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后感

时间:2024-11-22 23:21:03 毅霖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资治通鉴》读后感 推荐度:
  • 《资治通鉴》读后感 推荐度:
  • 《资治通鉴》读后感 推荐度:
  • 《资治通鉴》读后感 推荐度:
  • 《资治通鉴》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资治通鉴读后感(精选17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资治通鉴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资治通鉴读后感(精选17篇)

  资治通鉴读后感 1

  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一书。此书给当时的人的影响力非常大,更给后人予警示。

  《资治通鉴》此书详解了九世纪在战国纪的沧桑风云中,我了解了六合一统,在汉纪的泱泱文风当中,我知道两汉(西汉和东汉)的兴衰,在三国纪当中,我清楚了乱世中的`演进,在晋、宋、齐、梁与陈纪当中,我了解了当时浑乱的场面,在唐纪当中,我知道了封建社会的鼎盛,在五代纪中,我明白了五代十国的演进。此书里面也写了许多名人,如贤明帝王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开辟汉风的汉高祖刘邦、开疆拓土的"汉武帝国刘彻、渡江称制的司马睿;如贤明臣子有:变法的商鞅、纵横的苏秦、仲父吕不韦、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外交家班超;如贤明的武将:乐毅、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父、飞将军李广、秦叔宝。可见,《资治通鉴》的历史知识面十分广泛。

  司马光发愤写了《资治通鉴》完整记述了战国至五代时期的种种时间,并且英雄人物辈出。里面更加给后人给予经验。俗话说"读史明志",所以,读历史可以让人志存高远。

  资治通鉴读后感 2

  提起《资治通鉴》,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告诉你吧,它是一本历史故事书。由于我热爱历史,妈妈就在我过生日时送了我这本书。

  它的封面有四个深红色的大字《资治通鉴》。除外就只剩下那“一片草地”和那几个栩栩如生的、正在翩翩起舞的`古代陶制品了。书后还有大约五百字的简介,方便人们来了解它。

  有人说:“外表美无用,需有实际效果才行。”我给大家说一说它的作用和主要内容吧!它主要讲了古代的故事和人物,如:《三家分晋》、《三顾茅庐》和《孔融让梨》等。整整一千四百多年中所发生的事情都被它讲了出来。如果你想查古代故事或人物,只需打开《资治通鉴》,答案就会立刻呈现在你的面前。

  有一次:妈妈问我三国时期的“小霸王”是谁。我找了很多资料都没找到,最后还是在我的“宝贝”《资治通鉴》中找到了。从此我更爱《资治通鉴》这本书了。

  《资治通鉴》真是我的好宝贝!

  资治通鉴读后感 3

  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资治通鉴》,这是一本著名的历史书。

  我最喜欢里面的一个故事“商鞅变法”,“商鞅变法”里的的商鞅是一个著名的改革家。那个故事讲的是商鞅不是秦国人,也不姓商,原名公孙鞅。他从小聪明好学,喜欢研究刑名之学。他受不了魏国对他的`冷落,投奔到了秦国,受到了秦王的重用,当上了左庶长,实施了著名的商鞅变法。为了让百姓相信他遵守诺言,他在京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承诺谁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谁就能获得10两黄金。大家都不相信商鞅,商鞅就提高赏金到50两。于是,有一个壮汉真的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果然奖赏了50两黄金给他。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大家对商鞅制定出的刑法不敢不信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要遵守诺言,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也让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资治通鉴读后感 4

  本书的作者是司马光,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本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周朝到北宋初期“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发展。

  妈妈给我买了这套书,刚开始还闹了个笑话。看到我的书架上多了一套《资治通鉴》,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目录尝尝鲜。“呀,不好,妈妈,你买的书不全啊,是不是发货不全啊,怎么到了唐朝就结束了,怎么没有宋朝和清朝啊?”我问到。妈妈笑了笑说:“坏了,小松啊,你赶快打开以前妈妈买的《史记》看看,是不是只到汉朝就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啊?”。我想了想说:“妈妈,我知道了,司马迁是汉朝的,他写的《史记》当然只能写到汉朝了,那我赶快了解一下《资治通鉴》的作者吧。”

