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合之众》读后感 推荐度:
- 《乌合之众》读后感 推荐度:
- 乌合之众读后感 推荐度:
- 《乌合之众》宣言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10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乌合之众读后感1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被剥皮的洋葱,一层层的,作者把那些粗糙的外皮剥了之后露出了内里真正的心。这本书还常常让我产生一种“自己这么蠢过啊”的感觉,然后,有时候会被书里作者无情地揭露逼得咬牙切齿,想大吼一声:你是怎么知道的?再看看他在书中是怎么评价女人的:“群体的某些特点,如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夸大感情等等,几乎总是可以在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中看到,例如妇女、野蛮人和儿童。”“产生这种误认的`经常是妇女和儿童——即最没有主见的人”“它就像女人一样,一下子变会陷入极端”。这种觉得“他说得好有道理可是为什么我就是很抓狂想出一记左勾拳”的感觉,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折磨着我。
这位十九世纪的法国作家古斯塔夫勒庞,写出的这本《乌合之众》即使里面有以上那些关于妇女和儿童的描述,但是它仍然被社会接受并成为世界名著广为流传,是因为它确实是一本让人们看清真相的书。作者用犀利的语言,对群体行为的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让阅读的人感觉酣畅淋漓。所以,《乌合之众》才会成为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冶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如果有人想真切了解自己在群体中处于怎样一种状态,就读这本书吧。我相信,它一定会虐到你的。
乌合之众读后感2
《乌合之众》的作者是古斯塔夫·勒庞,是一位法国人,他在书中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被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他也在书中例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论证他的观点,而我在读完这本书后,针对他的观点我也存在着不认可,但是回想起自己所在的社会,不也处处存在他所说的.“群体化”现象。
就从当前疫情来看,社会自发性的进行捐款,许多明星也参与其中,但总有人会跳出来说:“你一个大明星就捐这么点?这么抠门的!”慢慢地、种种话语接踵而来,形成群体对捐款者人身攻击,从而形成道德绑架,然而这些群众也是从个人观点向舆论中心靠拢,思想慢慢被同化。但平心而论,这些明星捍卫自己的财产有何不对,但公众情绪此时处于高度敏感,他们只会觉得有钱人就应该多出钱,但是无论出多少钱,群体只会认为出的少了,从而引发“众怒”。这群体中每一个人就如一滴水汇入了整个河流,河流依然在,但这滴水却再也找不到了。
在这本书中作者总是用一种绝对性的词语来叙述,虽然他在书中例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但我始终觉得还是比较武断。并不是所有的群体都能同化每个人的思想,个人的思想还是占据主导地位,就如一颗沙粒他哪怕汇入了沙漠,可他还是那粒沙,始终都能找到。
读完《乌合之众》这本书让我们接触到了群众这种行为、心理产生的原因。但是我认为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批判精神、怀疑精神,永远不要随波逐流,成为“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读后感3
这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必读书目,上大学就是老师们推荐书目的必读经典书目之一,后来读了新闻学专业研究生对它的认识更加深刻。
本书作者勒庞是个保守派社会精英,在一百多年前的法国他反对传统的国家主义,反对新兴的集体主义,推崇英美式的`自由主义。生活在法国革命不断的年代里,经历过巴黎公社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等历史时期,亲眼目睹了法国民众在传统的信仰与权威崩塌后,在近乎宗教般的革命激情中,退化成一群野蛮、善变、极端的原始人,在少数人的怂恿下,民众会毫不犹豫地做出骇人听闻的暴行,事后却要求爱国主义的荣誉勋章。是勒庞创作乌合之众的社会基础,他在《乌合之众》中总结道:民众缺乏理性,依赖于信仰与权威的引导,用想象来判断,模仿他人行为,简而言之,民众是盲从的。这本书所讲的群体心理学理论奠定了社会心理学的基础。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我们往往能找到同感,也有“乌合之众”存在,盲目从众无助无处不在。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心理学,了解是什么让我们盲从,如何克服盲从,从而确保一个稳定发展的幸福未来。
乌合之众读后感4
读勒庞在一个世纪前写的这本《乌合之众》,就像是在读一本二十世纪的人类史。他以先知一般的洞见,察觉了群体——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元——的各种特点及影响,并预见到,群体在一个愈加明主的社会中必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但也因此必将造成更大的危害。
勒庞该是个种族主义者。恕我可能对西方大众文化批判无知,但纵览全本书,“种族”这个词出现得最多次。勒庞认为:种族是决定人类行为最深层的因素。正是种族保留下来的“生理解剖学的”因素,决定了人类的无意识动机,而无意识动机又是群体行为的动因。所以,即使群体一律的无知、多变、冲动……但表现出来的方式又因种族而有所不同。
勒庞应该也是个精英主义者。在书中,他毫不掩饰对安德鲁撒克逊民族的崇拜,深为认同后者个人主义的民族特性。而他却多次地将法国大革命归结于本民族群体意识的主导,失望之情可见一斑。
看书时不时被他武断、不加推导的.结论所烦,认为其要是放在当代,可能连出版的机会都没有,或是很快就销声匿迹。然而,这本书之所以面世百年之后,还能被人所关注,被许多社会学家尊为“研究社会心理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必然有其独到之处。依本人拙见,还应归功其对于未来强大的预见能力。二十世纪世界的两次大战,不都是群体行为被诱导出、传染、放大后的结果吗?在看我们中国解放后的那场浩劫,不也是一场群体的狂欢吗?尽管勒庞的论证缺乏依据,但他仍能不无预见力地指出:“那些领袖们,杜撰一个模棱两可的词汇,描述一个伟大的图景,鼓动群体……而这些新东西不过是过去的专制换了张面孔……”正是群体最深层的无意识动机的稳定,人类一切看似美好的革命都像反复过去——看看半个世纪前的中国,和封建社会有什么区别?
