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沉与浮》大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六年级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华]实用的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对探索顶起纸板感兴趣,体验顶起纸板的成功喜悦。
2、 感知纸板只有一个能顶起来的点,并积累使几何图形平衡的有益经验。
3、 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套几何图形纸板、吸管、记号笔,展示板等
活动过程
一、 以介绍材料导入活动,引发探究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图形娃娃,你们看这是什么形状?(圆形)”
二、 幼儿初步探究圆形顶纸板方法,感知纸板只有一个点能顶起来。
1、 提出问题,幼儿猜想。
教师:“如果用吸管顶圆形纸片,你们猜猜能顶起来吗?”
2、 教师介绍材料,提出探究的要求。
教师:“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根吸管和圆形纸片,请你们动手试一试,用吸管怎样能顶起圆形纸片?”
教师:“你们看,圆形纸片的身上有好几个点,小朋友在每一个点上都试一试,能顶起来的那个点用圈圈出来,做个记号,试好了,请你们写上自己的`号数。”
3、 幼儿操作探究圆形顶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4、 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探究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都试成功了吗?吸管能将圆形纸片顶起来吗?吸管顶在那个点上圆形纸片能顶起来?还有其他的点能将它顶起来吗?
5、 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平衡的经验。
师:原来,在圆形纸片上只有一个地方能把圆形顶起来,而且这个地方就在纸片的中心位置上。
三、 迁移经验,幼儿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顶纸板的方法,再次感知发现纸板只有一个中心点能顶起来。
1、 介绍材料,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想。
2、 教师提出探究记录的要求:在纸片能顶起来的地方用小圆点做个记号。
3、 幼儿操作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顶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4、 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
5、 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使几何图形平衡的有益经验。
四、 出示不规则的图形,提出问题,引发延伸活动探究。
师:刚才小朋友都试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知道他们都有一个点能顶起来,那这个图形能顶起来吗?请你回班试试吧!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中,投放几何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继续探究顶纸板。
2、在后续活动中,继续探究顶纸板物体面的大小与顶纸板的关系。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红黄蓝图片
红黄蓝及其他颜色水粉颜料若干
重难点
幼儿在做做玩玩中知道混色后的结果,并尝试说儿歌。
活动目标
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引导幼儿体验混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在玩玩做做中使幼儿知道三原色配色的结果。
幼儿学习看图谱说儿歌。
活动过程
一、情景:教师扮成魔术师导入课题
1、今天,我是一个小小魔术师,你们知道魔术师是干嘛的呀?我带来了颜色宝宝,我今天要用他们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2、师幼认识颜色(主要认识红黄蓝)。
二、幼儿自由探索颜色,初步感受颜色。
请小朋友们自己使用水粉颜料自由涂鸦,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颜色,初步感知混色。
1、将红、蓝倒入一起,幼儿观察变色)孩子们,你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会变成紫色(在里面加了蓝色)。紫色像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表想法。
3、用图片(红色宝宝和黄色宝宝拉手变成紫色宝宝)将实验过程表示出来。
四、请幼儿与老师一起实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师幼一起操作将红色和黄色宝宝拉手,看看变化。
2、为什么会变成橘色(在里面加了黄色)。橘色像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表想法。
3、同样也用图片表示出来。
五、幼儿自己操作黄色和蓝色宝宝拉手的实验,师指导。并用图片表示。
六、师幼一起看图谱念唱儿歌,并以游戏"猜出下一句"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尝试用各种办法让各种船浮到水面上;
3、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设计理念:由于幼儿天生就爱玩水,为此本着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供选择与创造的条件的理念,设计这节在水中玩船的,以游戏形式进行探索的活动。
教学准备:
1、七种(七种以上)质地不同、补救方式不同的沉船;
2、辅助材料:泡沫、塑料、纸、卫生筷、铁丝、透明胶、皮套,盐;
3、潜水艇模型。
教学过程:
1、出示潜水艇模型。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潜水艇是做什么用的?
