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

时间:2023-04-10 14:03:26 教案 投诉 投稿

实用的狼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狼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狼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狼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1、熟悉作家作品。

  2、疏通课文,理解疑难句子含义;积累文言词语。

  3、认识文中所用的描写方法,在设置情景下进行片段写作练习。

  【教学重点】

  1、疏通课文,理解疑难句子含义;积累文言词语。

  2、认识文中所用的描写方法,在设置情景下进行片段写作练习。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设置情景中,进行片段写作,完成知识迁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读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积累法,朗读法,写作能力迁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言】

  提问:同学们见过狼吗?如果见过,请你描述一下狼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略

  提问:请试一下你能说出几个带“狼”的成语?

  学生回答略。

  教师用幻灯片投影一些带“狼”的成语。

  教师叙述:同学们这是你们眼中的狼,你们知道蒲松龄笔下的狼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蒲老先生的《狼》。

  第三十课 狼

  1、用幻灯片投影以下内容,并请学生回答。

  ⑴《狼》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有________。这种体裁的特点是篇幅________ ,意义________。

  ⑵《狼》选自清代小说家________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_。作者字________,世称“________先生”,山东________人。

  2、让学生观看张铁林主演的《聊斋先生》中有关蒲松龄收集民间故事的片段,评价他的精神进而欣赏对联: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3、教师叙述:后人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评价颇高,有语为证: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投影展示)

  4、朗读课文

  ⑴齐读生字2次,教师纠正读音。

  ⑵听磁带中的范读,然后集体朗读课文。

  ⑶师生共同纠正朗读过程中发音、停顿方面的错误。

  5、疏通课文,积累词语

  ⑴学生分组合作翻译课文,要求学生将经过讨论后不懂的句子勾画出来。

  ⑵各组记录员将本组不懂的问题提出,由其他组的同学帮助解决。

  ⑶教师从旁点拨悬而未决的问题。

  ⑷教师通过幻灯片示例典型性疑难语句翻译。

  转视积薪后——(屠户)就转身去看柴草堆后面的(另一只狼)教师分析:此句是省略句。翻译前先还原句子的本来面目,然后把句意疏通。

  教师归纳:翻译是古文学习的重要环节。翻译的要领是:翻译前先弄清楚句中每个词的含义,注意灵活增字、删字、留字,直译和意译结合。

  6、概括故事情节

  ⑴先由几位学生分别概括故事情节,然后由学生评出概括最好的。

  ⑵用幻灯片与学生分享教师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遇狼 → 惧狼→御狼 → 杀狼 ︶

  开端 发展 高潮和结局

  ⑶提问:你认为本文的情节和形象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情节曲折,形象生动。

  7、探讨描写手法

  ⑴用幻灯片投影以下内容,并请学生回答。

  ①文中运用到的描写手法有________。

  教师归纳: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及神态描写。

  ②文中对屠户的动作进行描写的动词有________

  教师归纳:投,复投,顾,奔,依,弛,持,起,劈,毙,断

  ③文中对屠户进行心理描写的句子有哪些?

  教师归纳:屠惧 屠大窘 恐前后受其敌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④文中对狼进行神态描写的句子有哪些?

  教师归纳:眈眈相向 目似瞑,意暇甚。

  ⑵教师小结:描写生动传神,用词精当,层次清晰,由外及内,有力的凸现了形象。

  8、在设置情景下进行片段描写

  ⑴ 同学们如果你遇到以下情形你会怎么办?(投影出设置的.情景)

  ①你正在赶路,发现路中一条大青蛇恶狠狠地用眼睛瞪着你,气势汹汹地向你爬过来,你会……

  ②你正在回家的路上,这时两只狗一白一黄,如影随行,尾随于你,不肯离去,你将……

  教师叙述:请同学们任选一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求写出你和大青蛇(或狗)当时的动作、心理和神态,字数不少于80字,力争在7分钟内完成。