就写这些吧,大多数感想还是要边看书边才能蹦出来的。最后勉励自己一句:保持自己的批判精神、怀疑精神,永远不要随波逐流。
乌合之众读后感5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名著,初次出版于1895年。该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诸种特点及其成因。全书分为三卷(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一样群体的分类及?特点),依次分析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深入透视了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趣味单一、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户外、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这部着作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曾评价说:“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群众心态。”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评价说:“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社会学家墨顿评价?:“勒庞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与任何学术着作一样,该书也有其局限性,如作者因群体的非理性性质和表现而对它持鄙视和恐惧的`态度。他说:“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礼貌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
但同时他又认为群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但这种内在矛盾并未减损其思想学术价值,而是为之后者开启了更深入研究的空间。这部着作对于我们这天认识和研究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好处。
乌合之众读后感6
《乌合之众》这本书是我学习社会心理学接触的第一本心理学著作,看完之后我对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有了近乎两极化的印象,一方面我被他对群体行为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群体心理细腻的刻画所折服,另一方面我却也对他过分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以及强烈的种族歧视而感到不可理喻。《乌合之众》是一部美丽与丑恶共存的作品,接下来我将根据我的理解对这部作品做一些解读。
1、群体心理的确存在
我们总认为自己能够随时保持自我,所以一直忽视了群体心理学的存在,但实际上群体心理学不光存在而且对我们的生活还有着巨大的影响。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出:当个人融入一个集体后,他的行为轨迹和思维方式将趋向于群体共性,人们开始放弃了自我思考而是开始听从一些指令,接受一些的.暗示,容易被煽动,行为上也开始表现得顺从群体意志。
2、群体心理的产生原因
一旦个体混迹于群体当中,在丧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后,他们对事物批判的标准便变成了一些简单的外在标尺,例如身处群体的人们总是觉得自己所在的阵营人越多其在伦理道德上占的优势就越大。勒庞在书中提到这种错觉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与更多的同伴呆在一起既是对他人判断的一种依赖,也是即使自己犯错但因为人多逃避处罚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心态在作祟。
3、群体心理的愚蠢
历史上最能反映群体心理愚蠢的案例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发生的对犹太人的种族清洗。希特勒在当上德国总理后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宣扬热尔曼民族的高贵以及犹太民族的低劣,并将德国一战的失利也归咎于犹太人,将犹太人塑造成了一幅魔鬼的形象。按常理而论,他的这些言论是如此的低俗和幼稚,一个成年人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他这番言论背后其实是想要掠夺犹太人手中的财富,可就是号称严谨的德国人却对犹太低劣论狂热地追捧,据不完全统计二战中死在种族清除中的犹太人达600余万,这个就是群体的愚昧。
对于书中所提到的不同民族在群体心理中的不同反应我没有更加深入的研究,但在道德上对于这种种族歧视我不能苟同。整本书读下来我对“人多力量大”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但在了解了群体劣根性的同时我也更加明白了合作在我们生活中的可贵。
乌合之众读后感7
在这本不厚的小册子里,作者讲述了很多现象,发表了很多的看法,然而,我从中只看到了三个字:非理性。而且,处在群体中的人,这个群体越庞大,越表现出一种非理性。而这,与欧美的政治制度的前提“群体是理性的”,恰恰相反。
经济学中,很多问题的分析前提是“人是理性的”,然而事实上,人只能做到部分理性。因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选择了这个选项,就意味着,其他的选项导致的结果不会为我们所知,无法做出比较。那么,永远只能根据部分信息以及有限的理解力与判断力来做出满意的选择,而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单个人,是部分理性的。
虽然单个人是部分理性的,但是许多人认为,当人聚集起来时,人们可以互相弥补掉其他人的缺陷,最终达到利益的一致性与选择的理性,正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并不以为然。
曾经有这么一个实验,研究人员运了一头牛到闹市中,然后让围观的人估计牛的重量,写在纸上,最后对将得到的结果计算,取平均数,发现得到的平均数竟基本符合牛的真实重量。一群人仅仅凭借肉眼观测,就能得出正确的牛的重量,仿佛正好是“群体理性”的一个有利论证。
然而,这个实验的前提是,人们没有进行充分的交流,没有过多的受他人的干扰而写下自己的估计,以及有一定的生活常识能够对牛的重量有一个大致的估计。现实中,很多事情并不具备这两个前提。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视频,一群研究人员进入电梯后,背对门站立,当电梯运行到另一层楼,电梯门开,一个人走了进去,发现他们都是背对着门,在犹豫了一下后,也转为背对门。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不断有人进入,但也都无一例外的由面对门转为了背对门。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自己碰到这种情况,是否也会和他们一样,背对电梯门。
如果群体中的人能够互相交流,那么,最后出现的情况往往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表明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头脑风暴法”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评论其他人的想法,要的就是避免出现思想的一致性,也就是思想控制。在一群人里面,总有那么一个或几个人表达能力更强,态度更为强硬,在这些人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坚持自己的立场时,更多的人选择的往往是跟随他们而不是做出反驳,这正和电梯实验相一致:如果电梯中的人并不能互相看到对方,那么即使研究人员的朝向一致,对于后上者而言,也没有影响,正因为后上者看到其他人的表现,即使与自己内心想法不同,也会选择去遵从他们。
为什么大多数人会产生从众心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一定是对的,而其他人的想法与做法必定有其道理。因此,就像一群乱哄哄的绵阳需要一只坚定的山羊来带队,群体中一旦出现了一个意志坚定的人,那么,大家往往会跟着那个人前进,以其马首是瞻。
就像舆论,人们总是追逐着一个个热点,可能在今天人们还在讨论这个话题,明天,大家就把这忘得一干二净,讨论下一个话题了。身处网络时代,我想,大家对于“带节奏”并不陌生,各种事件“反转”套路层出不穷,人们就“像一棵海草海草海草海草,随波飘摇”,以至于许多人高呼“什么才是真实的”。
所以说,一个群体的声音,往往并不是这个群体真正的利益所在,而是某一小部分人的想法,由他们主导发出的声音。
