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6 10:16:02 教案 投诉 投稿
  • 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沉与浮》大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六年级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科学教案实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实用[10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活动重点: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活动难点:能找到对应颜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教师出示三张大圆,提问是什么颜色?重点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二.寻找相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1.游戏“小圆宝宝找妈妈”。

  先请幼儿说说身上小圆的颜色,然后根据教师出示的大圆颜色按照教师口令如:“红颜色小圆宝宝学小兔跳到妈妈身边”,“蓝颜色宝宝学小鸟飞到妈妈身边”等,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2.游戏“大灰狼来了”

  (1)、(先在地上铺上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报纸,报纸上分别画有三种颜色的大圆圈),小圆宝宝听音乐在场地四周散步,音乐一停大灰狼就来了,小圆宝宝得马上找到一个家躲起来,否则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儿游戏两边)

  (2)、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引导小圆宝宝找相应颜色的大圆妈妈。

  小圆宝宝等音乐一停得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家躲起来,否则还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儿游戏两边)

  三.大灰狼被赶走了,幼儿听音乐跳舞庆祝结束。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和科学探索的兴趣,体验同伴间交流、协作的快乐及创造的乐趣。

  了解泡泡的特性,学会制作泡泡水,知道无论什么形状的管子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泡泡,感知空气与泡泡形成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糖、盐、洗衣粉、肥皂、洗洁精、一次性杯子、粗中细三种型号吸管、硬纸板制成的三角形管子、正方形管子、梯形管子、水等人手一份,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抓泡泡》导入,了解泡泡的特性

  1、教师出示吹泡泡玩具,带幼儿玩抓泡泡游戏。

  2、结束游戏,师幼谈话。

  刚才抓泡泡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你们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抓泡泡时发现泡泡有哪些变化?

  二、制泡泡水

  1、提问:

  (1)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成泡泡水呢?

  幼:洗洁精、糖、盐、肥皂、洗衣粉。

  (2)这些材料是不是都能制成泡泡水呢?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看吧。

  2、幼儿做实验,并做好记录,教师观察引导。

  材料结果 糖×盐×洗衣粉√肥皂√洗洁精√

  3、请幼儿说说实验中的发现

  (1)洗衣粉、肥皂、洗洁精这些洗涤用品可制成泡泡水

  (2)洗衣粉等兑少了也吹不成泡泡。

  (3)沾泡泡水时要充分,不能用太大力吹,不能吹得太快,否则也吹不起来。

  三、用不同形状的管子吹泡泡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

  1、出示各种形状的管子,请幼儿说出各是什么形状。

  2、教师抛出问题:圆形管可以吹出圆泡泡,那三角形的管子会不会

  吹出三角形的泡泡呢?正方形的管子会不会吹出正方形的泡泡呢?

  梯形的管子会不会吹出梯形的泡泡呢?

  3、幼儿做实验。

  4、请小组代表说说实验结果。

  5、教师:无论什么形状的管子吹出的泡泡都是圆泡泡。

  四、吹奇特泡泡

  1、刚才大家吹的泡泡都是一个一个、单一的,现在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看看谁能吹出奇特的泡泡?

  2、幼儿探索吹奇特泡泡

  (1)两根吸管合二为一吹泡泡。

  (2)四根吸管合在一起吹葡萄串泡泡。

  (3)细吸管外套粗吸管吹泡泡。

  (4)在桌面上吹半球形泡泡。

  (5)五名幼儿在桌面上合吹泡泡花。

  五、说泡泡--不用嘴吹的泡泡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嘴巴在吹泡泡,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泡泡?六、活动延伸:画泡泡

  活动反思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转瞬即逝的泡泡,竟给孩子们带来了如此多的乐趣!从一开始抓泡泡,到制作泡泡水,到用不同形状的管子吹泡泡,再到吹奇特泡泡,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想象创造像开了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吹奇特泡泡里的种种奇思妙想怎是成人能预想到的!延伸活动,幼儿热情依然不减,同时我也发现幼儿其实并不像成人所想象的那么苍白,他们的小眼睛就如摄像机一样地把他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拍下来,并储存在小脑瓜里。他们记得生活中那么多的不起眼的小现象:输液的气泡、输氧时的气泡、啤酒里的气泡等等。孩子们是因为喜欢才有兴趣,因为有兴趣才那样投入,因为那样投入才拥有了这么多发现和欢乐!我愿永远与孩子相聚在这心心相通的世界,做他们成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_ 儿童网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爱跳舞的葡萄干》活动中所需的材料简单:是生活中常见、小朋友爱吃的一些零食;步骤简单,适合幼儿操作;现象易于观察,神奇,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本活动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奇妙。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葡萄在汽水中浮沉的原理。

  2、激发对科学游戏的兴趣,并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活动的记录方法。

  活动重点及难点:

  让幼儿认真观察活动操作及产生的现象,主动地参与活动;让幼儿对最后产生的结果及现象有初步理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

  2、环境准备:椅子、实验操作台、黑板

  3、教具准备:轻音乐、课件、4个小杯子、各种零食、大雪碧4瓶

  4、学具准备: 透明小水杯12个、4种不同的`零食(QQ糖、花生米、黄豆、葡萄)、幼儿记录表12张、笔12支、托盘12个

  活动过程:

  一、 回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进行导入:

  1、试一试: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和重量。

  幼儿思考问题(1)比较大小和相应的重量?

