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征》有感

时间:2024-05-16 12:32:37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长征》读后感 推荐度:
  • 中学生长征读后感1000字 推荐度:
  • 《长征》读后感心得体会优秀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读《长征》有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长征》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长征》有感1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

  “当兵就要当红军,我为工农争生存……”翻看长征,不禁为这样的军队所震撼。

  他们总行程两万五千里,完成了世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奇迹,他们扛着步枪,头顶上有着敌人的飞机,平均三百米就会有一名战士牺牲,问他们一句“累不累”?“不累”!因为他们是红军。

  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仆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位红军的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天上数十架敌机轮番俯冲,即使浮桥已经断了,轰炸和扫射依然猛烈,江水不时地被激起数道水柱,那些还没被炸断的浮桥在爆炸声中剧烈地摇晃……”

  他们血战湘江,由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余人锐减到三万余人,那一名名红军,一条条生命都长眠于此。望着己是血海的湘江,不禁感慨万千,那些保护了大部队过江而自己牺牲在先的烈士们,满满的光荣与荣耀在心中回荡。因为他们要为苏维埃共和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要问一句后不后悔?他们并不后悔!因为他们是红军!

  “三连连长血脉喷张大吼一声:跟我上!”红军官兵跟着一声吼,发起了最后的攻击,他们是冒着黔军的弹雨在陡峭的.山壁上往上攀登,不断有战士中弹坠落。。。”

  他们在为自己的后代,为全国人民后代的解放而奋斗着!他们如同孙悟空,手拿一根锄头把似的棍子,便可以让蒋介石等人吓得狼狈而逃。他们如同盘古,手握巨斧,劈开了旧中国的大门,用尽鲜血铸就了这个时代!问他们怕不怕?不怕!因为他们是红军!

  支撑生命最可靠的力量不是物质——小到决定一个人的优劣,大到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的兴衰,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里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精神的力量是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命运!

  “当兵就要当红军……”他们那不屈与顽强的精神,即使身处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能感到快乐的精神,是何等的伟大,问他们为什么?因为他们是红军!

  如今虽然已没有红军的说法了,但红军的精神犹如火种一般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读《长征》有感2

  《读了红军长征的故事》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到中国红军非常勇敢。红军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和坚忍不拔个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红军是一个被称为天下无敌的队伍,红军是一个能克服一切困难的队伍,红军是一个创造举世无双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在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军需部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的埋在了沼泽地里 ……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

  长征途中,红军艰辛万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在家里像个小皇上,和红军对比,真是惭愧极了,我们必须加强努力。我们今天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明天,红军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像红军一样勇敢。

读《长征》有感3

  今天,读完了《长征》一书,虽然已经学过很多关于长征的课文与诗,再加上历史课上所学的有关长征的历史,对长征这一盛举已经了解的不少。再次翻开《长征》这本书,回味长征故事,心里仍是五味陈杂。

  长征,一个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词。现在是一九三六年中国工农红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的八十五周年。这些年里,全世界对于长征的报道层出不穷,慕名寻访长征路也络绎不绝。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混乱中国,有一支队伍却在为国家复兴、民族解放而进行着难以想象的艰苦奋斗。他们积极向上又甘于奉献,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中奋勇拼搏,执着地探寻着中国前进的方向。这群人就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六年十月这两年期间,中国工农红军在数以百万计的敌军的围追下辗转行军两万五千里,一路跨越了15个省,翻过二十多条山脉,渡过三十多条汹涌险峻的河流,穿越人迹罕至的'广袤沼泽地……面对数十倍的敌人,无比巨大的伤亡牺牲,他们没有退缩。正如这本书的作者王树增所说:“长征是黑暗天际间迸裂出的一道照彻大地的光亮。红军战士最终用胜利捍卫了自身的崇高信念和革命理想。”

  在我们的学习中也需要长征精神来支持,坚持、不怕困难、不放弃……都可以使我们成功。

  长征,作为全人类勇敢奔赴理想的宣言,将永远向世界传送希望,播种灿烂的信仰之花。

读《长征》有感4

  今天,我读了红色经典系列中《长征的故事》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让我收集到一些知识,让我看了后非常感动。

