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1
一、教学内容
课本P38~40。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体积概念的建立以及对体积计量方法的理解。
2.教学难点
感知物体的体积以及建立体积单位的概念。
四、教学用具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模型;水杯,水,沙子,大小石块(用线系好),木块等;10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五、教学设计
(一)铺垫选择研究方向
1.引入:在装有半杯蓝色水的玻璃杯中(先在水面处做个记号)放入一块石块。
2.观察思考。
(视频脚本三:长方体和正方体4.土豆放入水杯的动画片。)
(1)水面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杯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
(2)杯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二)发现并认识体积
1.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用桌上提供的物品验证。有:木块、沙子、火柴盒、工具箱、石块、玻璃球……
2.教师巡视与学生一起探讨。
3.提问汇报。
(1)你们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2)你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学生动手操作。
(4)学生回答。
生:我们拿出自带的装满细沙的杯子,先把细沙倒在纸上,把一块木块放入杯中,然后再把细沙倒入杯中,沙子不能全部倒入杯中,有剩余部分,因为木块占有一定空间。
4.表象再现。
(1)闭眼回忆刚才验证物体的样子。
(2)学生闭眼想象。
5.抽象体积的概念。
(1)物体所占的空间一样吗?
(2)学生回答。
生:我们先把小石块放入杯中,然后在水面上升处作个记号。取出石块,再放入大一些的石块,发现水面比原来的水面高了。
(3)为什么上升的水面会比原来的高?
(4)学生回答。
生:因为大石块占的空间大,所以上升的水面比原来的高。也就是说,物体的大小不一样,所占空间的大小也不一样。
6.看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2)学生回答: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7.看书质疑。
(三)自我探索体积单位
1.要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或者一个物体的体积比另一个物体的体积大多少或少多少,该怎么办?这就需要计量,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
2.猜想。
你听说过哪些体积单位?
(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汇报:将你们学习到的说给大家听听。
(3)学生回答。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视频脚本三: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5.视频“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的演示)
3.估量体积单位。
(1)1立方厘米的空间有多大?比画比画。
(2)什么物体的体积大约接近1立方厘米?
(3)1立方分米有多大?比画比画。
(4)什么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
(5)1立方米呢?
(6)1立方米有多大?利用一些工具体验大小,你们钻进去试一试。(准备3个米尺)
4.填入适当的单位。
(1)橡皮的体积大约是5()。
(2)桌子的体积大约是240()。
5.质疑。
(四)体积的初步计量
1.教师演示(学生跟着摆)。
(1)出示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
(2)出示6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
(3)(改变长方体的摆法)这是长方体吗?它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仍是6立方厘米?
(4)(再改变形状)形状变了,体积有没有变?为什么?
(5)为什么不管摆什么形状,体积都是6立方厘米?
2.学具操作。
(1)你们每人桌上都放有10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现在请你们摆一个体积是9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想想怎么摆?
(2)为什么所摆的长方体的体积都是9立方厘米?
3.归纳概括。
(四人一组讨论)根据刚才所摆的图形,你怎么知道这些物体的体积是多少的?
(五)巩固练习
1.填空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棱长()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根粉笔的体积大约是10()。
(2)讲台桌的体积大约是0.4()。
(3)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大约是0.35()。
(4)一张信纸的面积大约是5()。
(5)一块城砖的体积大约是3()。
3.拼一拼,说说是由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组成的?
(六)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心得和体会?你还有哪些问题?
(七)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计量: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
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特点,请你回忆一下,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第2张)
(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8)个顶点。
在我们的身边,除了许多长方体的物体,还有许多是正方体。(课件第3张)
比如:骰子、魔方、沙包、积木、礼品盒等,这些都是正方体。
你还能说出生活中的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呢?
生举例说。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引入,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仔细观察课前准备好的正方体,你发现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1)小组合作:
拿一个正方体的物品来观察,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
(2)汇报交流:(课件第6张)
生1: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生2: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
2.总结正方体的特点。(课件第7张)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6个面完全相同。
正方体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有8个顶点。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所有的棱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
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观察实物的过程中发现正方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拿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观察一下: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课件第8、9张)
生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生2:长方体的6个面一般是长方形,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3: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的所有棱长度都相等。
4.列表比较一下:(课件第10、11张)
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课件第12张)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生1: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也是特殊的长方体。
师:特殊在哪里?
