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教案

时间:2023-02-08 12:41:12 教案 投诉 投稿

《认识周长》教案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周长》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周长》教案15篇

《认识周长》教案1

  一、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1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

  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各种图形、线绳等

  教学过程

  一、猜图游戏,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画家,他画画可有点特别!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他的作品吧!

  〈多媒体演示:小画笔勾勒出乒乓球拍的轮廓〉

  师:猜猜,他画的是什么?

  生:乒乓球拍

  〈分别演示:手机、国旗的轮廓〉

  请学生发挥想象去猜测。

  小结:刚才小画家沿着这些物体所画的长度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周长(板书课题)

  二、实践中理解周长

  1、理解封闭图形

  师:谁听说过“周长”,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

  师:我们看看课本41页是怎样介绍的。

  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师质疑:这里好象有个词不常见?

  生:封闭。

  师:谁能解释?

  生:四周都不漏缝的

  ……

  师:那么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封闭图形呢?

  〈多媒体演示:〉

  师:这些图形中那些是封闭图形?为什么?

  生:……

  小结:像这样首尾相接起来的就是封闭图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多媒体同时演示封闭图形首尾相接的过程〉

  2、指一指,从实物中找周长

  (1)师生合作

  出示钟

  师:谁能指一指钟面的周长?

  生指

  师:你是怎么指的给大家说一说

  生:我是从这里开始绕一圈再回到这里。

  ……

  指叶片、粉笔盒、数学课本表面的周长。

  引导理解周长在面上

  (2)生生合作

  你能指出我们身边的物体表面的周长吗?

  师:下面请和你小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周长。

  指的时候要注意首尾相接,说的时候要说清是哪个面上的'周长。

  学生活动,汇报

  师:我们身边能指出很多周长,例如:操场上也有。

  三、探究中体验测量方法

  1、创情境

  师:这段时间,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忙着干什么呢?

  生:做操……

  师:小动物们也和大家一样忙着锻炼呢?

  〈多媒体演示:小动物们绕图形一周跑一圈〉

  师:怎么同时到达终点,那么他们跑得一样快吧?

  生:……

  师:我们要看谁跑的路最长,也就要知道哪种图形周长最长,我们可以测量一下,可这些图形我们要怎样测量呢?

  生:可以用线、用尺。

  师:那下面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图形的周长评出冠军。

  2、量周长

  师提出合作要求:每个小组长的信封里有这些图形,每人选一种图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绳子,你们可以选择喜欢的方法测量。量的过程中有不满整厘米的可以选择接近的整厘米,最后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活动

  汇报结果

  对照测量结果,承认误差。

  师:谁的周长最长?

  生:长方形

  那么青蛙就成为了这次比赛的冠军!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经常进行合作学习训练,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观点激烈交锋,在磨擦碰撞中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创造。

《认识周长》教案2

  教学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三年级(上)》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并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一些几何图形的图片。)

  学具(图片:长方形,三角形,硬币、五角星,细线,软尺,40厘米刻度尺。)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渗透一周的概念。

  老师先组织一个游戏:

  孩子们,很多同学都想了解老师是谁,来自哪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的'名片,我每个小组发一张,大家传递一周,相互看一看,了解一下。现在你知道老师来自哪里了吧?那么就在我们刚才传递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注意到名片的运动过程。是呀,名片在小组里正好转了一周。

  一.尝试探究,认识周长。

  (一) 创设情景,感知周长。

  1.小朋友们,老师首先要带大家到森林里去走一走,看看那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演示动画)

  2.公正的小裁判们,你们觉得谁才是真正的冠军呢?(请两个学生说,重点分析规则。强调两点:1、沿着树叶的边线;2、要爬一周。虽然红蚂蚁先爬到,但是它犯规了,冠军还是应该属于黑蚂蚁。)

  是呀,黑蚂蚁遵守比赛的规则:沿着树叶的边线爬,正好爬了整整一周的长度,这个冠军当之无愧。

  3.(点击课件,出现表示树叶周长的边框。)小朋友们,黑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我们给这一周的长度起个名称好吗,就叫树叶的周长,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认识周长)

  (二)尝试操作,理解周长。

  1. 摸一摸:其实物体表面都有它的边线。

  生活中物体的表面都有它的边线,你能仔细地摸一摸课本封面一周的边线。摸给大家看一下,去摸一摸文具盒一周的边线,其他物体某个面一周的边线。你摸的是哪个物体一周的边线?

  2.描一描:如果把大家摸的物体的面画下来就成了平面图形,你能描出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吗?选择两个你最喜欢的图形描一描。

  谁愿意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展示一下?比画给大家看看,描的可真仔细。刚才你们都描出了图形的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我们来想象一下另外这几个图形的周长,请闭上眼睛,在头脑中画一画,也可以用手比画比画。五角星的周长、圆形的周长。

  你现在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板书:围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指几条边的长度?五角星的周长呢?圆的周长呢?

  二.合作探究,探求周长。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的名片、采来的树叶、还有硬币,你能指出他们的周长吗?先估计一下,你觉得哪个物体的周长最长,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名片的周长长一些,硬币的周长最短。

  2. 文具盒中有测量周长的工具吗?拿出来看看,你认为用这些工具最容易测量的是哪一个周长?

