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2-14 18:37:16 教案 投诉 投稿
  • 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虾》教案设计 推荐度:
  • 三年级下册语文宇宙的另一边优质课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一、出示课题,引导质疑

  直接揭示课题---“我愿你是我女儿”,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这是谁对谁说的话呀?猜想一下这个“女儿”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人愿意有这样的女儿呢?这八个字后面埋藏真怎样的故事呀?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交流,互相释疑。

  3.师:读完课文后,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了吗?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4.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增长、厌恶、弯曲、肯定、疼爱、测验、任何、是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生字)

  5.认识生字

  在小组内解决,教师巡视指导。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用多种形式记字,提高识字能力。

  6.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7.读课文,正音、思考问题:“我愿你是我女儿”这是谁说的话?对什么人说的?

  8.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2):“我”相貌丑陋,内心自卑。

  第二部分(3—8):伦纳德老师在耳语测验时说的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三、学习课文,了解女孩。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 “与众不同”是什么意思?画出描写小女孩外貌的句子,读一读。看出“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2.小组讨论

  (5分钟后)我们先不着急说,请你们先把自己的想法带到小组里面去交流一下,你为什么画这些句子,一会在把你们小组的意见汇报给全班同学,现在开始吧。

  3.学生汇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与众不同

  用你自己的话说--丑陋、难看

  用文中的句子具体说说--

  4.课件出示:

  一个小女孩儿,有着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5.师:人的五官是多么重要,单一样有缺陷就很可怕了,可是小女孩有着一副畸形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犹如雪上加霜。

  6.请你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7.大家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女孩,在生活中的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别人会怎么对待你?课件出示:

  当我来到校园中时,我怕___________

  当我来到超市、公园时,我怕_______

  当我想约同学一起玩耍时,我怕_____

  当我……

  8.思考、讨论、汇报

  9.是呀,由于长相丑陋,先天残疾,肯定会受到许多的委屈和不公平的待遇,心灵也会受到伤害,可以说这是一个受伤的孩子,她有着一颗受伤的心。所以,课件出示:

  我越来越肯定:除了家人以外,没人会喜欢我,更没人会疼我。

  (反复指名读)

  10.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用朗读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请你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11.小女孩越来越自卑,甚至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多么希望、多么希望听到一句温暖的话啊!

  过渡:就是这样一个难看的、自卑的、受伤的小女孩,是谁改变了她?(生:伦纳德老师)

  12.学习多音字“恶”、“模”。

  四、小结本节学习情况。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初步读懂了课文,还学习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课下同学们还要抽时间巩固字词,读一读课文,对课文要有更深地理解。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和总结,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

  2.学习并积累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

  3.掌握将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大林寺桃花》。

  5.通过自主预习和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进行学习。

  6.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和总结,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大林寺桃花》。

  教学难点

  1.掌握将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点拨:本单元“交流平台”是教我们复述故事的方法。教材上的三位同学,第一个同学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复述故事。在复述故事的时候,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复述不是把故事背下来,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因此,在复述故事之前,首先要熟读故事,深入理解故事的中心思想,抓住它的主要内容,掌握故事的脉络,列出复述的提纲,确定重点词语或提出重点问题,然后再进行复述。

  第二个同学则是从复述故事时可以借助的方法,包括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的方法还有:①按照故事情节来复述,即抓住故事的开端,明确故事情节的'发展,把握故事情节的高潮,明白故事情节的结局;②按照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构来概括故事内容,明确事件的起因,了解事件的经过,掌握事件的结果,将这些内容串联起来,就可以概括故事的内容;③列提纲复述,主要针对篇幅长和内容较复杂的故事,在复述时,可以先分析故事,理清层次,然后把复述的故事写成提纲,最后再根据提纲进行有序的详细复述;④抓关键词复述,即抓住一段话或一篇文章里关键性的词语进行复述。

  二、识字加油站

  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咳(ké)嗽(sòu);呕(ǒu)吐(tù)

  唠(láo)叨(dāo);嘀(dí)咕

  谚(yàn)语;谣(yáo)言

  告诫(jiè);辩(biàn)论

  点拨:我发现这部分内容是关于识字的练习。这两组分别是由“口字旁”(口)、“言字旁”(讠)的字组成的词语。带有“口”的字与口、言语、器皿形状有关;带有“讠”的字多与说话或道德有关。

  我还能列举出这样的词语:叫喊、吆喝、呼唤、呼吸、叫嚷;诗词、说话、认识、议论。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再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顾客噌(cēng)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石头梆(bāng)的一声落在地上。

  答案示例:“噌的一下子”形容快速站起来,反映了顾客急性子的特点;“梆的一声”形容石头、木头等掉在地上的声音,说明石头很重。

  点拨:加点部分的词语再现了句子的情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仿佛画面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2.你觉得下面故事的题目有趣吗?说几个这样的题目,和同学交流。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胖驴和瘦马

  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狼

  大方的魔法师和小气的巫(wū)婆

  答案示例:笑得欢和哭得急;老马和小牛;真假公主;矮冬瓜和细丝瓜

  点拨:这些题目都很有趣,每个题目中都有一组相对的词语,都体现了有趣的故事情节。

  3.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答案示例: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点拨:引述句改成转述句的方法:①改标点:将句子中的冒号改为逗号,删掉双引号。②改人称:句中第一人称“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

  四、日积月累

  大林寺①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②四月芳菲③(fēi)尽④,

  山寺⑤桃花始⑥盛开。

  长恨(hèn)⑦春归⑧无觅⑨处,

  不知⑩转入此中?来。

  (一)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在文学上白居易与元稹(zhěn)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钱塘湖春行》等。

  (二)背景资料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三)词语解释

  ①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②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③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④尽:指花凋谢了。⑤山寺:指大林寺。⑥始:才;刚刚。⑦长恨:常常惋惜。⑧春归:春天回去了。⑨觅:寻找。⑩不知:岂料,想不到。?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四)诗句翻译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了。

  (五)古诗赏析

  这首诗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且不只是有脚而已,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如此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诗人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一片童心,是绝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其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六)拓展积累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一、回顾热闹,设疑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可贵的沉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复习“热闹”词,回顾“热闹”。

  师: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异口同声、左顾右盼、神气十足、祝贺、迅速)同学们,这组词语都是形容文中的一个场景,那是??(请同学们回顾教室里热闹的场景,同时出示图片1)

  师:是啊,孩子们感受着父母的爱是那么快乐,那么兴奋。教室里——热闹极了。

  3、复习“沉默”词,设疑引入。

  我们再看第二组词语,请一位同学读一读。(霎时、寂然无声、犯错、缓和、赦免)我们一起读一读。

  第一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和热闹,这一组词语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沉默,出示图片2)