  毛主席他阅读了17遍《资治通鉴》,称这本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本书有四卷,我花了两个星期全部都读完了。里面的`故事很精彩,每个人物都很真实。通过阅读历史,我总结了朝代更迭的几个原因,一是百姓苛捐杂税太重,民不聊生,农民就起义了,比如秦朝就是这个原因,后来农民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但是秦朝的根基被动摇了,后来刘邦和项羽大军彻底消灭了秦国。二是由于国家的贫弱带来的外族入侵,比如蒙古大军扫平了欧洲大多数地区,同时也消灭了南宋。我还发现,在两个大的朝代之间都会有一些短暂的战乱和小王朝,比如王莽的新朝,只有15年,比如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过读史,我了解了很多历史典故,认识了更多的字和成语,阅读能力也提高了。

  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知得失、水因此载舟,亦因此覆舟。”读历史的好处很多,我喜欢读历史。

  资治通鉴读后感 5

  孙子说:“不动如山,动如雷震。”赵国常与匈奴交战,每每失利,赵王改派李牧把守边疆。李牧每日犒劳将士,不允许出战,连续几年赵国都没有什么损失,赵王和匈奴都以为李牧怯懦。由此匈奴军队军纪开始松散,越来越缺乏组织,以致士气大减。赵国将士们每日接受赏赐却没有机会为国家效力,都愿意一战,后来大破匈奴军队。这就好比在收到别人攻击或排挤时,不要立即报复,要学会忍耐。表现出自己宽容大度的一面,对身边支持自己的人多多施以恩惠,有更多的人支持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若他以为你胆小懦弱,更加骄横,这就可以找准机会给予致命一击,此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自古以来,能成就大事的人,他们的胆识绝对不是常人能及的。敢作别人之不敢作,敢为别人之不敢为。此外一点,就是不贪图小利。智襄子是晋国四卿之一,因为贪图小利,向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大夫勒索土地。韩子、魏子都惧怕他,赠予了土地,唯独赵子不与。智襄子率魏韩攻赵,反被赵魏韩灭族。由此可见,不管自己势力再强大,占别人的小便宜多了,时间一久必然会引起公愤。

  无信、无惠,则无人和,就是天人相助也无济于事。作为一名领导要清楚三点。其一,无信不立,应当首先立木取信。人性是贪婪的,但也是有良知的,何不让他们占一些便宜以达到取信的效果。其二,拿出自己的'一半东西,来分与他人,“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其三,再从自己的反对者的薄弱环节开始游说,阐明利害,可以大大的动摇其原本的反对决心。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确立并维护内部秩序。当内部不稳定时,只可守,不可攻。守,可结秦晋之好;攻,只会众不敌寡。这也是为什么火烧赤壁可胜,投鞭断流却败。

  君不尸小事,臣不专大名。作为上级,要顾及的应该是大的方面,小的方面交给部下去办就可以了,不必事事操劳。作为下级,在别人手下办事,要谦卑恭敬,不能抢了上级的风头。

  读过此书使我获益匪浅,这些政治、军事故事,让我明白了做人做事都要有一定的套路。人生就好似一场战争,拥有明确的战略和灵活的战术,运筹帷幄之中,方能决胜千里之外。

  资治通鉴读后感 6

  1有个叫成方遂的人,偶然得知自己与刘据相貌类似,于是他到京城门外大声吆喝自己就是刘据。围观之人众多,但大家都不敢轻易发言。隽不疑引经据典道,就算是真太子也是罪人,太子当初是因为得罪了先帝而潜逃的。遂将此人先扣押起了

  2隽不疑的做法是明智且符合实际的.,如今新政权已确立,就算真太子出现了又能怎样呢?霍光对隽不疑的应对方式非常满意,而成方遂充其量是扮演了回小丑,历史长河里中的一个笑点罢了

  3李陵充当匈奴人的说客,试图说服苏武。这场对话当中,参杂着人性,友情,气节,无奈……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除了苏武,我们应当牢记常惠,马宏……当年,他们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

  4燕王刘旦,盖长公主,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应该讲,这支队伍的实力在线。他们为什么会失败?最怕和最可惜的就是行动前消息泄漏。泄漏消息的是个小人物——盖长公主一名侍从的父亲,叫燕仓

  5傅介子刺杀楼兰国王之事,作何评价?本人赞同司马光的观点。作为大国,处事应当堂堂正正光明正大。搞这类公开的刺杀活动,试问以后其他国家如何看待大汉的使臣?

