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穷人》教案 推荐度:
- 《春酒》教案 推荐度:
- 铅球教案 推荐度:
- 体育教案 推荐度:
- 篮球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教案范文1
活动背景:
冬天到了,我们班开展了晒太阳的一系列活动,让小朋友们感受冬天的一系列事物,我们每天中午出去散步的时候都要晒太阳,小朋友有的时候会问:“为什么晒太阳就会变得暖和呢?”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也能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
内容与要求:
1、感受冬天天,尝试剪圆形的'图案;
2、尝试绘画短和直的线条。
材料与环境创设:
剪刀、胶水、蜡笔、白纸
过程与指导:
一、讨论冬天怎么样才能温暖
师:“冬天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怎么样啊?”“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变得暖和啊?”
幼:“多穿衣服。”“空调”“晒太阳”
二、幼儿实践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画太阳,把我们班照得暖暖的好么?”
教师示范,要求:
1、延着黑线剪
2、胶水宝宝用完放在桌子中间,画完后把盖子盖好。
三、讨论结束
教师表扬画得好的小朋友,指出画得不太好的小朋友哪里画得不好,给予鼓励。
关于教案范文2
【教具准备】
课件:
1、多媒体课件:星空图配上轻音乐:星光闪烁,渐渐地有9颗星星慢慢变大, 其中有七颗构成北斗七星,一颗为北极星,一颗在旁边,定格。(注:1、2两个课件可以合在一起)
2、(紧接着课件1,星星内出现本课9个生字(撒玉仰傻距组楚衡汉)。玉字要放在北极星上,组字在旁边的一颗星星上。
3、挂图: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参照课本P135右上角)
4、我会写图标。
5、田字格中本课要求写的12个字:勺斗玉组珍珠数钻研睡距离
6、PPT课件:课外阅读短文:一个晴朗的夜晚,我也像汉朝的张衡一样坐在院子里看星星。尽管星星和我的距离很遥远,但我也能看得非常清楚。看啊,星光闪烁,如同课文里写的一样,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好美哦,简直把我给看傻了!我仰着头,看啊,数啊,数啊,看啊,原来星星也分成小组坐在一起,不过,它们的组太大了,组员多得数不清。(注:全文为蓝色,黑色的字变成红色)
【教学目标】
1、认识撒、玉等9个生字。会写勺、斗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先听听优美的音乐吧。
2、(课件1:星光闪烁,渐渐地有9颗星星慢慢变大,其中有七颗构成北斗七星,一颗为北极星,一颗在旁边,定格。)请大家睁开眼睛,我们一起观赏美丽的星空。
3、漂亮吗?
4、再看看,星空开始发生变化了。(课件2:星星内出现本课9个生字:撒 玉 仰 傻 距 组 楚 衡 汉,玉字放在北极星上,组字在旁边的一颗星星上。)这九颗星星,等待小朋友们摘取呢。现在,老师还没教大家,哪位小朋友能自己摘取一颗?小朋友,这些字你能认识几个呢?
5、谁还能再摘一颗?
6、你怎么认识的?
7、还有谁认识?
8、还有认识的吗?
9、呵,你就是小男子汉。
10、你也是小男子汉。
11、还有几课星星等待着我们摘取,请小朋友们认真读读课文,这些星星都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里,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数星星的孩子》(板书课题)我们把课文读熟了,就能摘下这些星星了。小朋友们,一起读课文吧。
2、观看星空动画。
3、漂亮!
4、我摘取最上面的一颗,那里边的字是玉,玉石的玉。
5、我认识小组的组。
6、我是小组长啊。
7、(都举手)我认识。
8、(明潇)我认识汉,男子汉的汉。
9、(炎地)我也认识。
11、学生自读课文。
自主识字
1、(出示课件2)现在,我想大家应该能把这些星星摘下来了。不过,这次摘有个特别的要求,就是不光要认识这些生字,还要说出一个记住它们的好办法,最好能组一两个词语。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讨论,看那个小组的方法最巧妙。小朋友们,请你们也开始讨论吧。
2、好了,现在开始摘星星。谁先来?
3、注意,这可不是洒水的洒。洒水的洒是三点水的洒。
4、什么是仰望?
5、对,看星星是要向天上看。
6、怎样记住的?
7、呵呵,这个方法好。如果把足字旁换成提手,一边摆手一边说不要不要,那就是──
8、对!真聪明!看来同学们都有很好的认字方法。小朋友,你认字的方法一定更巧妙吧,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1、讨论。
2、⑴ 大鱼藏在行里头──衡,张衡、平衡。
⑵ 从用手一散就是撒,撒开、撒水。
3、仰:欢迎的迎把走之换成单立人就是仰,仰头、仰望。
4、(作动作)就是抬头向上看。
5、我记住了距离的距。
6、左边是个足字旁,右边是个巨大的巨,足就是脚,抬脚走开,就有距离。
7、拒绝。
写字
1、刚才大家的小脑袋开动地特别快,现在该动动手了。(课件:我会写图标)小朋友,把本子和铅笔拿出来,准备写字。
2、(课件出示:勺斗玉组珍珠数钻研睡距离)我们先读读吧。请注意,数是个多音字。
3、仔细看看,写这些字应该注意什么?
4、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现在老师写两个字大家看看,看完后说说应该注意什么。看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老师写字的笔顺恶哦。(范写:距离)
5、说的真好。请大家再看一遍,小朋友,请你们也看准了。(将巨字描成红色)
6、再看离字的这里。(将倒数第二笔:撇折──描成红色)这是几笔写成的?
7、对。请记住,这是撇折,一笔写成。好了,请大家一起把这些字写两遍吧。
2、自由读字。
3、观察后述说,如斗的两点是上下的,不能写成左右的;玉的第三横最长;睡字是目字旁加上垂下来的垂(注:教师强调一下垂字的笔顺)。数字左下的女书写时横变成提。
4、巨大的巨的笔顺应该是横、横折、横,最后在写竖折。
6、一笔。
7、写字。
第二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生字复现
巩固识字
1、上节课我们一起摘了很多星星,不知大家丢掉了没有。
2、没丢好啊!现在我要把这些星星放在另一个地方了,看看大家还认不认识。请看大屏幕。(课件6──短文:一个晴朗的夜晚,我也像汉朝的张衡一样坐在院子里看星星。尽管星星和我的距离很遥远,但我也能看得非常清楚。看啊,星光闪烁,如同课文里写的一样,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好美哦,简直把我给看傻了!我仰着头,看啊,数啊,数啊,看啊,原来星星也分成小组坐在一起,不过,它们的组太大了,组员多得数不清。
3、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读读吧。
1、没有。
3、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朗读感悟
1、嗬,读得真美!课文的文章都读的这样美,那课文一定会读的更美。想把课文读得美美的吗?