生2:正方体可以看做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师:你会用集合图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吗?
6.小结:(出示课件第13张)
(1)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3)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设计意图】
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能查漏补缺,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7.做一做:(课件第14张)
小组活动:小组同学配合,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搭一搭。并思考:
(1)搭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2)用12个小正方体搭一个长方体,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摆法?搭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3)搭一个四个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
8.答案揭晓:(课件第15张)
(1)搭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如下图:
(2)用12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长方体,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摆法?搭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课件第16张)
第一种摆法:
这个长方体的长是12cm,宽是1cm,高是1cm。
第二种摆法:(课件第17张)
这个长方体的长是6cm,宽是2cm,高是1cm。
第三种摆法:(课件第18张)
这个长方体的长是4cm,宽是1cm,高是3cm。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可以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理解的更为透彻,为下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好准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搭一个四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课件第19张)
搭一个四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搭成的长方体其实就是一个正方体。
(三)课堂练习
谈话:同学们,你们学得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到智慧乐园挑战一下自己吧!有没有信心呢?
1.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有几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课件第20张)
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cm。它有6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
【设计意图】
本题的设计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方体的特点,知道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6个面也是完全相同的。
2.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72分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分米?(课件第21张)
正方体12条棱相等,棱长和是72dm,可以求出一条棱的长度。
72÷12=6(分米)
答:它的棱长是6分米。
(四)拓展提高。(课件第22、23、24张)
用铁丝做一个底面周长是56厘米的正方体框架,需要铁丝多少厘米?
(1)小组讨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汇报交流:
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可以先求一条棱的长度,再求12条棱的总长度。
56÷4×12
=14×12
=168(厘米)
答:需要铁丝168厘米。
(3)底面周长就是4条棱长是总和,求12条棱长的总和,就是56厘米的3倍。
56×(12÷4)
=56×3
=168(厘米)
答:需要铁丝168厘米。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交流:
1.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正方体的6个面是正方形,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3.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4.正方体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六)板书设计
正方体
1.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正方体的6个面是正方形,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3.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4.正方体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教学反思】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经验、学习兴趣,恰当地把握教学起点。例如本课在导入时,以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先回忆有关长方体的特点的有关知识,再开门见山设计了辨认生活中那些物体是正方体,然后直接转入正方体特征研究,避免了教学拖沓、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重点。
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
正方体的认识在几何形体知识属于直观几何阶段,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
3、教会知识,更要教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节课的题目是正方体的认识,让学生用类比法参照长方体特征研究过程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最后进行两者之间的异同比较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这种过程的设计既留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又教会了一种知识探究的方法。学生学会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3
教学目标:
1、借助天平明白等式的含义,并在分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认识什么是方程。
2、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4、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重点: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难点:方程的意义抽象的过程。
课前谈话:渗透平衡和等量(谈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天平,(见过天平吗?在那里见过?有什么作用啊?)根据天平的状态列出不同的式子,(不平衡让学生想办法得出让天平两边平衡)。
二、探究新知
1.对不同的式子进行分类(不要有任何要求)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汇报分类的想法。小组之间在倾听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本组的想法。
让小组的代表说说自己组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
3.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分类进行小结:像这样的用等号连接左右两边的叫做等式。像这样的这一类叫方程。板书课题。(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
4.小组探究“什么是方程?”(先观察式子,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5.小组汇报各组的想法。在各组倾听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6.教师在学生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7.生举例。
8、师举例,让学生说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9、通过刚才的几道算式,让学生说说对方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0、判断两句话: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11、画图表示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三、应用练习
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2.看图列方程。
3.根据题意列方程。
四、拓展延伸
1、谈谈自己在知识和情感上的收获。
2、送给同学们一个方程:天才+X=成功。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4
20xx年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9单元,每单元一个word文件,以下为第一单元部分内容: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本单元是观察物体的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有: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以及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例1:教学是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学生需要借助空间想象力进行操作,初步经历逆向思考的过程。