  为什么?如果是用直直的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比较容易测量,对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这样的图形,你能与你的同桌合作,想办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吗?把你算式、方法和结果记录在纸上,看谁的方法巧?同桌合作的好?拿出1号信封。挑一个你们喜欢的图形开始研究。

《认识周长》教案3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61,6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周长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尺子,树叶,卡片等

  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描一描】

  1,同学们,天是越来越冷了,到处树叶飘落。老师来的时候搜集到了一些树叶,想欣赏一下吗 你收集了哪些 (举起来)这些树叶真漂亮,你能在纸上描下它们的形状来吗 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

  2,好!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实物投影展示)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沿着什么,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说得真好!谁再来说 (板书:边线)【如果没出现这样的词语,在演示后教师说:我们把这样的一周(手势)的长叫做:边线】

  【说一说】 看我们画的图形,这画的其实就是树叶的什么啊 树叶的边线就是(树叶一周的长度)

  【摸一摸】 那我们能一起摸一摸你手中树叶一周的边线吗 边摸边说说什么是它一周的边线。(一名展示说)

  4,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或摸了一周,请看(动态演示) 这一周边线的长度,我们就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

  (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师展示了许多漂亮的树叶,给了学生美的享受以后,学生有了得到树叶的欲望;紧接着教师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又让学生用描的方式把图形保留下来描树叶的轮廓,短短几分钟描的过程,学生的体会在不断地加深,这种在做中感悟我想是老师用再多的语言都无法替代的。这样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骤然升温。教师又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摸一摸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二,通过实例,认识周长

  【指一指,说一说】我们通过树叶的边线,认识了树叶的周长,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课件出示游泳池,),你能指出他的边线吗 先指给同桌看看,然后指名上台指。池口边线是什么颜色 黑色的一圈就是池口的边线。那么这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的长我们就叫做池口的什么呢 (周长)

  【看一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周长还有很多,看。(课件出示其他图片)

  【描一描】

  刚才我们认识了物体上的边线,那这些平面图形有边线吗 如果选择你喜欢描的一幅你选择谁 能一笔描出它的边线吗 其他人都能吗 (课件练习2)打开书翻到62页,拿出水彩笔,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一笔描出来。

  描完后展示。我们同学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谁来说说它们的周长 (长方形先开始)

  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无论物体或图形一周的长我们都可以叫做边线,而这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他们的周长。

  【练一练】看我们同学学的这么认真,两只小甲虫也来凑热闹拉,它们把树叶当成了运动场,我们来看一看那一只爬的才是树叶的周长 (课件)

  (教师进一步来揭示周长的含义,通过实际物体的边线周长抽象到平面图形的周长,再到数叶的小甲虫围周长的富有童趣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完善周长的概念,同时为周长的测量引入到实际物体埋下伏笔。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看,这样的设计不但能赋予枯燥的'学习内容以纯真的儿童气息和快乐的生活情趣,而且切实帮助学生建构了对周长的理解,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测量周长】1,那么小甲虫到底爬了多远我们有办法测量吗 谁来说说 (集体交流)然后同桌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

  2,试一试:是不是所有的周长都要围一围呢 请看,谁先说说它的周长是什么 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它们的周长,同桌各选一个量一量,算一算。

  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了树叶和平面图形周长,说明我们一定是要根据物体的形状特点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直线图形选择直尺比较合适,曲线图形选择围的方法比较好。

  3,老师这还有一个图形,(出示五角星)你用什么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呢

  有不同的方法吗

  (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是教材的基本要求。先让学生从数叶的周长的测量过度到平面图形的周长测量,这样符合儿童的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进而总结出周长的测量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内化:曲线图形采用化曲为直的转化方法,象这样一些直线图形的周长,要先测量出边长,再计算所有边长的总和,能根据周长的含义来计算简单的平面图形。)

  【练一练】

  咱们研究了周长的测量方法,下面图形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它们的周长吗 要求用算式表达出计算的过程 谁来口答 (练一练4)为什么这样就是它的周长

  这些图形周长你能很快算出来吗 要不要用尺子去量 为什么 小组合作自由解决这个问题。练一练5

  你怎么算的 (结合学生的算法板书)

  同学们真聪明,不仅会用各种方法计算周长,还能感借助方格图,求出各种图形的周长。

  (在方格纸上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重点是解决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可以结合平面图形的特征,在计算时采用简便方法,从而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特别是对于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学生想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法,渗透了转化,割补等重要的数学思想。)

  四,拓展延伸,运用周长

  【总结评价】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习的快乐吗 我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你觉的小组里谁在哪个方面比较突出或者你有什么建议想对他说的

  【拓展】

  今天的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课件)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

  做树叶书签。今天你们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希望大家一起记住这个时间,我们可以把我们喜欢的树叶制成书签。在背面写上上课时间。展示(成品)

《认识周长》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理周长高年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余人合作,能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客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树立驾驭数学的自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你看到了什么 用一句话说一说.

  ①小朋友围着操场跑了一圈

  ②彩灯沿着心形牌匾走了一圈

  ③老爷爷在白菜地一圈周围上栏杆

  ④在照片四周边上镶了一个相框

  2,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结:像这样一圈一周的长度就是他们的`周长

  二,感悟生活中事物面的周长

  1,3个实物图,指指表示他们的周长(树叶,方巾,红领巾)互相说说,上来指指表示它们是从那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的

  (生: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我是从这里开始又到这里结束)

  第一个2生指,还可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小结:不管我们从哪里开始,都是沿着地图走了一周

  2,找找生活中物体面的周长(互相说说,注意语言要规范)

  如:课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桌面的周长,腰围,头围.