再一个,估测牛的体重,是因为估测者对于牛的重量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的,如果让一群连单位都不怎么清楚的小孩子去估测,我想,要能得出正确的重量,几乎是不可能的。“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才能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最忌的就是“外行指导内行”。试问,让一群演员去规划国家大事,怕是这个国家会被当做一场戏给编排了。
原我们就有着从众心理,亦或是跟随心态,而且是在超出自己本专业、行业的事情上,大多数人所能做的,往往就只能跟随别人。
西方国家所言的'“群体理性”,大家群策群力、互相弥补、在各自利益上达到平衡、最终取最优解的想法虽然很好,但终究敌不过现实。
人,终究是非理性的,在单独一人的时候尚且能够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一旦进入群体,且这个群体越大,单个人的想法就越微不足道,最终呈现的轨迹可能就会越偏离自己的想法。有人说,一人一票选举制最为公平。选民两千万,那么,你的力量就是两千万分之一,选民两亿,那你的力量就是两亿分之一,这时候一个人的影响力并不取决于你的理论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因为,首先,你可能没有绝对的把握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因而不会一直坚持;再者,就算你认为自己绝对正确且始终坚持,别人不知道你是否正确,此时坚持自己的想法与否对于别人是否接受没有必然的影响,最终,宣传自己的思想并让他人接受的,往往靠的是语言的魅力,说得难听一点,叫蛊惑。
任何一个创业成功的人,必然是有着巨大人格魅力的人。这个人格魅力体现在语言,能够描绘出一个美好的愿景,深入人心,打动人心,而且还能够提出一种价值观。高工资,能够让人心甘情愿的干活,而价值观,则能够让人不要工资的死命干活。可以说那些创业成功的人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跟着一起创业的人呢,虽然一起成功了,但不一定得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价值观的提出,是谁?是创始人,是老板。接受价值观的人是谁?是跟着一起创业的人。虽然他们接受了,但这很可能并不是其内心真正想要的,只是被灌输了他人的思想而已。
因此,我们真的不是理性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其实是身不由己的,是跟着别人亦步亦趋的。当然,正如身处市场中的我们,只能做满意的选择,而不是做理性的选择。
乌合之众读后感8
乌合之众,顾名思义像乌鸦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是个贬义词。那么,这必是一群"祸害"吧!这是一本写群体心理的书,我想,其中更多体现的是作者对于群体不看好的态度。所以,我本人也是有一些新的感触和不解,现就其中一些观点发表我的粗浅的看法。
我曾一直以为人多力量大。当你聚集在一个群体时,会有更多的人督促你,帮助你,这样你是受益无穷的。况且,人只有身在人群时才能突显自己,我觉得这是毋庸置疑的。脱离人群,你就无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然而,这本书好像又告诉我并不是这样的。
书中讲了群体具有冲动性,易变性,易怒性。也就是说群体具有轻信的倾向,并且具有暗示的影响。这么想也许并不错。例如,若是一个班集体,有一个同学进门后大喊一声:"老师今天似乎心情不好,咱们班这次没考好。"这时全班同学大概都会绷着一根弦,似乎被传染了一种紧张感。然后接下来在班主任课上大家都会认认真真的,生怕成为那个"碰钉子"的人。处于集体中的我们觉得这再正常不过,但这似乎也印证了作者的观点:群体容易引发骚动的特点,使其具有奴隶的冲动性。这件事似乎也引出了群体的盲目性,正如书中所言:"专门传播群体观点和信仰的方式从来都不是论证,而是传染。"所谓"三人成虎",不也就是这个道理。这么说来,更加动摇了我原本对群体重要性的看法。
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中,文中讲到:"个人利益很少会成为群体的行为推动力,但它是孤立个体行为的唯一动机。"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格品行,在他作为个体单独存在时,和处于群体当中时是不同的。一个人可能受集体影响,更大程度的放大了自己的品行。例如一个人可以对于自己的`生死存亡无所谓,但却无法接受自己群体的灭亡。在这个群体中,他所要维护的并非是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说因为处于群体中而扩大了他的某种品质。同样消极的品质也是这样,个人受集体的影响。我似乎被说服了。
可是换一个角度想,这难道不是因为人的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的问题吗?并不是人受群体的改变,而是这种改变取决于人。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因处于集体而变得更加高尚,有人却会因处于集体而更加粗鄙,说来说去都在于人的本性吧,与群体有多大关系呢?
在讲到群体的推理时,我又有些观点与书中相驳。所谓头脑风暴就是通过一个主题任意联想,发散思维。这自然是处于一个集体,人多力量大,得到的结果更多,更有效了。但是书中却说群体的推理是一种低级的类比,也就是盲目的类比,不探究本质。当然,文中也列举了一些令人信服的例子,但我依然不认为一个集体较个人而言,更为"弱智".
于是我从另一个角度说服了自己。一个人很聪明,很精明,100个人组成一个群体,每个人都很聪明,很精明,但这个群体是否就会发挥100倍的聪明才智呢?事实并非这样。这便要归结于群体存在的限制性。形成一个群体,要有很多因素,群体会有领导,会有各种等级,会有很多人站在集体的角度推理,而非个人角度,于是便产生了各种问题,出现了群体推理的呆滞。
总之,正如书名《乌合之众》,把群体比做乌合之众,从某种意义上也显示了作者对于群体的消极观点。当然事物总有两面性,虽然有很多方面我在潜意识里也赞成作者的观点,但也存在很多争议。
乌合之众读后感9
经典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其永远不会过时。为什么博学鸿儒在群体中却只会鹦鹉学舌,为什么谦谦君子在群体的支持下会变的得粗野不堪,肆无忌惮?为什么打动群体的观念总是经不起严密的推理?这是我翻开这本书看到的一段话,一连串的发问,让人不觉深思,不由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在读这本书之前对它是不了解的,光看字面,它指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只是介绍一开始就定性为道德败坏,无底线的一群人。实际上它是指聚合在一起丧失自我个性,受集体精神支配的人,研究在一个大时代下整个社会群体。
书中介绍写到“群体等同于无意识集体。因为无意识,所以力量强大。” 这种“无意识”是指群体的冲动和急躁、缺乏理性、低劣的推理能力、少有深思熟虑而混沌懵懂。在群众聚集、情感亢奋的`特定事件中,个人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弱化甚至泯灭,会不自觉地加入到集体意识中去。即使平时独处冷静清醒的佼佼者,一旦汇入群体,个人都会被感性所支配,被群体所裹挟,意识趋于群众的平均水平。所以群体具有冲动、盲目、易变、急躁、容易受鼓动、以及凌驾一切的道德观等特性。
网上经常发生的道德绑架事件,一旦发生什么事,网友站在道德制高点,集体性毫无理性的批判别人。例如给老人让座,老人认为:“我是老人,你就必须给我让座。”毫无疑问,这是个人理性的做法,但是在群体意识中,他们天然的认为,你有坐就应该让。
事实上,我们一直在一个群体中生活,必定受群体集体意识的支配。尤其是现今这个社会,尤其强调团队合作,再也没有了以前孤胆英雄式的个人主义。让我们感受到群体的力量越来越大。而这决定了我们必须了解群体,了解群体心理状态。让我们在盲目的之中带点理性,迷信的时候产生怀疑。
乌合之众读后感10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对于学习大众传播学专业的人来说,这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鼻祖之作,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最近浅读了这本名著,这本书因为理论和专业术语很多,很难坚持完整读下去,找了中译版本研读了,一点心得体会分享一下。这本书可以说是群体心理学研究的开山之作,书中的某些理论的确跨越了时代的束缚,直到现在也能从社会的一些事件找到与之对应的现象,堪称经典之作!书中的一些理论都是可以印证在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不得不说,勒庞先生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的各个方面深度剖析,极尽看似平淡之词,实则抽丝剥茧,透过现象看事物本质,直指惨淡的人性特点,这个确实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树立起来一座大众心理研究的里程碑!
