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与浮》大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大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大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大班科学教案9篇(荐)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火的一些知识,懂得火对人们的好处和危害。
2、了解防火的简单方法,培养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认识火》
二、活动准备
火柴、蜡烛,大小不同的三个玻璃杯,防火、灭火挂图。
三、活动重点
了解火的用途,掌握简单的防火措施,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红光光,大大篷,见风它就更逞凶;无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风。
2、出示挂图,了解火的发展。导语:火是怎么来的呢?最早是钻木取火,后来从打火石发明了火柴,科学的进步人们又发明了打火机,现在我们能用电子打火。
3、通过实验了解火的特点。
a、点燃蜡烛,让幼儿观察火苗的颜色(蓝色、黄色、红色),并通过观察说出火能发光。
b、点燃蜡烛,让幼儿用手靠近火,感受火能发热。
c、了解火的燃烧需要空气点燃三支蜡烛,把大小不同的三个烧杯盖上。结果,最小的`杯子因为里面空气最少,火熄灭最快,最大的杯子因为里面空气最多,火熄灭的最慢。
d、了解火怕水的特点。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火会灭。
4、通过故事《火苗弟弟》,引导幼儿讨论火的用途与危害。幼儿听完故事后,教师引导幼儿回答:
a、火有哪些用途?(照明、取暖、煮饭烧水、发电……)
b、火有哪些危害?(使用不当或疏忽大意会烧伤人,烧毁房屋和树木,引起火灾)
5、让幼儿观看防火、灭火挂图,了解简单的防火方法。火的危害虽然很大,但是我们不用怕它,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防火知识。
a、平时不要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的地方玩易燃物,不要放烟花爆竹。
b、如果不慎烧了东西,立即报告大人或用水扑灭,火势太大要拨打火警电话119,求得消防员帮助,并立即离开;如果身上着了火,就在地上打滚,压灭火焰;如有浓烟就用湿布掩着鼻子,冲向门外;如果被大伙围困,应尽力呼救,并想办法逃出。
6、游戏:着火了。教师说出一种着火的情况,幼儿做出相应的应对动作及模仿措施。
7、小结:总结活动内容,教育幼儿要学会自我保护。
五、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参观消防员演习或请消防员给大家讲解防火知识和故事。
教学反思:
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儿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应把握时机。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种子生长在植物的不同部位,多感官感知种子的形状与特征。
2.乐于发现,会比较生活中事物的特征并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3.乐意动手操作,体验发现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稻子、苹果、向日葵、花生等图片、
2、各种种子的ppt
经验准备:认识一些植物的种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寻找种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植物王国派人给我们送来了一封邀请信,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种子大聚会",你们想不想参加?不过他们给我们出了许多难题,答出来才能参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记录表猜想有没有种子师:国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种子的图片,他想让我们猜猜,这些植物和果实有没有种子,有的话在后面打√,没有就打×。并且动动小脑筋想一想他们的种子藏在哪里?把它的种子画在前面的图上。(发记录表)选几张记录表来点评,但不作判断师:我看到小朋友们都把自己的猜想认真的记下来了,那你们的猜想正确吗?现在我们跟着图片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到底正不正确。
三、探索"种子在哪里"
1.向日葵师:了解向日葵的种子师:向日葵的种子在哪里?(花心里)那你们知道还有那些种子是藏在花心里的?说完看ppt
2.探索苹果的种子(点击苹果)看这是什么?它的种子又在什么地方呢?剖开苹果了解:请幼儿上来找一找。
师:原来苹果的种子是藏在它的果肉里的,还有哪些植物的种子也是藏在果肉里的。幼儿说完看ppt
3.花生的种子师:花生的种子藏在哪里呢?
师:刚才我们看了那些植物的.种子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师小结:我们发现许多植物都有种子,它们生长的部位也不一样,有的长在果肉里,有的长在花心里,有的是在壳子里。
4、香蕉的种子师:香蕉有种子吗?他的种子藏在哪里呢?