  看了书的封面,我就懂得了信念是什么。书的封面有这样一些字“信念不是铁锤下缭乱纷飞的火花,而是炉火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是夜空中闪瞬间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岛上彻夜不息的明灯。信念让你为了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而奋发图强……”。看了这些字,我仿佛重新认识了信念。

  在这本书中我喜欢《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故事,让我很感动。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所以他只好杀大黑骡子,因为不杀的话战士们会饿死,表达了彭德怀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信念是什么,还让我积累了很多知识。

读《长征》有感5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关于红军的书籍,这令我有了少许的红军情节。于是便买了这本《十五岁的长征——出征在即》并仔细品味随后深有感触。《十五岁的长征——出征在即》由三部相对独立的长篇小说组成,由三个不同的角度选取了三个不同的主题。第一部《出征在即》写对人性的尊重。

  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基层红军士兵,作品描述的故事也都是较为典型而新鲜的故事。作品选择的'故事背景也都是红军长征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第一部《出征在即》,通过红军长征出发前得一个故事从人性的角度剖析了红军本质不同,也揭示了红军能在逆景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故事围绕着那个呆傻的钱少爷展开。没有激烈的战斗场面,甚至白军与红军都没有作正面的交锋,但作品中交织着善与恶的诸死博杀。白军各走向灭亡。

  谢谢你——《15岁的长征——出征在即》是你让我的暑假过得如此充实。

读《长征》有感6

  今天,学习了毛泽东《长征》这首诗,我感触颇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进开颜。

  这震惊中外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的军事长征,是中国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省。长征途中,天上有敌人飞机轰炸,地下有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五岭、乌蒙山、岷山、草地等天险的阻隔,红军要战胜克服这些艰难险阻,不仅身体要遭受超出人类种种极限才能忍受的痛苦,而且还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长征本身就是一曲悲壮的交响乐,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

  桥上的铁索是冰冷刺骨的,泸定桥下的急流是汹涌无情的,而河对岸敌人的枪弹更是疯狂而残忍的。革命和反革命,新生和腐朽这两股力量在泸定桥头进行着一场生死的较量,怀着推翻一切反动派解放全中国这一坚定革命信念的红军战士,一个挨着一个、义无返顾地上了那摇晃不定的铁链,枪弹在战士的耳边呼啸,河水在身下咆哮,勇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根根黑的铁链,一个个充满生机的生命被罪恶的枪弹夺去……

  这些并没有吓倒我们无畏的红军战士,他们手脚并用,敏捷地向前攀爬,终于徒手登上了对岸桥头阵地,并彻底消灭了疯狂的敌人,为部队成功地打开了进军的通道,它表明有着坚定信念的革命战士,能够不畏险阻,战胜任何顽敌的精神!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长征之中,红军战士口袋里的干粮在几天前就没有了!草地里的野菜也被挖尽了。饥饿,像一只无形的怪兽,随时吞噬着战士的生命!老班长有一个缝衣针做的鱼钩钓了一至两条小鱼,他便把鱼熬成鱼汤,自己舍不得喝一口,全让小战士们喝,小战士们靠着这些鱼汤,终于走出了漫漫草地,而老班长则长眠在草地的深处!这只“金色的鱼钩”拯救了年轻的战士,也把老班长那在任何艰难困苦环境之下,都对革命前途充满希望的坚定信念,传给了年轻的红军战士,让他们代代相传,永世不忘。

  有一次,炊事班好几次派人去送饭,都被敌人打了回来,副班长急的走来走去。一会儿,他和几个炊事班员嘀咕了一阵,转过身对班长说:“班长!让我和老王再送一次吧!”说完,他和老王背上饭冲了出去。班长和其他的炊事员站在山头看着他们,正当他们俩通过敌人封锁线时,敌人的枪声响了,他们一个跟头栽倒在地,大家都呜呜痛哭起来,大家都以为他们牺牲了,谁知到了半夜,他们又回来了,原来,他们为了欺骗敌人故意倒下的。

