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案

时间:2024-08-30 08:10:06 教案 投诉 投稿

《推敲》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推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敲》教案

《推敲》教案1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将这个故事。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即使……也……”造句。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第一课时

  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僧。

  说说诗句的意思。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写的吗?

  出示 唐朝 贾岛

  指名认读。

  简介贾岛。

  认读词语 和尚 斟酌

  理解 斟酌:考虑实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适当。

  揭示课题。

  听读课文

  边读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轻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默读,理解下列词语。

  幽居 皎洁 吟哦 妥帖 冲撞 宽恕 莽撞 仪仗队

  犹豫不决 簇拥

  检查自学效果

  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词。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

  细读课文

  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读课文,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

  指导朗读。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练读这句。

  细读第3自然段。

  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

  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指导朗读

  细读第4至6自然段。

  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的时候,行人怎么样?贾岛又怎么样?他怎么会这样?

  读后讨论。

  自由读第7节。

  为什么说敲更好呢?

  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

  什么叫推敲呢?

  齐读课文。

  第三课时

  表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以诗赠友(发生)

  11 推敲 反复斟酌(发展)

  冲撞仪仗(高潮)

  确定用敲(结局)

《推敲》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知道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

  4、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教学本篇课文,我重点组织、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自得,在自读中发现问题,并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因此,学生在自读中初步了解课文后,我又让他们在自读中找出重点语句,然后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促使他们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加深感悟,最终有效地达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材简析

  《推敲》这篇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故事的动人有趣,而且能从中获取诸多有益的启示,比如:成功来之不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创作态度要认真严肃等等。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贾岛斟酌用字时的如痴如醉,体会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方法

  1、以读促悟法。

  2、表演体验法。

  3、谈话启发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简练地说出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

  4、初步感知贾岛斟酌诗句用字的认真严肃。

  教学重点能读通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贾岛斟酌诗句用字的认真严肃。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贾岛斟酌诗句用字的认真严肃。

  教学方法教具准备

  生字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的汉字在表情达意上可真有趣!比如,“矛”和“盾”,分别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连举合成一个词——“矛盾”,就不是矛和盾的意思了,而是比喻语言或行为前后抵触。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推”是什么?(板书:推)大家比划比划。“敲”是什么?(板书:敲)大家也比划比划。这两个字合成“推敲”,这个词不再是那两个动作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它有什么由来呢?让我们从第9课《推敲》这篇课文里寻找答案(板书:9)……

  [设计意图:由趣例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1)提出要求:

  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学生字词,将不懂的字词圈出来向同学请教,大家合作互助;读顺课文。

  (2)学生自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词。

  出示词语,指名读,其他学生或教师纠正字音

  (2)指导书写生字。

  (3)学生接龙朗读课文。

  学生互评,教师点拨,注意指导长句的停顿。

  (4)学生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互助把词语弄懂(教师随机点拨)。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4、理清课文脉络。

  留诗——斟酌——冲撞——改诗

  (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读,说说读后知道了些什么。

  2、简介贾岛。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贾岛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以便在下一步精读课文时深刻理解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

  四、作业

  1、听写生字词。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贾岛斟酌用字时的专注,能说出“推敲”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贾岛斟酌用字时的专注,理解“推敲”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什么?

  2、随机导入。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读悟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再说说自己从文中知道了些什么,理由是什么;有什么疑惑就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学生汇报。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疑问进行梳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交流、探究。

  (由“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看出李凝居住的地方偏僻;由“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知道李凝居住的地方特别幽静;由“拜访”“找了好久”等知道贾岛与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贾岛创作《题李凝幽居》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能力。]

  (二)读悟第三、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题目左侧的插图)仔细观察,说说图上表现的事情。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默读,小声读,都行),边读边想,找出描写贾岛斟酌用字时如痴如醉的词句。

  (1)学生汇报自己画出的词句,说说自己画的理由,并试着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大家评价。

  (2)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句,引导学生透过关键词语体会感情、意境。

  注意品味以下句子:

  ①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②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a.抓住“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比比划划”“竟然”等词语体会贾岛斟酌诗句用字时的入迷;指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

  b.演一演以上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情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准确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课文的能力;以读促悟,以演促悟,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加深领悟,在角色表演中深刻体验。]

  3、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体会贾岛斟酌字眼儿的入迷。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侧面描写中体会贾岛斟酌字眼儿的入迷,感受“烘云托月”写法的妙处。]

  (三)读悟第五、六、七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贾岛和韩愈的对话,注意读出感情。其他同学评一评,说说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贾岛的真诚态度,从他的真诚中侧面体会他闯进仪仗队是因为斟酌字眼儿太入迷了。]

  2、朗读第七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贾岛说明原委、诚心请求宽恕后,韩愈和他会有些什么对话?

  [设计意图:从学生关于贾岛和韩愈对话的想象中,检查他们是否领悟到韩愈不但原谅了贾岛而且还和贾岛一起斟酌;培养学生的想想能力和说话能力。]

  3、说说韩愈建议用“敲”字的理由。

  (四)读悟第八自然段。

  1、朗读,在说说自己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推敲”就是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

  (五)说说自己学习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三、拓展延伸。

  1、出示古诗《泊船瓜洲》,学生读后说说“春风又江南岸”中的括号里可以填上那些字,用哪个字最好。

  2、课后搜集名人写文章“推敲”的故事,并和同学交流、分享搜集成果。

  [设计意图:拓展学习空间,用《泊船瓜洲》作者斟酌用字的事例作补充教学,让学生课后搜集关于写文章“推敲”的故事,使学生多次感受推敲的好处,强化学生写文章反复斟酌用字的意识。]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推敲》的故事。

  2、能斟酌“拜访”与“访问”、“即兴”与“即时”、“宁静”与“安静”的用法,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3、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推敲》的故事;能斟酌“拜访”与“访问”、“即兴”与“即时”、“宁静”与“安静”的用法,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导学。

  (一)讲讲故事。

  1、朗读课文,再次感受故事内容。

  2、试着按“留诗——斟酌——冲撞——改诗”的思路把故事讲给同桌听。

  3、指名讲故事,大家评议。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讲,如有困难,教师用课件出示提纲给予帮助。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讲故事中培养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在评议中培养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推敲词语。

  1、课件出示:

  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吗?为什么?