2、那就的先把课文读懂。这样吧,我们和小朋友一起默读课文,读完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现在开始吧。
3、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你从哪儿知道的?能读读有关的课文吗?
5、这么说,这个填空题你也会了?出示课件──填空题:那七颗星,连起来像( ),叫(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当场打字输入)我们连起来读读这句话吧。小朋友,我们一起读。
6、(出示挂图)请看,这幅画上画的什么?
7、那这一颗是什么星?(指示北极星)
8、你从哪儿知道的?
9、同学们读书这样仔细认真,我想下面这题填空一定会。(出示填空题:北斗七星( )绕着( )慢慢地( )。
10、根据学生回答输入括号内,形成北斗七星(果然或总是)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然后指导学生读句子。
11、请大家看书上的插图。插图的背景就是浩瀚的星空,谁能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小朋友,请你们也找找看。
12、同学们说的内容大都集中在课文的'第四段,看来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请同学们找到第四段。啊,这段优美的文字正好印在美丽的星空画面上,读着课文的同时还能不知不觉地观赏星空。这样吧,咱们美美地读读这段课文吧,看谁读的美。先练习一下。小朋友,请你们也练练,待会儿我们一起读。
13、谁来美美地读读?
14、谁还想读?啊,都想读,那我们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朗读一遍吧。爷爷走过来预备起!
15、下面我们要进行分角色朗读了。谁愿意当张衡?都想当啊!那这样吧,比赛,看谁回答问题最准确,就让他当张衡。我问的问题是:你觉得张衡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里看出来的?开始默读思考。
16、谁先来说?
17从哪儿看出来的?
18、有道理。谁接着说。
19、喔?为什么?
20、你能看出这一点,也很聪明啊!
21、是啊。光聪明,不观察、不思考,怎么能发现星星不是在乱动?怎么能发现星星之间的距离总是那么远?说的多好啊!看来你也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孩子。这样吧,张衡就由你来当!小朋友,你认为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可以向你的同学和老师说说。
22、谁当奶奶、爷爷?(相继分配好角色)
23、小朋友们,先听听这几个小朋友是怎样分角色朗读的,然后你们也分角色朗读。
24、嗬,奶奶的慈祥、爷爷的耐心教导、张衡的聪明好学全被你们给读出来了。几个读叙述部分的同学也读的很美。特别是第一句: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啊,美极了!大家都来读读这一句好吗?小朋友,一起读。
25、读的这样美,课后有个填空,你们一定能填好。翻到136页,看看我会填的第一题。拿出笔来,填填再读读。
26、谁能读读?
27、多美啊。天上的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北斗七星真的绕着北极星转动吗?今天晚上,大家也做一个数星星的孩子,仰起小脑袋,睁开大眼睛,好好地看一看,愿意吗?
28、下课。 1、想!
2、默读课文,动笔勾画重点内容。
3、⑴ 我知道张衡是汉朝人,还是著名的天文学家。
⑵ 我知道了什么是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4、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5、填空练习。
读句子。
6、北斗七星。
7、北极星。
8、勺子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9、口头填空。
10、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填空。
11、找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找到后左手拿书右手指着向老师和同学展示。
12、练习读书。
13、(邓子天)读课文第四段。
14、齐读课文第四段。
15、默读思考。
16、我觉得张衡是个做事认真的孩子。
17、第四段最后:这孩子一页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18、我从课文的前三段看出,张衡是个聪明的孩子。
19、奶奶说星星一闪一闪地在乱动,数不清,可是张衡却能数到几百颗。还有,他还看出星星不是在乱动。多聪明啊。
20、老师,我觉得这三段不光能看出张衡聪明。还能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孩子。
24、分角色朗读课文。张衡:邓子天;奶奶:张瑞娜;爷爷:程智逸;其余的同学读旁白。
25、读句子。
26、填空。
27、读句子。
28、愿意!
关于教案范文3
【课前透视】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插图及雷声录音。
2、有条件的可课布置学生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3、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课件展示: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雨吗?说说你们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今天课件中又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出示课件展示雷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谈观看的体会,相机板书课题:雷雨 。
2、引发想像:教师播放雨前和雨时的两段音像资料(风声、雷声、雨声),启发学生闭目想像。听着这两段录音,你们都想像到了什么?相机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像把两段录音和插图进行正确搭配。教师板题。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雷雨可以说是学生记忆中的一个影像。采用多媒体组合的方式,营造了教学氛围,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学文情境,把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对话平台
一、自学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促进学生丰富识字经验。如:用动作记住 :压 垂;用换偏旁记住虹等。
3、利用生字卡片进行同桌互检。也可设计识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认读。如:开火车读、摘果子等。或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
4、小组读课,互相正音,评价。
5、全班合作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把课文真正交给学生,组织他们在读中发现,在自学互动中交流识字的方法,丰富识字经验,激发了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进而提高了自主读书的能力。
二、细读
1、范读,引导学生谈谈听读的感受。启发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进而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2、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3、图文对照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课文语言的简炼。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样也是重要方法和手段。坚持以读为本的进行设计,有效地突出了读的目的性、层次性,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多形式和多次数的读书活动中,理清思路,感受语言,体会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
如: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
3、 学生临写,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之后,再进行书写,写得好的全班展示。
由于文章篇幅较短,所以把整课的写字任务安排在这一课时,集中时间和精力。引导观察,分类指导,突出了重点,促进了学生自主写字能力的提高。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分段读文,回忆课文内容。
字词的掌握、读书的水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课堂教学要追求创新的同时,更要兼顾的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扎实训练。
二、研读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划分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内容,进行合作读书。思考:你认为这个部分写得怎么样?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2、交流读书感悟的情况;教师相机点拨。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提问题。
如:描写雷雨前的部分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等等。
这一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组内充分交流互动,教师的相机点拨与学生提出问题相结合,在读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观察的细致,描绘的生动形象。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三、诵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练习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了,( )也( )了。
3、照样子写词语:黑沉沉( )( ) ( )
五、拓展
1、你还读过其他描写下雨的文章或段落吗?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组内或全班交流。
2、观察一个自然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
促进学生积累,引导观察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关于教案范文4
节假日后幼儿来园时,生病带药的幼儿总是特别多,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种方面:
1、假日生活没有规律。幼儿在园时按照科学的作息时间进行各项活动,而在家时则不一样,尤其是节假日,有的家长与亲朋好友聚餐等,有的甚至熬夜娱乐,这样导致孩子的生活规律紊乱而引起孩子的免疫力下降。
2、吃零食过多。孩子在园时没有机会吃零食,而在家时,家长往往给孩子买大量的零食,这样零食中的各种化学成分悄悄的`潜入了幼儿的体内,成了一些病症的主要形成因素。
3、饮料代替白开水。幼儿在园时老师会定时给幼儿提供饮水,还按幼儿的需要随渴随喝。而到了节假日,家长常常因为带孩子逛街、旅游等而不便于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开水而以饮料来代替。幼儿体内缺乏水分,毒素不能及时排出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4、睡眠不足。幼儿在园有充足的午睡时间,而在节假日,很多孩子几乎都不睡午觉,有的孩子晚上也睡得很晚,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容易出现头昏、头疼、厌食、反应迟钝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十一长假就要到来,家长要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在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渡过一个愉快地节日!