  教室里如此热闹,孩子们如此兴奋,说明孩子们已经会感受爱了,可是,老师觉得这还不够,孩子们还没有意识到隐藏在心灵深处那极为珍贵的东西,这是什么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们沉默了?为什么说这“沉默”是“可贵的”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17课——《可贵的沉默》

  二、寻找对父母的爱

  (一)入情入境,理解沉默的“可贵”。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10—12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体现了“沉默”。

  2、(出示安静句)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朗读,理解做铺垫)。是啊,从热闹到沉默,转变非常突然,哪个词能体现出来?(霎时)

  “霎时”表示时间很短。你能给它换一个词吗?(突然、一下子、一瞬间)

  3、是的,霎时,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学生自由说:老师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同学们不知道,所以沉默了。爸爸妈妈生日的时候更没有向他们表示祝福。)

  原来,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更没有向他们表示祝福,心里很不好受。所以,教室里霎时安静了下来,沉默了。

  4、出示两段描写安静的话(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过了一会儿,几位女学生沉静地举起了手。)(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这两段话里面有许多描写沉默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你找到了哪些词语?(安静依然安静、沉静、寂然无声)

  5、什么叫“寂然无声”?(一点声音也没有。)

  你能用这一自然段中的有关语句,说说“寂然无声”的意思呢?(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

  现在,我们班上也能出现这样寂然无声的情景吗?(学生安静下来)这是一种怎样的.安静呢?

  生:连呼吸都听得到??连针掉地上都听得到??(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加以引导)

  是啊,一点声音也没有。让我们在这样寂然无声的情景中,试着读出这份安静和沉默吧!谁来读?(点名读,齐读)

  5、就这样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沉默着??(沉默一下)沉默了足足一分钟!

  6、在这安静而漫长的一分钟里,文中没有大量的动作描写,更没有孩子们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同学们请看,这些孩子们都在干什么呢?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神态,他们可能还会想些什么?(出示图片2,可请孩子们发言说说想法)(可能想:我为什么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要是早点知道该多好啊。回家后一定要问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爸爸妈妈那么关心我们,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生日,也没有向他们祝贺,真不应该,真对不起他们)

  同学们拿出作业纸,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吧!(交流练笔)

  7、在沉默中,孩子们似乎明白了什么,他们满脸都是好像犯了错误的神色。可是老师却恰恰认为孩子们很可爱。

  为什么犯了错误还说他们可爱呢?(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8、你能用合适的词来形容这时候孩子们的心情吗?(难过、内疚、羞愧、后悔、自责??)

  是呀,在沉默中孩子们感到了愧疚,感到了难为情,甚至感到了不安,到这里你们知道这极为珍贵的是什么了吗?

  生:关心父母,给父母过生日,关爱父母(老师总结:回报父母的爱)

  (二)再度“热闹”,懂得回报爱。

  可见这一分钟的沉默使孩子们懂得了要回报爱,老师又问:“怎么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孩子们刚才在沉默中的沉重愧疚之心一下子如释重负,轻松了下来。

  请同学们默读14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心情轻松了下来了。(“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谁能说说“赦免”是什么意思。(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是啊,赦免了还要追究以前的责任吗?不追究,所以,心情就轻松多了。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了,不过这时的热闹和沉默前的热闹有什么不一样呢?(原来的热闹是来自父母为自己庆祝生日,这时的热闹时因为孩子已经懂得了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爱。)

  三、延伸点题,升华情感。

  (1)、师:课堂中一分钟的沉默,却让孩子们收货了无比珍贵的东西,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一分钟的沉默是可贵的吗?(小组讨论交流)

  这一分钟的沉默,让孩子们懂得在享受爱的同时也要去——回报爱,这就是——可贵的沉默;

  这一分钟的沉默让爸爸妈妈感受到了从未体验过的来自儿女的关爱,这就是——可贵的沉默;

  这一分钟的沉默让老师感到无比欣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可贵的沉默。

  (2)、师:我相信,你们也从这份沉默里学会了很多(暂时设计播放音乐)。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读一读课题:可贵的沉默。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1.搜集各种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交流同学们所了解的世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自由写一篇习作,培养习作兴趣。

  3.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4.感受语文的趣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二、小组交流

  1.交代讲述、倾听要求。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内容。3.组内成员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息,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四、激发兴趣,拓展练习

  1.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这节课同学们交流了大量自己搜集的资料。你们每个人介绍的内容,就像打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了解到的是色彩缤纷的世界。这么多的信息,你们是从哪里搜集到的,请同学们谈谈。2.学生交流。3.同学们这么喜欢交流信息,那我们办一个“世界真奇妙”小小电台,利用课前时间发布信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

  习作

  一、谈话激趣

  二、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写最想写的,内容要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三、开启思路

  四、再读习作提示中的要求

  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建议。2.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

  五、试写初稿学生试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六、评议初稿,修改习作

  我的发现

  一、读一读

  1.请同学们各自轻读词语,读不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同桌请教。

  2.开火车轮读词语。

  二、想一想读了这些词语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三、比一比

  1.根据这些词语的规律,你还能想出这样的词语吗?现在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请学生写在黑板上。2.比赛速记:一分钟时间读记,看你能记住多少词语。

  四、说一说任意说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上一个或几个词语。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轻声读每组词语,要求读正确。2.投影打出词语,请学生轮读。

  3.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4.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条中的12个生字。

  5.朗读巩固。6.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

  二、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古诗,很多古诗的内容是反映纯真的友情、浓浓的乡情和永恒的亲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各自轻声读书上提供的诗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

  4.品味这些诗句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7.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如,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句,反映送别的诗句等。

  趣味语文

  一、故事引入

  二、趣说“言”

  1.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名人说过的话叫──?

  精炼著名的话叫──?宣誓所说的话叫──?

  临走写下的话叫──?

  2.读一读。a.自主轻声读课本中的内容。b.指名读。

  3.想一想。类似的话,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如毕业之际,送给同学的话叫“赠言”。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诗歌。

  2、通过朗读,领略江南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1、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请同学们一起来背一背第一单元我们学过的三首描写春日不同风格的的诗歌。

  2、学生有感情背诵诗歌秦观《春日》、晁补之的《春日》、朱熹的《春日》。

  3、春天的美景到处都是,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看吧。(出示课件:江南图片)

  二、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说说你对江南的印象。

  2、生描述。

  3、师:是呀,在同学们眼中的江南是美好的,今天我们要一起去看看在古代诗人眼中的江南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词《忆江南》(其一到其三)。

  4、齐读课题。

  三、简介词牌。

  1、课件出示资料。

  2、师简介。

  四、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生自由读诗,借助课文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个别读。

  3、全班齐读。

  4、说说这三首词分别回忆江南的什么地方,说说你是从哪一句中了解到的?

  5、生描述。

  五、品读古诗,读出感情。

  1、播放视频录音朗读(践离范读),生倾听。

  2、师:听完践离老师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你觉得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这三首词?