  (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

  (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2、逐句斟酌。

  (1)反复换词朗读,在朗读中比较,在朗读比较中领悟。

  (2)学生说说自己的见解。教师随机梳理、引导。

  3、小结:推敲,能使我们在写作文时用词更准确,所以,平时写作文我们也要像刚才那样反复推敲用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式朗读中有所感悟,提高品词析句的能力,培养推敲词句的习惯。]

《推敲》教案3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用“即使······也······”造句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幽居皎洁吟哦妥帖冲撞宽恕

  莽撞仪仗队犹豫不决簇拥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着个故事。

  3、问: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2--7)

  二、细读2-7自然段

  1、细读第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2)、指导朗读这句话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从“拜访、找了好久、才、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

  (4)、练读这一自然段

  (5)、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出示图画问: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

  (贾岛骑着毛驴,一副思考的样子,只见他右手拉着缰绳,左手正做着“推”的动作,看上去很可笑)

  (2)、出示句子:

  A、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B、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布置不觉进了长安城

  指名读并说说哪一句好?好在什么地方?

  (一边···一边···不知不觉就把贾岛斟酌字句时候的那种认真专注的样子形象地写出来了)

  指导朗读第二句话(把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读出来)]

  (3)、自由练读这一段

  (4)、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3、细读4-6自然段

  (1)、分组讨论,提出要求:

  A、自由读,边读边想: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行人怎么样,贾岛有是怎么样?他为什么会这样?

  B、读后讨论

  (2)、全班交流

  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知不觉闯进了仪仗队。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韩愈的'话用责问的语气读,贾岛的话用诚恳的、请求原谅的语气读

  自由练读,分角色朗读

  4、细读第7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

  (2)、仔细读读韩愈的话,理解其中的意思

  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一些?(敲是有礼貌的行为,读起来声音响亮,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年个宁静)

  (3)、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连连点头)

  (4)、练习朗读

  (5)、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过渡:同学们,读完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三、齐读第8自然段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造句:

  即使······也······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舌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推敲”的故事非常感人。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开个故事会,比一比,看谁讲得最精彩

  二、指导讲故事

  1、熟读课文

  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先得把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让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按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的提纲,要求有顺序、有重点地讲。

  (1)、深夜访友,以诗相赠。(发生)

  (2)、一字斟酌,难以定夺。(发展)

  (3)、冲闯仪仗,请求宽恕。(高潮)

  (4)、韩愈表态,贾岛赞同。(结局)

  3、学生练将

  A、各自练将

  B、分组练将

  C、每组选一名代表到前面将

  D、集体评议,给予奖励

  三、作业

  回去把“推敲”的故事将给家长听

  四、板书设计:

  以诗相赠。(发生)

  反复斟酌(发展)

  11推敲

  冲撞仪仗(高潮)

  确定用“敲”(结局)

  五、我的教学反思:

《推敲》教案4

  题目

  1.从一场球赛说起

  2.从一封信谈起

  指导

  学生:我们写议论文时论点、论据都好准备,就是不知道怎么样具体展开。您能给我们说说吗?

  老师:大家所说的“展开”,其实就是论据对论点的论证过程。要让自己的论点令人信服,就必须对其进行论证。我们常用的论证方法不外乎摆事实、讲道理。

  学生:那么这事实究竟怎样摆、道理怎样讲,您能就本单元的这两道题目详细的给我们讲讲吗?

  老师:好。例如《从一场球赛说起》这题,写作时可以先按记叙的六要素简单的交代某场球赛,这算是摆事实吧;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这场球赛受到什么启发或者有什么感触等,并由此及彼的说开去,把具体事情的经验教训推而广之,最后总结号召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等。这里的观点、引发、总结,便是讲道理了。

  在摆事实将道理的过程中还涉及到论证方法的运用。例如,你要证明团结力量大,可以采用对比分析说理:甲乙两个球队比赛,甲队论单个队员水平并不很高,但他们配合默契,取得了胜利;乙队虽然有高手在内,如果单看他一个人也的确发挥出色,但没有很好的与队友协调,结果独力难支全队败落。这样边摆事实边分析说理,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学生: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就是这个道理吧!

  老师:对啊,当然方法远远不止这一种。也可以采用反面假设式。如《从一封信谈起》,因为书写不规范而耽误了三四天,假如书写规范,就不会如此了。这个“假如”,就是反面的假设。还有可以联系实际讲道理,一封信书写不规范只是迟收几天,但当今高端科学技术任何一点小疏忽说不定会导致惨重的损失,当然还要列举一个足以说明的事例,如一个小数点毁掉一艘宇宙飞船。这样把事情的后果提升到一定高度来分析,其严重性人人知道,力度也就强多了。

  学生:哦,原来论证就是这样展开的啊。

  老师:议论文是逻辑性很强的文章,如果我们摆的事实讲的道理精当,论证的力度就会大大加强。另外,我们在写作时还要注意推敲语言,不要偷换概念,不要以偏概全,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分析,使我们的文章无懈可击。

  同窗习作

  从一场球赛说起

  文/李黎明

  昨天下午,我们班和三八班举行了一场篮球友谊赛。上半场我班比分一路领先,特别是有着“篮球王子”之称的.王凯同学,一个人就投进的十几个球;但下半场形式大变,八班后来居上,反而以四分之差胜了我班。(交代了事件诸要素,总写球赛结果。较详细的提及王凯,为后文的议论张本。)

  赛后,班上不少同学都不服气,说真是骄兵必败,分明已经赢定了的,结果输得窝囊;还有同学开玩笑问王凯,说他上半场还生龙活虎,怎么下半场就成了强弩之末了,是不是收了八班的贿赂?(“不服气”可见同学们善于思考但一时没有认识到事情的根本原因,同学们的议论暗引作者观点。几个成语运用不错。不过行文罗嗦了些,可以还简略一点。)

  其实,我以为:我们班之所以输,就输在一个配合上。一个集体,如果不能很好的互相配合、团结一致,又怎么能显示出他强大的力量来呢?(旗帜鲜明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初步阐释。)

  上半场我们能够领先,王凯同学功不可没,相比之下其他同学就只跟着跑跑龙套了。后来八班看出了这点,安排了两名身高体壮的同学专门缠住王凯,让他根本就近不得篮球架前。我们班呢,仍然把进球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却又没有很好的配合,帮王凯摆脱纠缠;或者将计就计,让王凯吸引对方的主要力量,其他同学好乘机进攻;更有甚者,说不定还落井下石,看你这次怎么投球。(结合事实讲道理,将上、下半场的王凯、八班综合对比,分析颇有条理。“我们班呢”句重点解剖“我”班失误和同学心理,最后一个分句虽有点偏激,亦不无道理。)

  不能团结就没有力量,又岂止球赛是这样呢!(承上启下由此及彼,将自己的观点引发到广义的范围。)

  我们经常使用的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和工具Office,就是微软公司上千名工程师通力合作共同开发的结果。

  在战场上,只有官兵齐心协力,同生共死,才可能打败敌人。(正面两例,印证“不能团结就没有力量”。)

