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

时间:2023-03-08 18:17:50 教案 投诉 投稿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1

  【学生背景】

  初一的学生相应的知识铺垫不够,而且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源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本课实验因为实验周期长,实验课教学秩序难维持,实际操作效果不佳,学生往往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反而得不到科学的认知.而现在随着数字化实验室的普及,把实验室与多媒体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分析实验现象,让学生对实验现象理解得更为透彻,从而更容易得出结论。所以在本节教学中,我尝试本课实验用动画代替,用具体的,形象的实验现象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技巧,实验结论的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原理、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教材背景】

  本节知识点较多,例如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公式、概念、实质及实验的原理等。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点的落实,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阐明绿色植物产物和原料及条件。知道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假设;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学会设计对照实验;学会记录和处理数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合作学习,表达交流,良好学习氛围的培养;对科学知识探索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点】

  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光是形成淀粉的条件。

  【教学难点】

  提出问题,应用适当的手段解决问题;单一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

  【教学手段】

  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讨论,看书自学,动手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练习落实知识,教师参与,适时引导。

  【教学程序】

  1、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展示一粒种子生长为一棵高大的绿色植物的生活史图片和一个诱人的汉堡包。提出问题:植物是“吃”什么长大的呢?

  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略)

  教师总结: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不仅点缀我们的生活;而且还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充足而丰富的食物。可以说,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见课件),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小实验:英格豪斯的实验:植物只有在有光时才能净化空气,(有趣的实验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问:植物是否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

  二、组织活动,学习探究

  课堂探究:利用光合作用探究过程中萨克斯实验这一素材,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是否只有在有光时植物才能制造有机物呢?

  实验材料:天竺葵、暗箱、烧杯、酒精灯、铁架台、 黑纸片、蒸馏水、酒精溶液、碘液等。(准备经过暗处理和照光的天竺葵,稍后展示实验结果)。

  根据所给材料,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设计实验证明“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淀粉”。

  出示课件: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

  (一)、提出问题: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吗?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假设,注意强调“光下”这个条件。(大屏幕上把“光下”用红色标出)

  (二)、作出假设:首先教师应解释假设的设定,就是对下一步实验过程的简单概述。然后让学生假设:绿色植物(或不是)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注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随时注意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

  (三)、小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

  首先让学生通过思考形成合理的实验思路。针对假设需要做对照实验吗?对照的是什么条件?让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答:光是对照的条件,是研究的变量。

  依据光所做的对照实验中,以下哪一种方案更能体现实验的严谨性?让学生讨论后回答。(大屏幕显示字幕,便于学生的思考)

  (1)两盆植物上分别选一片叶子进行对照。

  (2)一盆植物上选两片叶子进行对照。

  (3)一盆植物上选一片叶子的两部分进行对照。

  学生答:选择第三种方案。尽量让学生解释选择的原因。

  教师总结:注意培养学生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思路以及单一变量的设计原理,其他条件都一样,只是要研究的条件不一样。在这个实验中,要研究的条件是“光”。第三种方案中一片叶子的两个部分是变量最少的,所以选择第三个方案。

  让学生猜猜看,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可能是什么?

  教师演示实验:淀粉的检验。(在实物投影仪下做实验,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要求:用碘液滴到馒头上,观察馒头颜色的变化。

  教师总结:淀粉遇碘变蓝,可以用这个方法验证淀粉的存在。

  小组讨论:

  盆栽的天竺葵(甲) 暗处理一昼夜,选择叶片遮光, 光照几小时

  盆栽的天竺葵(乙) 未经暗处理,选择叶片遮光, 光照几小时

  盆栽的天竺葵(丙) 一直放在暗处

  1、你准备选用哪一盆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

  2、在天竺葵上有未遮光的叶片,从上下两面遮住一部分的叶片,只用黑纸片遮住了表皮的叶片,你准备摘取哪种叶片来做实验,为什么?

  3、能否在刚摘下的叶片上直接滴加碘液来观察叶色的变化?

