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本课时是百分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很少关注农业中的成数,贸然地与数学知识、课本中的百分数内容联系起来,欠缺知识间的沟通,所以需要教师规范、指导形成系统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来展开教学。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特作如下设计:
1.复习旧知,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
温故而知新。在教学中复习旧知,达到与新知间的贯通。本节课在学习新课之前,设计了三道复习题,其目的是通过复习让学生回忆把分数和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巩固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解法。通过复习为新课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
2.交流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由于有百分数的应用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没有过多的进行讲解,而是采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的有关成数的资料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2 1.36
2.李庄去年种小麦50公顷,今年种小麦60公顷。今年比去年多种百分之几?
3.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吨?
师:农业收成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有时也可以用另一种表示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成数。
(板书课题:成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探索新知
1.成数的意义。
师: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增产两成”“减少一成”等描述,这里的“两成、一成”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成数。
(1)质疑:什么是成数呢?
(2)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3)教师明确: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4)举例说明:“一成”就是十分之一,“二成五”就是十分之二点五……
2.把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1)课件出示:把下列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三成 三成五 七成 九成四
(2)小组探讨,找出改写方法。
(3)指名汇报:先把成数改写成十分之几,再改写成百分数。
3.教学例2。(理解成数的含义,解决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学生读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
(3)节电二成五是什么意思?
(4)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路,板书解题过程:
350×(1-25%)
=350×0.75
=262.5(万千瓦时)
答:今年用电262.5万千瓦时。
师: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改写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掌握把成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再出示实际问题,很自然地就能把成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百分数问题。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应用题.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线段图的画法及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各自所用的学习用品的价钱)
1.教师:我想买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又合适.正好同学们做了调查,谁愿意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如:这种钢笔很好用,每支8元.
师问:我要卖6支,需要多少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数量关系?
列式:8×6=48(元)单价×数量=总价
2.教师:刚才我看到××的铅笔很好看,他告诉我买这3支铅笔共花了4元5角,我想买这样的10支,要花多少钱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则问:要想知道10支这样的铅笔要花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什么?(单价)
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单价?(总价 ÷ 数量 = 单价)
3.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讨论,学习新知.
1.出示例3: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1)请学生自由出声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小组讨论: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并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3)教师提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按照题目的意思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各组汇报,全班重点围绕“线段图的画法”、“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展开讨论:
“照这样计算”即按照3个书架是75元这样的单价去计算5个书架的价钱.每个书架就是75÷3=25(元),
(5)按照刚才的思路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 ÷ 3 = 25(元)
b.买5个要用多少元?
25 × 5 = 125(元)
教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订正:75÷3×5
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请检验这道题.
教师指名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第三个条件改为“ 6个、9个、 12个”,问题不变,仍求要用多少元?怎样列式?为什么?
2.将第三个条件改为“200元”,问题改为“可以买多少个书架?”成为例4.
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 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重点讨论:线段图应该怎样改?这道题要先求什么?
③学生独立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3=25(元)
b.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00÷25=8(个)
④共同讨论:怎样列综合算式?为什么要给75+3加上小括号?
200 ÷(75 ÷ 3)
⑤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
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改为“400元”、“800元”、“1000元”,问题不变,应该怎样列式?
3.请同学们自己试做下面两道题.
①一辆汽车2小时行70千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
②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麦2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订正:
①a.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0 ÷ 2 = 35(千米)
b.7小时行多少千米?
35 × 7 = 245(千米) 70 ÷ 2 × 7
②a.每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
250 ÷ 5 = 50(千克)
b.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1750 ÷ 50 = 35(时) 1750 ÷(250 ÷ 5)
请学生分别说说各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教师提问:比较例3、例4和试做(3),每两道题之间的相同地方是什么?不同地方是什么?解题思路上有什么相同地方?
使学生明确:从应用题的结构上看,前两个条件相同(给出了总数量和份数),都有“照这样计算”的语句,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从解题思路上看,第一步都要求出单位数量(即每份数是多少、单价、速度等),教师点题,出示课题:归一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发展思维.
1.独立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先求什么,再列综合算式.
①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看多少页?
②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全书128页,多少天可以看完?
2.在正确的算式后面画“√”,并说出为什么.
①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家离学校720米,要走多少分钟?
A.300 ÷ 5 × 720 B.720 ÷(300 ÷ 5)
C.720 ÷ 5 ÷ 300 D.720 ÷ 300 ÷ 5
②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 1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A.300 × 5 × 15 B.300 ×(15 ÷ 5) C.300 ÷ 5 × 15
(3)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下面的应用题.
某食堂4天用大米800千克,照这样计算,1600千克大米够吃几天?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解题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12个同学一共可以糊多少个纸盒?
2.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要糊154个纸盒需要多少个同学?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到底有多少解法
活动内容
用多种方法解答“归一应用题”.
