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推荐度:
- 幼儿小班创意美术教案 推荐度:
- 小班美术活动优秀教案 推荐度:
- 小班美术《春天的树》教案 推荐度:
- 小班美术《糖葫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有关小班美术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教案目的:
1 教会幼儿认识直线、曲线等线条。
2 使幼儿画出线条。
教案准备:
笔、纸
教案过程
1 教师先出示各种线条,教会孩子认识这些线条并能说出来。
2 教师在黑板上教孩子画各种线条并说出每个线条的`特点。
比如:画直线时要注意笔不能晃。
曲折线像鲨鱼的牙齿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齿!
波浪线也是一上一下,不过没有尖尖的牙齿
螺旋线像蜗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3 幼儿自己画线条,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即时纠正。
4 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
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战胜大灰狼的绘画活动,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2、初步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3、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听故事《战胜大灰狼》,理解“篱笆”的含义。
2、小鸡头饰若干(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鸡妈妈头饰一只,大灰狼头饰一只。
3、录音机一台,录有欢快、沉闷的音乐磁带一盒。
4、粉笔数盒放在“小鸡家”周围。
活动过程:
1、老师扮作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一起随音乐做起床、做操、吃米等模仿动作。
2、插“篱笆”,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1)第一次袭击,激起幼儿插“篱笆”的兴趣。
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走到小鸡的家门口,嘴里不停地说:“我的肚子饿极了,小鸡的肉好香啊!”老师嘱咐幼儿别害怕,并不时地对作出反击,突然摔了一跤,狼狈地逃回了家。
(2)插“篱笆”,初步学习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师:
幼A:“我要把大灰狼打死!”
幼B:“我拿枪把大灰狼枪毙掉!”
幼C:“我们躲在家里不出去!”
师:“我的孩子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妈妈喜欢你们!这样吧,我们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
教师先让幼儿观察插“篱笆”的过程,教师边插边讲:“我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要从上到下直直地插下来,插得长一些,多一些,不让大灰狼钻进来”。然后幼儿练习插“篱笆”。
(3)大灰狼第二次袭击,补插“篱笆”,部分幼儿继续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第二次恶狠狠地出现了,边走边说:“哇,插上了这么多篱笆,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钻进去。”幼儿跟随着老师观察的.行迹,当发现“篱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就钻进来的时候,老师鼓励幼儿勇敢些,马上补插上“篱笆”。过了一会儿,大灰狼看了看,说“今天实在太累了,下次来一定吃个饱!”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4)继续插“篱笆”,用粉笔在地上画密密、长长的直线。
师:“看来大灰狼还会来,我们的家还不够牢固,怎么办呢?”
幼A:“我们再多插些篱笆!”
幼B:“我们搬走吧!”
幼C:“我们把篱笆插得长长的!”
师:“孩子们的办法真好,我们一起再插上些篱笆,插得直一点,插得多一点,插得长一点,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补插“篱笆”。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
3、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声响起,大灰狼第三次出现,围着小鸡的家走来走去,不时地用肩膀挤挤“篱笆”,还气呼呼地说:“这里的篱笆太多了,怎么也进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庆祝胜利。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下来,基本目标能够达成,幼儿能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孩子们在做做玩玩、动动小手的活动中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活动中锻炼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左右手协调能力以及手部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并讲述裙子的款式、色彩和图案,体验丰富的造型和色彩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2.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连衣裙,用边折边剪和开天窗、长小苗的方法剪出裙子的'各种花纹。
3.选用间隔、对称、渐变的方法,创造性地印染作品。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连衣裙的图片,不同款式的连衣裙剪纸漏印作品。
2.剪刀,笔,油画颜料,海绵球等。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各种连衣裙的图片。
(l)教师:你喜欢哪一件裙子?这件裙子给你什么感觉?它像什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领子是什么样的?腰部是什么样的?袖口是什么样的?裙摆是什么样的?
(2)教师:裙子上面有什么?是用什么花纹或图案装饰的?是怎么装饰的?这些花纹怎么剪?(长条花边、对称图案等)
2.幼儿创作。
(1)重点:独特的款式。
(2)难点:各种花纹的剪法。
3.拓印。
(1)教师: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是怎么印的?(请小朋友讲述或演示)三种颜色可以怎么印?还可以怎么印?
(2)指导幼儿进行漏印活动。
4.展评幼儿作品。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练习剪各种款式的连衣裙。
☆区角活动练习运用叠印、散点等方法将作品印制得更漂亮。
评析
在本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款式的连衣裙图片,供幼儿创作前欣赏。欣赏时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积累丰富的有关连衣裙的经验,并和幼儿一起归纳,提升他们的审美经验,理清设计思路。
小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乐意参与印画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 、学习用多种手法进行印画,感知色彩、图案的美。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调好的水粉色。
2、白纸人手若干,纸卷、笔套、印章、瓶盖各若干。
3、背景音乐:《摇篮曲》和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
1、老师播放课件,幼儿欣赏各种花纹的被子。
2、说说见到的.花被子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一条?