例2: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利用例1的经验进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并能承载相应教学内容的现实素材,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寻求立体图形的观察方法,以形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引导学生能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自觉探索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不同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比较,体会观察物体的不同思路。同时要有层次地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1课时 观 察 物 体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一。内容简析例1教学是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学生需要借助空间想象力进行操作,初步经历逆向思考的过程。接下来,例2是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利用例1的经验进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学目标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化。
2.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难点: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教法与学法1.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发现法和讲授法,让学生从观察、想象和操作中体会立体图形与视图之间的联系,积累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转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学生学习主要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讲解,只适时作适当的引导。承前启后链回顾从上面、左面、正面观察物体。
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
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化。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古诗导入法: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这是因为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如果观察老师手里的这两个立体图形,但只让你看到它的正面,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谜语导入法:同学们,老师和你们猜一个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竞猜导入法:同学们,我这里有两个立体图形,但只让你们看到它的正面,你能猜出是什么立体图形吗?看看谁能猜对。(学生答,教师随机点评)
(出示课件:长方形、圆形图片。)
预设:长方体和球、长方体和圆柱、长方体和圆锥;长方体和球、横放着的圆柱和竖放着的圆柱、横放着的圆柱和圆锥。
教师:其实,老师摆的是两个圆柱。看来,同学们只看到正面并不好确定究竟摆的是什么立体图形。别急,今天的知识能帮助到你们!(板书:观察物体)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根据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1.出示探究内容,明确探究要求。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探究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图形。可以怎样摆?
2.学生动手拼摆,验证交流方法。
请同学们拿出4个小正方体,根据你的理解,用手中的4个小正方体先摆一摆。摆好后仔细观察正面,验证自己的摆法是否正确,最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摆的。
3.全班交流,形成认识。
教师指定学生上台展示,反馈学生的摆法。总结:正面看起来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在拼摆立体图形的过程中有多种拼摆方法,所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是不同的。
◎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1.出示课件教材例2。
谈话:下面分别给出了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你能用小正方体摆出原来的几何体吗?
2.学生动手拼摆,验证交流方法。小结:根据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准确确定拼摆图形的位置关系、形状和立体图形的个数;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综合考虑,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质疑一:从同一方向去看两个立体图形,如果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是一样的,能否判定这两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形同呢?
师生交流,小结:不同的立体图形,有时候可以在同一方向得到相同的平面图形,所以根据从一个方向得到的平面图形,是无法断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而要真正知道这个图形究竟是什么样的。就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质疑二:从多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形成的是唯一的表象吗?
小组讨论,反馈交流,结论:有时从多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也不一定形成唯一的表象,如从左面看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拼摆的立体图形可能是 或 等。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由学生自己来说说这节课的体会,共同总结。
1.根据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准确确定拼摆图形的位置关系、形状和立体图形的个数。
2.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综合考虑,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本节是一节观察物体的'课,内容接近于实际生活,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交流观察物体的感受,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的图形构造生活实景。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1.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几何知识的教学,重要的是建立空间观念。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时先出示实物,让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状,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的正面、左面和上面,并能从这三个面观察到物体的不同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观 察 物 体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复习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知识梳理1.根据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在拼摆立体图形的过程中有多种拼摆方法,所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是不同的。
2.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还原原来的物体时,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最后验证确认。
复习目标
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复习重难点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正方体。复习方法1.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复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2.复习课不仅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更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复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观察物体(三)这一单元里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先想一想,然后与同伴交流。 指名汇报所学内容。(可以让2~3名学生汇报)
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第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让学生先自主整理,然后交流汇报。
2.师生共同梳理。
(1)复习:根据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2)复习: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确定性。
3.建构网络。
谈话: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列举、表格、网络图等)把我们复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在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每小组推荐一位整理得最好的同学介绍自己整理的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知识结构网络。
教师总结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在本单元中,同学们认为哪里比较难理解,容易出错呢?你想提醒大家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老师再强调摆法的多样性和确定性,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综合考虑,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四、自主检测,完善提高芳芳和兰兰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你能判断她们谁搭的对吗?
