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封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封信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
(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
(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也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3)重点句子
2“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6、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是怎么讲的?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
7、“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点?
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再读一读。
三、对比分析,明白道理。
1、对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第二封信表达的又是什么思想?
2、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四、课堂延伸,拓展练习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请拿出本子,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注意信的书写格式,试着写一写。
一封信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一封信》是一篇意味隽永的课文,主题是关于成长、家、爱与亲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能对比两封信理解语言运用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
2、学会在亲人面前报喜不报忧;
3、明白凡事要往好处想,生活才能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多种方法识字及规范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在话语后面时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你们写心得时候一般会告诉亲人或朋友什么事情呢?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1)勾画出课文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
(3)读准字音;
(4)教师检查读音,指导读准“哄、闭、紧、润”等字音,读通句子。
(5)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
(6)课文讲述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报告了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她向爸爸报告了好消息。
(7)写字指导:观察“珠、圆、笔”写的时候要注意。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读边思考:
想一想,露西在给爸爸的后一封信里都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试着把这封信读出来。
2、明白妈妈对露西情绪的引导作用。
故事的开始,出现了一个满腹怨气的小姑娘。放学回家后,妈妈还没回,爸爸又出差国外。露西铺开一张纸的时候,满腹抱怨就出来了:不开心、妈妈昨天哭了、台灯坏了没人修??
当妈妈拍露西胳膊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妈妈是不是看到了女儿信的内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妈妈一定通过女儿的神情看出了些什么,所以,当露西重新写下“亲爱的爸爸”时,母亲便插言道:“我们过得很好。”
露西的情绪瞬间又低落变得积极起来。母亲继续引导:“请告诉我螺丝起子在哪儿??”
开篇时露西就在抱怨床头柜的台灯坏了没人修,这时母亲主动询问工具的位置,言外之意就是,这些事咱们可以自己做,不必让爸爸担心。
再到后面,露西的心情变得格外好,吃鸡蛋、看电影,最后还给爸爸画上了一束鲜花!妈妈成功地将露西的情绪调整过来,也不会让外地的丈夫担心了。
妈妈主动提出修台灯,说明她一直是给自立的人。这种自立其实早就传递给女儿露西了。露西一回家就把土豆削好煮上——你注意到了吗?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明白课文成长的主题。
露西早早回家开空调,洗土豆并放锅里,可见她的懂事,而懂事源于成长,父母时常不在身边加速了露西的成长。
2、明白家的重要性。
露西给爸爸写信了,第一段的'关键词是“冷清”,一个没有爸爸的家是冷清的,在露西的记忆里,家就是一大早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她玩,是的,这样的家是热闹的,甚至嘈杂的,但家就该是这样的,不是么?
3、明白爱与亲情的重要性。
妈妈陪伴露西重新写信,把第一段改成了“我们过得挺好”。妈妈不希望爸爸操心家里,所以最深切的思念不是告诉对方自己有多么想念他,而是告诉他,我们很好,你安心工作,无须挂念。
“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家里一切安好的佐证。是的,我们过得很好,家里没有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们甚至还有心情和时间去看一场电影——虽然时间尚远。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虽然我和妈妈过得很好,但这一切无法代替你的存在——你早点回来吧。
4、比较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课文讲述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报告了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她向爸爸报告了好消息。讲述了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把这篇课文的内容讲给父母听;
2、在生活中你遇到类似的问题?你是怎样处理的?
一封信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给儿子的一封信》是当代作家刘亚洲写给将满14岁的儿子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父亲深情回忆了儿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肯定了儿子“心地善良”“有平民思想”的优点,也指出了儿子“举轻若重”“意志稍缺”的不足,并针对儿子的不足提出了希望:希望儿子有“博大的胸怀”,有“铁一般的意志”。阅读本文,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书信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同时也能使学生受到亲情教育,体会“父母心”的深厚博大。
这篇文章语言意味深长,感情真挚动人。针对它的特点,我们将这节课定位为自读感悟课,由“把握内容”“赏析语言”“体会感情”三大板块组成。在进行每个板块的学习时,均采用“阅读—交流—畅谈”的学习方式,由阅读带动思考,由思考激发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教育,从而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书信的特点及作用,理解字词及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和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进行阅读,在小组内交流讨论问题,畅谈自己的感受、体会。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儿子的爱,体会天下父母对孩子的深情。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现在人与人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打电话等便捷的交流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用,而写信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已经被一些人淡忘了。同学们,你们写过信、收到过信吗?你们对写信这种交流方式有什么看法?