  ⑵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鉴赏,互相学习。

  (二) 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文言文并不难懂,关键在于我们要多读,多看。请课外阅读《聊斋志异》中的故事,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另外,本节课同学们的片段写作完成的很好,平时要学习把所见的美文的写法运用于自己设置的相似情景中进行写作,把阅读和写作更好的结合起来。

  (三) 板书设计

  写法:情节曲折 形象生动 用词精当 描写传神

  内容:遇狼 → 惧狼→御狼 → 杀狼

  学法:重视翻译 立足词汇 直译意译 灵活理解

  感受生活 课外阅读 开拓视野 读写结合

  (四)布置作业

  1、 写一篇关于本文的读后感,谈一谈你对文中屠户及狼的看法,并说说你对本文主题的认识,字数要求在300字以上,题目自拟。

  2、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完成《资源与学案》75页的文言文阅

  读题,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知识容量较大,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另外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新课程教学思想,注意教给学生好的学法。

  再者,读写结合也就意味着教材与学生生活的链接,为语文课程的学习注入了活水。

  作业 部分,学生通过完成读后感,对狼及屠户的形象、作品的主题,有了个人的独到见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由学生采用课外兴趣活动形式,评出优秀习作,搞一次专题小论文展览,或向文学类报刊投稿。

  本节课的缺陷,我认为是学生朗读的形式中缺少了个人朗读,因此一些发音、停顿方面的问题可能暴露仍不充分,同时对朗读时一些句子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情感仍需揣摩,以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但由于一节课总要有所侧重,所以这方面训练拟安排在学习其他课时进行。

狼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生词。

  2.学习记叙的顺序和结构。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教学设想: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知识引路。教师要清醒地认识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从整体到局部,从熟读到理解,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进入学习的领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义。

  本文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悉课文为主;第二课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教学方法仍以学生的活动为本,教师只能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

  3.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过程:

  1.知识导入。

  (1)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不同的地方有两点:一点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造成内容的差距、认识的困难;一点是由于语言的演变,造成文字的差异、理解的障碍。这两点又以语言障碍为主。

  (2)文言文的语言障碍主要在词和句上,有很多词和句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和现代文不同,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不同的词句。

  (3)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读。开始时参看注解,会认会读;然后就要朗读,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才便于理解。

  (4)今天学习课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认识和方法来安排教学活动。

  2.关于课文。

  这篇课文的有关知识要记住这样几点:

  ①出处。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

  ②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③《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这一部分主要由教师讲授。

  3.认读课文。

  (1)教师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参看注解,划出生字生词;试通文句,弄清内容大意;

  小声默读一遍。

  (2)学生发问。

  除注解以外,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

  4.朗读课文。

  第一遍:要求读音准确。

  第二遍:要求大体顺畅。

  第三遍:要求读出语气。

  每一遍,教师均有讲评。

  5.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教师给三五分钟让学生再默读识记,要求能大体复述故事情节。

  6.复述课文。

  找三个学生复述,每一次复述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要作出讲评。

  第一次,找中间程度的学生,让他看着课文复述,实际上是对着课文口头翻译,大体译对即可。

  第二次,找中间偏上学生,要求对着课文较为准确地翻译。

  第三次,找上等程度学生,背着课文复述,要求不遗漏主要情节。

  7.掌握生字词。

  在这三次复述过程中,其他学生主要熟悉古今不同意义的字词。教师随订正随理出掌握的主要词语。

  拟挑出常用的、比较容易掌握的单音词,随讲随写黑板,让学生笔记,以便复习掌握。

  常用字词:

  惧:恐惧。从:跟随。故:原来(一样)。驱;追赶。窘:困窘。恐:恐怕。顾:看到。瞑:闭眼。暴:突然。毙:杀死。股:大腿。寐:睡觉。黠:狡猾。

  止:有两讲——

  上述的生字生词要入文作出准确解释,可让学生当堂翻译原句,不要只是单个记词义。

  另有两个词用的是引申义,书上有注释,教师可略加提示,学生懂得文中意思即可,不必深究。这两个词是:

  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其它不论实词还是虚词,可不单独讲解,以能理解文意为准。

  布置作业:

  1.按照记叙的顺序,看看本文叙述的故事可分成几个部分,用一个词(或词组)给每个部分作出概括。

  2.用现代汉语翻译最后一个自然段。

  3.思考练习一。

  4.做练习二、三,答案做在书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串讲课文。

  2.理清顺序、掌握结构。

  3.正确理解文章中心意思。

  教学步骤:

  本课时不单独检查作业,将此过程溶入教学的相应环节中。

  1.串讲课文并理清叙事顺序与结构。

  (1)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个过程,按照自然段的顺序来串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完整地叙述这个故事的。

  教师串讲,遇到上节课列出的重点词语可提问学生,归纳时也先提问,后订正。

  先看第1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我们不妨用两个字来概括,大家想,哪两个字合适?——可用屠夫“遇狼”来概括。

  再看第2段,写屠夫投骨拒狼,而狼仍不罢休,照样追赶。说明狼很贪,而屠夫呢?如果仍用两个字概括,可借用文中一个字来组词,这个字是什么?——可用屠夫“惧狼”来概括。

  再看第3段,写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准备搏斗,这写了屠夫对狼的什么行为?文中似无可用之字,只能另行考虑。——可用屠夫“御狼”来概括。

  再看第4段,写屠夫奋起劈狼,随后又劈一狼。这一段很清楚——可用屠夫“杀狼”来概括。

  (3)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恰好是事物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

  那么,这四个自然段,哪是开端,哪是发展,哪是高潮,哪是结局呢?

  关键在于高潮和结局都集中在第4段,第3段不是高潮,第2、3段是故事的发展。这点学生是能理解的。可见怎样划分高潮的结局,应该以文章本身的情况为准。

  (4)文章还有第5段。

  先检查上节课留的作业2,让学生念自己的译文,教师订正并讲评。

  这最后一段如果也用两个字概括,与上面组词形式相同,应是“?狼”呢?

  可用“评狼”二字概括。

  (5)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

  (6)本文的整体结构应该怎样认识?

  本文整体上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叙事,又分四个层次;第二部分议论。

  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课时的主体部分,包括串讲、理顺序、明结构。每一个进程均有板书,随讲随写。

  (1)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即本文的主体是人,还是狼?

  让学生自由讨论,要求自己的观点必须在文中找到根据。

  此处势必出现分歧意见,可让双方争论,教师不必过早表明倾向。

  统一认识如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提问,给予某种暗示。

  (2)从全文的表现倾向看,本文究竟是写“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必能战胜恶狼”呢,还是写“狼无论怎样狡诈、欺骗,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结论:应是后者。

  本文的中心线索是屠夫,但表现的主体却是狼。

  根据:

  ①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

  ②行文。通过屠夫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

  ③结尾。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

  由此可知,屠夫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夫的机智勇敢。

  (3)当然,应该认识到,人和狼的搏斗,矛盾的双方是不能缺少的。狼毕竟是被人战胜的;狼的“变诈几何”,是以人的机智勇敢为条件的。归纳时应将人和狼结合起来认识。

  中心意思:本文表明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这一归纳不应是唯一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概括。

  (4)本文中“狼”显然是个比喻,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

  从《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暗、腐朽势力的,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表达思想”这一主旨来看,狼显然讽喻的是当时社会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这点,学生可以自己去体会,不必深究。

  3.词语与练习。

  订正练习二、三。

  练习二:

  1、2、3句各是前三个段的尾句,写的是狼的贪婪凶残;

  4、5、6句集中在第4段,写的是狼的阴险狡诈。

  练习三:

  此题放在第二册较难,不必要求具体确切掌握。可大体讲明:

  这六个“其”都是代词。

  现代汉语代词有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代什么要看上下文。这里主要看上文,即从上文中去寻找相应的人或事物。1句中,代狼;2句中,代麦场;3句中,代柴草堆;4句中,代柴草堆;5句中,代屠户;6句中,代狼。

  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

狼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设计特色:

  自由地读,尽情地读,读有所思,读有所得。

  教学流程:

  一、细读,感知文本

  1、读课文,识生字。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再用钢笔在生字栏里描红。(重点指导“凯”、“殖”、“染”、“胁”等)

  2、读课文,读通顺。

  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要争取读得通顺、流利。遇到自己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读课文,明文意。

  读了几遍课文,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可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①凯巴伯森林以前的面貌和现在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②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凯巴伯森林里的这些鹿群最后怎么样了?