  (2)属于记录表中的哪种食物?

  2、尝一尝:请幼儿尝试一下几种不同食物,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看一看:老师示范将葡萄放在汽水中,让幼儿仔细观察现象。

  幼儿思考问题(1)幼儿猜测哪些会和葡萄一样“跳舞”(一会沉一会浮)呢?

  (2)引导幼儿与同伴讲述、交流想法。

  二、探究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做一做:幼儿实验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2)教师介绍科学实验记录方法。

  (3)幼儿实验操作,探索各种食物在汽水中的浮沉,并记录。

  2、说一说:实验结果交流与验证

  (1)结合实验记录表,与同伴进行实验结果交流。

  (2)结合大记录表的统计结果,教师与幼儿进行实验结果验证,帮助幼儿发现汽水里气泡的作用。

  三、教师小结: 浮沉现象原理在现实科技中的运用。

  活动延伸:

  科学区: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探索其他食物(小番茄、李子、蒜头等)会不会也在汽水里跳舞。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的清洁用品的名称与用途。

  2、增强对清洁用品的辨别力和观察力。

  3、体验探索各种清洁用品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画面《丝瓜布》。

  2、丝瓜、丝瓜布,牙刷、牙膏、毛巾、浴巾、肥皂、海绵、洗发精等。

  活动重点:知道各种清洁用品的名称与用途;

  活动难点:通过观察能说出不见了的清洁用品。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清洁用品。

  1、让幼儿隔着遮布摸一摸、猜一猜:它们是什么?能干什么用?

  2、出示画面《丝瓜布》:这个是什么?丝瓜布是怎么来的呢?

  3、教师边出示画面边总结:成熟的丝瓜不要摘下来,过一段时间就会边干变黄,出去外壳,就变成了干干的丝瓜布了。

  4、教师出示实物丝瓜和丝瓜布,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丝瓜和丝瓜布。

  二、引导幼儿认识出示的各种清洁用品。

  1、——你知道除了丝瓜布,还有哪些也是清洁高手吗?(肥皂、洗洁精)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边出示清洁用品实物边介绍各种清洁用品的名称和用途。

  3、幼儿观察出示的'各种清洁用品并进行比较它们的异同。

  4、教师选取5件有代表性的让幼儿说出名称和用途:

  ——这是什么东西?你有没有用到过它?

  ——什么时候会用到它?是怎么用的呢?

  三、游戏:什么不见了。

  1、介绍玩法:把5样清洁用品用布盖住,请幼儿闭上眼镜,取走一样用品,掀开布,请幼儿猜猜少了什么?

  2、幼儿分组玩游戏。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观察比较黄豆芽与绿豆芽的不同特征,区分黄豆芽与绿豆芽。

  2、知道豆芽是蔬菜,很有营养,教育幼儿乐意吃豆芽,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难点:

  能观察比较黄豆芽与绿豆芽的不同特征,并区分黄豆芽与绿豆芽。

  教学准备:

  1.黄豆芽,绿豆芽若干,小脸盆,每组一个,黄豆种,绿豆种若干,人手一份碗筷。

  2.多媒体课件《豆芽的营养》。

  3.烧熟的黄豆芽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了解豆芽的特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春天到了小草都发芽了,小豆子也发芽了,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豆芽,请小朋友来猜猜它们是什么豆发出的芽?你是怎么知道的?

  1.幼儿观察桌上的两种豆芽,并交流自己的观察。

  2.教师小结:这种细细的,芽的头上有两瓣绿颜色的芽叶的是绿豆发出来的芽,我们叫它绿豆芽。这种芽的`茎茎粗一点的,头上有两瓣黄颜色的芽叶是黄豆发出的芽,我们叫它黄豆芽。

  二、引导幼儿尝试分豆芽,进一步了解黄豆芽与绿豆芽的特征。

  1.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黄豆芽和绿豆芽,可是它们混在一起,我请小朋友们来把它们分出来,送到各自的家里,把分出来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分在你的两个点心盆里,边送边说:“黄(绿)豆芽,我送你回家。”

  2.幼儿尝试分豆芽,教师巡回指导。

  三、了解豆芽的营养价值,引导幼儿乐意吃豆芽。

  1.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豆芽的营养价值。

  师:“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黄豆芽与绿豆芽,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可以吃)对呀,黄豆芽和绿豆芽都可以当菜来吃,它们的营养可丰富了,那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营养呢?请小朋友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营养专家是怎么说的?