  3,找一找:

  面的周长比桌面周长长

  面的周长比桌面周长短

  小结: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有周长,而且还有长有短.

  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

  三,量算结合,理解周长:

  1,下面的图形有没有周长 如果有请指出来,

  为什么第四个图形没有周长

  2,有没有办法,知道他们周长吗

  ⑴小组内先商量办法,再用工具试试.

  ⑵合作时要明确分工,互相配合.

  3,交流

  ⑴长方形{a.4条边量后,相加 b.只量长宽再分别2 追问:长方形有4条边,为什么只量2条边,利用长方形特点就可以更方便地求出周长了}

  ⑵圆:{a.用毛线,圈圈,量一量毛线的长度 b.对折,围半圈2把曲线圆形利用毛线来围,再拉直了量,化直为曲,很方便}

  {a.量个边长度相加 b.转化成正方形 1条边乘以4求出}

  小结:刚刚同学们发挥聪明财智用绳,量一量,加一加或转化再量,算.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求出了它们的周长.

  四,练习

  一个人想围甲走一圈,另一个想围乙走一圈,谁走的路长,想想回答,为什么

  五,你今天学了什么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认识周长》教案5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是苏教版义务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测量及计算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2.使学生在认识周长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拓展学生想象的思维。

  3.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组织有效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4、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说一说下面图形其他边的长度。

  2 4厘米2厘米

  厘

  米

  (一)创设情境,认识周长

  1、认识边线

  (1)谈话:秋高气爽,小兔子们准备进行一场跑步比赛呢。

  引导:比赛的规则是草地的边线跑一周,最先跑完的获奖。(板书:边线一周)这里的一周是什么意思?边线又是指什么?

  师:同学们,仔细看,比赛开始了!

  (比赛规则:每只小兔沿着草地的边线跑一周,最先跑完的获奖)

  提问:看清楚了吗?哪只小兔子能得奖呢?为什么?

  指出:第三只小兔子能得奖。第一只跑的慢,第二只跑的路线不符合规则,而第三只从这一点出发,沿着边线跑,又回到了这一点,这才是沿边线跑了一周。它跑过的路线,就是草地一周的边线。(板书成:一周边线)让学生集体说一说:一周边线。

  (2)丰富感知

  让学生了解“想想做做”第一题题意

  要求同桌相互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边线,并说说要怎样指。

  交流:指名学生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边线。(注意指导学生指正确,说明白)

  说明:(比划演示)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边线,要从边线上一点开始,沿着封面的边线绕一圈再回到这一点,经过的路线就是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边线。

  让学生依次指一指课桌面和三角尺的一周边线。

  交流:指名学生分别指一指课桌面、三角尺的一周边线。

  2、认识周长

  (1)描述概念

  出示三张书签

  引导:你能指一指每张书签的一周边线吗?

  让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一周边线。

  指名学生(演示)指一指书签的一周边线。

  追问:刚才大家指的都是书签的什么?(一周边线)

  指出:一周边线有长有短,这里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书签的周长

  (板书:一周边线的长=周长)

  (2)深化认识

  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描出一周边线。

  交流:展示学生描的`一周边线,检查一周边线描得是否正确。

  追问:这里每个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是它的什么?

  强调: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板书补充: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周长)

  互动:请你在题里任意选一个图形,把它的周长指给同桌看一看。

  (二)测量计算,加深认识

  1、出示例2的三角形和四边形,你能知道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吗?请你想办法解决,算出周长写在图形下面。

  学生测量、计算。

  交流: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你又是怎样知道四边形的周长的,是多少?

  提问:算图形的周长,为什么要先测量每条边的长,再相加?

  小结: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所以把一个平面图形每边的长相加所得的长,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周长。

  2、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树叶。

  引导: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知道树叶的周长是多少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看看哪位同学最先想到办法。

  交流:你想到了什么方法?(围一围,量一量)

  师:请同学们用围一围,量一量的方法,测量出你们手中树叶的周长,并把周长写下来。(学

  生操作)

  师:你们树叶的周长是多少?为什么这样测量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

  你认为测量时要注意什么?(紧沿边线围号,正好一周,拉直再量)

  师:我们围一围,量一量得到的长度,就是围成树叶一周边线的长,是树叶的周长。

  3、小结:学到现在,你知道周长指的是什么了吗?要知道一个平面图形或者物体面的周长,你有哪些办法?

  指出:通过指一指、量一量、算一算。我们知道了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要知道周长,可以把围成图形每条边的长相加,也可以用线围一围、量一量。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1、“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能算出它们的周长吗?计算时想想可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学生独立计算周长。

  交流:每个图形的周长是怎样算的,周长是多少?

  注:板书算式,注意比较不同的算法,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计算周长,就是求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计算时,可以根据每条边长度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灵活地计算。

  2“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每个图形的周长指的什么?同桌的小朋友互相指一指。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多少?能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吗?小朋友独立想一想。

  让学生计算周长,分别指定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图形。

  交流你们小组是怎样计算周长的。(引导说明怎样想的)

  指出,根据条件灵活的计算周长,可以使计算简便。小朋友以后解决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想,图国有更合理的方法,尽量采用。

  3 思考题

  一片长方形草地被分成A、B两部分,小鼹鼠和大象要分别绕A、B两块草地跑一圈,他们跑的路谁长呢?

