带着各自的缺点取到了真经,并修成了正果。这说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取长补短、团结他人,就能在学习上,在生活中取完真经,修成正果!

  名著读后感 篇3

  诸葛亮无疑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了,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前后知天下事,左右晓天文地理。但读来读去,心中总有一个结不能打开:他为什么老是要和魏延过不去呢?在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后,我还是觉得魏延应该算是三国里的一个悲剧人物了,因此觉得有必要为他说上几句,鸣鸣不平,大家如有不同意见,也希望能一起来谈谈。

  我个人认为,在三国里,魏延是一个深明大义、识时务的俊杰。想当年刘备携民渡江投奔襄阳,刘琮拒不开门,是魏延挺身而出大喝一声:“刘使君乃仁义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并砍死守门将士,要放刘备进城来。因文聘杀出阻拦,且刘备和诸葛亮并不领情,没有进城,魏延只好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后关公战长沙,与长沙守将老黄忠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两人顿有惺惺相惜之意。韩玄欲以外通内连之罪处死黄忠。在关键时刻,还是魏延挺身而出,叱责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然后一刀砍下韩玄的人头,投拜关羽。可见魏延对刘备的耿耿忠心是百折不挠的。就是这样一个有功之臣,诸葛亮却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还想当然地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所以要绝后患。这真是无稽之谈!照此逻辑,所有的叛兵降将都应该推出斩首。最后还是刘备出来打圆场,救了魏延。但诸葛亮对魏延的偏见却影响了魏延一生的前途。

  魏延在诸葛亮麾下奋勇杀敌,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诸葛亮取了西川,论—功行赏时,连归顺不久的马超也被封为“五虎上将”之一,而和黄忠一样资格的魏延,却被排斥在“五虎上将”之外。这就大大地伤了魏延的心。此其一也。

  诸葛亮一出祁山时,魏延出了一个主意:取道褒中,以奇兵出子午谷袭击长安,一举定秦川。应该说,这是一个大胆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果诸葛亮能够采取和修正魏延的建议,以主力出陈仓或斜谷,以一部出陇右牵制魏军西援,以奇兵出子午谷袭长安,是能够一举定秦川的。但诸葛亮却过于谨慎,坚持所谓“十全必克而无虞”之道,坐失良机。反过来还讥讽魏延:“你以为中原就没有比你聪明的人才?倘若有人在山中埋伏截击,管叫你有去无回!”结果诸葛亮还是倾举国之兵走陇右大道正面攻击,六出祁山,无功而返,自己也累死于征战途中。此其二也。

  诸葛亮在五丈原交代后事时,托付杨仪主持全局工作,将兵法传与姜维。此时他仍不忘提防魏延,交代杨仪当魏延闹情绪时可相机处死他。而魏延这边正气鼓鼓的:论资格,他最老;论—功劳,他最大;论文谋武略,他不输杨仪、姜维,而到头来这把年纪,还得听小辈调遣。魏延心理不平衡就作出失常的举动:放火烧了蜀军回撤的栈道,扬言要擒杀杨仪。最后还是杨仪和马岱合力斩了魏延。此其三也。

  之所以造成魏延悲剧性的命运结局,和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有很大的关系。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诸葛亮却始终对魏延抱有成见,而且还当着魏延的面说一些不利于团结稳定的话。无论魏延怎样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久而久之。魏延心里总憋着一股火,诸葛亮对后事的安排就是一根导火索,当诸葛亮死后就爆发出来。

  名著阅读后写读后感800字[篇2]呐喊!呐喊!中国人民站起来啦!一本《呐喊》,曾经激励了多少旧社会的年轻人。

  出自鲁迅之手的《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是五四运动时期社会人民的真实写照。“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解除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鲁迅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它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尽管,那个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但看完这本书,我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书中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这个可怜的人儿啊,深受封建礼教和制度的迫害,对社会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人都有一种恐惧感。它总认为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认为封建社会是个吃人的社会。尽管,那个社会是不会真的吃人的,但那句“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篇文章是作者对吃人社会发出的勇敢挑战,是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枪。

  而《孔乙己》则又是一篇抨击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文章。孔乙己,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在封建统治的毒害下,他只会满口“之乎者也”,一无所能,不得不做了梁上君子,并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的死去。可怜的`他,因穷困成了人们的笑料,因偷窃被打断了腿,尽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谁会去同情他呢?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这么走下去。“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是啊,他的债谁帮他来还呢?封建社会欠下的债,又有谁帮它去还呢?辛酸的故事,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说说《阿Q正传》,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它是鲁迅的代表作。它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的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他同样可怜,一无所有,受欺凌与剥削,只能用所谓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曾经的他,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在听到辛亥革命的消息后,他却向往革命。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被枪毙时结束,他的死,又是一场悲剧。阿Q,这个看似不可理喻的人物,却正是那个年代广大农民的缩影。阿Q的命运揭示了农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人性扭曲,不得不引起人民的愤慨。

  《呐喊》所包含的,还有很多很多诸如此类的小说,他们都引人深思。鲁迅就是怀着“哀其不幸,怒气不争”的心情写下了这些文章,描写出一段段社会风貌,塑造出一个个人物,展现出一种性格。

  名著读后感 篇4

  品读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字里行间感觉似有一股甘甜清冽的涓涓细流,我顺溪而下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无限广阔、无限美好的教育伊甸园。在这教育的伊甸园里我看到了五个光芒闪耀的花环悬挂在高高的苹果树上,它们的名字叫作德、智、体、美、劳。我看到了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和一片和谐向上的爱的海洋。

  在《新教育之梦》一书的序言中,朱永新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真实故事:一位叫布罗迪的英国退休教师,在布满尘埃的阁楼上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叠发黄了的旧练习册。它们是他50年前31位孩子的习作,作文的题目是《未来我是———》。31个孩子有31个梦想,有想当总统的,有想当驯狗师的,有想当领航员的,有想当王妃的……