  4、如果不能的话,你准备怎样处理叶片后再滴加碘液?

  5、处理完叶片后,下一步该怎么办?

  讨论后小组派代表交流,教师完善。

  (四)、实施计划:小组分工合作探究

  1组 :取甲盆叶片不加热就滴碘液,

  2组:取甲盆叶片用清水加热,

  3组:取甲盆中遮光的叶片酒精隔水加热,滴加碘液,

  4组:取甲盆中未遮光的叶片酒精隔水加热,滴加碘液,

  5组:取乙盆中遮光和未遮光的叶片,酒精隔水加热,滴加碘液。

  6组:取丙盆叶片,酒精隔水加热,滴加碘液。

  强调让学生注意::酒精只能隔水加热,否则将发生危险!一旦酒清外溢燃烧,请用湿布或沙子覆盖火焰,千万不要用水扑灭。不要晃动桌子,不要从上往下直视装酒精的小烧杯。

  (5)、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现象:

  1组:碘液停留在叶片表面,

  2组:叶绿素少量溶解,

  3组:叶片未遮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未变蓝,

  4组:叶片全变蓝,

  5组:叶片全变蓝,

  6组:叶片不变蓝,

  分析原因:

  1、为什么要加热溶解叶绿素?

  2、清水和酒精哪一个能溶解叶绿素?

  3、酒精为什么一定要隔水加热?

  4、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

  5、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起来?

  6、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学生、教师共同总结归纳。

  回顾实验全过程,总结实验步骤

  ① 对正常植株暗处理

  ② 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

  ③ 光下再培养一段时间

  ④ 酒精加热脱色

  ⑤ 用碘液处理脱色后的叶片

  ⑥ 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结果预测及分析:曝光一侧的叶片经过碘液处理后变成蓝色,而遮光一侧的叶片经过碘液处理后不变蓝。

  flash动画展示实验过程(老师应注意实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动画中展示出所有的实验用具和材料:

  盆栽的天竺葵,暗室,酒精灯,大烧杯,小烧杯等。

  让学生叙述实验的过程,(动画中实验材料可以移动,让学生操纵鼠标,演示实验过程,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实验的步骤和顺序。如果步骤错误则操作无效,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过程如下:(学生通过鼠标操作)

  把盆栽天竺葵移动到暗室中,启动时钟,24小时后拿出。屏幕上出现问号,点击后出现问题: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入黑暗中一昼夜?(学生答:为了让叶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从天竺葵上选一片叶子,用黑色纸片和回形针遮住叶片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教师提问:为什么要遮住上下两面?)

  让天竺葵在光下1——2小时后摘下这片叶,除去黑纸片,放入烧杯中隔水加热,屏幕上出现问号,点击后出现问题: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脱色?(学生答:因为隔水加热不会使酒精温度过高而发生危险。)

  脱色后再放入培养皿中漂洗,这时叶片已是黄白色,移动碘液上的滴管,把碘液滴到叶片上屏幕上出现问号,点击后出现问题:叶片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作出预期:见光部分变蓝色,不见光部分不变色)

  学生回答正确时电脑会给以掌声,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实验现象分析:(大屏幕以不同的字体、字色显示)

  学生总结:滴碘变蓝的区域(有淀粉)

  滴碘不变蓝的区域(没有淀粉)

  变蓝的区域(接受了光照)

  不变蓝的区域(没有接受光照)

  (六)、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勘误)绿叶在光下形成淀粉。光是条件,淀粉是产物。

  实验探究过程归纳总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统领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将教材介绍的经典实验置于这个科学探究过程的共同模式中,使学生通过对经典实验的学习和分析,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探究,进一步深化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

  三、反馈练习,分层落实

  及时强化实验过程和落实结论。通过把错乱的实验过程的正确排序,使学

  生对实验的`步骤进一步理解和吃透。由叶片的染色情况分析叶片的受光情况,逆行理解和运用知识,进一步体会结论。

  (大屏幕显示)