这本书里的几个观点现在来看还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其中:群体作用导致个体智商下降。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那是不是当群体聚合的时候,群体的智力会高于每一个个体,不是的;那是不是就是他们智力的一个平均值?答案是不会的,特定时间和背景下,群体智商的智力会远远低于个体智力水平。
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所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个人观点和是非,用所谓的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为什么有的犯罪团伙里面的成员最后为了利益不惜内讧自残,那些平日里的手足之情,兄弟之义为什么会不复存在,其实说到底都是为了利益,内有手足之情,他们就是一群典型的乌合之众。
还有一些职场上面的人士,如果没有个人强烈的主见意识和是非观点,一旦自己的观点或者建议与群体意见相碰撞或者抵触,个人就会收回自己的观点或者意见,从而屈服于群体的意见,不管这种意见是错还是对,这时候个人的智商就会降到最低,强势一方的观点就会越来越强势,弱势一方个体就会沉默不语,呈现出螺旋状的下降趋势,这个观点和沉默的螺旋理论有点类似。
德国的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一个大众心理学理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人是社会性高等生物,是群居性的生物,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这个理论在职场和社会生活中有有所体现,特别是个人观点孤立,小群体联合提出自己的强势观点时候,个人不得不屈服于群体,牺牲自己的正确的.观点,从而获得占时的妥协和顺从。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就不会在承担个人的责任,这时候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盲从行为在智商下线的时候就会占据制高点,回想那些昔日的“抢购猪肉,抢购食盐”、“抢购板蓝根”事件,无一不是个体在群体行为中的智商下降事件的代表,盲从群体行为,放弃个体的理性思考的典型案例。
但愿我们都不是乌合之众,远离乌合之众的负面影响,不要人云亦云,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乌合之众读后感11
本书所谓的乌合之众,是指群体在聚集状态下的选择不存在理性。
不符合逻辑。其所做出的选择基本只依赖情绪、感情。这种情绪、感情主要来源于民族的历史习惯、维护团体利益的必要等。从这个层明而言,宗族、村庄之间的争斗和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并无区别。
在做出选择的过程中,群体中的个体没有主见,他们会盲目相信具有强权、威望、人格魅力的领导者。这些领导者的意见亦不必理性,空洞的、画饼的、概括的意见远比具体的、详细的意见更容易被群体接受。这种意见应该在具备确定性的基础上留有被群体自行想象的'空间,从而让群体达到自我认可的效果。这种意见必须不断被反复强调,且具有情绪上的感染性(所以民族主义是最有效的工具)。
作者在书中把这群乌合之众看成无用的群体,然而现实似乎并非如此。特别是在民族主义、国家意识的影响下,这个群体更容易通过自我牺牲去换取目标的实现。
关于乌合之众在民主中的破坏力,因为群体更容易被情绪而非逻辑打动,很多政策的出台只是为了迎合群体而非惠于群体,因而更注重于短期的出彩忽视了长期的利益。所谓的民主也在此过程中退化成了采取一切手段博取选票的街头政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语言的力量在其中具有最为重要的作用,用怎样的词语煽动情绪、批评对手的同时又不表露自己的主张、如何夸夸其谈但又不明确许诺。
努力时刻保持警醒,避免落入情绪的陷阱。当然在一些无关大局的场合适当加入其中也无伤大雅,毕竟群体间的社交人与人之间纽带。
乌合之众读后感12
刚刚翻看《乌合之众》的那几个小时里,我的内心塞满了对庞勒有关群体心理理论的认同感。尽管或许受时代限制,对于书中的一些内容我无法赞同,但是仅从群体心理的理论解释角度而言,这本《乌合之众》让我拍手叫绝。在作者的阐发以及举例中,我看到的是当今社会种种与之类似的社会现象。这样一本来自一百多年前的理论书所引发的共鸣感,让我终于明白为何它在社会现象类作文范本中的出镜率如此之高了。有人说它具有前瞻性,有人说是因为我国真正落后了西方国家一百多年,而我的观点是,这种无论时间、空间上的差距有多大,群体心理却异常契合的现象,或许恰恰说明了这样心理是来自人类本身的。
人类都是由人猿进化而来,追根溯源说白了也就只是万千动物之一,也具有动物都具有的特征。尽管人类经过多年进化、受教育、思想在一个又一个文明时代中更迭,但仍是有着动物的属性的。当人作为一个个体行动时,他的理智总是大脑的主要操纵者,由此他可以判断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错的,从而避免错误。而当人作为群体时恰恰是情感作为大脑的主要操纵者。所以群体的特征往往是冲动、易变、急躁的。因为我们自原始时代继承而来的破坏性和野蛮的本能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当他进入一个不负责任的群体时,因为知道不会被处罚,这种本能便会得到更加彻底的释放。庞勒称群体为“无名氏”,因为群体的数量庞大,群体中的个人难以被追究责任。所以他们对于责任的约束感就会完全消失。这样的'心理让我不免联想到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网络暴力情况。键盘侠们在一个匿名的网络群体中肆无忌惮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是辱骂诅咒某一个人,有时便会演变成“怒怼”。这样的行为根本就并非什么直率而是一种因不用负责任而产生的无所顾忌。甚至有一些人根本不知道事情原委就会随大流去指责某件事或者某个人,这便是群体对于个人的同化作用。
庞勒说“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也不过就是沙漠中的一粒细沙,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的恰当,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个人被群体化后的表现。这也是为何如今随波逐流现象愈发强烈的原因。在之前所说的网络暴力的例子中,体现的不仅仅是群体易冲动,易急躁、易变的特征,还有的是他们易受暗示、易轻信他人以及具有非常偏执,且强烈的道德感的特征,在网络上便会形成所谓的道德绑架。群体往往不善于思考,他们只会单纯认定一种真理或缪误。因为他们具有太多的“脑子”了,而这么多脑子中只有一种思维,便是群体的思维。这是庞勒口中的群体积累在一起,只有愚蠢,而不是聪明。这是个人意识在群体中不断缺失的体现,这样一种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会让人完全完全服从于使之有意识人格消失的人,甚至在暗示下做出一些有违常理或者与他性格矛盾的事情。人们会因为自己强烈而偏执的道德感去迫使他人做一些满足他们道德感的事情,例如在一场灾害中强迫富豪捐款、公交车上不考虑他人身体原因便强迫其让座等等,倘若你选择了拒绝,便会有一群人蜂拥而至对你加以指责。这些举动在群体看来是替天行道。然而现实是人们在不明真相下的指指点点,或许对于当事人而言才是最为痛苦的,那些顶着道德光环的人或许才是真正的施暴者。
所以在社会进步层面上而言,对于个人,有意识人格的保留就会显得非常重要了。不盲目轻信他人言论,不盲目选择被迫社交。作为个人我们能做到的,只有让自己的思想不成为他人的跑马场。要做到保留自我意识最重要的便是对于自我的认可,唯有自信于自己的观点、对于是非的判断,才会做到坚守。