关于教案范文5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将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
2、初步了解水在自然界是以多种形态存在的特点及水的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愿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词语的合理搭配。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师:词语搭配游戏卡,根据水的不同状态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观察云、雾、露珠、冰等,从课外书籍中了解它们的形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孩子们读书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知道了自然界的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河水和海水。
3、过渡、激趣:据说水妈妈的孩子不少呢?今天,老师与你们一道同风伯伯的孩子们一起去找一找、认一认。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谈话引入新课,提出本节课的学生任务。
2、上节课,我们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了。这节课老师要考考大家,看你们能否把课文的意思读懂。
学习提示:
(1)风伯伯要求我们找水妈妈的孩子时,什么不能找?
(2)除此之外你们找到了水妈妈的孩子吗?
(3)它们各叫什么名字?用○标出。
3、经过刚才的自学讨论,谁愿说说自己的收获。
三、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孩子们已经把课文读懂了,现在,让我们美美地朗读课文,好吗?
2、我们把课文读得非常流利了,但是要读出感情,读出我们的理解,大家还得加把劲儿。
老师建议:同学们再好好读读课文中找水妈妈的孩子的内容(2~8段),你喜欢水妈妈的哪个孩子就读那部分。读完后请你把自己喜欢的水娃娃是怎么找到的,讲给大家听,还要把你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读给大家听,让伙伴们评一评你的吐字清楚不清楚,有没有读出感情。
3、老师这里有七个神奇的娃娃玩具,只要得到了它,就是水妈妈乖孩子中的一名。谁想得到玩具,请把课文的情境表演给大家看。
4、孩子们刚才的表演真是棒极了!我相信,如果大家也能很快找出水妈妈的孩子的话,你们的表演会更出色。我们来试试(出示课件,看图连线)。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在读演练的过程中内化语言、积累语言。
四、拓展延伸
1、课文中水妈妈的孩子们太可爱了,它们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快乐,它们带来了美丽的世界。
2、你们再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水妈妈的孩子,讲给大家听。(如冰棒、冰雹)
五、作业设计
你们喜欢水娃娃吗?你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眼中的水娃娃吗?课后你们可以画一画这些水娃娃。也可采用写的方式来夸一夸这些水娃娃 水教案篇5
教学目标:
欣赏表现傣族人民生活的图片,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重要节日,同时了解傣族人民生活的地域、风俗和服饰等特点。学唱儿童歌曲、学跳傣族舞蹈的基本舞步和动作,感受傣族人民在欢庆泼水节时的喜悦情绪。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一提起傣族,人民马上就会想起花筒裙、孔雀舞、泼水节等傣族人民特有的民族传统生活内容。本课也将着重从这些民族特色出发,展开对傣族的介绍。从欣赏课本图《人们欢度泼水节》的艺术作品,到了解“泼水节”这一重要节日的由来和如何庆祝,初步体会人们在欢庆节日时的喜悦。从“傣家竹楼”中传来了“咚咚”的象脚鼓声,让我们随着这级富节奏的鼓声,跳起欢快的“象脚鼓舞”。葫芦丝是傣族独有的乐器,让我们伴随这迷人的乐曲,唱起“金孔雀”的歌,当然也少不了模仿、学习“孔雀舞”的基本舞步和姿态,使学生在唱、跳、表演及绘画制作中,感受傣族人民节日中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这里的山山水水。
活动一:
1、欣赏教材主题图,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了解图中介绍的是傣族泼水节的欢庆场面,掌握有关傣族“泼水节”的民俗知识,从观察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中,初步感受人们在换请节日时的喜悦心情。
2、学习歌曲《金孔雀》,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进行演唱。
3、欣赏教材中“金孔雀”的表演造型,或以录像等形式欣赏其他舞蹈的艺术作品,进行对比,了解傣族传统中的孔雀舞就是由男人表演的,从而树立男同学的舞蹈表演信心。
4、模仿孔雀舞的动作造型,在《金孔雀》的歌声中,创编或即兴舞蹈起来,载歌载舞的同傣族小朋友一起庆祝泼水节,感受泼水节热烈、欢快的气氛。
活动二:
1、欣赏“象脚鼓”独具特点的“咚咚声”,请同学猜一猜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模仿听到的象脚鼓声,感受节奏的强弱,再用动作来表现这种强弱的节奏,以这些实践活动体会傣族“象脚鼓”音乐节拍的强弱规律。通过欣赏教材中的图片,简单认识“象脚鼓”这种傣族常见的民族乐器。
2、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了解傣族另一种民族乐器——葫芦丝。请同学在对比感受中说一说葫芦丝乐曲和象脚鼓乐曲的区别,他们分别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3、欣赏教材中的主图,了解傣族泼水节是傣族最欢乐的节日以及泼水节的民俗知识。提问学生:“如果让你在刚刚欣赏过的乐曲中选择,哪首更适合在泼水节上演奏呢?”从而引出“象脚鼓”的节奏更符合泼水节这一欢快、热烈的情绪。
4、创设情景:随“象脚鼓”的音乐一起跳起来,和傣族小朋友一起欢度泼水节。学生即兴舞蹈,感受音乐和泼水节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三:
1、在欣赏过教材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后,对傣族的民俗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孔雀被傣族人民称为最吉祥的鸟,是可以带来幸福的鸟。通过对孔雀的观察,进行孔雀羽毛的写生活动,加强学生对线条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画出看到的孔雀羽毛(教材中的图片或实物等)、记忆中的羽毛、想象中的羽毛等。
2、在绘画表现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对线条的把握,特别是对于孔雀羽毛的主线的表现,需要应用较长的线,而具体的纹饰线条则较短。排列也密集一些。通过实际的观察与表现,使学生对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和其中所隐含的一种节奏感有所认识。
3、用自己的`绘画作品或者是直接剪贴旧画报,制作美丽的孔雀羽毛装饰物,并装饰在自己身上,进行孔雀舞蹈表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孔雀”,表演出欢快的心情。
教学评价建议:
1、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随机评价。
2、将学生创作的孔雀毛线描作品存入艺术档案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金孔雀》,观赏傣族民间活动图片、录像、制作羽毛装饰物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欣赏录像带、搜集傣族知识资料等
课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二、导课: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许多图片,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三、新授:
看一看:
放录像。学生观赏傣族人民欢庆节日时以及舞蹈时的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其特点。
欣赏教材主题图,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了解图中介绍的是傣族泼水节的欢庆场面,掌握有关傣族“泼水节”的民俗知识,从观察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中,初步感受人们在欢庆节日时的喜悦心情。
说一说:
让学生自由发言。大家还知道那些关于傣族的知识。
(如果有学生到过那里,可借助学生的讲解和照片,效果会更好。)
重点讨论傣族民间节日时所进行的活动是什么?
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点?
学一学:
学习歌曲《金孔雀》,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进行演唱。
做一做:
1、在欣赏过教材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后,对傣族的民俗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孔雀被傣族人民称为最吉祥的鸟,是可以带来幸福的鸟。
通过对孔雀的观察,进行孔雀羽毛的写生活动,加强学生对线条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画出看到的孔雀羽毛。
(教材中的图片或实物等)、记忆中的羽毛、想象中的羽毛等。
2、在绘画表现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对线条的把握,特别是对于孔雀羽毛的主线的表现,需要应用较长的线,而具体的纹饰线条则较短。排列也密集一些。通过实际的观察与表现,使学生对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和其中所隐含的一种节奏感有所认识。
3、用自己的绘画作品或者是直接剪贴旧画报,制作美丽的孔雀羽毛装饰物,并装饰在自己身上,进行孔雀舞蹈表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孔雀”,表演出欢快的心情。
作品大展示:
将学生作品分别予以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拓展:
1、继续搜集关于傣族风俗知识的材料,我们将继续交流,看谁知道的更多。
2、将自己的收获与家长们共同分享。
课堂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傣族民间风俗知识以及歌曲《金孔雀》、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并会运用基本动作舞蹈起来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欣赏录像带、搜集傣族知识资料、已经制作好的孔雀羽毛作品
课型:舞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二、复习:
演唱歌曲《金孔雀》,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进行演唱。
三、导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舞蹈,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下,欣赏后,我想请大家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还知道些什么?
四、新授:
看一看:
欣赏教材主题图,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
了解图中介绍的是傣族泼水节的欢庆场面,掌握有关傣族“泼水节”的民俗知识。
从观察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中,初步感受人们在换请节日时的喜悦心情。
欣赏教材中“金孔雀”的表演造型,或以录像等形式欣赏其他舞蹈的艺术作品,进行对比,了解傣族传统中的孔雀舞就是由男人表演的,从而树立男同学的舞蹈表演信心。
模仿孔雀舞的动作造型,在《金孔雀》的歌声中,创编或即兴舞蹈起来,载歌载舞的同傣族小朋友一起庆祝泼水节,感受泼水节热烈、欢快的气氛。
说一说:
让学生自由发言。大家还知道那些关于傣族的知识,(如果有学生到过那里,可借助学生的讲解和照片,效果会更好。)
舞一舞:
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舞步和基本动作。
跟着录像资料上的舞蹈动作舞动起来。
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基本动作进行自己创编的活动。
创设情景:随“象脚鼓”的音乐一起跳起来,和傣族小朋友一起欢度泼水节。学生即兴舞蹈,感受音乐和泼水节欢快、热烈的情绪。
课堂拓展:
将自己在本课中对白族的人文风情和地域文化的了解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课堂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课后札记:
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涨,让老师感到自己的知识有些匮乏。孩子们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使老师再一次感受到时代的进步。电教仪器的使用,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发展,增强了教学中活跃性,效果不错。
关于教案范文6
5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自读自悟认识“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的快乐、无私。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歌曲导入。师生随着音乐磁带共唱《丁冬》。
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带(或师范读),思考: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
1、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2、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朗读1、细读课文,思考: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2、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
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1——3自然段。(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2、练习背——指名背——分组竞赛背。写字学习“瓦、泉、然、结、塔”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读文学习4——7自然段。
1、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学生练习读的话,体会它自豪、欢快的心情。
2、师生合作采用引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读文。
3、回读全文,交流:你觉得怎么样?
写字学写“股、脆、杜鹃”四个字,把重点放在总结“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
关于教案范文7
活动目标:
·在《美丽的小花园》美术活动中,能够剪出各种不同花边的花朵。
·愿意创造出不同花边的花朵,能摸索出大小花的剪法。活动准备:剪刀、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花朵
1、你见过的花朵
“你见过的花朵,它们的花瓣都是什么形状的呢?都有几片花瓣呢?”(幼儿泛谈)
教师小结幼儿的回答
2、出示作品“你们都用蜡笔画过美丽的花朵了,今天我们要换一个方式画画,我们要用手工纸和剪刀来剪出美丽的花瓣来。”(教师出示作品)
二、制作
1、看看、说说
“这是我的美丽的小花园,好看吗?你们喜欢吗?”