  不知在哪本书上看见过,说对付一个日本人容易,对付一群日本人难。因为日本人太团结了。

  也不知是谁说过,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条虫。因为中国人太喜欢窝里斗了。(正反对比,虽有些不中听,但无法令人不服。论证简明有力,不过相对详细球赛经过而言显得单薄了一些。此部分是文章的重点所在,应该写得详尽一点。)

  也许,我们现在太缺乏的,并不一定是什么高科技厚资本,而是一种团结一致的精神。(总结,情调“团结一致的精神”于国人之重要。联系现实生活,也诚然如此。)

  [简评]

  一次班级之间的篮球友谊赛,让作者引发关于“团结一致的精神”的思考。作文首先摆出“我”班先胜后败的事实,表明自己的观点,接着就事论事对比分析,并由此引发开来,用微软、战场两例正面印证,用日本人、中国人的单个与团体对比分析,再次强调了“团结一致”的重要。不过,本文前部分对球赛的叙述及思考几乎占了全文的一半有强,后面虽然也能说开去,但稍嫌单薄,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所以前四自然段还应该精简一些,重点写好后面的引发部分。总而言之,全文论证有力,观点鲜明,也算是一篇不错的学生作文。

  (指导教师:雷元周)

  从一封信谈起

  文/周芳

  仅仅是因为书写的不规范,一封本来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寄到的本市信件,却足足迟到了四天!(叙事精简,“仅仅”、“足足”和感叹号的配合使用,让文章起笔不凡。)

  也许有同学会认为:不就是迟收到了四天吗,迟四天与早四天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区别呢?反正可以收到就行了,真是小题大做。(反面树靶,欲破先立。)

  四天的时间啊,果真没有什么区别吗?(反问,引出下文。)

  有资料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已经掌握了制造原子弹的技术,不过苦于本土没有核原料,于是德国法西斯装运了一船核原料前往日本。美国情报部门获知后,赶紧前往拦截,将运输船击沉海底。试想,如果美国的拦截部队早去或者迟去四天(不必说四天,就只运输船通过的那半天不到而拦截失败),后果将会怎样?日本一旦制出了原子弹,这世界的历史只怕要统统重写!(举美国及时拦截核原料船让日本制造原子弹计划破产一例,证明时间严密的重要性。“试想”反面假设,论证颇有力度。)

  也许有同学又说了:我又不去打仗,要这么严密做什么?

  不打仗就可以马虎敷衍了吗?(反面树靶,然后反问引出下例,结构整齐。)

  今年暑假的淮河大水,大家想必还不曾忘记吧。7月中旬,防汛指挥部根据气象专家的建议,果断提前三天开启洪泽湖的泻洪闸,腾出十几亿立方的空间。三天后淮河最大的洪峰来临,洪泽湖早已蓄势以待,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试想,如果抱着早三天晚三天无所谓的思想,那么蓄水空间尚未腾出,上游洪峰汹涌而至,一旦堤崩岸垮,人民的生命财产、国家的厂矿企业,全部会毁于一旦,后果不堪设想。(联系身边事件说理分析,依然是反面假设论证,作者观点已经深入读者内心。)

  像这样的例子该有好多啊:

  一个标点让意思截然相反,一字之差让战争功败垂成,一个小数点毁掉一艘宇宙飞船……(连续三例,反面排比,句式简洁整齐,论证简明有力。)

  一封信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对任何事情都这样不屑一顾、吊儿郎当就不是小事情了。在现在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年代,在现在这个知识水平爆炸发展的时代,我们能够对这些看起来并不严重的失误掉以轻心吗?(总结,“但是如果……”一句说明小事不小。尾句反问,强调认真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

  [简评]

  本文亮点如下:一是叙事简洁,作文首段,仅仅38字,便交代了所叙之事;二是结构整齐,作文第二、五自然段反面树靶,三、六自然段反问引出下文,四、七自然段反面假设论证,另外第九自然段三例排比,都显得整齐划一;三是详略有致,论证部分前两例浓墨重彩,后三例惜墨如金,详略分明。

《推敲》教案5

  一、说课内容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推敲》

  二、教材分析

  冀教版教材在编写上是以不同的文化主题来划分各个单元,四年级上册仍遵循了这一特点。本册教材的每个主题都力图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人文内涵丰富,蕴含教育价值。本册第三单元的文化主题是在学习中成长。本单元收录的五篇课文旨在结合课文的学习把学生引导到课外的语文学习上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人故事和学习故事也是数不胜数,《推敲》的故事便是这沧海中的一粟。《推敲》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唐代贾岛与韩愈之间的故事。课文分三个部分来写,首先介绍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接着具体介绍“推敲”的来历,最后“推敲”被后人用来形容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经过了阅读训练以后,已具备了一些略读的能力和习惯,在此基础上采取限时让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同时了解内容大概、主要观点、作者意图,使每个学生深入掌握略读方法,达到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学习的目的。同时,学生有好奇的心理特点,对故事往往情有独钟,而本课又具有故事性较强的特点,以讲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会更受欢迎

  四、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了“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的要求。综观《课程标准》各学段的要求,对略读做了整体安排和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时代性,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略读、精读都是阅读方法,同样重要,因此在本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所以在本节课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理念:

  1、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力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改变以往教学中那种“略读”就是“略讲”的认识,不把略读课文的教学处理成让学生简单的读一读。

  五、教学目标:

  1、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推敲”的来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推敲》的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做事的严谨态度,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推敲》的故事。

  六、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渗透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方法。

  七、课前准备

  为了使学生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提前布置以下预习任务:1、熟读课文,了解贾岛与韩愈。2、做推、敲的动作,体会推与敲的'不同意思。3、搜集其他文人故事、学习故事及推敲的例子。

  八、环节设计

  1、激趣导入

  课前先板书课题“推敲”让学生来读一读,接着让学生来试做“推”和“敲”的动作,感受推和敲的不同意思,从而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推敲'故事。”中年级的孩子仍存在好动的特点,特别是我班的孩子肢体语言极为丰富,课前就让孩子动起来有助于他们有较高的热情投入学习。

  2、读故事、讲故事

  (1)读故事、找优点

  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同学们来读一读,“唐代大诗人贾岛的推敲故事早已是民间典故,今天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他的故事,”生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并为其找优点。在这首先给学生一个展示预习情况的机会,同时其他同学找优点既满足了学生渴望展示得到认可的需要,也达到了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字词把故事读正确通顺的目的,进而使每位同学大致了解整个过程。

  (2)激发学生讲故事的欲望。“老师平时最爱听故事,相信同学们也一样,那么刚刚读完贾岛的故事,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呢?”出示这一问题后,会激起同学们讲故事的欲望。同时这一问题的提出有正好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的“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的要求。