  3、生说听后感受。

  4、师:是呀,我们应该带着诗人对江南的无限赞叹和无限怀念之情把这三首词有感情的读出来。

  5、再看视频录音,生模仿录音练习朗读。

  6、集体读。

  7、指名读,小组读。

  7、看画面,生生接读,师生接读。

  六、细读古诗,熟读成诵。

  1、播放音乐,生练习配乐读,

  2、配乐,师生背诵(接读)。

  3、配乐,男女生合作背诵。

  4、配乐,个别背诵。

  5、分组背诵。

  七、小结。

  1、师:听了同学们深情的朗读,老师仿佛听到诗人在诉说,诉说着他对对江南美景无限眷念之情和对往事的追忆,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让我们再一次和着抒情优美的乐曲深情的朗读,再一次感受江南美景和诗人的情怀。

  2、生齐读。

  八、拓展诵读。

  1、老师还带来了《笠翁对韵》(八)三肴 四豪供大家诵读。

  2、生借助课文拼音自主读诗。

  3、个别读。

  4、生齐读。

  5、生尝试背诵。

  九、总结。

  1、师:今天我们在吟诵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感受到了江南的美景,在诵读《笠翁对韵》(八)三肴 四豪时,感受到古诗词的语言美、音韵美、韵律美。这就是我们古典诗词的魅力,希望你们传承下去。

  2、配乐,生集体吟诵《忆江南》(其一到其三),集体击掌打拍吟诵《笠翁对韵》(八)三肴 四豪。

  十、作业。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表弟 胆小鬼 理发店 夺门而出

  骂人 仇人 差点儿 付钱 双倍

  虽然条件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小沙之前在理发店里是怎样剃头的,当他遇到“我”这个“剃头大师”后,又遭遇了什么。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表弟小沙天生有“四怕”,为后文写他去理发店里剃头埋下了伏笔。

  2.阅读第2~6自然段,回答问题。

  (1)第2、3自然段是怎样表现小沙害怕剃头的?

  明确: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拿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着,否则小沙就会逃跑。小沙会骂给他剃头的师傅是“害人精”,还用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2)以前都是谁给小沙理发的?为什么是他来理发?

  明确:以前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给小沙理发。因为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这让小沙又害怕又无可奈何,所以只得由老师傅摆布。

  (3)老剃头师傅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小沙在此过程中有怎样的表现和感受?

  明确: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老师傅眼神也差,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一会儿痛一会儿痒,就跟受刑一样,让小沙受尽了“折磨”。更让小沙不高兴的是,难受完了,还得付给老师傅双倍的钱。

  3.阅读第7~18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部分中的哪些段落写了“我”给小沙理发?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什么?

  明确:第10、16两个自然段中运用了动作描写,写“我”给小沙理发。第10自然段中“围上”睡衣、“摆出”架势、“剪下”头发等描写,表现了“我”是如何给小沙理发的。“嚓嚓两剪刀”“剪下一堆头发”,说明“我”剪头发时动作干净利落,毫不犹豫。第16自然段中“剪掉”“修了修”,写“我”在把头发剪坏以后想尽量弥补,结果越搞越糟。

  (2)“我”是怎样给小沙剪头发的?成果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

  ①“我”毫不吝惜地剪了很多头发下来,从第12自然段“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此处运用比喻,说明被“我”剪掉的头发之多)可以看出来。

  ②“我”下剪刀的时候毫无章法,只图痛快,从第12自然段“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第13自然段“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可以看出来。

  ③“我”知道自己剪坏了以后,急于补救,却越修越糟,从第16自然段“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可以看出来。

  (3)小沙在“我”给他理发的过程中有怎样的表现?

  明确:刚开始时,他“有些慌”,怕被“我”剪破耳朵;当他看见“我”真剪下头发来时,很高兴;当他听见“我”叫“坏了”时,只摸了摸耳朵,确定耳朵没受伤,就表示无所谓;最后剪完了,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被自己的丑模样吓到了。

  (4)“我”这个剃头大师服务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服务得不好。因为“我”的一通乱剪,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睡衣上的碎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害得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最后“我”也没得到小沙答应付给“我”的五块钱。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提问小结:同学们知道课文为什么要用“剃头大师”作题目吗?

  明确:“大师”指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我”与理发店的师傅相比,技术差太多了,表现也很糟糕,但这是“我”第一次拿起剪刀帮表弟理发,是“我”人生中一次有趣而难忘的经历,是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用“大师”一词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我”第一次拿起剪刀的骄傲和自信,充满了童真童趣,同时也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故事的兴趣。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

  收集歇后语、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

  四、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学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

  习作训练

  主题:编故事——假如我会变

  一、明确要求:

  围绕“假如我会变”这个话题,进行大胆的想象,如果你会变,你会变成什么?把自己的想象变成一个故事。

  二、习作指导:

  1、展开想象的翅膀,围绕“假如我会变”,大胆想象。

  2、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想象讲给同学听。

  三、自由习作:把自己的想象编成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写下来。

  四、例文欣赏,吸取营养。

  五、修改初稿。

  六、课外拓展。把写好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例文1:假如我是善良女神

  假如我是一位善良女神,我会让世界充满爱。我会让盲人们重新看到这美丽新世界,看到红的花,绿的草,看到他们从未看到的景象;我会让没有小伙伴的孩子变的快乐,我愿陪在他们的身边,与他们一起嬉戏、玩耍;我会让伤心的人们,变得快乐、幸福,让他们忘记昨天的悲伤,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

  我的邻居就是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他的父亲去世了,只有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又得了重病。家庭的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他那双稚嫩的肩膀上,他只能凭着打工挣钱,成天是早出晚归,才能勉强维持下去,他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上学,玩耍。整天累得筋疲力尽,可是见到妈妈还要装出一副快乐的样子,他多么希望妈妈的病快些好啊,自己也可以像同龄人那样生活……这孩子真可怜,如果我是善良女神,我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母子俩。让他的妈妈快点好起来,让他和别的孩子一样幸福起来……

  假如我是一位善良女神,我会让这世界变得更加温馨、可爱;我会让所有的人都健康快乐地生活;让人间充满真、善、美!

  思路剖析:这是一篇想象作文,小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位有超凡能力的善良女神,帮助盲人、孩子、身边的.一切有困难的人,特别是举例来反映自己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语言优美,情真义切!

  例文2:我变成了一只小蝴蝶

  一天早上醒来,我发现我长了两对翅膀。我好奇地挥动着翅膀,咦?我的脚怎么离开了地面,而且越升越高,我再一使劲,啊!我飞起来了!

