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小班教案 推荐度:
- 我的名字小班教案 推荐度:
- 《剥橘子》小班教案 推荐度:
- 红红的发卡小班教案 推荐度:
- 我会排队小班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推荐】小班教案集合六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知道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2.知道一些小动物要冬眠的常识。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制作动画片《小熊不见了》。
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引起幼儿欣赏动画片的兴趣。
叙述故事开头:冬天来了,森林里下了好大的一场雪。清早,小松鼠蓬蓬兴高采烈地去找小熊嘟嘟。“嘟嘟,我们一起去堆雪人吧!”咦,小熊家静悄悄的,小熊哪里去了?
幼儿自由讨论小熊去哪里了。
2.欣赏动画片,了解小熊究竟去哪里了。
提问:小熊去哪里了?小松鼠蓬蓬找到他了吗?
3.再次欣赏动画片,知道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提问:故事里小松鼠蓬蓬除了去找小熊的,还去找谁啦?
故事里还有谁?还有谁也不见了?找到不见了的小蛇克克和小刺猬贝贝了吗?
怎么办呢,几个小伙伴去找谁问的?
嘟嘟、克克、贝贝为什么都不见了,知道答案了吗?
4.小结:在冬天,有一些小动物要避开寒冷,躲在洞里睡觉,直到春天才醒来,我们不要打扰他们喔。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诗歌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2、能结合春天的美景大胆想象,按照诗歌句式仿编。
3、感受诗歌的优美。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春天的初步印象。
1、教师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小朋友们心中的春天是怎样的?请大家说一说。
2、教师小结:
师:小朋友心中的春天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各种各样美丽的花都开了,冬眠的小动物也醒了,到处充满了美丽和温暖。
二、听一听:春天是一本书。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出示课件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师:你们听到了老师念得春天是什么?春天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三、说一说:诗歌的内容。
1、讨论一:诗歌中描绘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小结:春天各种花豆开放了,有红的,绿的各种不同的色彩,五颜六色的,所以说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
2、讨论二: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谁在?为什么笑?小池塘的酒窝是怎么来的?
小结: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春天来的时候,风吹在小池塘的水面上,就会有小酒窝了。
3、讨论三:春天还是一本会唱歌的书,是谁在歌唱?怎么歌唱?
小结:小动物们过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冬眠,到了春天就会醒来和朋友们一起玩,他们都很开心,都在唱自己的'歌儿呢?
四、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1、引导幼儿用动听的声音朗读诗歌。
2、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诗节朗读。
师:你最喜欢哪一本书?
五、仿编诗歌。
师:春天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没有写进我们的这本书里,我们一起来为这本增添内容吧。
活动反思:
《春天是一本书》这首诗歌它以优美的节奏和朴素的语言,引导着幼儿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春天的特征。活动前我精心制作了电子白板课件,根据诗歌内容制作了“彩色的书”和“会唱的书”,采用让幼儿观看课件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活动导入时我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入活动,因为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能让幼儿说说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对他们来说还太难,所以在导入的环节孩子们互动的不够积极。接着是通过老师朗诵诗歌让幼儿来欣赏,初步对诗歌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通过观看课件上的画面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诗歌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本次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在朗诵诗歌时老师的声音太大,应注意诗歌的风格,让幼儿感受到诗歌所要表达的优美意境。如果加上配乐的诗歌朗诵,效果可能会更好。其次制作的课件画面小了,画面还不够完善;另外播放的多媒体声音有部分还不够形象。通过本次活动我觉在活动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动中,对许多的突发状况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调整,做到随机应变、临危不乱。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旋律,能边唱歌边按歌词做身体动作,能初步唱准附点音符。
2、注意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学习一拍一下有节奏地做身体动作。
3、愿意参与简单的动作创编活动,能接纳同伴的创编内容,进一步增进同伴间的感情。
活动重点:
能边唱歌边一拍一下的做动作。
活动难点:
初步唱准附点音符,能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活动。
二、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拍手点头》;幼儿已学会按音乐节奏拍手、点头、踏脚等动作。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以猜谜的形式引出小手。
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会做一些什么事情呢?还会玩游戏,看看今天我们的小手又要带我们玩什么游戏了,好吗?
(评析:通过让幼儿探索小手能做的动作,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2、感知音乐《拍手点头》的节奏。
(1)、我们的身体会做些什么动作呢?(幼儿个别示范)
(2)、让我们跟音乐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好吗?
(评析:让幼儿在学学做做中初步感知音乐节奏。)
3、学习律动《拍手点头》。
(1)、我们来听听歌曲里的小朋友做了几个动作?是什么动作?(放《拍手点头》的音乐)
(2)、教师演示拍手、点头动作,引导幼儿猜测。
师:注意看,我在做什么?
(3)、教师边唱歌曲《拍手点头》边做拍手、点头动作,验证幼儿的猜测,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评析:在欣赏音乐和教师示范动作的基础上,使幼儿对律动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4)、你们能跟着音乐做这两个动作吗?一起来试一试。
(5)、教师带领幼儿边念歌词边有节奏地做拍手、点头动作。
(评析:教师在强调动作节奏感的同时,既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又发展了动作。)
(6)、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有节奏地做拍手、点头动作。
4、创编其他身体动作,替换“点点头”。
(1)、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创编不同身体动作。从头部开始,逐步拓展到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
师:除了我们的'小手和头会跳舞,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也能跳舞呢?