(学生交流看法,教师归纳总结)
写信固然不如打电话等手段方便、快捷,但它却能更有条理地表达人的想法,更生动地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书信体的文章进行了解和学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当代作家刘亚洲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看似随意的聊天,却能使学生对书信表情达意的作用有所认识,由此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把握内容
1.通读感知: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与身在异地的亲人、朋友通信,很少与朝夕相处的亲人通信,作家刘亚洲的这封信恰恰是写给朝夕相处的儿子的,他会在信中写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
2.小组交流:作者在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作者在信中列举了很多事例,肯定了儿子的优点,也指出了儿子的不足,并针对儿子的不足提出了希望。
3.个人畅谈:在父亲所列举的儿子的优点与不足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学生自由畅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儿子的优点为什么可贵,不足为什么需要改正。最好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去谈。
(设计意图:默读课文、讨论问题两个环节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畅谈想法这个环节意在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三)赏析语言
1.品味赏析:在这封信中,作者除了列举事例对儿子循循善诱,还写了不少思想深刻、文字精练的警句,这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耐人寻味的语句。
2.小组交流:你找到了哪些精辟的语句?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语句的?
3.个人畅谈:在你找到的这些语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赏析精辟的语言,使学生体会作者对儿子的良苦用心,同时也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另外,品味这些含义深刻的语句,还可以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产生积极影响。)
(四)体会感情
1.总览归纳:通过前面的学习,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这位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总览全文,说说透过这篇文章,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位父亲。
2.小组交流:本文的作者是怎样的一位父亲?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它包括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儿子、欣赏儿子的优点、不溺爱儿子、注意培养儿子优秀的意志品质等。
3.个人畅谈: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胖胖”,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立足文本,客观评价文中父亲的爱,再让学生置身角色,以“胖胖”的'身份感受父亲的爱。以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
(五)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上,同学们通过这封父亲写给儿子的信产生了不少感悟。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每个为人父母的,都是这样关注孩子的成长,只不过有些父母不擅表达罢了。下面,请同学们站在自己父母的角度,体会一下他们对你的感情,然后说说:你在父母的眼里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你的父母欣赏你哪些方面?他们认为你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他们对你有什么期望?)
(学生自由畅谈)
父母对孩子的爱比天还高,比海还深。同学们刚刚所谈的,也许仅仅是他们对你们深厚感情的一小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父母心”,同学们不妨请父母给自己写一封信,看看父母对自己寄托了怎样的深情与期望。
(设计意图:进一步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语文课堂拓展延伸至生活,让学生感受伟大的父母之爱,给学生提供一个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六)布置作业
1.收到父母的来信后,请同学们给父母写一封回信,或表达你对他们的理解、感激,或针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
①格式正确。
②语言诚恳,有礼貌,富有真情。
2.课外阅读《傅雷家书》。
(设计意图:给父母写回信,一方面促进学生与父母交流,另一方面使学生熟悉书信这种文体,锻炼写作能力。课外阅读《傅雷家书》,既能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使学生再次受到情感教育。)
四、设计反思
《给儿子的一封信》字里行间渗透着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对本课的设计重在突出“体会父母心”这一中心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学习过程划分为三大板块,“把握内容—赏析语言—体会感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每个板块中又分别设置了三个小环节,“阅读—交流—畅谈”,立足文本,联系生活。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对儿子的深情,并进一步体会到了天下父母对孩子的感情。
一封信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封、削”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生字,会写“出国、半年”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和对爸爸的想念。
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4、通过前后两封信内容的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并能说明喜欢的理由。
教学重点:
梳理出前后两封信的内容,明白信的内容不同,生活态度也有所不同。
教学难点:
通过前后两封信内容的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并能说明喜欢的理由。懂得要调整好情绪,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一封信的旅行》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生活,识记“削、封、刮、灯、胡”等生字,在语境中了解“冷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一沓纸”等量词,会写“信”“封”“电”“灯”4个生字。
2、体会露西满腹的委屈和对爸爸的思念,读出写第一封信时的“不开心”。
3、通过对比,了解两封信的内容,体会写信人的心情和收信人心情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35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五、总结全文。
一封信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体格式。
2、深入文本,重点圈划,通过对具体段落、词句的朗读与品味,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3、会坦诚地面对父母、理解父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深入文本,重点圈划,通过对具体段落、词句的朗读与品味,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2、难点: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儿子变了朋友”的内涵。
三、教学环节设计
1、导入
前面两篇文章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展现两代人之间的情感和理解;今天,我们学习《给傅聪的一封信》,看看父辈们对于孩子又有着怎样的期待和情感。
2、初读课文,谈谈自己从信中读到了什么?
