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桌》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神奇的纸桌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神奇的纸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神奇的纸桌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纸桌,在模仿、观察、比较中发现纸桌的秘密。
2、喜欢手工活动,乐于探索与实践。
【活动准备】
泡沫垫、长方形纸、篮子、积木、篮子、长方形纸、胶棒、黑板、盛满水的杯子等。
(孩子人数、坐形、折纸试孩子、操作要求)
【活动过程】
说说纸的用途 ——初步尝试两张纸变纸桌,鼓励幼儿制作各种造型的桌腿——探索不同造型的纸桌腿对桌面承重能力的影响—— 尝试改进桌腿造型,提高桌面承重能力——师生共同小结。
一、说说纸的用途。
小朋友,你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两张纸,那谁来告诉老师,纸有什么用呢?(小结)可是今天,张老师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软软的纸,来做一张能站起来的一条腿的桌子!
二、初步尝试两张纸变纸桌,鼓励幼儿制作各种造型的纸桌腿。
1、讨论:如何做一张一条腿的纸桌。小朋友都知道,桌子由哪两部分组成?桌子腿一般有几根?一根腿的桌子怎样才能站的稳呢?你准备怎么来做这条腿呢?(讨论:除了用卷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做桌子腿呢?)
2、尝试制作:现在就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来做一做、试一试,看看谁的桌子最先立起来,做的又稳当又牢固!
3、探索各种形状的桌腿:现在很多小朋友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那谁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做的桌腿,让它站起来呢?你的桌腿是什么形状的呢?
集中讨论:“我的纸桌站起来了”。(用语言表述或结合实物表述)
用折的方法:将纸对折立起来变XX型
用折的方法:将纸三折变成XX型
用折的方法:将纸四折变XX型
用折的'方法:将纸卷成XX型
三、探索不同造形的纸桌腿对桌面承重能力的影响。
1、小朋友的作品都已经完成了,那现在老师来检验一下谁的纸桌最牢固!
2、请小朋友轻轻的在纸桌上平放积木,看那种造型的纸桌放的积木最多!
3、幼儿报数:你的纸桌放了几块积木,它是什么形状的?讨论:为什么他的桌子上能放这么多积木?我们来看,他的纸桌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你们发现那种形状的纸桌更结实,放的积木更多一些?
四、尝试改进桌腿造型,提高桌面承重能力。
1、小朋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让纸桌腿变得更牢固、更结实?放上更多的积木呢?我们还可以怎样来制作纸桌腿呢?
2、小朋友又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就让我们再来试一试!
3、小结:纸的本领真大,通过折圈的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软软的纸竟然可以站起来,变成一张结实的桌子!而且在制作中,我们也发现了圆柱体的桌腿比其他形状的桌子腿更牢固,桌面上放的积木更多,承受重量的本领最大。还有什么形状的桌腿也像圆柱体一样,有一个支撑面,在桌子可以放更多的积木呢?(老师演示)下课以后,小朋友可以想一想,试一试,看还能不能制作出更结实的纸桌,能放上更多的积木,我们把纸桌的形状和放积木的数量记录下来,下一个星期咱们进行纸桌大力士比赛,好不好!
神奇的纸桌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圆珠笔,知道圆珠笔的用处。
2、通过观察、拆装圆珠笔、绘制安装说明书等形式,感知圆珠笔的构造,掌握安装的步骤。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将拆下来的原件、放在筐子里,对拆装活动有兴趣。活动准备:
4、师生提供收集各种圆珠笔
5、幼儿人手一张白纸,一支圆珠笔,人手一个小筐子。
6、在黑板上画一张《圆珠笔统计表》(附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感知圆珠笔的多样性。
——教师:你带来的圆珠笔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同?(比较圆珠笔的'粗细、长短。)
——鼓励幼儿用笔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玩一玩、说一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与同伴交换玩一玩圆珠笔,说一说:你们的圆珠笔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
——教师小结:圆珠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具,它是笔杆、笔芯等部件在材质、形状和色彩上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拆一拆——感知圆珠笔的结构。
——教师:你知道圆珠笔的里面是什么吗?
——幼儿拆开圆珠笔,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出示黑板上的《圆珠笔统计表》,讲述圆珠笔的名称(笔帽、笔杆、弹簧、笔芯等0,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发现,教师在统计表上记录圆珠笔部件的数量。
三、装一装——感知组装圆珠笔的过程。
——鼓励幼儿将零散的圆珠笔部件组装起来。
——教师:你是怎样组装圆珠笔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安装圆珠笔的过程。
四、画一画——安装说明书。
——鼓励幼儿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自己安装圆珠笔的操作过程。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五、说一说——圆珠笔的用途。
——教师:圆珠笔有什么用?圆珠笔为什么能写字?圆珠笔一直能用吗?
