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5-02 11:10:31 教案 投诉 投稿
  • 大班教案 推荐度:
  • 《动物》大班教案 推荐度:
  • 《拜年》大班教案 推荐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荐度:
  • 《区分左右》大班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实用】大班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大班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目测10以内的数,并准确地说出目测的方法与结果

  2、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幼儿操作材料、彩笔、铅笔、橡皮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小熊开超市”引导幼儿探索目测的.方法。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目测出物体的数量。师:说一说:超市来了什么小动物?有多少?并出示正确答案验证。

  2、教师出示小猪图片,引导幼儿大胆说出目测的方法与结果。

  师:有几只小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你把你的方法用笔圈出来。3、教师归纳幼儿所运用的目测方法。(两个两个数,三个三个数,数群数…….)

  二、幼儿运用目测方法统计出超市货物的数量。

  1、教师启发幼儿用多种方法说出总数。

  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快速知道物体的数量?并将这种方法用笔画出来,并写出数字。

  2、个别幼儿讲述其它的目测方法。

  师:说一说,你还有什么目测方法?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3、教师总结:刚才我们共同发现了好多的目测方法,有两个两个数、三个三个数、五个五个数、数群数、接数…….,小朋友真棒!

  三、竞赛“比眼力”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将幼儿分两组,开展竞赛活动。比一比哪组能快速目测出货物的数量并予以奖励。

  四、游戏“评选优秀员工”

  教师提供操作材料,幼儿在规定时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布袋是幼儿园常见的体育锻炼材料,,孩子将双脚套在布袋里跳跃,可锻炼其跳跃能力。但对于大班孩子来说,简单的套布袋跳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会感到枯燥,怎样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下肢力量及动作的协调性呢?于是我想到了积木,用积木当障碍,通过孩子的自由组合可以让积木从高度和宽度等方面来提升跳布袋的难度,这样不但发展了孩子跳跃的能力,也发展了孩子活动的自主性,障碍的自由组合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促进了每个幼儿在不同的动作发展水平上得到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

  1.能动作协调、灵敏地套布袋跳跃障碍物。

  2.乐于与同伴合作搭建障碍物,并能勇敢地跳过,体验与人合作及跳跃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动作协调、灵敏地套布袋跳跃障碍物。

  活动难点:

  能跳过合作搭建的(具有一定高度和宽度)的障碍物。

  活动准备:

  音乐 布袋 积木 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幼儿呈两路纵队起步走进活动场。

  2.幼儿手持布袋棒,跟着音乐随老师做热身活动。师:“请小朋友去场地上拿好布袋棒,站在圆点上。”“让我们拿着手中的布袋棒,跟着音乐一起来活动一下身体吧!”

  ——此环节幼儿手持卷好的布袋棒入场,在节奏较强音乐声中做韵律操。一方面韵律操能让幼儿精神抖擞,保持良好的心情,另一方面有助于幼儿活动身体各关节,特别是腿部关节的活动,更为下面的跳跃动作的练习做好准备,再者做操的器械是布袋,对幼儿来讲较为新鲜,能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并与下面的环节相联系。

  二、基本活动

  1.第一次探索:自由玩布袋

  (1)提出要求。师:“我们的手中都有一个布袋,这个布袋可以怎么玩呢,请你去试一试,玩得时候和边上的小朋友空开一些,大家不要挤在一起,最后听到哨声时,请小朋友回白线上集合。”“听清楚我们的约定吗,集合的信号是什么?”“那好,请你去空的地方玩一玩布袋吧!”

  <<<1234>>>

  (2)幼儿自由玩布袋,教师指导。

  (3)集合交流玩法

  个别幼儿示范玩法。“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玩的?”(重点介绍:布袋跳。根据幼儿的示范教师小结动作要领:双脚伸进布袋底部,脚并拢踩稳站好,手提紧拎带,向前跳)

  (4)集体练习布袋跳。请你们也去布袋里跳一跳,听到哨声哨声跳回白的线上集合。“这回我们的约定是,听到哨声……(幼儿接跳回来)”

  ——第一次探索,是幼儿自由尝试的过程。给予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的机会,探索布袋的多种玩法。当幼儿介绍到“套布袋跳”这一动作时,教师则采用个别示范、儿歌小结、集体练习的方式,让幼儿掌握或巩固“套布袋跳”的动作要领。这环节主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自由探索玩法引入本次活动的重点“套布袋跳”。

  2.第二次探索:用布袋跳过单个跳障

  (1)布置场地:将积木横放、平放在白线两侧;一块积木平放在场地中间。

  (2)提出要求“这是积木做成的障碍,你能跳过去吗?”