5、比较植物的种子:
师:我们小朋友前段时间,带来了好多的种子,我都把它放在后面的桌上了,请小朋友们去看看,想想他们都是谁的种子,他们长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比较各种种子的特征)。
教师小结:每种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四、种子连线师:这里还有一些种子,请小朋友们来连连线。
五、了解一些特殊的种子。
师:今天我们认识的种子他们都藏在果肉里,果壳里还有花心里。其实在植物世界里还有一些特殊的种子,你们想不想知道呀?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松树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着,还有不结种子的植物呢,如蘑菇、海带等。
六、活动延伸: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这些没有种子的植物是怎么长出来的呢?(鼓励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查查资料,这些没有种子的植物是怎么长出来的)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是主体,把“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贯穿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结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情景等设计问题,它有利于激发幼儿“乐学”、“会学”。如在大班科学活动《种子藏在哪里》,活动目标是:1.知道植物的种子有很多种类,它们各不相同,生长在各自的果实之中。2.能探索发现几种常见植物的种子且其生长于植物的不同部分,3.乐意动手操作,体验发现的乐趣。
开始我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植物或果实,在找种子的活动环节,我提出问题先让幼儿猜一猜:种子会藏在植物的什么地方呢?小小问题把幼儿引入到找种子的活动中来。接着,再让幼儿展示找到的种子、交流是怎样找到种子的。因为幼儿亲历了搜集的过程,都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是怎样找到种子的讲给大家听,幼儿在交流、汇报之中,掌握了一些找种子的途径和方法,在亲历的活动中积累了经验、丰富了情感,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我再次把问题抛给幼儿:如果今年这些果实吃好了,明年还想吃怎么办啊?这时有的小朋友说去超市买、有的说去菜场买,我又一个问题,那菜场和超市里的菜啊什么的是哪里来的?这时有人说,可以种在菜地上,明年就会长出来。我马上表扬了这个小朋友,并总结说,是啊,这些果实都是由他们的种子种出来的,这样我们才能吃到他们的果实。那你们知道他们的种子都在哪里吗?有的说丝瓜的种子在丝瓜里面,有的说水稻的种子也在水稻里面,我说你们都有这么多的想法,那么你们想不想自己去找答案啊,小朋友齐声喊,想。小朋友争先恐后的在找答案这样在愉快的氛围中,大家都找到了答案。最后我请还有不知道种子在哪里的果实的小朋友把果实拿出来大家来探讨。这样一个一个的问题都被小朋友自己来解决了,小朋友很开心,因为自己能来解决问题了。这也正是纲要中说的幼儿是主体,教师主导作用。最后,引导幼儿对种子做进一步观察,说出种子的颜色、排列以及用途。问:“我们知道了有的种子是藏在果肉里的,有的是藏在果壳里的,有谁知道这些种子是什么颜色的,他们在果实和植物里面是怎样排列?幼儿观看图书。我问:”通过看书,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讨论,同时提出问题:“种子还有哪些用处。”其实我们的生活中,种子的用处有很多,比如:有的植物或果实的种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工艺品、有的可以做种子……等很多的用处,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植物和果实的种子的其他用处。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兴趣很高,能用自己的方法来发现各种种子的不同,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整个活动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孩子们发言也较热烈,总体效果较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纸的硬软、厚薄、光滑、粗糙、弹性等不同质地和特性。
2、萌发初步的废物利用意识,知道一些废旧的材料也能做成有用的东西,体验探索的乐趣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的各种材质的.纸。
2、双面胶、浆糊、扭扭棒、及时贴、封装带、橡皮筋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纸可以做什么——萌发废物利用意识
1、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有趣的纸,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纸,我们一起想一想这堆看上去没什么用的纸材料,可以做些什么好玩的东西?(引导幼儿思考,自由讲述:用纸盒做成汽车或房子、用手工纸折纸工玩等)。
2、小结:看上去没有用的纸,只要通过我们动脑筋,就可以做这么多好东西。所以只要我们动脑筋,就能把一些废物利用起来。
二、尝试做纸球——第一次操作
1、今天我们来用纸做一个大家一直会玩到的东西——纸球。你用纸球玩过那些游戏?(小投手、保龄球……)桌子上面有各种各样的纸,你可以选择一样试试看,把它做成纸球,看看是不是所有的纸都能做成纸球呢?(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尝试捏成纸球,了解体会各种纸制品的不同特性与质地。)
2、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做的纸球吧!(在操作时观察有用相同材料做的纸球,请这几个幼儿先逐个拿着自己做的纸球上来介绍,再请幼儿对他们的纸球观察比较。)
3、你选什么纸来做纸球?为什么要选这种纸?
