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16 11:26:48 教案 投诉 投稿
  • 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沉与浮》大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六年级科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推荐)科学教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科学教案9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秋天常见的花卉感兴趣,喜欢观察秋天常见的花卉。

  2、初步感知菊花,一串红等常见花卉花朵和叶子的特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教师与家长引导幼儿到公园、街上观赏秋天常见的花卉。

  材料准备:

  1、植物内种植菊花、鸡冠花、一串红等秋天的花卉。

  2、挂图:“花娃娃”。

  3、幼儿学习资源第3册第一页“花娃娃”。

  活动过程

  1、欣赏花卉。

  教师带幼儿到植物角观察花卉,引导幼儿说出这些花卉的名称(“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等)。

  请幼儿观察花卉的叶子和花朵。

  2、认识花卉。

  认识并了解菊花的外形和颜色,说说菊花的叶子像什么。感知菊花的主要颜色,能说出花瓣是“细细的”。

  认识并了解一串红的外形和颜色,说说一串红的叶子像什么。感知一串红是红色的,花瓣是圆圆的。

  认识并了解鸡冠花的外形和颜色,说说鸡冠花像什么。感知鸡冠花是深红(深紫色)的,样子像鸡冠。

  3、我和花儿做朋友。

  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引导幼儿用儿歌记住花卉的名称(儿歌附后)。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音乐停后,任意说出一种花的名称,请幼儿去摸摸图上的花。

  4、秋天里的花。

  翻阅幼儿学习资源第3册“花娃娃”,进一步感知这些花卉的形状特征。

  活动提示:

  托班幼儿对颜色认识不是很敏感,不能说出正确的'色彩名称,说出近似即可。

  活动延伸:

  1、活动区:秋天的花。在感知、欣赏秋天花卉的同时进行配对游戏。

  2、植物角:在植物角里摆放菊花等秋天的花卉,提供给幼儿观赏。

  活动资源:

  儿歌

  秋风吹,菊花开。花瓣像头发,花瓣想豆芽。各种颜色真好看,小朋友们都爱它!一串串;红的花,真鲜艳。花儿好看我不摘,做个爱花的好孩子。鸡冠花,像鸡冠,公鸡跑来看,越看越喜欢,这个鸡冠真漂亮,我要跟你换一换。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进行试验,比较水滴滴在不同纸上的现象。

  2、认识生活中各种纸的不同作用。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一次备课

  一、提出问题猜一猜,水滴滴在纸上是怎样的。

  二、跳舞的水滴

  1、教师出示塑料包装纸,请幼儿看一看,水滴在上面是停在原处,还是散开,还是浸到纸里。

  2、幼儿每人拿一个滴管向塑料包装纸上滴水,观察水滴的形态。

  3、教师引导幼儿用滴管口在水滴的边缘划动,观察水滴是怎样运动的。

  三、对比试验

  1、请幼儿猜想,水滴滴在不同的纸上会有什么现象,并记录在画册《奇妙的小水滴》上。

  2、幼儿动手实验,教师了解幼儿的发现。

  3、教师与幼儿探究不同纸的'特征,哪些纸吸水,哪些纸不吸水,哪些纸吸水多,哪些纸吸水少?

  四、用水滴画画体验水滴在宣纸上作画的快乐。

  五、拓展活动引发幼儿讨论:牛奶滴在这些纸上会是怎样的?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它即属于科学领域,有属于语言领域。孩子们从小就对水既熟悉又特别感兴趣,我们直接说自然界中的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他们一定不感兴趣。大班的幼儿处于探索期,对水是熟悉的,但对水的三态变化却不能很好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我设计了这堂课,主要是让幼儿在语言故事中掌握水与水蒸气互变的浅显的科学道理。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虫的区别。

  2.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能根据动物特点,描述动物的大小。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

  2.蝗虫、蜗牛、长得跟蜗牛相近的动物、长得跟蝗虫相近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大象、长颈鹿、蜂鸟等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蝗虫。

  1.观察蝗虫的身体。

  ☆观察身体的哪些部分?(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触角、嘴;蝗虫的脚;蝗虫的翅)

  ☆用什么方法观察?

