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观后感
当观看作品时,我们会沉浸在情节之中,你有什么总结呢?很多人观看之后都有不一样的心情。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格列佛游记》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格列佛游记》观后感1
看过电影《格列佛游记》之后,主人公格列佛的那种无畏的探索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深深的感触。
电影中讲到格列佛被流落到了一个小人国,身处于小人国的格列佛对于这个国家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巨人,在饮食、居住、活动等多方面都给小人国的人们带来诸多的不便,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决定,国王大臣们决定将他处死,当格列佛被告知这消息后他慌忙地逃离了这个小人国度。真是一波未平另波又起啊,刚从小人国逃离出来的格列佛又来到了一个名称巨人国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他被一个农家所收养,并将他成为一个小玩偶,然后供献给皇宫贵族们欣赏,他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从小人国跟大人国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待人方式和执政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人国的.专政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明显现象,大人国的民主是我们一直渴望的理想社会。讽刺当时社会的欺压,赞扬和平社会。
小人国和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 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在我看来,人生就像一段奇妙的历险之途,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目的地在哪里。而我们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的生活,灾难永不会停止,它就是一个与幸福的对比。因为往往就是灾难把幸福摧毁了。
在面对这些时,我们应该要学会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而不是在怨天尤人。就像格列佛一样,我们需要勇敢的踏出第一步。人类一般能活到七八十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危险的可能,谁也不能逃避,它就像眷恋人间一样,时刻都在我们身边,所以警惕是多么重要的东西
电影,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当领略到作者的非凡想象力,我们启示到的更是一种生存的意识,在死亡的边缘,如果没有生的欲望,那么他早已死了,因为这些灾难对他来说压根没有挑战性。
其实格列佛的经历跟他回家之后经历差不多,可是旅途让他成长,他绝不会轻易屈服,而最终他的坚持也救赎了他自己。而这坚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种意志的力量,一种渴望。
《格列佛游记》观后感2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所作的长篇讽刺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出海去到四个不同的国度经历的离奇冒险。到了小人国,他是仅凭一人之力拯救的整个国家的庞然大物。到了大人国,他被巨人们玩弄于手掌之间,成了渺小的玩偶。到了飞岛国,这里的人们利用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可以召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奇奇怪怪的科学实验。到了智马国,那里的统治者是诚实善良,公正的智马,而被统治者却是一群丑陋,贪婪的人形动物。
作者用朴素简练的文笔来描绘出一个离奇曲折的冒险故事,其实却尖锐地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腐朽。
小人国的大臣阴险,狠毒,国王狡诈,猜忌,妒忌,这正是当时英国的`统治者和大臣昏庸无能,高官俸禄获得者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以及两党尔虞我诈,争夺权利的现实。读后感。大人国的人们随意将渺小的格列佛当做玩物,让其与苍蝇蜜蜂争斗,这是当时英国的贵族及高级政府人员任意践踏,欺辱百姓的丑恶行径。飞岛国的科学家和国王霸道,残忍,凶狠残暴,愚蠢固执的殖民主义者,正是当时英国的高层人员的缩影。而智马国的统治者则是公正公平,诚实善良,勤劳勇敢,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类,智马国和平,美好,没有战争,是作者十分憧憬,十分向往的美好生活,就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
文章中的某些情节会让我捧腹大笑,作者笔下的情节离奇曲折,十分丰富多彩,令人意想不到,但其中的讽刺十分尖锐深邃,令我不禁感受到那个黑暗的社会是如此的可怕。作者无情地揭露,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百姓民不聊生,统治者无能昏庸尔虞我诈。这与旧中国十分相似,也是如此令人痛恨,却又无可奈何。
而主人公格列佛的性格特点十分鲜明,勇敢,正直,善良,聪明机智,不畏艰险,爱好和平,是作者心目中的最可爱的人类。而现在的英国也是因为涌现出这些如格列佛一样的人,让英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对此,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们的中国,曾经也是这么过来的不是吗?曾经也如书中描写的英国一样腐朽,黑暗,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随意任人践踏,也是在那时,我们的革命先烈们,祖国的建设者们如格列佛一般,凭着自己的勇敢善良,不畏艰险,将祖国从黑暗深渊中拉了出来,奉献出光明,照亮了后人,那些,也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啊!