  资治通鉴读后感 7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众多的史书记载了其浩瀚的历史,描述了国家兴衰,朝代更替的过程以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就是其中一部著名的史书。它是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完成。《资治通鉴》记述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的历史。

  通观全书,我认为人民的力量是最重要的,是最强大的,民为国家繁荣昌盛之本。中国历史上不乏许多强盛的大一统王朝,它们能一统天下,就足以证明其强大,但也有一些存在时间非常短的大一统王朝,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王朝迅速灭亡呢——就是人民。

  细读之后不难看出,这些王朝的君主都不重视人民,他们加重人民的`徭役与赋税实行苛政,暴政,他们肆意敛财,挥霍无度,穷兵黩武,使无数百姓失去土地,失去家园,走上造反的道路,这个国家也迅速覆灭。

  但中国历史上也不乏长久强盛的国家,他们屹立数百年而不倒的原因也是人民。他们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注重节俭的政策。他们还鼓励人民积极生产,粮食的储量也就多了,国家日益强盛起来。

  唐太宗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就如同人民而舟就是国家。若是统治者重视人民,让人民过得幸福,富足,那么国家也就会更加强盛;反之,国家就会被人民所颠覆,走向灭亡。

  宋朝时期,欧阳修,苏轼和范仲淹都有一种“民本”思想,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宋朝的君主们较为重视人民,而宋朝也延续了几百年。

  当今的中国和共产党也十分重视人民,建国之后,实行土地改革,将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改革开放时期,党和国家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分田包产到户,给了农民生产自主权,再次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富裕起来,而国家也日益强大。

  孟子一直主张: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而这也正是一个国家想要富强所必须遵循的思想。现在的中国应更重视人民,才会越来越富强!

  资治通鉴读后感 8

  “窃以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若能读此书,将来出而任事,自有所持循而不至失坠。”这是清代名臣曾国藩对《资治通鉴》的一番评价,将这本书推向了一个极致的高度。“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是司马光编著的目的之一。

  司马光,字君实,号迁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在此期间,他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本书上起战国,下至五代,记叙了在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中朝代的更迭。虽然此书为编年体通史,里面并没有突出的人物形象,但记叙的历史事件,简要干练而又一针见血,一件或几件事情往往只用一段文字,极少有长篇大论,尽量缩短文字,使读者一目了然。如一例:

  “春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号步骑四十万,攻破孙权江西营,获其都督公孙阳,权率众七万御之,相守月余。操见其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权为笺与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操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

  寥寥数句,不过百余字,却叙述了曹操进攻孙权,孙权带兵与其相持,曹操感叹孙权英武等事。虽简短,却面面俱到,无一遗漏。将曹操的.赞赏和孙权的不卑不亢展现得淋漓尽致。“乃撤军还”四字,却草草交待了战争的结果。可见司马光在编纂历史时,注重人物的语言描写,而战争的描述极为简略甚至一笔带过。有详有略,让读者一目了然而不会遗忘事情主干。其中蕴含的深意又使人回味无穷。正如司马光自己所说:“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为何法,恶为可戒者,为编年一书。”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司马光之前的历代历史家和自己地某件事的点评。正因如此,才让一本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史书变得发人深省,富含道理。虽然个别评论受到了当时儒家思想和编者个人主观思想的影响,却也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一本传世之作。如:

  “臣光曰:圣人以道德为丽,仁义为乐,故虽茅茨土阶,恶衣菲食,不耻其陋,惟恐奉养之过以劳民费财。明皇恃其承平,不思后患,殚耳目之玩,穷声技之巧,自谓帝王富贵皆不我如,欲使前莫能及,后无以逾,非徒娱己,亦以夸人。岂知大盗在旁,已有窥窬之心,卒致銮舆播越,生民涂炭。乃知人君崇华靡以示人,适足为大盗之招也。”