而在群体方面,一个积极的暗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群体根本没有预先策划。他们可以被最矛盾的情感所激励,但是又经常受当前刺激因素的影响,他们就像被狂风卷起的树叶,朝着各个方向飞舞,接着又落在地上。”这样的一种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群体的“可塑性”。他们并非都是负能量的集合,某种程度上而言,刚刚形成的群体就像是一张白纸,最后成为怎样的一张画取决于沾有色彩的画笔。一个积极向上的暗示可以使得群体向一个好的方面发展。暗示会在群体中形成一种信念,而信念正是一种文明的基础。群体会为了某一种信念的成功而舍身取义,所以古往今来,在乱世之时会有各种理念的革命去推翻原有依然衰败的制度,去创造新的制度。而在盛世安稳的时代,群体理应是一种稳定剂,是真善美的践行者。唯有群体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了,社会才会愈发向上,一个国家民族才会稳定进步吧。
乌合之众读后感13
《乌合之众···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本书描写了群体心理、群体的观念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特性,其中有意思的是分析了社会教育问题和群体领袖及其演讲。
一群具有什么样特性的人才能定义为群体,是首先要讨论的问题。他们也许是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或者属于某个阶层,亦或是有着共同的政治立场,什么样的一群人不是群体呢,一个广场上的'人,一个国家的人,因为你没法用一个共同的心理特性去描述他们。
群体的特性是冲动的,可善良的也可以是邪恶的,他们对复杂的事情无法处理,哪怕他们是一群大学生,平时理性和富有知识,成为一个群体后,对复杂问题也是无法处理的,对群体的任务是越简单越好。
本书讨论的教育问题,放到现在同样是问题,一百多年了仍未解决。社会生产发展提高了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的目的和社会就业的不稳定,让年轻人群体的就业目标变成了公务岗位,又由于岗位的稀缺性,造成了大量的年轻人无法成为公务员,他们接受了公务员式的教育,却无法获得相应岗位。巨大的失落感,让年轻群体无所适从。前段时间看到消息,教育拨款倾向中职教育,好的中专学校录取分数接近本科,希望以后的孩子,能够从工科学校学到更专业技能,走出美好的未来。
本书讲解了如何成为一个领袖,群体领袖具有什么样的特质。群体领袖一定要有威望,他在群体的中演讲,凭借自己的威望就可以让群体安静,演讲稿也不需要有什么具体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他的演讲只需要断言,并把断言不停的重复,将自己的情绪传染给群体。这样的观点就会深入人心,哪怕你回家后发现他讲的就是一坨狗屎,但是身在群体之中你一定会对此深信不疑。
这本书我刚读完了第一遍,全凭印象写的读后感,其中偏见和误读望指正。
乌合之众读后感14
《乌合之众》这本书出版于19世纪末期,结合19世纪的时代特点来看,本书所提出的观点是十分新颖且具有震慑力的。即使是现在,在读到部分内容时,也会被作者深刻的观点所吸引。但是,由于本书的出版时间,很多内容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作者重新界定了群体的含义。他指出,并不是一群人聚在一起便可以被称作为群体,而是有共同的目标的心理群体,为自己的论述划分了明确的界限。
在本书中,作者主要的观点无非是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对群体进行分类,对其的心理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第一,群体具有无意识、缺乏推理能力、感情至上、缺少责任感、易受到暗示、易被催眠和控制、易出现传染现象、推理能力不足、想象能力泛滥等特点。第二,群体的感情具有冲动、夸张、轻信、单纯、保守、偏执、专横等特点。第三,在群体中,道德观既有放纵个人本能的作用,又有树立行为道德模范的作用。
其次,对领袖的特点及经常采用的方式进行阐述。第一,领袖是某种观念的忠实执行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名望,经常采用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说服群体。第二,领袖在群体中起着领导和决定的作用。多数群体并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做决策的人往往是少数几位领导人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书中,作者虽然对群众为什么形成这种心理特点做出了简单的解释,但是,往往出现逻辑不通顺的现象。由此可见,作者的观点十分简单,采用的是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来说服读者。
乌合之众读后感15
是否能避免加入乌合之众的狂欢?
该书是作者勒庞最著名的经典作品,在大众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皆享有盛名,历经百年其地位依旧无可撼动。书中作者研究的对象是他所称之为的“异质群体”(由任意个体组成,不管他们的职业与智力),主要阐述了群体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体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它有着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之后,它所有的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当个人有意识的人格和才智消失殆尽时,其无意识特征就会占据主导地位。
情感和观念在暗示和传染作用下趋同发展,并倾向将暗示观念立即付诸行动;在作者勒庞看来,群体具有智力低下、不加推理、缺乏判断、易受暗示、轻信盲从、情感夸张、善于行动、道德或高或低等特点,一个人单是加入群体这个事实,就使他在文明的阶梯上倒退好几级。勒庞这本著作在时间的检验下依然焕发光彩,书中涉及到的问题具有多样性和持久意义,能帮助我们把握时代的脉搏并保持敏锐的目光来审视当下的社会问题。
个人认为该书的精髓在于中篇——群体的观点与信仰,勒庞对于群体在观点与信仰这两个方面的解读非常到位与精准,有些观点在现今社会依旧适用,提供了看待某些问题的独到角度和成因解读;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对教育的分析和批判,否定教育就是背书和服从,丝毫不训练自己的判断力和主动性,这种教育引发更为严重的.危险,它让接受教育的人强烈厌恶自己的生活状态,并极力想从中逃离。所以我们不应该成为知识的活体容器,这不会提高智力水平,人生成功的条件是判断、经验、干劲和性格,书本当中是绝对无法提供的。
然而书中还有一些观点使我不敢苟同,作者列举的事实依据过于偶然,得出的结论又过于绝对,可能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致使一些观点趋向偏激和片面。总体来说,该书在心理学领域的影响还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作者有些观念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瑕不掩瑜,该书值得反复阅读,需慢慢地把它读透,拒绝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乌合之众读后感16
什么决定了历史呢?