“我花园里的花朵,它们的花瓣都是什么形状的呢?都有几片花瓣呢?”(幼儿观察,泛讲)
“这些花瓣,都是一刀剪下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学用小剪刀剪出美丽的花朵来。”
过程:
1、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三角形的形状,然后在对折成三角形的形状。
2、在三角形二条直角边相交的这个角处,离角一段距离的地方用剪刀剪出花瓣的造型。
“你们仔细看看,我的有些花朵它很大,有的很小,有的花瓣很多、有的花瓣却很少。我是怎么剪出来的呢?谁来猜猜看?”(幼儿猜想)
重点难点:
1、怎么让花瓣多一点?
在折叠三角形的时候,次数要多。次数越多花瓣就越多。但是在三折后,三角形的折法不能对折,而是要将一条闭合的短短的边折向斜边。
2、怎么让花朵大一点?
在剪花瓣的`时候,离尖角越远花瓣则越大,离尖角越近在花瓣越小。
“这样的花朵是怎么剪出来的呢?”(空心的花朵)
“我们在剪完纸头后,剩下来的这片纸头也可以剪出花朵来。”(教师演示,将剩下的纸头剪出花朵来。“
2、试试、做做“我们现在就动手来试一试,要记住重要的地方。你折的三角形次数越多花瓣就越多,剪的长短不一样,花瓣大小就不一样。”
教师带幼儿一起剪花瓣“我们都剪出了第一朵小花了对吗?那现在就请你们自己尝试着动手试试,你想剪出什么样的花瓣,在用小剪刀剪之前,请你先画一画,等一下就沿着你画的直线剪。”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三、延伸
“你们都剪了很多花朵出来了,今天啊请你们先把这些花儿放在抽屉里,因为下节课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些花朵黏贴的画纸上,然后在用蜡笔来装饰我们的花园。”
关于教案范文8
活动名称:
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目 的:
1、通过幼儿自主探索,了解玩具发声的各种方法。
2、初步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准 备:
各种玩具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是幼儿生成活动的契机。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近期的兴趣点以及已有的经验基础,从而生成新的主题活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近期我班幼儿对于声音非常敏感,针对他们这一需求,故生成了“声音”这一主题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一活动中,幼儿发现玩具也会发出声音,但究竟怎么会发出声音则是一知半解,于是我便预设了“会发出声音的.玩具”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玩具,旨在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操作和尝试,了解玩具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愿望和兴趣。
活动过程:
(一)启发提问,引起兴趣:
通过游戏,引出声音的主题。
(二)第一次探索:
1、 激发幼儿让玩具发出声音的愿望。
2、 幼儿探索电动玩具的发声方法。
(三)交流讨论:
1、 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让玩具发出声音的。
2、 引导幼儿说出“开关”,了解开关的作用。
(四)第二次探索:
1、 启发提问,激发幼儿帮助其他的玩具发出声音。
2、 幼儿第二次探索,尝试用其他方法来让玩具发出声音。
3、 引导幼儿用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进行尝试。
(五)讲评:
1、 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2、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方法的名称,如:捏、拉、摇、敲……大家一起做动作。
关于教案范文9
教学目标:
1.品味xx诗意美。
2.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
3.学习xx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
4.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有人说桂林山水的美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但有一位作家却用优美的语言把桂林山水描绘得绘声绘色。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学生齐声回答:杨朔。)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对,这位作家就是杨朔。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
学生介绍:杨朔,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现代散文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红石山》《三千里江山》。
3.讲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杨朔的散文《画山绣水》。板书课题,并引起学生注意。
4.讲解: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画山绣水,同学们知道这四个字的意思吗?指出,题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思考并大胆发言。让学生能回答:画出来的山和绣出来的水。教师指导,这是用了互文,画和绣都是形容山水的美丽。
5.字词教学:
褒贬(b?obin):评论好坏。袅袅(nio):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玲珑剔(t‰)透精髓(su):比喻精华。
恬(tin)静:安静,宁静。怠(di)慢:冷淡。
嶙峋(lnxn):借人消瘦露骨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积攒(zn):一点一点地聚集。瞭(lio)望:登高远望。
攒(cun)聚:紧紧地聚拢在一起。
黑黝黝(y?u):没有光亮;黑暗。黝(y?u)黑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示: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何不一起来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色呢?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读。
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文中所饱含的思想感情。有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提出疑问。
2.巡视课堂,然后提问:大家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谈各自的体会。文中语言优美,把桂林山水描绘得绘声绘色;文中讲的故事很吸引人等等。
3.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我们接下来看看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开头引用了唐人赞美桂林的诗句,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xx中去了。作者带着我们一路欣赏桂林的山山水水,娓娓道来,xx过渡相当自然。
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给xx划分层次。
提示: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游人的行踪来写的,xx也不例外。
最后归纳出:
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桂林山水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415段),写桂林到阳朔江上的景色和山的来历的种种传说;
第三部分(第16一17)段,面对极美的江山,牢记过去,畅想未来。
4.引导学生明确第二部分的两个层次。课文的第二部分是xx的主体部分,这部分是分两个层次来写的。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回答:
第一层(第45段),写江山如诗如画的景色;
第二层(第6一15段),写关于山岩的名称和有关传说。
5.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的体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结合课后第二个思考题,体会课文语言特点。
三、朗读小结:
1.这篇课文语言十分优美,让我们来朗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好。点名让几位学生朗读,每位学生读l一2段。
2.读完后作比较评价。然后小结:杨朔散文的语言使用很考究,对景物总是极力描绘,写得很细致。优美的语言让xx产生诗一般的意境。
3.引导学生思考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课文.进入新课。
1.让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并要求读出感情。
2.表扬学生:同学们读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对课文进行讨论。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问题呢?