  (3)请一幼儿示范。“谁来试试?”根据幼儿的动作教师小结动作要领:双脚在布袋中并拢站稳,手提紧布袋的拎手,站在障碍前用力往前跳。

  (4) 幼儿分两组鱼贯过单个障碍路,教师指导。“在你们身后,都有一条积木铺成的障碍路,一路上你们会遇到高高低低宽宽窄窄(边说边用积木做手势)的障碍,你们能跳过去吗?”“那好,请你们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出发,过障碍的时候要提紧布袋的拎手,用力往前跳,不能碰到障碍,跳完后还是回到白线上站好。”

  (5) 集合交流:“祝贺你们成功跳过障碍路,送你们一个大奖,每人去取一块积木”

  ——此环节是第二次探索,出现了单个障碍,增加了“套布袋跳”的难度。主要采用了示范、讲解、练习的方式,强调了跳过障碍物应注意的动作要领。

  3.第三次探索:用布袋跳过多个组合的障碍

  两块积木组合障碍

  (1) 场地布置:12个黄色色方格,呈四列排列

  <<<1234>>>

  (2) 交代要求:“请两个小朋友一组,拿着你们手上的积木到黄色的方块上组合,组合出高高、宽宽的障碍,组合好了请你和好朋友试一试,如果能跳过

  ,表示成功;如果跳的时候障碍不小心弄倒了,你可以再练练,或者把组合的障碍物的难度再降低点。听到哨声,请带上布袋回白线上集合”

  (3) 幼儿2人自由组合,摆障碍、跳障碍。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将障碍组合得更高更宽。

  (4) 集合。请幼儿示范。“哪一组幼儿去试试?”“这些障碍物中,你们看看哪个最高?哪个最宽?”分别请幼儿示范

  (5) 幼儿自由选择鱼贯式跳2块积木组合的障碍路。

  a选择障碍路。 “老师把你们组合的障碍变成了4条障碍路,标有数字1的这排是1号障碍路,标有数字2的这排是2号障碍路,标有数字3的这排是3号障碍物,标有数字4的这排是4号障碍物,你想过哪一条障碍,就去数字后面的黄线上排队准备,请选择吧!”

  b交代要求:一个跟着一个出发,过障碍时手提紧拎带,用力跳过去,那如果不小心碰倒障碍了,怎么办?过完障碍路以后就到对面等其他小朋友。(跳完后坐地上边休息边等待)

  四块积木组合障碍

  (1)交代要求:请你们每人再去障碍上拿一块积木,4个好朋友一组,拿着积木去红色的圆圈上上,重新组合,组合好了以后4个人都去试试,要保证一组上的孩子都能跳过。听到哨声,到圆圈后面的红线上集合。

  (2)幼儿4人自由组合,摆障碍、跳障碍。

  (3)各组幼儿鱼贯式跳4块积木组合的障碍。

  ——此环节是第三次探索,套布袋跳过多个组合的障碍。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但是教师没有硬性要求幼儿一定要跳过多少高度和宽度的障碍,而是让幼儿从个体差异出发,根据自己的能力搭建适合自己的高度,给予不同能力的幼儿获得成功、挑战自我的机会。三次探索,动作难度从自由玩布袋、练习套布袋跳——用布袋跳过单个跳障——用布袋跳过多个组合的障碍层层递进。练习的方式也从个人——两人合作——四人合作富有变化、逐步递增。

  <<<1234>>>

  4. 游戏:夺取奖牌

  (1)交代游戏名称和玩法。我们要玩《夺取奖牌》的游戏, 要跳过障碍路—走过小路——取到奖牌。

  (2)商议游戏的规则:如果你跳过了每一个障碍,可以获得什么奖牌?如果你过障碍时把障碍撞倒了,或是绕过去了没跳,那可以拿什么奖牌?