《格列佛游记》观后感3
在前段时间看过电影《格列佛游记》之后,主人公格列佛的那种无畏的探索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深深的感触。
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首先讲到格列佛被流落到了一个小人国,身处于小人国的格列佛对于这个国家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巨人,在饮食、居住、活动等多方面都给小人国的人们带来诸多的不便,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决定,国王大臣们决定将他处死,当格列佛被告知这消息后他慌忙地逃离了这个小人国度。真是一波未平另波又起啊,刚从小人国逃离出来的格列佛又来到了一个名称巨人国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他被一个农家所收养,并将他成为一个小玩偶,然后供献给皇宫贵族们欣赏,他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
理想终归是理想,现实才是现实,我们都只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尽管现实中有太多的不美好但我们还是无法逃避,而是应该学会更坚强地去面对,让自己活出一片精彩。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格列佛那种无畏的探索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我也期盼着我们的社会也会像游记中所谈到的慧因国那样,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真心的希望这个社会可以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格列佛游记》观后感4
你知道一个人身上最美丽的品质是什么吗?是理性和美德。当我读完《格列佛游记》后,我更加理解了这一真理。
说到斯威夫特的“小人国”、“大人国”的故事,几乎称得上家喻户晓了。也正是他笔下格列佛那充满神秘色彩的生命蓝图深深地吸引着我。
格列佛,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无聊的人。小人国里的他是庞然大物,刀枪不入,甚至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饥肠辘辘。而在大人国里,他成了巨人们的玩偶,整天被玩弄于手掌间,时不时还与苍蝇、老鼠展开激战……渐渐地,我仿佛跟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些奇幻的世界。然而,令我深感汗颜的是他在慧骃国的经历。
慧骃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格列佛结识了人的主宰慧骃,而他却降为供慧骃驱使的畜生“野胡”。在慧骃国,之所以人不如兽,是因为慧骃富有理性、公正诚实、仁慈友爱,而慧骃的'种。种美德,“野胡”丝毫都没有,相反,他们卑鄙龌龊、贪婪好斗、好吃懒做。这两者,无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即便是这样,我仍羡慕格列佛有幸能到慧骃国。因为在慧骃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欺骗”这样的字眼,他们也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那里,一切都是真实而透明的,是我们所向往的理想境地。
理想和现实或许就在一念之间,但终究有区别。我们都具备慧骃的理性和美德吗?我们的社会风气是否可与慧骃国相媲美?想必回答是斩钉截铁的“不”。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仍有一部分丑陋龌龊、贪得无厌,他们恰恰和“野胡”属于同一种类;但又因为他们自以为有理性,就变本加厉地为非作歹、腐化堕落。这样,不仅绝不能跟慧骃相提并论,就连那毫无理性的、最可恶的“野胡”也不如。
其实,丑陋并无大碍,重要的是要有美丽的积极进取精神。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理性的心去面对事情,学会用美德去解决问题,或许一切都将柳暗花明。要知道,没有永远绝对的智者或愚者,只有不愿妥协的心。
我相信,理性与美德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智者必备的条件。或许我们并非拥有天生的聪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获取理性与美德。若我们时刻让理性跟随,与美德相伴,那么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社会必将流光溢彩。
《格列佛游记》观后感5
格列佛这3个字,一看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当我看完这本《格列佛游记》时,我再也不觉得这个人没什么了。
这本书第一站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确小,格列佛一只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只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十二分之一的微缩国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复的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例如,小人国的国民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木架:但是主要的困难是怎样把作者抬到车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们用带子捆绑住作者的脖子、手、脚和身体;然后用像作者他们包扎物品用的那么粗的绳索,一头缚在木柱顶端的滑轮上。九百条大汉一齐动手拉这些绳索,不到三个钟头,就把他抬上了架车……一万五千匹高大的御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着我向京城进发……
在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显的渺小委琐。而我们庞大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如果我们也能让全国人民的雄心衔接在一起的话,我想这会儿,我们国家已经是世界上的强国了。而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他与大人国国王的一段对话,不仅构成对英国的批评,也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并使它们互为评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的缘故。
这个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说带向另一个层面的讽刺:即对人性的怀疑。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十分明确了——因为格列佛自己也变成了“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人的行动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伤害。
如此,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便进而转化为对普遍人性的怀疑。关于“钱”的一段深入肯綮的评论就实例证。在第4卷,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马国,为了让他的慧驷马主明白人何以会义无返顾地去欺骗抢劫、杀人放火等。这是这本书的关键。
总之,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就是对一个国家的这种点评和讽刺,而让我喜欢。
《格列佛游记》观后感6
《格列佛游记》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读过,在多年后的今天再次重读此作却有不同的感受。
小时候读《格列佛游记》仅仅是觉得写得非常有趣,富有丰富的想象力。从小到大听《西游记》长大的我对变大、变小、还有会说话的动物都有着异常的喜爱,或者是说执着,我有时候也会想象世界上存在着大人和小人。
因为小时候我读书看电影并不多,除了《西游记》中我还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过有关的描写。而《格列佛游记》满足了我的想象,在大人国、小人国、慧骃国……等国家的细致描写甚至有时会让我产生真正存在有这样国度的错觉。
乔纳森斯威夫特不仅记述了格列佛在那里看到的人,你还可以读到那里的各种民俗、见闻,一切就像是格列佛真的旅行过这样的国家。
但是多年后的今天,再次拜读这样的经典文学我却有了同小时候非常不同的感受。不同于小时候认为富有想象力,现在这本书吸引我的是它辛辣无比的嘲讽语言。
《格列佛游记》写于启蒙运动期间,直接对封建制度进行打击,在文中有许多地方有对当时黑暗、贪婪、党争、伪善……各种负面存在英国进行间接或直接地嘲讽,在第一卷中用“高跟党”跟“低跟党”暗喻当时英国的党派之争。
而在第二卷,描写则更加露骨,借用格列佛这个典型而又“爱国”的英国人之口说出了当时英国的制度。第三卷主要写的是飞岛国科学家不切实际的科学幻想。
而在整本书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第四章关于慧骃国的描写。其中人兽颠倒的情景,那里象征人类的却地位卑微的“耶胡”十分相像以及最后格列佛被慧骃所“感化”对回到国家后的“耶胡”十分厌恶,难以接近……
这一切都透露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时社会的反抗:一个原来无论情况如何都在赞美英格兰的人最终却不愿回到英国看到人类,这样大的`转变更是体现了本书的嘲讽,让人感受到嘲讽语言的魅力。
读《格列佛游记》,不同的年纪会对于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斯威夫特使人既沉迷于他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又为书中辛辣、讽刺的笔触以及深刻的内涵而动容。这完美的结合使《格列佛游记》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格列佛游记》观后感】相关文章:
格列佛游记摘抄10-06
格列佛游记简介04-26
《格列佛游记》好句子10-05
语文《格列佛游记》教案10-07
格列佛游记好句10-03
格列佛游记作文07-18
格列佛游记精彩片段04-26
《格列佛游记》阅读心得01-07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09-23
格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