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的教案

时间:2023-03-05 14:56:29 教案 投诉 投稿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游褒禅山记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

  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2、积累:

  ⑴ 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⑵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3、运用:

  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本文体裁:游记散文。

  2、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二、范读全文,自读

  三、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1、第一段:

  ⑴ 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⑵ 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⑶ 分析“其”字的用法。

  ⑷ 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2、第二段:

  ⑴ 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⑵ 找出形容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⑶ 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⑷ 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3、第三段:

  ⑴ 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⑵ 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⑶ 读准音:“相之”。

  ⑷ 口译本段。

  4、第四段:

  ⑴ 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⑵ 悲夫(fú)

  5、第五段:

  ⑴ 找出假借字。

  ⑵ 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四、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分段讨论问题

  1、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

  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

  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2、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

  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

  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3、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

  (例句略)

  6、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二、读全文,师指点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2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的2、3

  教学难点:

  目的1、4。

  教学设想:

  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可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4、诵读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教学要点:作者及课文简介,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二、介绍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课的教学目的及课时安排。

  四、由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板书):褒 冢 华 相 谬 窈 父

  五、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六、由学生复述课文,串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点拨,特别要点出一些重点字词的用法。

  七、由学生质疑,提出存在的其他问题。

  八、齐读课文,巩固词义。

  九、作业

  1.积累“其”、“道”、“名”、“然”的义项。

  2.熟读课文,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幸存的老教案:游褒禅山记。

  2、把握作者通过游记的形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作者的观点态度。

  3、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初步疏通、理解课文,了解作者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引"生"入胜

  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如《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王安石(1021一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是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跟以前所学的那些游记有什么不同?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是一篇游记,作者一行共几人?是在什么时间游的山?作者的游踪是什么?

  (2)作者游览褒禅山有何感想与体会?

  讨论补充与小结:

  (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萧君圭、王回、王安国、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游的山。作者的游玩路线是从慧空禅院一一石碑一一华山洞一一后洞。

  (2)作者借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山,提到两条深刻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已无悔,于人不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一一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一一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三、讲读课文记叙部分

  方法:朗读课文;释词译句;内容理解;整理巩固。

  1、第一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一一介绍褒禅山概况;

  词:舍名址乃阳卒文盖

  句:…者…也;盖音谬也;

  内容:

  ①别名

  ②名称由来

  ③慧空禅院

  ④华山洞

  ⑤仆碑

  ⑥花山辨音

  作用:由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紧扣,完整的结构表现了游览的全程,教案《幸存的老教案:游褒禅山记》。

  2、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一一此次游山收获之最重要诱发情节;

  词:侧十一其至又加少矣明既其出咎悔其随之极

  句:…者…也;盖音谬也;其至又加少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内容:

  ①前洞

  ②后洞

  ③进洞

  ④出洞

  ⑤至者已少

  ⑥本可前进

  ⑦悔出

  作用:揭示人们就易避难心理;未能尽心而致悔,由此引出下文。

  记叙作用:提供真实形象,为下文议论提供依据和铺垫。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准备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议论部分

  方法同记叙部分

  1、第三段:游华山洞心得

  词:于是叹之夷以近非常幽暗昏惑相之其孰能讥之乎

  句:古人之观于天地…而无不在也;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讥之乎;

  内容:

  ①过渡

  ②古人精神

  ③就易避难的普遍心理

  ④条件一:志

  ⑤条件二:力

  ⑥条件三:物

  ⑦强调:尽吾志。

  理解:

  ①古人精神:依据、标准和效法;非常之观非任何人所能达到,而而唯有尽吾志且有了各方条件的人方可达到。

  ②照应文字:比较异同一一概括、虚实和意象的理解和创造;杨花落尽子规啼;成功的文字和理解的拓展;

  2、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指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词:以悲之谬传名胜道所以学者

  句:余于仆碑,又以悲夫…胜道也哉;此所以…慎取之也;

  内容:

  ①批评: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形;

  ②肯定深思而慎取的求学态度;

  理解:

  照应文字:比较异同一一虚实的关系;行文的规律;形象大于思想;

  二、布置作业:

  准备默写第一二段

  第三课时

  一、作业检查

  默写课文第一二段。

  二、讲读结尾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是写游记常用格式。

  词:圭玉回深安平父某

  三、文章立意和布局讨论:

  1、问题一:本文"叙"多,还是"议"多?为什么?(本文是一篇游记,但是他并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记那样绘声绘色地描摹景物、记叙游程,而是更侧重于抒发感慨,本题着重研究与众不同的"叙议结合"的游记方式。)

  提示:文章没有对褒禅山景色进行细致精妙的描绘,不是因为景色不美。这一点从课文注释和文中"其见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实本文名为游记,可实际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作者这样写,正体现其"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这一主张。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2、问题二:作者认为"志""物""力"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你同意吗?(本题着重研究作者的观点态度。)

  (1)作者认为要达到"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那么作者认为"志"、"力"、"物"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对于"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2)迁移讨论:你认为"志"、"力"、"物"三个因素,对于达到成功,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此题目的讨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互相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讨论应当遵循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自圆其说即可,不必一概而论,强求统一。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文章三、四段,准备默写。

  2、完成讲义《贺若弼》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4

  【学习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虚词“以”“其”的意义用法。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尽吾志”主旨,借鉴古人智慧。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学习时数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基础梳理

  (见学案。梳理学案上的文言基础知识)

  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

  2.名之曰褒禅。名:

  3.有泉侧出。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

  6.而其见愈奇。见: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

  8.火尚足以明也。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传:名:

  归纳;分析以上词类活用,你得出那些规律?

  1、名词活用为动词: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如1);前面有能愿动词(如11)。

  2、名词作状语:前面有主语,后面有动词(如3)

  3、形容词用作名词:处于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如10)

  4、动词用作名词: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前面有“其”。

  多义词:

  1.道

  ①有碑仆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④何可胜道也哉

  ⑤策之不以其道

  2.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文过饰非

  4.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③良乃人,具告沛公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5.其

  ⑴始舍于其址。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距其院东五里。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其文漫灭。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⑻问其深。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⑿盖其又深。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⒁既其出。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⒅其孰能讥之乎?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归纳:请把以上“其”的用法归类,归纳其有哪些用法?

  1、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

  2、第一人称代词“我”。

  3、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如18);语气副词还有其他用法,如推测语气“大概”,如:其皆出于此乎?;表期望语气“一定”,如: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6、以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而,连状)

  (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状)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连状)

  (6).火尚足以明也。(连状)

  (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9)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

  (10)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归纳:请把以上“以”的用法归类,归纳有哪些用法?

  1、介词“因为”(1)(11)

  2、连词“因为”(2)

  3、连词,表目的“来”(4)(6)(5)(10);相当于“而”(3)(8)(9)

  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今义: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

  今义: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今义: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今义: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

  今义:

  特殊句式: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重点翻译句: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四)品读课文

  1、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2、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小结:

  3、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f”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五)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志”、“力”、“物”,关键是“志”一、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掌握词类活用。

  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解决办法

  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补充注释

  ①址:基址,指山脚。

  ②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③庐冢:庐,一说指慧褒生前住处(屋舍)。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另一种解释是:唯独碑上刻的“花山”二字还可以认识。

  ⑤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所以如果是“华山”(按,这里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的“华”,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种解释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华山本名花山)。名,说出名称。

  二、导入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了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我们从中来感受作者游褒禅山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范读。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词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2.活用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盖其又深,则其至义加少矣(到达的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

  画线的词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认为“其至”“险远”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这三个词在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学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讲它们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用作动词。)

  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把……当作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认为……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认为……有好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相当于现代汉浯的“……的原因”

  六、熟读成诵

  这篇游记与我们读过的其他游记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

  [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记游和议论是怎样结合,怎样照应的呢?

  第三段的第二段的记游生发而来,第四段议论由第一段的记游生发而来。

  在大体把握了作者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

  还不能熟练背诵的允许朗读。

  二、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深入理解

  1.记游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人”。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2.作者怎样生发议论的呢?