学生大胆发言,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我们接下来就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来讨论交流。学生边听边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
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选几个重点问题指导学生讨论。这篇课文除了语言很有特点,在选材上也是别具特色的。课文写桂林山水,选了哪些景点来写的? 学生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的景点。回答:主要写了从桂林到阳朔180里漓江水上所见到的景色和传说。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教师指出:在作者所见到的景色中,也有重点,如水色只写了不多的几句,山石重点写,但是也只挑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来写。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明确:从材料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出,杨朔的散文工于构思。他在动笔写散文时,总是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文字,然后写成xx。请大家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3.我们领会到了杨朔散文在构思上的特点。接下来请大家思考:xx写了船家讲述的传说,这些传说大多都是讲述旧时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作者为什么要在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中插入这样的故事呢?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作者是不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生活呢?xx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难道不仅仅是赞美漓江优美的山水?
4.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引导学生思考两者是怎样结合起来的。提示:这些故事和传说,是借船家指点江山叙述出来的,边欣赏边听故事,景与故事两相比附。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明白:在旧时代里人们过着艰难苦恨的生活,于是就把这种生活状况投影到自然山水上去,构成了许多传说和故事。我们在欣赏山水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联想起这些故事来。
5.指出xx的写作意图:作者这样写就是要人们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时不要忘记阶级压迫,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学生听教师讲解。通过教师提示明确xx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三、总结全文。
1.小结:杨朔真是一位很有特点的作家。他写的xx,语言优美,构思精巧,而且还很有深意。同学们通过xx的学习,一定收获不少吧。让学生交流学习感想,学生交流学习中的感想。
四、本课总结。
xx是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的优美散文。通过xx的学习,学生领略到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到了x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通过反复的诵读练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xx的理解,并有所感悟。
板书设计:
画山绣水
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清奇峭拔
第二部分(第415段):沿途景色和传说诗情画意
第三部分(第16一17段):牢记过去,畅想未来人生理想
关于教案范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能够通过等温线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别特征。
2.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能够在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
3.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根据四城市的降水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
4.了解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理解其景观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各种图表,进一步巩固读图方法,能够快速的从地图上活动有用的地理信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了解我国各地异彩纷呈的优美风光,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和主要的温度带。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干湿地区。
教学难点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分组讨论,当堂达标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课本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学生活动:根据展示图片讨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区别,激发对于我国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展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二)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展示阅读学习目标,产生印象,带着目标去学习
教师活动:展示目标,简单解释目标的内容。
(三)冬季气温的分布
学生活动: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海口、武汉、北京和漠河,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
2.找出最高和最低气温所在的小组和数值,计算温差,总结规律: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3.在课本图上描出0°C等温线经过的地区
教师活动:
1.展示《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鼠标点击不同部分加深学生对于所代表的城市的位置印象。
2.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小组的气温变化,找出最高的最低的小组的位置,启发学生总结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3.强调0°C等温线的意义和位置
(四)夏季气温的分布
学生活动: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和拉萨,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
2.计算广州、哈尔滨和乌鲁木齐的温差和冬季温差比较。总结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
3.讨论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
4.观察图片,近一些理解我国气温各地的差异。
教师活动:
1.展示《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鼠标点击不同部分加深学生对于所代表的城市的位置印象。
2.引导学生计算前三个小组的温差,总结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3.提示拉萨代表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鼠标点击,出示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4.展示我国气温最低和最高气温的图文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五)温度带的划分
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提示下阅读32页材料,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2.在教师的指点下,找出我国温度带和名称和位置。重点注意家乡和北京所在的温度带和主要温度带的分界线。
3.讨论回答家乡的农作物
教师活动:
1.联系生活,引入活动积温的概念,解释温度带的划分。
2.展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引导学生读图
3.提问家乡的农作物,介绍不同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
(六)降水的空间分布
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讨论我国南北和东西的降水差异
2.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台北、武汉、兰州和乌鲁木齐,找出所在地区的降水范围,根据柱状图估计数值,给全班同学展示,一起标在课本相应的位置。讨论我国降水的总趋势。
教师活动:
1.教师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点击不同的地区,引入学生分析空间特点。强调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把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分析我国降水的总趋势。
(七)降水的时间变化
学生活动:
1.讨论说出家乡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
2.读图四城市降水柱状图,讨论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和雨季的长短。
3.读课本北京年际减少分布图,讨论完成1、2题
4.观看视频,加深对于年际变大引起灾害的认识。
5.观看图文资料,加深对于我国降水分布不均的理解。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讨论一年中家乡降水的季节分配。
2.展示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启发学生讨论和思考
3.要求学生读图,讨论总结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
4.播放视频,解释年际变化大引起的洪涝和干旱灾害
5.展示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图文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八)干湿地区
学生活动:
1.阅读材料,了解干湿的含义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2.读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家乡和北京所在的干湿地区。
3.读图了解各个干湿地区中地面景观、农业类型等的区别。思考不同干湿地区的建筑、交通和饮食的区别,课下去探究。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强调“干”和“湿”和含义。
2.展示《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指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强调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
3.展示不同地区农业类型图片,解释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范围,启发学生对于不同干湿地区的建筑、交通和饮食的思考和探究。
(九)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
讨论,发言
教师活动:
展示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
(十)达标测试
学生活动:
读题、讨论,做出答案
教师活动:
提问,反馈测试结果
板书设计
一.气温的分布
1.冬季
2.夏季
3.温度带
二.降水的时空变化
1.空间
2.时间
3.干湿地区
关于教案范文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瀑布的壮观景象和遭到破坏后的样子,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在自学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讨论 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以及带题求解自学法(谈谈、划划、议议、读读)。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胆魄,敢于发表与众不同之见解,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二.教学重点: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及葬礼的重大意义。通过前后对比,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大瀑布的葬礼的重大意义。》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阅读是快乐的,它能给我们带来乐趣、引发思考、帮助我们感受生活、完善自我。(或: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江河,平静的湖泊,涓涓的溪流……美丽的水圈构成了万物生长的源泉。)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的阅读文章是――《大瀑布的葬礼》。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说一说。
3.看来同学们通过初读,已经找到了一些问题的答案。下面我们就一起着重围绕这两个问题进一步读课文。(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阅读时,我们可以采用哪些阅读的方法?