  师:觉得小鼹鼠跑的路长的举手,觉得大象跑得路长的举手?

  提问,小鼹鼠和大象跑的路线分别是什么?他们的路线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

  他们跑得路谁长呢?

  (四)全课小结

  1、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2、布置作业。

《认识周长》教案6

  【微课简介】

  《圆的周长公式推导》一课是小学数学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个知识点,适用于对圆的各部分名称已有初步认识并将学习计算圆的周长公式的学生学习。在这个知识点学习中,学生应用互动软件《圆的工具》辅助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对比、分析、概括出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背景】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是关于圆的知识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理解圆的公式推导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习圆周长公式的关键。由于本班学生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体现出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于是将公式推导这一部分设计为学生应用互动学习软件,在预设的任务中以同桌俩俩合作和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更注重于学生学习内容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积极地去探究,通过“再发现”、“再创造”,建构数学模型,从而对所获得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则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学习效率,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个知识点。为了突破这个知识的重难点,应用学习互动软件《圆的工具》辅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用交互工具建构数学模型,应用对比、分析、概括等去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能力发展。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是六年级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学生的知识系统中,对于圆的各部分名称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要学生借助学习软件,在给出的任务和要求中自主探究完成实验活动,从而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难点】

  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探究法。

  【学习环境与资源】

  1、学生分组,每一组至少有一台联网的计算机。

  2、探究工具软件《圆的工具》

  3、学生探究活动纸

  【教学过程】

  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实验探究,构建模型。

  一、出示实验任务,提出实验要求。

  1、把用来记录探究数据的学生活动纸分发给学生。

  2、介绍实验软件:圆的工具

  3、出示探究活动一的任务:

  二、学生应用软件开展数学实验

  1、同桌合作,轮流进行操作和记录;

  【软件使用说明】

  2、四人小组进一步协作整理数据,发现规律;

  学生应用软件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将相关数据填入活动报告单,小组进行汇报交流,获得结论。

  当学生在完成作业纸时,根据需要可引导学生。例如,当问“圆的直径和周长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会不会随着周长的变化而变化”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出圆周率是固定的一个数值,从而对圆周率有一定的认识,并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让学生讨论并归纳:“根据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如何用半径算出圆的周长?”

  这样的过程将探索圆周率的过程简单化,借助现代化技术提高了课堂效率,丰富了学生对圆的认识和理解。

  3、组间分享:通过组间的汇报,相互补充各组的发现,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圆周率。

  三、建构数学模型

  1、通过实验和交流,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能用直径或半径计算圆的周长。

  2、学会按顺利整理数据的实验方法。

  【教学总结】

  圆的周长公式推导过程在教学中一直是个难点,以往都是让学生拿着圆形物体进行直径、周长的测量,从数据中去寻找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样的操作过程既耗时又费力,且容易出现测量误差导致计算结果出现较大的差距等情况。因此,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采用了计算机软件的模拟操作,使得整个操作过程的数据精确化,学生借助计算机操作获得的一系列数据,既能获得活动探究所需的数据,又能节约很多操作时间,从而使得整节课的重心放在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上,学生在一系列精确的数据中获得感知,从而顺利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认识周长》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周长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围、量、算等具体的活动,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方法。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1。剪一剪。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可爱的卡通头像图片(电脑演示:三幅卡通头像图片),认识它们吗?在三幅卡通头像图片中,你最喜欢谁就把它从纸上剪下来,看谁剪得又快又好!

  学生拿出图片,剪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卡通头像。

  2。说一说。

  讨论:你是怎样剪的?(沿着头像的边剪的)学生互相评价剪出的作品,体会头像的边的意思。

  小结:沿着头像的边剪,就是沿着头像四周的边线剪。你能指一指你剪出的头像四周的边线吗?(先指名指一指,再在同桌间互相指一指)

  揭示:头像四周边线的长就是头像的周长。(板书:认识周长)

  二、提供实例,认识周长

  1。教学例题。

  出示游泳池图:这是一幅儿童游泳池图,你能指出它四周的边线吗?

  指出:游泳池图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

  出示树叶图:你能指出树叶四周的边线吗?

  指出:这片树叶四周边线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

  2。练一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你还能指出我们身边一些物体某一个面四周的边线吗?

  学生可能指出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黑板面、课桌面等一些熟悉的物体的面的边线,并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分别指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

  谈话:你能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吗?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在书上第62页第2题上描一描。

  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业,互相评价。

  提问:我们描出的每个图形的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什么?

  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1。自主探究。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怎样测量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周长呢?请同学们看这三件物品。(出示长方形的名片、五角星纸片和1元的硬币)先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测量它们的面的周长?你能想到哪些好方法?

  学生可能想到量、围、滚等不同的方法。

  组织活动: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这三件物品,小组分工合作,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分别量出它们的面的周长。

  学生按要求测量长方形名片、五角星纸片和1元硬币面的周长,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2。反馈。

  提问: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测量长方形名片的周长的?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量出四条边的长,再相加。

  (2)量出名片的长和宽,再计算。

  (3)用一根细线沿名片的边线围一周,再量细线的长。

  (4)把名片沿直尺的边翻动一周。

  比较: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名片的周长,在这些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五角星纸片的周长的?有不同的方法吗?