活动目的
学生通过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锻炼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
活动过程
1.出示讨论题:500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200千克,照这样计算,1500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多少千克?
2.小组合作,用多种方法解答;组间可进行比赛,看哪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3.学生分组讨论.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正归一法:先求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 200÷500×1500
(2)反归一法:先求要榨1千克花生油需多少千克花生? 1500÷ (500÷200)
(3)倍比法:先求1500千克花生是500千克花生的多少倍? 200×(1500÷500)
(4)列方程,解:设1500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x千克..1500÷X=500÷200
(5)假设法:假设1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200千克,那么,1500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200×1500千克,再根据实际÷500即可.200×1500÷500
4.集体交流探讨,达到共同提高.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观念.
2.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理解他们的含义,会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观念.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回忆旧知.
(1)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长?
(3)把3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多少支?
教师明确:通过仔细观察这几道题中都有平均分,就是使每一份者都是一样多.通过刚才的分,我们可以看出,平均分后,每份都能得到一个整数,可以用一个整数来表示.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每一次平均分后都得到一个整数,这儿有一个,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同学,那么怎么分才使两个同学觉得呢?每份得多少?只有分得同样多,才能使每个同学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导入.
【出示图片例1】这半个饼可以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吗?那么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2.教学例1:认识 .
(1)认识一个饼的
①出示图片例1.
②教师说明:把一个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就是这块饼的二分之一
(板书: )写的时候先写一,再写2,最后写1.
③学生看图独立想 表示的意义.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 表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
教师提问: 一、2、 l各表示什么?
学生:一表示平均分,叫做分数线,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l表示取的份数.
师强调:写的`时候,注意这条线要写得平直,横线上、下的数要对齐.
(2)指导读写
(3)反馈练习
①引导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试析出它的 ,涂上颜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写 .
教师提问:折法不向,拆出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每一份都是这张纸的 ?
②判断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为什么?
3.教学例2:认识
(1)【出示图片例2-1】
教师提问:通过看这幅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并给它涂上颜色,涂完后小组讨论判断对错.
巩固意义: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三份,阴影部分表示这个圆的三分之一.
(教师板书: ,读作:三分之一)
(3)拿出准备好的彩带,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剪下它的
4.教学例3、例4.
(l)引导学生每人拿出两张长方形的纸,按例3、例4的要求做,做完后填空.
(2)同桌讨论,教师各组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集体反馈: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怎样?
教师贴图:
(4)判断.
下面哪个图的涂色部分是 ,在()里划.
5.教学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直尺和彩笔,在长方形纸上画出1分米长的一条线段,把它平均分成10份,标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么写?
(2)小组讨论,看图.
(3)群体讨论.投影展示学生的答案,师贴出放大图.
教师提问:数一数,这条线段上有几个 ?
教师明确:把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十份,每份都是它的 ,它有10个这样的 .
6.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几分之一)
三、课堂练习
1.填空: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把一条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它的 .
2.判断:
(1)
(2)把一块蛋糕切成7块,每块是它的 ( )
(3)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它的 ( )
3.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 ),每份长( )米.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五、课后作业.
1.小军跑步,他跑了全长的 ,请你在线段上表示出来.
2.读出下面各分数.
3.写出下面各分数.
六分之一 九分之一 十二分之一
十分之一 七分之一 二十分之一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本课题教时数:本教时为第7教时备课日期8月31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教学新课
二、 巩固练习
三、小结
四、作业
1、解答应用题。
学校舞蹈队有32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合唱队有多少人?
一人板演。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2、引入新课
1、教学例3
(1)读题,说明条件和问题。
问:题里哪个月份的产量与呢个月份的比?要先画哪个月份产量的线段?(画线段图)表示五月份产量的线段要怎样画?(画线段图)增加的台数是哪个数量的1/5?要求什么问题?指的线段上那一部分?(在线段上表示)
(1)讨论:这道题例哪个数量是单位1?为什么?哪个台数是四月份台数的1/5?
要求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多少台可以怎样想?
(学生看着线段图,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指名学生口述。
(2)按照这样想的'过程,列式计算。
(3)小结。
2、教学试一试
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现在的价钱比原来降低了是指降低的价钱是哪个数量的?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哪个数量是单位1的?
解答这道题可以怎样想?
学生练习。
问:数量关系式什么?为什么用原价乘就是降低的价钱?
从上面解题的过程可以看出,解题学习的应用题也和前一节课一样,关键式先确定单位1的数量,接着要弄清与题里几分之几对应的式什么数量。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就等于与它对应的数量。
1、练一练1
2、练习三7说出单位1的量
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3、练一练2
口述思考过程。提问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练习三10
口答算式和结果。
为什么用求枣子比栗子多的吨数?