  ☆按怎样的顺序观察?

  2.描述蝗虫的身体的特点。

  二、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

  1.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

  2.比较蜗牛与蝗虫的不同点。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

  三、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1.看课本插图:

  给与蜗牛相同的动物画“〇”。

  与蝗虫相同的.动物画“△”。

  有疑问的动物画“?”。

  剩下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

  2.汇报交流: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跟蝗虫长得相近的动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蚂蚁。

  长得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猫、青蛙、鱼、鸟、乌龟。

  3.你还知道哪些长得像蜗牛的动物和长得像蝗虫的动物?

  四、观察蝗虫的大小。

  1.怎么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

  2.测量蝗虫的大小。

  ☆测量什么?

  ☆怎样测量?

  3.测量并描述一只蝗虫的大小。

  五、观察蜗牛的大小。

  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蜗牛的身体没有固定的长度,测量存在难度,即使测出了数据也没有多大用处。

  2.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

  3.比较测量蜗牛壳的大小。用三角尺测量蜗牛壳口朝向桌面时的高度。

  六、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

  1.出示一张蜂鸟的图片,问:这是什么鸟?这只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

  ☆知道这鸟有多大吗?老师用食指和拇指表示1~2厘米的大小,同时告诉大家,这只蜂鸟跟蜜蜂差不多大小。

  ☆瞧,大小的观察和描述,有时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2.讨论:大象、长颈鹿、鱼、蚯蚓、蝴蝶、乌龟、瓢虫,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这些动物身体的大小。

  3.说说自己在寻访小动物的调查活动中,是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动物身体的大小的。

  七、小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观察方法。

  教学建议:

  1.江南地区蝗虫较蚱蜢少见,本课教学时完全可以用蚱蜢代替蝗虫进行教学。

  2.本课只对蜗牛和蝗虫等具体个体进行比较,不抽象出软体动物和昆虫的概念。

  3.蝗虫好动,在测量它的身长和展翅长度时,需要两个同学合作进行。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通过生动的教学,教育小学生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勤于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乐于发现周围的自然科学现象,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内容:

  全堂课主要通过介绍三个自然科学知识,和学生进行科学讨论与交流,了解三个自然科学的原理,灵活的运用于生活,首先介绍台风的形成与影响,结合实际生活再了解生活中台风的危害和如何防御。第二个是关于猫能否分辨颜色的讨论,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猫分辨颜色情况。最后一个是关于气压的科学知识,通过将满杯水盖上纸倒置,观察水是否会溢出,了解日常的物理知识。整节课通过连接的三个小的科学常识完成。

  教学过程:

  第一位同学关于台风知识的介绍:

  一般说来,一个台风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其中广阔的洋面是形成台风时的必要自然环境,因为台风内部空气分子间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可能供应。另外,热带气旋周围旋转的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继而又向四周散开,于是海水从台风中心向四周围翻腾。台风里这种海水翻腾现象能影响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温度低于26.5℃的海洋面上,因热能不够,台风很难维持。为了确保在这种翻腾作用过程中,海面温度始终在26.5℃以上,这个暖水层必须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在台风形成之前,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机器的运转,都要消耗能量,这就要有能量来源。台风的能量是来自热带海洋上的水汽。在一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热带涡旋里,涡旋内的气压比四周低,周围的空气挟带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并在涡旋区内产生向上运动;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才能促使台风这部大机器运转。

  3、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度以上。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一个使空气流向改变的力,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在旋转的地球上,地球自转的作用使周围空气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而是沿着低气压的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北半球)。

  4、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空气柱一致行动,高层空气中热量容易积聚,从而增暖。气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层以上的环境气流将沿等压线流动,高层增暖作用也就能进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区,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高层风很大,不利于增暖,台风不易出现。

  台风的危害

  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1、强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

  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台风暴雨

  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

  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提示一 千万别下海游泳

  台风来时海滩助潮涌,大浪极其凶猛,在海滩游泳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千万不要去下海。