(2)、教师引导、帮助幼儿将创编的动作编入歌词,边念歌词边有节奏地做创编出的动作。
(3)、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有节奏地做创编出的动作。
(评析:教师在幼儿创造想象的基础上随机提炼、整理,并配以音乐,让幼儿在活动充分体会到创编的乐趣。)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动物的局部特征。
2、感受与同伴一起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白兔、大象、长颈鹿、小花猫、小熊猫玩具各一只,各种物品和食物(有长长的围巾、长长的毛巾、长长铅笔等)。
活动重点:
让幼儿更加的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征。
活动难点:
让幼儿能感受与同伴一起玩耍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感受长长的动物朋友:
激情导入:
——“今天小熊过生日,有四位长长的动物要给他庆祝生日,猜猜它们是谁?”
依次出示长长的`动物,小白兔、大象、长颈鹿、小花猫感知动物的局部特征。
——“小熊叫它们“长长的动物”。为什么叫它们长长的动物?
教师小结动物的局部特征,并启发还余哪些动物身上有长长的特征。
2、挑选送给小熊的长长的礼物:
猜礼物:
——“朋友们要送长长的礼物给小熊,猜猜它们会送什么礼物?”
送礼物:
——“这里有个礼物盒,请小朋友们将长长的朋友送的长长的礼物挑选出来。”
请幼儿将礼物送给小熊,并学会说:“这是长长的动物朋友送给你的礼物——长长动物”。
3、娱乐游戏:
教师让幼儿围成圆圈唱生日歌,给小熊过生日并对小熊说句祝贺的话。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学会听辨三种声音,从而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能愉快地参加操作活动,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活动准备:
罐子若干、米、木珠、黄豆、篮子3个、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你们看那边有好多好玩的罐子,请你去玩一玩、听一听,等会儿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自由玩罐子,可以相互交换摇一摇。
提问:刚才玩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幼儿回答)
二、幼儿再次玩罐子,老师观察。
老师请你们找一个有声音的罐子坐到老师身边来。
1、请幼儿猜一猜你的罐子里是什么发出的是什么声音?
2、幼儿打开验证。请和他的声音一样的幼儿请到前面来。
3、集体巩固三种不同的声音。
三、幼儿操作装实物。
1、幼儿自主选择一种物品装在罐子里,教师观察指导。
师:那边有很多罐子,你们喜欢谁在罐子里跳舞,你就把它藏到罐子里,盖好盖子,不要让别人发现哦!
2、请幼儿和同伴交换轻轻地摇一摇。
3、请个别幼儿上来摇,让其他幼儿猜。
4、幼儿集体为乐曲打节奏:刚才罐宝宝说它还想听着音乐跳舞,那我们一起让罐宝宝听着音乐的节奏来跳舞吧!
四、巩固三种不同的.声音——教师摇一种声音,幼儿听声音将一样的声音罐子放入篮子里
五、扩展经验——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小结: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声音,只要仔细听都会发现的,那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好听的声音吧!(横山桥中心幼儿园 宋红梅)
小班教案 篇6
一、说课内容
关于活动内容天气凉了,落叶飘飞,跟孩子们一起看落叶、捡落叶、玩落叶,是很有乐趣的事。《小树叶,飘啊飘》勾勒了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这首儿歌结构符合幼儿的语言特点,易于小班幼儿接受、理解、记忆,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欣赏愿望、学习兴趣,引起美的情感和共鸣。
关于活动目标我希望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帮助孩子感知理解儿歌,学会念儿歌,能用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并初步尝试仿编儿歌。
关于活动设计活动设计过程遵循逐层深入的原则,步骤大致为:欣赏感知儿歌→理解学习儿歌→体验表演儿歌→尝试仿编儿歌。整个活动设计层层递进,每个环节的设置都希望孩子的能力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具体流程是:
1.欣赏感知儿歌教师扮演大树妈妈,示范朗诵儿歌,幼儿完整欣赏作品,重点让孩子感知“飘、头顶、肩膀、膝盖”。
2.理解学习儿歌小班孩子记忆主要以无意记忆、机械记忆为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为此我利用直观的图谱,帮助孩子理解学习儿歌,也为孩子进行仿编活动打好基础。
3.体验表演儿歌表演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幼儿正处在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而表演游戏正符合幼儿期语言表达特点,孩子们拿着小树叶,扮演树叶宝宝,在游戏中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
4.尝试仿编儿歌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展开思维,充分发挥想象,从词句的变换来加深游戏的.玩法,让幼儿进行创造性的模仿。
二、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能用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
2.初步尝仿编儿歌。
三、活动准备
1.平时带幼儿在幼儿园里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飘落。
2.儿歌《小树叶,飘啊飘》自制图谱,落叶若干。
四、活动过程
1.欣赏感知儿歌
(1)出示树叶,引导幼儿观察小树叶飘落,初步理解“飘”。
教师:小树叶怎么了?小树叶是怎样掉到地上的?
(2)教师边朗诵儿歌,边做动作,幼儿完整欣赏。
教师:小树叶飘到了什么地方?
2.理解学习儿歌
(1)教师利用图谱引导幼儿理解儿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谱,鼓励他们看图谱朗诵儿歌。
3.角色表演游戏
教师扮演大树妈妈,幼儿每人手持一片小树叶扮演树叶宝宝,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让幼儿体验儿歌中的乐趣。
4.尝试仿编儿歌
(1)幼儿讨论,“小树叶除了飘到头顶上、肩膀上、膝盖上,还能飘到我们身体的什么地方?”
(2)将幼儿仿编的儿歌用图谱展示,鼓励幼儿大胆念自己仿编的儿歌。
延伸活动:带孩子到户外,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中小树叶还会飘落在哪里?启发幼儿进一步创编。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好闻的气味08-24
小班教案:玩筷子_小班其他教案07-06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03-09
小班教案[经典]07-23
(精选)小班教案08-06
[经典]小班教案08-10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班教案游戏教案01-13
小班教案 | 小班综合:野菜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