  我飞到一个大海边,从平静的海面上看到了自己的倒影,我变成了一只蝴蝶。我飞呀飞,飞到了一朵洁白的小花上。我正要采花粉,忽然,一群淘气的孩子跑过来,他们想要抓住我,我左躲右藏,可还是被一颗小石子打中,从空中掉了下来。他们把我关在一个冰冷的瓶子里,那里没有新鲜的空气,没有美丽的花。我在里面拼命地挣扎着,呼喊着,但是没有用,没有人理我……

  我想对人类说,请不要伤害我们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啊!

  思路剖析:《我变成了一只蝴蝶》的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被孩子们捉到的蝴蝶,表达了人与动物要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例文3:假如我是孙悟空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去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变出一些书和文具,建设更多的学校,让没钱上学的孩子都能上学。我还会去干旱地区,叫来龙王,让他下点雨浇灌庄稼,再去边防,造些先进武器,防止敌人侵略。变出更多的高楼大厦,把城市打扮的更美。让森林更多,草原更绿,河水更清,动物生活的环境更美……然后我还要去各个煤矿都装上灾害防御系统,让矿难不再发生。

  办完正事我也要去逍遥一下了,先去天上,在月亮床上睡一大觉,再去好莱坞拍电影,展示一下我的七十二变。然后,变点俗的,那就是钱,去肯德基大吃一顿。

  我想成为孙悟空,让这些美梦成真。

  思路剖析:这是一篇想象作文,想象丰富,写出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不失儿童情趣。

  例文4:假如我是小鸟

  我是小鸟,名字叫海扬,我还有个最好的同伴叫绚丽。我们原本是两只快乐的小鸟,在森林中飞翔歌唱。可是我现在并不快乐,我失去了同伴,被关在一个笼子里,有了观赏和伺候我的主人。

  那天我们在森林里快乐地玩耍,忽然我听见了可怕的声音“沙沙”,我熟悉那是猎人的脚步声。我们飞到很远的树上,但我们没想到我们已经是猎人追踪的目标了,一张大网罩住了我们,我们被关到笼子里了,然后被拿到市场上去卖。一个瘦子买了我,今天我就住在这里了,绚丽去了哪里我就不知道了。我住在新主人家里不愁吃不愁喝,可是天天只能在笼子里跳来跳去,失去了自由。

  我多么希望自由啊,多么希望能再见绚丽啊!如果不能飞翔,我们还算是鸟吗?

  思路剖析:作者以小鸟的视角描写了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呼吁人类保护动物,爱护小鸟,选材比较独特,描写也很生动。

  ●写作知识

  怎么写出“新”故事?

  故事之“新”其根本不在于创作技巧的新和选材的新。这两者固然也很重要,但故事作品要“新”,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新、内涵的新。就是要体现一种时代的精神。有些故事从材料上看写的是过去时代的事,但从中传递的观念和精神却是与时代合拍的。这样的故事就是“新”故事。反之,一些故事虽然以当代为背景,甚至很多情节都涉及了当下流行的一些话题和热点,但由于观念陈旧,仍然只是“旧”故事。因此大家在思考一个故事的主题和切入点时,要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想提供给读者一种怎样的观念和导向?这种观念和内涵是否具有时代意义,而不是新瓶装旧酒。

  在故事创作问题上,再和大家交流一个不算新,但很实用的技巧:换位思考。当别人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时,我们往往很快就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新鲜还是老套,有趣还是乏味,符合逻辑还是胡编乱造。但当我们作为作者在构思故事、创作故事时,却往往丧失了一个普通读者具有的识别能力,编造出很多毫无意义的生硬可笑的情节。所以在创作时,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跳出创作思维,站在读者立场上看问题。有时当你陷入构思较深无法自拔时,不妨把自己的构思说给身边朋友听。他们会帮你指出故事中最大的问题。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激趣导入,设疑解题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课件相应显示大海的动画画面。

  师:这首歌听过吗?这里面唱的就是大海,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的大海]

  2、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

  2、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一支歌 暑假 舅舅 东逃西窜 夹住 痒痒的 大虾 一捏 俘虏 似的 螃蟹 努努嘴儿 嘿哩 束手就擒 哎哟 大螯 长须

  (2)你觉得哪几个生字特别难写,能想个办法记住它吗?

  (3)哪些词的意思你理解了,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呢?

  4、同学们已经读准了生字,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5、交流。

  6、把你最喜欢的段落练着读一读,待会儿老师帮你们配上音乐。一边读,一边还要想想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7、配乐朗读,再说说每小节的大意。

  8、配乐齐读。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评、悟,体会赶海的乐趣。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和阅读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从读中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赶海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 1`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1课《赶海》。

  过渡:有的同学说:从没见过大海,多想去看看啊。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这一要求,带你们去看看海,好不好?

  2 播放大海图片,同时配上歌曲《大海啊故乡》。学生欣赏。

  3 生谈感受。(大海真美,真壮观等)

  过渡:是啊,大海真美啊。今天我们就到这么美的海边来赶海。听,海浪声在深情地召唤,让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

  二 初步感受赶海的“趣”

  1 回忆课文,想想赶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 指名交流。

  3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我”在海边遇到了哪几件有趣的事?

  4 指名交流,老师相机板书: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过渡:在这四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有趣在哪?选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再读一读,边读边想。

  5 学生读、想、说。教师巡视。

  三 精读感悟

  1 师:老师发现大家刚才读得都非常认真。现在看谁想第一个给大家读他喜欢的句子。

  2 指名交流汇报。(按学生汇报的顺序来讲)

  A 追浪花

  “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象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师:你为什么喜欢它?看到这可爱的浪花,作者心情怎样?怎样才能把这种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呢?

  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B 摸海星

  “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1) 师: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得这么慢呢?(不好摸,摸得认真,摸得仔细)

  (2) 指名读好

  (3) 问:抓住一只小海星心情怎样?你从那里看出作者高兴的心情?(嘿、“!”感叹号)

  (4) 读书连标点都不放过,真细心!怎么读呢?指名读,相机评价,男女生赛读。

  C抓螃蟹

  “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呢。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的大螯抓住了他的手。”

  (1)、指名几位读

  师:谁愿意当个小演员,给这段文字配上动作?老师告诉你呀,要想演好,先得把课文读好。意思读明白了,才能演得更出色。大家先自己把这一段读一读,揣摩揣摩该这样来演。待会儿我要找三个小演员,一个小作者,一个小伙伴,还有一只不甘束手就擒的螃蟹。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3)、指名上台表演,师生纠正。

  (4)、老师扮演记者采访三个小演员,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你这是在干什么呢?为什么你只努努嘴儿,不做声?(等会儿我们要读得轻一些)你觉得抓螃蟹有趣吗?

  螃蟹夹住你的手应该挺疼的吧?(怎么读好“哎哟”?响一点)。

  那以后你还抓吗?为什么?

  下次可要小心呀!