边读边想;读文字,想画面;划出不理解的好词好句;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等)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自学。
三.再读课文,读议交流。
1.生独立学习。
2.学生分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学习大瀑布以前的景象。大瀑布以前给人什么感觉?
让学生读课文的句子,通过评读进一步体会。
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一万立方米的概念:相当于我们的80间这样的教室装满水,再同时从几十米的高处直泄而下。
谁来把如此雄伟壮观的景象读出来?
再联系实际体会30公里的概念,相当于我们30站路那么远。
离那么远都能听见大瀑布的巨响,这是多么令人惊叹哪!
你们能表达出这种感情来吗?
当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看到奔流不息,雄伟壮观的大瀑布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
可是现在呢?我们的大瀑布还是雄伟如昔吗?
指导读:
它
在群山之中
无奈地
垂下了头
像
生命垂危的
老人一般
形容枯槁
奄奄一息
怎不令人
惆怅满怀
失望而去
师引对比读:
师:赛特凯达斯大瀑布,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
生接读到完。
师:它那雄奇的身影曾是巴西人民的骄傲!可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赛特凯达斯大瀑布又是什么样子呢?她将逐渐枯竭,最后完全断流。昔日的风光不再有,留给我们的,将是一片沉默的大山。生接读。
师:游客们这时又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师: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指名以读作答。
师:大瀑布的形成可能经过了亿万年,它本来是神奇的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珍贵的礼物。可是最后竟然就这样消失了,就这样被葬送了!我们还会有第二个这样的大瀑布吗?我们还能看到那曾经雄奇的景象吗?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现在你心里的感受?
师:你们还知道发生了哪些像大瀑布这样的悲剧吗?
草地沙化;黄河断流;臭氧层空洞;
师:如果人们再这样下去,肆意破坏自然环境,我们还将会亲手酿成什么悲剧?
让我们也和那些热爱大自然的人们一起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有感情地齐读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这一自然段。
请你们也用一句话来向人们呼吁吧。
最后,老师也有一段话与同学们共勉:
让我们
共同爱护
我们生存的地球吧。
请珍惜
一山一水
请善待
一鸟一兽
让我们的
山更青
水更绿
天更蓝
云更白
关于教案范文12
课前透视
《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一篇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蕴含科学知识,内容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科学知识介绍和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意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抓住人物的表现,再读中感悟张衡从小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从读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信息资料
小星星形状的字词卡片、收集张衡和星空的有关资料、课件或挂图、音乐(用于配乐朗读)。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情景导入:课件演示(夜空、闪动的星星、《小星星》乐曲)。师生随着课件演示,共唱歌曲。启发:同学们,你们喜欢星星吗?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美丽的夜空,闪烁的星星,动听的音乐,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星空图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2.资料交流:(出示人物图片(张衡)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他有关,请大家把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人物之一,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交流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成功心理。同时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了准备。)
对话平台
识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词语,借助拼音和工具书以及上下文,读准发音,了解含义。
2.游戏识字:采用“小星星亮起来的”的游戏方式,检查识字情况,重点进行生字的正音和识字记字的方法交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体验,教师相机点拨重点字音和结构上的注意事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扩词和必要的识字方法的提示和指导。
(识字是阅读和协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以自主识字、游戏检查、充分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尊重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大胆发挥想象,运用自己的巧妙的方法来识记生字,活跃了思维,丰富了积累。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3.组内互读课文,进一步巩固识字成果,了解课文大意。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勺、斗、玉、组、数、睡”。
指读,组词。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难写的部分,交流书写中应注意的事项。
3.教师示范书写“数、睡”两个字。强调重点笔画的写法。如:“数”字左上方的“米”字最后一笔的变化;“睡”字右边几个“横”笔画的长短变化等。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全班评议。
(写字教学的作用在低年级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扎扎实实,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进行指导,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朗读
1.分组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推选出“阅读小能手”,准备在全班朗读。
2.组间朗读比赛,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评,交流体会。
3.读书交流:在读书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朗读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赛读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彼此的交流利于同学间的互相促进,同时在交流中教师也能有效地捕捉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时教学)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出示“小星星”字词卡片,组织学生认读字词。
2.指读课文,让学生交流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和自己还没有读懂的问题。
(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复现了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理解,同时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焦点问题,为教学活动的展开确定方向。)
导读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节:通过读书,请告诉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启发学生在读文后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句子进行深入地体会。
如:“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引导学生理解“珍珠”和“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通过“闪”和上文的“撒”字,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
(读书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实施有效指导的过程。读书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训练意识,在尊重学生对课文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文中人物的理解,提高了读书活动的实效性。)
研读
1.启发学生分组学习,合作读书。研读课文2-4自然节。重点从人物的对话入手,体会张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2.研读问题提示:文中一共有三个人物,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说说自己的理由。
3.学生分组研读课文,交流读书体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学习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各组发言的基础上,适时点拨学生领悟读书方法,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如要学会提问题:“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赞成哪种看法?”
要抓住人物的表现:“奶奶为什么笑着说?”“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醒来看星星。”从这些表现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学会读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结合着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读书方法、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感悟
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星空图”。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感悟当时的情境,了解爷爷告诉张衡的天文知识。如:认识北斗星、北极星。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体会“果然的意思。
(情境朗读,加深感悟,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提高了朗读水平,在情感上与课文内容产生了共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讨论
1.用下面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因为……长大后……,所以……”和“张衡成了……是因为……”。
2.从小张衡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将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在练习与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小张衡优秀品质的影响和熏陶。)
关于教案范文13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八课。
教材简析:
《阳光》这篇短文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与美丽,说明了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朗读课文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しㄥ”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同时,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间,让学生以自已对课文内容的领悟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红彤彤逐渐变得亮晶晶。你们看,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
2、板书课题,学习“阳”字,认识“”旁。
二、初读课文
1、小组自由学习课文。
2、指名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3、同桌读。(能读准安音,读通课文就给同桌画上一个红太阳。)
三、识字
这些生字娃娃排着队走遍了阳光照射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看看,它们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1、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一读。
2、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3、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给小朋友们提个醒。
游戏:登山看日出。(用生字铺成的山路)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联系实际理解“阳光像金子”,给学生增加感性认识。理解“洒遍”一词。
B、指导朗读
2、学习2、3、4、自然段。
A、教师范读。
B、小组自读后,选择在家喜欢的段落进行学习、讨论、交流。
C、汇报、展示、质疑。随机出示句子:
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 小组派代表说说对句子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 小组派代表朗读,其他组可以竞争朗读,评议。
● 指导朗读。
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 小组代表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 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绿色锦缎般美丽。
并思考:你觉得它(小河)还像什么?