  再问:你认为测量五角星的周长,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量出其中一条边的长,再用这条边长乘10)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1元硬币的周长的?(学生可能会用围或滚的方法测量1元硬币的周长)

  追问:为什么不能直接量出1元硬币的周长,而要用围或滚的方法呢?

  3。小结。

  提问:你学到了哪些测量周长的好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

  谈话:看来测量周长要根据物体形状的不同,灵活地选用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4。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

  提问:你有办法知道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吗?自己先试一试。

  反馈:你是怎样知道的?把你的方法和同学进行交流。

  5。“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

  提问: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吗?(学生抢答,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6。“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不同的算法,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一片树叶,你有办法量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吗?(在讨论不同方法的基础上,明确用围的方法测量树叶的周长)

  谈话:请同桌同学合作,用围的方法测量这片树叶的周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测量的结果,并说一说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课件演示:用细线沿树叶的一周围一圈,最后展开细线,量出树叶的周长。

  五、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共同认识了周长,你有收获吗?如果用一句话表达你对周长的认识,你想说些什么?

  谈话:认识了周长,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其实,周长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你发现了吗?

  欣赏短片: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谈话: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总说明:

  “认识周长”的教学设计凸显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赋予教学内容更丰富的内涵,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开拓了十分广阔的空间,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课堂的生命活力来自于学生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更来自于探究过程中的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奇和喜悦。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灵活使用教材,把对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分解为认识边线、认识周长两个阶段,并创造性地把对边线的认识融于学生熟悉、喜爱的.卡通图画之中,使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丰富的感知过程。剪一剪、指一指、说一说、描一描等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探索活动中充分地实践着、思考着、感受着……如此丰富的感受之后,周长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

  课堂的生命活力体现在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小组成员讨论如何测量长方形名片、五角星纸片和一元硬币的面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在这样开放的探索空间中,教学过程呈现出双向的交流、动态的建构,师生分享着发展的快乐,成长的愉悦。

  课堂生命的活力更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发现、提升数学的美,使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享受的家园。本课的结束环节,教师安排了“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短片欣赏,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使学生对周长的理解进一步得到深化,学习数学的情感也由此被进一步激发。

《认识周长》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学生正确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能运用概念正确地计算面积和周长.

  2.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区别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师:我们已学习过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1.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那么,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二、学习新课.

  出示图形,这是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请同学提出问题,可以求什么?(周长、面积各是多少?)

  师:请同学在自己作业本上,分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订正时,老师板书)

  通过计算你能发现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吗?请根据下面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投影出示思考题:

  1.周长和面积各指的是什么?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3.周长和面积各用什么计量单位?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讨论.

  集体讨论归纳:

  1.长方形周长是指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和,而它的面积是指四条边围成的`面的大小.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求周长计算出的结果要用长度单位,求面积计算出的结果要用面积单位.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那么我们能不能简单地概括出面积和周长究竟有哪几点不同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归纳、概括)板书:

  面积和周长的区别:

  1.概念不同;

  2.计算方法不同;

  3.计量单位不同.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向同学们请教,愿意帮忙吗?

  如果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不是也存在这3点不同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也具备这3点不同)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4,会求它的周长和面积吗?

  (学生叙述列式过程,老师写在黑板上)

  师:这两个算式都是“4×4”,这不是完全相同吗?你们怎么能说它们不同呢?

  (讨论一下,然后再回答)

  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再归纳.

  师:周长的4×4是4个边长,式子中的第一个4是4厘米.面积的4×4是4个4平方厘米,所以两个算式虽然都是4×4,但表示的意义不同,说明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要认真审题.

  三、巩固反馈

  1.请你用手指出桌面的周长,摸一摸桌面的面积.

  2.出示正方形手帕,请同学指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3.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投影出示:

  4.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 )里.

  (1)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花坛的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 )

  (2)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李欣每天早晨围着花坛跑5圈,他每天早晨要跑多少米?( )

  (3)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这个花坛里种草坪,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

  A.20×20=400(米) B. 20×4=80(米)

  C.20×20=400(平方米) D.20×4×5=400(米)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面积和周长有三点不同:1.概念不同;2.计算方法不同;3.计量单位不同。

《认识周长》教案9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准备:

  树叶、平面图形、绳子、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边线。

  1.建立周长表象。

  大家想听笑话吗?大象贝贝新做了条裤子,可高兴拉!可是,粗心的裁缝把腰围做大了3分米。你知道三分米有多长吗?(学生比划出长度)贝贝跟妈妈说:妈妈,裤子腰围大了,你帮我把腰围裁去3分米。妈妈说:我现在忙,待会做。贝贝便跑去让奶奶做,可奶奶也说忙,待会弄。到了晚上,妈妈才想起贝贝的裤子,便裁去了3分米。后奶奶也想起这事,也把腰围剪了3分米。第二天,贝贝满心欢喜穿新裤,结果发现:裤子腰围只能塞的下一只腿了。

  这个笑话里还隐藏着数学知识呢。你知道腰围怎么量吗?(围绕腰一周的长度)腰围可以叫做腰的周长。(板书: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周长的知识。

  2.认识边线。

  (出示多拉爱梦外型图片)你能很快指出图片的边在哪里吗?(生说师示范)我们就把边缘上的这条线叫做它的边线。(演示:将边线拿下来)

  板书:边线。

  3.感受物体表面的边线。

  请你指出数学书封面的边在哪?(学生用手摸一摸)

  (老师边说边摸)我从这里开始摸一圈所指出的就是数学书封面一周的边线,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摸一摸数学本封面一周的边线吗?