  那位老师突发奇想: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不久,一封封回信送到了布罗迪的手中,他们中有功成名就的学者、企业家、官员,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一年过去了,布罗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维的作文本。他写在作文本上的梦想是当一名内阁大臣,他认为,在英国历史上还没有盲人进入内阁的先例,他要创造历史。正当布罗迪猜测着各种可能,满怀遗憾地准备把作文本送进一家私人博物馆时,他意外收到英国教育大臣的来信,信中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同时也感动万分。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个本子,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一直就存在我的脑子里,没有一天放弃过。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实现了当初的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戴维的行动使朱永新教授获得启迪: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

  我感到很荣幸,因为我拜读了朱教授的理想,找到了教育的伊甸园里属于自己的那棵苹果树。因为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权利和责任分享朱教授爱的教育、理想教育的梦想,并用它提醒和改写自己从今往后的实践和追求。因为我也有一颗充满理想和激情的跳跃的心。如果你要问我的梦想是什么?那就是我愿我的青春永驻苹果树下!

  教书数年曾经黯然气馁过,失意灰心过,作一名幼儿教师有什么意义?要替一群孩子梳小辫、擦屁股,穿衣、擦鼻涕,还要教他们知识技能、品德习惯、锻炼体能,既要接受家长苛刻的好坏评价,还有随时接受幼儿园领导严格周密的检查,而在外行人看来干得再优秀也只不过是个高级保姆。

  曾经有人问我:“你们幼儿园里教师怎么都这么青春啊?那你们老了怎么办?也和孩子们一起蹦啊?跳啊?想想真滑稽。”我随口反驳说:“年纪大了就当园长或者后勤领导呗!”其实细思量,哪个幼儿园需要那么多园长,那么多领导啊?我们老了怎么办?还能不能跳啊蹦的?或许很多幼儿教师曾和我一样思附过这个问题:我们今天的绚丽到底能保持多久?我们的活泼,我们这份可引以自豪的特殊的童心童稚能保持多久?

  今天,我终于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找到了追寻已久的答案。朱永新教授告诉我们:“要挖掘你生活中、职业中的内在魅力。”教师,作为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可能永远达不到职业排名榜的最前列,但是我相信,一个优秀的、理想的教师,一定会在自己的内心把它排在最前列!是啊!细想一下,不当幼儿教师我们照样会老,正因为作幼儿教师我们的外表都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亮丽很多,我们的心态一般都比同龄人要有活力很多,这是我们的职业,我们的孩子给予我们的美丽,是孩子们影响着我们,带动着我们,年轻着我们,使我们的青春延续再延续......

  拜读了《新教育之梦》一书之后,我不再怕自己老了怎么办?不再问自己还要教多少年书?还可以跳、唱多久?因为我知道了“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朱教授说“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后重复了五年,十年,及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我追求作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师: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一个自信、自强、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挑战自我的老师;一个善于合作,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老师;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我相信那必将是一个永远年轻老师。

  花儿不会因为畏惧凋谢而后悔绽放,小溪不会因为畏惧干涸而放弃流淌,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命中最精彩的“一阵子”,它们都知道抓住每个最精彩的“一阵子”去赢取一辈子的生存价值。作为幼儿教师,或许我们的绚丽也只有一阵子,但只要认真把握好这“一阵子”,使它发挥生命真正的价值,那便是最自然,最从容的生存蕴意。我愿自己生命中最美丽的一阵子时光留给苹果树下的孩子们,和他们快乐的学习、游戏。愿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怀着“新教育之梦”谱写自己辉煌的“一辈子”!

  名著读后感 篇5

  这本书是1970年前后,钱穆在台湾为历史专业博士生讲课的讲义。我主要是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来读的。每天乘坐一号线,来回各25分钟。上班路上基本都有座,下班路上大多站一半、坐一半。看到今天大约花了2个礼拜,全书已经看完了9成。

  从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就感觉他喜欢把中国的事情,尽往好处说,只看好的方面。今天早上在地铁里看到这本讲义里有他一段感慨的话,是这样说的:

  "曾有人对我说,你的书中只多讲中国好处,不多讲中国坏处。我说,你们大家尽在那里讲中国坏处,我不得不来多讲一点中国的好处。而且中国坏处在我书里不是没有,治乱兴亡我都讲,不只讲治不讲乱,只讲兴不讲亡。但在你看来,好像我都是在讲中国的好处。但请问,我们在汉、在唐、在宋明、在清,各有一段治平极盛的时候,这些处,我们该不该讲几句呢?我们的历史,直从上古下来,四、五千年一贯直下,到今未断,这些处又该不该讲几句呢?今天我们的毛病,在乎再不肯讲自己好处,只讲自己坏处。我请问:我们中国人太坏了,又怎么在此世界做人呢?今天诸位一出口就是美国好、中国坏,我要向诸位讲一句:美国并非全部坏,中国并非全部好。若说我平生讲话,多讲了中国的好处,也只是因病立方,通其变使不倦。否则尽是说美国好,中国坏,哪个不知,还要我讲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开怀一笑。平生读书,读到击节叫好的不少,读到拍案而起也有,读到开怀一笑的,仅此一例。开怀之余,回顾这段时间看的一些书,不免有些感想。

