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4-09 12:45:47 教案 投诉 投稿
  • 小学数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集合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集合六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关于青蛙的一些知识?(学生互相说说。)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青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每天可以帮助农民伯伯除掉农田里许多的害虫,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两只可爱的青蛙。(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观察“青蛙吃害虫”情境图,看图编故事。

  师:谁能看图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指名讲故事)

  2、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你能解决自已提出的问题吗?

  3、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讨论:你是怎么样算的?

  讨论:你是怎么样想的?

  谁能用计数器拨一拨自已的计算过程?

  4、拨计数器,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5、游戏:看谁看得最快。

  6、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练习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四、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材第23——2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计算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 “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关于百分数,我们已学过那些知识?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百分数的意义

  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

  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2、 引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百分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

  二、 新知探究

  问题引入:盒子里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

  1、 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并找出题中的.条件与问题。

  2、 你认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是: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多)的部分是水的百分之几

  3、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师巡视,个别指导。

  4、 合作交流:

  方法一:(50-45)÷45 方法二: 50 ÷45 ≈ 111%

  =5÷45 111%-100%≈11%

  ≈11%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具体的想法:

  方法一: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

  方法二: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算增加百分之几。

  5、 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试一试”。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降低百分之几”的意思是降低的价钱数目占原来价钱的百分之几。

  三、 总结: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方法:

  (1) 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的具体量,再除以单位“1”。即:两数差额÷单位“1”

  (2)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再把另一个数看作单位“1”即100%根据所求问题两者用减法运算。

  四、练习提高

  指导学生完成第24页练一练第1,2,3,4,5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

  2、借助辨认方向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教学重点:

  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

  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大家出去玩迷路过吗?如果迷路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学生1:可以找人问路;学生二:可以记住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根据它们找到路......

  师:大家的办法可真多,那其实只要大家学会了辨认方向是不是就能找到路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东西南北”一起来辨认方向。(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情境图,看看图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谁能给大家来描述一下。

  学生:老师在操场上给同学们指出太阳升起的方向。

  师: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大家辨认方向对吗?

  师:那同学们,你们也想到操场上去认一认方向吗?

  (组织学生去操场)

  师:同学们看太阳升起来的方向,那是哪个方向呢?

  学生:东方

  师:对,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那你们能指一指东方吗?(老师和同学一起指向东方)

  师:同学们真棒,根据太阳从东方升起的规律这么快就辨认出了东方。那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东面还有些什么呢?

  学生观察后回答

  师:嗯,同学的观察力真敏锐,这么快就把我们操场东面的`事物都观察出来了。那大家知道除了东还有哪些方向吗?

  学生: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还有西方

  学生:大雁冬天的时候要飞向南方,春天飞回北方。还有南方和北方。

  师:大家知道了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那其他几个方向怎么找呢

  学生纷纷回答

  师:老师告诉大家一首儿歌,帮助大家找一找其他三个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做游戏找方向。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左右的位置发生变化,东南西北的方向不变。

  师:对,没错,一共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那请同学们再分别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西面、南面和北面都有些什么呢,然后在教材附页1的图上记下来并标明方向。

  (学生分组观察、交流并记录)

  组织学生回教室

  师:现在我们把各组的活动成功展示出来。

  师:请你们观察图上所标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学生:记录的事物是相同的,但三张记录纸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他们画出来的图也不一样。

  师:这名同学说的很好。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绘制地图时,有的上边是东,有的上边是西,有的上边是南,有的上边是北,行吗?

  学生:不行,这样人们看地图就乱了。

  师:生活我们对表示地图上的方向做了规定,可以概括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师:你们现在能按上北下南的规定绘制地图了吗?请把你刚才在

  操场上观察到的景物整理成地图,在书上第15页填一填。

  学生填,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师:大家会辨认方向了吗?(学生齐喊会)那我们就一起来实际操作下。

  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做

  第二题,小组同学互相我说你做

  第三题,自己做,指名回答

  第四题作为家庭作业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2.逐步培养主动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图案、物体的欣赏,培养审美情趣,培养想像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称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一课时的内容是认识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动手操作,了解“对称”“对称轴”等概念,并且初步体会对称图形的性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市中心,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家庭给孩子创造的学习机会也比较多。学生的知识背景良好,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我校1年加入课改试验,三年级学生是我校第一批参与课改实验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思维活跃,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而直观的教学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入:猜图游戏

  师:我这儿有几张漂亮的图片想要作为礼物送,待会儿我们玩一个猜图游戏。我出示图片的一半,谁先猜出完整的图片是什么,我们就把图片送给他,好吗?

  (将一幅完整的对称图形对折后出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到原图形的一半,并结合生活经验猜完整的图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剪花瓶图

  1.出其不意

  最后一次猜图游戏,出示教材第12页花瓶图的一半,让学生猜。

  师:这是什么?(学生能够回答出这是一个花瓶。)

  师:是不是花瓶呢?我们一一看。(图展开后就只是半个花瓶,打破原有定式思维,学生很诧异。)

  2.提出问题

  师:大家想一想,另一半的形状、大小应该是什么样呢?你们能想办法把这个完整的花瓶剪出来吗?