  (3)幼儿游戏。

  ——此环节设计了夺取奖牌的游戏,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它可算本次活动的小**,一方面让幼儿巩固套布袋跳障碍的动作,另一方面让幼儿收获获得奖牌时愉快及成功的体验,让幼儿树立积极正确向上的运动观念。所以在活动中,我会提醒幼儿不要勉强,如果过不了可以绕行,并且要实事求是,给予自己正确的评判(得金牌或银牌)。

  5.放松活动,出活动室。

  (1)获得奖牌后,幼儿做出挥手示意、欢呼庆祝、摆造型拍照等放松动作。

  (2)讲评:鼓励没有获得金牌的幼儿不气馁,再接再厉。

  (3)收拾整理布袋、积木,出活动室

  ——结束部分动静交替教师带领幼儿做各种放松肌体的动作。一方面从先前紧张的情绪中平静下来,并对活动进行评价,整个过程考虑到幼儿地运动负荷,激缓结合。出活动室时,又不失时机的让幼儿整理材料并带出活动室,给予了幼儿自主整理的好机会。

  课后反思:

  此活动教师准确把握了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巧妙运用了幼儿园常见的体锻材料“布袋”,大胆设计了适合其身心素质发展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又极具新意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幼儿套布袋跳的能力。活动中我们更侧重孩子的自主探索、自主合作及个体差异,为此没有对孩子提出同一目标、同一要求,没有限制他们一定要跳过多少高度、多少宽度的障碍,力争让每个孩子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搭建适合自己的高度,给予不同能力的幼儿获得成功、挑战自我的机会。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看,我的设计及考虑让孩子们更乐于参与其中。最后的游戏环节:夺奖牌,如果能将四块积木搭建的障碍固定住,这样不但能使障碍稳固,也能使游戏开展得更顺利。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第52—54页的例题和第55页上的“做一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人民币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间的换算。

  2、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和注意节约的思想教育。

  3、初步培养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币值的人民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买东西要花钱,钱也就是人民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请教,也可以查找课外书了解有关人民币的知识,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你所了解到的知识。(学生汇报)(尽情地让学生发挥)

  同学们了解的知识可真不少,但每个同学了解的知识又是不完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新课

  师:请先拿出你们带来的人民币,分一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可以分成硬币和纸币;也可以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按照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将同一类人民币放在一起。)

  1、教学例1,认识“分”币。

  师:请从分币中分别找出1分、2分、5分硬币各一枚,说一说,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学生回答,电脑演示第枚硬币正反面图案。)指出: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以换钱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这几种分币间的关系。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得出结论:1个2分可以换2个1分,1个5分可以换5个1分。

  2、教学例2,认识“角”币。

  让学生拿出10分,并说说自己的拿法。(有的同学拿了10个1分,有的拿了2个5分,有的拿了5个2分。)

  说明:10分就是1角,10分既可以换成一枚1角硬币,也可以换成一张1角纸币(电脑演示),小学数学教案《《人民币的认识》教案》。教师板书:1角=10分

  角币除了有1角外,还有哪些?你怎样区分2角、5角?5角硬币你认识吗?它与5分硬币有什么不同?(电脑演示各种角币图案。)指出:“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53页例2的填空,了解角币之间的关系,然后请同桌同学互相兑币。

  3、教学例3、例4、认识“元”币

  让学生拿出10角,同桌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讲一讲元币的图案。板书:1元=10角 告诉学生“元”同样是人民币的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拿出指定的钱数,看谁拿的对、拿的快,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3、独立完成练习第1、2题。

  四、购物活动

  电脑演示小小商店的商品及其价格,学生选出最佳、最合理的方案,并对学生进行节约用钱,珍惜爸爸妈妈劳动成果的教育。

  五、为什么人民币中没有以3、4、6、7、8、9作数的钱呢?了解纸币两面各是什么图案。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1元——→1角——→1分

