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开学第一课语文的教案 推荐度:
- 小学语文教案 推荐度:
- 语文上册教案 推荐度:
-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 推荐度:
-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语文教案6篇(热门)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具准备】
1、配乐(似清泉流过的音乐)。
2、藏有生字的5个句子。
【教学目标】
1、会认“股、缝”等8个生字,会写“瓦、泉”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学习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月字旁的写法,“然”字的书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读课文识字
(15分钟)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我读了很多遍,但我不敢读得太重,生怕破坏了这美丽,因为我喜欢这泉水,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泉水吗?那我们借助拼音来读一读吧。
2、(出示课件)这一课的生字都躲在下面这些句子中,小朋友,你们还能认出来吗?来读读这些句子吧。
出示“我会读”图标:
⑴ 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绚烂的世界。
⑵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⑶ 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⑷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身美丽的身影。
⑸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1、我们也喜欢清泉: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
2、自由练习读句子:
轮读句子。
强调不带拼音的生字,“塔”声调,“脆”平舌。
朗读感悟
(20分钟)
1、(出示“我会读”图标)小朋友,我们读读课文吧,读完后我们来交流交流,把我们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把我们自身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也可以把自身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2、同学们读得很美,这一课的插图也很美,让我们在音乐中来欣赏这美丽的画面吧。
3、小朋友,让我们自由地、尽情地来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再把自身喜欢的局部背诵下来。这么美的课文,谁不喜欢呢?假如你愿意,那就把全文背诵下来吧!
4、出示“读读背背”图标:
我们来试着背背吧。
1、齐读后交流:
⑴ 泉水愿意奉献,“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⑵ “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生互助,联系上文理解)
⑶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泉水乐于助人。
⑷ 泉水很团结,还很快乐,他们总是勇往直前,“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他们互相问候”“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
2、欣赏插图。
3、自由读、同桌互读。配乐读。老师引读,男女生轮读。练习背诵。
4、试着背诵。
指导写字
(3分钟)
1、小朋友,我们来观察一下 “股、脆、塔、杜鹃”,这几个字词是要求大家既会认又会写的字,你有方法记住这几个字吗?
2、小朋友,谁知道这一课要写的字词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我们练习写写这个词吧,写两遍。
4、谁还想告诉大家要注意什么?
5、我们大家一起来书空这个字。
6、小朋友,请大家先在书上把这几个字词临写两遍:
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自身写写看。
1、交流记字词的方法。
2、杜鹃是一个词,一定要按词连写。
3、练习写“杜鹃 杜鹃”。
4、“瓦”我认为不好写。
5、书空。
6、练写。
扩展延伸
(2分钟)
1、激发同学自读《我会读》中的小诗。
2、小朋友,你们喜欢泉水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点儿什么呢? 1、自由组合自读“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2、⑴ 我喜欢泉水,假如这泉水是一个人,我一定要和这个人做好朋友。
⑵ 我想向泉水学习。
⑶ 结合实际生活谈如何向泉水学习,为身边的人做点自身力所能和的事。
【板书】
水池……
平地……
果园……
山谷……
大海里见
(目的:引导背诵)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习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方法,了解故宫整体特征和文章的结构。二、过程和方法: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故宫的认识,培养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按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
教学难点: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一、 解题导入
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我国的首都是哪?(北京)对,是北京,那里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明清时代也是封建统治者的最高权力中心。封建统治者们就在北京建起了代表皇家权威的紫禁城,现在叫做“故宫博物院”(板书)。为什么叫做故宫博物院呢,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第一段。(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已经过去了的,今收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
二、理清顺序
1、简介说明顺序
《故宫博物院》是一篇说明文,故宫里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作者怎样才能向读者说明白呢?这个就涉及到说明顺序的知识。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注意表明时间的词语。
空间顺序:说明物体的结构,注意表明空间方位的词语。(内外、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
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注意表明因果关系的词语。(因为…所以、因此等)
2、课堂活动
A.速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练习一的图表。
B.每组选一代表到黑板填写,每填对一个序号得一分,最高为18分,得分最高的组胜出。
C.选定两个学生参与评分,统计得分,胜出组以热烈掌声鼓励。
⑴端门 ⑵午门 ⑶西华门 ⑷东华门 ⑸神武门 ⑹西华门 ⑺角楼 ⑻金水河 ⑼汉白玉石桥 ⑽太和殿 ⑾中和殿 ⑿保和殿 ⒀白石台基 ⒁乾清门
⒂乾清宫 ⒃交泰殿 ⒄坤宁宫 ⒅御花园
3、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根据以上图表分析,请同学们判断一下本文是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的呢。
明确:空间顺序。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出来是广场,广场以南的建筑称为“前朝”,以北的叫做“内廷”。 “内廷”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三、掌握特征,理解结构
1、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说明特征,那么故宫博物院的特征又是怎样呢?(集体朗读1、2段,找出表明特征的一句话)
明确: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文章开头就总说了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想想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
说明文结构:一是总分式(总-分、总-分-总),二是递进式。
明确:用了总分式中的总-分-总。
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沿着从南向北的中轴线进行介绍,从午门一直到神武门。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的宏伟,布局的和谐统一的.特征,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四、活动与探究