  这段评论出自《卷第二百一十八·唐纪三十四》,是对安禄山攻入长安搜捕乐工,掠夺乐器、舞马等娱乐物品的原因分析和评价,指出唐玄宗奢侈无度,贪图安逸而招致灾祸。警醒后世君王在取得太平治世后居安思危,并“以道德为丽,仁义为乐”,修身养性,脱离纸醉金迷。也告诉我们珍视当下太平,不崇尚华丽奢靡,以德为本,立人为先。

  “上下若干年间,安危治乱之机,情伪吉凶之变,大者纲提领挈,细者缕析毫分。心目了然,无适而非吾处事之方。读此书,尤能开涤灵襟,助发神观。”——朱熹

  资治通鉴读后感 9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资治通鉴》这本书,在书中,我认识了昏庸暴虐的秦始皇;机智聪慧的孔伋;巧言击破六国合纵的张仪;贤德明智的齐威王;热爱祖国能言善辩的蔺相如;勇敢无畏的.荆轲;足智多谋的韩信;猛悍刚强的项羽。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以人才为宝的齐威王。

  齐威王刚刚即位的时候,整天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各国纷纷入侵齐国,出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后来他翻然悔悟,下定决心“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当时,周王室势力十分衰弱,各诸侯大臣都不来朝拜。但齐王仍然坚持朝拜周王,这一举动深深感染了百姓,夸赞齐王贤德。齐王十分注重人才的识别和利用。一次,齐王询问大臣地方官政绩如何,大臣们都称赞阿城大夫,指责即墨大夫。后来,齐王派人去两地巡查,发现事实与大臣所说相反,说明阿城大夫贿赂大臣,不好好治理阿城,齐王十分气愤,杀死了阿城大夫和称赞他的大臣们。而即墨大夫认真治理即墨,不贿赂大臣,受到了齐王的嘉奖。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齐王不受蒙蔽,以人才为宝,经过一系列整顿和改革,齐国逐渐强大,开始称雄于诸侯。到齐威王末年,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盛的国家。齐威王也因善于纳谏用贤、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

  我十分佩服齐王,他是一个心系百姓,积极培养人才,不徇私枉法,赏罚分明,理智果断,顾大局,识大体贤德的好君王。

  资治通鉴读后感 10

  哈!本人的书多不胜数!其中最经典的是《资治通鉴》啦!它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等人根据大量鸣料编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以时间为序记录史事,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2年的历史。

  我最喜爱的一段历史叫“萧何月下追韩信”,讲的是萧何认为韩信是做大将军的.人才,将来对国家很有帮助,于是韩信逃跑时,萧来不及向汉王刘邦报告,就自己追了上去,有人向汉王报告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后来萧何回来了,刘邦问萧何为什么要逃跑,萧何说他去追韩信。刘邦又问,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逃跑的将军有十几个人,为什么你偏偏去追韩信?萧何说:”那些将军很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国家唯一的奇士,如果大王一定要和项羽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人可以一起计谋大事的,现在只看大王怎么决定了!”汉王想要向东方发展,所以,当即立韩信为大将。

  嗯,从这件事看出,良将需要有伯乐,萧何有很强的发现能力,能及时发现韩信带兵打仗的能力,同时,刘邦及时地采纳了萧何的建议,所以刘邦才能成就帝业,成为皇帝,否则历史就要重写啦!

  资治通鉴读后感 11

  《资治通鉴》上的一则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侍中刘晔,历任曹操、曹丕、曹叡三朝重臣,深受三代皇帝的信任,遇有军国大事,常常召来咨询,多有所中,在朝中很有威望。

  太初六年,第三代皇帝曹叡想完成统一大业,先挑软柿子欺,决定讨伐蜀国,但朝臣内外都说不可以,理由是时机不成熟,年年战争,还是与民休息的好。于是曹叡召入刘晔,问他可否?刘晔说可以。曹叡很高兴。刘晔从内宫出来时,群臣问他是怎样跟皇上说的?他说不可以。群臣很高兴,以为跟他们一边的。

  中领军杨暨,也是曹叡信任的大臣,他是坚决反对伐蜀的,每次与曹叡讨论伐蜀一事,他都是拼命劝谏。曹叡说:“你是书生,哪里知道军事!”