芳芳 兰兰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于本单元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比较,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像力。
教学过程
一、数学来源生活,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1、出示实物,根据形状给它们归类。(长方体、正方体、球、其它)
2、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文体和正方体。(顶点、棱、闪烁)
导入:为什么,我们能很快地挑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因为,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
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归纳事物特征。
1、学生用小圆木棒和橡皮泥制作多个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三组面都不同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超高的、超扁的)
2、小组中每个人都要独立动手制作,组员中相互指导、评议。
3、思考:怎样选取木棒才能又快又好地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选取三种长度的木棒,每种4根)
4、选取合适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将框架围起来,制成一个立体的小盒子。
5、利用学生自己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棱、面、顶点。
6、结合制作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
7、请每小组把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变成正方体(事先用长白萝卜削好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所有的特征,是特殊的长文体,并用韦恩图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8、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中较长的叫长,较短的`叫宽,竖直方向的棱叫高。)
三、回归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
1、量一量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的长宽高和棱长。
并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指出哪些是等长的棱,哪些是相同的面。
2、知道了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4cm,宽为10cm,高为7cm,想像这个长方体。
3、通过你的观察,从某个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一个非正方体的长方体中,最多有几个面是相同的?
4、长方体广告箱长5米,宽0.5米,高3米,要用铝条镶嵌框架,至少要用多少铝条?
5、有6米长的铁丝,要制成一个棱长为40厘米的灯笼框架,够瞧用吗?6、要将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的礼品盒系上彩带,至少要买多少彩带才够用?
四、拓展应用
用数学创造生活。
欣赏水立方、长方体建筑物、美丽的盒子、装饰品,让学生感受数学创造的美,也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五、总结
在这40分钟的四步学习环节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吗?
六、作业布置
用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能有多少种摆法?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请你亲自动手试一试。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6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
课题: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轴对 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习:
1.第6页2题。
2.第9页4题、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欣 赏 设 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
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9页第5题。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
图案1图案2
图案3图案4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7
【教学内容】
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新课讲授】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 ~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
点四位学生上黑板写,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
(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17 29 37
合数:22 35 87 93 96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学生畅谈所得。
教学板书:
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反思:
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先复习了因数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质数、合数的概念,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掌握就会水到渠成,而且还会作出正确判断。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8
教学目标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统计技能,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的相互区别,在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恰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忆平均数及中位数的求法,指生回答。
2、求下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生独立完成后课件出示。
(二)完成例1
1.出示例题:
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米)
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师:提出集体舞的要求:身高接近,跳出的舞才更整齐。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2.学生小组合作选择10名队员。
3.根据学生汇报,师课件随机演示选择结果。
平均数= (1.32+1.33+1.44+1.45+1.46+1.46+1.47+1.47
+1.48+1.48+1.49+1.50+1.51+1.52+1.52+1.52
+1.52+1.52+1.52+1.52)÷20
=29.5÷20
=1.475
中位数=(1.48+1.49)÷2
=2.97÷2
=1.485
接近1.485m的同学人数太少,不适合大多数同学的
身高。最高的与最矮的相差6cm。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身高接近1.485m的比较合适。
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1.52m左右的比较合适。最高的与最矮的相差3cm。
1 . 52出现的次数最多,最能应这组同学的身高情况.
4.小结:以众数1.52为标准选择队员身高会比较均匀。
师:(小结)集体舞一般要求队员身高差不多,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1.52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所以以众数1.52为标准选出来的队员身高会很均称,组成的舞蹈队形也会很整齐很美观!
5.师生共同归纳众数概念。
师揭示众数的概念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6、做一做,
7、小练习:
学校举办英语百词听写竞赛,五(1)班和五(2)班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求这次英语百词听写竞赛中学生得分的众数.
三个数据存在的数量和意义:
比较三个统计量:
(三)学习众数的特征
师出示练习题:
1、五(1)班21名男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次):
19 23 26 29 28 32 34 35 41 33 31
25 27 31 36 37 24 31 29 26 30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2)如果成绩在31~37为良好,有多少人的成绩在良好及良好以上?