  而我们呢?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过去要好多了,所以有些同学互相攀比,比谁的.衣服好,比谁的食物好,比谁的学习用品好,比谁的零花钱多……这是很不好的,衣服是用来穿的,食物是用来吃的,学习用品是帮助学习的,零花钱是用来买需要的东西的,又不是用来比来比去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好好学习,这是我们的必须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只有牢记这种长征精神,才能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使自己不断进步,获得更好的成绩。

  在我们的学习道路上,这种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处处都需要。当我们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遇到困难了,我们就应该虚心地去请教别人;上课回答错误了,不要怕,也应该积极地请教老师或同学;当别人不懂犯错误时,我们更应该耐心地帮助,同学之间更应该相互团结,遇事不能只想到自己,多为班集体着想。一个团结的集体,才是不可战的。

  五千里长征,已成为中国革命胜利中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史诗!它那信念的光辉,必将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倍加珍惜今天这美好的幸福生活,自觉担负起祖辈为之终生奋斗的理想重担,以智慧和汗水,甚至生命进行新时代中的新长征,重塑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

  长征的精神永永远远的伴随着我们,我们永远需要他、学习他!

读《长征》有感7

  今天我听爸爸讲了红军长征的故事,使我了解了什么是长征,中国红军为了革命和新中国,不怕牺牲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在长征徒中有好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最让我感动是一个小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战友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进挎包,刘天佑老奶奶是四川巴州县人。一九三三年红军长征部队到了她的`家乡,那年她才十七岁。村里人听说红军来了都害怕的跑了,但刘奶奶听说红军是“打土豪、分田地的,不欺负老百姓”,于是她不但没有跑,而且还参加了红军,跟随红军开始了长征。

  一九三六年刘奶奶所在的部队开始过雪山和草地。雪山上风雪交加,战士们身上少衣,肚中没食,头疼缺氧。如果一脚踩空,就会滚到山下。虽然喘不过气来了,但谁也不敢休息,因为一坐下就起不来了。

  过草地比爬雪山更艰难。刘奶奶的部队过草地一共走了十几天,白天晚上都要行军,肚子饿了就冷水和着炒面吃,渴了就喝地上的脏水。最可怕的是好多战士在泥泞的草地里,一个个陷下去,别人看着干着急也没办法抢救。

  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故事家喻户晓,战士们千辛万苦才取得胜利。例如:在夹金山上发生的“雪山上的小太阳”这个故事,很感人。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狂风夹着大片雪花翻卷着咆哮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颤粟。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寒冷、饥饿、稀薄的空气侵袭着这支坚强的队伍,许多战士已经在这片神灵都敬畏的土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突然在这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这充满活力的歌声穿过风雪,驱散了战士们寒冷与疲惫,给前进的队伍带来了暖意。大家抬起头看,哦!原来是穿着红衣裳的一个小姑娘,她就是被战士们称为“小太阳”。这歌声鼓励着大家。翻雪山时,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这时,她突然看见路上又一名受伤的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冷,冷??”大家继续走着,突然发现小女孩不见了,战士在雪地里找到小女孩,而那件红毛衣在受伤的战士身上。

读《长征》有感8

  1935年8月,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他们被敌人打散了,有的还受了重伤。但是他们并没有泄气,反而一鼓作气的勇往直前。为的就是为人民尽一点绵薄之力,虽然他们的力量很渺小,但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就能把很小的勇气转化为巨大的力量。为此,他们不惜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部队中竟然还有一个八九岁的小孩。他一直缠着连长要吃的,可连长却对他说,“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呢,你一定要坚持,我们快走吧。”突然下起了雨,雨点儿像断了线似的,无情地击打着连长和小战士,他们连忙把衣服脱下,搭起了一座小帐篷,小战士冷得瑟瑟发抖,连长赶紧把身上仅剩的衣服给了他,自己却受冻。真是可怜呀!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有一位女同志抱着自己三四岁的小女儿,由于没有吃的女同志饿死了,剩下自己三四岁的小女儿,女儿认为妈妈睡着了,一直哼唱着优美的歌曲,真是娓娓动听,她想让妈妈安心的睡一觉。后来,她的歌声被一位女同志听见了,女同志救了小女孩,正当女同志要抱走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却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吵着要妈妈,女同志说,“别哭,别哭,妈妈已经睡着了,别吵着她。”之后便抱走了小女孩,小女孩由于失去了妈妈,一直都在哭着、闹着……

  红军们一直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但从来没有抱怨过,无论受了多少伤,他们都坚强不屈,这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可歌可泣吗?