二、感知颜色
1、观察课件的最后一张,引导幼儿说出这条被子用了什么颜色?
2、老师介绍印画小被子的材料,并示范印花的方法。(用印章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分散拍印在纸上,再用纸卷蘸上另一种颜色在纸的空隙间拍印。)
三、幼儿操作
1、师:小朋友,你们的午睡室每人都有一条漂亮的花被子,可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却只有白被子,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忙把它们的白被子变成花被子,你们愿意吗?
2、幼儿开始印画,老巡回观察。提醒幼儿注意用完的材料要放入原来颜色的盆中,手脏了在抹布上擦干净。(播放背景音乐)
3、教师个别辅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引导个别能力强的幼儿选择多种材料或颜色创作。
小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叶子是各种各样的,能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述,并尝试用落叶进行拼贴画。
2、自然融入情境,乐于参加活动,体验亲情,萌发关爱自然的情感。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利用散步活动,采集和捡拾落叶。
2、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幼儿感受深秋的凉意。
3、自制两棵树。
4、粘贴材料(固体胶、双面胶、白纸和纸工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一:小树叶离开了妈妈
1、出示落叶飘落的两棵树,让幼儿观察落叶的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提问:小树叶会飘到哪里去呢?
它们离开了妈妈会去干什么呢?(幼儿交流、表述)
二、情景创设二:教师出示许多用树叶粘贴好的画,让幼儿仔细观察
1、师幼讨论:怎样和小树叶宝宝打招呼呢?
2、教师提问:树叶宝宝变成了什么?
你们会不会用树叶贴画呢?
三、情景创设三:认识常见的树叶宝宝
1、相互交流分享树叶宝宝的名称。
2、想象描述树叶宝宝的'外形特征。
四、情景创设四:送小树叶回家
1、幼儿进行树叶贴画,教师巡回指导。
2、把粘贴好的画挂到树上。
五、老师和小朋友们围着大树歌舞。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小班美术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针对小班幼儿园对涂涂画画十分感兴趣的特点,也常把美术活动作为一种有趣的游戏进行。我就从“玩”字着手,精心选择绘画的工具和材料,选择了熟悉的棉花签和幼儿天喝的奶瓶入手,结合色彩亮丽的水粉颜料开展美术活动——打扮蛋宝宝。活动过程中采用: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再尝试的方式让幼儿感知湿画法和干画法的不同之处。让幼儿在玩玩画画中体会作画的乐趣,同时使幼儿感色彩的美,以及成功的喜悦。
目标:
1.让幼儿自己动手玩一玩,试一试,感知干画法和湿画法的不同,感受色彩的美,激发幼儿对玩色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敢于尝试,棉花签,牛奶瓶。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准备:
水粉颜料,棉花签,年奶瓶。
过程:
一、导入课题:
1.鸡妈妈有许多蛋宝宝,它们想参加森林里进行的时装表演赛,可是穿什么衣服好呢?出自:大;考.吧"鸡妈妈伤透了脑筋让我们来帮助它好吗?
2.你们瞧!桌子上有什么工具。(棉花签,颜料)吗?不过在玩颜料时,请小朋友把水份多的颜料和水份少的颜料都来试一试。
二、第一次尝试:
老师观察幼儿尝试情况,个别指导,提高幼儿的尝试有意性。
提问:刚才你们在打扮蛋宝宝时,用水份多的颜料和用水份少的颜料有什么不同。
小结:
我们有水份多的颜料来画画时叫湿画法。我们用水份少的颜料来画画时叫干画法。
三、第二次尝试:
请你们继续来打扮收宝宝吧!
鼓励幼儿不断丰富自己的瓶面。
音乐响起:
小朋友你们的蛋宝宝准备好了吗?
哇,都这么漂亮,肯定能获奖,那么让我们一起送蛋宝宝去比赛吧。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画圆点连线,并能大胆的创作出有趣的画面。
2.培养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蜗牛,小猫钓鱼。
2.幼儿用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激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以游戏口吻:大家好!我是小花猫,今天我要去钓鱼,怎样才能钓到大鱼呢?
哈哈!我有办法了,我要找一条合适的路线。
(教师边说边在趣味练习上沿着点点连线,到鱼的位置。)
2.嗯!这办法真好,我钓到了一条大鱼!
(引起幼儿对连线的注意。)
好!我再钓一条大鱼,给小朋友烧鱼吃。
(教师再次示范连线。)
二、趣味练习,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1.图片:蜗牛(贝壳由圆点组成)
你们看!这是什么?(蜗牛)
可是,蜗牛的房子还没有建牢固呢,(启发幼儿看看蜗牛的`贝壳都是由一些点点组成)
现在,老师就帮小蜗牛建一座牢固的房子。
2.教师示范连线点点,引出幼儿对点的好奇。
瞧!用这些点点就帮蜗牛把房子建好了,这些点点很有趣是吗?