  自清末中国大门被列强打开以来,许多守旧分子依然故步自封,看不起西方文化。即使到了不得不学习西方的时候,用得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半吊子的方法。但要知道,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当时仅凭"中学为体"却是救不了中国的。于是一批提倡"新文化"的学者开始鼓吹西方文化,要把西方的思想体系推介到中国来。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一体一用"的道理--仅通中学之体,是无法致西学之用的。西方思想来到中国,必然同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矛盾。中西文化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和而不同,各自通各自的经,致各自的用。但这种状态只有在十分温和适宜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新文化运动者开眼看世界,并多有留学经历,他们所经受的文化冲击之强烈可想而之。等他们回到中国,满眼只见暮气陈腐、民智愚昧、国家危在旦夕,其所受的"反文化冲击"之强,恐怕更是文化冲击的几倍。这教他们又怎能不把一切都归咎于中国文化的落后?而他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手段又怎会不激烈呢?于是,自上古时代发展延续下来的文言文被一朝废弃了;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孔孟之道被打成黑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兴亡治乱被"封建专制"四字一笔抹杀了。那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动",似乎过于激烈了些。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穆挺身而出,为传统文化辩护。他并不认为中国文化天下第一,也不反对学习西方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的社会、文化、体制发展至今源远流长,许多批评传统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其中渊源,而同时鼓吹西方的`,亦不过学得点皮毛而已。以中西史学为例,钱穆说中国的史学,自《尚书》、《春秋》一路发展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如今做学问的人,可以选择接着中国史学传统的路子,开创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中国史学;当然也可以跳出中国史学的框架,采用西方的一套历史观,但前提是你要把西方史学的整个演进过程摸清,把脉络摸透,不能只掌握了一点表面现成的知识,就回来做学问了。

  若不是晚清政局腐败、民智愚昧,也不会有那一批人激励鼓吹西方文化;若不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岌岌可危,也不会出现钱穆这样的人,以毕生之力来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中国文化的得失。这便是"反者道之动"了。然而事物的健康发展,不能总在正、反之间剧烈摇摆。正、反过后,应该还有个"合"的阶段。钱穆的态度虽然已经比较温和了,但还算不上是"合".如果要进入"合"的阶段,就必须出现真正学贯中西的人物。怎样才算学贯中西呢?想来中学方面,需有钱穆的见识,西学方面,也需具备如钱穆之于中学的水平。而如今连钱穆这样的人都没了,遑论其他?

  另:钱穆说过,"国家"其实是个精神上的范畴。只有大家都具备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国家才能稳定。这也是中国历史能够几千年延续不断的原因。当前中国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是个什么状态,也不用多说了。如果要培养这些东西,读钱穆的书是最合适的。因为在这方面,少有其他书比钱穆的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更明白。但钱穆自己也说了,他生平说中国的好话比较多,因此有心治学的人,不能只看他的书,还要看说坏话的书,最好直接看西方的书。钱穆无疑是一代大师,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有钱穆这样的大师还不够。

  名著读后感 篇6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自己的亲生经历讲述了富人与穷人关于金钱与财富的不同看法与认识,对富人与穷人如何教育孩子做了详细比较分析,传达了一种不同于我们平常对学习、工作、金钱的认识。

  我们在学校里学些什么?这是我们现在正在思考且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命题,从小被灌输要好好学习,将来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观念,可是当我们意识到书本上的知识很大一部分是我们现实生活所不需要的,学校里的好成绩与生活中的好工作也没有多大关系时,这个问题就开始困扰并阻碍我们。穷爸爸是这样说的,“努力学习能去好的公司工作“,他希望他的孩子努力学习,获得好成绩,找个挣钱多的好工作。而富爸爸说:”努力学习能发现并收购好公司“,他鼓励学习挣钱并让这种规律为我们所用。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但在这些年我们学到了写什么没人说得清楚,很多知识,很多技能,其实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学校有一套管理制度对我们进行约束,所以知识和技能大部分人都会掌握,但一个

  人的能力水平并不只取决于他的知识技能,还有这个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以及社会经历等。我们在学校学习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与积极的生活态度,“努力学习能去好的公司工作“穷爸爸强调掌握工作的知识与技能,“发现与收购一个好公司”富爸爸强调的是思考与发现,思维方式是一个人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仅能减少错误,同样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虽然这样的说法有些唯心主义,但态度却是影响着你做一件事情的效果以及你整个人生的发展,当穷爸爸说“我可付不起”时,富爸爸说:“我怎样才能付得起?”这两句话代表两种态度,一个陈述,一个疑问,一个让你消极放弃,另一个则促使你去积极开动脑经想办法。这也是为什么两个爸爸一个穷一个富的重要原因。

  怎样才能变得富有?穷爸爸受过全面的高等教育,拥有体面的工作,收入颇丰,却终生面临财务困境,而富爸爸中学开始就辍学,却因为有正确的观念和超人的理财技能、商业才干,最后成为了一个百万富翁。作者用通俗的语言说明了富人的秘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印证了走向财富最重要的一条观念“穷人和资产阶级让自己为钱工作;富人则让钱为自己工作。”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穷人跟富人,穷人为钱而工作,他们起早贪黑,放弃休假,银行账户上不断增大的数字是他们唯一的安慰,他们一生都在为金钱为困惑,为生活奔波。而富人往往工作轻松,给人一种坐享其成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善于抓住机遇在不断的失败中站起,实现了财务自由。在他们身上我们可理财是多么重要,要实现财务自由,不当金钱的奴隶,就要学会各种投资,不要妄图通过单纯的加薪来增加收入,要注重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实现财务自由的最大化。想要致富,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资产与负债的关系,作者认为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面的东西;负债就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他把这个原则归结为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即傻瓜财务原则。通过这个原则我们可以轻松地判别出资产与负债,并去购买资产,但凭这一点就可以致富?当然不 够,作者还给我们上了第三课,即关注自己的'事业,值得注意的是,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作者通过麦当劳的创立者雷·克罗克对他职业和事业的区分给我们形象的阐释了这一点,雷·克罗克的职业是个商人,卖搅拌机,卖汉堡,但他的事业却是积累能产生收入的地产。事业围绕着你的资产而非收入。 富爸爸说:“生活推着我们每个人,有些人放弃了有些人在抗争,如果你是那种没有毅力的人,你将放弃生活对你的每一次推动。这样的话你的一生会过的稳稳当当,不做错事,随时准备着当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发生时解救自己,然后在无聊中老死。你会有许多像你一样的朋友,希望生活稳定,处事无误。但事实是,你对生活屈服了,不敢担当风险,你的确想赢但失去的恐惧超过了成功的兴奋,事实是从你内心深处,你就始终认为你不可能,所以你选择稳定。”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注定我们不可能安安稳稳的过,跟在生活的后面跑的人一生都会为生活摆布,领先计划安排生活的人,才能创造出理想人生。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学会投资和创造财富,转变传统观念,学好投资理财,让自己的人人生更加精彩丰富。