  [明确]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沦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乏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解题。

  2、理解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的用法。

  3、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体会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治学处世皆须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

  积累卒、文、道、名、奇、舍、穷、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掌握虚词者、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程序设计:

  (一)课题导入及解题

  导语设计: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等等,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哪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哪些思考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解题:(展示课件)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二)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的读音。(课件展示字的读音)

  2、听录音范读,初步感知课文。

  3、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

  (三)研读第一、二段

  1、研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研读第三、四段

  1、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研读第四节段

  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二)讲析第五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三)指导背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课堂巩固练习题

  做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第一、第二题。

  (五)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叙 记山 (山 院 洞 碑) 仆碑(1节)

  (1、2节) 游洞 (前洞 后洞) 后洞 (2节)

  议论 怠出而悔 有志、力、物 (3节)

  (3、4节) 漫灭谬传 深思慎取 (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7

  一、导入

  齐背课文。

  二、鉴赏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三、拓展

  选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游记(文言文、现代文都行),进一步领会、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

  四、作业

  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8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言词语:阳、谬、咎、极、于是、夷、非常、观、至于、相、焉、穷、尽、其等。

  2.辨析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以及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因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三、德育目标

  认识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对课文字词句的准确把握。

  难点:认识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解决办法

  1、了解作者,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

  2、对注释,查字典疏通文意,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设计

  一、课前预习

  1.借功课下注释,朗读课文,了解其意。

  2.注意课文生动语句的赏析。

  3.归纳文意,疏通结构。

  二、课内采用出题,学生自讲,教师总结的方式

  课时安排

  两课时(疏通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本文所体现的杂记类散文因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教学内容

  一、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 者 认 真 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二、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

  略写前洞(不到二十个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 处设 比: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 前洞“ 记游者甚众 ”与 后洞“ 来而记之者已少 ”、“其 至又 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通过这些对比,下文转入议论便水到渠成,有了很好的伏笔。

  三、文章第三段有几层意思?怎样评价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提示: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接着以古人作为立论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再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它对比;然后 精辟地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也强调了“力、物”这两个客 观条 件的重要作用,反映出作者能辩证地看问题;最后又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这既是 本段 的中心,也 是 全文的主旨。作者在这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些道理,对于我们的`治学、从事工作,无疑都有启发作用。

  四、在第四段里,作者申述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引申出来的?

  提示: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该轻信盲从,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大脑的认真思考辨析,然后谨慎地选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是很可贵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者之众,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五、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呼应的?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对后边的议论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个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第二段的最后几句,第三段开头一句),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二是两部分在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正是处处为议论部分埋下很好的伏笔,使议论有依据,三是记游与议论这两部分之间,游山与治学处世这两类事情之间,内在联系紧密,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围绕这一 共同 点来 展 开议论。记游,处处为说理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遥相呼应。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从而深刻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完成课后练习(略)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9

  单元教学要点

  一、教材地位:

  本单元选择就宋代著名散文大家苏洵、王安石、欧陽修、苏轼的散文名篇。《六国论》《游褒蝉山记》是教读课,后两篇是自读课。《六国论》《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散文,《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散文。可以分别作比较阅读。

  宋代散文继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长于议论,体现宋代以理入文的一代文风,对后世散文产生深远影响。

  二、辅助教材

  欧陽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喜雨亭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司马光的《赤壁之战》,苏轼的《赤壁赋》,比较各种游记散文与史论文风格的多彩多姿。

  【知识目标】

  1、学习借鉴文章借古讽今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说理方式。

  2、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的特殊含义与用法

  3、掌握几个文言句式并能读懂文中语句

  【能力目标】

  1、迅速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与思想情感。

  2、能结合写作背景赏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深入思考,注重实践探索的求知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诵读背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2、难点:领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熟练掌握文言词类用法与句式是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引导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了解作家作品及游记散文的基本写法

  2、借助工具书初步读懂全文内容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记游写景与感悟说理结合起来的。

  二、学生简介自己所了解的作家作品常识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好半山。世称王荆公,王文公,王临川。21岁中进士,40岁进万言书,提变法,抑特权,力图改变北宋积弱积 贫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之策。49岁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力行新法,但遭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攻击,54岁罢相,次年为相。56岁再次辞去 相位,隐居江苏南京,从事创作。封荆国公,谥号文公。《临川先生文集》。

  三、朗读文本,整体把握内容

  四、探究思考,理解中心思想与作者感情

  1、王安石具体描写游褒禅山几个地方,哪个地方写得最详细?