  (1)、请将"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①用清水漂洗叶片

  ②向叶片滴加碘液,用清水冲掉碘液

  ③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④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起来

  ⑥叶片在光下照射几小时⑦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学生讨论后回答。不同的答案可以引发学生的争论。(答对的学生电脑给以掌声。)

  最后教师出示参考答案:④⑤⑥③⑦①②。

  (2)、分析叶片(已经脱去叶绿素)接受光照的情况:

  叶片a经碘染色后全变蓝。(全部接受了光照,形成了淀粉。)

  叶片b经碘染色后全不变蓝。(全部不接受光照,没有形成淀粉。)

  叶片c经碘染色后部分变蓝,部分不变蓝。

  (变蓝的有淀粉,是因为接受了光照,不变蓝的没有淀粉,是因为没接受光照)

  由此进一步证明了:光是绿色植物形成淀粉的必要条件。

  教师通过以上难点的反复练习和讲解,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知识初略整理出光合作用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等,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通过有趣的事例,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知识上升一个高度:

  农民甲为了多收获玉米,于是他在同样的地里种植了比正常情况下多两倍的种子,秋后他能收获多两倍的玉米吗?(作为课后练习让学生回去思考)

  迁移升华:动动脑筋:通过有趣的事例,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知识上升一个高度:

  农民甲为了多收获玉米,于是他在同样的地里种植了比正常情况下多两倍的种子,秋后他能收获多两倍的玉米吗?(作为课后练习让学生回去思考)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上的一节市级公开课,课后受到老师们的好评,特别是我对教材的处理很有新意,教学效果很好。我也从这节课的教学中得到很多的反思:1、必须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学生探究实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对植物的生理活动有一定的认识及初步结论,再通过老师的归纳与总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认识就较为容易。2、充分利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思考、讨论、交流,老师和其他学生适时提出质疑,及时给予评价,这样能够对学习方法的改变有促进作用。3、对所教知识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加深,并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以及为什么这样应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2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目标①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②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重点和难点①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制造淀粉。②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在实验小组长带领下做实验。方案二:各实验小组组内交流课前设计的实验方案,然后讨论、完善,最后确定本组的实验方案,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实验。方案三:为提高效率,全班分成4个大组,每个大组仍以4人为一实验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实验。

  指导学生实验,并提示注意事项。

  参与小组讨论,对学生的大胆设计予以肯定,并进行适

  当启发、引导,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二、分析实验结果

  方案一:各实验小组就老师出示的讨论提纲讨论分析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理解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方案二:各实验小组先组内分析实验成功与否的原因,然后各组公布自己实验的过程,产生的结果,再组间互相交流分析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理解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方案三:4个大组各派代表公布自己的`实验过程、结果。然后①前二组间进行对比,后二组间进行对比,看看同一种实验材料,实验过程不同,其结果是否一样,并分析原因,②第2组和第4组进行对比,看看使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实验过程相同,其结果是否一样,并分析原因。启发学生找到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总结出“绿色植物在光下都能制造有机物”这一结论。

  三、光和作用的意义

  方案一: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看书自学,了解光合作用意义。方案二:在老师提示下,根据日常生活举例说明光合作用的意义。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作出概括。分析学生举出的例子,引导学生作出概括。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3

  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3.运用实验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使学生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3.实验的组织和实验结果的推导分析。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由生物小组同学对盆栽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以及叶片部分遮光照射。

  2.教学器材:盆栽的天竺葵、彩叶草、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3.教学课件:无

  引入: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分析实验题目,确定探究课题和主要实验方法

  分析实验步骤中的原理、方法

  实施实验

  得出实验结果

  推导实验结论

  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活动:请同学列举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或最喜爱的几种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学生发现,人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教师总结:绿色植物就象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如何检验呢?”“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什么条件吗?怎样证明?”