大班教案 篇4

  一、教材的选择

  本次体育活动的名称是“过小岛”,活动内容选自南京大班《健康》教材中“身体锻炼” 教育活动的第十二课(P80)。

  二、学情及教材分析:

  我班幼儿在中班阶段已掌握了双脚向前跳,双脚向上跳和左右两侧行进跳等一些跳跃动作,本次活动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跨跳动作,最终学会助跑连续跨跳,并通过游戏使幼儿的跨跳动作得到巩固,符合幼儿由易到难的学习特点,以及身体发展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上采取分散练习、自由组合练习、集体练习、分组比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活动,活动过程中注意掌握运动的.密度和强度。

  三、活动目标:

  以幼儿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为依据,结合本班幼儿动作发展的水平和幼儿比较活跃、好动的特点,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

  教幼儿跨跳动作,锻炼幼儿跳跃的能力。

  掌握好连续跨跳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的节奏。

  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活动的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跨跳动作。助跑自然,跨伸有力,落地后不停顿地向前跑,是这次活动要求掌握的动作要领。

  难点:正确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宽度选择起跨点,并调节步幅、落地较轻。

  目测好距离,选择好起跨点,关系到

  幼儿是否能跨过障碍物,调节好步幅、落地轻、有助于身体的平衡和减轻着地时对脑部的震动。

  五、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进行

  (一)准备部分 (约时间5分钟):(1)复习圈操、(2)变换队形、(3)走跑交替。为基本部分做好热身准备。

  (二)基本部分(约23分钟)幼儿实际练习时间约14分钟活动密度恰当 ,活动量脉搏指数约1.5—1.6。

  (1)幼儿自由组合玩圈,请个别组玩给大家看,引入课题。

  (2)老师讲解示范跨跳动作,让幼儿知道动作名称。

  (3)动作分解:一脚蹬地跃起另一脚向前跨,同时身体重心向前移带动后腿跨过障碍物,接着向前跑,突出重点。

  (4)幼儿分散练习,在练习中探索找到最好的起跨点,调节好步幅保持身体平衡,解决难点。

  (5)幼儿集体练习:通过助跑跨跳,落地后不停顿地向前跑,充分利用场地拉大距离练习,增加强度、密度。

  (6)提高动作难度练习,在掌握好助跑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动作难度,练习助跑连续跨跳,做到动作连贯,节奏稳定,最终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

  (7)游戏“过小岛”用接力赛的形式,让幼儿在遵守游戏的规则下,巩固连续跨跳动作,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竟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结束部分(约3分钟)安排放松舞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身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来结束本次活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及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初步学习随乐曲有节奏地进行身体动作。

  2、鼓励幼儿在歌曲活泼、热情旋律的感染下,积极愉快投入活动。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事先适当欣赏该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送我一枝玫瑰花》的乐曲,掌握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感受新疆民歌活泼、欢快的风格。

  1、让幼儿听第一遍乐曲,说说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教师介绍乐曲的基本特点(新疆民歌)。

  2、让幼儿听第二遍乐曲,感受ABA的`曲式结构。

  3、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两拍拍一下手,感受乐曲的基本旋律及附点、切分音多的特点。(两遍)

  二、倾听乐曲,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身体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重点强调合节奏地做动作和表现音乐的强弱变化。

  2、教师将幼儿想的身体动作编入进去,幼儿观看教师表演。

  3、幼儿跟随教师做身体动作。

  4、个别幼儿带做。(遍数视幼儿的情绪而定)

  三、幼儿随音乐跳新疆舞。

  活动反思:

  活动在幼儿阶段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走进音乐的天地,操作性强,幼儿理解音乐内涵。我们尝试运用多种感官通道共同参与,幼儿需要在听觉、视觉、肢体运动及言语的充分协调下,获得艺术体验。我通过让幼儿反复听音乐,并引导他们用语言、肢体动作、敲击物品、敲击乐器等多种方式来表现节奏,调动了多个感官,通过不断变换幼儿手中的物品,增加难度,引导幼儿在欢快的游戏中反复练习节奏型,不仅让幼儿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情绪情感,更让他们从中获得了艺术体验。

大班教案 篇6

  教育目标:

  1、自己动手制作有线电话机,培养幼儿动手、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大致能分清声音在三种导体中的传播情况。

  3、培养幼儿对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教师做好的成品一个。已在底面穿好孔的旺旺牛奶罐子每人一个(半成品)、塑料绳、毛线和铁丝两人一条,教师用的钳子,幼儿记录用的纸笔。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在谈话的过程中引起幼儿对自制简易电话机的兴趣。

  1、你知道两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吗?

