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沉与浮》大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科学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
小组: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2)
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
【教学过程】
一、比较水的温度
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
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板书:温度
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
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板书:温度计
二、观察温度计
1、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3、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出示:“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P43的3个)”,这三个问题你们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再观察一次。
5、学生对照问题,检查自己是否都解决了。再观察。
(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量程;刻度)
6、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汇报交流。(预设: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液面上升,放开后一会,液面下降。)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师:出个题目考考你:“25℃”,你会读吗?
学生试读
2、师: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例:“28摄氏度”怎么写?“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
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师:我们再来试一下,出示:0℃ 37℃ —5℃ —10℃
(此部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
3、出示自制模型温度计,然后教师设置温度,请同学读或者写,巩固。同时强调:零下温度自0℃往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四、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1、现在请每个同学观察自己温度计上的液面,并记录。
2、交流: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什么会不同呢?(参考P44图)
(预设: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这样几种:俯视、仰视;从嘴里呼出的热气。)
师生讨论,并明白: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五、拓展
1、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课后考虑一下如何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磁铁,通过探索引导幼儿发现磁铁能吸住铁的东西。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筐操作材料:内有磁铁、回形针、螺丝帽、螺丝钉、硬币、布条、纸张、玻璃球、塑料玩具、竹片、泡沫等。
2、纸杯(内装带有回形针的小兔)若干、迷宫及钓鱼工具。
3、每人一张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 魔术表演,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事先准备一个磁铁小人,操控磁铁使小人翻滚跳跃)
2、讨论:小人为什么能跳舞?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人下面有一块铁片,随着塑料板下面的磁铁移动而移动。小人就能跳舞了。
二、尝试操作,发现并提出问题
1、介绍材料,引导幼儿初步探索磁铁的特性。
指导语:小人会跳舞,有趣吗?(有趣)。老师给小朋友准备许多东西。(铁制品和非铁制品)。请你拿着磁铁去玩一玩筐里的东西,看小朋友有什么发现?
2、幼儿自由操作。
3、交流、分享发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再次操作,尝试记录
1、出示记录表,指导记录。
重点指导幼儿再次探索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不能吸住哪些东西?并把探索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2、幼儿再次操作并尝试记录。
3、交流:被吸住的东西是什么做的?没被吸住的又是什么做的?
4、小结:铁制品能被磁铁吸住。
四、磁铁游戏
1、以玩魔术的口吻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磁铁真有趣,它不但会变魔术还会跟我们玩游戏呢。今天就让它带着小朋友们玩好吗?”
2、教师介绍游戏材料及方法。
3、提出游戏要求:
(1)救小兔时,不能把手和磁铁伸进这陷阱,只能用磁铁在陷阱外边想办法,否则就会被大灰狼发现;
(2)在带蜜蜂等动物走迷宫时,把动物放送到迷宫的入口就不能用手碰到这些动物,只能用磁铁在迷宫下面移动带着动物选择正确的路线走出迷宫。
(3)每人拿一根钓鱼杆,把钓钩放下就可以钓鱼了。
五、教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教师小结:磁铁真好玩,因为它会吸铁,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用磁铁碰碰家里的东西,找找还有哪些东西能让磁铁吸起来?磁铁还有什么秘密?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重点难点:
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
2、学具: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教师活动:
一、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1、碰球游戏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6只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请3-4位幼儿)
二、引出新游戏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三、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
5、算式接龙
四、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鸡蛋和鸡是经常吃的。于是我们利用设疑“哪些小朋友喜欢吃鸡蛋?哪些喜欢吃鸡?都知道有哪些鸡?”引发小朋友回忆生活经验,以此来激发小朋友的兴趣,同时也将活动切入正题。这样,小朋友的兴趣也容易被吸引过来。
活动目标
1.通过为小朋友讲解和观察小鸡孵化从蛋到鸡的转变,从而知道鸡生蛋、蛋变鸡的由来以及生命起源和生命周期,从而帮助孩子培养和建立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从未能孵化出的鸡蛋中,让小朋友学习到生命的宝贵,学会照顾幼小生命,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爱心。
3.通过讲解过程中的互动,让小朋友知道每个人都有公平、平等的权利。
活动准备
数字孵化器、已孵化两周的鸡蛋、制作雏鸡盒的设备、相关的活动主题卡,电源插座、彩色记号笔、白板、温水、食物(如:蛋黄、用水泡过的米或饭、新鲜洗净的菜叶)
活动过程
1.通过设疑激发小朋友的兴趣
师:哪些小朋友喜欢吃鸡蛋?哪些小朋友喜欢吃鸡?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有哪些鸡?