个人、声望、天时、地利、衰落、宿命、周期、幻象,还是重蹈覆辙......
19世纪的本书作者提出了一种解释:民族性格使然。
不同民族性格影响了不同的文明发展。
群体的性格使得群体所在的社会成为现在的样子。
个人的智商就算再高,也抵不过群体的力量,群体才是掌握权力的实体。
屌丝群体是强大的,要想影响、改变群体,要有力量,不仅是智商,更要有声望、魅力。
树立理想,或者让别人以为树立了理想,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摘抄:
1.P182如果整个国家真的呈现这种状态,那么个人就会向外拓展,去寻求自己失去的力量。公民麻木不仁和绝望,政府各部门随之必然也会如此。个人没有了主动性、创新性,缺少导向精神,这就迫使政府开始承担起一切;政府要指导所有事物的发展,囊括一切,保护一切。最终的结果是国家成了万能的上帝。而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上帝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大包大揽一切。因此这样的国家不可能变得强大,必将破灭。
2.尤其是某些民族,他们的政府表面上看是宽容的,许可公民可以干很多事情。其实,这只是它们给民众的一个幻象。。。任何文明都有衰落期,这是无法逃脱的,而这种情况就是文明衰落的先兆。
3.能创造也能毁灭,这是时间的特点。谁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宿命,不管是神明还是常人。不管多么伟大的文明,当它达到鼎盛时期,或者复杂到不能再复杂了便会停止下来。衰落开始时,就像一个人一样,风华正茂之后便是老年期的降临。
这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时期。一个种族的衰弱有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支撑种族生存的理想基石率先坍塌下来。与理想同时衰弱的还包括:由它激发而滋生的宗教、政治和社会结构。
……这个种族的才智会随着古老理想的.丧失而完全消失。种族散乱成一群独立自处的个人,他们一个个重新回到原始的野蛮状态,即一群乌合之众。这群没有未来的人,根本上缺乏统一性,有的只是乌合之众的一时特性。这些人只能随遇而安,因为它的文明变得不再稳定。群体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使得野蛮风气更加盛行。文明也许仍然呈现绚烂的外表,因为它毕竟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其实它已经空空无物,成了一座没有根基的大厦。只要再来一次风暴,必倒无疑。
对所有民族而言,追求理想可以使它从野蛮状态走到文明状态。然后,一旦这个理想变得落后,失去优秀的品质时,就会使走向衰落甚至灭亡。这是一个生命循环的过程,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要经历的。
乌合之众读后感17
大众心理学,是我自从接触教育心理学以来读的第一本这么宏大的心理学内容。不同于小群体,这本书是以人类为基点的,故它宏大。尽管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但是作者在书中所指出的问题依然存在,观点依然有效,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伟大的智慧。不知道若干年后,作者提出的这些尖锐的问题还会不会存在于人类中呢?
群体的观念是要经过加工的,高深的观念不会被群体接受,而群体一旦接受了,必将无视该观念是否是真理,因为群体是没有推理能力的,只有强大的想象力。首先,群体让独立的.个体变得没有主见,也没有责任感。勒庞说“群体总是被无意识因素左右,大脑活动消失,而脊髓活动占上风”。不管一个单独的人有多聪明,有多有主见,一旦进入人群里,他就失去了自我。在失去自我的同时,会有一种集体趋同感,一起去做某件事情,把责任分担起来,一旦有了这个想法,自身就毫无负担,做事情也就不考虑后果,毕竟不是与个人利益挂钩。
一个平时冷静的人也会因为群体的作用变得狂暴起来,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群体中变成了“墙头草”,失去了自己判断的能力,这就是群体心理的强大作用。其次,群体让聪明的个体变得平庸。一件有创意的作品,一件伟大的发明,从来不是由一个群体创造出来的,而是出于个人的智慧。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是在群体中让自己无法深入思考,也可能是自己的想法很快就被左右,更可能是没有突破自我的动力吧!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会看到如果是一位科学家或者学霸的角色,那么他的人设是呆板的、没有什么朋友的、没有什么共同活动的,喜欢安静待在一个角落忙自己的事情。从群体心理学出发,这个刻板印象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想让自己取得进步,不必要往人堆里扎,不必要人云亦云,也不必要因为别人的只言片语改变自己的想法。我们需要思考的空间,懂得给自己留白的人,才有机会让自己在这个独立的空间里进行反思,促使自己全神贯注完成手头上的事情,从而获得进步。
那么,群体心理如此强大,要带动群体的情绪,就要怎么做呢?答案是就要夸大自己的感情,夸张地表演。也许我们会听说由于扮演的角色让人喜爱的演员十分受人追捧,由于扮演的角色让人咬牙切齿的演员需要自带保镖,这就是他们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把群体带入想象当中。在很多演说现场,演说家们激情四射,即使事实并没有那么夸张。这些观念经过群体的无推理能力的散播,就成功了。这让人不禁想到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的热搜、头条们,只要有群体的存在,只要键盘侠们在家毫无心理负担、毫无责任地、无需付出代价地敲一敲键盘,群体效应就出现了。
乌合之众读后感18
这几年开始喜欢上看各类心理学的书,大体搜罗了一些经典的心理学书籍。陆陆续续看过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米勒的《亲密关系》、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艾瑞里《怪诞行为学》、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勒庞的《乌合之众》。《少有人走的路》算是启蒙吧,毕业后辗转深圳、南京,再到合肥,专业书籍都扔光了,唯独这本书仍在。但要说震撼到我,让我一直想说点什么的却是《乌合之众》。这本书语言相当犀利、狠辣,一针见血,读完之后极其畅快、豁然开朗,又极其紧张、备感挫败,同时又心生警惕。
由于书很长,我大体摘录些论断的句子放在下面,结合生活经历,细细体悟,然后再简要写点感受。
“有些不同的原因,对这些为群体所独有、孤立的个人并不具备的特点起着决定的作用。首先,即使仅从数量上考虑,形成群体的个人也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这使他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而在独自一人时,他是必须对这些欲望加以限制的。他很难约束自己不产生这样的念头: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这样一来,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
“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着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群体固然经常是犯罪群体,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正是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不顾一切地慷慨赴难,为一种教义或观念的凯旋提供了保证;会怀着赢得荣誉的热情赴汤蹈火;会导致——就像十字军时代那样,在几乎全无粮草和装备的情况下——向异教徒讨还基督的墓地,或者像 793年那样捍卫自己的祖国。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
