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班科学教案(范例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过程:
1、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各种各样的汽车。
2、能大胆地讲述各种汽车的不同用途。
3、有观察的兴趣,喜欢玩各种汽车。
活动准备:
1、认识各种汽车2、每个幼儿自带一辆玩具小汽车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感知各种车辆。
1、小朋友,这是什么车?它们一样吗?
小结:马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车,有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公共汽车、小轿车,还有大卡车、面包车,它们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
2、了解各种车辆的不同用途。
小朋友,再看看这些车里装的'是什么?(有装货物的,也有坐人的)什么样的车乘的人多?什么样的车装的货最多?
(公共汽车乘的人多,大卡车装的货物最多)二、游戏“什么车开来了”
1、小朋友,你们想玩开汽车的游戏吗?
你们都带来了小汽车的玩具,现在,我们都来当小司机,开车的时候要说一说你开的是什么车?说对了可以通过马路,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其他小朋友会帮助你的。
2、师幼共同游戏:
分组在桌上玩模型车,在桌上放长条形的积木或白纸条为马路,幼儿轮流在“马路”上开,开车的时候发出与汽车相应的声音,并说出什么车开过。小司机说对了才能通过马路。
3、幼儿交换汽车游戏。
教师:我们想把汽车放回停车场,然后再去开一辆小汽车,看看这辆车你认识吗?
和刚才的游戏一样,小司机说对了才能通过马路。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不同的标志,学会看标志。
2、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达内容。
活动准备:PPT课件礼物--机智豆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1、师:看好标志别走错,向羊村出发,小汽车开开,小汽车开开,第一个标志出现。
提问:第一个出现的标志的什么?
幼儿:不能拐弯的标志
师:有多种转弯,不能左转弯,不能右转弯,这个标志是什么?
幼儿:不能左转弯
师:怎样看出不能左转弯的?
幼儿:有一个箭头,还有一条红线
2、继续走,出现停车场的标志"P",引入主题,准备进羊村。
二:基本部分
1、大屏幕中出示"肥羊村"的标志
提问:我们去肥羊村找谁?
幼儿:沸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喜洋洋
2、走进羊村大门,上面有一个喜羊羊在迎接大家,还有三个字"欢迎你",让幼儿认一认。
3、喜羊羊是一只最爱动脑筋,最机智,最灵活的羊,它给小朋友们设置了一点点小难题,让幼儿观看大屏幕:
提问:大屏幕中有什么?有几个标志?
幼儿:标志、五个标志
4、师:谁能认出、说出屏幕中的标志是什么标志,在哪见过?五个标志全部答对,就能进入羊村,依次了解图片:
(1)第一排的第一个是--无障碍通道
在哪见过?--路上、楼梯
(2)第一排的第二个是--扔垃圾的标志
在哪见过?有什么形状的垃圾桶?(圆形的、还有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环保垃圾箱......)
(3)第一排的第三个是--餐厅
在哪见过?--公园里、公路上、
(4)第二排的第一个是--公共电话
幼儿:忘记带手机或手机没电的时候
(5)第二排的`第二个是--公共厕所
三:顺利过关,进入羊村,让幼儿观察
1、师:在羊村里看到了什么?
幼儿:好多标志
2、师:有什么标志?
幼儿:我看见了--不乱扔垃圾的标志、公共厕所的标志、公共电话标志、餐厅标志、无障碍通道的标志
3、师:除了标志,还看到了什么?
幼儿:看到了医院、小树、房子......
4、羊村的小羊们为自己建了很有特色的家,数数看,有几幢?幼儿:四幢
5、小羊们知道我们要来找他们,所以藏起来了师:让幼儿观察一下四座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1)红色屋顶,红黄相间,有烟囱的家去看一看是谁的家?先往上面走幼儿:咚咚咚,有人在吗?--美羊羊的家
师:美羊羊的家在什么标志的旁边?
幼儿:扔垃圾标志的旁边
(2)红色的屋顶,红色的烟囱,红色的门,红白相间是谁的家?中途经过了哪里?
幼儿:经过了医院、餐厅
幼儿:咚咚咚,有人在吗?--沸羊羊的家
师:沸羊羊的家在什么标志的旁边?
幼儿:沸羊羊的家在餐厅的旁边
(3)红色的屋顶有气球是谁的家?