  过渡:同学们,努着嘴儿的小伙伴,四处逃窜的螃蟹,以及那“哎哟”一声痛叫,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抓螃蟹的有趣,你能通过朗读让所有人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吗?

  (5)、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齐读。

  D捏大虾

  “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出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1)、师:要读好这段话,得注意两个语气词,你发现了吗?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好奇、恍然大悟)

  (2)、指名读,相机指导评价。

  (3)、见过戏台上的武将吗?对,威风凛凛的。在这里武将指的是------?

  师: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虾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大虾图片)看,这只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威武吗?作者把它比做什么?

  伸出你的双手,当作长须也威武地摇摆吧?看你们神气的样子,想对我说些什么呢?

  (4)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瞧,(引读)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威武的大虾们,你们已经被我束手就擒了,别再那么神气了,快坐好吧!

  (5)、读到这里,同学们的手里和心里一定也痒痒的,让我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来捏大虾吧。好的朗读不仅体现在声音上,还体现在表情里,甚至动作中。

  (6)、生边读边做动作。

  3、师:我们可别光顾着自己玩,看看沙滩上其他人在干什么?

  (1)、生读相关句子。

  (2)、还有些人在干什么呢?

  4、写话练习:

  小朋友,在这几件趣事中,作者用了好几个语气词,所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

  (1)出示四句话,齐读。

  (2)练习仿照文中句子,选一件趣事,用上语气词写一写。

  5、赶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我们怎么说也说不完,让我们捧起课本再次回味其中的乐趣吧。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引读——(喧闹的海滩……)

  2、(出示夕阳下的大海画面)此时的大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师:老师有个问题想不明白,大家愿意帮我吗?我想,刚才读的几段都跟赶海有关,很有趣,可这一段没写什么趣的事,好像跟题目没关系。你们说呢?(有头有尾,叙事完整;欣赏美景也很有趣)

  4、哦,老师好象也想通了,去欣赏这样美丽的景致,也是一件很有趣,很快乐的事。看来跟赶海关系很密切呢。

  五、学习开头和结尾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看有什么发现。

  2、指名汇报。

  3、师总结:开头和结尾内容相近,互相照应,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把作者对大海深深的怀念和浓浓的爱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同学们以后在写作文时如果也能用上这种写法,一定会使你的文章更加完美。

  六、总结全文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享受了作者赶海的乐趣,共同享受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我相信大家都有说不完的开心事。谁愿意把你的开心事说给大家听呢?

  七、作业自助餐

  1、在你童年记忆里,发生过哪些趣事?回忆一下,和父母或同学讲一讲,再写下来。

  2、选做一项:

  (1)唱一唱和大海有关的歌

  (2)读一读跟大海有关的诗或美文

  (3)画一画心中的大海

  板书设计:

  11赶海

  追浪花

  摸海星 有趣

  抓螃蟹

  捏大虾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一、谈话式引入

  你们都参加过什么体育活动?(跳绳、踢毽子、跳远、跳高、投掷、赛跑……)其中,赛跑谁跑得最快?(请这位同学起立)大家都说你跑得最快,老师想请你跑回昨天,你行吗?(不行!)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时间赛跑》。(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自学生字、新词。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生字、新词。

  提示:查找工具书;跟同学讨论;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3、读通顺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三、检查自学

  1、让学生当“小老师”,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老师指导书写。

  2、学生自由选择段落参加班内的朗读,老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用最明了的语言说说你都读懂了文中什么内容,不懂的还有哪些。

  四、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

  1、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时间太宝贵了,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时间太无情了,一去不复返……)

  2、哪些地方给了你这样的感受?找出来读一读。

  3、提出你认为最难理解的地方。

  4、根据学生的回答及质疑问题,重点理解下面的两个句子。

  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讨论、交流,还可以从父亲的话中理解上面的两句话。

  (1)默读父亲的话。

  (2)结合生活实际,小组讨论交流,理解父亲的'话。昨天过去了,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小孩儿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人死了,就不能复生。这就是“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的意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朗读。

  五、小结

  1、让学生谈谈学习后的收获。

  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六、布置作业

  当一名小记者,采访周围的人,请他们谈谈对时间的看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写自己的感想。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世界的奇妙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抓住关键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通过欣赏图片、展开想象等方法体会世界的奇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的。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题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欣赏。

  2.学生交流观察后的感受。

  看了刚才老师展示给你们的图片,你们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美丽、富饶、奇妙)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刚才,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奇妙,现在,我们再来跟随作者彼得西摩去感受他眼中的奇妙的世界。

  设计意图:

  出示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2.在小组内交流画出的生字和词语。

  3.出示会认字,检查生字词。

  ①指名拼读生字,正音。

  ②学生利用生字组词。

  4.课件出示一类字和会写词。

  ①读词语,注意生字的写法。

  ②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提示易写错的地方。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识字写字,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初读课文,感知奇妙。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2.讨论交流: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3.读课文,找出描写“天空”和“大地”的段落。

  4.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

  (1)出示句子: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①讨论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因为生命的存在,所以世界是神奇的)板书:生命

  ②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句话概括介绍了世界的特点,统领全篇,点明中心,是文章的总起句)

  (2)出示句子: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①讨论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启发我们去寻找,去观察,去探索)板书:寻找

  ②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句话照应开头,总结全文,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一想:全文是按照什么结构写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

  提示: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的,开头是总起句,引领全篇,结尾是总结句,总结全文。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板书:总—分—总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的内容,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描写的内容,抓住开头和结尾,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句子,弄懂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从而理清课文的层次,学习课文的叙述方法。

  四、总结归纳,感受奇妙。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是奇妙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需要我们去寻找。那么,我们怎样去寻找奇妙的事物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的?

  板书:天空大地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新授内容。

  二、研读写天空的语句,感受奇妙。

  自由朗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我们这个世界是奇妙的`?

  1.出示旭日东升图和课文第3自然段。

  (1)学生读句子,描述图中的景象。

  (2)你是怎样体会到作者描写的景物的奇妙的?(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了天空的颜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的形状)

  (3)这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

  (4)朗读这个自然段,读出你对景色的赞美,读出你对新的一天的期望。

  2.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究课文第4~8自然段。

  3.小组选代表汇报交流学习体会。

  4.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拓展练习,理解内容。

  (1)找出描写想象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找出比喻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这几个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

  7.读第2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提示下文)板书:初升的太阳空中的云彩雨后的水洼落日的余晖闪烁的群星

  设计意图:

  运用课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品词析句,理解内容,体会表达方法,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写大地的语句,感受奇妙。

  默读课文第9~16自然段,根据阅读提示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1.出示阅读提示。

  (1)这几个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

  (2)哪些句子让你感到这个世界是奇妙的?画出来并说明理由。

  (3)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事物写具体的?