  (3)明确要求、讲故事

  当学生有了要讲故事这一心理准备时,我并不急于让学生来讲,而是让同学们先说一说,讲故事要注意什么,做到什么?相信此阶段的孩子对于这个问题不难解答,同时对他们能更好更快的讲清故事并且绘声绘色有很大的帮助。此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出以下要求:1、说普通话2、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把故事讲述完整3、入情入境,绘声绘色。(讲故事听故事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事情,此时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应该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4)小组合作、讲故事

  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是新课程改革所一直倡导的,此外读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只有在读好读通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大意,才能讲好故事。所以,在明确了要求之后,我将另一个问题放在学生面前“要想讲好故事首先也是最基本的要做好什么?”学生会清醒地意识到老师是在提醒他们先去读。接着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去讲。

  (5)全班交流、评故事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讲、评故事。生生之间的互评互助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6)个性展示、演故事

  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是不容我们忽视的,于是在讲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能使学生更深入的领悟贾岛对语言文字的研究及其严谨的态度,同时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再次得以提高。

  4、拓展延伸,放开来

  (1)在领悟了贾岛做事的严谨态度的基础上,让学生来说一说其他文人故事或学习故事。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在学习中成长,旨在结合课文的学习把学生引导到课外的语文学习上来。这一环节的设计正好实现了单元教学的主旨,并且课前也让学生做了准备,相信此时学生的思维是极为活跃的,并有极大的信心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成果。学生渴望展示的要求得以满足,同时也达到让学生再次体验学习各个文人创作、学习态度的目的。

  (2)读完故事、讲完故事后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应该: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一环节的设计也旨在锻炼学生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教学应该把握到哪种程度最为合适,我们同组教师再次作了深入地研究,同时对本课进行了以上的教学设计,仍有不足之处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推敲》教案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意。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板书:唐朝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出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指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

  2、简介韩愈:唐贞元进士,曾任监察御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幽居即兴妥帖吟哦簇拥斟酌宽恕莽撞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恰当差人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出示):

  皎洁妥帖韩愈簇拥宽恕门闩莽撞

  避让响亮沉睡推敲家境贫寒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拜访幽居即兴吟哦(动作演示)斟酌宁静

 五、指导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贾岛早年因家贫当了和尚。

  第二段:(第二至七自然段):写贾岛和韩愈一起推敲诗句。

  第三段:(第八自然段):讲“推敲”的引申义。

 六、指导书写生字。

  睡、驴、辆:左窄右宽。

  敲:左宽右窄。

《推敲》教案7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3、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出自——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4、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贾岛:

  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再三考虑,慎重对待),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文章中还有一个人物?(韩愈)简单介绍。

  5、出示“推敲”这个词。“推”和“敲”是两个不同的动作。谁能来做一下这两个动作。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推敲”板书,齐读。

  二、检查预习 三、指导书写生字。妥

  四、初读课文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事情呢?找八位同学来读读这篇文章。回答老师问题。

  五、精读课文

  自己读一下课文的第一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1.快速浏览课文,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2-7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

  (1)看书中的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指导朗读这句话。

  (3)读了这一段,从中你还了解到了什么?(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2)指导读好这句话。

  (5)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3.快速阅读课文3-7自然段,画出贾岛推敲诗句的句子,在旁边写批注。

  A、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这句话体会到贾岛思考时非常投入的,他不但在想,而且还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

  B、“不知不觉”说明贾岛思考问题很专心,他连进城也没有发觉。

  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C、从大街上人们的反应体会到的,“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说明贾岛只顾思考,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在大街上失态了。”

  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D、从课文第四节中知道的,“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街上的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贾岛毫无察觉,仍然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并闯进韩愈的仪仗队。”这足以说明贾岛思考得多么入神啊! 你觉得贾岛是个什么样的人?

  3、师总结:同学们读书理解得真细致,是啊! 像贾岛这种对文字的.锲而不舍地斟酌研究就叫——推敲。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发现你们也从贾岛身上学到了对文章中词句进行推敲的本领。

  4、贾岛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5、小结:贾岛不知不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四)第七自然段

  1、听了贾岛的话,韩愈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读第七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韩愈与贾岛一起思考,确定了用什么词。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犹豫,迟疑,拿不到主意。听了贾岛诚心诚意、请求宽恕的回答,如果你是韩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4、对呀,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你来接着读

  5、 韩愈说出“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你再来读读。

  6、理由有几个(两个)

  (1)第一个理由

  1)认识门闩

  2)即使也是一种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即使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而是假设。说句话。

  (2)第二个理由。。。。大家有没有想起前文哪句话?

  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用“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月夜的“宁静”是无声,而“敲”字读得响亮,用有声衬托无声,这叫反衬,更显得环境的安静。

  下面句子中的宁静和安静哪个词用得更好?为什么?

  再说,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再说,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安静。

  “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更深。文中用“宁静”准确的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定。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你有什么收获?

《推敲》教案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表演:

  甲: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已: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点评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作业:

  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推敲》教案9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学生字,联系相关内容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吟哦、斟酌、饶有兴致”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推敲”一词的由来,并领悟“推敲”的含义。

  3、联系上下文理解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到诗人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吟哦、斟酌、饶有兴致”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理解品味描写人物的词句,感受诗人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了解贾岛、韩愈在文学上的成就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板书:唐朝 贾岛

  4、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5、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6、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学习课文

  1、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吗?A、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B、我看到那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那夜晚宁静又美好。

  C、我看到贾岛正在敲门,但是没有人来开。D、我听到贾岛清脆的敲门声。

  E、我看到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叫着飞走了。

  F、我看到贾岛正在写诗,写完后他把诗留了下来。

  2、出示句子:“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评议,齐读)

  4、贾岛月夜访好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

  (板书:即兴写诗)

  5、贾岛把诗留了下来。第二天他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板书:斟酌文字)

  哪句话写他在斟酌文字呢?

  6、出示句子“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1)读读这句话,做做贾岛的动作。

  (2)贾岛吟哦什么呢?(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3)谁来台前做做贾岛呢?

  7、你们这些大街上的行人啊,都笑些什么呀?(A、大家快瞧那个和尚,他在比比划划的,干什么呀?B、这个人是不是傻子呀,还是中了什么邪?C、喂,我们在笑你呢,你看见了吗?当心从毛驴上摔下来啊!D、他好滑稽呀,我们都在笑他他怎么还没有感觉到呢?)

  8、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不知道。接着,两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怎么问,贾岛怎么答?