---潜水艇是怎么在水里走的(进行演示)
2、探索做小实验
---出示七种质地不同的船,可这么多人就七只船怎
么办?让幼儿感受合作,并提醒不抢、互相谦让。
---老师和幼儿一起玩(请幼儿自己选择一个伙伴,
两个人一起选择一种船去玩)
---你们发现什么问题?(这些船都沉到水底)
---船在哪儿走?一起想办法让船都浮到水面上,
---幼儿探索,教师引导,
3、再探索、留作业
---拿出胡萝卜做的小船,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办
法让胡萝卜船浮在水面上的?出示盐,把盐放入
水中,让船浮上来。
---回家后你可以跟父母再探索,一起再试试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知道其各自的特点,以及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动手操作、观察描述等能力。
3、通过探究,使学生感悟到周围生活处处充满科学,只有掌握其规律,才
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教学重点:
探究中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培养学生定计划、动手实验、观察描述等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使学生感悟到周围生活到处充满科学,掌握好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师:能有机会与小朋友们共同上一节科学课,我感到非常高兴,所以特意给大家送上一首嘹亮动听的歌曲。等一会儿我放歌曲时同学站起来,严肃一点,眼看着黑板上面的五星红旗,大家一齐用雄壮有力的声音唱出来。
师:请同学们先猜一猜这首是什么歌曲。(学生思考并猜测)
师:谁给同学们汇报一下?
生:我觉得这首歌曲对祖国有关。
生:我发现教师刚说的话和提出的要求,这首歌应该是国歌吧。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正是一首我们在每星期一或者有重大意义节日升国旗的时候唱起来的国歌。
(教师开始播放升旗片段,同学们以深情之声唱起来。)
[评析: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及多煤体的形式引入新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新知识,而且也隐含了“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的作用”这一理念。]
师:升旗时,大家想过没有,它为什么轻轻一拉绳子,旗帜就能升得那么高?
生:我认为有一个轮子在转动,一拉绳子,轮子起着润滑作用,旗帜就能轻轻升上去。
生:不对,如这样太费力了,应是有一个轮子当拉绳子时就会活动,使拉绳更垂直向上动力,故此,轻轻一拉绳子,旗帜就能升到杆顶上了。
生:我认为这种说法也不对,只有一个会动的轮子也不能这么轻轻一拉绳子,旗帜就能升得那么高。
生:可在旗杆顶部把轮子固定不变,让它的绳子不会偏动才可以轻轻一拉绳子旗帜就升到顶杆上。
师:大多数同学会想到可能与旗杆顶部的轮子有关,为了进一步研究升旗的秘密,让我们来模拟一个升旗的装置吧。
(老师板书:动滑轮和定滑轮)-
[评析;在观察升旗过程,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通过体验、交流、汇集学生对升旗的认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发散思维。]
生齐:好。
师:请看老师出示的幻灯片,同学们利用提示组装升旗的装置。请你边操作边观察,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操作并观察)
师:操作好了没有?
生:好了。
师: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把自己操作中发现的情况告诉大家?
生:当我向下抖动绳子的时候,旗杆顶部的轮子是固定不动的。
师:你真聪明,观察得很仔细。那么,我们把这种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定滑轮。
生: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的时候,挂有旗帜的那部分绳子会向上移动。
生:由于这个轮子是滑轮,轻轻一拉绳子就把旗帜升到杆顶部了。
师:你们真棒。
师:那么是什么起了作用?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呢?
生:说明利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师:不错,我们发现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定滑轮是不是也有省力的作用呢?我们可以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
生:应组装一个定滑轮来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生:老师,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
师:很好,现在就找来铁架台,在其上面固定好一个滑轮,并穿好线绳,各组同学讨论一下,统一了意见,再开始进行做实验。
(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讨论后再做实验,发挥学生的相互作用,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工作必需的素质。]
师:小朋友们实验结束没有?
生:实验好了。
师:哪组的小朋友愿意把他们的实验结果展示给大家看。
生:(上台展示)我们在滑轮两边的绳子上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它们平衡了,所以定滑轮是不省力的。
师:在小组实验里,我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生:老师我发现了他们不是先一步一步实验挂钩码或假设两边同时挂相同的钩码,结果都一样的。
师:真了不起,谁能将定滑轮的特点完整复述一遍?
生:我能行!利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评析: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中,不停地巡视,了解各组的实验进展情况并做及时辅导,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定滑轮的特点。那么有些同学已经在想了,有定滑轮,那是否有动滑轮呢?
生齐:应该有吧。
生:老师,我们可否再来做这方面的实验呢?
师:好,大家兴趣很浓,我们就来研究动滑轮吧。
(教师播放相关的录像片段)
师:看,在搬运货物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那么像这样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我们把它叫动滑轮。
生:老师,动滑轮一定有它的特点?可不可用实验来证实一下呢?
师:研究动滑轮时,我们需要到哪些材料呢?你打算按照什么样的步骤来研究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制定一个可行的研究计划)
师:哪组来汇报一下探究计划?