  除了这些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自己的边线,请你先找一找再摸一摸它一周的边线,说给你的同座位听一听。

  集体交流。谁先来指一指,说一说。指名2-3人边指边说。

  4.描一描,理解周长。

  刚才我们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想想做做第2题)你能描出它的边线吗?请你描一描。

  学生自己描,描好后请学生拿上台展示,(2人)请同学来评价。

  在描这几个图形中,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吗?

  (从学生的发言中引出边线是有曲有直的。)

  揭示: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指一指,描一描,一起感受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这一周边线的长就叫做周长。(补充板书:认识周长)

  二. 计算图形的周长。

  1.计算直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

  我们认识了周长,那如何来计算周长呢?

  完成试一试。(明确应先量出每个图形的各条边长度,然后将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相加算出周长)

  学生自己独立测量计算。

  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

  提问:你是怎么算三角形的周长的?

  (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它三条边加起来的'和)

  那四边形呢?

  2. 计算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

  (1)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树叶的周长呢?

  请你们开动脑筋,讨论一下,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同座位讨论一下,再集体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方法:1.用绳子围着树叶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2.还可以用其它的软的材料代替绳子。)

  (2)自选图形,量出周长。

  指名出示图形,如果用线去围同样大小的,需要多长的线呢?先独立量,后他生估计周长,验证结果。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4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算周长,这里还有几个图形,看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算出它的周长。

  (学生说算式,师板书学生的算式)

  适当评价方法。

  2.想想做做第5题。

  刚才的几个图形已经直接告诉你边长,让你求周长的,同学们想得都很好,现在这里有两个图形你能直接告诉我它的周长吗?

  说明:这里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你怎么知道的?

  那它的周长是多少呢?你是怎样算的?(板书算式)

  (如果方法不够简洁可以再请一生补充。)

  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呢?

  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样算的?(板书算式)

  现在我把这两个图形拼起来,你能很快告诉我它的周长吗?

  指名一生先说,他说的对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动手算算看吧。

  自己先做,列出算式。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板书学生的算式。集体评讲。

  (在讲评时如果学生直接将两个图形的周长直接相加,要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图形拼起来形成的新图形一周的边线发生了变化,所以不能直接将两个图形的周长直接相加)

  3.互量腰围。

  指出:实际生活中买上衣和裤子是量的腰围要比实际量的大出几厘米。

  四. 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指名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认识周长》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周长含义,建立周长概念,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优选活用多媒体课件及教具、学具,创设直观、愉悦的教学情境,逐步深化学生对周长的认识;

  (2)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操作实践环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3)通过“想、算、练”等实践训练环节,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入手,广泛发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使他们切实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通过“小组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和腰围”,培养孩子们实事求是、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

  (3)通过“智力大闯关”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思维和想象的魅力,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

  正确建立周长的概念。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自制树叶、双面胶带等。

  五、学具:

  水彩笔、线绳、皮尺、直尺。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知道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什么知识吗?(学生观察后发现信息,提出课题,教师板书。)在这节课上,你想学到什么知识?(教师把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简要板书。)

  (二)、感受周长

  什么是周长呢?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吧。

  1、出示镶边图。

  发现了什么信息?阿姨是怎么围的呢?看动画。那什么是桌布的周长呢?(生说)

  2、出示量树桩面图。

  哎哟,这么好的一棵树被砍了,有什么感受?(生:可惜)以后我们可要保护好树木。小姑娘想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得量一量,怎么量的呢?看动画。那什么是树桩面的周长呢?(生说)

  3、教师了解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现在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吧?抽生说一说。

  其实,要真正认识周长,我们还得具体研究。

  (三)、描一描,感受一周

  不管是给桌布镶边,还是量树桩面,他们都是怎样围的?(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是沿边线围一周。教师板书:围一周)

  生活中,很多图形也有这样的一周,我这里有一些,来看看吧。

  1、认识图形。

  2、抽生描。

  你们能一笔沿边线描出图形的一周吗?请两位同学上台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在黑板上描。

  要求:台上同学描的时候记住,你是从哪一点开始的,又是到哪一点结束的。

  台下同学可以选择一个图形,用手书空,与他们一起描。

  汇报结果,同时抽一个学生说还可以从其他点开始描吗?

  3、辨别一周。了解知识建构情况。

  大家知道什么是一周了吧?看这一个图形,红色线条围的.是它的一周吗?

  逐一汇报,并说理由。重点讲两个小长方形拼成大长方形图。让学生明白沿大长方形边线围一周,才是它的一周。

  4、集体动手描一周,强化“一周”。

  出示课件,学生在书上用水彩笔描。

  (四)、摸一摸,感受长度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也有这样的一周,你能找到这样的一周吗?并用手摸一摸,看谁找得最多?

  1、学生活动。

  2、汇报。你找到什么面的一周?动手摸一摸。

  3、有没有比桌面一周更长的一周?

  有没有比桌面一周更短的一周?

  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很多物体的面也有这样的一周,这一周也有长度,这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周长。教师板书、完善概念。(生读)

  4、说物体面的周长。

  围黑板面一周的长度,就是黑板面的周长。你还能说围什么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生自由说,再汇报。

  5、比一比,周长是一样的吗?