  2、作者在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写不会引起别人注目的路边石碑,后边哪一个语句与它呼应?

  3、作者在游华山洞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外人不容易注意的现象,最能引起作者感慨深思的是哪一个句子?

  4、作者通过游华山洞的经历悟出了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5、作者认为要完成自己的事业理想必须有哪些条件,哪一个条件是最重要的?

  6、作者认为尽力而为虽然可能不成功,可以问心无愧,也不用怕别人嘲笑,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五、老师范读全文,学生理解词句

  六、作业

  1、借助工具书读懂全文语句,准备复述。

  2、完成《导学》练习,巩固文言词语与句式的理解。

  3、朗读全文,准备背诵。

  第二课时

  一、重点语词与句式理解检测

  二、重点语段口头翻译检测

  三、学生诵读全文

  1、个别诵读能力一抽一查

  2、集体诵读训练】

  四、教师示范朗读与诵读指导

  五、学生划分重点语段层次,把握背诵的文脉与记忆的衔接特征语词

  六、学生分层诵读,以文意串连衔接回忆线索

  七、迁移运用

  把“游华山洞”的两段描述改写成为现代散文。

  要求:1、能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2、运用心里细节描写表现游览者的见闻与感受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诵读并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2.落实虚词“其”的用法,翻译文章中的重点语句。

  3.找寻文章中哲理性语句并尝试用一句话概述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去标点、抠空诵读的方式,诵读并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2.利用工具书,小组合作,梳理“其”的基本用法。

  3.翻译重点语句,总结文言翻译的注意事项。

  3.迁移提升,结合文中哲理性语句谈生活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发。

  【教学重点】

  检查落实第三段的背诵,“其”的意义及用法,重点语句的翻译。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任务:

  1.翻查字典,梳理“其”的意义和用法。找出本课所有“其”的句子,分类整理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例附在相应义项后;

  2.熟读并通译全文,圈出疑难,通过小组讨论、查工具书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课堂热身,诵读第三自然段。

  1.去标点诵读。

  2.抠空诵读。

  3.抠更多的空诵读。

  4.仅余提示性文字诵读。自我检测,并通过“抢背”的方式展示。

  5.在老师的提示下,试背全段。

  二、文言词句落实。

  出示课前准备任务,检查落实。

  1.教师分类列举本课含有“其”的句子,随机抽取学生投影这些句子并讲解。其他学生评价、质疑。

  2.根据课前学生翻译文本所暴露的问题,筛选有疑难的句子进行当堂翻译检测。

  分别找学生上台书写,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评价、完善。教师根据学生翻译的情况适时提醒文言翻译的注意事项,如:文言的意识(单双音转换、词类活用等)、语境的意识等。

  三、深读文本,拓展提升。

  师引导:经典有永不衰竭的探求价值。《游褒禅山记》对我们学习的意义还在于它是一个素材宝库。文中那些富含哲理的语句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尝试从文章中找寻这样的句子,并用一句话概述你的体悟。

  师示范:“‘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有接受磨砺的勇气,怎能收获别样风景。”

  生自我思考,尝试写下新的感悟。

  生展示交流。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游褒禅山记》对我们的学习还有什么启示呢?比如深入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比如写作时材料取舍的借鉴,比如文章的`构思,比如……。我们课下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发掘经典更多的解读价值。

  作业:仿照本节课深读经典的方法,选择本单元的其它文章进行解读。

  《游褒禅山记》教后反思

  这次全市优质课比赛的主题,党老师定为“文言文课堂教学观摩”,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来探讨和研究文言文教学。我有幸在这次活动中获得了现场课展示的机会。在准备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困难,粗列有以下几点:

  1.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突出“文”,还是突出“言”?若“文”“言”兼顾,应如何协调,课堂节奏如何把握?