  杨暨回答说:“臣说的可能不对,但侍中刘晔,先帝谋臣,他就常说不可伐蜀。”

  曹叡说:“刘晔跟我说可以伐蜀。”

  杨暨说:“那可以召刘晔前来对质。”

  于是曹叡将刘晔召来问话,但刘晔不发一言。

  事后,曹叡单独召见,刘晔责备曹叡说:“伐蜀,乃军国大事,臣得与参与其中,做梦都怕泄露机密,怎敢随便向人言说。兵者诡道也,军事未发,一定要严加保密,像陛下这样讨论,我估计蜀国已经知道,并做好防备了。”

  曹叡一听有理,连忙谢过。

  刘晔出来后,又责备杨暨,说你太性急了,说服人主,好比钓大鱼,不能急收,要先纵而随之,然后再顺势收线,这样才能钓起大鱼。你是直臣,但没有计谋,缺少深思熟虑。杨暨也谢过。

  有人对曹叡说:“刘晔不忠,喜欢察言观色,趋奉皇上的'意思。陛下可以试着问刘晔,故意反着说,如果刘晔的回答与问话相反,那么说明刘晔与皇上的意见是相同的。如果刘晔的回答与皇上的反话也是相同的,说明刘晔都是假的。”

  曹叡一试,果然如此,心中大为反感,从此疏远了刘晔。刘晔发狂,不久忧病而死。

  《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引用前人的话加了一段编者按,说:“巧诈不如拙诚。”信矣!像刘晔这样既明且智的人,如果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可以与古之上贤媲美。可他偏好计谋,为人不诚实,结果内失君心,外被同僚鄙视,最终身败名裂,岂不可惜!

  其实现实社会也是如此,如今很多心灵鸡汤都是讲如何为人处世,或者在职场上如何出人头地,说的口若悬河、眼花缭乱。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按照“巧诈不如拙诚。”的原则,诚实守信就好了,也许一段时间会有误解、不快,但终究会理解赞赏的。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曾写过一幅对联:“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光明磊落地生活、工作,把精力都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人生会轻松、快乐许多。

  西方有句谚语:“诚实是上策。”也是这个道理。

  资治通鉴读后感 12

  以史为镜,《资治通鉴》书名就表达了宋司马光作史的目的。司马光说:臣今所述,止欲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体戚,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戒。

  司马光写史的目的,就是宣扬孔子儒教思想,作为正统的思想体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作了高度概括和评价。他说: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在于分,分莫大于名。礼纪纲也,分君、臣也,名,公。侯。卿。大夫也。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孔子的儒家“礼论”进行了史料论证,认为礼是国家强盛巩固的根本,不尊循礼治的准则就会毁灭失败。楚国失败,商朝的灭亡,都是因为统治者没有遵循以礼义治国的原则。天地是生命的本源,祖先是种族的根源,国君是治国的基础。礼可以敬天奉地。尊重先祖和国君,这是礼的三条基本原则。天下人服从礼治就能太平安定,服从礼治就能安居乐业。天尊地卑的观念自从明确以后,君臣上下的关系就可以确定了。尊卑上下的关系确定之后,贵贱等级也就分明了。

  孔子定位。正名,宣扬王权天授,为政治制度中的等级制度从“易经”中找到哲学依据,从而完善了儒教。“克己复礼”,恢复周朝礼制,是孔子一生追求的政治理想。而实现这个理想的道路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司马光说:

  礼之为物大矣!用之于身,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用之于家,则内外有别而九族睦焉;用之于乡,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用之于国,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用之于天下,则诸侯顺服而纪纲正焉。

  与其说孔子是教育家。思想家。道德家,不如说孔子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孔子明确了个人参加政治活动必须以道德修养为起点和基础。如今人们把政治看作是肮脏的东西,是一种普遍看法,究其缘由就出在政治家修身上。当然政治制度本身是决定一切的,这也说明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路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来,两千多年的历代皇帝都把孔子当作统治者的精神支柱,大加颂扬。拜孔。祭孔一直是皇权统治的一种常规行为。今天,人们把孔子当作中华文化的代言人,把儒教当作正统的国教。这和两千多年来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当看到穿着周服。奏着周乐,一躯三跪的祭拜孔子时,总让人感到不舒服,感到滑精可笑。难道我们就是这样低级庸俗的继承祖宗遗产吗?我们到底理解多少孔子整理和阐述的易经哲学的道理呢?把平民教育家当作古代帝王看待,是不是不符合历史真相呢?