4、用一样的纸,做出来的纸球一样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表述:有的捏得紧,有的捏得松)
5、谁没有做成纸球?我们来一起想一想,为什么没有做成功呢?(引导幼儿表述:纸硬或滑它捏不紧,会弹出来。)
6、小结:原来做纸球也是有秘密的。不同的纸大小、硬软、厚薄都不一样,有的能用来做纸球,有的就不容易成功。
三、把不容易团起来的纸做成纸球——研究问题、探索解决
1、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些不容易团起来的纸做成纸球?
2、幼儿积极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剪刀、双面胶、扭扭棒、透明胶、橡皮筋等,启发幼儿思考。)
3、请幼儿自主尝试刚才想出的方法,尝试做成纸球。(鼓励幼儿尝试多种不同方法,如用透明胶、扭扭棒等)
4、请幼儿上来展示做好的纸球,并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小结:在各种各样材料和工具的帮助下,我们还是可以做成纸球。开动脑筋,我们就能解决问题!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一、主题的产生
一天,朱老师买来了几只鸽子准备放到幼儿园的饲养角里,在经过我们班时,就给我们班孩子看了看,问他们认不认识,孩子们一看,都非常兴奋,异口同声地说:“是鸽子。”有的孩子还站了起来,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们,他们村里也有人家养鸽子的,很好玩。有的说鸽子还会送信,能认出自己的家。于是,讨论有关鸽子的话题开始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就趁机抓住“鸽子”这个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编制了主题网络。
二、实施过程
活动一:鸽子的外形特征(研究人数:11人)
当我将鸽子带到教室里时,这组孩子都发现了鸽子身上的颜色不同。殷凯首先说:“怎么鸽子有白的,有灰的,还有黑的呢?”“是呀,鸽子真有这么多的颜色。”卢菊娟接着说,这时,琨琨又说:“你们看,鸽子眼睛圆圆的,上面没有睫毛。”“对”很多小朋友都肯定了这一点。栋梁说:“它的嘴是尖尖的,奶奶说过,它也会捉虫子。”眭嘉莉指着鸽子的脚说:“它的脚步也是尖尖的。”这时孩子们都围着鸽子看,有个孩子还伸手去摸鸽子,但鸽子却躲开了。我走到他们面前,建议他们打开笼子,让鸽子出来走一走。“不行!”华昱急忙拉住了我的手,“它会飞走的。”“没关系,那我们来想个办法,让它飞不起来。”这时孩子们就议论开了,“给东西它吃。”“用绳子拴住它。”聪聪说:“我奶奶开刀时,人家送来鸽子,妈妈就把它的翅膀给剪了一点,它就不能飞了。”这时,我及时对孩子们说:“那我们就来试试看。”说完,有的找绳子,有的拿剪刀。就在我要剪的时候,华昱又说:“不行,它会流血的。”我说:“我们试试看。”孩子们紧张地看着我,我用剪刀轻轻地、很小心地剪掉鸽子翅膀上的一段羽毛,“没有流血!”孩子们更开心了,这时华昱拿来一粒黄豆,给鸽子吃,鸽子也许太紧张了,没有吃。栋梁说:“它不吃豆,喜欢吃米。”“不对,它喜欢吃稻。”孩子们又争论开了。于是我布置孩子们回家找一找鸽子喜欢吃的食物。
(通过这一观察活动,孩子们很快了解鸽子的外形特征,并且对鸽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很多问题。可见,孩子们求知欲望是很强的,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去引导他们,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激发孩子的兴趣。)
活动二:关于鸽子的生活习性及食物(研究人数:12人)
这组小朋友在观察鸽子时,发现鸽子在咕咕地叫,有的说鸽子肚子饿了,有的说它害怕了,忽然,陈剑如捂住鼻子喊道:“鸽子大便了!”孩子们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赶紧把头伸过来看,“真的,真有呢。”殷浩看后又证实了一下,于是孩子们就一直盯着鸽子的尾部看,在不到二十分钟时间里,鸽子大便了三次。孩子们忍不住大笑说:“它的大便真多呀,这么一会儿,大便三次呢。”王文雅问道:“它吃了什么呀,怎么大便这么多?”“它吃黄豆。”王文瀚说道,“还吃玉米。”“还吃吃稻子和麦子,还有米,还要放点水给它喝。”家里卖鸽子的欢欢像小老师一样向大家介绍。“那它怎么一下拉三次?”“它肯定吃得太多了,所以今天总是拉肚子。”王文雅肯定地说。
(这组小朋友对鸽子排便非常感兴趣,一直在看鸽子排便,这是我所想不到的,虽然孩子们没有更深地去发现鸽子的其它生活习性,但孩子们都知道鸽子为什么排便间隔时间短的原因了,他们对自己的`发现感到很开心。)
活动三:鸽子的用途(研究人数:4人)