“群体不仅冲动而多变。就像野蛮人一样,它不准备承认,在自己的愿望和这种愿望的实现之间会出现任何障碍,它没有能力理解这种中间障碍,因为数量上的强大使它感到自己势不可挡。对于群体中的个人来说,不可能的概念消失了。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
“只要有一些生物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本能地让自己处在一个头领的统治之下。”
勒庞定义的群体随处可见,相同国家、民族、故乡、宗教、阶层、职业这些特质都符合群体形成的条件,当然共同的认知也可以形成群体,如公知、愤青,并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他对于群体心理主要持悲观态度,认为只要是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受到相同行为规则的驱使,当数量庞大时,就会轻易受到煽动,智商急速下降,极易蛊惑,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没有自控力,毫无责任感又无所畏惧。历史上远有十字军东征的盲目、法国大革命的狂热佐证,近有法西斯的暴行、国内的十年*浩劫、特朗普的奇迹胜选证实。
既然群体的智商低于个人,那是不是意味着群体的表现一定比个人更差呢?勒庞在书中说到“群体虽然经常放纵自己低劣的本能,但也时不时树立起崇高道德行为的典范,它所达到的高度是连最聪明的哲学家也难以匹敌的。”比如近代中国戊戌君子英勇就义、反法西斯战争中涌现的诸多为民族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感动中国中扎根基层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模范人物、抗震救灾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慷概大义……等等。这都说明群体的表现好与坏主要跟受到的暗示有关,暗示的正确与否,决定群体行为的高尚或低劣。所以,根据群体容易受到传染和暗示的特点,就随时能把群体当作武器。
在科技发达、教育普及的今天,依然存在各类群体毫无理智的冲动事件,比如早年的砸车、砸超市的打*砸抢、赵薇阴谋加入共济会,当前屡禁不止的传销依然队伍庞大,盲从者众多;网络上突然兴起的人肉大军、动不动就集体互喷的脑残粉。这种受到心理暗示而产生的群体犯罪,侵犯他人正当权利,因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而肆意妄为。由始作俑者暗示而起,经模仿而传染,最终导致庞大的群体无意识犯罪,缺乏个体应有的理性判断、道德约束和法律敬畏。
另外近年来天涯、豆瓣、知乎等几个高知网络平台的兴衰轨迹能够佐证这一点,前期小众的精英论坛整体氛围是良好而健康的,真知灼见彼此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而后成为领袖声名在外,导入大批民众开始站队,本着对各自偶像一知半解的观点立场开始互掐。
我不得不承认勒庞的远见和正确性,虽然书中大多是作者言之凿凿的论断而不像《亲密关系》等心理学著作一样全文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实验支撑。尽管我已经刻意看了一些的心理学书籍,渴望努力成为自己行为的旁观者,避免无意识的群体盲从、跳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藩篱,却仍然在生活中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比如曾也是中国式过马路的践行者;曾也不断的加入各式组织,参加活动来塑造自己融于社会的样子;乃至仍旧为了群体的认同而放弃独立思考和主见。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群体的裹挟,拒绝无意识的盲从,守住个体的独立呢?要么成为超越于群体之上的领导者,要么成为脱离主流价值观的“怪”人。当然,勒庞在书中讲到了如何成为群体的领导者,那就是学会断言、重复、传染的手段,通过不断取得成功来博取名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务必要以种种手段来维护名望,假如有人对此表示反对,则需要强势的舆论、弹压,甚至不惜用最残酷的手段,把它扼杀在苗头阶段。”这就不赘述了。
至于成为一个“怪”人。首先,我们之所以身不由己不知不觉的成为群体的一员,是因为我们生来就会背负上辈价值观的烙印,而他们也会背负时代思想的烙印,若非外力推动变革,这种烙印就是当下群体的共性,无法逃脱。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外力,比如大量的知识输入,大量辩证、矛盾、对立的思想的碰撞,大量各行业经典作品的涉猎,多元价值观推动自身对生活的独立思考,远离可能带来暗示的信号,做到既不“离群索居”,遗世而独立,也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最后还想说的是,勒庞在本书中就使用了大量的“断言、重复、传染”的技巧。首先观察他的语言风格,会发现全都是不容置疑的措辞和口吻,而且在全文三卷“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的分类”里不断重复前文的定义和表述,甚至案例分析时也一直是围绕“法国大革命、十字军东征、法西斯主义”而展开,大都是家喻户晓极具传播的事例。因此,尽信书不如无书。
乌合之众读后感19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经典之作,早有耳闻,细读起来,颇为震惊,觉得应该早点。
“乌合之众”并不是一个正面的词汇,听起来有一种鱼龙混杂的感觉。从某些层面来说,这本书与其说是社会心理学的书籍,不如说更像是一本政治心理学或者说是宗教心理学的书籍。书名上写的是大众心理学,个人感觉它却并不适用于所有群体,但确实比较适合用于研究“乌合之众”。结合很多社会现实,它很多时候的确可以解释一些颇为令人难以理解社会现象,读着颇有意思,同时又不停的反思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为了“乌合之众”。
书里强调,孤立的个人可能是个很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个人却会变成了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个体在群体中是没有智力的',也许是为了成为群体的一部分,或者依附于群体,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进入盲从状态。人们在某种需求的驱使下,形成或者被形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一旦形成,就成为一个没有智力的野蛮巨人,这个巨人没有逻辑推理能力的,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这个群体特别容易走向极端,易于受到煽动,受到情绪和想象力的支配,失去理性,并且变得胆大妄为起来。这个巨人也许就是由我们身边的某些人组成的,但这些人又不全是他本人,比如一个人平时谨小慎微,什么都不敢做,可当他处在这个群体中,就有可能变得为所欲为,像在某些游行中砸陌生路人的车、围攻门店等等行为的人也许平时就是个谦谦君子。有时候某些明明不合常识的观念或事物,群众们却非常追捧趋之若鹜。比如某些养生专家提出的绿豆、茄子治百病理论,吃生泥鳅等等,其追随者不乏高学历精英。
个人进入到群体中的变化,是道德、情感、观念、理性、信仰等等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候让人觉得难以理解、难以置信,读了此书,又觉得是在清理之中。借用别人说的一句话,一个人是孤独的,和一群人在一起时是愚蠢的,并且孤独的。
书里还有许多不太合理的地方,并不全是理性的分析,甚至还有杜撰和偏见的内容,但我也是“乌合之众”的一员,所以觉得书里的理论也是能够自圆其说,某些时候还是颇有道理,很值得一读。这本书至少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机会,我属于哪个群体?这个群体到底是什么?在某些时候,我们到底是谁?代表了谁?又被谁代表了?