  (五)、量一量,再认识周长

  大家知道周长的意思了,要知道周长有多长,可以用什么办法?(测量)

  老师给每一组准备了长方形、圆、五角星三种图形,你能测量他们的周长吗?

  你觉得太难了,就可以选择简单些;觉得太简单了,挑战一下难一点的。

  1、提出测量要求。

  2、学生汇报。你是怎样求周长的?按图形抽生,寻求不同的方法。

  总结,在测量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图形灵活选择测量工具。

  (六)、拓展,强化认识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这两个图形周长一样吗?

  1、出示课件,(展示方格纸中的长方形和台阶形)用手指图形的周长。

  2、学生思考。

  猜测——验证——结论

  3、汇报。

  今天,这节课就要结束了,看黑板,现在明白什么是周长了吧,那周长,又有什么用处呢?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可大了,让我们在图片与音乐的欣赏中结束这节课吧。

《认识周长》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经过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探索用多种适当的方法来求出平面图形的周长。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通过实例,体会周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会测量和计算周长。

  四、教学具准备:

  主题课件,学具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森林里要开运动会,小动物们正积极进行准备。请同学们看屏幕。

  2、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跑的路线有什么不同?

  3、那大家知道吗?前两只小兔子跑的这一圈儿,实际上是这两块草地的什么?今天我们学的知识就与小动物们跑步路线有关,大家有兴趣吗?

  (二)探索新知

  1、概括周长的含义

  (1)谁能说一说这块四边形草坪的周长是指什么?

  观察:看一看,发现了什么?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指什么?

  (2)这块三角形草地的周长是指什么?请同学们伸出手来描一描。

  三角形的周长是指什么?

  (3)讨论:第三只小兔子跑出的图是这个草地的周长吗?

  想一想什么是周长呢?

  (4)归纳:没有缺口的图形或者说“封闭”的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指出实物的周长

  (1)同学们看,一片树叶、一面国旗,它们都有周长吗?说一说并指一指,它们的周长是指什么?

  (2)你还能找到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

  3、动手操作、探究得到周长的方法

  (1)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周长是什么,那么我们用什么办法能知道平面图形的周长呢?

  提出问题:小蜜蜂为运动会准备了四种不同形状的奖牌。屏幕出示:

  如果给每个奖牌装上一条金属边,每个奖牌要用多长的金属呢?

  (2)动手操作

  提出:你用什么办法能得到它的周长呢?

  (3)小结:我们刚才在求周长方法时,发现一个图形比较平直就可以用尺子来量,比较弯曲就可以用绳子来量,还发现对称的图形只要求一半就行了……

  (三)拓展延伸

  1、量一量,填一填。

  2、下面每组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认识周长》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准备:

  圆形实物、绳子、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边线。

  1.认识边线。

  我们学校最近正在创建绿色校园,学校准备在校园一角开辟一块花圃,(出示花圃,为了让花圃更美丽,准备给它围上一圈白色的栅栏,你觉得应该围在哪里呢?指名2-3人说。(围在花圃的周围或者是边沿)

  请你上来指一指,好吗?你们同意吗?

  同学们的意思就是沿着花圃的边缘来围栅栏。边说边演示课件。(花圃的实物隐去,显示花圃的平面图形,同时显示红色轮廓线)

  我们就把边缘上的这条线叫做它的边线。这圈红线表示的就是花圃一周的边线。

  板书:边线。

  2.感受物体表面的`边线。

  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一指这片树叶一周的边线吗?指名一个人指。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边说边摸),我从这里开始摸一圈所指出的就是数学书封面一周的边线,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摸一摸数学本封面一周的边线吗?除了这些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自己的边线,请你先找一找再摸一摸它一周的边线,说给你的同座位听一听。

  集体交流。谁先来指一指,说一说。指名2-3人边指边说。

  3.感受平面图形的边线。

  刚才我们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圆,三角形,不规则图形,四边形)你能描出它的边线吗?请你描一描。学生自己描,描好后请学生拿上台展示,(2人)请同学来评价。

  在这几个图形中你最喜欢描哪个?说说为什么。(从学生的发言中引出边线是有曲有直的,有长有短的。)

  板书:曲,直,长,短

  揭示: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指一指,描一描,一起感受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这一周边线的长就叫做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周长的知识。

  板书:周长。

  二.计算图形的周长。

  1.在刚才我们所描出的几个图形当中,你能说一说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吗?五边形呢?请你从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图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学生自己独立测量计算,在练习纸上列式。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请同学拿练习纸上台来说。

  提问:你是怎么算三角形的周长的?(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它三条边加起来的和)

  那剩下的两个图形你们怎么没有选择呢?那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呢?请你们开动脑筋,讨论一下,然后说说你的想法。同座位讨论一下,再集体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方法:1。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还可以用其它的软的材料代替绳子。

  2.在圆形物体上做上记号,然后沿着直尺滚一圈,然后再看滚到哪里,读出那里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请你上台来演示自己怎么量出圆形的周长的。

  板书:(围,滚)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3.P62/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算周长,这里还有几个图形,看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算出它的周长。 (学生说算式,师板书学生的算式)适当评价方法。

  4.P62/5刚才的几个图形已经直接告诉你边长,让你求周长的,同学们想得都很好,现在这里有两个图形你能直接告诉我它的周长吗?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

《认识周长》教案13

  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周长的含义。

  2、会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周长。

  3、在各项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良好的数学情感。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及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周长的含义,会测量或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教师讲述:小明和萧军在操场跑步,小明跑的是内圈,萧军跑的是外圈,他们都跑了一圈。他们跑的一圈叫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认识周长。

  二、 新知探索

  1、 感受周长:你能用手去摸一摸自己课桌面的周长、三角板和桌上的文具盒的周长长吗?