六、游戏活动——拆一拆、装一装。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圆珠笔,重新进行拆装圆珠笔的活动,感知不同构造的圆珠笔进一步巩固对圆珠笔的认识。
——组织幼儿分组开展拆装各种圆珠笔的“擂台赛”,比一比,看谁拆得快、装得快,训练幼儿手部的精细动作。
神奇的纸桌教案3
情景描述
科学活动中操作探索的过程,对大班幼儿来说是十分有趣的。这次的教师观摩活动我选择了一节《神奇的纸桌》,活动中不断地发现一些幼儿操作探索的问题、及时调整原教案设计等,帮助幼儿掌握让纸桌站起来的方法,并增强幼儿不断操作探索的乐趣,促进了每一名幼儿操作能力的发展。
第一次制作纸桌的时候,幼儿出现的问题是创造制作了各种独立的桌腿,如圆柱体、折扇形、双三角形、贺卡形,但是无法将桌面和桌腿较好的粘合在一起。我认真寻找问题,将美工材料双面胶和胶水调整为透明胶带,通过我的及时观察和发现,幼儿在操作中马上变得方便起来,很快大部分幼儿将桌面较牢固的固定在桌腿上了。
第二环节我将重点落在怎样将更多数量的木块放在桌面上。我仔细观察,引导了解幼儿为什么无法把更多数量的木块放在桌面上。调整原教案的集体讨论的设计变成采取相互观察、交流的方法,孩子们很快的出了结论:有的说自己的桌腿不结实,桌面容易倒;有的说放木块要有技巧,一个一个轻拿轻放,摞整齐能放的更多一些。在这个探索试验的过程中,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在反复失败中得出了经验,原来圆柱体的.桌腿最稳固。
第三环节重点落在都是圆柱体桌腿,为什么放置木块的数量还会有所不同?我增加了记录表,增加投放了塑料雪花片,满足了不同操作探索水平的幼儿的练习兴趣;记录表锻炼了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的能力……反思
1、根据幼儿原有的水平,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幼儿原来的基础水平就是制作了各种不同形状或形体的桌腿,作为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才能更好的开展活动。为了解决幼儿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无法把更多数量的木块放在桌面上,教师发现幼儿需要更加直接的指导,所以及时调整讨论的形式,由集体变成小组,可见教师做到了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2、加强日常的培养和练习。
随着幼儿出现的粘贴问题,我发现这些能力的的形成离不开日常的锻炼和培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日常的区域活动、艺术活动来锻炼幼儿的粘贴能力。
3、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支持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发展。
第三环节的活动中,我在材料上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问题不断调整和改进,并注意针对每名幼儿的操作表现来给予支持,提高幼儿探索的兴趣。大部分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记录能力有所提高。通过一节活动中的三次调整,我最大的收获是要根据幼儿的原有水平设计、开展有目的地教育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在原有的时间和操作能力的提高,为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神奇的纸桌教案4
教材简解
纸和桌子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是密不可分的,画画,做手工,写字都需要用到纸。活动《神奇的纸桌》的设计灵感来自区域活动,一天,手工区的乐乐将纸折成一张桌子,然后在纸桌上放雪花积木,他一边放一边数。乐乐看见我高兴的说:“老师我的纸桌很结实能放20个雪花片。”在观察中,我还发现我班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由直觉行动思维过度到了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做做玩玩,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折叠、粘贴等操作能力,他们能够运用想象,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制作活动。用纸来做桌子,对于孩子来说十分新奇,在熟悉与新奇的碰撞下,很好地激发了他们制作与探索的欲望。所以我根据本班幼儿发展水平,选择设计了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
设计理念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熟悉的东西,让孩子从身边经常接触的事物纸和桌开始,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就像杜威先生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本能的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惧来的特点。”活动中把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引入探究的对象,通过多次操作与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来解决不同的问题,达到不同的目的。
目标预设
1、乐于探索,并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创新。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使纸桌站起来及站得稳的方法;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每人两张大小、形状相同的纸,固体胶、记录纸、记号笔没人一份。
2、相同大小的雪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纸师:纸有什么用处?
幼:画画、写字、折纸……师:你有什么方法能让这张纸站起来?
幼:折、卷
2、师:前些天我的朋友告诉我,她能用两张纸,一张做桌面,一张做桌腿组合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你觉得这张纸桌能站起来吗?
幼:不能站起来、站起来
3、师: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实这件事的真假呢?
幼:有
4、师:好,如果给你两张纸,你能做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还要让它站起来吗?你准备怎么来做这条腿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讨论)评析:活动一开始,以疑问为线索,“两张纸能做一张一条腿的纸桌吗?”展开探索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尝试制作纸桌,探索桌腿的多种制作方法。
1、师:在你们的桌上有每人两张纸,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来做一做、试一试,看看谁的桌子最先立起来,做的又稳当又牢固,好吗?