  2.讨论课件内容,了解豆芽的营养。

  师:“你们看了录像知道豆芽有什么营养吗?”

  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因为豆芽是豆子发出来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与维生素C。在春季维生素B与维生素C会大量缺乏所以在春季要多吃豆芽以补充维生素B与维生素C。所以,我们小朋友不能挑食,要多吃豆芽。

  四、请家长来烧制豆芽,幼儿品尝豆芽,体验豆芽的美味。

  师:“豆芽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尝一尝啊?你们吃过哪些用豆芽做的菜呢?今天我们请XX的妈妈来为我们烧一盘营养丰富的韭菜炒绿豆芽,老师这里已经有做好的黄豆芽请小朋友先来尝一尝,我们一边吃一边看着XX的妈妈来烧菜,好吗!”

  五、父母与幼儿一同品尝豆芽菜,体验活动的快乐。

  1.师:“小朋友们豆芽好吃吗?你们爱吃吗?豆芽有着丰富的营养,我们大家都爱吃。这么有营养的菜该和我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现在小朋友拿起你的碗去喂给你的爸爸妈妈吃,好吗!”

  2.幼儿和父母一同分享食物。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探索用不同的方法玩出不同的声音,并能组合成一段好听的音乐。

  2. 乐意通过演示、讲述的方法与同伴交流自己探索的结果,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生活中的物品,节奏卡,橡皮筋和各种盒子。

  活动过程:

  一、尝试让身体发出声音,激发探索的兴趣。

  幼儿闭眼睛,教师捻指,幼儿猜测。

  提问:听到了什么声音,是身体哪个部位发出来的,是怎么发出来的,你还有什么方法让手发出声音。

  幼儿尝试让自己的身体的不同部位发出声音。

  提问:你身体的其他部位能发出声音吗,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请你来试一试。

  音乐游戏《我的身体都会响》

  让我们把身体上好听的声音变成一个好玩的游戏吧。

  ×× ×× | × × |

  师: 我的` 小脚

  幼儿: 踏 踏

  小结:原来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会发出声音,有的还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真有趣。

  二、尝试让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感知声音的不同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幼儿辨认

  提问: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物品,看看都有什么?

  幼儿自由尝试操作,教师引导幼儿一边探索物体发声的方法,一边倾听声音的不同。

  师:请你想办法让这些物品发出好听的声音,并仔细听他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集中交流

  提问:你用什么物品发出声音?发出怎么样的声音?你使用了什么方法?还能用什么不同的方法吗?

  音乐游戏:传递声音

  幼儿选定一样会发声的物品,以 × × | × × |的节奏传递声音。

  三、尝试让橡皮筋发出不同的声音,拓展幼儿的经验

  幼儿尝试让橡皮筋发出声音

  提问:一个盒子,一根皮筋,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筋发出声音吗?

  音乐游戏:音乐小火车

  (1)幼儿集体练习

  出示节奏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2)幼儿分组练习

  幼儿自由分组,选定一个喜欢的节奏练习

  (3)进行音乐游戏

  每个小组为一节车厢,弹一个节奏型,用自己的方式让橡皮筋发出相应节奏的音乐,练成一首好听的节奏乐。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物品标记,能用对应的方法找到存放自己物品的位置。

  2、能区分自己与别人的物品,知道要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实物图标若干张。

  2、活动前已让幼儿选择过自己喜爱的图标,教师在其中的一张上写好幼儿的`姓名,将该套图标中剩下的几张分别贴到茶杯橱、毛巾架等处。

  活动过程:

  一、认图标。

  出示插有实物图标的纸板,让幼儿回忆自己选择的图标,并在纸板上指认出来。;本文教师核对图标上的姓名,说对的就让幼儿将图标取走;说错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

  二、明确生活用品使用规则。

  告诉幼儿,在幼儿园里每个人都要使用自己的一套生活用品:茶杯、毛巾、小床等,并说明每个小朋友只准用自己的物品。

  三、寻找自己的生活用品。

  让幼儿手持图标自由走动,去对应茶杯橱、毛巾架等处的相同图标,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用品所在位置后,再将手上的图标还给老师。活动中,教师提醒幼儿看看自己的图标旁边是哪些图标,丰富幼儿表述方位的词汇和语句,如:我的图标旁边是小兔子图标等。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

  一、学习播种方法

  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

  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够仔细的观察,根据动物皮毛的颜色和花纹来进行推测,感知不同动物的体貌特征。

  2、能够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猜测,感受智闯羊羊村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一份幼儿操作材料一份

  活动过程:

  1、羊羊村情境导入,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你们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羊羊村里有谁?