  2.对于学生学过的文章怎么教的问题。作为新授课讲的话,这篇文章有大量可讲之处,如:词句上可讲讲“其”、词类活用,可讲讲具体语句的翻译;构思上可讲因事说理的写法,叙议结合的结构;内容上可讲成功的要素“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可是,这些也一定是学生当初学这篇课文时老师重点讲授的内容。如果只求形式上的创新,难免有新瓶装旧酒之嫌,并不能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这岂不是抛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充分考虑学情的话,就意味着这节课的设计方向只有两个——一种是按第三课时来上,一种是按复习课来上。可是活动当天我面对的会是什么样的学情呢?答案是未知。

  4.这篇文章的词句理解难度不大,按已授课方向准备,“言”的部分处理什么呢?本课层次清晰,所说之理不难理解,“文”的部分还有什么可处理之处呢?一篇冷静的、理性的、有思辨意味的文章怎么讲出点语文味,甚至是文化味呢?

  可以说这些困难直到讲课前一天去见学生都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可是,有两点我很清楚。第一,“其”这个虚词最适合用这一课来总结。所以见到学生后我布置下了一个明确的课前准备任务——翻查字典,梳理“其”的意义和用法,找出本课所有“其”的句子,分类整理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例附在相应义项后。第二,明天我面对的是这些学生,明天的课也将在对他们了解的基础上展开。于是我问了学生几个问题:你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第三段是要求背诵的,你还会吗?通译全文,哪些句子是你翻译时仍有困难的?

  在了解了学情之后,我的心里有底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如何组织课堂的问题了。之前的几次试讲,方案都是被推翻的。可是我和一中语文组的同仁们在以下几点上达成了共识:

  1.无论是教授哪一类文本,教学上都应该着眼于两条思路——培养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语文课堂应力能融合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目标”。

  3.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

  4.作为已授课的再次讲授,教学中应既有检测巩固,又能依托于对教材的解读,进行拓展提升。对这一课来说,引导激发学生思考人生,谈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度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11

  【课前梳理】

  在新教材里这是一篇自读课,但考虑到学生自读有一定困难,而且这一课在写作方法和前面的《兰亭集序》与《赤壁赋》有很多可以通过比较加强认识的地方,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指导意义,所以准备进行讲读,计划来两课时完成。准备教授的内容:

  1、这篇文章的的写作顺序不同于一般游记的记叙顺序,先叙事再谈理最后补叙游览的时间以及同游的四人。这是在写法上的有意安排,因为王安石所要强调的是在这次失败的游览中所悟出来的个人准则。因此上《游褒禅山记》重在游览过程与感受过程的叙述最后得出结论,使用的是依事说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认知过程。

  2、《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3、与《兰亭集序》的.比较:

  《兰》尽兴而悲(重在情感)。

  《游》败兴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说明,无论是尽兴还是扫兴,都可以对人有所触动,都会使人有所收获,从而可以引申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关注我们的生活经历,一样会像《游》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样观万物而有得。

  4、与《赤壁赋》的比较:

  《赤》(客)触景生情;(苏)取景论理──事简议多。

  《游》依事说理(缘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则是淡化过程重在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异常精彩绝伦的关于人生态度的辩论会,不突出思考的过程。另外,两位辩手都是从眼前环境中取材,客是取地点而生情,苏子则是水月达理,同出一景,却又各富理趣,确实是佳妙之作。(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赋》没有来得及进行,挪到此课中来。)

  《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以作者的论点考察自的生活学习。

  3、通过比较加深本单元课文的理解。

  〖计划用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1、作为复习与铺垫,齐读《赤壁赋》。

  2、导入课文。

  3、学生默读、齐读课文各一遍。

  4、疏通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落、分析作者观点。

  5、与《兰亭集序》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6、与《赤壁赋》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完成了《赤壁赋》的诵读。由王安石变法导入(可以用来印证,文中的观点),完成课文诵读。梳理了课文第一、二段。没有翻译,让学生注重注释,互相补充理解课文。在讲授中,调动了学生游览的经历。

  第二课时。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详解志、力、不随以止(不盲从)、无物以相之(客观条件)的关系。进行与《兰》的比较,强调了对失败经验的汲取是更为重要的。举了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面对几百次失败,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几百种材料不适于做灯丝。的例子。进行了与《赤壁赋》的比较。通过三篇文的差异比较,总体强调,文章的形式要服从于所要强调的内容、材料的安排应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内容为中心。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文言文还是存在,先入为主的看不懂现象。根据导引大部分学生能够理顺文章大意,这反映出学生大多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12