  提示二 请尽可能远离建筑工地

  居民经过建筑工地时最好稍微保持点距离,因为有的工地围墙经过雨水渗透,可能会松动;还有一些围栏,也可能倒塌;一些散落在高楼上没有及时收集的材料,譬如钢管、榔头等,说不定会被风吹下;而有塔吊的地方,更要注意安全,因为如果风大,塔吊臂有可能会折断。还有些地方正在进行建筑立面整治,人们在经过脚手架时,最好绕行,不要往下面走。

  提示三 一定要出行建议乘坐火车

  在航空、铁路、公路三种交通方式中,公路交通一般受台风影响最大。如果一定要出行,建议不要自己开车,可以选择坐火车。

  提示四 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请检查家中门窗阳台

  台风来临前应将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切勿随意外出,家长关照自己孩子,居民用户应把门窗捆紧栓牢,特别应对铝合金门窗采取防护,确保安全。市民出行时请注意远离迎风门窗,不要在大树下躲雨或停留。

  第二个同学关于猫分辨颜色的科学问题。

  首先先问一些问题,猫能分辨颜色吗?有谁知道?有谁家养猫?喜欢猫吗?

  其次进行教学,先公布答案,即猫不能分辨颜色,猫眼里的世界都是灰色的,不止是猫,所有的夜间哺乳动物都是这样的。那么猫白天干什么呢?它和猫头鹰一样睡觉咯,它做着它灰色的梦,梦里都是灰色的老鼠。所以才能在夜间抓到老鼠。还有,能分辨颜色的动物只有人,猿,猩猩,其他的只能分辨几种颜色,甚至什么都不能分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第三个同学关于压力问题。

  首先进行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满杯水倒置而不会溢出?当然没有盖子,水也是液态的。 其次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再结合实验让同学们体会。

  课程结束,进行总结。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我执教的是中班科学活动《纸是大力士》,这个活动来自主题《好玩的纸》的次主题《会变花样的纸》。纸不仅是幼儿生活的伙伴,也是幼儿游戏、创作的必备材料,在幼儿的世界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今天我将带领孩子们与纸展开一系列互动,了解纸可承重的特性,使孩子愿意动手操作,并对试验感兴趣。

  整个活动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组织幼儿谈话,以纸的作用引出课题。

  第二个环节,让孩子操作试验,感知白纸与卡纸有不同的承重性。在做一做,说一说中寻找原因,提升孩子的经验,纸的厚薄不一样,力气就不一样,纸越厚,力气就越大,纸越薄,力气就越小,并运用图示、数字做以记录。

  第三个环节,引导孩子想办法将刚才力气小的白纸变一变形状,并操作试验,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发现白纸也能变成大力士。通过做一做,说一说,引导孩子感知同一种纸的形状发生变化,力气也发生变化,并且纸的弯距越多,力气越大。

  最后出示报纸、皱纹纸等激发幼儿继续动手操作、探索让纸的力气变大的浓厚兴趣,这是本次活动的经验扩展,我将它设计为活动的延伸部分。

  【活动目标】

  1、了解纸可承重的特性。

  2、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感兴趣。

  【活动准备】

  白纸、卡纸每人一张,桥墩每人两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纸的作用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教师:“小朋友,老师给你们看一样东西,你们以前认识它吗?”(提问:这是什么纸?你还知道有什么纸?这些纸有什么作用?纸有力气吗?你们还知道什么纸力气大吗?)

  二、操作实验,感知纸的'厚薄不同,承重不同。

  1、教师出示两种纸。”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两种纸,来,看一看摸一摸,这是什么纸?“(硬白纸)这又是什么纸?(卡纸、白纸)

  教师:“好!今天呀,我们就让它们两个比一比,看谁的力气最大,谁才是大力士?怎么比呢?用纸搭一座桥,在它上面放积木,谁身上放的积木多,又不塌下来,谁的力气就最大,谁就是大力士!注意了放积木的时候要一个一个轻轻地放在中间,试的时候要一张一张的试,卡纸和白纸都要试一试。开始了,孩子们!好!到后面找你们的玩具试一试。”

  2、孩子实验,教师指导。

  教师:“好了孩子们,把你们的卡纸放到中间,到老师这里来,真棒真乖!看!老师已经坐好了,你们也快点坐好!