  名著读后感 篇7

  从接受教育以来,凡是有关历史的东西,我从来都没感兴趣过,也包括这门《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课程。要说之前不喜欢历史课是因为它的文字太过于枯燥,现在是因为自己的确实不喜欢。所以要我写一篇规范的关于历史的学术论文那实在是太难为我了,因为自己脑子一点关于历史的东西都没有,写不出来什么好的XX,就选择了写感想。

  在我接受的历史教育历程中,每次一谈到我国的历史,编者们就开始肆无忌惮的吹嘘,什么华夏上下5000年历史文明;什么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什么伟大的四大发明;什么历朝历代的丰功伟绩,他们的疆土多么的大,他们的文明影响多么深远……这让我感觉就像一个失败者在别人面前或者安慰自己说自己曾经是多么的辉煌一样,令人厌恶。我承认那些丰功伟绩都存在,而确实也存在,我就是不知道我们了解这些有什么意义,让我们觉得身为华夏儿女感到骄傲?还不是有那么的多同胞连温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再说我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并不代表有5000多年的文明。借用某老师的一番话,"中国根本就不存在什么5000年文明,朝代的更迭,一帮人战胜了另一帮人,然后更换姓氏,开始破坏上一个朝代遗留下来的文明植入自己的文明,文明并不是得到了延续而是遭到了毁灭"。到今天只剩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明了,人们仅存的良知和道德被鼓吹是中华5000年文明,试说他们之间还有联系吗?一位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教授曾说过:崖山之后,已无中国。也有人说:唐宋在日本,明在韩国,大清在中国。因为《礼》曰:"华夏,重信义。而胡人,无。"这些足以让我相信我国有5000年的历史并不代表我国有5000年的文明。编者们对历史教育如此的不负责任,试问他们是真的热爱这个祖国还是盲目崇拜啊?

  历史教科书的编者们常常居高临下,想象自己站在真理和知识的制高点上,用教师爷的态度自说自话地编写着教科书和入门书,我们的教科书和入门书用教条替代了历史,书里面所讲的历史仿佛不再是一个有人有事的时间过程,而是一个在某些怀有政治意图的强迫性架构中被分解填充的东西,几千年的故事被压缩成干巴巴的.半打理论和一堆概念。其实,想一想就可以明白,当一个学生在面对这样的教材时,他并不能够感觉到历史的流动,却只能被动地捧着一大堆被"社会性质"、"生产关系"、"经济背景"等等分割切开出手的概念,尽管概念作为知识,比较容易背诵、复述和考试,但是真实的历史就在僵硬的条块中渐渐流失。当然,由于这种不负责任的历史教育,脱离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让我觉得研究历史是没有意义的,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为了证明我国历史的辉煌。然而那辉煌早已成为过去,于当代人毫不相干。可我却没看到历史研究的另外一面,就是通过研究历史,取得治理国家的政策和方法。这与我个人短视有很大的关系,没有看到问题的全面。记得老师课上讲到清政府为了保护其满族血统,阻止汉人迁入其祖籍地,由于人口稀疏最终导致被俄罗斯占领,丢失了国土丧失了尊严。而我国的统治阶层却没有从历史中意识到这一点,依旧严厉控制国人移民,导致我国人口数量已经严重超出了国家资源的承载能力。(由于上课没做笔记,这部分内容表述的不是很详细,望老师见谅)直到听到老师讲到这个例子,我才明白研究历史还有这一层的意义。历史的事实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可以从历史上成功的事件中得到宝贵的经验,在失败的事件中得到教训以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意义重大,而对于历史教科书上歌颂祖国历史的辉煌我还是不认同。

  历史真正的普遍的意义仍然在于布罗岱尔说的"国民意识"的建构,用一个比喻说罢,历史仿佛给人们提供着关于"故乡"的回忆,这种回忆不一定是对于村庄位置、房舍田地、乡亲父老、水井道路的具体再现,而是一种关于故乡的温馨感受。布罗岱尔在他自己写的《文明的文法》这本教科书的序言中说,"历史学不应当热衷于民族主义的编造,也不应当只沉湎于人文注意,重要的问题在于,如果历史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有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希望我国的教育部能够意识到教育上的问题,并尽快的加以改善。

  上面是个人对历史教育问题的看法,希望老师批评指正。对于XX中引用一些的老师的话来证明"我国有5000年历史却没有5000年文明"而不是引用来自可靠文献上的内容想向老师说明一下。记得老师说写论文引用别人的观点时,一定要对读者负责,引用的观点需要来自可靠文献。但我也觉得,一个观点一个想法的传承是看读者的,读者认为对的东西才会去接受它,这是读者的主观性。如果非要限制引用XXXXXXXX,会导致一些很好的想法或者观点得不到很好的传播。我也不是追求另类,我只是在追求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可能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在别人那是错的,但在我没发现它是错的时候我都会认为它是对的,而只要有一天我发现能证明它错误的时候我就会认为它是错的了。就像上次提到关于"封建"这个问题一样,一个观点的表述只要有足够的理由让读者相信,读者就会接受它,如果读者怀疑,这个观点即使引用了再多的论着也是枉然。