5、练习三12
练习三8、9、10
板书: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对应数量
课后感受
充分借助线段图使学生理解此类应用题也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个别同学要加小灶.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调查、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能力。
3. 对学生进行不挑食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学生们的健康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前边所学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小数乘除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两份午餐
你喜欢吃哪份午餐?为什么?
其实我们的午餐也很有学问,你们想不悳知道到底有什么秘?
二、分析比较
请同学们看一个11岁左右的儿童,午餐大约需要蛋白质33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以及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
你有什么想法?
让我们看一看我们所吃的食物当中各个成分的`含量是多少?
出示:每100克食物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三、计算两份午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比较一下哪份午餐达到了标准?
那么怎样计算呢?请你说一说。
动笔计算。
四、总结
看来我们真的不要小看我们的午餐,要想健康的成长就不要挑食,要合理营养配餐。
五、作业
计算自己的午餐,向家里提出合理化建议。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及第25页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系统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汇报交流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引导学生得出: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要求每分钟完成8-10题。]
5、完成练习六第1题,夺红旗比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6、完成练习六第2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运用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掌握得数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的特点。]
六、总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能正确地分析应用题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使学生能合理地选择解答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写出等量关系式
(1)二月份生产的洗衣机比十一月份的2.5倍少1500台。
(2)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8千米,2.5小时相遇。
2、用X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
(1)一个数与7.6的和的2倍是24.8。求这个数。
(2)一个数除1.6等于2300减去2.8乘以450的积,求这个数。
一、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一辆汽车装运大米和面粉。大米装了X袋,每袋重90千克,面粉装了52袋,每袋重25千克,共运大米和面粉4吨。
(2)百货公司进一批羊毛衫,进货价X元,出售价是进价的1.2倍,每件得毛利36元。
二、复习指导。
1、红星机械厂用9千克钢材制造一种机器,每台用钢材52千克,制造80台后,改进工艺,每台只用刚才45千克。余下的刚才还可以制造这样的机器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
(1)学生独立解答。
(2)交流反馈。
A、算术方法。
(9-52×80)÷45
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B、列方程解答。
52×80+45X=9
请说出相应的另几个方程,并说出数量关系。
(3)比较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
2、按照解方程应用题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1)四、五年级同学工植树187棵,五年级同学植树的.棵数是四年级的1.2倍。四、五年级同学各植树多少棵?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相距175.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驶52千米,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的1.25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3、引导
今天复习了什么内容?说说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三、独立作业。
复习五的其余题目
四、布置作业
作业本[81]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
3.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 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米(m) 厘米(cm)
2. 用手比一比1米和一厘米有多长?
3. 你能正确使用这些长度单位了吗?
(1)房子高约4( ); (2)一支铅笔长18( );
(3)米尺长100( ); (4)课桌高约7( );
二、互动解疑
1. 认识分米
(1)猜一猜课桌高约7什么呢?
板书:分米dm
(2)探究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你对分米还有哪些了解?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3)剪一剪,1分米到底有多长?你能从纸条上找出1分米,并把它剪下来吗?
(4)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分米?
(小棒、光碟盒的长度……)
(5)我们的直尺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2分米)
2. 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1)请同学们在米尺上找出几个1分米,并汇报
0——10 10——20 40——50 90——100
(2)1分米与1米之间的关系
①在米尺上数出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
②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
所以1米=10分米 1m=10dm
3. 认识毫米
(1)请你先估算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
(2)讲述:当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得更精确,我们要用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①关于毫米,你都知道些什么?
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所以1厘米=10毫米 1cm=10mm
②建立1毫米的表象
A:一张IC卡,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的长、厚度。
B:课堂练习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4. 阶段性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精确,我们还可以用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
三、实践运用
1. 填一填
2dm=( )cm 70mm=( )cmm 800cm=( )m
6m=( )dm 80cm=( )dm 3m=( )cm
2. 画线段
①20mm ②3cm5mm ③2dm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的长约( ); 课桌宽约( ); 一栋楼高( );
数学书厚5( ); 小亮身高135( ); 课桌高9( )。
四、总结评价
比划所学过的长度单位。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6~49页例1~例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观察、比较、概括、实践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模拟钱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通过看录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2.对人民币你有哪些了解?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随机处理。
二、探究新知
1.独立识别人民币。
2.说说识别方法。
3.分类。
(1)纸币、硬币各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2)元币、角币、分币的币种?介绍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
4.和电脑娃娃比赛,看谁先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5.例2:购物游戏。
6.独立完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汇报。
7.例3。
9.实践应用
1元钱能买什么?
10元钱能买什么?
三、拓展创新
1.每个书包35元。
(1)我的钱正好买一个,你猜猜我最多有几张面值十元的?
(2)如果付的钱全是面值十元的,你猜猜我付了多少张?
2.谈话升华。
四、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2-24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1-14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07-12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02-24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03-31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01-24
小学数学教案【精】01-24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01-24
【热】小学数学教案01-23
小学数学教案【荐】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