  3.记录总结。

  教师:“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刚才做的卡纸和白纸,谁的力气大?谁是大力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那咱们一起试一试好比好?老师放积木你们给老师数着!白纸放几个?

  记一记:(用数字表示)

  教师:“卡纸放几个?”

  记一记:...

  教师:“白纸和卡纸谁的力气大?为什么卡纸上面放的积木多?”

  教师:“奥,原来呀,纸是有力气的,它们的厚薄不一样,力气就不一样大,纸越厚,力气就越大,纸越薄,力气就越小。

  三、操作感知、纸的形状不一样,力气也不一样:

  1、教师:“孩子们你们看,现在白纸的力气小,如果我们把白纸折一折,变一变,如:把白纸对折一次或两次或变成扇子形状,(边说边演示)那么它的力气会有有变化吗?会变大还是会变小呢?这张白纸会不会也变成大力士呢?找一张白纸试一试好不好?“(孩子操作)

  2.孩子实验,教师指导。

  教师:“好了孩子们到老师这里来,做好了!(提问:纸的形状变了以后,它的力气变了吗?怎样做的?”

  3.记录总结。

  教师:“这是老师折好的白纸,咱们一起试一试,记录以下,好吗?”

  折一次...

  折两次...

  折扇子形状...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才是大力士呢?”原来纸折的次数越多,力气就越大。”

  【活动延伸】

  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真棒!你们把白纸也变成了大力士,那其它的纸如报纸、皱纹纸它们的力气大不大呢?怎样把它们变成大力士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可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只能进行到这里了,我们以后再试一试好不好?”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下雨前和下雨后不一样的自然现象,激发探索自然地兴趣,

  2、学习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观察图片。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观察图片,了解下雨前的一些特殊自然现象。)

  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我们要上科学课,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图片吧!你们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引导引导幼儿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看图)

  老师:云朵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会发生什么事呢?

  老师:水面上的蜻蜓怎样了?为什么它会飞得低低的呢?

  老师:青蛙在做什么呢?我们来学一学。

  老师:这是谁?它们在做什么?

  老师:为什么小蚂蚁要赶紧搬家呢?

  (请幼儿结合自身观察过的情况再进行讲述)

  老师:原来呀,下大雨之前呀,云朵会变的黑黑的,水面上的蜻蜓会飞的很低,青蛙也会蹲在荷叶上“呱呱呱”的叫着,小蚂蚁也会把家搬到安全一点的地方,

  二、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下雨后的一些特殊自然现象。

  老师:刚刚我们知道了一些下雨之前会发生的情况,那下完了雨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幼儿回答)

  老师:那我们继续来看图吧!

  1、引导幼儿独立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看图,然后再相互说说。

  2、集体交流。

  老师:请小朋友们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说说下雨后有什么样的景象。

  (幼儿回答)

  三、比较雨前和雨后不一样的自然现象。

  老师:刚刚我们看了下雨之前下雨之后的图片,那么下雨前和下雨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幼儿回答)

  3、请幼儿用动作表现下雨后的一些特殊的自然现象。

  老师:那小朋友们,你们会用动作来表现下雨之前和下雨之后的现象吗?谁来示范一下呢?

  (老师弹奏《大雨小雨》,幼儿跟着音乐表现。)

  四、活动结束。

  老师:好啦,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到家里有机会的话也要跟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下雨前和下雨后的变化哦。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复习巩固10以内的连加。

  2、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幼儿按物体某一特征进行分类的能力。

  3、通过游戏和模仿活动提高幼儿团结合作的能力,感受游戏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了解各种各样的鞋子的特征,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反面都标有5元以内的价格,货柜,“货币”,记录卡,笔,购物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最近,我们开展了关于鞋子的活动,小朋友们都带来了许多鞋子,请大家来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鞋子。幼儿自由介绍

  二、基本部分:

  1、准备开超市:

  师:小朋友现在想用鞋子来干什么?