  【活动目的】

  1、理解并学习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培养立大志并为之奋斗的精神。

  2、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活动重点】

  理解本文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积累文言知识、学习文章写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活动用具】

  1、多媒体课件。

  2、朗读录音磁带。

  3、补充的相关资料。

  【活动时间】

  90分钟。

  【活动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助读

  1、由唐宋八大家和王安石变法引出作者。

  2、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

  3、了解时代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二、活动之一:朗读活动

  1、听朗读录音或多媒体配音朗读:学习字音和断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句读,读准字音,读出表情。

  3、检查朗读效果:学生单人朗读,师生听读,并进行评议,师生相互取长补短。

  三、活动之二:学习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学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借助工具书,学生自读全文,学习文中字词句,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记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中寻求解决,疑难问题供班级交流。

  3、师生班级交流:小组问题展示──班级交流讨论──师生答疑解难──形成班级共识。

  四、活动之三:小组合作探究

  1、总结性学习活动:

  ⑴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积累学习。

  ⑵文中出现的'文言句式的归纳学习。

  ⑶小组学习中还存在的新问题记录。

  2、探究性学习活动:

  ⑴本文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⑵“尽吾志”一句跟前文记游中哪句话是照应的?

  ⑶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么紧密联系的?

  ⑷体现课文主体的段落是哪一段?为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小组作业,供班级交流使用。

  五、活动之四:班级交流

  1、多媒体展示某一小组的总结性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修订补充。

  2、多媒体展示探究性学习的成果,班级交流讨论:展示成果──小组异议──班级讨论──师生交流──形成共识。

  六、布置作业(略)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第三段。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

  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习课文

  1、听读课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2、讲解第一段

  介绍褒禅山概况:

  本名①→由来②③→山洞名及来由④→仆碑、本名⑤→音谬⑥

  3、作业:书面翻译第一段在笔记本

  第二课时

  1、复习第一段翻译

  2、讲解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并表示遗憾心情:前洞平旷游者众,后洞远游者少。追记后洞中所见——悔

  3、讲解第三段游华山洞的心得

  A、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B、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4:作业:书面翻译第三段并背诵。

  第三课时

  1、检查三段背诵

  2、讲解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3、讲解第五段:记游的结尾——补叙

  4、主旨总结

  ①.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②.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

  ③.“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5、写作特点

  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②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③文笔简洁,语言凝炼

  6、作业: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基础知识梳理

  1、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穷: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见: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流传的文字。

  名: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6、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8、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14

  一、【注音朗读】参看课文脚注(或查词典),给文中陌生词语注音。之后,有节奏地朗读全文。

  二、【初步感知】朗读之后,合上书,在此书写:

  读完本文,我感知到作者在借登山的事引出关于成功的条件的思考

  三、【标题解读】我这样理解本文的标题:

  是关于游山的记叙文。通过对登山活动的回忆,感悟、阐发某些人生真理。

  四、【批注理解】请给本文作批注式的理解。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命名)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正音)(说明)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前洞)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后洞)(说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出洞)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后悔)(游山经过)(记叙)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观游所得在深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奇观在险远,有志方可至)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无力不至)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无物相之不至)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有力不至可讥,尽志不至无悔)此余之所得也!(成功的条件在于有志、有力、有物,我有力、有物但没意志,故而有悔)(议论)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治学应深思慎取)(议论)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人及写作时间)(说明)

  五、【主旨确证】通过以上理解分析,本文的主旨,可以这样综合、概括:

  本文通过一次登山活动,感悟到成功的条件在于自身意志、力量及外物相助,三者缺一不可;同时反思到,自己的`失败在于意志薄弱、追随大流。

  六、【内容审美】你觉得本文所表现的内容美在哪里?

  本文内容美在:1、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感悟、发现到关于成功的普遍道理,折射出作者思维的高妙、深刻;2、强烈的自省、批判的科学意识,折射出作者心思的认真与严谨。

  七、【形式审美】你觉得本文写得漂亮么?为什么?