请你以导游或解说员的身份抓住立足点口头介绍我们的学校或教室。要求: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语言力求准确和简洁。
五、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色,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板书: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
具体 前朝(三大殿)(3—10) 外形 太和殿
内景 中和殿
位置 保和殿
用途
(11)承上启下
内廷(12—15)后三宫
御花园
(16)总 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
空间顺序(由南向北)
语文教案 篇3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难点: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
解决办法:
1.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制表的方法,并结合讲解,从而使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云层、光彩的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2.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云与天气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讲讲、读读、写写、练练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能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进行说的比赛,其中还培养观察能力。
2.听音乐,描述可能出现的画面。
3.分小组讨论,进行制表。
4.搜集有关识别天气的谚语,班上交流,并建立一个小天气预报站。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噹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的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的变化。(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和想象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云和天气的关系的课文——《看云识天气》。
(一)明确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云识天气。
3.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二)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
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
(2)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
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读课文,第1段老师范读,第2题全班女生齐读,第3、4两段分别由两名女同学朗读,第5段、第6题分别由两名男生朗读,第7段全班男生齐读。
3.划分断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4.这样分段,体现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
5.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各题。
(1)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
(2)如何分层?
第一句是第一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中间是第二层。
(3)第一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师,像奔马……”这些内容与“姿态万千”相照应。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这些内容与“变化无常”相照应。
6.分组讨论制表,把同学们分成三个组,第一组阅读第3段,讨论并制出晴天云彩简表;第二组阅读第4、5段,讨论并制出阴雨冰雹云层变化简表;第三组阅读第6段,讨论并制出光彩识天气简表。
晴天云彩简表
名称
形态变化
位置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卷积云
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渐渐消散
两千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洁白的羊群成群的扁球状排列,两千米左右
两行米左右
较薄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名称形状
变化过程
位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着,仿佛蒙上白色的绸幕,卷云慢慢向前推进
高
晴转阴
高层云卷层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低更厚,暗灰色云块布满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的云山,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云彩识天气简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华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里紫外红
华环小到大晴,华环大到小阴雨
虹
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出现在早、晚,太阳照红云层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7.同学交流如何看云识天气。
8.由多媒体演示云和天气的变化,并伴随音乐.同学们看着画面进复述。
9.再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分类别。
(2)“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打比方。
10.本文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来。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
(1)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5)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6)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分类别:光彩有晕、华、虹、霞。
(四)总结、扩展
这篇课文紧扣题目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晰,首先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因为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这是全文的重点,写得详细、缜密,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再说到云的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就是本质,云的种类很多,但说明层次不乱,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助于把“看云识天气”的事理说清楚,最后画龙点睛,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拟题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阅读课后的最后一部分,即最后一段分组拟题,互作答案。
结尾总结全文、点题,同时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局限性。
(五)布置作业
1.在课外,练习看云识天气。试着根据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把结果写在教室后墙的黑板上。
(六)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初步学会用“只有......才......”“可是”写句子。
2.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课文。
3.感受竺可帧为科学事业呕心沥血。一丝不苟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读懂文中的四个事例,感受竺可帧为科学事业一丝不苟、。呕心沥血的精神。能按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感受竺可桢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简介生平。
(1)我们已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是介绍科学家的?