  名著读后感 篇8

  内容摘要: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高中学生必须阅读名著,在名著中含英咀华,在名著中读人,读智慧,读社会。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名著阅读的指导和教学呢?首先,坚持“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阅读名著让学生开拓视野,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技巧,掌握一定的阅读规律,从而使学生探索文本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设计并创造开展阅读名著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先以引导学生自读名著,再根据不同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方法加以引导,不断地探索、实践。最后,形成一套更加科学、有效的阅读名著的指导方法。再次,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课中“读读、议议、思思、讲讲、练练”,从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文学名著阅读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家》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让高中学生享受到优美文学艺术的熏陶,而且能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祖先的传统美德和思想智慧,激发他们的高尚情怀、社会责任感。因此,高中学生必须阅读名著,在名著中含英咀华,在名著中读人,读智慧,读社会。

  然而,目前高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

  (1)在这个信息时代、读图时代、视像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中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和认知习惯与名著中所描述的时代有一定的隔阂。这种隔阂导致了他们对名著阅读漠视、忽视,甚至无视。

  (2)有一部分高中生喜爱阅读名著,但由于兴趣的转移或课余时间的不足会半途而废,甚至盲目乱读,也许还会出现只追求情节而盲目冒进,毫无计划,没有目标等情况。

  那么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名著阅读的指导和教学呢?

  1、坚持“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阅读名著让学生开拓视野,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技巧,掌握一定的阅读规律,从而使学生探索文本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在教学《家》中,首先,通过作者巴金的《小狗包弟》引入,温故而知新,再回顾作者生平及批判精神,简介《家》及其成就。其次,指导《家》的阅读方法:知人论世、人物对比理解、内心世界剖析等,让学生走入充满专治、充满痛苦、充满压抑的《家》,感受其中人物的`心灵历程,感悟封建制度的罪恶。

  再次,让学生认真读《家》,感悟语言魅力;并观看《家》电影,加深印象。最后,布置写作任务,写一篇《家》的读后感或观后感。通过这次名著导读活动,我发现学生的潜在力量很强,关键是需要老师的发掘,名著的确可以提升我们的修养,帮助我们了解文化,沉淀自己的心灵,提高写作能力。

  2、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设计并创造开展阅读名著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先以引导学生自读名著,再根据不同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方法加以引导,不断地探索、实践,最后形成一套更加科学、有效的阅读名著的指导方法。

  如:在教学《红楼梦》中,结合课内课文《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通过林黛玉的眼睛了解贾府,了解其中生活的人物。授课前先了解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情况,通过交谈发现学生中有的不喜欢读,有的只读了一部分,女同学对《红楼梦》较为喜欢。

  课前导入采用《红楼梦》歌曲《枉凝眉》,学生通过凄婉哀怨的歌声,了解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纯真炽热的爱情和无奈哀伤的结局。授课时先请看过的同学讲解《红楼梦》前五回。讲述的同学通过讲解提高了表达能力,同时又增强了自信心。听得同学也会很迫切的想读《红楼梦》,想了解这一群人的生活状态。下来再讲解《林黛玉进贾府》就会水到渠成。了解了《林黛玉进贾府》之后,学生还对贾府中的人物很关注,有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再结合名著导读让学生了解“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副册、又副册”、《红楼梦诗词》等,使学生加深对红楼梦的了解,并勾起他们阅读完《红楼梦》原著的欲望。其中还在学生中进行了《红楼梦诗词》摘抄硬笔书法大比拼活动,使学生对“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葬花吟》、《西江月》、《红豆曲》等达到耳熟能详,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3、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课中“读读、议议、思思、讲讲、练练”,从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如:在教学《三国演义》中,由于学生看过影视剧,还有小学、初中时学过《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等,因此他们对《三国演义》很熟悉。首先,通过一些猜谜语活动,让他们重温一下三国英雄的大名。其次,让学生开展自己所熟悉的三国英雄故事大比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热烈。有的同学讲得格外生动,对三国故事了如指掌,令人震撼。再次,开展讨论活动“我最喜欢的三国英雄”,让他们能透过历史事件,了解人物性格,了解人物内心。学生谈论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孙坚等。最后,总结归纳深入了解各个英雄集团,总结出这些英雄的精神内涵。的确,我们需要传承的正是这种有梦想、敢行动、忠贞坚毅、努力进取、有勇有谋……的精神实质。学生通过这次经典导读活动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认真的定位,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总之,经典名著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是最能反映时代、社会、人生的历史浓缩。让学生在名著中含英咀华吧!细细的品味,慢慢的感悟时代社会的沧桑巨变,人生的五味杂陈、变幻无常吧!

  名著读后感 篇9

  寒假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书中的内容犹如阵阵清风吹进我的心里,让人感动,荡涤心灵。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书中没有对缺陷的掩饰,没有对成功的浮夸,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李老师的与众不同。他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包含着深情。读着书,我时常会被李老师的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不禁为之赞叹,折服。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教师?李老师这样告诉我们:“最好”是相对的。因为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虽然“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李镇西老师的所谓“最好的教师”,是自己和自己比较而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做最好的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终点。

  一、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做心中有爱的教师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种情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执着而深沉的爱,是教师对学生真挚而无私的博爱。爱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亲密伙伴。这种爱,不是表面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真诚的感情。一位优秀的教育者应了解学生的需求,力图让教育知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让教育更符合人性。

  李老师对学生的爱让我感动,他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自己的人生追求,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段文字中都充满了他对学生浓浓的爱意和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的情感。心中有爱的教师必定会与众不同、必定会在他所不懈追求的事业上取得累累硕果。