幼儿:咚咚咚,有人吗--懒羊羊的家
师:懒羊羊的家在什么标志的旁边?
幼儿:懒羊羊的家在无障碍物通道的旁边
(4)幼儿:咚咚咚,有人在吗?--喜羊羊的家
师:喜羊羊的家在什么标志的旁边?
幼儿:喜羊羊的家在公共电话亭的旁边
四:羊羊们给小朋友准备了礼物--机智豆,分给幼儿每人一包,让幼儿观察上面有什么标志?
幼儿:循环标志、质量安全(在大屏幕中出现)
师:循环标志是什么意思呢?
幼儿:可以回收的
师:质量安全标志是什么意思呢?
幼儿:可以放心买来吃的
五:活动延伸
一起去草地上和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做游戏,下次还可以找村长、暖羊羊玩。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花生对幼儿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它通常是我们自然角中的常客。有时,“馋嘴”的孩子会忍不住偷偷地剥开它。同时,《纲要》中也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中班科学《花生》酝酿而成,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拓展延伸”的过程,帮助幼儿从外到里的认识花生,鼓励幼儿自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
二、活动目标
1、观察花生的主要特征,感知花生壳内花生米数量的异同。
2、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花生米的数量,检验自己的猜想。
三、活动准备
1、带壳生花生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附)
2、小碟子、小篮子每桌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感知花生的主要特征。
1、小朋友看,在你们桌子上有什么呀?这些花生是怎么样的呢?
2、那现在请你们用小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我们一起来摸摸,看看上面有什么呀?
原来花生壳上有许多小洞洞,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
3、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你们的花生有什么不同?
(评析:活动开始,调动幼儿的触觉和视觉神经参与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花生的形状、颜色等基本特征,并通过与旁边小朋友花生的对比,了解花生有长短、大小的异同,让幼儿对花生有一个初浅的认知。)
(二)记录花生壳中花生米的数量,检验自己的猜测
1、猜测活动
1) 那花生壳里面是什么呢?猜一猜,你拿的花生里面有多少颗花生米?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 请你们把猜的记录在这张表上吧,应该记录在哪个格子里呢?
3) 幼儿记录自己猜测的结果。
4) 你猜了几颗?你是怎么记录的?
2、验证活动
1) 那怎样知道自己猜的对不对呢?
2) 你来说说怎么剥? (幼儿说到的动作,教师学一学)
3) 小朋友刚才说的方法都很不错,可以捏、拧……那就用你们的方法去试一试吧,看看到底有几颗花生米,并把它记录下来。
4) 幼儿记录数到的花生米的数量。
(评析: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请幼儿先后进行两次记录。教师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让他们自由猜测花生壳内花生米的数量,但相信有经验的幼儿便会发现花生壳上凸起的地方能帮助我们进行猜测,无意中幼儿自己解决了困难,这时再引导全班幼儿用此方法有目的有根据的进行猜测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猜测结果。随后再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剥开花生,验证猜测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三)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记录
1、你们猜的'和数到的花生米一样多吗? 这样吧,请你们把记录表给旁边的小朋友看看。
2、谁是不一样多的?
猜了几颗?数到的是几颗?那你问什么要猜x颗呢?
3、师幼共同小结:你们都知道,猜的和剥出来数到的有的是“一样多的”,可有的是“不一样多的”,但是只有剥开来数到的才是最准确的哦。
(评析: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介绍自己前后两次记录的异同,幼儿可以尽情表达,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幼儿发现只有剥开来数到的数量才是最准确的。)
(四)拓展经验
1、那花生米有什么用呢?
2、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花生米不但用处多,而且营养还很丰富,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长生果。
(评析: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花生米的用处,不但再次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最后再此基础上让幼儿了解花生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长生果。)
五、反思
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孩子们对花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因此,在活动中花生本身就吸引着幼儿的眼球,使幼儿全神贯注的投入于活动中。并通过幼儿自由的观察比较,无形中了解了花生的主要特征;通过幼儿的探索操作,了解了花生米与花生壳的关系;通过两次猜测与验证的记录,强化了记录的方式方法。可以说,活动是按照逐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开展的,孩子们在自由的探索与操作中,渐渐的掌握了新的知识内容。但整个活动给人感觉一切都在教师高度控制的状态完成,活动的提问可以更开放些,教师的指导语与肢体语言可以更夸张些,让活动的气氛更活跃,幼儿的情绪更高涨。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发现泥土的各种特征,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知道泥土很宝贵,与人.动物.植物关系密切;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已带幼儿挖过泥,寻找过泥土里有什么。
(2)事先寻找一块较为干净的泥地。
(3)每组一小桶水,小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1.讨论泥土的作用。
提问:小朋友都见过泥土吗?泥土有什么用?