当这组孩子看到鸽子的时候,孙姝敏异常兴奋,很神气地告诉大家:“昨天,我爸爸就杀了一只鸽子给我妈妈吃。”“你爸爸为什么要杀鸽子给你妈妈吃?”“因为我妈妈住院开刀,阿姨说开刀就要吃鸽子。”“为什么呢?”天瑜又问道,孙姝敏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王文瀚插过来说:“因为它会送信,而且还会自己回来,这是我爷爷告诉我的,他是养鸽子的。”王文瀚虽然答非所问,但这个话题吸引了孩子们,他们在一起围着鸽子听王文瀚给他们讲鸽子送信呢。
(通过孩子们之间的交谈,发现了孩子还是很关注周围的事物的。)
评析:
从“鸽子”这一方案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孩子的兴趣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探索活动与教师预定的目标也不尽一致,作为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中,应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根据,我们只能是活动的参与者、协助者、引导者,我们要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并及时引导孩子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坚果的外形特点,了解坚果的作用。
2、品尝坚果,懂得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各种坚果、介绍坚果作用的ppt、各种果实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一猜”导入活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篮子,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谁来摸一摸,猜猜看摸到的是什么?(核桃、花生、开心果)
幼儿摸坚果,说一说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它的壳怎么样?
二、品尝坚果。
1、提问:你们吃过这些吗?
2、每人选一个坚果品尝。
谈话:你吃的是什么?吃起来怎么样?
师总结:坚果是植物的一类果实,它由坚硬的果皮和种子组成,一般我们吃它的种子,就是坚硬的外壳里面的果仁,坚果的`果仁香香的,里面油。
三、幼儿交流讨论:你还吃过哪些坚果?
四、欣赏ppt,了解坚果的作用。
1、观看ppt,了解榛子、松仁、葵花籽、开心果、核桃、杏仁等几种常见坚果对人体的作用。
2、师:认识了这么多的坚果,你们知道坚果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呢?
3、小结:多吃坚果有美容补脑、还可以防止衰老、补充微量元素等好处,不过小朋友也不能贪吃,避免营养过剩引起发胖。
五、游戏《我是谁》
游戏规则:教师发各种果实(有坚果、有水果、还有其他干果)的图片,幼儿选择一种贴在胸前。幼儿分2组传球,音乐停则停止传球,球在手里的小朋友就介绍自己的图片!例如:我是核桃,核桃是坚果!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安全和自我保护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一般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会注意到叔叔勇敢和敏捷的原因还包括了工具材料、平时训练等。在新教材里,很多主题的目标中都提到“关系”一词,让孩子关注周围的人、事、物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我考虑此活动可以迁移这个目标,通过活动,一方面让孩子发现体验消防工具和消防员之间的关系,感受人的智慧。另一方面想让孩子在同伴互动、与消防员的互动中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同时了解一些保护自己的方式。
活动目标:
1、幼儿进一步感知消防装备与消防员工作之间关系,了解消防员工作的了不起。
2、幼儿能大胆的与消防员对话,积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疑问。懂得着火时要保护自己的一些简单办法。
活动准备:
录像、照片、联系好消防员和装备、幼儿服装、录音、事先参观过消防队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
1、回忆去消防队参观的情景。问题:你还记得在消防队里看到什么?
2、简单交流幼儿间的问题
预计幼儿的问题可能会涉及:消防叔叔除了救火还做什么;不同颜色消防帽的用处;车尾上方的灯当中的小孔;消防车的车灯为何多;云梯车怎样救高楼上的朋友等。
小结:消防车和其他车有很多不同。车上有很多工具可以帮助叔叔灭火、救灾。
3、导入下一环节:想想消防员叔叔自己还需要带些东西吗?