说说科学家茅以升、李四光的事迹。
(2)简介竺可桢生平。(见“背景知识”)
2.听录音,感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写了竺可枚的.哪几件事?
(2)交流讨论。
3.自读课文,自学字词。(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
(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
(2)自学字词。
(3)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词,说说易读错、写错的字。(篇一遍辨一辩)
支撑旋钮哆哆嗦嗦与世长辞巡逻
喧闹辨别从不间断车水马龙荣誉
(2)说说词语意思。(“哆哆嗦嗦”、“与世长辞”、“从不间断”、“车水马龙”)
(3)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其中一部分。与课文后续学习有联系的可存疑。
5、自由读课文。指名分自然段读文。评议
6.作业:
(1)《作业本》第2、3、4题。
(2)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认读“菠、煎、腐”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等8个字。
2.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正确读写“红烧茄子、烤鸭”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制作哪种食物运用那种烹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读好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了解中国美食的烹调方法。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从南到北,美食文化不同烹调方法也不一样。
2.告诉学生,本文就是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美食》。
3.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4中国美食)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11道美食图片。
图片中,介绍了哪些美食?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5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红烧烤鸭羊肉蛋炒饭茄子小鸡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翘舌音“烧、肉、炒”,前鼻音“饭”。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菠菜香煎豆腐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翘舌音“煮、蒸、炸、粥”,前鼻音“煎、炖”后鼻音“酱”。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
(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生字:烧烤鸭肉炒饭茄鸡
仔细观察字形结构跟着老师书空。
“烤”字左右结构,右边是个“考”。
“肉”两个人不一样写法,上面的“人”较舒展,下面的“人”的“捺”变成点。
(2)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3)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1.小游戏,比赛摘苹果。(出示课件:苹果上带有生词的苹果树)
会读一个词语,苹果就被摘下一个。
看看谁摘的多?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都认识了,下节课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课件出示9)复习词语:
红烧烤鸭羊肉蛋炒饭茄子小鸡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词串。
4.继续学习《识字4》。(板书:中国美食)
(二)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读法指导。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中国美食,如果你想跟多地了解中国美食和烹调方法,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课文。
2.逐行指导。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①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哪些烹调方法?
(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凉拌、煎、红烧”的烹调方法。)
②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红烧”的烹调方法。
(红烧:中国美食中烹调方法的一种,把肉、鱼等加油、糖略炒,并加酱油等作料,焖熟使成黑红色。)
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
(凉拌黄瓜、煎油饼、红烧肉)
(2)第二行:烤鸭、水煮鱼。(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①这两种中国美食又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
(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烤、煮”的烹调方法。)
②说一说,这两种烹调方法的具体做法。(可以借助查字典)
(煮是把主料放于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先用大火烧开,再用中火或小火慢慢煮熟的一种烹调方法。
烤是把食物原料放在烤炉中利用辐射热使之成熟的一种烹饪方法。烤制的菜肴,由于原料是在干燥的热空气烘烤下成熟的,表面水分蒸发,凝成一层脆皮,原料内部水分不能继续蒸发,因此成菜形状整齐,色泽光滑,外脆里嫩,别有风味。)
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
(比如说“烤全羊”、“水煮花生”等。
(3)第三行: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这两种美食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爆、炖)
了解“爆”、“炖”的烹调方法。
爆就是急,速,烈的意思,加热时间极短.烹制出的菜肴脆嫩鲜爽.爆法主要用于烹制脆性,韧性原料,如肚子,鸡肫,鸭肫,鸡鸭肉,瘦猪肉,牛羊肉等.常用的爆法主要为:油爆,芜爆,葱爆,酱爆等。
炖和烧相似,所不同的是,炖制菜的汤汁比烧菜的多.炖先用葱,姜炝锅,再冲入汤或水,烧开后下主料,先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炖菜的主料要求软烂,一般是咸鲜味。
(4)第四行: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这里有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蒸炸炒)
这三种烹调方法,比较常见,家里人一般用这些方法制作什么家常菜?