  幼儿自由发言——最后经大家讨论决定开个鞋子超市

  2、分类活动:

  师:可是,这些鞋子现在放的有点乱,小朋友可以想想,我们的鞋子可以按什么方法分分类,把他们放在柜台上呢?

  师:咦,鞋底上都标上了价格,我们今天按价格来分类呢?

  教师引导幼儿按不同的价格来分类

  幼儿按鞋子的价格摆放相应的柜台

  3、集体核对

  4、选营业员

  (1)师:小朋友看看我们商店里的柜台和商品都有了,商店里还却什么?(营业员,货价,钱,顾客)

  (2)请小朋友讨论用什么办法来选营业员。

  师:你们说说看,你们可以用哪些方法选营业员呢?

  (3)选营业员,营业员就位

  师:好,现在请营业员选择你喜欢的柜台。

  5、游戏活动:

  师:我们的游戏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的游戏和平时不一样,小朋友可以自由组合,3个人一家,一个管钱一个负责记录,还有一个负责选鞋子,每一家有10元钱,要一边买一边记,买一双记一次价格,要把钱全部用完,组合好的家庭就可以来领钱。

  三、结束活动

  请小朋友介绍自己买的什么,自己是怎样把钱用完的。

科学教案 篇8

  制作意图:丰富幼儿的动手操作材料,增加操作的兴趣。

  教育价值:

  1、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锻炼幼儿的点数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选用材料:塑料桶、塑料膜、塑料盒、串珠、辅助材料

  制作方法:

  1、将塑料桶装饰成娃娃(五官及大嘴巴)

  2、将压好膜的`纸卷成管后进行装饰,在娃娃的两侧安上两个塑料盒,放小珠子(小珠子分两种不同颜色)

  适应年龄:4――5岁

  操作地点:桌子上、地毯上、玩具柜上、小椅子上等

  做作方法:俩人同时开始喂娃娃,将串珠从各自的塑料管中喂娃娃(珠子分两种不同颜色,并同时结束,两人在从娃娃的大嘴巴中取出珠子,清点各自的珠子有多少,多者为胜。

  建议:塑料管(压膜管)可以一样长,也可以长短不一样,让幼儿轮流使用,并且感知管的长短不一样,喂珠子的快慢也不一样。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笋的基本特征,知道笋的名称,长在泥土里。

  2、培养幼儿对笋的简单观察力,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准备:纸盒娃娃一个,黑色垃圾袋一个,洗干净的笋。

  过程:

  一、集中宝宝注意,引出课题。

  1、出示纸盒娃娃,以纸盒娃娃的口气向幼儿打招呼。

  2、纸盒娃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3、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请若干宝宝上来摸一摸,然后说说是什么)

  4、让全体宝宝轮流上来从纸盒里摸出一颗笋。

  二、了解笋的特征。

  1、这是笋的什么?

  2、笋壳是什么颜色?

  3、笋壳上面有上面?摸上去怎么样?

  4、笋宝宝住在上面地方?

  5、教师用黑色的垃圾袋演示笋生长的过程:笋宝宝小时候躲在泥土下(用垃圾袋罩住),春天到了,“轰隆隆”春雷响了,笋宝宝听到说:“我要长大,我要长大!”它一边说一边使劲地钻呀钻,长呀长,终于钻出来了(演示笋戳破垃圾袋钻出来)。

  6、带宝宝模仿小笋的生长。

  三、尝试剥笋。

  1、宝宝吃过笋吗?

  2、吃笋的时候要把笋壳怎么样?

  3、教师示范剥笋,边剥边提醒幼儿:要一层一层的剥,笋壳放在垃圾桶里。

  4、宝宝剥笋,教师给予帮助,完成快的宝宝提醒观察笋肉的颜色。

  四、收拾整理。

  1、将地上掉落的笋壳捡干净。

  2、把剥好的笋送到食堂,中餐时一起品尝。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经典)科学教案08-01

科学教案(精选)08-14

【经典】科学教案08-31

[经典]科学教案09-02

科学教案[精选]12-04

【精选】科学教案07-29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10-19

科学教案(经典)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