  2.交流汇报学习所得。

  (1)这几个自然段是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夏日、秋天、冬天。

  (2)①我们能看到植物生长的奇迹——极小的一粒种子种到地里,生根、发芽,不久就开花了,花很漂亮。(春天,万物复苏,地里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植物的生长真是神奇)

  ②我们能看到各种水果诱人的颜色,圆润的鲜红色的樱桃,深紫色的李子,浅黄色的梨。(各种水果颜色鲜艳、诱人)

  ③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这两句话把“房檐上垂下的冰柱”比喻成锋利的刀剑,把“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比喻成珍珠,使我们体会到景色的美丽和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小结。作者用一双慧眼发现了世界的美丽。看来,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我们怎样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呢?

  板书:植物的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

  5.齐读课文第17自然段,谈谈自己的体会。

  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设计意图:

  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然后汇报交流学习心得。在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这篇课文描写了天空的颜色、云彩的形状、落日余晖的色彩和群星闪烁的样子,叙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四季的美丽景色,说明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探索,就能发现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板书:热爱

  2.通过学习课文,你学到了本课的哪些表达方法?

  3.课文给我们介绍了这么多日常生活中的美,作者通过描写颜色、形状把事物写得具体生动。请你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把你观察到的一个事物或一处景色写下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练习写好带有“刀”部和“立刀旁”的生字。

  2、正确填写带有动物名称的词语找出并抄写下来,感受动词在句子中准确、恰当的运用。

  3、将描写大象动作的词语找出并抄写下来,感受动词在句子中准确、恰当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正确、熟练而美观的写好汉字。

  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动物育儿方式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1、我会写。

  (1)出示两组汉字,你能读准它们的字音吗?(学生自读。全班齐读)

  (2)仔细观察这些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组都是带有“刀”部的字,“刀”在每个生字的不同位置上;第二组都是“立刀旁”的字,都与“刀”有关)

  (3)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匀称、美观?(让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书写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剑”字左边,最后一笔是“提”;“剥”字左边下面不是“水”字,而是“竖钩、点、提、撇、点”)

  (5)学生在书本上描红并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6)展示写得好的字,师生评议。

  2、我能填。

  (1)出示“我能填”中的词语,同学们能把这些成语填完整吗?谁来试试?(指名上台填,其余同学在书上填。不会填的,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或用提问向别人请教)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开火车读)

  (3)读完了这些成语,你们发现了什么?

  (4)你还能说出一些像这样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吗?(学生回忆、交流)以下答案供参考:

  鼠目寸光 九牛一毛 如虎添翼 狡兔三窟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一马当先 亡羊补牢

  猴年马月 呆若木鸡 狗急跳墙 猪狗不如

  3、我能写。

  (1)出示例句,让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想像,说说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

  (3)请你们把描写大象动作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来,并抄写在横线上。

  (4)出示一张动物表演的图片,让学生试着用上合适的动词来描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将描写大象动作的词语找出并抄写下来,感受动词在句子中准确、恰当的运用。

  2、读读背背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3、通过了解动物妈妈育儿的方式,学习编写儿歌。

  教学重难点:尝试根据动物妈妈育儿的方式编写儿歌。

  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动物育儿方式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百宝箱:

  1、自由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这些短语都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段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段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场合中通常只说前半段,“歇”去后半段,依然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我们叫它歇后语。它短小精悍,浅显易懂,语言幽默,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2、这些歇后语真有趣,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分组读。一些同学读前半部分,一些同学读后半部分)3、练习背诵。(采用多种方式背:可老师背前半部分,学生背后半部分;也可男生背前半部分,女生背后半部分等)4、你还知道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三、大舞台:

  1、昨天老师布置了你们去收集动物育儿的相关资料,现在谁来说说?

  2、瞧,有位小女孩把动物育儿的方式编成了两首儿歌带到大舞台来了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3、读了儿歌,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4、这位小朋友把动物妈妈育儿的方式以及队孩子的爱通过儿歌形式表达出来。课前老师也布置同学们搜集资料,现在你们能像她一样创编儿歌吗?我们先来分小组合作,创编儿歌,待会儿来开个“赛歌会”吧!

  5、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来赛读儿歌。

  6、评出“最佳创作”组和“优秀朗读”组,颁发小奖品。

  7、有情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编儿歌集,留作纪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大禹治水》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十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炼,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培养孩子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技能目标:

  1、提高小组分工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利用网络(Internet)自主查寻、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中重点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2、对策

  ①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最感人的句子相互交流,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理解。

  ②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和相关资源,学生自己上网获取信息,分析交流,谈出感受。

  三、学习对象分析

  1、学生特点

  本课面向的是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同时,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已经有了一些体验,初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该阶段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对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热情很高。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信息的查询及理解能力还很欠缺。

  2、相应对策及学法指导

  ①利用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发挥其能动性,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找到答案。

  ②在教师引导下各小组学生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③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见解,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

  四、教法设计及教学策略

  1、教法设计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主体主导”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发现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

  本节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去实现,讲故事导入新课,初读故事整体感知,细读故事体验感悟,搜索故事拓展延伸。整节课由故事开始,至故事结束,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听、说、读、悟多种感官参与,放手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进行个别化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学习的广度。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使认识得到升华。

  2、教学策略

  ①提供资源,方便学生查阅。

  ②师生互动,个别辅导,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总结归纳提升。

  五、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1、教学媒体

  ①全部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②利用Realplayer播放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的景象。

  ③利用网络(Internet)查找资料(学生操作)

  ④教师制作: A.大禹治水的动画及配音课文朗读

  B.生字游戏

  C.“三过家门而不入”图片、配乐

  D.歌曲《为了谁》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神话故事。

  2、教学资源应用设计

  媒体 何时应用 达到目的投影演示课题及问题设计情景导入及初读课文前吸引学生注意,明确读课文目的大禹治水的动画及配音课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时图文并茂,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本课留下深刻印象投影演示生字游戏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后以有趣的形式反馈学习成果播放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的录像在了解治水原因及治水结果时激发学生想象力及为感情朗读做好铺垫互联网上“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节介绍及学生心目中的英雄资料深入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时及拓展延伸时激发学生对大禹及具有奉献精神的英雄们的崇敬与爱戴之情歌曲《为了谁》结束本课时为英雄唱赞歌,使情感得到升华。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内容资源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讲故事

  导入新课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认真读了,把你读的故事简单介绍给大家。是的,大家读的这些神话故事都歌颂了真、善、美,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动人传话——《大禹治水》(多媒体出示课题),顺利导入新课。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故事,在老师指引下交流。

  ①课件的搜集神话故事

  ②课件

  1、这一设计旨在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2、通过读故事、讲故事的体验,学生对神话传说这一文学体裁有了初步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初读故事

  整体感知

  1、读课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在大屏幕上。

  2、播放教师已制作好的课件(动画),再配上课文朗读。

  3、把学生分成小组选组长,合作学习生字。

  4、课件出示生字,做生字游戏。反馈学习成果。

  1、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

  2、看动画、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

  4、汇报学习结果,师生互动,评点正音。

  课件1、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激发学生思考、表达、交流的愿望,使学生能主动地探究学习,成为知识的构建者。

  2、学生已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学,在检查学习效果时,可发挥学生自我评价作用。

  细读故事

  体验感悟

  1、播放洪水泛滥的录像,在录像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2、同学们,画面上正是课文一自然段的内容,让我们读出自己的.心情,读出感情。

  3、看到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灾难如此严重,想到父亲临终前叮嘱,大禹坚定了治洪信念,大禹是怎样治水的?你觉得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三、四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互相交流。

  4、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也可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自行搜索大禹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时大屏幕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画面,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感受。

  5、课件将四自然段的词语:“才、仅仅、就、却”打成红色,再读、再体会大禹是个怎样的人?