第三组生:研究动滑轮的计划首先研究需要的材料、研究的步骤就可以了。
生:还应该有研究
发现与结论更好了。
师:还有问题吗?没有问题我们用掌声对他们的研究计划表示祝贺。(学生鼓掌)
师:第二小组开始汇报时要注意不要重复别人的内容,要提出自己的发现和问题。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和大家交流?
……
(第八组汇报告后)
师: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都没有问题。
生:没有。
师:都没问题,我来提个问题好吗?(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第八组生:好。
师:刚才你们提到研究的材料、步骤、发现、结论都非常有创意。请问你们研究计划完美了吗?
第八组生:可能还没有那么完美吧!
师:你们应该考虑到画出实验示意图,那么就更清晰了。
生:(沉思)这样的研究计划变得更完美无缺了。
师:你们就按照计划写出的项目进行研究。
[评析:通过小组交流,让大家了解各自的研究计划,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果能让学生对别的组的计划提出自己的建议,就更好了,更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生:好的。我们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这里可用橡筋或测力计),动滑轮下挂重物。
生:老师,我们发现动滑轮能省力,但不可把物体移动。
生:原来定滑轮与动滑轮有区别的。
师:使用动滑轮大约省一半的力,但并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师:你们同意我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如果说滑轮也是一种杠杆,你能找到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吗?你能试着用杠杆的原理来解释它的作用的不同吗?
生:(爽朗地)可以。
生:老师,我们尝试用图示法来解释可能更明白。
(小组讨论、思考)
师:谁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图示法,并找出它的三个点的位置来。
(学生纷纷举手并说老师我能行)
生:我就利用图示法来解释。如图:
师:有了图示我们清楚地看到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评析:这是一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的渗透。不是通过实验获得的规律,即使是正确的,只能作为已有经验,而不能模糊刚才的研究。孩子已经自觉地理解了本课要求掌握的知识,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实验中也都会这么做,这就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孩子在成长,在进步。]
师;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一节课过去了,在和老师说再见之前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老师,这节课真有意思,让我们不仅学会了假设 验证 结论来解决科学上的问题,还大开眼界。
生:老师希望你今后还能来给我们上课。
师:下课继续观察一下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行不行?好,下课。
反思: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遵循了“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新课程理念,教学中着去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技能和细致、认真的观察品质,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让学生能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懂得科学结论的获得是需要通过科学的实验来证明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实、生动地受到科学素养的教育,所以教学中通过讨论及活动,使学生能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当然,我的教学中还有一些值得商权的地方,比如在各组汇报报完问题后应让学生对别组同学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在讨论中的时空太仓促,有点走过场,有时还会给学生画圈子,不够开放的问题等。非常诚恳地希望能有机会就这些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根据动物细部特征来辨别动物。
2、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拼图等游戏活动了解动物特征,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3、有积极探索的欲望,能大胆的猜想,并萌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游戏用转盘、森林背景的课件。
2、动物各部分图片、动物拼图、声音素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大森林的场景中。引导幼儿观察大森林的场景:“小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大森林,大家看看大森林里漂亮吗?里面有什么?”让幼儿通过观察,增强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提问:“大森林是谁的家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并使幼儿了解大森林是小动物的家,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游戏部分
1、游戏:《玩转盘》转盘上是一些幼儿认识的动物的头部、尾部图片。教师出示大转盘,请幼儿自己将转盘的指针转起来,指针指到哪个动物,即说出动物的名字。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初步学习推断的方法,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帮助老师了解幼儿对动物的认识程度。
2、游戏:《辩声音,学姿态》
(1)课件中播放动物的叫声,让幼儿猜是什么动物,并作模仿。猜对的话课件呈现该动物的图片。
(2)一幼儿模仿该动物的走路、活动的`姿势体态,让其他幼儿猜测是什么动物,最后一起模仿。
3、游戏:《找动物》请幼儿将老师藏在大森林里的动物部分图片找到,这些动物并不是完整的,有的是动物的身体、有的是动物的脚、有的是动物的头。在找到后,还要推断出它是谁,然后告诉大家自己找到了什么动物。通过幼儿的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喜爱科学活动的情感。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通过讲述自己找到的动物,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4、将动物的部分卡片送到小动物的家里。教师将动物的完整图片展示出来,让幼儿通过自己手中的部分动物卡片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进行对应摆放,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三、结束部分——《拼图游戏》请找出相同动物图片的小朋友,合作将动物的各部分拼成一个整体的动物。通过操作活动,能观察到动物的分割部分的特征,并能相互配合进行拼图,将动物图片拼完整。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尝试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建议: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各种动物拼图,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大胆实践,积极探索。
2.了解在不同物体遮挡下,声音的大小是会变化的。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声音是有大小变化的。
难点:了解噪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活动准备】
鞭炮声、优美的音乐、纸、毛巾、坐垫、布、塑料袋、书包、纸箱、被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鞭炮声,让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
(二)展开
1.感受噪音。(鞭炮声逐渐放大)
提问:
(1)声音大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声音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声音不大不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小朋友喜欢什么样的声音?”让幼儿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
小结:“各种嘈杂、刺耳的声音,我们把它称为噪音”。噪音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我们的身体、情绪等,所以我们都不喜欢噪音,我们要消灭噪音。
2.实验活动。
提问:“录音机的按钮坏了,如何把它的声音变小呢?”(请幼儿凭经验讲述)
(1)请幼儿用老师准备的物品想办法将声音变小。(可以引导幼儿将录音机盖起来)。
(2)请幼儿分别用每一种物品都实验一下,然后讲一讲录音机被哪种物品遮盖后声音最小。
小结:“各种物品都有隔音的作用,它们能让声音变轻、变小。由于物品的厚薄不同,隔音的效果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物品越厚隔音的作用越大。”。
3.游戏《给录音机盖被子》
(1)让幼儿听一听,放在毛巾下的录音机和未放在毛巾下的录音机声音一样吗?
