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科学活动教案 推荐度: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宇宙的奥秘》含反思 推荐度:
- 小班科学活动《春天的花》教案 推荐度: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教案 推荐度:
-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神舟飞船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不同的水果,喜欢吃水果。
2.通过看、摸、闻感知不同的水果颜色、大小、味道不一样。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一个不同的水果、篮子、垫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
果园丰收了,,我们去摘果子吧。(创设果园情境)
二、认知水果:
你摘到的是什麽水果?看看你的是什莫水果是什莫颜色的?摸摸它感觉怎样?(粗糙和光滑)闻闻你的水果有什么味道?
三、分类:
老师拿起一个橙子就吃,引发幼儿问题:要拨皮吃的。你的水果怎麽吃?(带皮的和洗干净直接可以吃的`。)将拨皮吃的和可以直接吃的放入两个不同篮内。水果有很多的维生素营养,我们要多吃水果。
四、探索:
把一只苹果、和一只香蕉从中间切开,比较有什麽不同。有核的和没有核的水果。
五、运用PPT课件进一步感知水果六、延伸:给水果涂色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亮点是利用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水果作为幼儿谈话活动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幼儿说的欲望,使每位幼儿有话可说。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他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说一说中认识了水果的外形及口味。幼儿的已有经验得到提升,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大胆地对藏在蛋里的宝宝进行猜测,学会短句“藏在蛋里的宝宝是谁呀?快点出来吧。”
2、 细致观察画面细节,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体验蕴含的趣味。
3、 在“寻找蛋宝宝”活动中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课件《蛋宝宝》、蛋宝宝的图片人手一个。
2、 经验准备:幼儿对“那些动物有蛋宝宝”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观看画面,以游戏导入,猜测藏在蛋里的宝宝是谁呀?
1、 师:花开了,草绿了,宝宝要从蛋里出来了,蛋宝宝在哪里?猜一猜,什么动物会从蛋里出来的呢?(教师喊出来,幼儿自由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喊“藏在蛋里的'宝宝是谁呀?快点出来吧!”(手作喊的动作放嘴边。)
师:来了,来了,我出来了。(学习动物的声音)。
师:谁呀?(提问)
幼:小鸭子。
师:猜对了,真能干,拍拍手。(教师为幼儿鼓掌)
师:还有好多宝宝它们会藏在蛋里面,还有哪些宝宝藏在但里面呢?
幼:猫头鹰。
师:你说说。
幼:天鹅。
二、理解阅读
师幼共同读绘本,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有一本《蛋宝宝》的书,这本书里面讲了好多好多更有趣的蛋宝宝。这些宝宝们啊它们要从蛋里面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有几个蛋宝宝?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啊。一二三,一共有三个蛋宝宝,是谁躺在里面?
幼:小鸡。
师:那我们把它从里面喊出来,怎么喊的,还记不记得了?
幼:记得。
师:那小朋友大点声音,老师小点声音,我们一起来喊,藏在蛋里面的宝宝是谁呀,快出来吧!(师幼一起)
师:来了,来了。(出示图片)
幼:小鸡。
师:是小鸡宝宝吧!有几只小鸡宝宝。
幼:3个。
师:那你喜欢它就模仿一下它的样子。
师:小朋友学小鸡的样子很可爱。(手做动作)有的小朋友说小鸡打开翅膀,翘起小腿像跳舞一样。
师:这是几个蛋宝宝啊?小朋友。
幼:五个。
师:这次请小朋友一起大声的叫醒咱们的蛋宝宝。
幼:藏在蛋里的宝宝是谁啊?快点出来呀。
师:是谁啊?
幼:是乌龟宝宝。
师:乌龟宝宝也是挺可爱的,有的小朋友还说是蓝色的小乌龟。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
幼:小鸭子快点出来吧!
