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这些东西不能碰》

时间:2025-02-19 14:19:49 银凤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这些东西不能碰》(通用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这些东西不能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这些东西不能碰》(通用7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这些东西不能碰》 1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玩哪些东西会有危险。

  2、培养幼儿的初步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表演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电风扇、电熨斗、小刀片、香水图片、自制挂图。

  2、配套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组织活动

  二、谈话导入

  有一位阿姨今天有一点烦,她的宝宝经常在家犯错误,不知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刚才她打了电话,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助她的宝宝,这样,她出去办事才放心。

  三、出示电风扇、电熨斗、小刀片、香水图片

  1、让幼儿说出图片的名称

  2、让幼儿简单地说出它们的用途。

  四、引语

  小朋友们刚才说的很好,图片上的这些东西能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天热了帮我们解热,衣服皱了,电熨斗帮我们烫平衣服,我们还可以用小刀削水果,往身上撒香水。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这些东西,可是,如果小朋友把这些东西 当玩具,就很危险了。

  五、指导幼儿看图

  1、图上有几个男孩,他们各自在干什么?

  2、图上有几个女孩,他们各自在干什么?

  六、引导幼儿想想,这样做有什么危险?

  七、教师告述幼儿

  1、把手伸进转动的电扇里会伤害到手指,会受伤。

  2、玩小刀会割破小手,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3、玩通电的'电熨斗会烫坏衣物,甚至会伤害自己或者引起火灾。

  4、对眼睛喷香水会弄伤眼睛。

  八、"击鼓传花"游戏

  方法: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听到击鼓声一个一个传花,鼓声停止花落在谁的手中,谁就选择一张卡片,说明图片上的事应该不应该做,大家可以一起参加讨论,已明辩那种行为是正确的,那种行为是不正确的,直到所有图片讲完。游戏结束七活动延伸:在区域中尝试设计安全标记。

  活动反思:

  通过这类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够让幼儿在看图和听老师讲解的途中学习到危险的概念,懂得什么东西能够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类教学活动中,并不能把所有的危险和有危险的物品都让孩子们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幼儿园中班教案《这些东西不能碰》 2

  安全活动:

  这些东西不能随便玩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尖锐的东西的危害。

  2、教幼儿正确使用笔、筷、剪刀、铁铲等物品,初步培养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平时能接触到的尖锐物品,flash

  活动过程:

  1、介绍准备好的一些尖锐物品的名称、形状及用途。感知这些物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各种形状的东西,这些物品的形状都是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出来的。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些我们经常用的尖锐的东西,请你说说它的名称及用途。”

  提问:这些东西小朋友平时使用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幼儿思考讨论

  小结:这些东西有的有尖尖的头,如:玩具、剪刀、铅笔、小树枝等;有的有很锋利的边缘,如刀片,水果刀等;这些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如尖尖的笔可以写字、剪刀可以剪纸、刀片可以裁纸、削水果皮等。帮了我们很多忙。但是如果不注意,它们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会对人造成伤害(划伤、割破等)。

  2、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尖锐、有危险的东西。如何保护自己或别人不受到伤害。可以对幼儿的好建议给予实践验证,加深印象。

  小结:在使用尖锐物品时,不能将尖利的物品拿在手上随意挥舞,也不能含着筷子、吸管或用小棒串着的食物追逐。尖锐的物品用完后要及时收拾好,特别提醒幼儿,因为年纪还小,有一些尖锐的物品还不能使用,也不要去尝试,更不能当玩具玩。

  幼儿园中班教案《这些东西不能碰》 3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危险物品,如插座、刀具、药品等。

  引导幼儿了解这些危险物品的危害,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幼儿学会远离危险物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幼儿识别常见的危险物品,了解其危害。

  难点:引导幼儿将安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自觉远离危险物品。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危险物品的图片、模型,如插座、刀具、药品、热水瓶等。

