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语文教案

时间:2022-08-26 13:48:36 经典短文 投诉 投稿

短文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短文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短文语文教案

短文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积累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并背诵这篇短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认识“说”这种文体。

  2.学习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对污浊世风的批判。

  2.在现实生活中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1.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启迪学生的生活态度。

  2.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反复诵读法。

  2.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

  3.品读赏析重点语句。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诗词导入,激发兴趣

  乘上一叶小舟,荡过碧水湖泊,推开层层涟漪,欣赏莲态万千。莲以其孤傲高洁的花,宽大平和的叶,一脉相承的茎,扎根淤泥的根,博得世人的青睐,赢得人们的赞赏,多少文人雅士妙笔生花赞美它,请听:“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含苞欲放的荷态巧妙传递初夏的气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千顷荷叶一直连到天边,绿得无穷无尽;朵朵荷花映着旭日,红得娇艳。写尽了盛夏荷的风貌。“行到闹红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写的是秋风初起时,红白相间的荷花,以美人醉酒来形容荷花的艳丽与娇憨。可见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说起对莲的钟爱当属宋代周敦颐,莲也因为周敦颐的美赞而留下万世美名。今天我们来欣赏《爱莲说》理解他爱莲的缘故。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关于周敦颐的为人,黄庭坚曾评价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喜欢游览附近胜景,他酷爱莲花,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他即赴池畔观赏,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三 文体介绍,理解题意

  说,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思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相似。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谈谈爱莲的道理)。

  四 朗读课文,积累理解

  1. 正字音

  步骤一: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在书中标出难读的字音。

  步骤二:全班交流疑难,读准每一个字音。

  可爱者蕃( fán) 濯清涟而不妖(zhúo)(lián)

  出淤泥而不染(yū) 不蔓不枝(màn ) 不可亵玩焉(xiè) 噫(yī) 陶后鲜(xiǎn)有闻

  步骤三:欣赏名家朗诵,感受本文的节奏美。

  步骤四:师生齐读课文。

  2.明字义

  步骤一: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掌握重点疑难字词含义。

  步骤二:学生抢答,解释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 (多) ②出淤泥而不染 (污染)

  ③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端庄)

  ④不蔓不枝:(生枝蔓)(长枝节) ⑤香远益清:(更加)

  ⑥亭亭净植(立) ⑦不可亵玩焉 (亲近而不庄重 ) ⑧花之君子者也:(道德高尚的人)

  ⑨鲜有闻:(少) ⑩宜乎众矣(当然)

  3.通文意

  步骤一:两人为一组,互译课文。(一人读原文,一人翻译。或一人翻译,一人还原为原文。)

  步骤二:学生闯关,翻译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5)予谓菊 ,花之隐逸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五 精读细品,合作探究

  1.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即谈谈爱莲的道理,莲有哪些可爱之处值得作者喜爱有加呢?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莲花的'?

  明确:从三各方面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格。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作者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对莲作了细致传神地描绘,难道他仅仅喜欢莲花美丽的花形和芬芳的气质?文中还将莲花比作了什么?

  明确:“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唯独爱莲不仅因为它美丽的外形和芬芳的气质,更因为它有着君子一样的高尚品质。

  4. 既然莲是君子的化身,这些描写赋予了莲花哪些高尚的品格?请同学们绘制一幅“莲花君子图”。 老师把描绘莲花的句子分别贴在一片花瓣上,请同学把君子的品德也贴在与莲花相对应的位置。(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的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孤芳自赏……。

  “中通外直”---象征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不蔓不枝”---象征君子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象征君子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高洁独立,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朗读背诵指导:“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生长环境和外形香气要用描写语调读,有审美感情,读后作稍长停顿,再出末句。

  请同学背诵描写莲花的句子。

  5.课文是对莲花进行描写和歌颂的,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的美好。

  5. 请朗读三处用菊和牡丹衬托莲的句子,思考三次衬托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次衬托: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表明自己的喜好与众不同。

  第二次衬托:“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写出莲的品格高出百花。

  第三次衬托: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慨叹世上没有别人和 自己的爱好相同。

  6.从作者对这三种花的评价和爱花之人的感叹中,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做一名君子。也表达出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批判。

  朗读背诵指导:第一次衬托依次说菊,牡丹,莲,期间有明显的停顿。第二次衬托分别指出三种花的品格,要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出。第三次衬托用三种花的遭遇来批判世风,“菊之爱”一句有惋惜意,“莲之爱”一句有慨叹意,牡丹之爱”一句有讽刺意。

  请同学们背诵这三处句子。

  7.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判,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有没有在文章中直接表现出来呢?