此环节目的是通过与叔叔间问答的形式,关注孩子的语言表达,激发他的自信,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二、感知对话
1、幼儿根据自己对消防员随身携带工具的兴趣,与消防员对话。
主要经验:为什么需要这些东西。
教师注意在幼儿与消防员之间架起方便沟通的话语桥梁
小结:叔叔救火时需要这些工具保护自己、救助别人,这里每样工具都是有用的。
2、观察消防服,和消防叔叔比赛穿衣服。
1)听铃声,猜猜是什么声音?交流关于铃声的经验
2)想想叔叔听到铃声会做什么?
3)和叔叔比赛穿衣服,观察消防服的特征
小结:放置和折叠的方法不一样,加上叔叔训练过,所以他们穿着快捷。
4)老师穿消防服,回忆需要的工具,问题:我是消防员了,可以救火去吗?
此环节重点是对关系的理解,工具与叔叔灭火救灾间的关系,发展观察、分析、思维的能力。在与叔叔的互动中体验交往的乐趣。
三、“阅读”体验
1、观看录像:训练中的消防员。问题:看叔叔在做什么?
小结:叔叔的本领……
2、思考:小朋友遇到火灾应该怎么办呢?
帮助幼儿小结叔叔教的方法,引导幼儿保护好自己。
此环节主要感受叔叔训练的不易的同时提高幼儿自主意识,安全意识。
附录:旧版中班教案
设计意图
《老消防车的新工作》是中班主题——我在马路边中的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引发了孩子对消防车的兴趣。他们开始收集、交流自己对消防车、消防知识的了解,为此,我们带着孩子们参观了消防队,并请消防员介绍他们感兴趣的装备。孩子们对消防车上的秘密知道得不少,感受到叔叔的勇敢,但是回来后,他们在照片上和活动录像上又发现新的问题,并且他们没有见过消防员灭火的真实场景,对叔叔自身的防护、他们的本领了解不够。我还注意到,在主题目标中提到:了解交通设施及其与人们的关系。我认为在此活动上可以迁移这个目标,让孩子发现体验消防工具和消防员之间的关系。
另外,在日益重视的消防安全宣传“四进”活动中,越来越关注对提高孩子对消防安全的`意识,以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培养他们的抗御能力,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就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比较、讨论、共享中进一步激发对消防装备和消防员的秘密的兴趣。
2.愿意将自己的想法积极的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录像、照片、联系好的消防叔叔和他的装备一套、工具若干、幼儿的服装一套、录音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① 回忆上次在消防队里看到什么?引出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询问
(说明:
1、 语言上和第三者的互动对幼儿更是一种挑战。
2、由于消防车内部非常复杂,让幼儿寻找无疑存在一定障碍,如表述不清,时间上拖沓,专业性东西多。与他们生活范围联系不强。
3、问题不是凭空想象的,只有对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才会产生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既有个性的也有共性的,这种认知冲突可以在交流分享中整合提升他们的经验。)
② 小结并提出消防车上有那么多用具可以帮忙,那消防员叔叔自己还需要带些东西吗?
2.感知讨论:
① 询问除了车上这些东西自己还要带东西吗?
原来叔叔需要一些可以帮助他救人并且保护自己的东西,猜猜看哪些工具是叔叔需要的?要这个做什么用?
(说明
1、 选择5样东西比较适和幼儿,易于观察、比较。
2、体现一种经验的连续性有效性。从提问到讨论,后一个活动成为前一个活动的递进。)
②消防服。(警铃想起)什么声音?这个铃声是在告诉叔叔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做小小消防员和叔叔比赛穿衣服好吗?。
(说明:
1.具体形象的比赛让幼儿真实感受到消防叔叔的速度,自然产生一种敬佩。2.焦点集中,活动紧凑,孩子的兴趣更高。)
③想想为什么叔叔穿得这么快?
我穿上消防服提问:我可以像叔叔一样救火出警了吗?我要带上什么?
这些东西我都带好了可以去吗?你们上次看到叔叔训练些什么?
(说明:
1.对孩子发现答案的再现和肯定,消防服为何穿得那么快。
2.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回忆可以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新受的东西让孩子反复体验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3.体验观摩
① 看叔叔在做什么?