主要指导学生圈画、体会信中蕴含的情感:
父母对孩子的思念和关爱之情;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体谅;父母对孩子的劝诫和教导……
如:“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得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抓住关键词“没一天不”、“翻来覆去”,透露出父母非常想念儿子的心情。
3、在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品析,感受父子之间的平等和尊重。
“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还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抓住“儿子变了朋友”进行探究,傅雷和傅聪本是父子,现在变了朋友,亲情之中又加了友情,非常难得。(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父子变成了朋友,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从文中找一找。)
想儿子,却怕儿子厌烦,于是作罢;
想倾诉回忆,想到年轻人向前看的'特点,也作罢;
对自己提出不落伍的要求,对儿子提出理解父母的要求;
相互学习
……
4、拓展延伸
1、在你们的实际生活中,你们和父母是如何相处的?
2、你们希望和父母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你该怎么做?
一封信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本课生字词;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理解举例在信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4、领会信中所饱含着的深情,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目标2、3、4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讲一则小故事,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让学生感觉到自然界中母亲的伟大。故事略。
自然界是这样,人类更不用说,有这样一个比喻:父亲象一张弓,积蓄了一生的力量,也要把儿子射出大山。你们认为你们的父亲是这样吗?(学生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将军,读一读他给儿子写的一封信,从中感受父辈对自己子女的拳拳之心。(板书课题),注意这位将军的名字(亚洲)并展示多媒体,了解作者。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圈画生字词,自己动手解决。(展示多媒体及时检测);
2、信中主要讲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合作探究
父亲肯定了儿子的.哪些优点,又提出了哪些希望?
1、优点:A、写了哪些事例?你对哪个事例印象最深?并谈感受。B、为什么只突出这两个优点?C、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点?请结合实际谈谈。
2、希望:A、写了哪些事例,哪些事例你印象最深?为什么?B、为何只强调这两点呢?C、你怎样看待自身的不足?联系实际谈谈。
(四)、口味语言:
从本文中推荐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作业
1、把你从本文中推荐的名言、警句制成卡片,看看谁做的最好(从布局、内容、字体等方面比较)
2、给自己的父亲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尽可能回答你父亲可能对你提出的的希望。
板书设计:
给儿子的一封信
刘亚洲
优点
善良
思想
希望
胸怀
意志
一封信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108一113页。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向儿子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同时对儿子的性格、思想、行为进行剖析,勉励他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用法,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2.进一步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3.通过作者一些字词句的使用,体会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文章使用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应掌握其精髓,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的父子深情。
3.组织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探讨对父子、母子亲情的认识。
4.结合其他关于亲情的名篇,来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现,使学生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伟大、朴实,从内心激起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许多有关“代沟”的一些争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牛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文章使用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应掌握其精髓,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的父子深情。
3.组织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探讨对父子、母子亲情的认识。
4.结合其他关于亲情的名篇,来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现,使学生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伟大、朴实,从内心激起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许多有关“代沟”的一些争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牛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进一步理解书信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
2.体会书信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难点
1.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对于书信对象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对儿子的分析,来让他不断从性格、意志等方面完善自己。
◆教学突破
1.运用仪器和设备,放映一些关于亲情的名片的片段,也可通过图片来加强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揣摩、领会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来感受这些手法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查找关于亲情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如课文的朗读带、名片的录像带。
2.搜集一些以父爱、母爱或其他亲情为内容的文章,与本文在风格上进行比较。
◆学生准备
1.尝试有感情地阅读这篇文章,标示出重读的字词,摘抄描写作者的饱含深情的句子;主动查找并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
2.摘抄一些反映父、母爱或其他亲情的文章,认真体会;绘制父亲或母亲的图画。
教学步骤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从描写亲情的句子或文章入手,结合创 1.结合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思考相关
作背景,导入新课。 问题,进入新课。
2.朗诵教学。 2.学习朗读的技巧,在朗读中初步体会
书信的意境和情感。
3.设置问题,分组研读。 3.探究动词的使用效果,体会书信的内
涵。
4.让学生分组讨论关于亲情的文章的技4.体会作者如何慢慢通过铺垫表达情
巧所在并能体会其中饱含的深情。 感,尝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叙述自己对 | 1.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父爱、母爱或其 |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让学生说出教师朗读的句子所表达 | 1.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 |