(蒸馒头、蒸包子、炸丸子、炒土豆丝)
4.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5.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6.当堂背诵。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当堂背诵。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的中国美食,说一说运用了哪些烹调方法吗?
本文共介绍了10中烹调方法:凉拌、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
2.你最喜欢的中国美食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美味佳肴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中国美食,了解了很多烹调方法,我们会用词串说句子。
板书设计
4中国美食
凉拌、香煎、红烧
中国美食烤、煮
烹调方法爆、炖
蒸、炸、炒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加强理解,巩固记忆。
2.了解用对比法说明道理的好处。
3.积累惯用语,了解惯用语的特点。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积累惯用语。
教学难点:
学习用对比法说明道理。
教学准备:
积累惯用语。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读一读。
神采奕奕 玄妙 斟酒 轻盈 菜肴 耽误 吹嘘
2.快乐传真猜猜猜。
一生看词卡后用动作、表情甚至小品来表现词语,其余学生猜。
(在演和猜中加深词义理解,积累词语。)
3.出示词语,读一读。
蜀鄙之僧 租船 磕头 懒惰 羡慕 传授 犹豫
4.写一写。
同时请几名同学上台写,众人点评。
5.你能说一段话,尽量用上这中间的一些词语吗?
二、金钥匙
1.《蜀鄙之僧》这个故事让我们顿悟:原来成功的关键不是你具备了哪些条件,而是你是否有坚定的志向。故事是怎样使这个深刻的道理鲜明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呢?
回顾故事及课文板书。
贫者至 富者未至
原因:志坚 志不坚
2.是对比使故事更有说服力。
3.齐读“金钥匙”内容。
4.选材练习。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理由。你觉得下面哪个故事更容易让人领会这个道理?说说你的看法。
(1)课堂上,文文和三三私下讨论问题,被老师批评。文文认为是老师找碴儿,此后,每次上课就故意和老师作对,自己的学习也因此一落千丈;三三觉得自己虽然是讨论书上的问题,可在课堂上讲小话,影响了大家,此后,他把问题留到课下再讨论,老师表扬他好学,他学习劲头越来越足。
(2)小虎没考好,他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粗心了点吗!”结果,第二次又考砸了。
引导学生感受对比法的优势。还可让学生运用对比法,将后一材料充实。
三、语文知识
1.出示范文,在语境中感悟惯用语的意思及语言风格。
有一个人,不过是个半瓶醋,却常常吹牛皮。其实,他只会走后门,而且见不得不顺眼的`人,常给人家穿小鞋,还自以为是公司里的台柱子。有一次,经理让他制定一份合同书,他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白天在那儿磨洋工,晚上才开个夜车赶出来。经理发现合同书中有很多漏洞,给他指出来了,可他把经理的话当耳边风,直接把合同书的草稿给了客户。结果让对方钻了空子,生意亏了本,最后自己也被老板炒了鱿鱼。
文中的惯用语有“半瓶醋、 吹牛皮、 走后门、 穿小鞋、 台柱子、 磨洋工、 开夜车、耳边风 、钻空子、 炒鱿鱼”。
a) 读一读。
b) 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大概意思。
c) 重点汇报交流学生不太常说的“半瓶醋、穿小鞋、 台柱子、 磨洋工”。
并从中感受惯用语通俗、风趣、精炼的语言特点。
2.读读“语文知识”,进一步了解惯用语及其风格与作用。
3.说说你积累的惯用语(可以是课外积累的,也允许说刚刚在课本中积累的)。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让学生知道从人们口头交谈中也可学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
可适当引导
你想去肯德基,妈妈不同意,可以怎样叙述这件事呢?
如果想通俗风趣的表达这件事,你可以怎么说?(碰钉子)
相机板书,直到积累,如:狗腿子、闭门羹、碰壁、唱高调、泡蘑菇、打退堂鼓、眼中钉……
四、拓展作业。
积累惯用语并试运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10-15
语文写作教案07-12
语文下册教案07-15
语文《赵州桥》的教案10-10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备课教案08-07
语文桥的教案01-13
语文《咏柳》教案11-09
《语文园地五》语文教案10-06
《语文园地二》语文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