  (学生先小组内活动,然后请小组代表进行演示)

  2、 测量周长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比较课桌和三角板的周长的长短呢?(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测量课桌的三角板的周长,并汇报本组测量周长的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跑道,指明让学生到前面量一量,看一能不能量准。学生量过后。

  教师总结:像跑道图上内圈和外圈这样形状不规则的图形,我们在测量他们的周长时直接用直尺不方便,可以先用线围一围,再测量线的`长度就可以了。

  三、 实践巩固

  1、 试一试

  先请学生用笔描出两个图形的周长,再请学生独立测量或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求得周长的。

  教师:像这样的图形,可以用线围一围再测量也可以直接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再加起来。

  2、 P45,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做题,同组的学生互相检查。

  3、 P45,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分别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那一种自己更喜欢?为什么?

  4、 P45,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观察、比较,看一看他们的周长是不是一样的。在动手量一量。

  5、 教师谈话:老师准备星期天去买裤子,可是我不知道自己的腰围是多少,你们可以想办法,现在就帮我量出来吗?

  学生交流测量方法,指名学生上台测量。

  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知识,你会测量周长吗?你认为自己今天表现的如何?

  教学反思

  教师要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数学教师应该更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数学课堂组织形式本身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参与讨论是很平常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应该是无拘无束的。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心理氛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只有这样课堂气氛才会轻松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会很强。

《认识周长》教案1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及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树叶,毛线,练习纸

  一、情景引入

  孩子们你们去过图书馆?那里有很多好看的'书,管理员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为大家准备了精美的书签,但是书签还没有剪下来,你们愿意帮忙剪吗?第一张:明确从边线剪。

  第二张:告诉孩子可以从边线的任何地方开始剪。

  第三张:一起剪

  并引出周长的概念(板书)

  二、找身边物体的周长

  大家已经认识周长了,那能不能找找身边物品的周长呢?

  孩子找,指周长。

  三、描出平面图形的周长

  用水彩笔描出平面图形的周长。

  拿出其中一个平面图形,象房子,并给它添上门,窗,来强化周长的概念。

  四、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帮我老师,告诉我这片树叶的周长呢?

  小朋友想办法。

  最后用毛线围一围,做标记,测一测,量出树叶的周长。

  五、周长的加深练习

  1、小正方形个数一样多周长可能一样可能不一样。

  2、小正方形个相互不一样,周长也可能一样

  3、长方形分成两部分,周长是一样。

《认识周长》教案1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推导并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最近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平面图形--圆,你对圆又有了哪些认识?

  (二)创设情境:龟兔赛跑。

  第一次龟兔赛跑,小白兔输了不服气,于是进行了第二次比赛,这回小白兔画了两条比赛路线,小白兔跑圆形路线,乌龟跑正方形路线,结果小白兔赢了,观众纷纷表示比赛不公平,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二、新授教学。

  (一)定义。

  1、小乌龟跑的路程就是正方形的什么?小白兔呢?

  2、什么是圆的周长?请你摸一摸你手中圆的周长。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周长。

  (二)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1、学生讨论。

  (1)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2)你认为圆的周长和谁有关系?

  2、猜测。

  看图后讨论: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几倍?为什么?

  小结:通过观察大家都已经注意到了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3倍,那到底是多少倍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实践操作。

  (1)目的: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圆的周长约是直径的几倍。

  (2)建议: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量之前考虑好怎样分工更合理。

  (3)填写表格。

  单位:厘米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

  圆的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4)汇报小结

  看了几组不同的结果,虽然倍数不同,但周长大多数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比三倍多多少呢?

  (三)认识圆周率、介绍祖冲之。

  1、我们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表示。

  2、介绍祖冲之。

  (四)总结圆的周长公式。

  1、怎样求周的长?如果我用字母c代表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那圆的周长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板书:C=d

  2、圆的周长还可以怎样求?

  教师板书:C=2r

  3、圆的'周长分别是直径与半径的几倍?

  (五)课堂反馈。

  你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小乌龟和小白兔谁跑的远了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一)判断。

  1、=3.14()

  2、计算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圆的直径。()

  3、只要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就可以求圆的周长。()

  (二)选择。

  1、较大的圆的圆周率()较小的圆的圆周率。

  a大于b小于c等于

  2、半圆的周长()圆周长。

  a大于b小于c等于

  (三)实践操作。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先讨论如何画,再操作。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后作业。

  (一)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d=2米

  2、d=1.5厘米3.d=4分米

  (二)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r=6分米

  2、r=1.5厘米

  3、r=3米

  六、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C=dC=2r

  单位:厘米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

  圆的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活动要求:

  1、各个组成部分面积分配合理,布局合理。

  2、要体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需要.大致分为:1----4岁;5---8岁;9----12岁。

  3、要有娱乐活动场所、休息场所、小路。

  4、算出各个部分的面积。

【《认识周长》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周长教案01-28

《认识周长》教案01-27

认识周长的教学反思04-10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04-10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04-26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05-07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04-16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04-15

周长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精选13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