② 小结:原来他们还要天天练本领,这样在救火时既能飞快地赶到着火的地方,又能救助别人,保护自己。你们想做消防员吗?
(说明:
1.对先前若干问题的回应。
2.速度一个比一个快,感受消防叔叔的不寻常、不容易,激发孩子热爱叔叔的情感。)
活动反思
1.注重孩子的经验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整个活动内容的交流讨论都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组合为新的经验。在学习活动《消防叔叔了不起》之前,我们参观了消防队里的部分装备,孩子们对消防车和消防叔叔的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这次活动,他们知道消防员叔叔除了车上有救助别人的东西还要有自我防护的物品等。
2.整个活动能注意多方面的整合,尤其是情感上的关爱、愉快体验;数概念的组合:数数叔叔一共要几样防护品、左边的大大、中间的小黑、右边的小小;常识性的如水带的扁与粗的变化、工具的不同等。
3.师生关系融和,互动自然,语言上比较幽默。整个活动孩子的注意集中,主动性很高。他们敢于提问,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4.学习活动中,层次清楚,环节紧扣,从孩子们的反应看出他们对消防工具、穿衣比赛,观看录像的兴趣是极高的,说明这几个点抓得好,目标达成。
活动不足
随机问题的处理和把握上不够灵活。比如,活动中消防斧的安全性问题、叔叔需要的五样工具都是绑在皮带上的等我都可以提一提,纬度和触点再伸长些。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一、情况分析:
幼儿生活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当中,一切东西都会吸引幼儿的心灵,从而焕发起无穷的好奇心,在《纲要》中,科学教育的内容从幼儿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风是幼儿在日常触及到的最多的自然现象,本活动通过利用生活中的物体探索风的形成,让幼儿在活动中更为直接地体验风的存在,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引发孩子们对风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二、说教材
(一)、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要从孩子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科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和爱好;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教给幼儿主动探索的技能;发挥科学的教育作用。科学活动《风》就很好地落实了这一教育任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感知风的存在,快慢、强弱。
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让幼儿想象风的奥妙,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从小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这是一次科学活动,其中穿插了一些科学常识教育。但教学仍以科学教育为主。;本文因此,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尝试感知风的存在上。感知活动通过小朋友与风对话,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尝试的形式是利用材料来寻找看不见的.朋友。因此,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风的形成是这次教学活动的难点。
(四)活动准备: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我们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操作桌子10张呈直角摆放在侧面和后面,便于操作评价。
2、物质准备:电风扇、扇子、吹风机、气筒、纸板、吸管、气球、吹气玩具、吹风玩具、书、雨伞、风车、有关龙卷风的碟片等。
3、经验准备:已经知道空气的存在;活动前在户外感受风。
三、说教法新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互动。针对这次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探索产生风的趣味性、多样性,让幼儿在看一看、用一用、试一试中获得感知风的存在。第二次操作是试一试、比一比感受。
四、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认识、锻炼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比一比、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想一想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对活动内容产生兴趣。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风有更深的印象,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寻找风朋友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体验、感受风存在的,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继而去应发幼儿对风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期间,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的方法,表达丰富、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五、说活动过程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寻找风朋友激发兴趣--自由探索感知风的存在--幼儿动手操作尝试,探索风形成--与幼儿交流探索结果--运用生活经验及观看录象带,感知风对人的好处与坏处,交流有关风的经验--评价总结
(一)激发兴趣(利用找看不见的朋友,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我根据教材实际,创设兴趣情景,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活动开始,利用问孩子:"你们喜欢交朋友吗?"然后让幼儿闭上眼睛"有个看不到的朋友想和我们班的下朋友做游戏"引发幼儿的兴趣,从形式上、内容上都深深吸引着孩子。
(二)自由探索(幼儿动手操作尝试探索风的形成)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第二环节中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活动,我引导鼓励幼儿利用各种物品扇动感觉风,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教师在一旁给予支持、鼓励及指导,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三)、交流结果(对幼儿获取风的经验进行整理)在前一过程中,孩子获得经验是零碎的,那怎样进行加工整理呢?在探索活动结束后,幼儿最想的就是把自己所发现的寻找风的方法告诉给其他幼儿和老师,如:她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发现各种东西制造出来的风吹到身上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把自己在探索中所得到的经验与老师几同伴讨论交流。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的方式,对幼儿获取风的经验进行整理。