乌合之众读后感20
《乌合之众》是一本让我很揪心的又觉得很扯淡的书,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写了很多我不太理解又有点反对的“情绪用字”。例如P7群体品质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说服我们的逻辑是他觉得“整个世界要比伏尔泰更聪明”,似乎用的是一种智商的平均值作比较,而不是用群众智慧的结晶作对比。再比如P16,他觉得群体是自我人格消失的野蛮人,个人融入集体,就已经使个人在文明阶梯上倒退了好几步。他也是用群体人性丑恶的例子来证明这样的观点的,似乎可以理解他产生这样灰暗想法的根源,但是也无口否认社会文明的进步又是靠群体意识进步和耕耘创造的,这样一系列的绝对的“情绪用字” 让我不得不很小心的去寻找它的基本共识、主旨和论述是什么。枯燥的理论和没有感同身受的例子让我一度想放弃对这本书的阅读,直到读到4/5 之后和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才发现了它的难能可贵。
在我大多数的不理解或者说不愿理解的偏见主要还是基于2个原因的,首先我觉得他的大多例子都是基于历史的特例作考量,没有经历所以对自己没有说服力。第二个原因就是我觉得他的这种例子在当下不太可能会发生,很多故事都像小说一样在虚构。 可后来的这句话和一些列的理论依据让我开始重新反思: 当一个种族有了自己的性格之后,该种族就获得了结构稳定的集体精神,这使得人们摆脱了缺乏思考的群体力量支配,从野蛮走向文明。 也许是因为我对历史积淀的匮乏和对时事关心分析的太少才导致了一些偏见,所以又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或许过去的历史不会告诉我们什么就是什么,但它可以暗示我们应该避免什么。这种直接对于群体情绪的判断与描写其实是更能引起我们的思考,而不像一些难以觉察隐藏式的'雄辩那么狡猾,只是因为现有的经历还有学识的局限才有很多你看不到的很多的群体的一面。所以对那些经典的巨作妄下判断的确不够明智。
我觉得《乌合之众》这本书应该是属于实用书的一种,主要是在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
第一部分它讲道:在群体特征中,群体中个体是无自我人格、责任感低,无意识本能起作用,情感和思想受暗示与传染影响并能立即转化为行动。在群体感情观和道德观中,群体受感情奴役、极端冲动无法认知障碍,群体情绪的夸张、单纯、偏执和形象思考容易掩盖真相。在群体观念、推理与想象力中,群体只能接受简单的观念,形象的事情,他们需要宗教与偶像来引导。
第二部分它讲道:群体观点和信念受种族、传统因素、时间等间接因素影响,往往在政治和典章制度中反应出群体需求,值得我们反思的就是他对教育制造无产阶级大军的理解。当然群体观念也受形象、词语、会话、幻觉、经验和理性直接影响。所以领导煽动人无非就是用偏执的信念来断言、重复、传染,创造他们需要的梦境和希望,而不是告诉更多的事。想要获得持久力也必须遵从普及性的信念和情感相修的东西。
第三部分:它将群体分为同质性群体和异质性群体,在犯罪群体中,谈到群体的犯罪动机尽管可能因为被教唆但所有行为皆以结果论而非动机论,群体中的个体犯罪时可能因为自己在完成历史使命,他们的善举和残忍同样极端。在陪审团群体中,他们也受情感的支配,受灵魂人物的影响。在选民群体中,说服选民的手段和一般群体无异,用套话刺激想象力等。在议会群体中,相比普通群体特征,他么的观点更简单化,意见质朴,议而不决,缺乏决断力,受声望支配,容易夸张恐惧信息、重复许诺等。
对我来说《乌合之众》帮我解决了2个困惑。
第一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企业人士强调不要过多看重学历,也明白有时候学历越高,员工的发展限制反而就越多。但是在比如晋升、筛选很多条件和情况下为什么他们依然会选择那些科班出身的人呢? 从大众心理研究的角度,我是这么理解的: 大众对这种教育文凭的认可可能就像在同质性群体(派别、身份团队、阶级)中的阶级教育的认可,不是因为共同的信仰或者利益,相似的身份更多的是潜意识中因某种共同生活经历和习惯以及相同的大众教育而互相认可,所以一旦阶级教育的人掌权之后,依然陷于群体意识之中。个人的见识和主张都被削弱,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集体的无意识品质
第二件事,就像P88已经被郝伯特`斯宾塞在内许多杰出哲学家证明的论点那样,教育既不会使人更道德,也不会使人更幸福,既不能改变人的本能,也不会改变人天生的热情。而在一个像鹦鹉学舌又无人指点的教育制度体制下,我到底该怎么培养自己找到自己简单的幸福?庆幸的是自己在旅行中获得了很多判断力、在实习奔走中积累了经验,不顾别人的看法和妈妈的劝阻去开拓去闯荡。我特别相信正确的观念只有在自然而正常的环境中才能形成,我相信年轻人就该努力从工厂、矿山、医院、建筑工地等各类社会活动和实业中获得大量感官,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更笃信这么多年学习的唯一目的不是为了生活做好准备,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如果成功的出口绝不单一,那我肯定一直在找呢!
研究大众心理或许还能让我分析犯罪动机也许不仅仅是分析个人心理特征这么简单。在面对宗教派别、阶级、其他民族等各类群体中,分析他们的情感、找到群体运作的灵魂是保护自己的屏障。商业经济中不仅仅只有税法征收上用的是零星税金来遮掩苛重税收的,深谙大众心理的人既能鼓舞士气又能化解矛盾。也许这也是它真正得意义所在。
【乌合之众读后感】相关文章:
《乌合之众》读后感10-10
乌合之众的读后感04-27
乌合之众读后感02-25
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7篇)03-20
《乌合之众》读后感(12篇)03-12
乌合之众读后感6篇03-27
《乌合之众》读后感12篇02-02
乌合之众读后感8篇03-21
《乌合之众》读后感8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