小结:泥土可以种植花.草.树.庄稼;是小虫子的家,可烧成砖瓦盖房子,捏成泥塑做玩具。
2.了解泥土的特征。
提问:泥土的作用真大,人.动物.植物都离不开它。为什么泥土有这么大的作用,这么宝贵,泥土是怎样的呢?
(1)认识干泥的特征。
通过摸.搓.戳.捏.捻等来感知松.硬.粗糙.易碎等特性。
(2)认识湿泥的特性。
提问:往干的`泥土里加点水,你会发现什么?水到哪里去了,这说明泥土是怎样的?
小结:泥土会吸水。
提问:继续加水,小朋友再来玩玩看,泥土又是怎样的?
小结:泥土中再加水后会变的软软的,有黏性,会变形,有韧性。
3.师生共同小结泥土的特征。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刚一入秋,班里的阳阳就带来了几个看上去毛绒绒、碰上去刺刺痛的"家伙",大家都围过来,争着看热闹,这个说:"什么呀,像个小刺猬?"那个说:"好像是个松果吧!"还有的说:"不对不对,一定是刺猬宝宝在睡觉呢?"这时阳阳忍不住了:"你们不认识它吧,告诉你们,他们是毛栗子,是我爸爸从虞山上带下来的。"听着孩子们的争论,看着孩子们那求知的目光,我的脑中油然生出一个念头:我们地处虞山脚下,正是栗子的产地,何不利用这自然资源,带孩子们认识一下栗子呢,于是产生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栗子的特征和用途,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2、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剥栗子的各种方法,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协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1、 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上山采栗子,同时鼓励幼儿想出一种或几种剥栗子取果实的方法。
2、 幼儿自备各种手套、剪刀、小榔头、小刀等。
3、 栗子食品: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烧肉。
【活动过程】
1、 认识栗子球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①观察栗子球的形状、颜色、体会摸上去的感觉。
②小结:栗子球市绿绿的、圆圆得,摸一摸刺刺的、毛毛的、很扎手的。
2、 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果实方法。师:这么一个毛毛的、刺刺的、圆溜溜的东西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小秘密呢?
①先让幼儿猜一猜。
②再让幼儿分散操作,利用各种工具取出栗子果实。
③最后交流各自选用的方法:用剪刀先剪掉刺再慢慢地剪开来。用小榔头重重地敲,把外面的刺皮敲掉。戴上手套用手用力地掰。放在脚底下用力地踩。
④小结:因为栗子球外层代词,所以在取果实时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那带刺的球,可以戴上手套或用脚帮忙。
3、 认识栗子的外形特征。
①看一看:取出来的栗子的形状、颜色?
②问一问:有什么气味?
③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④想一想:栗子和栗子球之间的关系?这些粒子像什么?
⑤小结:栗子有的是球形、有的是半球形,成熟的栗子,外面有一层深棕色的硬皮,而不太成熟的栗子这层硬皮变成了绿棕色的软皮。像小皮球、像月亮、像刚出升的太阳、像小船等。
4、再次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肉的方法。 师:栗子肉到底藏在哪儿呢?让我们再来动手剥一剥。
①你想请谁帮忙?
②剥开后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操作剥栗子,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剥好的栗子肉。
③讨论剥栗子肉的方法:请手指帮忙,掰开栗子。请小刀帮忙,切开栗子。请剪刀帮忙,剪开栗子。
④请个别幼儿说说栗子肉的特征。
⑤小结:剥开栗子的硬皮外面有一层前棕色的毛茸茸的薄皮包着,里面是黄色的肉。
5、品尝栗子,了解粒子的功用。
①启发幼儿谈谈吃过哪些用栗子制成的食品。
②品尝栗子食品,知道栗子的多种吃法。(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烧肉)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科学教案:膨胀01-10
中班科学教案找家07-04
中班科学教案(必备)07-20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磁铁03-25
中班科学教案风03-27
睡觉中班科学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