  任何历史人物都受制于他那个时代的文化思想束缚,打上历史的时代的烙印,孔子也一样。从易经哲学的道理来理解,我们一方面不能把孔子的理论说成是绝对真理;另一方面又不能苛求孔子理论中的缺陷。以下谈谈自己学习中国历史典籍的体会。

  打开中国历史书可以看到,周朝姬氏当家;秦朝赢氏;汉朝刘氏;魏朝曹氏;晋朝司马氏;隋朝杨氏;唐朝李氏;宋朝刘氏;等等。“皇帝轮流坐,今天到我家。”并不符合王权天授。天尊地卑的法定次序。就易经本身发展来说,孔子之说既不是连山易。归藏易等的卦象次序,它们也没有天尊地卑的含义。另外,从历史上研究易经学派来看,象数派就从来没有这种思想。总之,从历史事实看;从易经本身演变发展看;从研究易经的学派看;“天尊地卑”之说都不成立。所以,天尊地卑之说,只是孔子的创造,而不是“易经”哲学的本义。

  以上是对孔子《易经大传》一些简单看法,以后再深入讨论。下面说说对司马光《资治通鉴》对儒学评价的看法。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中国,前有商鞅变法,后有李斯扶政。商鞅和李斯都不是儒家。秦朝的历史表明,司马光所断言的不遵儒学就会亡国灭种是不正确的。商鞅变法的实质是对周朝氏族贵族统治下的经济制度的革命,而不是在原有经济制度不变基础上的王权更迭。商鞅变法核心有二,土地制度改革和郡县制度改革。一个是经济制度改革,确立了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一个是政治制度改革,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政权基础。从而奠定了秦王朝的经济制度基石。这是对商。周经济制度的革命,是与孔子主张的“克己复礼”对着干的。秦朝的'改革和统一,建立起中国封建社会初型,形成新的国家形态,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有巨大意义。秦朝建立的国家制度,相比被西方学者吹捧的罗马国家制度更先进。指导秦朝建立的是法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

  纵观历史,对《易经》理论的阐释上基本上分为两大派,即黄帝。老子的黄老派与孔子的儒学派。他们对易经的解释很不相同,甚至尖锐对立。汉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世上崇尚老子之学说的人往往都排斥儒学,崇尚儒学的人则排斥道学。这里大概就是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吧!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更是认为:

  至于老。庄虚无,固非所以为教也。

  老、庄之书,大指欲同生死,轻去就。

  完全排斥了黄老学说及其他诸子百家学说,宣扬儒学的霸主地位。

  所以对史学家的话,也不能句句当真理。由于个人的信仰及所处历史环境的局限性,史学家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现实而超越,必然有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今天读史,要有自己的判断。

  易经哲学讲变化,讲循环。我们如果把易经哲学存在论看成是能量存在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能量存在的形式,那么就不会有天地之别,上下之别,尊卑之别。更何况八卦或六十四卦中的园代表了一种周而复始的旋转运动,不可能显现上下尊卑。只有固定不动的模式中才能反映出的这种现象。这种天地定位之说,只能是人为的一种思想创造,而不是易经哲学的认识论。按老子道法自然之说,就会与孔子礼义之说对立和矛盾,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用儒学解释易经哲学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当今的学者还是把这种以儒释易当作唯一正确的方法,这是不正确的。对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贡献不可小视,但也不能用孔子一家儒学概括为中国文化。这就是读史心得。

  资治通鉴读后感 13

  《宋诗纪要》里这么写道:“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读史明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而《资治通鉴》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哪怕是这个信息流飞速的时代,它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本书就像一位老师一样,教会我们信义、勇敢、执着等道理。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著的一本著名的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多的一部巨著!