  同桌分角色读,评议(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9、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1)师述: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指名读,给“思索”找近义词。

  (2)指名读韩愈说的话,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10、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有感情朗读这一小节。

  五、课堂小结

  1、刚才,大家和大街上的人一样,都觉得贾岛很好笑。现在,你有什么要说吗?(贾岛啊,我刚才是说你是傻子,实不应该。我不知道你其实是在斟酌文字啊!贾岛啊,你对待写作的态度是那么严肃,只是小小一个字眼儿就那么认真地斟酌,真可敬呀!)

  2、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六、延伸拓展

  1、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出示句子)大家看,这句诗句中哪个字用的最好?

  师: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到、过、入、满”这些字,经他再三推敲,他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春天是绿色的。“绿”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联想到碧绿美好、生机勃勃的景象。“绿”字把春风写活了,说它能吹绿长江两岸。)

  2、抄写《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板书设计:

  32、推敲

  即兴写诗 斟酌 文字 韩愈解疑

  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

  教学效果反馈:

  通过学习本文,要让学生学习斟酌文字,养成推敲的习惯。在学习了“推敲”这则故事之后,我又补充介绍了王安石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故事,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推敲文字会有画龙点睛的效果。然后带领学生推敲他们自己的习作,授之以渔。这样层层递进,使学生推敲的意识不断加强,为今后写作时养成认真态度和斟酌文字习惯奠定基础。

  教学中也存在缺憾。如在让学生“以贾岛的口吻具体讲述作诗原因”这一环节时,要求学生联系第二、三小节,但显然没有给足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老师有些操之过急了,所以学生表达的意思不够到位。

《推敲》教案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8个生字。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4、在《推敲》中学习“推敲”,根据课后习题,掌握换词方法,学会推敲。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换词方法,能说出相关理由,学会推敲。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推敲”导入

  1、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2、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想不想听?先看这两个字该怎么写?师生共同书写课题。

  3、指名朗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知道故事主要内容的请举手。

  2、(出示词语:和尚、惊醒、毛驴、妥帖、车辆、闯进、礼貌)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同时,想想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有哪些不懂的?

  3、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4、交流故事内容。

  (板书:访友赠诗、斟酌一字、冲撞仪仗、韩愈定“敲”)

  三、体悟“妙处”

  (一)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简介贾岛: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题李凝幽居》一诗的创作过程,最能说明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哪些信息?你是怎么看出的?

  2、理解重点句:

  出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

  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

  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

  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

  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3、观察插图(月夜惊小鸟):按顺序说图意;从贾岛的动作、神态和当时的环境,你看出了什么;给这幅画题名;拓展《题李凝幽居》。

  4、一生感情朗读,其他学生指图体会。

  (三)1、指导观察课文题目左侧的插图:用一句话说说图意。如果你就是长安街上的行人,看到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会怎么想,怎么说?

  2、贾岛骑着毛驴又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相机理解即兴、妥帖、恰当。

  3、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4、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四)1、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五)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出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6、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六)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四、讲述故事。

  1、熟读课文。

  2、提示讲述顺序。出示板书: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五、养成习惯。

  1、鼓励搜集古今中外文学大师或其他名人推敲的小故事。

  2、交流小故事。

  3、教师总结。

  教材解读

  这个故事讲的是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依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定“敲”字,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故事情节动人,再现了诗人贾岛苦苦吟咏、字字斟酌的形象,表现了他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文中绘有两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一幅是贾岛拜访朋友,月下敲门声惊醒了小鸟。这情景使贾岛写下了一首诗。另一幅图描绘了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敲门、推门的动作,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严肃的创作态度。两幅图形象展现了课文主要内容。

  全文分为三个意义段。第一段,引出故事主任公贾岛,告诉大家几个信息:(1)贾岛是唐朝诗人(2)早年家境贫寒(3)早年贾岛当了和尚。这为下面故事的展开做了准备。接着叙写“推敲”这个故事的由来。以诗赠友——反复推敲——冲撞仪仗——确定用“敲”。最后结题。一段就一句话,说明了“推敲”一词的现在含义正是由上面的故事引申来的。文章开头引出人物,结尾交代由来,都为主体服务,使故事的结构更加完整。

  教学中要注意:

  (一)感悟“推敲”的益处。是“推敲”,再现了贾岛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显示了贾岛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使诗人赢得了“苦吟诗人”的雅号;是“推敲”让贾岛认识了韩愈,让“推敲”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是推敲,其实人们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词更加准确、传神。

  (二)讲将“推敲”的故事。“推敲”的故事情节富有变化而又非常生动,文章的语言优美,尤其是其中的精彩细节非常感人,如表现贾岛的如痴如醉地创作时,抓住了“吟哦”、“比比划划”、“闯进”等动词,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课后习题也有此要求。

  (三)养成“推敲”习惯。课文最后写道:“后来,人们就把在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推敲’。”善于“推敲”的文学大师、名人故事比比皆是。因此教学本文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感悟到“推敲”的好处和讲讲“推敲”故事,还应让他们养成“推敲”的习惯。

《推敲》教案1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演演这个故事。

  2、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

  (1)贾岛去( ),不巧( ),结果留下( )。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

  (3)结果他冲撞了( ),和( )商量了起来。

  (4)韩愈认为还是用( )好,理由有三:一:( )二:( )三:

  ( )

  2、回答题(1)

  (1)指名回答。

  (2)出示插图,说说图意。文中哪句话描写了图上的内容。(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全诗,读一读。

  (4)小结:深夜访友不曾遇,以诗赠友情谊深。这是故事的发生。

  3、回答题(2)

  (1)指名回答。犹豫什么?

  (2)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贾岛。

  (3)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

  (4)演一演。

  指导:贾岛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动作?

  指名当导演,当贾岛,当群众。

  演后评议。

  (5)小结板书: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4、回答题(3)

  (1)指名回答。

  (2)介绍韩愈:唐朝著名的大诗人。

  (3)出示课文,小组分角色朗读。

  (4)小结: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知不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5)演一演

  指导:韩愈说什么?怎么说?

  贾岛说什么?怎么说?

  演后评议。

  (6)同学们,韩大人正在思考呢,那我们来讨论一下,到底用哪个字好?

  5、回答题(4)

  (1)指名回答。(表明有礼貌;衬托出宁静;响亮)

  (2)出示课文,齐读。

  (3)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三、学习第八小节

  1、说说对贾岛的`印象。

  2、什么是推敲?

  3、总结推敲的含义。

  四、拓展提高

  1、王安石“推敲”的故事——春风又绿江南岸

  2、练一练

  (1)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摸”换成“找”行吗?为什么?

  (2)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依仗队中。“闯”换成“走”行吗?为什么?