  二 、坚持阅读和写作,做学习型教师

  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

  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也是随手拈来。李老师之所以能够这样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李老师一直在不停地阅读,从教20余年,这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说,“阅读欲”就是李老师的“生存欲”。

  此外,有效的阅读总是伴随着思考,而思考总是让人的思维迸发出火花,于是,一篇又一篇的好文章从李老师的笔下诞生了。在此,李老师告诉我们,写作要日积月累,不能急功近利;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自然朴实,不能故作高深;要读写结合,不要读写分离。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

  三、 把问题当成课题,做研究型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李老师在书中谈到,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

  四、 坚持不懈,做永不止步的教师

  李镇西老师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他从教20余年,每天都坚持完成好“五个一工程”——上好每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正是这种坚持不懈、永不停歇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李镇西老师。

  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教育更不能停滞不前。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教师不能有丝毫懈怠,每天都要学习,每天都要反思,每天都要争取做到“更好”,也许我们永远成不了“家”,但通过努力,我们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总之,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为;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做最好的老师》的确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首选教材,读后感受颇深,但还有很多尚未完全消化之处,我将继续学习下去,争取不断向“最好”靠近。

  名著读后感 篇10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刘铁芳教授的教育随笔《守望教育》,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种恍然的感动,在一个喧嚣的时代里,还有人以一份难得的执著守望着心中的教育理想。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今天的世界确实需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行动开拓者,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热闹、浮华所遮蔽、遗忘的问题之域,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素和静谧的思想之路。他们可能常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他们依然在寂寞中执著地思索。他们同样是可敬的!”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所以,鼓励学生读一些著名的儿童作品,听一些儿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改善我们日渐贫瘠的道德生活,对于家庭的幸福,对于学校生活的充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看了刘铁芳先生写的深有感触。这本书刘铁芳先生为教育改革所写的一本随笔,记载着刘先生对于教育和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和见解,非常值得深思。

  他提出,我们不能简单地设定"什么是教育"、"教育该如何行动"、"教育非如此不可"的标准答案和机械化的行动模式,而是把对教育生活提问的权利交还给实践者,让每个教育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之中不断地去追问: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教育?正是在对现成教育实践的不断质疑、追问过程中,催生一线教育人的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和质量。教育需要理论与时间相结合,而且应是在承认整体现实格局合理性的前提下展开的具体的、局部的研究,理论研究是进一步贯彻显示行动格局的合理性,而不是单纯为了论证现实合理性而存在的工具。的确是的,没有理论的支持,实践会走很多弯路,所以,我们要研究理论;但是,单纯为了研究理论而研究,肯定不能跟现实很好地结合,甚至是背道而驰,所以,我们研究理论应该是以检验现实格局的合理性而存在的。

  书中还提到,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心教育了,但是从很多方面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以批判为主的`,把教育的问题都归结于教师,甚至传言"一流的学生,二流的教师"。教育,其实是跟我们每个人相关的整个社会的事,应该是整个社会"关心并团结协作"的事,而不是出了问题就是老师或者学生个体的事情。比如应试教育,是我们所痛心疾首的,早早的就在宣传应试教育应该被素质教育取代,并且早早地就开展了素质教育,可是,一旦接触到实际的学校,应试教育的阴影还是挥之不去。因为我们一方面虽然反对应试教育,但当我们自己的孩子面临升学考验的时候,我们又成了应试教育服服帖贴的"忠诚守护者"。教育,始终是和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息息相关的,因此,教育改革的最终出路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个一线教师的身上。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次成功的课改,都需要大多数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教师的创造性的发挥,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水平是直接关系到我们教育质量的高低的。一所优质的现代学校,应该是以极力学校人的创造性生活的基本保证,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就是师生创造性的教育生活,是学校人优质的学校生活。教师的学习既可以是个体的、自发的,同时也是集体的、有组织的、系统的学习。怎样把学校建设成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网状学习型组织,就成了当前我们现代学校建设的重要尺度。在课改中,一线教师如果只是作为被动接受者存在,用强制统一的要求来代替教师个体的参与理解和实践的话,那么,想要获得教师的深入理解和支持是很困难的。所以,面对课改,我们应该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时间与空间,上下交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热情与理智相结合,批判与反思相并举,稳步推进相关体制与制度的改进。

  名著读后感 篇11

  激情、创新、执着,是我阅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的过程中在脑海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语。

  这是一部八位美国当代名师的精神档案,他们的精神像一束耀眼的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两百多页,处处有鲜亮的符号,标示着他们成为幸福教师的关键因素,让我欲罢不能。当我废寝忘食地品尝完这道精神大餐之后,竟发觉自己越发的饥肠辘辘。它让我明白,我完全就是精神上的特困户,我必须读书、读书、再读书。

  

  莱福·艾斯奎斯的56号教室是令人震惊的。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里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他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他非常热爱他的事业,他每天工作12小时。他才华横溢,课余时间带领孩子排练莎士比亚戏剧,教孩子学高等数学,教孩子打篮球、棒球及演奏吉他,还筹集经费带着学生到全国各地去旅游。他的学生并不以英语为母语,他们就是通过排练莎翁的剧本来学习英语的。

  “他在霍巴特小学20多年的经验已经证明,思路开阔的教师,即能拓展课程内容,增加教学时间,增强学习难度的教师,能够给贫困儿童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要为孩子的成长负责的教师,必须是思路开阔的教师,且知道该怎么给孩子提出一定难度的要求。

  他有两大—法宝,一是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层次论”,让孩子们学习做事的“六大境界”,教孩子们反思人们做事的原因,并把原因分成六个等级,依次是:不想惹麻烦,想获得回报,取悦他人,按规矩办事,出于对他人的考虑,有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并按此行事。他鼓励孩子做第六级的思想者和行动者,让孩子们自己制定一套行为准则。第二大—法宝是,通过隐含虚拟的经济制度的游戏来管理班级。他在56号教室里培养孩子们养成这么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做什么事都追求做得最好。他告诉孩子:走卓越之路,成功无捷径。