  在秦纪中,我看到了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壮举;在汉纪的泱泱文风中,我知道了两汉的兴衰;在三国纪中,我看到了乱世的演进;从唐纪中,我看到了国家的的鼎盛;在五代纪中,我看到了五代十国的更迭......它记录了各个王朝从繁华到衰败的印痕;它记录了各位优秀的帝王,如“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等;它记录了各位贤明的臣子,如商鞅等;它记录了各位英姿飒爽的武将,如霍去病等......可见它的'知识范围多么的广泛。各个朝代,各位名人,在这本书中为我们编织出一个真实的世界,让我忍不住为它沉醉,为它痴迷。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小时候家住坟墓附近,孟子就学着做丧事的人装神弄鬼,孟母见这情景觉得这里不适合他们居住,于是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孟子学着商人买卖的样子吆喝,于是孟母觉得这里也不适合孟子居住,就搬迁到书院旁边住,孟子学着学生们的样子读书写字、彬彬有礼。于是孟母认为这里适合居住便定居在这里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家庭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就像三字经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差不多,但是生活环境的不同,人长大后的性格也就不同了。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多去对我们身心有帮助的地方,例如图书馆、运动场等等,而不是网吧、游戏厅等不良场所。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时间很快会过去,等到了人生的结局时才想到读书,纵使是后悔也没用了。

  我们能从这本书中看到智慧、阴谋、勇武,也能在其中看到残忍、人性的挣扎与固守。无数精妙绝伦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和深深地思考,无数深奥的道理等着我们去理解,或许这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谛吧。

  资治通鉴读后感 14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恢宏巨著,清代学者王呜成读了《资治通鉴》后,认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今年暑假我有幸读了此书的白话版,受益匪浅。《资治通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它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故事描述,以警示后人,所以这本书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资治通鉴》有不少生动而富有内涵的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是“齐威王谈宝”的故事,魏惠王对齐威王说:“我国有12枚长宽各为一寸的宝珠,一颗便可照亮前后12辆马车。”齐威王听后笑着说:“我国虽然没有什么宝贝,但是却有四个人,一个大臣叫擅子,他将南疆边城镇守得无人敢进;一个大臣叫田玢,他镇守着西部边境,有他在,谁也不敢犯;另一个叫黔夫,他把徐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还有一个,叫种首,他把盗贼抓得干干净净,他们难道不比您的明珠更耀眼吗?”魏惠王听后觉得十分惭愧。

  魏惠王贪爱稀世珍宝,而齐威王觉得人才是真正的珍宝。一个以“12枚长宽各为一寸的宝珠”为宝,一个以“国家的四位重臣”为珍。明眼人一看即知两位君主之高下。是的,有了人才的.国家,才会繁荣富强,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重视人才的故事历来数不胜数,古时有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统军;管渡之战许攸投曹,曹操不顾不整衣冠急迫出门相迎。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人才的重视与争夺就更加不用说了,香港地区有“优才计划”,让有特长的人尽快取得香港身份;加拿大有技术移民,有一技之长的人可优先入籍,而快速发展的祖国更迫切需要人才。因此要像故事中的齐威王一样,把人才视如珍宝,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汇聚人才,才能造就越发强大的中国。

  资治通鉴读后感 15

  《资治通鉴》乃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最大者。它记录自周到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成书二百九十四卷,另《考异》三十卷,《且录》三十卷,总三百五十卷,三百余万字。其引用各种史料三百种,从历史中得到“兴邦之远略,善俗之良规,匡君之格言,立朝之大节;叩函发帙,靡不具焉。”该书传承九百年,与《史记》并为华夏文化遗产双璧,名蜚海内外。该书作者乃北宋司马光。原书名《通志》。因神宗以其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资治通鉴》。司马光未如太史公遭李陵之遇,幽于缧绁,亦以泥守旧制而离朝廷,投闲置散,由居庙堂之高,转处江湖之远,仕途困厄,政治失意,方专注以治史,得以蔚然成就《通鉴》。

  该书中我最喜爱故事是“韩信以少胜龙且”。

  公元前203年,韩信东征讨齐地;齐王向项羽求救。项羽派龙且率二十万大军前救齐。但龙且轻视韩信,自恃兵强,没有听从谋士的“深壁以待,无战而降”的策略。十一月,双方对峙潍水。韩信夜间令部堵塞河水上游。再率兵渡河击龙且,佯败而跑。龙且大喜,追韩信。韩信的兵马渡河回来;龙且也跟着渡河,上岸后,跟随龙且的部队只有三两千人马。韩信下令决堤,一泻而下的河水隔绝了龙且的大军,龙且的大军不能渡河,龙且的`三千人被韩信的三万人包围,最终被全部歼灭,龙且阵亡……这时,河那边的龙且大军溃散逃走……这是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个故事中,韩信足智多谋,龙且的志大才疏得到深刻的反映。他告诉人们统兵之道在于计谋,而不是军队多少。也告诫统治者不要骄傲自满。当然,这只是《资治通鉴》的一个故事而已。