  五、课外探究

  1、将故事完整地演一演,师提供剧本。

  2、探究一下《题李凝幽居》的诗意。

《推敲》教案12

  9.推敲(第二课时)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文学故事《推敲》,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故事的内容大家还记得吗?上节课我们通过拟定小标题的方法学习了课文内容,谁来说?你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3.上节课,通过读故事你都知道了什么呢?(你很会读书、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二、体会情景,品味“推敲”。

  1. 这是一篇贾岛推敲诗句的故事,故事中有很多贾岛写诗推敲的感人情景,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令你印象最深的情景是什么?

  预设(一)

  (1)你为什么对这一处印象这么深呢?贾岛骑在毛驴上,怎么斟酌文字的呢?谁能加动作读读这句话。

  (2) 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吟哦”是什么意思?读读这一段的内容,说说贾岛吟哦什么呢?(鸟宿池边树,僧推??,僧敲??)

  (3)(出示贾岛推敲的图片)这就是当时的贾岛,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贾岛,能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吗?(斟酌得多投入啊!)

  (4)指生评价,通过XX的'表演,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能让我们对贾岛推敲古诗的情景印象这么深刻呢。这里加入了人物的动作描写。下文中还有这样的描写么?

  预设(二)

  (1)指生读,说说你的感受。贾岛一心想着心中的诗句,用心思索、推敲竟然闯进贾岛的仪仗队,可见他是多么专心致志呀。

  (2)下文中还有哪些情节令你印象特别深刻?(韩愈与诗人的对话)

  自由读读课文5、6、7自然段,同桌一人扮演贾岛一人扮演韩愈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同桌之间试着对话。(学生练说后教师指名对话,这两位同学再现了课文中的文字。贾岛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他当时是怎么说的呢?) 指生对话。前面我们提到动作描写,这里是运用了语言描写,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三、确定用字,明结果

  预设:

  贾岛把推敲诗句的事告诉了韩愈,这位大文学家韩愈建议是:用敲,理由有

  三。理由一:说明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这是基本的生活礼节,理由二:能衬托月夜的宁静。理由三:读起来更响亮些。你认同韩愈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文中的宁静能不能换成安静行不行?(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情很安静,表示静得程度深。)大家回顾上文,从哪个地方看出当时的环境确实是很宁静,

  便有了流传千古名句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斟酌文字严谨认真的精神,也在文坛留下了一段佳话,(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绘声绘色讲故事

  1.故事我们已经学完了,但故事中一幕幕感人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你能再现当时的情景,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小组练习讲,推荐学生前台讲。

  温馨提示:借助小标题,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会讲得更清晰。

  加上适当的动作、语言、环境描写,你的故事会更生动。

  找两生表演。指生评价:我们怎样才能讲好故事?指板书: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要加上适当的动作、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语言描述。

  2. 推敲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了千年,仅仅是为了教会我们推敲的用法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应该怎样去推敲诗句呢? 3.同学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推敲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品味一下推敲的乐趣。

  (1)春风又()江南岸” 《泊船瓜洲》( “到、过、入、满”)

  (2)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谒金门》(动、拂、翻、皱、起)你觉得用那个词更好?

  同学们,也学会了推敲字句,老师真高兴。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在以后的读书写作中也能做到这样的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四、布置作业:

  课下把推敲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五、板书设计:

  9. 推 敲

  (起因) 留诗赠友 环境

  (经过)斟酌诗句 动作

  (结果)选用敲字 语言

《推敲》教案13

  《推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前游戏热身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做游戏吗?这个游戏叫“快速反应”.比如我说“胖”。大家说“瘦”,和我反着说,我们开始吧。

  师:高。

  生:矮。

  师:晴朗。

  生:阴暗。

  师:我站着讲课。

  生:我坐着听课。

  师:我面朝东。

  生:我面朝西。(板书“东西”)

  师:两个字合起来变成了一个新词,读“东西”,“西”变成了轻声。

  师:(手拿粉笔)这是什么东西?

  生:粉笔。

  师:“东西”在这里指物。你一回到家,小狗亲昵地扑到你身上.你会说:小东西,一边去。这里“东西”这个词指什么呢?

  生:小狗。

  师:“东西”这里指动物。家里刚出生的小妹妹十分可爱,我们会亲切地说:小东西真惹人喜爱。这里“小东西”是指?

  生:小妹妹。

  师:“东西”这里指人。“东”“西”原本各指方向,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有另外意思的词语。汉字真奇妙,这一类的词语还有很多,愿不愿意再来看一个。

  师:(板书“斟”)这个字读什么?

  生:(zhen)斟。

  师:大家看.我左手拿酒杯。右手拿酒壶。(做倒酒的动作)我在做什么?

  生:倒酒。

  师:“斟”也就是往容器里倒酒的意思。(板书“酌”)

  师:李白有句诗是“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饮酒,这“酌”是什么意思呢?

  生:喝酒,饮酒。

  师:原来,两个字都和酒有关,那组合在一起是“斟酌”。还是“喝酒、饮酒”的意思吗? 生:“斟酌”是指仔细思考事情,文字是否适合或者可行。

  师:两个各有意义的字组合在一起组成新词之后.意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引出课题

  师:想不想再看一个?(板书“推”)

  师:这个字读“推”.左边是提手旁.和手有关,我们来用手做做“推”的动作。(板书“敲”) 师:谁来表演敲门?(指名一位学生来表演)

  师:大家真是有礼貌的人。 “推”和“敲”两个都是表示动作的字,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新词.我们一起读。

  生:推敲。

  师:“推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这个词语什么意思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

  找到写“推敲”意思的段落)(学生读课文,找到了第8自然段)

  师:(出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让我们一起读.了解“推敲”的意思。

  (学生齐读)

  三、初读课文,生字检查

  1、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赋予了推敲这样的含义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了解推敲的由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注意适当合理地停顿。

  2、 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

  ( 课件 出示 : 尚 驴 妥 醒 闯 貌 韩 簇 恕 辆 )

  师 :这些生字,老师还没教,有人敢试着认一认吗 ?