  二、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学生小学的自然常识课中已经了解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这一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逐渐明确探究的课题:光是不是制造有机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如何确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

  各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各组在实验设计中的优点,尤其是有创新意义的设计,教师要不吝赞美之词,鼓励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又请同学互相找出实验设计中不够严谨的地方,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对于有机物的鉴定,老师可提示学生回忆: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区分胚和胚乳的?由此学生可联想到淀粉的鉴定方法。

  通过讨论,将同学们的实验设计逐步完善。对确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老师应给学生提供实施实验计划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对照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找出其中的巧妙之处,弥补自己设计中的不足。

  进行实验之前,请生物小组的同学介绍本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每个一实验步骤中的科学道理的理解。老师可设计一系列思考题,启发学生:

  ①实验前,为什么要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②对一片叶子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好处?

  ③取下遮光的黑纸时,叶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

  ④将叶片放到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呢?

  ⑤为什么要将盛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

  ⑥当绿叶在酒精中变成黄白色时,此时能看出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的区别吗?

  ⑦往叶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⑧经过碘液处理后,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以上问题穿插在整个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隔水加热、酒精脱色这一步骤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老师可在等待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①~⑤,在叶片脱色之后按步骤进行问题⑥~⑧的讨论。

  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的操作技能,并提示注意酒精灯的安全。

  三、推导实验结论

  老师组织学生经过了设计实验的讨论,以及对教材中实验步骤的理解,学生已经对实验验证的原理和逻辑关系非常清楚,通过实验结果不难推导出结论

  老师也可以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推导:“加碘后,叶片部分变蓝,这说明叶片中含有什么?”“而遮光部分叶片没变蓝,这说明叶片中的淀粉是从何而来?”由此推出:叶片中的淀粉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老师再问:“造成叶片一部分有淀粉,一部分没有淀粉的实验因素是什么?这与我们的实验假设相符吗?对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最后老师紧扣实验标题“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总结实验结论。同时,老师应指出: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糖类在植物体内还会转变成蛋白质、脂类等其他有机物。

  四、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为什么必须要有光?”教师可进一步追问学生,引导学生回忆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中“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的有关内容,使学生能够说出光是一种能量,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可以增加彩叶草或银边天竺葵的实验。由于彩叶草和银边天竺葵的叶片中有一部分不含叶绿体,所以按照教材实验步骤4~6进行处理后,叶片也会出现部分变蓝的现象。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是哪部分变蓝了,学生通过分析能够得出结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老师进一步指出:叶绿体不仅仅存在于叶片中,植物体其他的绿色部位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五、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不仅仅人类,所有其他生物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每年能够合成大约5000亿吨有机物,是整个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六、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4

  教学目标

  ①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②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重点和难点

  ①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制造淀粉。

  ②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

  在实验小组长带领下做实验。

  方案二:各实验小组组内交流课前设计的实验方案,然后讨论、完善,最后确定本组的实验方案,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实验。

  方案三:为提高效率,全班分成4个大组,每个大组仍以4人为一实验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实验。

  指导学生实验,并提示注意事项。

  参与小组讨论,对学生的大胆设计予以肯定,并进行适

  当启发、引导,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二、分析实验结果

  方案一:各实验小组就老师出示的讨论提纲讨论分析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

  理解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

  方案二:各实验小组先组内分析实验成

  功与否的原因,然后各组公布自己实验的过程,产生的结果,再组间互相交流分析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理解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

  方案三:4个大组各派代表公布自己的实验过程、结果。然后①前二组间进行对比,后二组间进行对比,看看同一种实验材料,实验过程不同,其结果是否一样,并分析原因,②第2组和第4组进行对比,看看使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实验过程相同,其结果是否一样,并分析原因。

  启发学生找到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

  总结出“绿色植物在光下都能制造有机物”这一结论。

  三、光和作用的意义

  方案一: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看书自学,了解光合作用意义。

  方案二:在老师提示下,根据日常生活举

  例说明光合作用的意义。

  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作出概括。

  分析学生举出的例子,引导学生作出概括。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5

  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提供食物和能量 初中学习方法。

  3.运用实验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使学生认同绿色植物在生 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3.实验的组织和实验结果的推导分析。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由生物小组同学对盆栽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以及叶片部分遮光照射。

  2.教学器材:盆栽的天竺葵、彩叶草、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3.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活动:请同学列举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或最喜爱的几种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 植物的关系。

  学 生发现,人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总结:绿色植物就象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绿色植 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如何检验呢?”“绿叶制造有机 物需要什么条件吗?怎样证明?”