(四)丰富经验(利用生活经验和看录像感知风对人的好处与坏处)引导幼儿回忆自然界的风,运用生活的经验感知风对人的好处和坏处(好处:可以吹干衣服、风力发电、热的时候会觉得凉快等等;坏处:龙卷风会把人吹飞、房子会吹,给人类带来危害等等),为了使幼儿的兴奋点上升,我给幼儿看了有关龙卷风的录像,其动感使孩子感知龙卷风的力量,替代了图片死扳不动的传统方法。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了学习过程的快乐。教师适时赏识又给每个孩子体验到创造的乐趣。此环节较好地将艺术融入了科学,达到比较完美的统一。
(五)评价总结(总结幼儿自己探索到的有关风的经验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了情感、语言、能力、动作、发展等多方面的随机评价和阶段评价,总结丰富幼儿有关风的经验知识。并采用幼儿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达到师幼、幼幼互动作用,以使教育更好地为幼儿发展服务。
(六)活动延伸关键是引导幼儿持续不断地对风产生兴趣。我把本次活动的物品投放到活动区,这样更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这次活动以及幼儿的兴趣、经验和需要,进行生成活动。在活动的组织中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以积极的体态语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用生动的语言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始终能围绕活动内容积极思考,从而将本次活动推向了最高潮。最后,让幼儿轻快地走出活动室,到户外寻找风、感受风,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我设计的这节科学探究活动,一开始就利用魔术箱变魔术这一孩子感兴趣的现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活动中,教师首先紧紧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了具有观察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提问,如在活动的对于环节中,把塑料袋变鼓,使幼儿感知到我们的周围有空气,把充满气的气球松口吹到幼儿的头发上,让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知道了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不动的空气不是风。活动就这样把幼儿引入到科学的氛围之中诱发了幼儿的积极思维。其次,《纲要》中强调:“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活动中,幼儿通过“做中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选择材料制造人造风,让风车转起来,在动手、交流与表达中获取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习得学习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问题:怎样让羽毛飞起来?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面对身边这样那样的变化,孩子们会昂起他们的小脑袋好奇的向大人们询问着。针对五、六岁儿童好奇、好问、好学的特点,我设计了本次科学综合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用眼、耳、口等多种感官来感知变化,亲身体验、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的变化。
活动目标:
1、能感知周围生活中的变化,发展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让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养成细心观察,积极动脑,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自制的纸扇(用碱溶液处理过的纸做成)、酚酞溶液;
2、面粉、水、盘子、鸡蛋、盐等;
3、颜料、玻璃瓶、各种纸、剪刀;
4、醋、糖、饮料粉、小碗、勺子等;
5、气球、打气筒、橡皮泥、陀螺、风车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身体变变变”。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的游戏“身体变变变”,老师说出一样东西,你们马上跟你旁边的伙伴用身体动作把它来表现出来,好吗?(如伞、彩虹等。)
二、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感受变化。
1、魔术“会变色的扇子”。(纸扇是用碱溶液处理过的纸做成的)
看,这是什么?(扇子)
这把扇子是什么颜色的? (白色)
我们来变个魔术,看看扇子能不能变成红色?呀,扇子变成什么颜色了?(红色)
2、出示一盘面粉,提问幼儿:老师现在要加上一些水,加上后有什么变化?(变成面团)
我们可以怎样让面团变得和现在不一样?(捏、搓,教师示范将面团做成一个蛋糕。)
面团还能变成什么?(面条、包子、馒头、饺子、花卷等)
3、讲解变化。(只要与原来不一样就是变化,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等,我们要让它们发生变化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三、同伴之间交流讨论。
“小朋友,你发现过一些东西的变化吗?把你发现的变化告诉你旁边的好朋友听。(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现在,请你把你知道的变化告诉给小朋友听,我们都很想知道。”
四、幼儿尝试各种变化。
1、“请小朋友来想办法,把一些东西变得和原来不一样。”
2、教师讲解活动的方法和要求。
3、幼儿分组尝试了解各种变化。
(1)纸的变化:各种纸、剪刀。
幼儿通过撕、剪、卷、粘贴等方式让纸发生变化。
(2)水的变化:小碗、勺子、糖、饮料粉、醋。
幼儿尝试加入不同的东西,水发生不同的变化。
(3)颜色的.变化:红、黄、蓝色的水三杯、玻璃瓶。幼儿尝试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发生的变化
(4)蛋的变化:加入盐后,沉在水底的蛋会浮起来。
(5)形状大小的变化:提供气球、气筒、橡皮泥等,尝试让他们发生变化。
(6)速度的变化:提供陀螺、风车等材料让幼儿感知速度的变化。
五、幼儿相互交流发现的各种变化。
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观看哈哈镜,感受变化,体验乐趣。
2、将以上的各类材料放在活动区中,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探索、交流,体验各种变化。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究安装手电筒的乐趣。
2、能细致的进行观察并拆装。
3、了解电池的正负极,知道正确连接正负极灯泡可以亮起来。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完整的老式手电筒(用于幼儿拆开、观察手电的组成),两人一套实验物品(一个灯泡、一节电线和两节电池),每人一个拆开后的手电筒。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出手电筒,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出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
一根铁柱胆不小,头带玻璃平顶帽;
一只眼睛亮闪闪,哪儿黑往哪儿瞧。——(手电筒)
提问:手电筒是用来做什么的?那手电筒为什么会发出光亮呢?
