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牛棚杂忆》有感范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牛棚杂忆》有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牛棚杂忆》有感 1
前几年看《学者随笔》,读到季羡林先生写的《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即《牛棚杂忆》第20节,有两处感慨颇深,其一是结尾,季羡林先生写道:
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可是我对于当知识分子这个行当却真有点谈虎色变。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轮回转生。现在,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一辈子无论如何也别再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弄成知识分子。
不知您读到这里有什么感想,我心里的感觉是酸溜溜的,很不是味道。
季羡林先生说,我原来为自己定下了一条守则:写的时候不要带刺儿,也不要带气儿,只是实事求是地完全客观地加以叙述。但是,我是一个有感情的活人,写着写着,不禁怒从心上起,泪自眼中流,刺儿也来了,气儿也来了。我没有办法,就这样吧。否则,我只能说谎了。定稿与草稿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定稿中的刺儿少了一点,气儿也减了一些。我实际上是不愿意这样干的,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尔。
“怒从心上起,泪自眼中流,刺儿也来了,气儿也来了”,恐怕是很多回忆起文革或下乡的悲惨遭遇时的真实感受(当然,那些挥舞着皮带大棒整人的`人是不会“怒从心上起,泪自眼中流”的)。季羡林先生当了一辈子知识分子,被誉为国学大师,老来竟然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一辈子无论如何也别再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弄成知识分子”,这实在是对社会的一大讽刺。他老人家写这几句的时候,笔下流出不知是怒还是泪,表现的不知是刺儿还是气儿,也许四者兼而有之吧。
他在文章最后部分写的一处也颇耐人寻味。他这样写道:
我在上面写了我对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看法。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写历史,连鉴往知今一类的想法我都没有。倘若有人要问:“现在怎样呢?”因为现在还没有变成历史,不在我写作范围之内,所以我不答复,如果有人愿意去推论,那是他们的事,与我无干。
他只写对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看法,而不愿涉及“现在”,这似乎很让人费解。他的《牛棚杂忆》写的不都是知识分子的“现在”的遭遇吗?虽然没有直接写“看法”,没有“鉴往知今一类的想法”,可是我们读到下面这些文字的时候,难道不会联想起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的面目吗?
季羡林先生说:中国这些知识分子,脾气往往极大。他们又仗着“骨气”这个法宝,敢于直言不讳。一见不顺眼的事,就发为文章,呼天叫地,痛哭流涕,大呼什么“人心不古,世道日非”,又是什么“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种例子,俯拾即是。他们根本不给当政的最高统治者留一点面子,有时候甚至让他们下不了台。须知面子是古代最高统治者皇帝们的命根子,是他们的统治和尊严的最高保障。因此,我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理论”:一部中国古代政治史至少其中一部分就是最高统治者皇帝和大小知识分子互相利用又互相斗争,互相对付和应付,又有大棒,又有胡萝卜,间或甚至有剥皮凌迟的历史。
季羡林先生的“理论”,真是一针见血,一点面子也不讲的。但它真的只限于“中国古代政治史”吗?我不得而知,也许真的是这样吧。我不知该怎么讲,那就难得糊涂好了,因为有些东西在某些时候是没法或不能弄清楚的。如果您感兴趣,那就去自己读一读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吧。
下面节录了《自序》《余思或反思》《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等三节,供有兴趣的博友阅读欣赏,或许您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对那些至今还在为文革下乡涂脂抹粉的无耻文人(也许还算不上文人,只是写无聊或无耻的小人)有更深刻的认识。
读《牛棚杂忆》有感 2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牛棚杂忆》,正如季老在序中写道为何要写此书的理由一样,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晚辈,的确需要通过这样的书了解那一段历史,正视人生。解读人性——-一种极易膨胀起来的非物质。
不亏伟大的教育家,平实且真实的语言,循序渐进带你走入一个完全未知的年代,看到那里善良的无助和欲望的泛滥。还有法度的无能为力。
季老先生头顶被冠以的各种光环——-国学大师、语言大师等等,使他象一座丰碑般存在于我的心里,我感到他伟大、他不简单、他了不起。但正是《牛棚杂忆》让我有幸走近了这位老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饱尝人间冷暖,又乐天达观的魅力人格。
是的,多么光耀的结果都有着最朴素的'出发点;多么坚强的忍耐力背后都有着最脆弱的想法需要克服。