  二、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学生小学的自然常识课中已经了解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渐明确探究的课题:光是不是制造有机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如何确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

  各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各组在实验设计中的优点,尤其是有创新意义的设计,教师要不吝赞美之词,鼓励保护学生的创造性 。同时,又请同学互相找出实验设计中不够严谨的地方,训练学生的分析和。对于有机物的鉴定,老师可提示学生回忆: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区分胚和胚乳的?由此学生可联想到淀粉的鉴定方法。

  通过讨论,将同学们的实验设计逐步完善。对确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老师应给学生提供实施实验计划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对照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找出其中的巧妙之处,弥补自己设计中的不足。

  进行实验之前,请生物小组的同学介绍本实验的前期准备:暗处理、部 分遮光照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每个一实验步骤中的科学道理的理解。老师可设 计一系列思考题,启发学生:

  ①实验前,为什么要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②对一片叶子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好处?

  ③取下遮光的黑纸时,叶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

  ④将叶片放到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呢?

  ⑤为什么要将盛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

  ⑥当绿叶在酒精中变成黄白色时,此时能看出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的区别吗?

  ⑦往叶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⑧经过碘液处理后,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6

  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七年级《生物学》(上)中继“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之后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之前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教材编写及知识结构中起者承上启下的作用。共1课时。

  教学目标:

  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实验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重点、难点)

  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以及其原理,培养学生体验生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重点、难点)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

  课前准备:各实验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将实验用植物进行必要处理。

  查询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资料,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植被,爱护森林的意识。

  教师准备:

  根据课本准备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材料用具。特点是:准备两株不同处理的天竺葵(洋绣球)。一株是与书中实验要求一致的处理方法,同时,还要选取一个叶片让它全部被遮光纸遮住。另一株是提前一天结束暗处理的植株,注意在这株植物上要选取不同着生位置的`叶片进行遮光处理,在叶片的处理上同样要形成部分遮光和全部遮光的区别。

  准备课本P121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方案。

  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收集一些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意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学生回忆生物的主要特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自己提出问题:植物体的自养的营养方式是通过什么生理过程进行的?植物体由小长大的过程中自身营养物资的积累从何而来?植物体内有机无制造的条件、场所和过程是怎样的?等等。以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引导学生联想小学自然课的内容,自己找出答案:植物体内有机物来源于植物体的光合作用。

  二、探究过程

  方案:学生6----8人一组。

  按照书中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在操作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针对实验步骤提出问题,也可针对实验步骤提出改进实验的措施。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归纳结论。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实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有序进行;提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力争将问题形成结论。组织讨论,通过小组间提问解答的方式,鼓励与同学合作共同归纳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实质。要提的问题有: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我们吃的大豆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说明了什么?生物圈中,动物的食物主要来源于谁制造的产物。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食物为我们提供了物质来源的同时还提供了什么来源?通过上述问题你能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实质吗?

  教师在此基础上演示此实验的过程并根据对植物不同的实验处理引导学生做出判断。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前后知识形成连贯性。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物光合作用的本质光合作用的产物的运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与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四、作业

  请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谈一谈绿色植物对自然界及人类的意义,并能够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课后反思

  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主要突出了两点:

  一是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但低年级的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具

  有自己的特点,独立完成探究实验比较困难,因此教案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而且逻辑性强的思考题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了新知。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启发性好,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增强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愿望。

  二是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很容易使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必须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相关文章: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02-26

食物中的有机物教案02-28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教学反思03-27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的教学反思03-26

《制造声音》小班教案12-18

《我会制造声音》小班教案12-18

小班科学声音制造教案03-24

光合作用教学反思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教学反思10-29

小班科学活动制造声音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