  3.探索发现

  (1)师:先想一想该怎样剪,想好了再动手。

  (每人一份学具:半个花瓶图。让学生动手尝试剪出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花瓶。)

  (2)小组交流剪花瓶的方法。

  (3)展示作品,比较各种剪花瓶的方法。

  (4)发现:通过各种方法的比较,发现用对折剪的方法,就能剪出两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

  4.实践认识

  (1)实践――尝试对折剪法。

  师:我们都用对折的.方法剪一剪图2,看看是什么好吗?

  (2)认识――观察比较揭示概念:“对称图形”“对称轴”。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看,刚才我们用对折的方法剪出来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观察,发现折痕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而这条折痕就叫“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教师示范画出对称轴。)

  (3)画出前面剪好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归纳巩固

  师:大家再观察一下我们前面猜图游戏中的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因此,我们说这些图形也都属于“对称图形”。(揭示课题)

  (三)应用拓展

  1.判断对称图形。

  2.根据给出的对称轴将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体会:对称轴的位置不同,画出来的对称图形可能就不一样。

  3.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对称的?

  (欣赏录像,发现生活中的对称,体会对称在生活中的作用;观察雪花图,小组讨论其是否对称。)

  师:在不对称中蕴含着对称,其实也是一种美。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对称的图形,它们也是很美的。

  (四)课外延伸――寻找五角星有几条对称轴

  师:老师给每一位同学都送一份礼物。这份礼物,蕴藏着一些小秘密,课后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这颗聪明星有多少条对称轴呢?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五)全课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对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只要大家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教学反思

  很多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二年级的剪纸课上,就已经会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左右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形。因此,现实中一些对称的图形学生在课前早已接触过,然而何谓“对称”,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新鲜的。由此可见,如何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并建立 “对称”的概念是我这节课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我设计“在猜图游戏中出现半个花瓶,激发学生想办法剪出一个完整的花瓶”的这样一个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对称”概念,抓住对称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对“对称” 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其在生活中如何判断对称现象方法。

  〖案例点评

  本课教学活动有以下特点。

  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开课伊始开展猜图游戏,用精美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好奇。整个游戏既富有童趣又有挑战性,尤其是最后出现的半个花瓶,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2.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数学交流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教师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在愉快、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认识对称图形,课堂上开展了观察发现、操作探索、欣赏运用等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例如:先独立尝试探究对称图形的剪法,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方法,最后又在观察讨论中揭示对称的概念,整个过程将观察、思考、操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感知对称图形的性质,树立学习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3.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欣赏数学美的条件,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师抓住对称图形特有的美感,设计了师生共同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的活动,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课件动态演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同时,由一幅特殊的工艺品图,让学生发现不对称中又蕴含着对称,其实也是一种美。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体验数学的价值。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和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化聚。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提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那些?谁能按从大到小说说?

  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从左到右每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怎样的?从右到左每相邻的两个单位间是怎样化的?米与厘米,米与毫米间是怎样互化的?

  (2)练习

  1米=()分米10厘米=()分米

  1米=()厘米10毫米=()厘米

  1千米=()米600厘米=()米

  2、举例: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在下面的()里天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可捉高90(),教室长10(),小学生每小时步行4(),黑板长5(),火车每小时性80()。

  (2)练习书p87t3

  4、练一练,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6千米=()米9千米430米=()米

  5000米=()米3450米()千米()米

  5、独立完成p87t4、5

  二、综合练习

  1、判断题

  (1)学校的三层楼高是11米。()

  (2)小明1分钟能走100米。()

  (3)一条路长4千米,另一条路长4000米,这两条路一样长。()

  (4)一辆货车在公路上每小时行56米。()

  (5)小英从家里到学校走了20分钟,他家离学校大约是1千米。

  2、应用题

  (1)南京长江大桥长6772米,九江长江大桥长7675米。

  a:哪座桥长?长多少?

  b:这两座桥的长各合多少千米多少米?

  (2)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火箭的速度是喷气式飞机的9倍,火箭每秒飞行500米。火箭每秒飞行多少千米多少米?

  (3)体育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跑5圈是多少千米?

  3、提高练习

  天平的一边放了一个1千克的砝码,另一边放了5个苹果和两个100克的砝码,正好平衡。平均每个苹果重多少克?

  三、课堂总结

  四、课堂作业《作业本》p52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难点

  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

  教学设计

  一、初步认识左和右.

  (一)活动一:认识汉字.

  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

  出示汉字:左右

  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

  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

  (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

  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

  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

  (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

  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

  (四)活动四:找位置.

  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

  1.看见什么了?

  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

  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

  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

  (五)活动五:找同学家.

  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1.出示图片:找朋友

  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

  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

  (一)活动一:讨论.

  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

  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

  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

  4.怎么办?

  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

  (二)活动二:帮一帮.

  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

  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

  (三)活动三:上下楼梯.

  1.出示图片:少年宫

  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

  2.展开讨论.

  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

  (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

  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

  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页,当前在第1页123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2-24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07-12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1-14

【精】小学数学教案01-15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01-24

小学数学教案【精】01-24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01-24

【热】小学数学教案01-23

小学数学教案【荐】01-23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02-07

Copyright©2013-2024www.hzcy56.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