三、组织活动。加深课文理解(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其对文章的理 | 1.小组进行活动,总结组内同学对文章的 |
本节总结
这是一篇反映作者(父亲)在儿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对儿子进行谆谆教诲的好文章。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和讲解,学生应基本能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书信浓缩人生精华的思想。教师在讲解和引导的过程当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畅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和体验。
板书设计
给儿子的一封信
刘亚洲儿子——追忆历史——优点评价——提出希冀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本文是反映父亲对儿子的成长进行谆谆教诲、提出殷切希冀的好文章。在学习过程当中,应该发挥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书信的学习一直讲究体会和个人感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计问题,推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善加指导。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本篇文章的主题内涵、语言特色,而且要教会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在日后的书信阅读和鉴赏中学会迁移,进而拓展他们的探究能力。
一封信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逐段讨论,重点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3、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1、速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回忆了顾老师的哪几件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3、讨论上节课提出的本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1)“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桃李”指什么?栽种桃李的人是指谁?)
(2)“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3)“……在我的心目中,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
(4)“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4、学习第三段,自由读课文后,先想想这两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5、引入疑难句子,讨论理解:
(1)“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
(2)最后一个自然段。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6、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7、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
8、总结作文。
这篇文章是一封信,作者回忆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三件事: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她对顾老师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9、作业 :完成作业 本第七题。
一封信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一封信》一课语言通俗易懂,通过信的内容,表达了露西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对亲人细致的体贴,对于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对于这类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生活体验十分接近的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对于书信,二年级的学生是初次接触,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学文的基础上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区别,让学生从中体气到母亲对露西积向上的引导,从而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也应该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并学着练习给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也可以是同学)写一封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在给爸爸的信里都写了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露西懂得寻找生活中快乐美好的事物的乐观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差别,体会露西心情的变化。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我手上有许多小朋友给爸爸妈妈写的信,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教师读信)
2.你们觉得哪封信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3.接下来我们看看另一位小朋友露西是怎么给她的爸爸写信的。(板书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
2.同桌轮读,互相纠正错误。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1)露西在给谁写信?
(2)露西写了几次信?露西在信上分别写了什么?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露西的`爸爸,要过才能回来,所以露西想给爸爸。
四、指导书写会写字
1.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和笔画、笔顺。(出示生字课件)
2.重点指导易错字。
今:偏旁“人”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
圆:全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再封口。
灯:“火”先写两点,再写撇、捺。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如果你有半年见不到爸爸,你的心情怎样?(学生答:非常想念)那么你会怎么做?(学生自由回答)你们还记得露西吗,她给爸爸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看露西的信中都写了什么吧!
二、理解课文,品读感悟
1.出示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有谁来说说:露西为什么想要给爸爸写信?
(3)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①这段话一共有几个句子?
②露西回到家后做了什么?
③从第1、2句话中可以看出露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勤劳,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
2.出示第3自然段。
(1)露西在给爸爸的信中写了什么?(不开心、冷清)
(2)为什么露西说“家里总是很冷清”?理解“冷清”一词。(家里只有妈妈和露西,没有人逗露西玩,露西觉得很孤单,很不开心)
(3)你有过和露西一样的感受吗?说一说吧。
3.出示第4~6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
(2)思考:“可是我写得不好。”为什么露西会这么说?你觉得露西写得好不好?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
4.出示第7~14自然段。
(1)指名学生开火车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2)思考:露西在重写的信里写了什么?