  ( 学生齐读 )

  2 . 师:看样子,读生字难不住你们。下面看词语 。

  课件出示 :

  ① 和尚 即兴 吟哦 斟酌 冲撞

  ② 簇拥 避让 兴致 思索 宽恕

  师 :这次,老师提一个更高的要求要边读边想象。看看脑中会想起什么,自个儿先读读。师 :谁来读第一组词语 ? 齐读你看到了谁呀? (教师相机板书 :贾岛)

  师 :那么,谁来读第二组呢?齐读你又看到了谁?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板书:韩愈 )

  四、人物拓展

  1、谁来说说通过刚才的阅读课文,你对贾岛有哪些了解?(出示贾岛的资料,苦吟诗人)

  2、韩愈

  五、初读课文

  1、那么这两位诗人谁是课文的主人公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完成屏幕上的题目,并思考每一道题对应的是课文的哪些段落

  2、课件出示 : 读课文填空

  ① 贾岛去拜访 () ,不巧的是(),便写了()。

  ② 他对诗句中究竟是用()还是用()犹豫不决,甚至在大街上(),结果冲撞了() 。③ ()和贾岛一起商量,()认为还是用()字好。

  3 、师 :把这三小题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大家自个儿读读。待会儿比比谁能不看大屏幕就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就能把课文读短,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做到心中有数。

  六、精读段1、2

  1、了解了故事的大概以后,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品味。刚才了解人物生平时,我们就已经发现,贾岛因为早年家中贫困,迫于生活困苦,出家当了和尚,真是由于与韩愈的相遇才使得他还了俗,当了诗人,那么这件事的起因是怎么样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2、生交流,相机板书:访友不遇,触景作诗。

  贾岛根据访友经历,写下了一首什么诗?生:《题李凝幽居》

  师:(板书《题李凝幽居》)“幽居”是怎样的居所呢?请你再读课文,标出有关“幽居”的句子。

  (学生读书,标画句子)

  生: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说明李凝的家很偏僻.不好找。可能在大山深处。

  生: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说明周围很静。

  师:贾岛敲朋友的家门会怎样敲?小鸟睡得如何啊?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轻轻的敲门声就能惊醒睡得很沉、很香的小鸟,说明周围的环境十分安静。

  师:我们从《题李凝幽居》的第一句诗来看一看。(出示: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这就是李凝家的周围环境,请你读一读,有什么体会?

  生:李凝家周围邻居很少.很荒凉。

  生:去李凝家的路上长满了草。说明很少有人走动。

  师:这样一个偏僻的,宁静的地方就被称为“幽居”。《题李凝幽居》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就是写李凝幽静的居所。现在你能不能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融入到读书中去呢?请自由练习。(生自由练,指名读)

  七、精读段3

  师:贾岛访友不遇.触景生情.即兴写成了一首小诗,在返回长安城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第3自然段。

  师:(出示: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体会贾岛此时的心情。

  生:贾岛心里犹豫不决,不知道用哪个字好。

  生:贾岛苦苦思索。

  师:你能读出贾岛犹豫不决的心情吗?(生渎)

  师:如果你写完文章,交给老师后,是不是还想着文章中的司句吗?

  生:想的时候不多。

  师:贾岛却反复思考,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你从这个地方看出贾岛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贾岛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

  生:贾岛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

  生:贾岛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师: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这句话。(生齐读)

  师:能把诗写得押韵合辙就已经不错了,却还要为一个字苦苦思索。他是怎样思考的呢?请你找到句子读一读。

  师:谁来演一演贾岛。

  (一位学生走上讲台,眯着眼,做着“推敲”的动作)

  师:大家看他有没有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演出来呢?

  生:他做了推敲的动作。但是没有“吟哦”。

  师:你能来演一演吗?

  (这位学生一边做着推敲的动作.一边念着“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走来)

  师:你的声音很洪亮,同学们注意,贾岛在“吟哦”,声音能不能这样大呢?请你再演一演。 (学生这次声音低下来,表演得逐渐到位)

  师:大家想不想演一演?那大家来演长安城的人。大家看到这比比划划、念念有词的贾岛,你会怎么做呢?

  (生做笑状)

  师:(对演贾岛的同学)贾岛,你已经进长安城了,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长安城的人都笑话你呢。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你怎么都不知道呢?

  生:我在专心想着诗里的一个字,其他的我都没注意。

  师:谢谢你,请回。请大家也同到现实中来,作为学习这篇课文的学生.你们笑话贾岛吗? 生:我们不会笑话他,反而应该佩服他。

  师:你们佩服他什么呢?

  生:他学习很专注,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生:他写文章很认真,一点不满意的地方都反复思考。

  师:请大家带着佩服的感情再渎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师:贾岛就是这样一个在治学上严肃认真,专注沉迷。精益求精的人,所以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他不是一次作诗一丝不苟,而是一生如此啊。(板书“苦吟诗人”)

  师:他曾写过这样一句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让我们一起渎这句诗。两句诗苦思了3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之后不禁眼泪长流啊。它饱含了作者多少心血和辛苦,寄托了作者多少希望和热情啊。

  其实历史上,像贾岛一样的诗人还有很多,比如同时期的唐代诗人卢延让写的《苦吟》中这样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平生为人喜欢细细捉摸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希望我们也像他们这样严谨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那么故事的另一个主角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下节课冉来学习。

  作业: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搜集有关推敲的小故事。

  推敲

  东西 贾岛:访友不遇触景作诗

  一字斟酌 “苦吟诗人”

  斟酌 韩愈:

《推敲》教案14

  教学目标: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了,让我们一起回顾。

  打开听写本。

  皎洁 妥帖 闯进 莽撞 斟酌 宽恕

  自改,订正一遍。

  2、能不能选用这些词简要地说说课文讲了怎样的故事呢?

  3、过渡:故事是感人的,引人入胜的,耐人深思的,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贾岛。

  二、品词析句,感受贾岛品质

  1、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贾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简要写下你的读书体会。

  2、交流。

  (1)贾岛很看重友谊。(板书)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出示语段。品味拜访,摸,好久。

  这里的拜访能用访问代替吗?

  指名读,读出友谊的非同一般。

  过渡:因为一次拜访,诞生了一首佳作。

  出示《题李凝幽居》齐读。找到与诗句相应的文字,用铅笔勾画出来。

  读了这几句,你有何感受?(景色很美)

  原来诗人贾岛是欣赏到这么优雅的景色才来了作诗的兴致,立即吟诗一首:(引读)《题李凝幽居》,这种由美景而作诗就是文中的.那个词?(即兴),它能换成即时吗?二者区别在哪?

  (2)除了看重友谊,贾岛还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认真、锲而不舍(板书)

  出示三四小节,体会“不知不觉”、“比比划划”“纷纷”、“闯”

  指导:大官过街是怎样的场面?谁能描述一下?如此喧闹混乱,贾岛怎会听不到呢?(这样苦苦思索,让你想到哪些成语?)

  试着读一读,读出贾岛的那份忘我。

  指名读。演一演。想想贾岛会有哪些动作,哪些台词呢?

  借机表扬表演形象的同学。

  刚才不少同学发笑,你笑什么?此时路人会说什么呢?

  是啊,看来这样一个痴痴颠颠的疯和尚免不了乱棍毒打的结果了,可结果显然不是这样,又是为何呢?

  韩愈也是大文学家,对他的诗产生了兴趣,更对贾岛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如果此时你站在人群里,会想些什么呢?