过渡语:手电筒能发出光亮的秘密就在手电筒里面,那让我们一起拆拆、看看手电筒里到底有什么?
(二)拆一拆、玩一玩,了解手电筒的组成
指导语:每个组里有一个完整的手电筒,我们拆开后仔细观察手电筒里有什么?要求:
1、从手电筒的后边拆开,灯头保留。
2、仔细观察手电筒的每一部分,观察完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请幼儿说一说,出示课件,一起认识一下手电筒的组成。知道只有把所有的材料正确的组装起来,手电才能发亮。
(三)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电池的正负极
指导语:刚才老师问小朋友,手电为什么会发出亮光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说因为有电、因为有电池,那我们就先来探索一下电池的秘密好不好?
1、请幼儿仔细观察电池,电池长什么样?两端一样吗?你还发现了什么?
总结:用“+”号表示的那一头,鼓起来的那一部分叫正极,用“—”号表示的'那头,平平的那一端叫做负极。
2、看电池图片,能快速区分电池的正负极。
指导语:不管电池是大的、小的、胖的、瘦的,他们都有一个正极,一个负极。老师这里有一些电池的图片,小朋友们能不能快速的区分出他们的正负极?
(四)小实验:如何让灯泡亮起来。
指导语:我们认识了电池的正负极,那电池的正负极和手电亮起来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好不好?
老师这里有一段电线、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个小朋友一组,进行操作,怎样将电池、电线和灯泡连起来,使灯泡发亮。因为灯泡易碎,所以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如果灯泡亮了,不要老让它亮起来,小心烫着。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让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连接的?谁连接正极?谁连接负极?
小结:电线和灯泡各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让它成为一个封闭的圆,也就是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相连,就能使灯泡发亮。
3、再加一节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两节电池中间是怎样连接的?
小结:电池和电池中间也是正极和负极相连的。
(五)组装手电筒
指导语:手电筒就是按照这个原理使灯泡发亮的。小灯泡代表手电筒里的灯泡,手电筒里有电池,电线就是一个导电体,而我们小朋友见到的铁壳也是一个导电体,塑料不是导电体,但塑料里面有电线或铁片来充当导电体。(解释导电体)
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拆开后的手电筒,小朋友就用我们学的这个原理,试着将手电筒组装起来。
问题:探索为什么你的没有亮?哪里出错了?引导幼儿使手电筒都能亮起来。
(六)手影游戏
游戏玩法和要求:每个小组选一人打亮手电筒照在墙面上,其他幼儿用手组装各种造型进行游戏,然后更换打灯人轮流游戏。
(七)结束
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真棒,不仅探索出了手电筒发亮的原理,还能组装手电筒,真了不起,还用组装好的手电筒玩了手影游戏。回家后可以将我们的新发现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不好?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电池_大班科学教案07-05
大班科学教案:昆虫找家_大班科学教案07-05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水瓶的秘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磁铁的奥秘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学教案07-02
大班科学教案:会爬高的水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树叶里的秘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07-14
大班下科学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