(小狗希比希,螺丝刀,看电影……)
(3)品读妈妈说的话。(课件出示)
①“我们过得挺好。”(“我们”过得好吗?为什么妈妈要这么说?)
“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要知道螺丝刀放在哪儿有什么作用?)
②从妈妈的话里,你想到了什么?(要学会自己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困难)
(4)这封信和上一封信有什么不同?(露西写了比较开心的事情)两封信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封信,为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5.教师总结。
生活中总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也有许多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多和我们的亲人、朋友分享快乐。
三、拓展课文,实践体悟
你在生活中有碰到哪些快乐的事情?你最想和谁分享?那么我们也来写一封信吧。可以写给爸爸妈妈,也可以写给同学和朋友,还可以写给老师哦。
一封信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教书育人,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鉴于这种考虑,拟对教材作如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追梦》《乱世佳人》等等。
二、导入新课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
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三、新课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媒体辅助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是(国籍),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全国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p年9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
2.课文内容研讨:
门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什么是爱情”的?作者到底认为什么是爱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怎样理解“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句话的含义?
(4)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捡捡,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课文也是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什么是爱情这个大问题。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历久常新的话题,对于爱情,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解释。)
3.积累:爱情是这样美好,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看看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要求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教师也准备一些)。
青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的曙光,这一时期需要积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东西,其中包括为人类明智而勇敢的爱所创造的精神力量。是的,孩子,你要深思,需要有自己的力量,包括爱情的力量,这种力量需要坚持终生。珍惜它、爱护和发扬它直到生命结束,使之成为专一不二忠贞不渝的精神力量,避免犯错误和遭到失望。我把爱情称之为明智的、勇敢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人类真正的爱。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
那种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们升华并赋予我们力量的爱情,才能算是一种高尚的热情;而使我们自私自利,胆小怯弱,使我们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为的爱情,应该算是一种邪恶的热情。法国作家乔治?桑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为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
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人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
----英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艾迪生
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
----英国学者理查?德?弗尼维尔
四、拓展延伸
爱情,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爱情的真谛,我们再读下面一篇文章。
三个故事
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
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
“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朋友讲的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6对夫妻参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从而摸出自己的妻子。
前3位都模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十来
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她是我妻子。”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士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士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士:“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
“爱你一生一世足矣,我想,这就是爱情。”
朋友最后说道。
四、讨论分析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五、课堂总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一封信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体格式。
2、朗读品味课文中真挚感人、朴实无华的语句。
3、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学会坦诚地面对父母、理解父母。
说明:
著名学者傅雷在儿子傅聪远赴欧洲学习音乐后,从父亲、朋友的角度出发,用笔记录下分别的日日夜夜,寄托对儿子的惦念和牵挂,给儿子留下了动人心弦的文字。本文《给傅聪的一封信》是一封情真意切的家书,也是一篇意味深长的散文。作者用真挚感人、朴实无华的语言既抒发了真挚感人的父爱与母爱,更表达了“儿子变了朋友”是“高兴”,是“幸福”的博大胸襟和豁达情怀。文章中许多语段非常感人,可读性很强,因此课堂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且在不断诵读品味中,充分认识和理解作品的真情实感。
本文是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的一篇,这一单元的主题讲的是两代人之间的心灵对话,而现在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普遍面临着和父母相处不融洽、不和谐的问题。本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们会感兴趣。通过学习也有助于他们和父母沟通。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深入文本,重点圈划,通过对具体段落、词句的朗读与品味,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2、难点:①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儿子变了朋友”的内涵。②学会给亲人写信,诚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
说明:
语文学习需要沉浸,要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达各自见解。
文中傅雷对父子关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父子关系的理想境界是“儿子变了朋友”。文中充满了傅雷对儿子深挚的父爱,他们之间特殊的父子情感,需要在阅读中细心体会。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已有所改善,但是中国数千年“父为子纲”封建思想影响或多或少还留些痕迹,即使父母和你讲民主了,但是由于忙于工作学习,彼此间还是缺少交流。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处在青春期,往往不能有效的和父母进行沟通,所以让学生尝试用书信的方式和父母交流,学会感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歌曲导入
设置情境
激发兴趣
《一封家书》(ppt演示),这首歌的.歌词实际上是一封完整的家书,这是远离家乡的儿子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从这封信中,你们能看出儿子抒发了对父母怎样的感情呢?