  带着敬佩再一次读好这两节。

  (3)韩愈认为用“敲”字的理由有几点?指名说。

  到底是大家,三言两语就让贾岛(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最终贾岛还是采用了敲字,这又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贾岛?(板书)

  3、小结:读懂一个人,可能会有很多方面的性格,在本文中,贾岛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三、课外拓展,加深认识

  1、过渡:好一个“敲”字,竟然让诗人如此入迷地斟酌,怪不得人们称他“苦吟诗人”

  2、出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读懂这句诗吗?

  3、师:好一个推敲的故事,他感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后人也就把......叫做推敲了。

  四、推敲实践,提高兴趣。

  1、过渡:刚才,我与同学们一道品味文字,同学们牛刀小试,看着同学们那期待的眼神,老师知道你们也很想像诗人那样推敲一番诗句,有没有兴趣?

  2、出示:红杏枝头春意

  你们会填那个字?

  出示:红杏枝头春意(浓 、显 、厚、闹、绵)

  你猜诗人会用那个字?为什么呢?

  3、其实,除了贾岛,那位诗人不是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才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呢?

  出示:百炼为字,千炼成句唐 皮日休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 卢延让

  五、总结

  1、 百炼为字,千炼成句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来读一读。

  2、 好诗是推敲出来的,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今天我相信同学们的感触很深,也一定能像贾岛那样,逐步养成斟酌推敲的好习惯。

《推敲》教案1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理解“推敲”的含义,明白写作中要讲究炼字的道理。

  3、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重点难点:

  1、理解“推敲”的含义。

  2、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探究“推敲”由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推敲》。“推”和“敲”是两个动作,谁来做一下?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我们打开课本,看看文中是怎么说的。

  2、板书:斟酌。(zhēn zhuó)

  3、我们知道“推敲”一词有一段来历。他既是一个千古传诵的文坛佳话,也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推敲的意思学生理解,让学生先从做动作中理解推与敲的本意。为下文体会贾岛所做的动作作铺垫。而当把这两个字合到一起时,意思则发生了变化,是斟酌的意思,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精读课文,体验“推敲”过程

  1、让我们走进几千年前的那个宁静的月夜,出示图片,理解句子:“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此情此景,诗人贾岛诗兴大发,作了一首小诗: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生读,诗作好了,但是很快贾岛有了疑问:“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诗中用“推”好呢,还是用“敲”好呢?

  2、贾岛、韩愈是怎样推敲的呢?默读课文3——7自然段,画出描写贾岛、韩愈一起斟酌文字的有关语句,体会体会,想一想:这个故事为什么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3、交流所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1)“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这句中的“不知不觉”,他不知道什么?只知道什么?

  (2)“韩愈也是一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一人斟酌成了两人斟酌。读读韩愈的一番话,想一想讲了哪几层意思?

  韩愈观点是什么?有几大理由?

  韩愈认为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有三大理由:“敲”字可以说明贾岛是个有礼貌的人;“敲”字可以衬托出月夜的宁静;“敲”字读起来比“推”字响亮。

  韩愈思索了一会儿才明确用“敲”字更好,他在思索什么呢?谁来把韩愈的思索通过自言自语表现出来。

  像这样反复比较、斟酌的过程就叫推敲。

  3、同学们亲自实践,推一推,敲一敲,哪个动作更有礼貌?(韩愈是个读书人)哪个动作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自己读一读这两句诗,“推”和“敲”哪个字读起来更响亮些?

  【设计意图】先通过优美的画面,朴实的语言把学生引进故事当中,再进入__部分,通过贾岛自言自语的表演、韩愈的心理活动,再现当时的推敲过程,让学生深入体会推敲的内涵。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在情境中,学生感受到其用词的精妙。

  三、走近诗人,感受推敲精神

  1、历的贾岛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再读文章的第一节: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写诗方面取得得了很大的成就,补充出示贾岛生平:

  贾岛,早年出家为僧。作诗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锤炼出许多精品,其创作精神感人之深。贾岛长于“五律”,被人称之为晚唐“五律”的领袖。

  2、看了贾岛的生平,你对他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呢?

  3、介绍他写的名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4、这是一个关于贾岛的千古佳话,如果让你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别人听,你会怎么讲呢?

  回顾故事情节,把握起因、经过、结果,练习复述。

  【设计意图】本片断设计通过补充贾岛的生平介绍和他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再现了历真实的贾岛,使学生对贾岛的认识更深入,并理解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只有经常推敲才能写出好文章。因这是一个历史小故事,了解故事的特点,练习讲故事是利用文本特点作出的言语实践。

  四、咬文嚼字,推敲课文语言

  1、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 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

  括号里的两个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在这句话中用哪一个词比较恰当?

  2、大家读读课文,找一找准确用词的地方。像韩愈一样言之有理,令人信服。

  【设计意图】本片断是书后的一个练习,放在课堂上,主要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推敲,或者说斟酌文字的妙处。

  五、拓展诵读,交流推敲佳话

  1、百炼成字,千炼成句。古往今来,为了追求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的表达效果而呕心沥血、吟诗作文的又何止贾岛、韩愈呢?不少诗人,因为锤炼了一些字眼,也留下了这样一些不朽的名句和动人的故事。

  2、出示诗句:

  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 )春烟。

  3、分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1)诗句中所空缺的是什么字?

  (2)把诗人所用的字换成其他的字行不行?为什么?

  4、关于“绿”字,也有一段佳话,谁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六、走出文本,学习推敲语言

  1、好诗、好文章是认真推敲的成果,俗话说:“文章不厌白回改。”接下来,我们来推敲一句话,看能不能表达得准确、生动一些。

  2、出示:

  春风吹绿了树荫,吹( )了小草,吹( )了河水,吹( )了杏树的花苞。

  3、结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善于推敲的“苦吟诗人”贾岛,知道了推敲是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不经推敲,打磨不出精品。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和习作中养成推敲的习惯,做一个关善于推敲的人。

  【设计意图】学生对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有了充分的认识。对文本中的字词有了初步推敲实践,但还必须寻求这个典型的普遍意义,进一步感受古人创作的追求以及用字的精妙。而情境练习拓展了学生言语实践的深度,增强了学生对形象的感受,使学生的感悟力、创造力、思维品质得到发展。

【《推敲》教案】相关文章:

《推敲》教案09-30

《推敲》教案最新01-13

推敲教学设计06-02

《推敲》教学反思10-07

《推敲》教学设计01-29

推敲的故事(精选14篇)05-16

《推敲》教学设计范文10-07

推敲的教学设计优秀11-01

推敲教学设计[优]01-23

《推敲》教学设计优秀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