三、教师示范画圆点
1.教师:瞧,一个圆点变出来了,又一个圆点变出来了。
请小朋友猜一猜,我把这些圆点连起来会变成什么呢?
哇!是一个鸡宝宝,真有趣。
2.你们喜欢圆点吗?想不想画画呢?
四、幼儿画点-自由连线
教师帮助指导。
五、结束
教师:今天呀,小朋友用有趣的点点画了很多漂亮的画,你们开心吗?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回家后把这些有趣的点点画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小班美术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
2、通过玩色游戏发现颜色会变,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初步认识绿、橙、紫三种颜色。
3、感受色彩的奇妙变化,体验玩色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塑料一次性杯子人手二个(教师3-6个)。
2、幼儿绘画纸人手一张:画好树干。
3、水、颜料(红、黄、蓝)、棉签、抹布。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变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猜猜(教师指盖着颜色瓶子的布)布里面躲着谁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
(教师揭开布)“看!布的里面躲的.谁呀?”哦,原来是瓶宝宝,咦?瓶宝宝里面还有什么呀?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水有没有漂亮的颜色呀?”
“昨天老师跟魔术师学会了一个有趣的魔术,能把水变出漂亮的颜色,想不想看啊?”
2、师幼一起变魔术,巩固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
“我这里有3个瓶子,我要把这个变成红色”,教师边念魔语边轻轻地摇晃瓶子:“小小瓶儿上下摇,小小瓶儿变变变。”(幼儿喊红色)
(重复变蓝色,黄色)
教师:“我们变出了几种颜色呀?(三种)哪三种颜色呀?(红、黄、蓝)
3、教师:“春天来了,小草绿了,小树发芽了,小花开了,大地变得漂亮了。”“呜······”“谁在哭呀?”(和幼儿一起寻找,配班教师将画好树干的画纸粘在黑板上)“找到了,原来是这颗小树在哭呢!”“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哭吗?”(它没树叶)“我们来帮助它好吗”?(好)“怎么帮呢?”(给它画上树叶)“小朋友们真棒,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来画呢?”(颜色)“小树也是什么颜色呢?”(绿色)“我们这有吗?”(没有)
教师:“我们刚才只变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没有绿色,我们能再变出绿色吗?(能)
教师:“在色彩王国里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三原色”,除了白色和黑色,其它所有漂亮的颜色都可以用其中两种相加变出。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试试呀?”(想)
教师:“小朋友们仔细看哦”。
教师将黄色和蓝色颜料调和(要求幼儿加水时不要加太多),出现绿色,为小树画上树叶。
配班教师扮小树说:“谢谢小朋友让我长出绿绿的叶子,但我是棵花树,春天的时候我全身都长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可美了,我······我现在只有叶子一点也不漂亮。”
教师:“你们还愿意帮助小树吗?”(想)
教师用棉签沾红色和黄色示范为小树点画花朵。
教师:“有了红花和黄花,还能不能帮小树长出别的颜色的花呢?”(能)
教师将颜料调和红+黄=橙、红+蓝=紫,为小树点画上花朵。
4、教师:“花树现在变得好漂亮了,它的朋友们听说小一班的小朋友这么棒,就都来请你们帮忙了。你们愿不愿意用桌上的颜色来为它们打扮呀?”(想)
教师交代作业要求:只能将两种颜色调和,调和颜色时不能加过多的水,
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打扮花树,看看谁的颜色最丰富,最漂亮。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小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棉签花菊花,感受用棉签作画的乐趣。
2、能用画线团的方法初步表现球状菊花的特点。
活动准备:
1、画有花枝的白纸,每人1张。
2、花型为球状的菊花图片、照片或实物。
重点难点:
让小朋友画出菊花得形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菊花。
1、出示几种不同颜色和花型的菊花,让幼儿观察。
2、教师:这些菊花是什么颜色的'?花瓣什么样?像什么?
二、教师演示用棉签花菊花的方法。
捏住棉签,在颜色合里涂色,然后在花枝上画出毛线团形的菊花。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在绘画过程中提醒幼儿,暂时不用的棉签要放在空的盒子里,以免棉签被泡软。
2、活动结束后,教幼儿自己整理用过的棉签,清。
1、将幼儿的作品粘贴在主题墙上。
2、请幼儿欣赏作品,引导幼儿说一说画中都用了哪些颜色?画的怎么样的菊花等。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幼儿都能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课堂气氛很活跃。
【小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06-18
小班美术教案《彩虹》02-06
小班美术糖果教案02-07
小班美术《国旗》教案02-14
小班绘画美术教案02-16
小班美术绘画教案02-27
小班美术教案涂色11-03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11-17
小班美术球教案04-24
小班创意美术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