(2)再往上加一块毛巾,录音机的声音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3)再往上加第三第四块毛巾,听听录音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讨论结果:毛巾越厚,声音越小。
(三)结束
1.鞭炮的声音太大,我们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请小朋友学一学快乐的鞭炮声。
2.活动延伸:阅读《幼儿用书》(“老虎”第六页),熟悉各种物体声音。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观察比较,乐意说出自己的发现,体验探索交流的快乐。
2.了解一些常见包的款式、材料等特征,初步知道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各式各样的包、适合放在包中的生活用品若干。
2.音乐一段。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师:暑假快到了,小熊一家准备出去旅游,他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可这些东西该怎么带出去呢?请小朋友帮小熊想个办法。
(二)看看、玩玩各式各样的包,知道包有材料、大小及款式等的不同
1.幼儿看看玩玩,感知各类包的外部特征。
师:等会儿,我们一起到包的专卖店里帮小熊选包,好吗?包包专卖店里有各种各样的包,请你仔细地去比一比包的大小形状是否一样?看一看包上有什么颜色花纹?摸一摸、猜一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集中讲述各自的操作结果。
(1)师:你看到的包包大小形状一样吗?
(2)有没有发现很漂亮的包?哪里很漂亮?
这个包上因为有了花的装饰,显得很美观。那还有谁发现包上有其它的装饰呢?
这许多好看的线可以用一个词来说:“流苏”。
师小结:丰富的色彩、巧妙的`装饰会让包包更漂亮、更吸引人。
(3)除了包上的这些颜色和装饰,你还发现了什么?
拉链有什么用呢?除了拉链可以使包合起来,你还发现什么也可以使包合起来?
这个包上还有锁,这是为什么呀?
师小结:包包上装了拉链、磁铁搭扣、绳子后能让我们放在包里的东西更安全、我们更放心。
(4)那除了皮做的包,你们还发现什么也可以做包的?
除了这些你还发现了什么?
(5)那你知道包上为什么要装轮子?
你观察得可真仔细,那有谁知道这杆子有什么用吗?
(三)了解各类包的内部结构和用途
1.第二次观察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各类包的内部结构及其用途。
2.集中讲述:
看看你的包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猜猜里面可以放些什么?
这个包会是谁用的?
