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01 09:39:27 教案 投诉 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教案(8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形状和颜色结合,进行计数,并能正确填写在格子里。

  2、运用数字或符号准确记录计数结果,试用表格进行统计活动。

  活动准备:

  1、黄瓜 茄子 辣椒 胡萝卜。

  2、二维表格。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产生统计兴趣。

  1、观察左边的图,讲述蔬菜名称。

  小民的妈妈买菜回来了,你们看看都买了什么菜?(引导幼儿自由讲述菜名,然后个别提问,最后集体逐个点认。)

  2、点数各蔬菜的数量,进行计数练习。

  小民妈妈买了几根黄瓜,几个茄子,几个辣椒,几个胡萝卜呢?(让幼儿自由数一数。)谁能说说每种蔬菜有多少?(引导幼儿完整说出四种蔬菜的数量。)有什么办法让我一下就知道各买了多少蔬菜?

  二、观看表格,学习统计方法。

  1、观察右边图表,学看二维表格。

  你们看书中右边有一个表格,表格上有什么?你知道表格有什么用?蔬菜、颜色标记和空格都表示什么?这一横排的格子都表示什么?(教师手指黄瓜,顺着其同排的格子慢慢地滑过去。)第二排表示什么?(茄子),表格上面有绿、红、紫、橘黄色的标记,绿色表示第一列格子的`蔬菜全是绿色的,红色表示的第二列的蔬菜全是红色的。

  2、分析表格,学习填表。

  现在我们知道了蔬菜、颜色标记和空格表示的意思,每个格子都表示一种蔬菜,想一想格子里的茄子是什么颜色的?(紫色)让幼儿说说黄瓜、辣椒、胡萝卜是什么颜色的,应该填在哪个格里。

  三、操作幼儿用书,运用表格,进行统计。

  1、了解填写表格的具体方法。

  小朋友,你们再数数,妈妈各种蔬菜究竟买了多少,然后根据蔬菜的颜色在对应的格子里填上数字进行记录,这样你们数再多的蔬菜都不会忘记了。

  2、自由数数,填写结果。

  3、交流结果,互相检查。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平面形与立体的区别。

  2、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显著特征 。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正方体的快乐。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正方体,知道它的显著特征。

  2、难点学习按形体的明显特征分类,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包装盒、正方形卡片、正方体展开图、剪刀、彩笔、胶棒(人手一份)、各种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礼物》引题,教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让我们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礼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装盒)里面会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装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自己的包装盒与别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装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纸),复习巩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较正方形和包装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师幼共同总结正方形是平的,包装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包装盒有六个面。

  4、小实验:让幼儿自由想办法,看看包装盒的六个面是否一样大。

  5、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他们手中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6、制作数字魔方:师幼共同观察正方体展开图,看一看有几个正方形组成?讨论制作方法,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给与指导。

  7、游戏:抛数字魔方(教师抛魔方停下时,看魔方面上是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或跺几次脚)

  8、出示各种包装盒,请幼儿说出哪些是正方体的,哪些不是,为什么?

  9、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

  三、结束部分

  1、装饰数字魔方,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把魔方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小百科: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侧面和底面均为正方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叫正方体,即棱长都相等的六面体,又称“立方体”“正六面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的动态定义:由一个正方形向垂直于正方形所在面的方向平移该正方形的边长而得到的立体图形。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使幼儿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乐于探索、勤于思考、手脑并用的学习习惯。

  二、活动准备:

  教具:贴绒动物10种,贴绒数字1-10。

  学具:材料纸(见图一、二、三、四)每组幼儿人手一张,铅笔人手一支。

  三、活动过程:

  1.复习认识10以内的数。

  玩游戏“闪电数字”。教师拿1-10的数字卡片,双手放在背后,拿出一张卡片迅速在幼儿面前亮一下,要求幼儿说出看到的数字是几,看谁说的又快又对,然后换另一张卡片继续进行游戏,按照幼儿的反应变化游戏的速度。

  2.集体活动。认识10以内的序数。

  ①出示8-10种小动物,问:“绒板上有多少个小动物?都有谁?它们排在什么位置?”幼儿依次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和位置。

  ②教师在小狗下面放数字4,问数字4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我们平时用4表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数字的几个用处(表示物体的位置,表示物体的数量)。

  ③引导幼儿在每一种小动物的下面放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个别能力强的幼儿上来操作)