2、一个射击队要从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在选拔赛上两人各打了10发子弹,成绩如下:
甲:9.5 10 9.3 9.5 9.6 9.5 9.4 9.5 9.2 9.5
乙:10 9 10 8.3 9.8 9.5 10 9.8 8.7 9.9
(1)甲、乙成绩的平均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为什么?
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师:在找三组数据的众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师小结:在一组数据中,众数有一个,也有多个,甚至没有。同时众数也反应了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2、三个数据存在的数量和意义
(四)综合练习
你去商场买过衣服吗?你知道休闲类服装型号的“均码”是什么意思吗?均码一般是根据人的平均身高、胸围等数据确定的统一商品型号,与多数人的型号接近。所以,均码里蕴涵着平均数和众数的原理。
(五)联系情境,应用众数
销售衣服问题。
师:小明很喜欢做社会调查。他到一家服装店调查后,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一则信息:服装店销售了20件T恤,尺寸如下:(单位:cm) 42 39 38 40 41 41 42 39 40 41 41 41 41 40 41 40 41 40 40 41
师: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如果你是这家服装店的经理,你会怎样进货?
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想法。
师:(小结)从中可以看出,在衣服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中,41cm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也就是41cm衣服销售量最大。所以,可以多进一些41cm的衣服。商品的销售里面也要用到众数的知识,由此看来,生活中还真少不了众数啊!
(五)拓展延伸(“生活中的数学”)均码问题。
师:同学们去商场买过衣服吗?如果你去买过会发现,商场里很多休闲的服饰,它的型号都是均码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课后请同学们调查和了解一下:什么是“均码”?
(六)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了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9
课标要求:
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
课标解读:
行为动词是“探索”,指的是独立或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核心词是“规律”,本节课指的是有序思考的方法。
由此看来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排列方法,即有序排列,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去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教材是通过三个人排列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四个人小合唱固定一个人的位置又有多少中不同的排法,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通过列举等直观方法帮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及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其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探索、发现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及初步推理能力。
2、通过观察、研读、交流、验证等活动,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体验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数学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现实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2)“探究——研讨”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环节:
第三个环节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我提出了
“如果于老师带领我们班A、B、C三个同学到文登学公园游玩,最后我们四个人要排成一行合影留念,而且要把老师安排在左起第二个位置上,其他的3个同学任意排。想一想,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三个人排队和四个人排队且确定一个人的位置的排法总数是相等的,让学生意识到排法总数是不受确定的那个人的位置影响的。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有序思维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统一认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10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老猴子在森林中摘了12个桃子,回到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分桃子给他们,猴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师:对老猴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三只猴分的桃子不一样多。
生:应该三只猴分的一样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一样多 一样多
(二)探究新知:
1、用磁性小圆片代替桃子(老师将磁性小圆片按照7、4、1、分别排列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的'个数一样多。
2、交流反馈
(1)引出移多补少、(2)(7+4+1)÷3
师:观察移动后的小圆片,思考:移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板书: 总数不变
一样多 不一样多
3、小结,并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平均数
(板书课题)
4、刚才有同学用(7+4+1)÷3=4的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平均数,现在老师再摆一组为8个,这时平均数又是多少呢?会吗?
生:会。(生自己完成)
反馈 (7+4+1+8)÷4=5
比较归纳得出 : 总数÷份数= 平均数
(三)应用数学
教师课件出示列举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学生自己阅读这些信息
1、 国家旅游局关于20xx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旅游信息的公告
(1) 上海东方明珠平均每天的门票收入为130万元,北京故宫平均每天门票收入为200万元
(2) 南京中山陵平均每天接待游客70000人,北京故宫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0人。
2、春暖花开北京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
3、三年级1班平均身高为136厘米。
(四)、研究平均身高
1、刚才谈到了平均身高,要求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该怎么办呢?
出示三年级某班的身高统计表(单位:厘米)
①140 141 139 143142 145
②135 134 136 131 132 134
③130 131 132 130 128 127
④128 129 128 127 127 125
⑤124 127 124 125 124 123
⑥123 122 120 123 124 122
2、师:估计,全班的平均身高会在什么之间或是多少厘米?该怎么办?现有三种方案,你选择哪一种呢?