师:请你学着小鸭子的样子走回去吧。
师:你也喜欢小鸭子啊,向小鸭子说声你好吧。
三、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蛋宝宝藏起来,老师来找幼儿。找到以后,老师说:藏在蛋里的宝宝是谁啊?快点出来吧!幼儿出来介绍自己“我是谁谁”。
四、活动延伸:
回家后在白色的蛋宝宝图片上填上漂亮的花纹,做出一件自己喜欢的“蛋宝宝”的作品。
活动后反思:
1、在活动中我做的比较好的是成功的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2、需要改进的是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去捕捉小朋友不断生成的问题,适时引导,积极地为幼儿创设探索、交流、展示的空间,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赤潮的成因和危害,寻求解决的方法。
2、激发幼儿保护海洋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赤潮前后大海的景象;家用洗涤液及工厂排泄物对大海的污染。
2、活动前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布置主题墙,做好知识准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比较赤潮来之前和赤潮来之后大海发生的变化。
1、欣赏赤潮来之前的景象。
提问:你觉得大海美吗?为什么?
2、观赏赤潮来时和之后的`景象。
提问:现在海水和刚才有什么变化?(变红了)
海水大片变红的现象叫什么?(赤潮)
赤潮来后,你觉得大海还美吗?为什么?
(二)了解赤潮的成因。
1、赤潮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浮在海面上的红色水藻)
2、这些水藻为什么会繁殖的那么迅速,形成赤潮?(集体讨论)
集体观看课件:赤潮的产生是与人们使用的洗涤液和工厂的排泄物分不开的,它们磷含量非常高,大大促进水藻的繁殖,从而形成可怕的赤潮。
(三)、了解赤潮的危害。
了解赤潮的成因和危害,寻求解决的方法。激发幼儿保护海洋的情感。
1、赤潮会给大海带来哪些影响?
2、赤潮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3、赤潮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危害?(赤潮本身是有毒的,另外水藻需要大量的氧气,致使海里的生物缺氧死亡。)
(四)、寻求解决的方法。
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赤潮的发生?
(五)活动延伸:
设计宣传画:《让海水变蓝》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类食物要洗干净后再吃。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水果。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从家中带来各种水果(苹果、梨、桃子、香蕉等)。
2、布袋、人手一只小盆。
活动过程
1、游戏:摸摸是什么?
——将水果放在神秘布袋内,幼儿蒙着眼睛,伸手在袋中摸水果。
——提问:你摸到的是什么?
2、讨论:吃水果的好处。
——知道水果水分多,维生素丰富,多吃可以让我们幼儿长得又白又健康,漂漂亮亮。
3、给水果宝宝洗个澡。
——幼儿观察水果表面。
——了解水果表面很脏,知道水果洗干净才能吃。
——教师和幼儿共同洗水果。
——洗的时候要把水果的每个地方都洗到,不要把水溅出来。
活动建议
1、可以让幼儿品尝洗干净的水果。
2、与家长联系,鼓励幼儿在家也要讲卫生,洗水果。
活动评价
对洗水果感兴趣,愿意动手洗水果。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幼儿一直是主动参与的角色能够被理解、尊重、接纳,有自由动手发挥的.空间。能够通过与环境、同伴、教师的互动并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反面得到自主的发展,教师了解幼儿的经验的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有弹性的物品在我们的周围非常的普遍,孩子喜欢玩一些利用弹性的原理制作的小玩具,但是他们只是觉得这类玩具好玩并不知道它的一些科学原理,而作为教师要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适当地对其进行科学启蒙,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操作等来理解物体的弹性。
重点难点:
重点:在探索、制作等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弹性。
难点: 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活动的发现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
活动目标:
1、对弹性物品感兴趣,并能大胆探索。
2、发现弹性的特点,物体受力时,它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二、活动准备
1、刺猬球、羊角球、皮筋、丝袜每人1份。
2、乒乓球、夹子、橡皮泥、手链。
3、石头、海绵、毛衣、弹簧、弹力球、玻璃珠、气球、记录表每组1份。
三、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初步感知弹性——请幼儿自选玩具,玩耍中初步感知弹性。
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小秘密, 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东西玩一玩,可以压一压,拉一拉,去发现他们共同的秘密。
幼儿玩操作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分享:说说你玩了什么?你是怎样玩的?