  2、你想不想自己拥有一部电话机呢?

  二、制作电话机(全班幼儿分成三组,一组用塑料绳做,一组用毛线做,一组用铁丝做。)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罐子,两人一根绳子,请幼儿自己结对。

  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将塑料绳的一端从罐子后面的孔里钻进去,想办法打一个比孔大的'结,将两个罐子系在绳子的两端。(对用铁丝制作的那组幼儿教师需要特别的帮助,帮助幼儿将结打好)

  三、请幼儿辨别声音并记录。

  1、两名幼儿合作完成后,将电话线拉直,一名幼儿讲话一名幼儿听,说完后可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2、再请幼儿合作尝试听听毛线和铁丝作电话线的声音效果,请幼儿分辨听到的声音的大小效果,再记录在表格里。

  3、幼儿总结三种不同电话线的电话机声音的大小。

  4、教师小结。

  四、结束活动。

  反思:

  1、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对这个活动投入较多,虽然在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难,部分幼儿丧失对活动再继续的信心,但幼儿互相帮助和教师给予帮助克服困难,完成探索活动,保持对活动的极大兴趣。

  2、让幼儿大胆地开展活动:“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哪个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孩子与科学接触的过程应该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此,科学活动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体验未曾经历的独特经历。这一点在本次活动体现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人人都是一个科学家。

  3、教师适当提供帮助:活动应该体现幼儿的自主性,但不是听之任之,对于幼儿而言,他们在进行了科学探究是会有难度,教师给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孩子们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我非常关注他们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关注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4、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学校教给学生什么最有价值?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之后,还留在学生大脑中的那一部分东西。”我相信孩子的探究能力、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大班教案 篇7

  准备

  相关四个情节片段的PPT组合,整本图书的PPT,人手一本图书。

  目标

  会有声有色地描述老鼠遇险的四个情节片段,并能完整编讲故事。

  会寻找画面上的物物关系,了解故事角色个性,学习评判角色行为。

  过程

  1.以PPT的形式出示图书前后环衬,诱发幼儿对前期阅读经验的回忆。

  2.幼儿集体编讲前半段故事。

  (1)播放相关四个情节片段的PPT组合,引导幼儿边看边集体编讲,重点提醒幼儿编故事的方法:用上好听的词、句(如象声词、动词、形容词、比喻句等),设计对话等。

  (2)分析两只老鼠的个性。

  师:前半部分主要讲了谁?讲了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小老鼠是怎么样的?

  3.阅读后半部分故事内容并编讲。

  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阅读图书后半部分,教师鼓励幼儿边看边共同编讲故事。

  4.集中交流。

  (1)教师逐页播放故事后半部分的PPT,幼儿以“故事接龙”的方式讲述后半部分故事。

  (2)分析猫的个性。

  师:后半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事?这是一只怎样的猫?如果以后猫和老鼠再次相遇,他们会怎么样?(鼓励幼儿模仿角色对话。)

  析:这是活动的`第三阶段——分析式阅读,主要是编讲故事,分析故事角色个性。

  分析式阅读特点

  1.教师能抓住此书分为明显的前后两段,且每段有不同主角的特点,引导幼儿分段编讲故事,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2.教师根据前半段四个故事片段的共性即重复的对话,引导幼儿运用前期阅读经验,有声有色地以对话的方式集体编讲故事,既满足了幼儿的表演愿望,也节省了时间。而故事后半段由于内容简约、角色形象夸张,教师选择让幼儿以接龙的方式进行编讲,既变换了学习形式,保持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更多幼儿参与。

  3.教师在对故事角色个性的分析方面,变以往的集中评析为段落学习中的插入评析,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使自己快乐的方法,生活中保持快乐的心情。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活动准备:

  表情图片、《表情歌》磁带、《幸福拍手歌》磁带、幼儿自己开心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1、幼儿入座后,师出示镜子说:今天老师带来一个东西,请你们们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啥表情?(幼儿一一看,并举手回答)知道吗?老师的这个镜子可是个魔镜。

  2、放哭声,询问幼儿:宝宝为啥哭?(幼儿举手回答)不开心对人有何影响?(幼儿回答)宝宝如此的伤心,我们应该如何去安慰他?(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后,放宝宝的笑声。

  师小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经常不开心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快乐起来,知道吗?在一个城堡里有一个快乐的公主,最近很难过,为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播放课件)

  二、教师讲故事并提问:

  1、小公主住在哪里?她为什么不快乐?

  2、你能想办法让小公主快乐吗?

  3、小公主后来找到快乐了吗?她是怎样找到快乐的?

  4、小公主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如果不开心了,你能用什么办法让自己快乐吗?

  5、如果你不开心了,你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快乐起来

  6、小朋友你快乐吗?快乐的时候你想做些什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的快乐。)

  三、欣赏自己开心的照片,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经验,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开心,并相互模仿同伴开心的样子。

  1、刚才小朋友说的很开心,小魔镜给大家排了照,咱们一起来欣赏(大屏幕出示幼儿开心的照片)

  2、请幼儿模仿照片上开心的笑脸。

  小结:我们有很多方法使自己快乐,快乐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生活中要保持快乐的.心情。

  建议:

  1、科学目标、艺术目标都没有。

  2、科学活动主要以探索为主,科学与艺术启蒙整合,其核心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借鉴艾斯纳审美教育理论,重视幼儿科学与艺术启蒙整合欣赏教育对幼儿审美创造力形成的影响、作用,规划增加幼儿科学与艺术启蒙整合欣赏教育审美感知、观察的内容,使幼儿积累大量审美形象的表象,并在科学与艺术启蒙整合教育活动中充分的创造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但从本活动来看,是一节不折不扣的语言课。

  3、从语言课角度来看还算不错的课。

  就语言课来说:

  1、开门见山,律动进活动室可直接选用<表情歌>,进教室坐定后可以询问幼儿听音乐后的感受建议教师在幼儿做律动进教室师和孩子一起做律动。

  2、当在讲述小公主伤心难过时,可以先让幼儿展开讨论,公主为何难过?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

  3、在故事讲述故事结束后,老师只是提问:如果你不开心了,你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快乐起来,建议再加上:如果你的朋友不开心了,你有什么办法使他快乐起来?(让幼儿体会“帮助了别人,别人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快乐在朋友的关怀中,在朋友的微笑里。”)

  要求教师根据去市里观摩的活动重新准备科艺活动,下周一,继续听此老师的课。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准备

  皮筋、小椅子若干在场地周围自设成渔网。音乐磁带

  活动场地一

  活动目标

  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游戏。

  练习跳、跨、钻、爬、滚、的基本动作。

  增进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进四肢肌肉的力量。

  重难点

  快速钻爬地协调性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伴随着音乐《三条小鱼》和《螃蟹歌》,幼儿复习"游"的动作,并和教师一起学习"爬行"动作入场。

  2、基本动作。

  (1)基本动作练习。

  师:我们小螃蟹们长得多结实呀!呀!河面上来了一艘小船还设下了一个个陷阱(手指场地中的椅子、皮筋)!这可是要抓住我们的地笼啊!小螃蟹们,你们试着去挑战这些地笼吧!

  幼儿尝试钻、爬或跨、跳等不同的玩法,自由玩。

  师:我们刚才尝试了不同的玩法,现在请小螃蟹们告诉我,你是怎样过地笼的?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尝试各种玩法。提醒规则:不可以碰到皮筋变成的地笼,否则就会被地笼缠住脚,渔民们会抓住你的。

  ①跨地笼。

  将皮固定在小椅子靠背中部,请幼儿跨过去。

  师:我们小螃蟹们打开你们的长腿,勇敢地从地笼上跨过去。

  ②跳地笼

  哎呀,我刚才发现有的小螃蟹是用两只脚并拢着,一起跳过去的。(请个别幼儿演示)你们敢这样过去吗?(皮筋可以相应变矮)