曾经对老师的印象不是太好,在我刚刚步入学堂的小学时代,老师留给我的人生印象是:凶神恶煞、粗枝大叶、骂声不绝、偶尔还有拳脚相加……由此使我对老师一直是敬而远之的,所以我也从没有去看望老师的经历,甚至想都没想过。
为什么我遇不到象季先生这样博学、和蔼、谦虚的好老师。只可惜太迟才了解这位亲切的老人,一想老先生已驾鹤西游,不禁悲从中来。
读《牛棚杂忆》有感 3
我很遗憾,我现在才看到这本书,本来可以在七年前看到的。但过错导致错过,虽然书和人不同,但此情此境已非彼情彼境,亡羊补牢事后弥补,但伤疤只会随时间而变淡却非消除,骨子里的气质却随时间推移而越发浓厚。
如果早点看这本书,在我仅经历的人生中最灰暗的那一段日子,我可以找到一个年长的同伴,可以找到一份慰藉,还可以不至于整天想着跳楼。没有谁愿意成熟,因为成熟就要付出代价,有人说渴望成熟,当你真正去经历了或许就不这么想了,生活磨平了我们的菱角,于是我们圆滑了成熟了,沙子在贝壳里最后成为珍珠是要用身体去研磨的啊。没有谁愿意远比同龄人成熟,和同龄人没有共同话题,总是去趋向和奉承是一件痛苦和遗憾的事情。
复读初三像怨妇一样上着,而高中像傻子一样过着,大学像狗一样活着,就这样,三年四年,七年,一晃而过。蹉跎的是岁月,流逝的是青春,消磨的是锐气,一路有平坦舒适,也有坎坷艰难;走过阳光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有过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上帝在那儿为我关门(开门)和开窗(关窗)忙得不亦乐乎,而我平平淡淡,也就沿着一条曲折的路不断在前进。
经过那一年的锻炼,我的`脸皮厚度那是与日俱增,心里承受力那也是节节攀升,越来越感觉自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只要你没把我弄死,我总是能跳出来蹦跶的。
现在我最怕的是别人说我是个好人,我觉得这是在骂人,因为潜台词是“你是个傻子”,我自己做了什么事我自己清楚,不需要别人夸奖,自己肯定自己就行,就像左手去握右手,给予温暖和鼓励,除了我自己外还有什么人了解我呢?
而我最不怕的是别人骂我,越骂,我越开心,反正被别人骂多了,听着听着就习惯了,要是在睡觉的时候骂,那就更好,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催眠曲!
我知道我的境界离季老先生相差太远,但自我感觉还是很虔诚的在看这本书的,虽然没有沐浴更衣,斋戒三日,但在看书的这两天时间里,内心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和从容,即使我昨天忙得天昏地暗,累得天旋地转,心里依然水波不惊。
只有经历才能懂得,我始终相信古今中外,只要是人,在很多方面特别是思想情感方面有许多的共通之处。相交于先生,我的这点经历九牛一毛,我的人生阅历不值一提,但我毕竟懂得了生活需要苦中作乐,活下去比死亡需要更大的勇气,人一旦下定决心坚持,那种忍耐和执着是非常可怕的。
《牛棚杂忆》,我明白了,对于过去伤害过自己的人,能够不偏不激,包容多过责备,忍耐多过报复,能设身处地的为人着想,服从大局,自我牺牲;而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有的仅仅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眼神和动作,却能够感激一生,适时便报答。先生一生研究佛,只此一点,先生已达至大乘境界。
《牛棚杂忆》,我明白了,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坚定自己的内心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越是挫折磨难,越是要坚持信仰、坚定内心。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不在于困难时口号喊得有多响亮,而在于能不能坚定的站在风口浪尖,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牛棚杂忆》,我明白了,生命是一个状态,生活是一个过程,死亡是不可预知的,但却是突然的,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就不用讨论死亡,“不知生焉知死”,不管前世来世,也不管昨天明天,过好今天,活在当下!
读《牛棚杂忆》有感 4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牛棚杂忆》,正如季老在序中写道为何要写此书的理由一样,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晚辈,的确需要通过这样的书了解那一段历史,正视人生。解读人性——-一种极易膨胀起来的非物质。
不亏伟大的教育家,平实且真实的语言,循序渐进带你走入一个完全未知的年代,看到那里善良的无助和欲望的泛滥。还有法度的无能为力。
季老先生头顶被冠以的各种光环——-国学大师、语言大师等等,使他象一座丰碑般存在于我的心里,我感到他伟大、他不简单、他了不起。但正是《牛棚杂忆》让我有幸走近了这位老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饱尝人间冷暖,又乐天达观的魅力人格。
是的,多么光耀的结果都有着最朴素的出发点;多么坚强的忍耐力背后都有着最脆弱的想法需要克服。
曾经对老师的'印象不是太好,在我刚刚步入学堂的小学时代,老师留给我的人生印象是:凶神恶煞、粗枝大叶、骂声不绝、偶尔还有拳脚相加……由此使我对老师一直是敬而远之的,所以我也从没有去看望老师的经历,甚至想都没想过。
为什么我遇不到象季先生这样博学、和蔼、谦虚的好老师。只可惜太迟才了解这位亲切的老人,一想老先生已驾鹤西游,不禁悲从中来。
【读《牛棚杂忆》有感】相关文章:
九龙公园,香港杂忆美文10-07
童年杂忆冰心读后感10-07
读《忆读书》有感10-03
杂笔10-06
杂抒情作文01-13
忆10-05
日暮杂思作文03-07
长相忆最忆是师恩作文05-06
废墟杂味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