自由发言,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歌曲中儿子抒发了对父母怎样的感情。
从学生熟悉的歌曲入手,创设情境。这首歌的歌词是一封完整的家书,激发学生对书信的了解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从家书入手,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家书,导入《傅雷家书》,介绍作者,交待背景。
家书是连接亲人情感的纽带,各个历史时期无论古今中外家书一直都起到联系亲情的重要作用。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提到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背影》中,父亲的家书“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读后泪如泉涌,他被深深地触动了,就创作了《背影》。
3、鲁迅先生和许广平之间的《两地书》。
4、傅雷给他儿子傅聪也写过很多家书。
5、导入《傅雷家书》,介绍作者,交待背景。
课前搜集傅聪父子生平的资料,课堂交流。
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家书,加强学生对于家书的认识和了解,这种传统的沟通方式具有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顺势导入《傅雷家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
教师范读(ppt配乐)
你们从这封信中读到了什么呢?请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
自由发言。要点:
1、父母非常爱自己的儿子,想念儿子。
2、父母很理解儿子,体谅儿子。
配乐朗诵,创设氛围,使学生更快地沉浸于文本之中。整体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深入文本
品读圈划
1、请学生品读全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词句,并说明理由。
2、引导学生投入地朗读重点语句,反复推敲体会。
3、学生品读全文,对关键的句段进行圈划。
4、将自己的感悟在全班交流。对重点语句反复朗读体会。
①第一节“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得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抓住关键词“没一天不”、“翻来覆去”,透露出父母非常想念儿子的心情。
②第二节中“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还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抓住“儿子变了朋友”进行探究,傅雷和傅聪本是父子,现在变了朋友,亲情之中又加了友情,非常难得。(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父子变成了朋友,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从文中找一找。)
③“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抓住关键词“悲喜交集”,悲是因为儿子离开家了,妈妈想儿子;喜是因为看到父子相处融洽。
④“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中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即使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父亲是什么神明都不信仰的,为什么还要谢谢上帝呢?他要谢谢上帝让他儿子陪在他身边一个半月,他们相处很愉快,可以像朋友一样。
⑤“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母爱是非常圣洁的、伟大的。母亲的眼泪代表着母亲对儿子纯洁的至高无上的爱。只有付出,没有索求,是圣洁的、慈爱的。
让学生在阅读、圈划、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家书中流露出的浓浓的父爱和母爱,对于儿子的理解和思念。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要对一些关键语句进行反复推敲揣摩,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深刻体会到文中的情感。
拓展延伸
补充对于这次相聚,傅聪母亲和傅聪本人写的两封信(ppt演示)。
家书确实成了联系傅雷一家的重要纽带,使他们之间没有隔阂,更加亲密。通过适当拓展使学生更全面的理解文中“儿子变了朋友”的感情的可贵,进一步理解家书连接傅聪一家感情的重要作用,为下面探讨自己和父母关系这个话题作铺垫。
联系实际加深感悟:
1、在你们的实际生活中,你们和父母是如何相处的?
2、你们希望和父母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你该怎么做?
3、教师展示自己给父母写的一封家书。(ppt演示)
自由发言,在全班交流。
1、七年级的学生处于人生的青春期,普遍面临着和父母相处不融洽、不和谐的问题,对于老师的提问可以充分的有感而发。
2、教师要倾听、引导,和学生共同探讨,能从这一课的学习中受到启发,父母和儿女要想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父母和儿女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经常沟通。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就可以借助家书,用书信传递感情。
3、通过展示教师的家书,强调家书对于联系亲情的重要作用。
技能指导
介绍书信体格式。
布置作业
1、写一封信给你深爱的父母。
2、查阅《傅雷家书》,阅读其他书信。
完成作业。
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开拓视野、增加积累。
思路点拨
还可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散文的感情色彩,以读促写;然后指导学生写作,学习在记叙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练习举隅
1、你喜欢这篇文章吗?请选出最喜欢的片断朗读给你的父母听,和他们一起感受浓浓父子情。
2、本文语言真挚感人、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摘抄你最欣赏的两句,作简单评析。
3、试比较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你更欣赏哪种形式的父爱?说说你的理由。
一封信教学设计15
【习作要求】
1 能根据搜集的资料,给心目中的英雄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2 能用书信的方式介绍英雄的事迹,并重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作前热身,活跃思维
1、播放几个学生熟悉的奥运健儿、救灾英雄的画面,说说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人?