  二、精读,感悟文本

  (一)猜谜揭题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两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好吗?

  2.猜后说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3.它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狼和鹿》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把课本打开,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刚才你们读了课文,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吗?(板书:凯巴伯森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那时候,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儿的?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这一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2.读了这一节,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些画面?

  这些都是课文中描写的画面,你还能想象课文中没有写的吗?

  (天空蓝湛湛的,铺满新绿的地上,野花竟相开放,小河波光粼粼。)

  在我们的精心描绘下,形成了多么美丽的画面呀!

  3.(出示图)大家看,谁来读这一句话?(指名读)

  4.是呀,远远望去凯巴伯森林,树木郁郁葱葱的,简直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多美呀!你们能用赞美的语气把它读好吗?(再指名读)

  5.除此以外,你们还透过那些语句感受到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的气息?[

  6.(出示图)谁来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欢乐的语气读)

  7.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还读出了什么?接着往下读。

  (评:你读书可真仔细)(是呀,森林里还有恶狼出没,威胁到鹿的生活)

  8.总结:尽管狼经常暗算鹿,可鹿们仍显得那样活泼美丽,整个森林呈现的是一派和谐美好、生机勃勃的画面。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可是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画面)

  2.再读一读第三节,找一找课文画面?(出示句子)

  3.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去读?

  4.(出示比较图),如果说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那现在的森林我们用怎样的的词语来概括?

  5.多可惜呀,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变化?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原因,同桌相互说说。

  6.已经找好了,我们来认真听他说。

  7.为了能让同学们抓住要点表达得更清楚,请你们按老师的提示再练习说一说。出示练习:因为(),造成鹿(),又因为

  (),造成森林(),所以凯巴伯森林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8.我们通过读、找、说,基本上找到了答案,造成森林变化的原因是:

  人们为什么要捕杀狼?当地居民是怎么做的?

  9.狼被捕杀,森林变枯黄,鹿的命运又如何呢?(请快速看课文第三自然段,找找相关的句子)(指名读)(出示句子,齐读)透过这些数据,你读出了什么?(鹿在不断病死)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原来活泼美丽的鹿,怎么会一下子病的病,死的死呢?请大家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到的问题吗?

  2.是呀,多么惨痛的一幕,人们能否从这样的悲剧中感悟出什么?(出示句子,齐读)

  3.理解“功臣”、“祸首”,及其原因。

  4.鹿本身愿意毁灭自己的家园,毁灭自己吗?谁迫使他们这样做的?谁才是真正的祸首?(这么异口同声,相信大家一定都明白其中的的因果关系,谁愿意再来解释一下:人是祸首的原因)

  (六)拓展延伸

  总结:是呀,善良的人们的确是好心做了坏事,在人们捕杀狼前,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那时森林—(生接:生机勃勃),整个森林处于一种生态平衡的状态;而狼被捕杀后,凯巴伯森林——(生接:一片枯黄)。林毁鹿亡,又造成了生态失衡。

狼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狩、宠、厄、悖”4个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4.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的结论。

  三、媒体运用

  1. 课前查阅有关生物链的资料。

  2. 大屏幕演示语,引起学生注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由生活导入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狼呢?学文,增加是啊,鹿通常是美丽善良的化身,而狼却凶恶残暴,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学文兴趣《鹿和狼的故事》(板书课题),看看课文又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

  1. 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2. 指名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理解“苟延残喘”、“罪魁祸首”。