  《通鉴》记人则神采飞扬,呼之欲出;叙事则词章纵横,河慢伏流;抒发情怀则大言小言,清风沐浴,长声慷慨,短音辛婉;渲染战争恢廓场面,奋其意气,推波助澜,一泻汪洋;其文

  辞简约洗练;华采呈少于齐梁,宏壮可追两汉。读诵诸篇,如鼓瑟奏曲,势若江河,或若清风凉日,月明星稀,每使人畅快淋漓,欲扬抵几,呼天喝地。可请鹰扬文苑。

  毛泽东曾言,历史不可割断。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当总结之,以承继此份珍贵遗产,其对于指导今世,帮助匪浅。《通鉴》即在此珍贵遗产之列。

  资治通鉴读后感 16

  这一周表现不好,没有按计划读书,没有如期写读后感。主要原因还是工学矛盾,但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感觉不对,我家洗碗的那块海绵,晒干了真的是挤不出水来;我倒是认同网上的段子:时间就像什么什么沟沟,挤一挤,还真的有。)这不,到办公室静静地坐着,修复一下说了一天话的喉咙,在书香中寻找人生的真谛,亦是休息也是享受。

  小时候跟着大人看晋剧,或者在中学时代听小说连播《三国演义》,或者上班后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曹操一直是那种白脸奸臣的印象。后来看《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才发现了曹操的正面形象——所谓“可爱的奸雄”。现在看《资治通鉴》,一件件、一桩桩关于曹操的历史事件,勾勒出他的形象。有他对汉王朝的忠诚,也有因手拥重权而对皇帝的不肖一顾;有年轻时代的`正义,也有为了维护权力的邪恶;有礼贤下士的用人胸襟,也有不用君子而用小人的心机;有建安风骨的道德文章,也有自我标榜的俏色辞令……他曹操就是一个人,也没有坏透,也没有好到成为模范。但我还是喜欢他身上那份让人感动、叫好的君子气度。

  资治通鉴读后感 17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人类智慧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起源,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中间多少撼人心魄的文章、字字珠玑的名句,在古典文学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资治通鉴》便是其中不朽的`作品之一。

  我深知手头的这本《资治通鉴》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资治通鉴》,但正是它使我明白为人要如李白般“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般“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做事要像班超那样“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像周处那样敢于“朝闻夕改”,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学习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学习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崇高志向;正是它使我明白交友要交“良师益友”,拒交口蜜腹剑的狐朋狗友;正是它使我明白“贫贱之交不可忘”、“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正是它使我明白在处事方面切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正是它使我明白做事贵在坚持“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它使我明白在学习上不仅要怀揣“非学无以成广才”的理想,还要有“治乱民犹治乱蝇”的方法再加上“锲而不舍”的执着,成功自然是“手到擒来”;一刀子过去你能写什么?而武将则不同,对方一刀子过去,把它激怒了,一棒子跟你拼个你死我活,对方也没办法。这是一个“潜规则”:国家混乱是要武将;国泰民安要文臣。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如:诸葛亮,是个文臣,却能在乱世时,使蜀国安定,这不是武将能做到的。

  说到诸葛亮,就得谈一谈曹操,这又是为何?乍一看,没有什么。可是只要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诸葛亮与曹操都是丞相;诸葛亮与曹操均开丞相府;诸葛亮为武乡侯,曹操为武平侯;诸葛亮与曹操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且均为“皇帝无权”。

  《资治通鉴》这本书比《三国演义》真是得多,希望众位不妨看一看!

【资治通鉴读后感】相关文章:

资治通鉴名言04-07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6-07

《资治通鉴》的读后感04-19

资治通鉴读后感04-26

《资治通鉴》读后感02-04

《资治通鉴》读后感07-23

资治通鉴读后感03-08

《资治通鉴》读后感(精华)09-28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10-16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