师:鸡蛋和鸡小朋友们都见过,有谁知道鸡蛋是怎样变成鸡的?
评析:通过一些简单的提问,以此来激发小朋友的'情趣,是他们对课程产生兴趣。
2.了解鸡蛋的不同
通过图片的展示与讲解,让小朋友有感性的认识孵化小鸡的鸡蛋和日常吃的鸡蛋的不同之处。
评析:让小朋友们知道生命的起源。
3.介绍孵化过程中的主要孵化因素
小朋友用手触摸孵化器的观察窗,观察孵化器的构造。在通过讲解,让小朋友知道孵化的三个关键因素:即温度、湿度、翻蛋。并启发小朋友寻找生活中旋转加热的东西。
4.大家一起给三个将孵化出壳的小鸡起名字
将小朋友们说的喜欢的名字都写在白板上,然后通过举手评选,选出三个小朋友最喜欢的名字,作为三只小鸡的名字。
评析:通过为小鸡起名字,让小朋友们学会参与、公平评选、自己做决定。
5.制作雏鸡盒
教小朋友们如何制作雏鸡盒,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小朋友们思考回答
师:为什么要在盒子上开几个洞?
师:为什么要放电灯?
师:为什么要在盒子底部铺上报纸?
6.小朋友们喂小鸡
小鸡出壳毛全部干后,将小鸡放入制作的雏鸡盒内,让小朋友们抚摸、观察。
破壳后1-2天后,准备一些与水混合的蛋黄、菜叶等,请一些小朋友来喂小鸡。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会收集资料,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认识了解太阳系。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
第一课时
一、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1.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
2.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3.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太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太阳周围除了地球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这些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太阳系行星成员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阅读教材第40页列举的有关太阳系八行星的数据资料。
4.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各自的发现。
二、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
1.谈话:结合刚才阅读的数据资料和你讨论过程中自己的发现,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是怎样的?计算其他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水星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把你们思考、计算、整理的结果记录在课本第41页的表格中。
2.学生整理数据资料,填写相应表格内容。
3.汇报整理数据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问:
(1)你能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吗?
(2)你有什么好办法将它们记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棒。
(3)填写教材第40页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九大行星的知识,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一下吗?
4.提问: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哪一颗?体积最小的是哪一颗?
5.学生汇报,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或鼓励。
6.谈话: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排个顺序,并把这个顺序记录在教材第41页的表格中。
7.学生填写八颗行星大小排列顺序后组织同学举行简要汇报,教师小结排序结果,统一大家认识。
8.提问: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课堂上学到的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还想知道些什么?
9.学生自由提问。
10.谈话: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归归类,看看有哪些是同一类型的问题。
11.教师指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从
“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类,并积极肯定学生科学的问题分类方法。
12.谈话: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从“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这些方面收集资料,为我们下节课编辑太阳系小报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了解太阳系小天体和矮行星的相关信息。
1.谈话:经过上节课课后同学们的资料收集,现在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除了行星以外的有关太阳系其他天体的信息吗?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简要板书进行梳理,同时给予发言同学以正面的积极肯定。如果学生的发言中已经涉及到有关“太阳系小天体”——彗星的介绍,教师可以强调教材中也有类似的讲述;如果学生没有提到,教师还有必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彗星的内容。
3.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吗?