  相关的安全教育视频。

  游戏道具,如 “危险物品” 卡片、“安全区域” 标志。

  五、教学过程

  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小朋友在家中玩耍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出现小朋友触摸插座、拿刀玩耍等危险行为。播放结束后,提问幼儿:“视频里的小朋友做了哪些危险的事情?” 引导幼儿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认识危险物品(10 分钟):展示收集的'危险物品图片和模型,逐一介绍它们的名称和用途,然后重点讲解它们可能带来的危害。例如,展示插座时,告诉幼儿插座里有电,如果用手去触摸插孔,会触电受伤;展示刀具时,提醒幼儿刀具很锋利,不小心就会割伤手指。

  观看安全教育视频(10 分钟):播放安全教育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小朋友因触碰危险物品而受伤的场景,以及正确的应对方法。观看结束后,与幼儿一起讨论视频内容,加深幼儿对危险物品危害的认识。

  游戏:危险物品在哪里(10 分钟):将 “危险物品” 卡片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幼儿分组寻找。找到卡片后,幼儿要说出卡片上的物品为什么危险。最后,在教室的一角设置 “安全区域”,让幼儿将找到的危险物品卡片放在 “安全区域” 外,强化幼儿对危险物品的认知。

  总结(5 分钟):回顾本节课认识的危险物品和它们的危害,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安全,远离危险物品。

  六、教学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危险物品,并贴上危险标志。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制作 “危险物品我知道” 的宣传画。

  幼儿园中班教案《这些东西不能碰》 4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不能碰,如电器、打火机、清洁剂等。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辨别危险物品。

  引导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遇到危险时能及时求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幼儿认识常见危险物品并了解其危险之处。

  难点:提高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辨别危险物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准备

  不同危险物品的`实物或图片,如打火机、清洁剂、电熨斗等。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医生的白大褂、护士帽、担架等。

  记录表格和彩笔,供幼儿记录自己的发现。

  五、教学过程

  导入(5 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有一些危险物品的小模型。请幼儿闭上眼睛,伸手摸一摸盒子里的东西,然后猜猜摸到的是什么。幼儿猜测后,教师打开盒子,展示里面的物品,引发幼儿对危险物品的兴趣。

  讨论危险物品(10 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危险物品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讨论这些物品为什么不能碰。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从物品的特性、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思考。例如,讨论打火机时,引导幼儿思考打火机点燃后会有火焰,容易引发火灾。

  角色扮演(10 分钟):设置情景,如 “小明在家玩耍,不小心碰到了打火机,引发了火灾”。请幼儿分别扮演小明、消防员、医生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触碰危险物品的后果,以及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应对。

  实践操作(10 分钟):在教室的不同区域摆放一些物品,其中有危险物品,也有安全物品。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找出危险物品,并在记录表格上记录下来。操作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总结(5 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生活中要远离危险物品,遇到危险时要及时告诉大人或寻求帮助。

  六、教学延伸

  在语言区投放有关安全教育的绘本,让幼儿阅读和讨论。

  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份 “家庭危险物品清单”。

  幼儿园中班教案《这些东西不能碰》 5

  一、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危险物品,如药品、尖锐物品、热水等。

  引导幼儿理解触碰危险物品的后果,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清晰地认识危险物品及其危害。

  难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习惯,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安全规则。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故事教学法、互动游戏法

  四、教学准备

  危险物品的实物或模型,如药品、针、热水壶等。

  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故事图片或视频。

  游戏道具,如 “安全小卫士” 徽章、“危险物品” 篮筐。

  五、教学过程

  导入(5 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小熊因为好奇触碰了药瓶,结果生病去医院的故事。故事结束后,提问幼儿:“小熊为什么会生病?” 引导幼儿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认识危险物品(10 分钟):展示危险物品的实物或模型,向幼儿详细介绍它们的名称、特点和危险之处。例如,展示针时,告诉幼儿针很尖锐,不小心扎到会很疼,还可能会感染;展示热水壶时,提醒幼儿热水很烫,碰到会烫伤皮肤。

  观看安全教育视频(10 分钟):播放安全教育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小朋友因为触碰危险物品而受伤的案例,以及正确的安全行为示范。观看结束后,组织幼儿讨论视频中的内容,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游戏:安全小卫士(10 分钟):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扮演 “危险物品”,手持写有危险物品名称的卡片;另一组幼儿扮演 “安全小卫士”,要将 “危险物品” 送到指定的篮筐里。游戏过程中,“安全小卫士” 要说出为什么这些物品是危险的'。游戏结束后,交换角色再次进行游戏。