  3. 指名说主要内容。

  〈三〉理解

  1. 导言

  是啊,昔日的森林松杉葱郁,而今却面目全非;原来的鹿群活泼自由,现在却苟延残喘。这严重的生态灾难不能不使我们感到痛心疾首。然而,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如果有人能够劝阻他不再继续这个错误的决定,必将会挽救森林,挽救鹿群,挽救整个生态系统,可惜,罗斯福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向总统先生进见直言吧!我们来以形式的创给他写一封信,好吗?新达到激发要想使这封信更具有说服力,我们需要以课本为依据,可以用事实说学文欲望话,可以讲明道理,可以引用身边的.例子,要有理有据的阐明你的观点。

  2. 自由研读课文,思考如何写信。体现自主与

  3. 小组交流。合作

  4. 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信的内容适时出:生物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不要以惯有的眼光片面的认识事物)

  〈四〉

  同学们一封封发自肺腑的信,不仅使罗斯福醒悟,也会使更多的人警醒。

  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这个惨痛的教训不要再重演。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请同学们再回味全文,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回味全文,老师这也有一句话,送:尊重动物,尊重自然,也就是尊重自己。领悟文旨。

狼教案 篇5

  [教例简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读——读懂词意。(6分钟左右)

  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读——读顺句子。(6分钟左右)

  1、同学们杂然地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读——读评故事。(14分钟左右)

  1、全班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课文中的编者已写好的评点。同学们从屠户的角度、从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2、全班同学再分段朗读课文,每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自己写的课文评点,同学们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3、同学们继续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老师自说对课文的评点。引导同学们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如此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

  读——品读意味。(8分钟左右)

  1、全班同学分组朗读课文,2、每个同学都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

  3、教师就最为重要,最为精彩的内容小结,学生记录:

  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如开头20字,写出了故事的时、地、人、环境,渲染出了紧张的气氛;又如结尾20字,点出主题,寓意深刻:中间100多字,写出了一个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凡写人、狼的动作神情之处,无不表现人、狼的性格特点。文章正是通过一连串简练生动的描写,把狼的“变诈”、屠夫的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演读情境。(3分钟左右)

  1、师生用读故事的语调朗读课文,读出情景,读出高潮。

  2、课堂小结,完成板书:狼 黠——增笑

  [评析]

  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全新的设计。

  新意之一:

  没有串讲,没有翻译,有的只是:朗读。

  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是指出的诵读。“读懂词意——读顺句子——读评故事——品读意味”的教程既表现了教者思路的科学严密,更表现了教者是真正地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新意之二:

  没有分解,没有切割,有的只是:评点。

  “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是本教例最有特色最有创意的闪光点。师与生融为一体,用“多角度反复”的方法评点课文,阅读视点的变化引来了课文的三维的立体的动感。这既是优美的教法,也暗含着学法的熏陶。

  新意之三:

  没有大段的讲解,没有滔滔的分析,有的只是:品味。

  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这个有力的教学问题引发出学生对课文每一个细节的咀嚼品析,学生在此时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些时也酝酿了教学的的高潮。

  这个全新的教学设计,表现出教者对所教学的内容有着多么丰富的感受。

狼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鹿和狼的故事。

  2、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鹿和狼的图片

  问:你喜欢谁?为什么?

  2、导题:在凯巴伯森林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板书:鹿和狼的故事

  二、对比质疑 确定支点

  1、多媒体出示图片(茂盛的森林),教师讲解:这就是美国亚里桑那洲的凯巴伯森林,在20世纪初叶,这里还是松衫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中出没,而到了1942年,这里却成了这幅光景(出示荒凉的图片)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一些病鹿在苟延残喘。

  2、质疑

  看着这两幅画面,听着老师的讲解,把你内心最想知道的说出来。

  (总结学生质疑:为什么会弄得鹿死林毁的结局?)板书:鹿死林毁?

  三、自读自悟 辐射全文

  1、初读,要求:

  自读课文,读到你觉得想说些什么的.时候,读到要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你就停下来,好吗?

  2、把你的想法和感受与你小组成员分享。

  四、汇报交流 旋转球体

  1、读着读着,你知道些什么?