  ④教师拿掉小鸡、小兔,问“谁能说说,排在第几的小动物不见了,你是怎么发现的”。

  3.小组活动。

  第一组:它们的家住在第几层。(图一)

  请小朋友先说说小动物的家分别住在第几层?再按小动物的号码用线把它们送回各自的楼层。

  第二组:小动物坐在第几节车廂里?(图二)

  下面有些车厢没有号,请你按数的顺序给它们填上数字或画上点子。

  第三组:给小动物编号(图三)

  请从上往下给小动物编号。

  第四组:给蘑菇房子填号码(图四)

  小兔们的蘑菇房子有几间没有号码?请按顺序填上。

  4.活动评价: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本节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理解、抽象的数的概念。因此本节教学活动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想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通过本课教学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2、在游戏活动中感知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感知数的相对性。

  3、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

  三、活动重点

  了解数的简单关系,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

  四、活动难点

  用语言清楚完整地表述出相邻数的含义。

  五、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2、动物房子图片一套。

  3、三种颜色的瓶盖各10个。

  4、彩票箱1个。

  六、活动过程

  1、导入

  ⑴师:有一座房子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看里面都住着谁?

  ⑵教师出示有小动物的房子图片(房子里有狗、猫、兔子、猴子、狐狸),请小朋友说说这些小动物的左右邻居是谁?

  ⑶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现在坐在这里的左右邻居是谁?

  幼:……

  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有邻居,它们的邻居叫相邻数,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2、请幼儿为数字排序,知道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⑴分别取三种不同颜色的瓶盖各三个,每种颜色排成一排,讨论如何才能做到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⑵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左边,讨论:比2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2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引导幼儿按要求排列。

  ⑶引导幼儿归纳:2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2少1的数1,排在2的前面,一个是比2多1的数3,排在2的后面。所以,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这个数多一和少一的两个数。

  ⑷组织幼儿讨论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根据前面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⑸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3、游戏

  ⑴找朋友

  幼儿身上别好1——10的.数字卡片并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彼此,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⑵摸彩票

  让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

  ⑶大家一起玩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4、老师指导幼儿完成课本P14—P15的练习。

  八、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瓶盖若干个,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九、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整个活动过程课堂气氛好,幼儿学习兴趣浓。通过观察幼儿操作实物及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但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还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本次教学活动中设计的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幼儿都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在活动中,我观察到两名反应慢的幼儿没能跟上,此时我发现了本次教学的缺失点:在教学重点环节时语速应放慢,要让每位幼儿听清楚,给幼儿留足思考的时间。在课堂延伸中,我走进两名反应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问题.

  3.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课件,老师边操作边讲解:树上飞来了1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4只小鸟,现在,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1+4=5)

  6.提问:如果树上先飞来4只小鸟,后来又飞来1只小鸟,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4+1=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2+3=?3+2=?

  B1.老师再次出示课件,操作并讲解:草地上有5条小蛇,有2条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条小蛇?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游走了3条小蛇,还剩下几条小蛇?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3=?生:╳老师,告诉你2+3=5

  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三、幼儿操作

  完成有趣的数学5的加减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附1故事:

  “年”妈妈的孩子真多呀!它给孩子起了一个好听又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数呀数呀,一共有365个日娃娃。

  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它们盖起了12座漂亮的小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在这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一月房、二月房……十二月房。

  咦,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顶小顶小的房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原来,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点,每座有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一点儿,每座有30个日娃娃;那座顶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的疼爱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担心她的孩子因为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盖好以后,年妈妈就从一月房子里数着自己孩子的名字:一日、二日、三日……从早数到晚,当它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它的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再也不回来了,到那时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它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附2谜语:

  一件东西真稀奇,身穿365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只剩一层衣。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数字》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同前)和数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览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高兴吗?那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小朋友瞧,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

  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

  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

  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习查看挂历的方法,练习找日期。

  1)现在老师指日期,请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日?

  老师说日期,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师:那今天是几月几日?你们怎么知道的?

  教师总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几天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听。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梳理和提升幼儿口算和心算的经验。

  2、通过与朋友交换电话号码,激发幼儿对同伴、老师的留恋之情。

  活动准备:每人一本通讯录、笔、纸

  活动过程:

  一、破译电话号码

  1、我们在幼儿园已经一起生活了三年了,再过不久,你们即将离开这里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你们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舍不得)

  2、恩,大家都很舍不得这么多的好朋友,那你能不能想个好办法,可以经常和好朋友联系呢?(写信,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聊天)

  3、大家都想了很多好办法,老师也想到了用电话联系。但是今天老师留电话号码的方法和平时有点不一样,是一组密码,需要你们破译出来,大家看好啦!