  6、播放录像:大地恢复平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此画面下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7、大屏幕出示大禹画像,教师鼓励学生回答,此刻你想对大禹说什么?

  1、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多方位的思考与想象,并作出回答(如:看到洪水淹没农田、冲倒房屋,百姓无家可归,听到有人喊救命……。心情难过伤心。)

  2、在情境的渲染下,学生有感情朗读一自然段。

  3、自由读三、四自然段,学生画出了表现大禹在治水时经历的困难与挫折的词句,并在教师的指引下想象大禹还会吃哪些苦头,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

  4、根据老师的提示,明确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法。进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中,体会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5、注意屏幕上的红色字读,谈感受、谈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

  6、在情境的渲染下,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五自然段,感受洪水治服后的幸福、安定的美好生活。

  7、学生对比读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再次体会大禹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同时表达对大禹感激、敬仰之情。

  录像

  互联网

  课件

  1、播放录像,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更好的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让学生说看完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为朗读作好情感铺垫,用读来表现自己内心感受,自然而然的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2、对三个重点句段的处理,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教师在重点、难点处给予引导,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使本课的重、难点得以突破。同时在鼓励学生发言、交流时,训练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3、在录像的渲染下,提出你想对大禹说什么?学生在表达对大禹的崇敬之情时言语发源来自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七、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千辛万苦

  三过家门而不入

  舍小家为大家,为民造福,无私奉献

  八、练习设计

  1、测试内容

  ①教师堂上提问:看到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你分别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大禹治理洪水时吃了哪些苦?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大禹说什么?以及你今后将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对大禹的崇敬与爱戴之情?学生讨论交流作出回答,教师概括总结。

  ②对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情况,网上信息的搜集、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随堂进行反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和别人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在交流中,能清楚地告诉对方拿手本领好在哪里?如何做?

  2、能将自己学习本领的过程写具体,并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会补充短句,体会“的、地、得”与词语搭配的特点。

  4、积累有关读书、治学的四字成语。

  5、看图说成语,积累带数字的或带“大”“小”等方面的成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从小到大,我们学会了许多本领,说说看,你有什么本领?你最拿手的本领是什么呢?

  总结:小朋友们真棒,听你们说着自己的拿手本领,我的心都痒痒,我也真想学一学。今天,我们就将来说说自己最拿手的本领,教教别人你的拿手本领。

  二、创设情境,示范引路

  1、今天,我们学校的记者团也要举行一个“比一比,谁的本领最拿手”评选活动。来,我们去看看比赛现场吧!

  2、教师扮演记者,请另一个同学接受采访。

  3、小朋友们,如果让你来当裁判,你认为刚才同学的表现如何?

  4、在评议中小结并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中心内容:你准备教别人哪一招?这一招好在哪里,是怎么练成的?明确交际时应该注意的地方:不但要讲述清楚怎么做,还要解决学本领的同学提出来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解答。

  5、同学们,比赛还在进行,你们想报名参加吗?不过,要想取得好成绩,充分准备很重要哦!让我们来练习一下吧!

  6、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

  选一个代表来参加比赛(展示),大家评议。

  评出谁的本领最拿手!颁发“能手奖”!

  三、总结谈话

  看来,我们班个个是小能手,而且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只有爱学习,我们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今天,我们又学到了新的本领,回家后可以向父母展示一下,好吗?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虾生活习性方面的特点。

  2、理解“迅速、舞动、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指导书写“迅速”。

  3、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懂得要爱护小动物。

  4、学习先总后分的写法,并能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小虾的特点,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懂得要爱护小动物。

  2、难点:学习先总后分的写法,并能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1、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小虾》,了解小虾的特点,感受小虾的可爱,体会作者的感情,

  2、交流思维导图,复习重点字词语

  (1)课前让同学们用简易的思维导图梳理了这篇课文的重点字词,同桌交流一下。

  (2)谁愿意给大家分享?指名展示。

  3、回顾主要内容

  字词已经没有问题了,回忆文中的小虾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二、读书品悟,体会虾趣

  1、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

  (1)自读课文,找一找作者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句话就是中心句,用双横线画出。更厉害的孩子能将这句话读成一个词?试一试。(板书:有趣)

  (2)“有趣”这个词在作者笔下摇身一变,变成了长长的一段话,而且具体生动,我们读着读着眼前还能出现两幅有趣的画面!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并用文中的两个关键词概括这两个有趣的画面。(板书:小心自在)

  (3)谁来读第一幅画面——学生评价。(课件出示)

  指名读第二幅画面——学生评价。(课件出示)

  (4)就像这样,和同桌读一读这一段,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把小虾的有趣写具体、写生动的?

  随机指导:

  ①动作描写:标出描写小虾动作很小心的词语。(板书:动作)

  ②小虾吃食时动作不但小心,而且非常的灵活,从文中的`那个词看出来的?能给迅速换一个词吗?课件出示:观察“迅速”,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属左下包,因此,被包部分要偏右上书写,走之旁:点高要靠后折小撇要短一波三折捺好看)。

  ③默读这一句,说说你还有什么发现?指导用小黑点标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这样文章的条理就更清楚,让人看得明白、听得明白。(板书:有序)

  ④三个“有的”,排比句式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小虾的自在。(板书:修辞)

  (5)齐读这一段,感受小虾的有趣。

  2、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一自然段的?