  幼儿练习跳的动作。

  ③钻地笼

  师:勇敢的小螃蟹们累了,我们得让我们的`长脚休息一下了(原地坐下,揉揉腿。同时,请配班老师将皮筋改至椅子顶部靠背)。哎呀!不好!渔民们来了!他们已经从水面上来了,为了不让他们发现我们,我们得赶紧从地笼下钻过去。注意:不能碰到皮筋,否则就会被渔民发现。

  幼儿从皮筋下练习钻的动作。教师在一旁指导,会钻的幼儿可加深难度--速度(以游戏口吻提醒:"快!渔民来了,马上要发现你了!")

  (3)师幼一起探索地笼的其他玩法。

  师:刚才地笼是横着放的,现在,渔民们发现捉不到螃蟹,他们布下了天罗地网,那我们该怎样过地笼呢?

  ①游戏:小螃蟹过地笼。

  将皮筋纵横交错、高矮不等(最高高度高到孩子的平均身高,最低低到孩子钻爬时小屁股的高度)地摆放在场地中,供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过地笼。

  ②游戏:小螃蟹比赛过地笼。

  在场地一中练习。即:两队人数相等的幼儿,必须先钻过三组椅背中部搭的地笼,然后在跨或跳过两组椅背高处搭的地笼,再由场地外绕回来回到队伍最前列,与等待的幼儿接掌后再返回队伍最后。而在队前等待的幼儿,必须等过完地笼的幼儿和自己拍过手后,才可出发。

  3、放松活动。

  小螃蟹们顺利地过了地笼。瞧,河面上的渔民们划着渔船回家了。我们小螃蟹们也累了,也该回家了。来!我们学着渔民们划船回家吧。(播放《划船歌》音乐)在音乐声中,幼儿做伸伸手、弯弯腰、甩甩腿的放松动作。

  师:其实,过地笼还有好多方法,比如,女孩爱玩的那种跳皮筋法、男孩爱玩的翻筋斗法等等,只要我们动动脑筋就会有许多好玩的办法。我们下次再来玩一玩。儿童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 感受欢快流畅的乐曲风格,结合图谱了解ABA的曲式结构。

  2、 感受并用肢体感应乐曲A段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

  3、 借助故事情境加以想象,体验倾听、辨识、表现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飘带、矿泉水瓶、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韵律导入

  二、倾听感受

  1、初次倾听,幼儿与教师交流初步的感受。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乐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放音乐)

  2、引入故事情境,分享音乐联想

  师:这首曲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师讲述故事)这个小精灵真厉害!你们想不想也来变变这个魔法呢?(请幼儿先观察教师变)

  我在变魔法的'时候做了哪些动作?

  3、了解乐曲结构,描绘图谱

  师:小精灵告诉我,变这个魔法汤有一个步骤,这个步骤可千万不能错,一错就变不出来了,现在我来把这个步骤画下来,这样我们就不会弄错了。(放音乐,师画图谱,带着幼儿理解图谱)

  4、跟随图谱动作表现

  师:现在,我们也来变一变这个魔法汤吧!(放音乐)

  三、体验A段

  师:小精灵在搅拌魔法汤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放A段,引导幼儿感知乐句的渐强、渐快)(发放瓶子)

  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感应旋律的变化。(放完整音乐)

  四、游戏《小精灵的魔法汤》

  1、根据音乐表现故事情境:搅拌——变——搅拌(此次游戏玩两遍,第一遍没颜料的瓶子,第二遍有颜料的瓶子)

  2、调整游戏要求,增加情趣再次游戏

  增加皱纹纸飘带与魔法瓶,增添情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1-21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其他教案:圣诞贺卡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其他教案:孤单的斑鸠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游戏教案:好玩的绳梯_大班体育教案07-07

大班艺术教案:捏面人_大班体育教案07-07

大班健康教案:保护牙齿_大班健康教案07-07

大班体育教案:跳短绳_大班健康教案07-07

大班艺术教案:欢乐秧歌_大班艺术教案07-06

大班综合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综合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