A、 选择第一排最矮的
B、 选择第六排的
C、 选择第一组有高,有矮的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3、学生试算
4、师:看到这个平均身高,你有什么想法?对于这个平均身高还有没有更大胆的想法,它还能代表哪些范围内的大概平均身高?
学生反馈
(五)、巩固发展。
选一选(用手势表示)
1、少先队第三中队发动队员种树,第一天种了18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种了315棵,平均每天种多少棵?( )
2、(180+315)÷2 2、(180+315)÷3
3、气象站在一天的1点、7点、13点、19点,测得的温度分别是摄氏8度、15度、24度、17度。请算出这天的平均气温。( )
4、(8+15+24+17)÷4 2、(8+15+24+17)÷(1+7+13+19)
(六)、拓展练习
1、猜老师平均每个月的开支
2、教师板书:平均每月开支1000元 提问,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老师把今年前三个月的开支情况做了大概的统计,
出示:20xx年陈老师1——3月每月开支情况统计表
月份1月2月3月4月
金额108010201050
你能不能帮老师算一算,今年前三个月的平均每月开支多少元?
3、学生反馈
4、你们能不能预测一下老师4月份的开支大概是多少?
5、如果要使前4个月每月平均开支不超过1000元,四月份老师最多能花多少钱?
五、总结:
“求平均数”是新教材“ 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的公共媒体大量使用统计图表表示信息,所以看懂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运用平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上,放在根据数据做出必要推断上。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11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正方体的认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0页例3以及课后做一做。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能通过实物或模型辨认正方体,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在教学正方体时,应激活经验,回顾特点,对比长方体特点,感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核心能力
能运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正方体,建立空间观念,提高分析对比,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正方体、动手操作折正方体,自主探究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对比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抽象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
建立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印象。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正方体的认识》名师教学课件,各种正方体实物,长方体模型,剪好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展开图。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我们是从几方面来认识它的?请自己整理出来。
(2)请找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并思考:关于正方体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课前让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了什么?
师: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对正方体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分享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的正方体,使学生对正方体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正方体的兴趣。
2.问题探究
(1)观察模型,探究特征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属于立体图形,回想一下,我们是从几方面来认识长方体的?
(面、棱、顶点,长宽高)
师:对于正方体,你们准备从几方面来认识?
生自由发言。
师:现在请你们借助手中的正方体物品来观察研究,看看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
同桌合作,自主探求正方体的特征。
交流汇报。(汇报时重在交流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预设:
①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6个面都相等;
②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都相等;
③正方体有8个顶点。
小结:同学们从棱、面、顶点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了“正方体是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12条棱长度相等”的结论。
(2)制作模型,加深认识特征
师:认识了正方体的特征,现在请你们动手制作一个正方体,制作完后,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并向同桌介绍你制作的正方体的特征。
用剪好的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展开图做一个正方体。
展示学生作品分享制作感想。
设计意图:学完长方体后,学生已明确了面、棱、顶点的概念,知道了从哪些方面探究图形特征,因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通过观察、动手,学生亲身感知正方体这个立体图形。考查目标1
(3)对比观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我们都是从面、棱、顶点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请4人小组,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
交流汇报后,教师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
引导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主动探索,从而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考查目标2
3.巩固练习
(1)第20页的做一做。用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一搭。
①搭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动手试一试。
②用12个小正方体搭一个长方体,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法?记录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③搭一个四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其余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4.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从面、棱、顶点三方面认识了正方体,有6个面,都相等,12条棱也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课时作业
1.
(1)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每个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2)正方体棱长的和是48厘米,每个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答案:
(1)32分米、64平方分米
(2)16厘米、16平方厘米
解析:通过对正方体面、棱特征的考察,加深理解,为后面学习表面积和体积打基础。考查目标1、2
2.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回答问题:
它的前面是()形,长()厘米,宽()厘米。
它的右面是()形,长()厘米,宽()厘米。
它的上面是()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答案:略。
解析:通过“线”想“体”,再从“体”中找“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同时感受每个面与长、宽、高的关系,为表面积打基础。考查目标1、2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发展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活动,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
正方体纸盒、长方体和正方体对比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有几条?可以分别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二、新课讲授
1.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观察并思考。
师:这些都叫什么立体图形?