3.小结:包有大小、形状、颜色、材料的不同,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用包来装一些我们日常所需要的物品。
(四)了解几种特殊用途的包。
师:你还看过其它的包吗?(向幼儿介绍工具包、摄影包、美容包、医药包、保温包等。)
(五)音乐声中展示各种包,了解各种拎拿方式的不同。
师:小朋友,你的包是怎么拿的?现在请你们拿(双肩背、单肩背、斜背、提、推等)着各自的包,踩着音乐的节奏,摆出好看的造型,把你们的包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活动反思:
1.《纲要》精神引领。《纲要》指出:“科学的内容要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身边的事入手。” 本次活动选取幼儿非常熟悉的包为活动载体,建立在幼儿的一定生活经验之上,幼儿易于接受。
2.先进理念为指导。“做中学”所体现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儿童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它蕴含着人文精神。在这次的科学活动中我按“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为基本活动流程,从效果来看或多或少的改变了自己以往科学活动幼儿盲目动手、过多限制幼儿的局面。
3.遵循幼儿年龄特点。
(1)活动一开始就创设情景,引导幼儿进入积极思考状态,引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这里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帮助小熊想办法中培养了幼儿的爱心。
(2)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了活动的条件。老师是引导者,让孩子们互相学习,问题从孩子中来,由孩子来解答。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能力。
4.不足之处:本次活动,由于自己的钻研不够、考虑不周,存在很多的不足。
(1)教师提问是促进师幼互动的手段,教学活动应该是以师幼对话、幼幼对话的交互性学习方式进行的。但是,在本次活动中,我的提问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提问常局限于活动内容本身,提问目的单一,往往只是为了诱导幼儿说出内容;提问的条理与层次不清晰;给幼儿思考时间少,急于追求正确答案;对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估计不足,提问后缺乏有效的现场回应,对于幼儿的回答没有进行有效的归纳和追问。
(2)各环节时间的把握不恰当,活动中没有细致地突出重难点。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对xx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看,谁来了,它是谁呀?(圆圆的脸,我们叫它圆奶奶,和它打个招呼吧!圆奶奶你好。)
师:这是谁?它的脸是什么样子的?(它叫方爷爷,我们也和它打个招呼。)
师:今天,圆奶奶和方爷爷是来邀请小朋友去做客的,你们想去吗?
二、观察课件,找出圆圆和方方的物品
师:圆奶奶和方爷爷家可有趣啦,很多东西都是圆圆的、方方的,你们想看吗?请你们看一看,猜一猜,哪些东西是圆奶奶的、哪些是方爷爷的?
师:圆圆的椅子是圆奶奶的,方方的椅子是方爷爷的。(盘子、靠垫)
小结:你们发现没有,圆奶奶的东西都是圆圆的,方爷爷的`东西都是方方的。我们分得对不对呢?(分对了,你们真棒!)
三、自选玩具,在游戏中体验感知
师:圆奶奶和方爷爷为大家准备了好多玩具呢!里面有什么,谁来摸一摸。(什么样的球?)
师:看,这么多好玩的玩具呢,你喜欢哪一个玩具,就拿着它找块空地玩一玩。
幼儿游戏,教师指导(你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
引导幼儿表达:我玩的是圆圆的··,我用圆圆的··滚一滚;
我玩的是方方的··,我用方方的··搭楼房。
师:小朋友们,先把玩具放下来做到椅子上吧。
师:看我拿的是什么?(球)圆圆的球可以滚一滚,拍一拍,大家都来试一试。方方的盒子不能拍也不能滚,那它可以怎么玩?(可以搭楼房、火车、小路)对了,方方的盒子可以搭高楼、铺小路。
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圆奶奶和方爷爷还要请我们帮忙呢,请把圆圆的玩具放在圆篮子里,方方的玩具放在方篮子里。(幼儿分放玩具)
师:我们把玩具都送回了家,送得对不对呢?我先帮圆奶奶和方爷爷来检查一下,圆篮子里都是圆圆的玩具,方篮子里都是方方的玩具。哦,圆奶奶和方爷爷送你们一个大拇指,表示你们做得好,
四、方脸爷爷和圆脸奶奶的汽车
师:今天我们在方爷爷和圆奶奶家玩得真高兴啊!现在要回家了,方爷爷说要变一辆大汽车,送我们回家呢,变、变、变。
为什么开不了呢?怎么办呢?(变个圆轮子)
我们一起来喊一喊,请圆奶奶来帮忙吧!(圆奶奶快来吧!)
看看现在的汽车,能开了吗?
小结:方爷爷和圆奶奶做好朋友,互相帮助,变成了可以开动的大汽车,真棒!
五、找找生活中的方方和圆圆怎么做好朋友的
师:在我们生活中,圆奶奶和方爷爷一起又变出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一起看看(洗衣机、煤气灶)
我们的教室里也有方方的和圆圆的东西呢,大家一起来找一找。
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我们的身上也有方方的和圆圆的东西呢?
(汽车声)师:听,圆奶奶和方爷爷的大汽车来了,我们快坐上汽车,再到教室外面去找找圆圆和方方吧!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各种图形,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老师和小朋友共同操作搭建房屋,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并观察老师怎么样使用统计表进行记录,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活动中我准备各种图形请幼儿拼图,活动效果很好。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10-19
科学教案(经典)09-26
科学教案07-20
【经典】科学教案08-31
(经典)科学教案08-01
[经典]科学教案09-02
【精选】科学教案07-29
科学教案(精选)08-14
科学教案(精选)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