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通用【3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目标:
1.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成对使用的。
2.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它是中国的餐具。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准备:
1. 每人一双筷子(多种材料的),每桌一盘泡沫塑料块。
2. 2.操作卡片"你喜欢的筷子"过程:
(一) 筷子的特征1. 这是什么呀?请你说说你的筷子是什么样的?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2. 你的筷子和别人的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形状、长短、粗细、材料等)3. 总结筷子是各种各样的,是两只成双的。
(二) 了解筷子的'用途和筷子的使用的方法1. 你们知道筷子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
2. 你们会用筷子吃饭吗?请幼儿回答示范,教师示范并指导姿势。
3. 我们都知道筷子是用来吃饭的,可你知道筷子是什么人最早开始使用的吗?
(三) 游戏:夹泡沫塑料块1.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张桌上都有都有一盘泡沫塑料块,你们只能用筷子夹,夹到一个就放到另一只手里,我们比赛看谁夹得快。
2. 检查泡沫塑料块情况和握筷姿势,分析讨论什么样的筷子容易夹,什么样的筷子不容易夹,为什么。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在家也尝试用筷子吃饭,并进行检查和鼓励。
活动反思:
筷子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同时也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的常见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体验筷子给我们带来的娱乐功能,从而喜欢并正确使用这一工具。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探索物品在水中是否会褪色。
2、愿意参与实验,乐于探索。
3、能互相合作、能陈述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
1、场景布置,挂上灯笼、气球、贴上红窗花
2、收集生活中的红色物品。如红纸、红绉纸、红积木、红毛线、、红豆、红色塑料袋等。
3、手偶小兔子、每组一张记录表、一个一次性杯子、笔。一张一次性台布。
3、每组一只大塑料桶作为盛水容器,一只小塑料盆,一只脸盆作为染缸,能吸水的白布。
教学过程:
一、红色喜洋洋
1、今天我们去小兔家去做客,来到小兔家。
2、(出示小兔问好)昨天小兔接到兔奶奶的一个电话,说要到小
兔家来做客。小兔想把家里打扮得喜洋洋的迎接兔奶奶的到来。挂上灯笼、红气球,贴上红色的窗花,小兔还想给兔奶奶准备用红布做一些手帕。小兔在家里找出了很多红色的.东西,可就是没有红布,怎么办呢?小兔看着这一堆红色的东西,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把这些红色的东西浸到水里,等褪出红色来再把白布放进去,就可以染出漂亮的红布来了。
3、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红色物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找出了哪些红色的东西呢?
4、那我们就来试一试,看小兔的办法好不好。
二、红色褪出来
1、请你先来猜一猜,哪些物品能褪出红色来呢?
2、现在请你们帮小兔试一试。示范引导幼儿将材料逐一放入小塑料盆中,观察
该物品是否褪色,并将结果记录到自己组的表格中。(教师讲解记录表的使用方法,在褪色上打“√”不褪色打“X”)如果水变红色了,就把水倒入“染缸”中,再往容器里盛装适量的水,继续操作。
3、幼儿分组操作并记录结果。
4、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交流记录结果并验证:哪些物品会褪色。
三、试试染红布
1、将白布浸到“染缸”里,看看是否能染出漂亮的红布来。
2、幼儿染布,欣赏。
讨论:(1)这些布是怎么变红色的?(2)为什么有些手帕颜色淡些、有些浓些。
结束:小朋友今天我们为小兔解决了难题,为兔奶奶做好了红手帕,小兔非常谢谢你们,等手帕干了,我们一起去给兔奶奶送手帕好吗?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玩从来都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玩沙有着浓厚的兴趣,玩沙是我班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每次一到玩沙池,孩子们蜂拥而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玩沙的过程中,许多孩子从家中带来了装沙的工具,有大小不一的铲子、沙桶、漏壶。看看孩子们带来的工具,就知道他们对于沙流动的属性认识不足。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我想,抓住契机,让孩子们在自主玩沙的过程中自然地了解沙的特性,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发现沙的新鲜玩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让幼儿在沙地里自由探索,自主操作,使整个活动体现一种玩中学,学中乐的氛围。这样的形式比在我们课堂上机械地讲授更有意义,孩子能自主自动地受启发受教育,也是最能体现教育价值。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工具装运沙子,体验干沙流动的特点。
2、在装沙、玩沙的过程中,感知沙的多少、大小。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搜集装运沙子的工具,共同制作装沙子需要的工具,如引导幼儿用可乐瓶共同制作铲沙的铲子、小碗、杯子,寻找小车等。
2、物质准备:
有孔的工具:漏勺、漏筐、漏斗等。
无孔的工具:大小两种铲子、碗、桶、杯等。
小车、小船、幼儿盛材料的塑料筐。
3、环境创设:
问题墙:“你认为哪些工具可以很好得装沙子?”
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搜集或制作的装沙子的工具记录下来,放在墙饰上做集体记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兴趣。
提问1、幼儿园的沙池里有很多小朋友玩时,我们也想玩沙,怎么办?
2、你想用什么工具装沙子,做一个新沙池?
二、认识工具,尝试操作。
1、出示幼儿搜集和自制的装沙工具。每个幼儿一个装沙工具的筐子,其中有带孔
的和不带孔的工具,不带孔的工具中又有大容器和小容器。每个幼儿还有一个盛沙子用的同等大小的塑料筐。
2、引导幼儿充分尝试每一样工具,充分体验每样工具装沙子的特点。
教师:每样玩具你都试一试,看哪些玩具好用,哪些不好用。
(教师认真倾听孩子们在装沙中的语言表达,将幼儿零散的经验及时梳理和整合)
3、请幼儿把漏沙的玩具与不漏沙的玩具进行分类。
4、引导幼儿继续装沙子,体验工具的大小与装沙子的多少有关系。
教师:请小朋友用剩下的工具装沙子,看看哪个玩具能装很多的沙子。
三、经验共享,分类提升。
1、请幼儿用小推车将装满沙子的塑料筐推到小船边,把沙子倒入小船,做成沙箱。
2、集体讨论:
教师:每个小朋友共推了几车沙子,推得最多的是使用的什么工具?
教师:请小朋友将能装很多沙子、搬运沙子时感觉很沉的玩具分出来。
3、引导幼儿将工具按大小或搬运沙子的多少进行分类。
活动延伸:
活动后,教师引导幼儿将搬运沙子既多又快的工具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放在墙饰“这些工具装沙子既多又快”的集体记录中。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对照前期的搜集和猜想,使幼儿在亲自探索中建立大小、多少的科学概念。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9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27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4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03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9-03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