  总结(5 分钟):回顾本节课认识的危险物品和学到的安全知识,给表现出色的幼儿颁发 “安全小卫士” 徽章,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安全。

  六、教学延伸

  在建构区投放材料,让幼儿搭建 “安全的家”,并在其中标识出危险物品的位置。

  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识别危险物品,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这些东西不能碰》 6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危险物品,如插座、剪刀、酒精等。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会正确应对危险情况。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危险物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幼儿认识危险物品,了解其潜在危害。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安全知识,保护自己。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操作体验法

  四、教学准备

  危险物品的图片、卡片,如插座、剪刀、酒精瓶等。

  模拟生活场景的道具,如模拟家庭、模拟厨房等。

  安全知识拼图、安全标志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

  导入(5 分钟):创设一个 “小明的一天” 的情景,通过图片展示小明在家中、幼儿园等场景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如伸手摸插座、拿着剪刀乱跑等。让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小明的行为是否正确,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认识危险物品(10 分钟):展示危险物品的图片和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然后,教师详细讲解这些物品的危险之处,以及如何避免接触它们。例如,讲解插座时,告诉幼儿不能用湿手触摸插座,也不能将金属物品插入插座孔。

  小组讨论与分享(10 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危险物品,以及如果遇到这些危险物品应该怎么办。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教师对幼儿的分享进行总结和补充。

  操作体验(10 分钟):设置模拟生活场景,如模拟家庭、模拟厨房等,在场景中放置一些危险物品和安全物品。让幼儿分组进行操作体验,找出场景中的'危险物品,并将其标记出来。操作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点评,强调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总结(5 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危险物品的危害和自我保护的方法。给幼儿发放安全标志贴纸,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在家中贴上安全标志,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六、教学延伸

  在益智区投放安全知识拼图,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安全知识。

  开展 “安全小明星” 评选活动,每周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

  幼儿园中班教案《这些东西不能碰》 7

  一、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不能碰的东西,如火、电、化学物品等。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准确辨别危险物品。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幼儿认识常见的危险物品及其危害。

  难点:提高幼儿在不同场景下识别危险物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提问引导法

  四、教学准备

  危险物品的图片、模型,如火柴、电池、清洁剂等。

  安全知识问答卡片、“危险物品” 头饰。

  相关的安全教育动画。

  五、教学过程

  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安全教育动画,动画中展示了小朋友在生活中遇到危险物品的情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幼儿:“动画里出现了哪些危险物品?” 引导幼儿回忆并回答,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认识危险物品(10 分钟):展示危险物品的图片和模型,向幼儿介绍它们的名称、用途和危险之处。例如,展示火柴时,告诉幼儿火柴可以点燃东西,但是如果不小心点燃了易燃物,就会引发火灾;展示电池时,提醒幼儿电池里面的液体有毒,不能随便拆开。

  游戏:危险物品大搜索(10 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隐藏一些 “危险物品” 头饰。游戏开始,幼儿要在教室里寻找 “危险物品” 头饰,找到后要说出这个物品为什么危险。找到最多 “危险物品” 且回答正确的小组获胜。

  安全知识问答(10 分钟):教师出示安全知识问答卡片,提出问题,如 “如果看到插座冒烟了,应该怎么办?”“能不能用手去摸正在转动的电风扇?” 让幼儿思考后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

  总结(5 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危险物品的危害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安全,发现危险物品要及时告诉大人。

  六、教学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制作 “危险物品警示卡”,并在班级中展示。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这些东西不能碰》】相关文章:

中班安全这些东西不能碰教案4篇03-29

《哪些东西不能吃》小班健康教案04-03

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03-25

中班主题教案《鞋子对对碰》01-11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不乱吃东西》02-06

幼儿园大班买东西教案01-17

《尖利的东西》教案02-28

幼儿园中班教案11-28

幼儿园中班教案11-09

中班幼儿园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