  本文写得漂亮,因为:1、以小见大,因事见理,使文章平易生动,而又不失高妙和深刻;2、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兼备,使文章脉络清楚、思想突出、科学理性。

  八、【文本与文本】阅读下面的信息,并回答问题。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素养在《游褒禅山记》中有没有体现?请说明。

  《游褒禅山记》中倡导的深思慎取的科学理性精神以及极尽意志、不随大流的行事方式,都是改革家素养的体现。深思可发现积弊;慎取可避免主观;极尽意志,方可推陈;不随大流才能出新。

  九、【文本与生活】思考并回答: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是人云亦云,不太爱深思;也经常随大流,不愿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举例说明。

  对于我来说,在人情礼节上,不愿得罪人,多是随大流。比方说,请客送礼,我心里极其厌恶这种习俗,但还是不得不掏腰包,并不情愿地赴宴。但是,在学术、专业及工作上,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随大流,而是喜欢实验、探索。

  十、【妙句品仿】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以上文段分析了登山成功的三个条件:意志、力量和外物。请你大约仿照上面的句式,分析“大树生长的条件”。

  示例:

  世上茂盛、苍翠的大树,参天蔽日,人们往往仰观赞叹,但非有阳光不能生长。有阳光日日照耀,但没有足够的水源,也不能生长。有阳光照耀,而又有水源不断供给,若没有坚实的土壤让其扎根,也不能生长也。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15

  一、自学发现(自习完成)

  (一)书声琅琅(以读为本,入情入境)

  1、通读一遍,独立感知

  (1)读出文言节奏来,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

  (2)不看注释,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储存的相关知识,试着迅速理解、翻译词句的意思,并标出一时不能理解的词句。

  (3)梳理整体印象。

  2、根据整体印象,再默读一遍,理解不懂的词句。

  读完后,借助注释、参考书、文言词典、同学老师和相关理解方法,试着去理解不懂的词句的意思和用法。

  (二)夯实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1、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2、解释黑体字的含义

  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有碑仆道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何可胜道也哉:

  3、指出古今异义并解释

  非常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于是于是余有叹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古之学者必有师。

  所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十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指出此类活用并解释

  慧褒始舍于其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有泉侧出。

  入之甚寒,问其深火尚足以明也。

  则其至又加少矣。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常在于险远。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一词多义

  其

  以故其后名之曰距其院东五里独其为文犹可识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而余亦悔其之

  既其出视其左右谬其传咎其欲出者

  吾其还也其可怪也欤其孰能讥之乎?其皆出于此乎。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过饰非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此乃天也

  道

  有碑仆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何可胜道也哉

  6、特殊句式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有碑仆道。唐浮图会褒始舍于其址。

  (三)整体感知

  1、梳理本文思路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2、思考下面问题

  (1)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2)第二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3)第三段所写的作者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总结:

  本文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所感,把______和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和“______”的道理。

  (四)我的发现

  1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根据本文请你设计一个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并提出你的看法。

  问题:

  解答:

  方法总结:

  二展示发现(上课展示自主合作的成果)

  (一)展示成果

  1、小组交流各自的自学收获和值得探究的问题,整理记录值得交流的自学收获,选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集体交流。

  收获:

  问题:

  2、小组代表展示整合后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记录有价值的成果。(展示的方式有品读式、问答式、讨论式等方式)

  各组同学发言中有价值的成果记录:

  3、在各组交流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是:

  问题:

  认可原因:

  (二)质疑问难(通过交流,你解决了很多疑难,你还有哪些疑难?)

  探究题:议一议: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三)当堂训练

  .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总结发现

  学有所得(自主整理学习收获,用一分钟时间概括本课的学习收获)

  四拓展发现

  (一)学以致用翻译句子(做到字字对应,通顺;不乱译,不漏译)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夫夷以近则游着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二人之所罕至焉。

  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所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课外升华

  高考链接文言训练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本文有删节)注]①翣(shà):扇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形受质质:资质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

  C.畜妻而育子,同也畜:养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陵:欺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B.尔不谨,褰帷而放之人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其孰能讥之乎

  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维中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相关文章:

《游褒禅山记》教案03-14

《游褒禅山记》 教案04-01

《游褒禅山记》..03-15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08-26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范文08-25

游褒禅山记教案15篇12-17

高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03-18

《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反思范文09-14

《游褒禅山记》的公开课教学反思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