  莱福·艾斯奎斯还有一句话特别触动我心:要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教师不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一年的时间,在他的勤奋努力下,无论怎样的班级,都会变得非常优秀。无论老师有没在教室,所有的孩子都非常文明守纪,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普通的人通过勤奋努力能够创造一间与众不同的教室。

  莱福·艾斯奎斯用一年的时间,教给孩子一生受用的生活方式。没有对教育的满腔激情,没有孜孜不倦的追求,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莱福·艾斯奎斯是做不到这个境界的。这也是艾斯奎斯给我的启示。

  

  罗恩·克拉克更是一个激情四射的教师。因为他原本就热衷于探险,他不是带孩子全国旅游了,而是带着他们周游世界。且不论这在我们这里是否可行,就凭着他对孩子的那种情感就让人不得不佩服他,敬仰他。他对教师和家长提出的第一条忠告就是:做孩子的工作,先决条件是你必须有激情。他强调要让学生知道你从学习中获得激情是很重要的。他认为“好教师必须要有创造力,因为你不能日复一日地做同样的事情”。只要你总能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积极的期待,你就会有不竭的创新源泉。而创新又能让你的学习与工作永远充满激情,永远不会产生职业倦担。

  罗恩·克拉克认为他的两大—法宝是: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明确的要求。他强调—教师必须让教育变得有趣,通过各种办法把课上得有声有色,把教室变成一个孩子们想来的地方。他能做到让孩子们每天都期待着他的到来,同时想着:瞧瞧,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他建议老师们要想办法让班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远大梦想,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挑战有多大。你必须关照每一个孩子,并看到他们的潜能。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呆在一起,了解孩子们所关心的东西,让自己与学生有共同语言,然后创造性地建设他的课程,他的课程是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为基础的,这样就特别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罗恩·克拉克创造性的55条班规也是特别引人注目的。这55条班规集礼仪修养、纪律守则和做人原则于一体。如,规则18,努力让自己尽可能有条理;规则50,保持乐观心态,尽情享受生活;规则51,不怕困难,全身心投入;规则52,犯错不要紧,关键是汲取教训。班规不能只管学习。克拉克说,恰当的行为举止与礼仪修养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当孩子们变成了一家人——大家相互尊重,以礼相待,相互支持,学习才会在教室里发生。确实,我们要在教室里建立学习共同体,前提必须是成员之间相互的信任与支持。

  名著读后感 篇12

  呐喊!呐喊!中国人民站起来啦!一本《呐喊》,曾经激励了多少旧社会的年轻人。

  出自鲁迅之手的《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是五四运动时期社会人民的真实写照。“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解除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鲁迅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它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尽管,那个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但看完这本书,我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书中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这个可怜的人儿啊,深受封建礼教和制度的迫害,对社会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人都有一种恐惧感。它总认为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认为封建社会是个吃人的社会。尽管,那个社会是不会真的吃人的,但那句“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篇文章是作者对吃人社会发出的勇敢挑战,是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枪。

  而《孔乙己》则又是一篇抨击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文章。孔乙己,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在封建统治的毒害下,他只会满口“之乎者也”,一无所能,不得不做了梁上君子,并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的死去。可怜的他,因穷困成了人们的笑料,因偷窃被打断了腿,尽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谁会去同情他呢?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这么走下去。“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是啊,他的债谁帮他来还呢?封建社会欠下的债,又有谁帮它去还呢?辛酸的故事,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说说《阿q正传》,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它是鲁迅的代表作。它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的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他同样可怜,一无所有,受欺凌与剥削,只能用所谓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曾经的他,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在听到辛亥革命的消息后,他却向往革命。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被枪毙时结束,他的死,又是一场悲剧。阿q,这个看似不可理喻的人物,却正是那个年代广大农民的缩影。阿q的命运揭示了农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人性扭曲,不得不引起人民的愤慨。

  ?呐喊》所包含的,还有很多很多诸如此类的小说,他们都引人深思。鲁迅就是怀着“哀其不幸,怒气不争”的心情写下了这些文章,描写出一段段社会风貌,塑造出一个个人物,展现出一种性格。

  这本书看完好几天了,那感觉就像是有一团说不清是什么的东西一直堵在心里,很想找人和自己探讨,很想让它澄清。书里面的经典情节很多很多,那里面展示的很多,我不能一一的重复,就这样借着几个点,说说我的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作者笔下的当时的那些建筑,那些奢华的象征权力的教堂,人们还不知道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以及为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假借神圣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圣的教堂来展现,展现建筑家的审美观,也就是个人的才华,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时的人们,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从那许多的错综复杂的毫无章法的建筑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人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压抑,怎样狂躁,那些像雨后春笋一般从地下冒出来的教堂的尖顶,正是人们扭曲的灵魂在对着苍天做这无声的哀号!