学生交流。
2、教师评点,板书:英雄
3、讨论:你认为怎样的人才是英雄?
4、交流学生熟知的英雄的姓名。
说明:
英雄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毕竟还是比较遥远的,不是身边触手可及的,但他们又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几乎人人都能说出几个英雄的姓名。但究竟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学生又一知半解,有的男生可能会以为只有英勇善战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甚至有的学生会误以为英雄都是男性。通过这样一个画面的播放,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英雄的含义,明确英雄的范畴。这样有助于为学生接下来扩宽写作的思路,丰富学生写作的材料做铺垫。
二、指导审题,明确写法
1、揭示本次习作的题目:给英雄的一封信
(1)齐读题目,你读懂了什么?(以书信的形式来写)
师:对,作文的题目给我们规定了这次写作的体裁。
(2)出示本次写作要求:
①给心目中的英雄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②用书信的方式介绍英雄的事迹,并重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指名读要求,讨论:要求告诉我们这次作文要写什么内容?
(适当写一写英雄的事迹;重要的是把自己对英雄的感受以及英雄对自己的影响写具体。)
3、小结:细细咀嚼这两句话,我们才知道这篇作文要求我们写些什么。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理解题目,读懂要求。
说明:
要写好一篇文章,审题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往往对作文的标题感兴趣,对于要求一类的提示,往往匆匆而过,不加咀嚼。在这个教学板块中,教师通过对题目(包括要求)的解读,旨在让学生关注提示语的重要性。首先,通过审题,确定文章体裁。然后根据习作的要求,学生知道本次习作既要适当写一写英雄的事迹,又要重点把自己对英雄的感受以及英雄对自己的影响写具体。只有明确了这些,学生动笔时才会在要求的范围内,不至于想到哪写到哪,没有条理和内容。
三、指导选材,拓展思路
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英雄事迹,准备大组交流。
2、大组交流,要求: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地说一说一位英雄的事迹,不能重复。
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概括并板书:体育健儿
抗战英雄
革命烈士
战斗英雄
航天英雄
救灾英雄
爱国英雄
小英雄
……
3、要给你最崇敬的英雄写一封信,怎样才能写具体,写出你的心里话呢?
(1)要针对英雄的某一举动或某一句话来写;
(2)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
(3)可以写自己对英雄的感受;
(4)也可以写英雄对自己的影响。
4、学习例文。
出示:
例文一:
亲爱的林浩:
你好!
昨天,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我看到了你——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你和手持五星红旗的姚明叔叔一起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步入会场。这个场面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林浩,第一次看到你的事迹是在报纸上。5月12日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了,天崩地裂,高楼塌陷……9岁的你也和同学一起被压在了学校的废墟下。在险境之中,你带领同学们一起唱歌,战胜恐惧。你艰难地爬出废墟后,发现一名昏倒的`女同学,立即把同学背到安全地带,紧接着你又一次返回废墟,连拖带拽地救出了另一名受伤的同学。在抢救同学的过程中,你的头部被砸破,手臂严重拉伤。医生给你检查完身体后,你拒绝救助站人员的帮助,自己穿好衣服,和姐姐、妹妹一起从映秀镇步行7个多小时,安全撤离到都江堰。林浩,你真了不起。面对灾难,你的冷静、你的勇敢、你的坚强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你让我们敬佩。
林浩,地震发生后,我们全家人每天都看新闻,关注着你们。你和那些灾区小伙伴的画面也时时感动着我,教育着我:我看到一个大姐姐,从废墟中挖出来时双腿都断了,她的双手也被砸伤,但她从被挖出来到救助站都没哭喊一声,是她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坚强;我看到一个小朋友被救出来以后还向周围的解放军叔叔敬礼,是他教会了我要感恩;我看到一个大哥哥被救出后调皮地说要喝可乐,还说要冰的,他使我感受到了乐观;我还看到一个大姐姐被埋在残砖破瓦之下,还在看书坚持学习,她让我看到了你们坚韧的精神……
谢谢你们,林浩和灾区的小伙伴们。当我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我想起了你们;当我碰到挫折想退缩的时候,我想起了你们。是你们,教会了我要乐观、坚强;是你们,使我懂得了要永不言弃。
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一起成长。地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相信你们的坚强一定会让你们从废墟里站起来的,我们的爱也一定能让你们早日重建家园,重返美丽的校园。真心的祝福你们:明天会更好!