  师:一共有几只?

  2、仔细观察,根据颜色、图案来推测动物,简单说说动物的特性。

  ⑴出示羊村路线图,了解路线图的'基本情况。

  师:这是通往羊村的路线图,羊村在哪个位置?我们小朋友在哪里呢?

  师:我们有几条路可以通往羊村呢?

  ⑵出示三个动物的局部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推测师:可是这三条路是不会都能让我们安全通过呢?在路上会遇到谁呢?

  师:你能看出来哪种颜色的路上,藏着什么动物吗?

  动物一:豹子师:豹子是什么颜色的斑点?这条路能走吗?为什么不能走?

  动物二:老虎师:你是怎么看出来是老虎的?老虎的毛和豹子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有老虎的这条路安全吗?会有什么危险?

  动物三:长颈鹿师:长颈鹿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图案是什么样的?长颈鹿有什么本领呢?

  3、结合已有经验,根据自己的细致观察,来辨别不同的黑白色动物。

  师:我们沿着长颈鹿的红色道路走,走呀走呀,咦,你发现了什么?(一幢房子)

  师:这房子里也藏着动物,会是什么动物呢?(黑白条房子)还有什么动物也是黑白的?除了颜色还有什么地方也像斑马?

  师:其实呀,这个房子里住的还有其他的黑白色的动物,会有谁呢?

  出示黑白色动物的局部图片(奶牛、斑马、企鹅、熊猫、斑点狗)师:他们都是黑色和白色,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会是什么动物呢?

  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丰富动物生活习性的相关经验。

  师:有几种黑白的动物呀?其实还有其他的黑白动物呢,回家后再去找找。

  4、感受顺利达到羊村的快乐情绪。

  师: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安全的到达了羊羊村,心情怎么样?

  羊羊们都来迎接我们了,让我们一起看看羊羊们的精彩生活吧。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语言表达对不同物体的触觉感受:软、硬,光滑、粗糙,冷、热等。

  2.知道用手触摸是感知物体的一种方法。

  3.引导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大积木块、海绵、锯沫板、镜子、布娃娃等,蚂蚁头饰每名幼儿一个。

  2.学具:幼儿人手一个操作小筐(内放木积木、海绵块、小锯木板),每位幼儿两杯水(一杯染红色装热水,一杯无色装凉水)。

  3.环境布置

  请幼儿自带一件物品,布置活动室——不同质地的物品(如玩具汽车、毛绒玩具、鹅卵石等)。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小蚂蚁学本领》引入课题:

  教师、幼儿戴头饰扮蚂蚁,在木地板、海绵垫上爬,让幼儿用手触摸、按压,感知并说出这两种物体的硬、软。 (师)原来,我们的手能摸出硬的和软的东西,我们的手真能干!当看见一个东西,我们不知道它是硬的还是软的时,可以用手摸一摸,这是一个好办法!

  二、在触摸——发现——再触摸中感知物体特性,并表述出来:

  (一)摸一摸:

  1.请幼儿听口令从小筐中拿出硬的东西(木积木),使劲捏捏、按按,(师)你捏得动积木吗?(生答:捏不动)按捏不动的东西是硬的;同样拿出软的东西(海绵),摸一摸,捏一捏,还可以拧几圈,海绵是柔软的。

  2.幼儿摸摸锯沫板,感受正反两面(粗糙和平滑)的不同,能说出一面扎手,摸起来不舒服,是粗糙的而另一面不扎手,很舒服,是光滑的.。

  3.伸出双手分别握住热、冷水杯,并说出哪杯水热、哪杯水冷。

  4、小结:我们的手不仅能摸出硬的、软的东西,还能摸出冷的、热的、粗造的、光滑的东西。

  (二)选一选: 请几名幼儿到台前来,任选一件喜欢的物品,告诉大家所拿物品是硬的、软的、光滑的、粗糙的,还是热的、冷的……

  (三)找一找: 带领幼儿在活动室里边摸边问,哪些物品是硬的、软的、冷的、光滑的等,让幼儿逐一说出感觉。

  (四)说一说: 平常还摸过什么东西,是粗糙的、柔软的、热的?

  (五)小结: 手能摸出硬的、软的,冷的、热的、粗糙的、光滑的东西。但是有些东西不能摸:如电源插座、开水、旋转的电风扇叶等,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三、分组游戏:

  《小蚂蚁搬东西》 听口令把小筐中软的东西送过来,或把硬的东西送过来。

  活动结束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找找、摸摸其他东西,说出自己的感觉或和父母一起玩摸东西的游戏,让家长协助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如湿漉漉、毛绒绒等。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精选)08-14

(经典)科学教案08-01

【精选】科学教案07-29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10-29

[经典]科学教案09-02

【经典】科学教案08-31

科学教案(经典)09-26

科学教案【经典】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