生:都是正方体。
师:要探究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我们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
生: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
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
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师: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用集合圈表示为:
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正方体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比较
教学反思
正方体的学习是以长方体知识为基础的,在教学时可以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可采用观察彩图和实物、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注重知识的整体性,把长方体和正方体放在同一节中呈现,有利于对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正是让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能使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和归纳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13
教学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运用: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14
教学内容:
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结合实际生活,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通过练习、操作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实际,对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正确的'判断。
教学难点:
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且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请大家试着解决下面的两个问题。(出示课件)
1.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
2.一个棱长和为180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是计算出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只需要计算其中一部分面的面积之和,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思考了。
二、新课讲授
1.教材25页第5题
(1)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 cm、宽6 cm、高12 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2)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3) “上下面不贴”说明什么?(说明只需要计算4个面的面积,上下两个面不计算)
(4)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5)集体交流反馈。
方法一:10×12×2+6×12×2=240+144=384 (cm2)
方法二:(10×12+6×12)×2=(120+72)×2=384 (cm2)
答: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
2.教材26页第8题
(1)课件出示教材26页第8题图片及文字: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 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鱼缸的上面没有盖)
(2)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3)提问“鱼缸的上面没有盖”说明什么?(说明只需计算正方体5个面的面积之和)
(4)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3×3×5=9×5=45 (dm2)
答: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9、10题。
四、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15
一、教学内容
课本 P27~30 例 1、例 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掌握它们面、棱、顶点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2.教学难点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的物品。
五、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视频脚本三:第三单元长正方体:1.2)
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
2.出示收集的各种物体:这些图形同刚才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设计目的是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师出示一些教具,学生拿出收集的学具。
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几类?
(2)学生小组研究汇报:根据围成的面的不同可以分为:由长方形围成和由正方形围成的。(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3)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正方体认识:动画场景1)
(4)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什么样的物体叫长方体呢?下面我们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5)关于长方体你想学习哪些知识?
师拿出长方体教具,学生拿学具,师给出面、棱、顶点、相对的面、相对的棱的概念,并板书。
2.长方体的特征。
(长正方体认识:动画场景3)
(1)长方体有几个面?(6 个)你来猜想一下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
(2)怎样验证你的猜想?
3.学生验证。
可能会有以下方法:
(1)通过量长和宽计算;
(2)剪下比一比;
(3)将其中一个面描在纸上,用另一个面对比。
4.汇报结论:长方体的 6 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有不同的发现吗?(也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5.教师重点带领学生研究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请大家再来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还有什么特征?
6.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怎样验证?
(长正方体框架制作:动画脚本---场景一、二)
7.学生利用学具验证。
(1)测量;
(2)用学具插一个长方体后,再比较棱的长短。
8.汇报:怎样插长方体,用了什么材料?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
12 条棱,相对的 4 条棱相等。
9.重点研究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的棱的特点。
10.填写总结报告。
11.认识长、宽、高。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学生指出自己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并量出长短。
3.正方体的特征。
(长正方体认识:动画场景4)
(1)学生独立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填表。
(长正方体框架制作:动画脚本---场景三)
(2)汇报你们是怎样研究的?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相同点: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
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图形中,是长方体的在括号里画“△”,是正方体的在括号里画“○”。
2.写出下面各图的名称。
3.观察实物图,然后填空。
(1)橡皮的形状是( )。
(2)橡皮的前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与( )的面积相等。
(3)橡皮的右侧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与( )的面积相等。
(4)橡皮的上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与( )的面积相等。
4.看图填空。(单位:厘米)
长( ) 长( ) 长( )
宽( ) 宽( ) 宽( )
高( ) 高( ) 高( )
5.判断。(对的在括号里划“√”,错的划“×”。)
(1)一张很薄的塑料纸,只有正反两个面。 ( )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3)一个长方体中有四个面完全一样,那么另外两个面一定是正方形。 ( )
(4)用一根长 120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正方体的棱长为 20 厘米。 ( )
(四)全课总结
在这节课上,使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吗?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7-07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9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7-08
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03
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1-06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7-28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3-03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02-27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