4.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太阳系的组成,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议,以完善并巩固同学对太阳系组成的认识。
5.组织同学自行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冥王星的小资料。
6.谈话:通过冥王星由大行星到排除行星行列之外过程的了解,你如何看待科学认识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错误认识改正的态度?
7.学生在班级内展开汇报交流,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相互间就各自观点展开讨论。如果学生有思考或表达的障碍,教师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引导或总结。无论是学生自行探讨还是教师引导,在这里活动目的只有一个:让同学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同时认识到科学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
二、整理太阳系的资料,设计制作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
1.提出制作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制作这样的小报,可以选择怎样的专题?”
2.学生个别汇报各自打算,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并视学生汇报的实际情况指导同学可以以“太阳系天体新信息”为专题,也可以以“人们探索太阳系天体历程”为专题,还可以以“人类探索太阳系求真求是的精神”为专题。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围绕自己选定的专题,我们应该收集或选择哪些资料和图片丰富我们的小报?为了让我们的小报特色更突出,在内容选取和形式编排上要注意什么?”
4.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
5.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6.根据学生主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
科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乐于合作与交流。
3、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做出解释与结论。
二、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的'道理。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宇宙间的众多星体,什么样的星球适合人类居呢?
(二)猜想假设: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小组内进行。
(四)实施探究:
1、分组讨论人类生存需要的条件
2、交流地球适合人类居住具备的条件
有大气、水、适宜的温度和能源。
3、猜想除了地球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居住
讨论:人类能在除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建立新的家园?
1、交流搜集的资料
2、根据搜集的资料确定自己的观点举行辩论会,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设计我们的“未来的家园”
1、交流地球污染程度对人类产生的不良影响,引发设计未来家园的欲望。
2、分组讨论交流自己想象的未来家园的样子
(五)展示交流:展示学生设计的未来家园,进行评比。
(六)拓展活动:根据自己的设计写一篇科幻故事。
教学反思:
教学来源于生活,同时还要融入生活中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在探讨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后,接着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到其他星球上去居住?学生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说出了许多在实际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及环保问题。
科学教案 篇7
有趣的蛋
设计意图:
蛋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常吃的食品,孩子们很熟悉它。让蛋娃娃有趣地滚起来是孩子们在吃蛋时常做的一件事。让蛋壳变成一张张有趣的脸,这样也会激发孩子们做蛋画的乐趣,中班的孩子在蛋壳上添画短线、圆点、弧线也是有能力做到的。蛋在孩子们眼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可见孩子们对蛋娃娃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深深为孩子们的主动探索精神所感动,也领悟到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于是,我就生成设计了《有趣的蛋》这一活动。此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了孩子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1、探索不同卵生动物的蛋。
2、认识蛋的结构。
3、在了解蛋的过程中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在品尝蛋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各种鸡蛋、鸭蛋、鹌鹑蛋、鸽子蛋
2、幼儿人手一个熟的蛋、水彩笔
3、课件
教学过程:
1、《dj小鸡》音乐入场 2、幼儿手指游戏
3、幼儿玩摸蛋游戏,引导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常鸡蛋的外形。
蛋是什么形状的?(长圆形的`)它们都有一层什么?(外壳)摸一摸感觉怎样?(坚硬、比较滑)
4、出示课件:鸡蛋 鸡蛋里面有什么?(蛋黄和蛋清),蛋的营养价值
5、幼儿继续玩摸蛋游戏(鸡蛋、鸭蛋、鸽子蛋、鹌鹑蛋),幼儿认识
有的外壳上有什么?(斑点)大小一样吗?什么蛋的外壳上有斑点?
6、认识世界上最大的蛋和世界上最小的蛋(鸵鸟蛋和蜂鸟蛋)
7、蛋的各种吃法
8、蛋的其他用途
9、美工活动:打扮蛋宝宝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10-19
科学教案04-06
【经典】科学教案08-31
[经典]科学教案09-02
科学教案(精选)08-14
(经典)科学教案08-01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9
科学教案(经典)09-26
科学教案(精选)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