2、幼儿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
3、集中讨论:“我的纸桌站起来了” (用语言结合实物表述)。
师:你是怎样做的桌腿,让它站起来呢?你的.桌腿是什么形状的呢?
幼1:用折的方法:将纸对折立起来变小山型
幼2:用折的方法:将纸三折变成门型
幼3:用折的方法:将纸四折变扇型
幼4:用卷的方法:将纸卷成圆型
4、师小结:纸的本领很大,通过折、卷的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可以“站”起来,变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采用独立探究法,经验法,操作法,交流讨论法。活动中对纸桌的制作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幼儿在操作活动时尽量不介入,只是适时的点拨,肯定,并鼓励幼儿不轻易放弃。为幼儿制作后的讨论“你的纸桌站起来了吗?”留出了很大的空间。最后幼儿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分享彼此的经验,在说中学,听中学,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三、以游戏“摆积木”,尝试发现各种形状桌腿的纸桌承受力是不同的。
1、师:你的纸桌上能放东西吗?
幼:能(引导幼儿猜测纸桌上能摆放积木的数量)
2、师:在纸桌上轻轻地平放雪花积木,看看哪种形状的桌腿最牢,桌面上放的积木最多?
3、师:出示记录表。你觉得纸桌上能放几个积木,请你把你的猜想数量记录在,号的格子中。
4、幼儿将自己的猜测记在格子里。
5、幼儿尝试在将纸桌上放积木。
6、师:你的纸桌上放了几个雪花片?它是什么形状的桌腿?你发现哪种形状的桌腿比较牢?(引导讨论)
7、师小结:圆柱体桌腿的纸桌,放的积木数量最多,承受重量的本领最大。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采用游戏的形式,营造探索学习的气氛。鼓励幼儿在自己制作的纸桌上尽量多放积木,以探索不同桌腿对桌子的承受力的影响,让幼儿在问题情景中去思考,去寻求答案。
四、引发新的探究点,延伸探究。
1、师:刚才,我们通过操作,得出圆柱体的桌腿的桌子承受力的本领更大,还有没有像圆柱体的桌腿一样,有一个支撑面的纸桌,在桌上可以放许多积木呢?
2、师:那相同形状的桌腿,如果我们改变它的高矮,胖瘦,承受力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下次再来试试,好吗?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从而促进幼儿扩散性思维的发展,促使幼儿永远种保持学习的热情,并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机制。
活动反思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最直接的体验中学习,在动手中去发现。在这个活动中。我选择了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材料“纸”和“积木”给孩子进行操作实验,把有关力的科学转化为孩子可亲自操作的游戏,依托幼儿熟悉的、直观的材料。让孩子在富有挑战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那些让人惊讶的科学现象,努力让孩子从探究游戏中感受快乐,获得智慧。
一、感受
1感受惊讶。
思考: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神奇,产生探究欲望和兴趣,不断体会神奇,增加新经验。
策略:选择孩子最常用的学习用品纸张和游戏用品积木进行操作实验,而结果是让孩子想象不到的:一张薄薄的纸,经过自己的变形居然能放上那么多的积木。
2感受亲历,
思考:鼓励孩子亲历实验的过程,感受物体变化带来的心理体验。
策略:活动不是一种事先安排、因果必然的过程,而是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亲历探险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感觉。
3感受兴趣。
思考:对孩子来说感受科学的趣味,比“懂得科学”更重要,让孩子体会实验是有趣的,像游戏一样,从而感到科学的趣味,
策略:观察自己和同伴的不同实验结果,激发了孩子的竞争意识,为了超过同伴而产生继续实验的兴趣。
二、提炼
1提炼经验。
思考:纸张的变化与力的关系,这方面的经验是孩子所缺乏的,在自然状态下即使看到也想不到。
策略:让孩子从最初的自由操作中提取经验,过渡到与同伴交流经验,逐渐到进行有x定要求的实验。在操作中逐渐积累经验,从而发现实验结果的神奇。
2提炼习惯,
思考:成功来源于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为幼儿入小学后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策略:将活动设计成具有挑战的游戏,通过游戏规则的要求。提出科学实验中的习惯要求,为大班孩子的继续成长打下基础。
【神奇的纸桌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桌》教案01-19
纸桌大班教案11-22
大班科学纸桌教案12-15
神奇的纸教案02-21
大班科学教案:纸桌07-01
《神奇的纸》中班教案12-19
大班《神奇的纸圈》教案03-26
神奇的纸科学教案01-10
神奇的纸环作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