  “红军叔叔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这种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怎么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家园呢?红军叔叔您如一棵高大挺秀的白杨,为我们抵御外敌,您是一曲唱不败的赞歌,红军叔叔永垂不朽吧!你们的姓名必将名留青史。会在我们这个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读《长征》有感9

  每次读到毛泽东爷爷的《七律长征》,我都会被红军的长征精神所折服,短短56个字将红军不惧艰难、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书写得淋漓尽致。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红军叔叔多次面临悬崖峭壁、雪山草地的恶劣环境,忍受着饥寒交迫、缺衣短粮的困难局面,在前有敌军,后有追兵的“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叔叔开动两只脚,纵横11个省份,翻越18座山脉,渡过24条大河,经历数次战役,辗转二万五千里,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在红军叔叔眼中,是腾起的细微波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脉,在红军叔叔眼中,是从斜坡上滚下来的小泥丸;水流湍急的金沙江和大渡河阻挡不了红军叔叔前进的脚步,千里岷山的皑皑白雪映照了红军叔叔翻越过后的喜悦笑颜。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应时刻谨记,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读《长征》有感10

  有一群人,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为了信仰流尽鲜血;读完了《长征》,我才明白这群人是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这条路是艰苦卓绝的长征路!

  《长征》是谢老师推荐的书中之一,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

  读完《长征》,我首先是感叹,感叹团结、平等的力量!在红军中,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他们吃同样的食物,穿同样的`衣服,住同样的地方,有同样的信仰。将军把士兵看做兄弟,有谁不会舍生忘死地冲锋陷阵呢?在这支部队里,有工人,有农民;有汉族,有少数民族;有知识分子,也有不识字的人。他们聚在一起,就是为了打倒地主,打倒反动派。

  读完了《长征》,我明白了现在的和平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读《长征》有感11

  读了《长征》的故事,我心情很激动,红军战士能么坚强,什么困难都不怕,他们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走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在那个艰苦的时候,红军们连饭都吃不到,挖野菜、吃树皮,实在太饿了,有的甚至用自己的衣服,鞋带还有皮带等东西来填饱自己的'肚子。但是他们不畏艰难,爬雪山、过草地、渡过水流蹿急的江河。顽强的与敌人作斗争,有的冻死、有的永远的被埋在草地下、有的淹死在江河中......最后终于胜利了。

  现在我们的生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时代。听了长征的故事,我感到很惭愧,想想自己平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的时候不想吃就倒掉,想想简直太浪费了。

  从今天起我一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好好学习,向红军学习,发扬他们的精神。

读《长征》有感12

  今天,我读了啸烈叔叔写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因为这本书体现出红军英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

  他们不知道走过了多少危险的藻泽地,翻越了多少寒冷的雪山。饿了,就把皮带抽出来吃;渴了,就捧把雪喝;冷了,就依偎在一起取暖。

  这本书里面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个故事讲述了1935年6月26日红军过大草地。这个草地是一片藻泽地。红军进入草地后,就不断有人陷进泥潭之中。一天,一个战士不小心掉进了泥潭,一个战士看见了,赶忙跑了过去,拿出枪想把他拉上来。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陪上了自己的性命。第五个人救了第四个人,可是还有三位同志却牺牲了。

  你们看啊!红军叔叔们是多么有团队主义精神啊!只要有一个人碰到了危险或困难,其他同志们就会奋不顾身地去救他。要是我们都有了红军叔叔这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这种好品质。菜场上就不会听见这种喧闹的吵架声;学校里也就不会发生这种搞分裂的'事情;公交车上也不会发生这种抢座位的现象……

  以前,同学们问我英语上的问题,我总是保密,不对他们公开。今天,我读了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我要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别人,为我们班级出一份力!