● 汇报,评议,指导朗读。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 指小组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着重理解“跳进”一词)
● 观察插图中小女孩的神情,感受阳光的美好。
● 指导朗读。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 齐读句子。
● 小组派代表质疑解疑。(重点理解“捉不住,大家的”
● 指导朗读。
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A、学生朗读、评议。
B、小组讨论: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评议。
五、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齐读课文,注意有感情。(配乐)
2、评选朗读能手。
3、背诵全文。
A、出示课文插图,教师指插图,指导背诵。
B、想像画面,同桌互背,指正。集体背诵。
六、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学生观察后,自由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范写,生写。
2、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七、读读说说
1、开火车读带有“日”字旁的字。
2、教师随意指一个字,学生组词,比比谁是“组词大王”。
八、扩展活动
1、说说阳光可爱吗?为什么?
阳光可以帮人类做些什么事?如果地球没有阳光,那会怎样?
2、画一幅图,表现阳光的美好。
第九课 影子
教材简析:
《影子》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宗旨在体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质疑讨论交流,提高读书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彡、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流程: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谜底是什么?(影子)
2、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影子”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影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学生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把不会的字圈上。
(2)识记生字,运用学过的方法,并小组交流。
(3)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笔画“”和偏旁“”。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
三、质疑讨论,把握重点。(鼓励学生质疑)
(1)影子为什么会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呢?
(2)为什么说影子是小黑狗、好朋友呢?
全班讨论,教师可利用活动挂图帮助理解。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同桌互读。
(4)指名读。
(5)全班分三组进行朗读比赛,评出优胜小组。
(6)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课下仔细观察,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在后、在左、在右?
附板书:
影子——小黑狗
关于教案范文1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材说明
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详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其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过少,所以在教学上重点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一分钟内自我检查订正,并跟同桌说说,你找到写错别字的原因。
3.导入新课。
二营造氛围,激发情感
1.屏幕呈现傣族人民泼水的欢乐场面。
2.去了西双版纳你最想干什么?
3.师生共演坐火车去西双版纳。
三整体感知体验欢乐
1.自由朗读课
(提醒朗读时注意读书姿势、表情等)
2.课件出示问题。
你能从文中找出描写泼水的句子和欢乐的场面吗?试试看,相信你能找到的。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回答完整,并对回答好的同学,老师示范表演泼水的`动作并送上祝福的话。)
3.屏幕出示泼水场面。
①指导学生有序观察画面。
②师生共演泼水的动作。
(让学生知道应一边泼一边送上祝福的话。)
③指名表演。
A生评。
B询问有几种泼水动作。
(老师举例点拔,让学生明白灌和泼的不同之处。)
④学生自由朗读。
朗读内容:“开始泼水了,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⑤指名读,师生共评。
⑥个人大挑战比赛读。
4.傣族人民为什么要互相泼水呢?
①生生互说。
②生自由朗读。
③小组比赛读。
5.如果你是傣族人民,泼水节这一天早上你会干什么?
四巩固练习,推向高潮。
(师带“记者证”)
1.傣族人民你们好,我是灵宝电视台的记者,询问一下,老爷爷你为什么要在清水里滴香水,撒花瓣?
2.小朋友,你的身上湿淋淋的,你高兴吗?
3.老妈妈,天色已晚你怎么还不回家呢?还想参加什么节目?
4.让我们看着这优美的环境,听着舒缓的音乐,跟随老妈妈一齐参加其他的节目好吗?(“老妈妈”领读第三自然段)
五学会祝福,练习说话
西双版纳这里的景色迷人,傣族人民热情,更让我们领略了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我真是不愿离去,在临走之时,把你们美好的祝福送给傣族人民好吗?
六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师生表演坐火车回学校。
2.屏幕出示:“吉”“祥”“淋”“湿”
A交朋友
B说说喜欢哪个词语
C识记方法
D书写时注意事项
E书写
七课外延伸,选择练习
1.把这欢乐的泼水节的热闹场景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
2.搜集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目。
3.依照《欢乐的泼水节》,任选一个其他民族有代表性的节目简单介绍。
关于教案范文15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注意到车辆的车轮花纹,加深对车辆的认识。
2、体会到合作做事的快乐。
准备:
各种颜色的颜料液、海绵、小碟子若干、玩具车、白纸。
活动与指导:
1、让幼儿把玩具车翻过来,看一看车轮上凹凸不平的纹路,并用手摸一摸。结合实物向幼儿解释什么是凹,什么是凸。幼儿理解后,让他们再次用手摸一摸车轮上凸起来的'部位和凹进去的部位。比一比它们摸起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布置幼儿将海绵在颜料液里泡一会儿,取出来后反过来放在碟子里(这一步视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而定。如果幼儿能力还做不到完成这一步骤,可以由教师事先泡好放在小碟子里,幼儿轮流使用)。示范指导幼儿把玩具车从海绵上经过,然后再把玩具车放在白纸上,从上面经过,拓出不同的车轮花纹来。幼儿拓完后,帮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名字。
3、等幼儿拓出来的花纹凉干后,每名幼儿选一份作品,把选出来的作品用胶水粘连起来,组成长长的彩带。组织幼儿比较一下,自己手里的一张花纹图案和长长的彩带相比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好看一些,和孩子们一起把彩带挂起来,用来装饰活动室墙面。装饰好后,让幼儿去找一找哪一条彩带是自己拓出来的。
【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鸡教案中班教案01-21
小班教案游戏教案01-13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安全教案 关于安全教案09-20
蔬菜教案整理 《蔬菜》教案11-01
语言故事教案中班教案11-08
大班游戏教案丢手绢教案04-06
大班游戏教案摆动的沙漏教案04-05
大班游戏教案好玩的陀螺教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