  教堂里面是那么的阴森恐怖,这让人联想到在宗教的遮拦下,当时社会是怎样的肮脏和败坏,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强烈的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这样的对照下进行的,让人的心灵深刻的体会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假如有一把利剑,你会尽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层蒙在社会上空的阴云,那阴云是邪恶的`,你对它布满了愤怒和鄙视,就像书里面的那些流浪汉们对待社会的疯狂的报复。可是你不能,因为假如你想刺痛那些邪恶,你就先要将代表着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还有比人丧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巴黎圣母院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的几个人物,代表漂亮善良的姑娘--爱斯梅拉达。她不仅有迷人的外貌,更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灵,从她对待那只山羊,救下那个落魄的诗人,对于伤害过自己的卡齐莫多,送上的水和怜悯,对待爱情的牺牲,等,我们看到她是漂亮的,她的身上心灵上没有污垢,她是没有被污染的。可是,这样的天使一样的姑娘,受到的是怎么样的对待呢?流浪,在最肮脏的环境里面生活,被所谓的上流社会排斥和嘲讽,被玩弄,被抛弃,被诬陷,被威胁,最后,作了彻底的牺牲。

  书中描写了一个那样的社会,和在那个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人物的状态,麻木的如那个弗比斯,最底层的如老鼠洞里的那几个隐修女,疯狂的副主教,还有尽全力反抗的最丑陋的卡齐莫多,副主教和卡齐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鲜明对比,同样爱上了漂亮的姑娘,同样的遭到了拒绝,他们的爱都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诚挚,可是,一个是占有,一个是奉献,已占有为目的的,当目的无法达到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毁灭,毁灭别人;以奉献为目的的,当无法奉献的时候,想到的也是毁灭,毁灭自己。

  我想这也就是世界名著的真正魅力所在,他让人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些活动,无论放在什么时候,什么社会,人的共性是始终存在的,对美好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对美好的赞美,人是一个天使和魔鬼的综合体,人和人的经历没有相同的,也就是说,社会本身就不可能让所有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这种不一样的待遇,让多少人的内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阿!林林总总的肮脏的巧取豪夺,充斥着我们的眼睛,振荡着我们心灵,我们该怎么办?

  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名著读后感 篇13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一样,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以前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一样。

  年轻出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期望能够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主角,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没有好的方法之下,以前以「教师的权威」,用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虚荣,逼迫学生在各项比赛中斤斤计较分数,以争取许多“虚伪的荣誉”。甚至以“分数”来看待孩子,也以“外表”来衡量孩子,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颤抖,惭愧不已。

  不断的调整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因此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

  我的体会: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就应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就应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没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必须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二、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一样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决问题。我们就应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四、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个人过度重视,忽视;;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能够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决定潜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带给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此刻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满期望与理想。

  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完美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

  1、系统思考;

  2、自我增进;

  3、改善心智模式;

  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进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务必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此刻各科教学工作上、表此刻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名著读后感 篇14

  今天我有幸读了西方教育名著《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一本书,此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这是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 绝大部分也是世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书中提到一个被勒令退学的孩子——比利,因为他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而被勒令退学了。

  还有一个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原因是她总是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其实年仅六岁的她原本就是一个活泼好学的孩子,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的第一天她是何等地激动,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她眼睛里充满了迷惑,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却被认为是“痴呆生”。

  其实,教育是一门神秘的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无论古今中外不乏许多大器晚成的伟人,中国就有齐白石,年少时只能以木匠为生,五十岁时开始学习绘画,终成一代国画大师;而外国就有爱因斯坦,年幼时数次不及格甚至零分,也没阻碍他成年以后智力的蓬勃发展,“最伟大的发明家”桂冠无可分非议的属于他。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一块玉,一块可雕之玉,对他们一视同仁;并要坚信在爱的滋润下,“另类学生”终有一天都会成就自己,成为社会可用之材,心得体会

  无论进步、落后,都不要让我们的学生经常生活在否定中。一个学生如果很少得到表扬和激励,总是受到副面的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进而自暴自弃。关注缺点,只会让学生在充满挑剔的眼神下,变的越来越不自信、甚至绝望;关注优点,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殷切希望,体验成功的愉悦,获取前进的动力,奔向成功的彼岸。据说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渔夫在深海里打捞到一个硕大的珍珠,他无比兴奋,因为珍珠实在很大,但美中不足的是这颗黑珍珠上有一个白点,渔夫不满意。拿到家后小心的剥掉白点,就在渔夫细心而谨慎的剥离下,珍珠越来越小,到最后渔夫泪流满面——珍珠没了。其实,渔夫的.心态和我们的选择思路有着相同之处,就是错误的钟情于缺点,更可悲的是总跟在缺点后面,只看到学生的缺点,无法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 实际上人从愚昧到觉悟、由混沌到开化,总有一个过程。教师决不能因为学生的暂时混沌,便将其看扁看死;也不能为了让学生所谓的早日开化、醒悟,而不惜违背教育规律去拔苗助长。教师要坚信学生将被唤醒的必然,要学会等待。等待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积极发现的过程。学生的品质、智慧、浅能,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得以显现。这种显现,往往稍纵即逝,我们要有灵动的心与锐利的眼光,善于于无声处听即将响起的惊雷。 教育,自其诞生之始,就注定是一门关于唤醒的艺术。然而,唤醒,离不开对话。对话,不止是语言的勾通,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或许可以提及“牧师”这一职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牧师与教师的工作一样,都以净化他人心灵为己任,只不过前者以上帝的名义,后者以知识及技能的名义。在牧师的字典里没有“命令”,只有“对话”。因为在其眼中,教徒、教友或求助者与自己一样,都是上帝的子民——倘若对话,双方永远平等。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勾通与交流,不也正是民主的、平等的对话吗?因为,他们都是真理的子民。教师在课堂内外,不妨以诗歌般温暖的话语、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使学生天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发挥到极致。

  同时,唤醒需设置情境。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所以,教师要创造对话双方共同探讨的平台,要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提出怀疑与批判,但决不居高临下,要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即使有错,也以各种方式来维护和谐的对话情境,以求对话得以持续。这并非敷衍,而是一种宽松。这样才让对话双方有足够的空间互动,在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唤醒,心灵潜能得以发掘……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 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

  这本书值得一看。

【名著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名著的名言02-04

名著读后感精选02-07

名著读后感06-10

《经典名著》读后感02-17

经典的名著读后感03-07

[精选]名著读后感07-04

(精选)名著读后感07-05

名著读后感06-12

名著读后感06-17

经典名著的读后感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