慈溪市城区中心小学 五(6)班徐亦凝
20xx年8月9日
例文二:
尊敬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叔叔:
你们好!
我是珠海市香洲一小的学生,从小我对那无边无际的太空感到好奇,因此从我识字开始就喜欢了解关于宇宙太空的知识,每次增长一点知识我就会滔滔不绝地给爸爸妈妈讲述。
每当我仰望天穹时,总会自言自语地说:“宇宙好美呀!哪天我们中国人也能去探索奥秘呢?”从那一刻起,我的心里就烙下您——杨利伟叔叔的名字,接着费俊龙、聂海胜叔叔你们的名字也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我心里激动得无法用词语形容,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壮举,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终于成为了灿烂光辉的现实,我真为中国有你们这样出色的航天员感到骄傲。我骄傲!因为中国人终于迎头赶上来了;我骄傲!今天登上太空遨游的不再是苏联人,也不再是美国人,而是我们中国人;我骄傲!因为我身体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
一阵狂喜之后,我的思绪又恢复了平静,我开始思索着:你们经过了层层考验,终于来到了神奇而又美丽的太空,你们是怎样走向成功之路的?经过了多少艰辛,和岁月的磨练,才有今天这辉煌的成就?也许你们一言难尽,但我相信,一定是你们的理想,一定是你们的勇气,一定是你们的毅力让你们奋勇前进的,走向成功的,是吗?
是的,回想过去,我也是因为有了自信和勇气,才在钢琴、绘画、写作、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世界、亚洲、全国等许多大奖。我所取得的成绩也表明了有理想、勇气和毅力很重要,是吗?
在静静的夜晚,我靠在窗台上再次仰望夜空,想了很久,终于,我又感悟到了许多道理,我的心中更加明亮了。我要和你们一样把自己的理想、勇气和毅力用“神七”载上蓝天!我会继续努力,一直朝着我的理想前进!我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的,你们说是吗?
尊敬的航天英雄们,让我们一起用理想、勇气和毅力这三把“金钥匙”打开成功之门吧!
一个充满幻想的女孩:邹可尧
20xx年10月
(1)自读例文,想想小作者在信中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
(3)谈谈还有何收获。
(了解书信的格式;以第一人称写,比自己年长的用“您”,比自己小的用“你”;称呼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英雄的敬意。)
说明:
学生写作文感到最困难的首先就是选择合适的材料,然后就是写些什么。这个环节,教师先让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英雄的资料,目的就是在帮助学生拓宽写作的思路,让学生能够知道英雄存在于各个领域,英雄是不分年龄大小,不分职业的,这样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敬仰的英雄来写了。
学生写这样的作文极有可能结合找到的资料复述英雄的某个事迹,所以教师就及时地指导学生根据本次要求把重点内容写具体。这样学生写的时候就会有明确的方向了,至少详略能够做到得当。再加上对例文的学习,学生更是有了借鉴的范文,除了能进一步明确要求外,对于一些细节问题也能留意到。
四、完成习作,交流修改
1、静心思考,独立选材。
2、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3、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说明:
交流、评议乃至修改同样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步骤之一。让学生课后自己修改文章会有很大的困难,让学生把作文放到课后去写,学生说不定就会忘了要求,当堂完成是最好的方法。它既可以让学生认真地写,又可以限制学生写作的时间,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时间,有选择地让学生写一个片段,而不必完成整篇作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就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取长补短的过程。建议这个环节教师要舍得花点时间,这样坚持训练收到的效果会事半功倍的。
【一封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一封信教学设计03-01
一封信教学设计15篇03-01
一封信教学设计(精选15篇)03-01
教学设计04-19
经典教学设计03-05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03-09
争吵教学设计03-18
《短文》教学设计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