  重点指导:

  (1)、鹿成了凯巴伯森林的“宠儿”,它们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生活,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鹿和狼的故事》。(出示第4小节中的语句)

  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鹿,相遇后你们会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

  (2)、鹿毁灭了森林,你从那个语句读出来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

  (3)、鹿死的原因:饥饿、疾病

  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的病鹿,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出示第六小节)

  指导朗读

  2、过渡探究

  鹿们不知道“鹿死林毁”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讨论知道吗?请再仔细回读课文,特别要重读第7节,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来阐述你的答案。

  (1)边画图边讲解;(2)、生物链;(3)生态平衡……

  3、师小结:罗斯福下令捕杀狼,凯巴伯森林六千只狼先后毙命,而鹿大量繁殖,过多的鹿超过了森林的供养限度,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系统,所以森林被毁了,鹿得不到食物,再加上疾病的蔓延而逐渐死亡。罗斯福您错在哪儿?

  五、深究课文 突出心轴

  1、精读第8、9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2、设计说的练习:现在老师是美国某一报社的记者,想采访一下在座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阁下,听说您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中的鹿,而下令捕杀森林中的狼,结果却弄得鹿死林毁的结局,对此事,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3、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4、课外延伸:你还知道什么故事或看到课外读物,说明人类应维护生态平衡?

  六、延趣拓展 升华主旨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老师想让你们去告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要尊重动物、植物、微生物……

  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材料,写一则保护生态平衡的公益用语,看谁写得最吸引人,最能令人震撼,好吗?

  鹿和狼的故事

狼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两只狼与一个屠夫之间的一场较量的短篇小说故事。虽然它是以文言的形式出现的,但故事的情节比较简单,内容带有劝喻性和讽喻性,接近寓言体裁。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比较有兴趣,配以一定的画面欣赏,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继续积累文言实词,了解文章情节的发展,理解它的寓意和意义。

  【学生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况且书本的解释较全,借助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学习事半功倍。易于理解的的文章情节,使学生更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只要引导得当,学生肯定会有所得益的。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改的精神,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语文教学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全体,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要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能脱离课本较形象、准确的复述故事情节,朗读和背诵。

  4、能独立概括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和出处)

  1、图片“狼”。(远、近观察)

  2、蒲松龄,字留仙,清朝山东人,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二、朗读课文(正字正音)

  缀(zhuì)窘(jiǒng)苫(shàn)蔽(bì) 弛(chí)眈(dān)瞑(míng)隧(suì) 尻(kāo)黠(xiá)

  三、合作讨论,疏通文意

  四、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有关情节

  五、回音壁(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练习)

  六、师生互动探究课文的情节,理解文章的寓意

  1、“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2、请结合图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体现了狼的什么品性?

  5、“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6、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7、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

  8、狼的表现呢?

  9、请用原文回答:

  两狼的计谋:

  前狼假寐的姿势:

  前狼假寐的神态:

  前狼假寐的目的:

  后狼径去的目的:

  10、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11、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夫的什么特点?

  12、朗读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

  13、用现代汉语解说这句话的意思?

  14、“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七、回顾小结,课文背诵

  八、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狼的资料,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狼,以“我眼中的狼”为题开展交流活动。

  2、摘抄有关“狼”的成语并熟记下来。

  【板书】

  遇狼 狼:缀行──狡

  惧狼 屠:投骨──惧

  狼:并驱如故──贪

  御狼 屠:窘、恐

  倚薪、弛担持刀──智

  杀狼 前狼:犬坐于前

  后狼:径去、洞其中──黠

  屠:暴起、刀劈──勇敢

  启示:

  1、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自取灭亡的。

  2、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3、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善于识破他们的假象,并且不存在任何幻想,勇于斗争。

  4、除恶务尽,要像屠夫那样两狼齐毙,不留后患。

【狼教案】相关文章:

《狼》教案01-31

狼的教案范文03-04

小羊与狼教案07-21

小兔与狼教案03-21

有关狼教案03-28

狼教案范文01-09

关于狼的教案01-08

关于狼教案01-04

狼优秀教案02-26

狼与小羊教案03-08

Copyright©2013-2024www.hzcy56.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