归纳:像刺猬球,羊角球,丝袜,皮筋这些物品,我们一用力,它们有的会变大,有的会变长,还有的会凹进去一些,我们不用力了,它们又都回到原来的样子,这些物品都有弹性。
(二)比较尝试,认识弹性物品和没有弹性的物品。
教师出示夹子,乒乓球,手链,橡皮泥,让幼儿猜想哪些物品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并注意验证认识有弹性的和没有弹性的物体。
(三)分组实验,巩固对弹性的认识。
1、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组东西,小朋友们看看,然后猜猜这些东西哪些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讨论说说并记录。
2、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卡。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有弹性,你就在“有”这个格子下打“√”,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没有弹性,你就在“没有”这个格子下打“ ”。
3、展示幼儿的记录表,请幼儿自由表达操作中的发现并与预测的进行比较。
(四)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物品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们家里有哪些弹性物品呢?(沙发、席梦思、床垫子……)在我们的活动室里,幼儿园里有哪些弹性物品?(蹦蹦床、皮球、羊角球……)在你们的身上有哪些弹性物品?(松紧裤带、袜子、皮筋、皮肤……)
(五)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本堂课气氛活跃,孩子兴趣很浓,达到了活动目标,但对于弹性的极限没有阐释清楚,以后备课需要思考的更全面一些。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灰喜鹊的生活习性及动物生活和环境间的关系。
2、使幼儿懂得珍惜自然资源,建立环保意识。
3、激发幼儿热爱美好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灰喜鹊图片一张,喜鹊叫声录音
影像资料两段:灰喜鹊在和谐、美丽的环境中生活
环境恶化,灰喜鹊无家可归,伤心搬家
活动过程:
一、通过电教手段,让幼儿了解灰喜鹊的生活习性。
1、播放灰喜鹊鸣叫,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听,这是谁在鸣叫?鸣叫声怎样?听后,你有什么感觉?
2、出示灰喜鹊图片,幼儿认识灰喜鹊外形。
原来这么好听的.声音是一只灰喜鹊在叫,它在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歌唱。
3、通过视频,幼儿了解喜鹊习性。
你们知道灰喜鹊喜欢吃什么?
你们知道灰喜鹊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我们一起来看看灰喜鹊的独白。(看视频1)
4、教师小结:灰喜鹊生活在道旁、山麓、住宅旁、公园和风景区的稀疏树林中,常十余只或数十只一群,穿梭于树林间,不喜久留,似游击式活动,骤然成群飞向这里,又突然飞向别处。食性杂的鸟类,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步行甲、金针虫、金花虫、金龟甲,鳞翅目的螟蛾、枯叶蛾、夜蛾、膜翅目的蚂蚁、胡蜂,双翅目的家蝇、花蝇等昆虫及幼虫,兼食一些乔灌木的果实及种子。
二、通过视频,幼儿感知环境的变化对灰喜鹊的影响。
1、看,灰喜鹊在美丽的环境中生活得多快乐、开心。可是有一天,美丽的环境变了(看视频2,树林被损坏的场面)
2、请幼儿讨论:环境的变化会对灰喜鹊有何影响。
3、幼儿看视频2(完整观看)
4、小结:美丽的环境被破坏了,绿绿的树林没有了,灰喜鹊生活的环境被破坏了,因为没有了树木,灰喜鹊的食物越来越来少,因此灰喜鹊伤心地离开了,它搬离了原来的家。
三、经验迁移:
灰喜鹊会搬到什么地方去?在那儿灰喜鹊又能生活多久?
四、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我们大家都来爱护环境,让灰喜鹊有个永远的家。
五、结束活动:歌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响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02-16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5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07-11
托班科学活动教案01-10
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1-07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九篇01-09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2-07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5-23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五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