  4、用加减法的形式出示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我们一起破译这个电话号码吧(口算,复习运算法则:加法算式中“+”号前后的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得数相同,不需要重复计算,这样能加快速度;破译时要看清楚加减符号,算式题中出现加0或者减0的.情况,其得数就等于原来这个数;算式题中减号前后的数字相同,得数为0)

  5、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完成任务了。那么老师还有一个号码也想让你们破译一下,大家试一试哦!在心里默默的破译,不要发出声音。(出示另一组加减法的号码,得数也是幼儿园的电话号码,心算)

  6、小结:原来这也是幼儿园的电话号码啊,两个相同的号码,但是加减运算题目却是不同的,这告诉我们,一个答案可以由许多不同的加减运算获得。

  二、自编电话密码

  1、幼儿园的电话号码已经告诉你们了,现在你们是不是也急着想把自己的号码告诉你的好朋友呢?

  2、请大家将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编成密码,记住,千万不能直接把号码写出来哦,也要出点题目来考考你们的好朋友哦!(示范:将电话号码编成密码)

  3、在小朋友不能独立完成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帮助一下,教师巡回指导。

  4、你们的密码都编好了吗?现在,就请你找一个好朋友,让他破译你的电话号码吧,看看你的好朋友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三、交换电话号码

  1、看来大家都很聪明,这么快就将好朋友的电话号码都破译了,现在就请你们互相交换电话号码吧,毕业以后记得要经常联系哦

  2、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本通讯录(什么叫通讯录:就是将朋友的电话号码啊,地址啊都记在这本本子上,方便以后联系),等一会交换电话号码的时候你可以先写上好朋友的名字,然后记上电话号码,也可以让好朋友自己写,签名留念哦。

  3、幼儿自由交换电话号码,活动结束。(请幼儿晚上回家打打电话验证一下号码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话明天来了幼儿园再修改)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2.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重点:

  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

  活动难点:

  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一个信封、5个花生。

  2.操作卡片1张、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碰球”(复习4的组成)。

  二、点数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我们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呀?

  老师给了小朋友几个花生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在小椅子上进行点数。(数完后花生收起来)

  请个别幼儿说。

  三、幼儿第一次操作。

  1.出示课件。

  师:5个花生我要送给方形宝宝和圆形宝宝,该怎样分呢?它们合起来又是几呢?我们小朋友拿着花生去试试,好不好。

  2.幼儿进行操作。

  (1)师:“你是怎样分的?”

  个别幼儿说。(根据幼儿讲的出示相应的课件)。

  (2)“和她分的一样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你们真棒”。

  幼儿读分合适式。

  (3)师:还有谁跟他们分的`不一样。

  个别幼儿说。(分的一样的幼儿举起手)

  (4)“老师将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所有的分合式,幼儿集体读一遍。

  四、根据顺序进一步理解5的分成。

  师:老师也想来分一分,如果我方宝宝分一个,圆宝宝该分几个呢?(出示相应的课件)

  师:方宝宝分2个,圆宝宝几个?(3个),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前面多了一个,后面就要少一个,后面的跑到前面来了)

  幼儿集体读分合式。

  五、幼儿第二次操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分成,老师要来考考你们。(出示幼儿操作材料课件)

  (1)认识圈里和圈外的标志。

  师:小动物要玩套圈的游戏,你们看这个表示圈怎样了,(套住了),那这个呢?(没有套住,掉在外面了)。

  (2)教师示范一个作业。

  师: 小猪拿几个圈玩游戏的,(5个),套住几个圈,用数字几表示,(写上数字),掉在外面几个,用数字几表示(写上数字)。

  (3)进一步理解5的分和。

  师:5个圈分成了几和几,它们合起来是几?(幼儿说)

  (4)讲要求,幼儿进行操作3个作业。

  师:其他小动物又套了几次圈,套中了几个,几个落在外面,我们数一数,用数字记录下来,好不好!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六、评价幼儿的作业。

  (1)幼儿互评。

  (2)教师集体评价幼儿的作

  根据幼儿自己分得结果,结合课件整理巩固复习5的分成的几种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动物叫声_大班数学教案07-06

大班数学教案:管子变形的秘密_大班数学教案07-13

大班数学教案10-26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8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6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25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31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07-24

大班数学教案[热门]08-04

[精]大班数学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