读《长征》有感13

  这篇课文讲述了贺捷生奶奶不满一岁跟着红军走完了漫漫的长征路的故事。

  这个动人的故事让我感觉到了当年的红军战士们长征时的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漫漫长征路上,不畏艰险,爬雪山过草地,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回顾在枪林弹雨中战斗的红军战士们,再看看我们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就算学习上有再大的困难,和当年的红军战士们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我今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发扬红军长征的精神,决不向困难低头。

读《长征》有感14

  《红军长征史》是,一本记述红军长征的正史,它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历时两年时间,行程25,000千里,武装大迁移的艰难经历,卓绝斗争,胜利会师的真实全貌

  红军伟大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心中,长征是中国革命上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环境险恶,粮食短缺,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和红军战士都依然挺过去了,在整个长征的368个日日夜夜里,他们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最终政府征服了两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

  此时我感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这一切让今天的人们长久地发出,神奇的感慨,他们的.精神更是为世人代代传颂,红军没经过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都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宁可自己挨饿也不动少数民族群众的力量是宁可在外受冻也不擅自进老乡家们,通过广大红军的实际行动,一些受蒙蔽的少数民族群众见见那只红军,他们不仅热心款待红军,还从方方面面帮助红军,在短暂的时间里还留下了一个个令人难忘感人至深的故事

  我们也要学习红军精神,生活中不怕吃苦不气馁,才能做好每一件事,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当我想偷懒时,耳边都会响起一句话,“苦不苦?想想红军25,000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时我又会放弃偷懒的念头,继续投身于学习之中是的,咱们生活中有许多困难,只要牢记长征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就过不去了,踏着长征足迹前进,永不言败!

读《长征》有感15

  这支伟大的队伍不愧为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题记

  我喜欢读书,喜欢从书中汲取精神食粮,并常常为书中的故事而感动。最近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地赏读了一篇红军长征故事《一袋干粮》,真是受益匪浅。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在长征途中那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这一袋干粮是多么珍贵啊!可是这袋干粮却在她照顾一位伤员过桥时不慎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小兰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战友们,她自己偷着挖野菜吃,并用野菜把挎包塞得鼓鼓的。渐渐地,她的身体不行了,直到这时,她的事才被护士长发现,也只有这时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战友们都主动地把自己的干粮分一点儿给她.

  十三岁,仅仅十三岁的小战士,竟有如此高尚的情怀!她宁可自己挨饿,也不拖累战友们,因为她如果说出自己的干粮没有了,战友们就会主动拿出各自的干粮给她;在忍饥挨饿的日日夜夜,她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工作,以满腔热忱照顾好伤病员,直到身体跨下来.这是什么精神?这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读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感动之余,我也想起了许多--如今与红军战士小兰年龄相仿的我们,当自己正在为一顿不很可口的饭肴而抱怨时,可曾想过当年的红军小战士正忍受着饥饿的煎熬?当自己随手丢掉只吃了一半的方便面的那一瞬间,可曾联想到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到处挖野菜的情景?然而,又有谁会想过今天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正是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呢?

  读罢这个故事,我爱不释手。我喜欢这个故事,我喜欢故事的主人公小兰,我也由衷地喜欢我们的红军队伍!

  我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红军战士所具有的'不畏艰险、英勇顽强、高尚无私、意志坚定的优秀品质。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更何况这支伟大的红军队伍呢?所以,我爱我们的红军,因为这个队伍纯洁、高尚,因为这个队伍威武、强大,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这个部队勇往直前呢?

  我喜欢故事中的小兰,因为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坚强与执着,看到了无私与伟大。正因为我们有这样钢铁般的战士,我们的军队才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站在历史故事长廊,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浩浩荡荡的长征队伍--那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读《长征》有感】相关文章:

读《长征》有感10-06

《长征》读有感07-12

读《我的长征》有感10-07

读《红军长征的故事》有感10-07

读《七律·长征》有感09-10

读《红军长征的故事》有感03-07

读《七律·长征》有感04-11

读《红军长征故事》有感10-07

读《七律长征》有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