  3、师出示课件,总结学法。

  读文找句——读出画面——体会写法

  4、按照这三步,四人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

  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小组展示时,有一成员负责补充板书。

  5、小组交流汇报,师随机引导。

  (1)中心句:“小虾脾气不好”。(板书:脾气不好)(课件出示)

  (2)动作描写:在这么多的动词中,哪个词把小虾生气时的样子描写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可爱?(“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我们读着读着眼前就出现了几幅鲜活的画面,这就叫做“栩栩如生”。还能说出几个这样表示动作的词语吗?(一闪一闪、一扇一扇、一摇一摇、一眨一眨、一甩一甩、一鼓一鼓、一颤一颤)(课件出示)(板书:动作)

  随机引导“蹦”“舞动”(“蹦”说明小虾因为生气而跳得很高,速度也很快。什么是“舞动”?换个词语说说,做个动作试试。)

  (3)感情朗读

  (4)小虾即使是生气的时候,这么可爱,一起来读一读。

  (5)检查纠正学生板书。

  (掌声送给这四个会学习的小老师。)

  6、作者笔下的小虾是如此可爱、有趣,可见作者对小虾产生了怎样的感情?(板书:喜爱)是呀!正是因为喜爱,作者才会认真细致地观察,(板书:喜爱)才会把小虾写得如此生动。

  7、想一想这两个段落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之处?(板书:总——分)

  三、开卷有益,巩固方法。

  我们再来认识一种小动物,这就是老舍先生笔下的《猫》,(课件出示《猫》)还是按照三步学习法(课件出示)自主学习这一节选的段落,可以用勾画的形式做简单的批注。

  附: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赶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走出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及至它听到点老鼠的响动啊,它又多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拉倒!

  1、这是一只怎样的猫?(中心句)(课件出示)

  2、通过哪些画面把猫性格古怪写具体写生动的?(三幅生动的画面把这只性格古怪的猫表现得淋漓尽致。)(课件出示)

  四、妙笔生花,运用方法。

  1、不论是《小虾》,还是老舍先生笔下的《猫》,都因细致地观察,具体生动地描写而栩栩如生。

  2、上周我们布置了观察小动物,同学们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分享给大家?好那赶快让文字流淌于笔尖吧。

  课件出示:

  1、用一段话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习性方面的特点。

  2、抓住特点,运用总分的写法,把语段写具体写生动。

  3、学生进行片段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分享作品,评价作品。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这些可爱的小生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走进他们的世界,用心去观察,去体验,你会收获更多的欢乐。课下继续写一写把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和同学们来分享你的快乐。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评、悟,体会赶海的乐趣。

  能力目标

  培养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和阅读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从读中感受“俺”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同学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赶海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俺们继续来学习11课《赶海》。

  过渡:在预习课文,有不少同学对俺说:老师,俺从没见过大海,俺多想去看看啊。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这一要求,带你们去看看海,好不好?

  2、播放课件,同时配上歌曲《大海啊故乡》。同学欣赏。

  3、生谈感受。(大海真美。真壮观等)

  过渡:同学们都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大海真美啊。今天俺们就在这么美的海边来赶海。

  二、初步感受赶海的“趣”

  1、回忆课文,想想赶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趣

  3、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俺”在海边做了哪几件有趣的事?

  4、生边读边考虑问题。教师巡视。

  5、读后交流,老师相机板书: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过渡:通过初读课文,俺们知道了课文写了小作者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这四件事。在这四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有趣在哪?选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读慢一些,给自身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然后再把你想到的、觉得有趣的地方讲给你的同桌听。

  6、同学读、想、说。教师巡视。

  三、精读感悟

  1、师:老师发现大家刚才读得都非常认真。现在看谁想第一个给大家读他喜欢的句子。

  2、指名交流汇报。(按同学汇报的顺序来讲)

  A “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象不忍离开似的。俺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师:你为什么喜欢它?看到这可爱的浪花,作者心情怎样?怎样才干把这种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呢?

  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B “俺在海水里摸呀摸,嘿,一只小海星被俺抓住了!”

  师: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得这么慢呢?(不好摸,摸得认真,摸得仔细)

  抓住一只小海星,作者心情怎样?哪个字最能表示作者高兴的心情?怎么读呢?

  指名读,相机评价,齐读。

  C、“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俺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呢。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的大螯抓住了他的手。”

  (1)、师:谁愿意当个小演员,给这段文字配上动作?老师告诉你呀,要想演好,先得把课文读好。意思读明白了,才干演得更出色。大家先自身把这一段读一读,揣测揣测该这样来演。呆会儿俺要找三个小演员,一个小作者,一个小伙伴,还有一个不甘束手就擒的螃蟹。

  (2)、同学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3)、指名上台扮演。

  (4)、老师扮演记者采访三个小演员,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渡:同学每,努着嘴儿的小伙伴,四处逃窜的螃蟹,以及那“哎哟”一声痛叫,都让俺们感受到了捉螃蟹的有趣,你能通过朗读让所有人感到其中的乐趣吗?

  (5)、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齐读。

  D、“咦,怎么俺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俺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一员武将,俺轻轻伸出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俺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1)、师:这段文中有两个语气次,你发现了吗?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好奇、恍然大悟)

  (2)、琢磨文章中词语、句子的意思,把隐藏在里面的情感体会出来,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就叫读书。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

  (3)、指名读,相机指导评价。

  (4)、师: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虾呢?俺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大虾图片)看,这只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威武吗?作者把它比做什么?

  (5)、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俺的手掌心,瞧,(引读)俺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俺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读到这里,同学们的手里和心里一定也痒痒的,让俺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来捏大虾吧。

  (6)、生边读边做动作。

  3、师:俺们可别光顾着自身玩,看看沙滩上其他人在干什么?

  (1)、生读相关句子。

  (2)、还有些人在干什么呢?

  过渡:刚才俺们同小作者一起摸海星、捏大虾、捉螃蟹,感受了其中了乐趣。那么,让俺们一起把体会到的乐趣用最动听的读书声表达出来吧。

  4、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赶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俺们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这时,大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境呢?

  2、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3、(出示夕阳下的大海画面)假如这时你就站在大海边,吹着凉爽的海风,看着夕阳笼罩的海面,你想说什么?

  4、指名说,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开头和结尾

  1、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看有什么发现。

  2、指名汇报。

  3、师总结:开头和结尾内容相近,互相照应,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把作者对大海深深的怀念和浓浓的爱更加突出地表示出来。同学们以后在写作文时假如也能用上这种写法,一定会使你的文章更加完美。

  六、总结全文

  1、心情小结。

  今天,俺们跟着童年时代的作者,一起到海边赶了海,追赶了浪花,摸了海星,捉了螃蟹,捏了大虾,还欣赏了美丽的海景,真是——谁来帮老师想了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心情。

  2、指名汇报。

  3、(出示《大海啊故乡》歌词,同时配上音乐)这是作者最爱唱的歌《大海啊故乡》,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俺们可以在音乐声中,把俺们对大海的热爱和向往,用最美的声音读出来。

  4、生唱歌、读歌词。

  七、作业自助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唱一唱和大海有关的歌曲。

  3、读一读跟大海有关的美文。

  4、画一画心中的大海。

  5、写一写学完本课后的感受。

  (根据自身的喜好任选一至两项,课后完成)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教案01-31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29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1-13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2-29

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01-06

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12-26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1-30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