  明确:没有直接表现,通过莲的美好形象的描写,以莲自况以述其志。这就是托物言志。

  六 课堂小结

  《爱莲说》先从可爱的花很多写起,提到陶渊明爱菊,有提到世人爱牡丹,衬托自己爱莲。接着从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等反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花君子般的美好品格。最后,作者将菊 牡丹 莲一一拟人,分别说出它们是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的化身,借爱莲来表明自己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在文中我们不但感受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文人情怀,而且品味到了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

  七 借花喻人 自述其志

  就你喜爱的花草树木,仿写《爱莲说》以“爱 说”为题200字左右的小短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点明自己所言之志。

  八作业布置

  1 搜集有关“莲花”的诗句,整理到积累本上。

  2 准确背默《爱莲说》。

短文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的:

  1.学习两短文选取充满情趣的细节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及将人物活动置身特定环境之中的写法。

  2.朗读训练,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学习短文中家庭成员互敬互爱的美好品德。

  二、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2.朗读时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自读。

  课时:1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我们已经学过了三描写家庭生活的散文。这节由大家自读两选材新颖,表现方式独特的充满生活情趣的`散文。(短文两)

  二、检查预习

  注音并解词:

  各得其所

  栩栩如生

  小心翼翼

  潇洒

  涟漪

  妩媚

  粗犷

  分歧

  酷冬

  一霎时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把握感情基调。

  四、讨论:

  1.《散步》写了一件什么事?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

  2.母亲听从“我”的劝说,同意去散步,说明了什么?

  母新听从劝说,说明我从小是个听话的“孝子”,现在母亲便很信任“我”。这个细节表明祖辈与父辈间的信任与理解。

  3.儿子发现“两对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说明他天真可爱,聪明智慧,充满儿童情趣。

  4.第一次分歧的结果怎样?这反映了什么?

  第一次分歧——选择行走路线最终达成互谅和统一,反映了祖孙三代真挚的感情。

  5.“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这句话提示了中年一代肩负的重任——他们扶老携幼,是承前启后的一代,是肩负生活使命的一代。

  金黄的大斗笠

  自读要点:

  1. 这短文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风雨图,它又由三幅图构成——宛如电影中三个镜头的叠现。试根据提示找出这三幅图来,指出它们的起讫。

  2.这短文如一幅意境优美的图画,在这幅风雨图中点染出一个故事,是什么故事?表现了什么?

  3.朗读全文,设计停顿。

短文语文教案3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篇上好的散文精品,一篇出自中国的大家郭沫若,一篇出自英国的大家罗素。两篇文章加起来不到一千字,内容涉及到鲁迅诗歌与书法艺术的成就和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思考。两篇文章都具有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的特点。请同学们在阅读中注意体会。

  先学习《鲁迅诗稿序》。

  二、了解文序的特点

  明确:序是一种写在文首,用来说明著述经过或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有的序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研究阐发有关问题。按序的内容和体裁写的文章,如果放在文首,则称作“序”,一般图书常用“序言”、“前言”、“叙言”、“序录”;科技书藉常用“绪论”、“序论”、“引论”等。如果放在文后,则称作“跋”,也有称“题跋”、“跋尾”、“后序”、“书后”、“后记”等。序可以由作者自己写(一般称“自序”),也可以请他人写(一般称“序”或“代序”)。

  三、诵读感悟语言

  1、积累词语。

  2、结合注释自读,疏通文义,体会感情。

  3、生分小组互读检查、评议。

  4、教师抽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投影显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每臻绝唱(zhēn)边缘(yán)拘挛(luán)

  B、犀角烛怪(xī)篆隶(zhuàn)好其书(hào)

  C、面聆謦颏(qǐnghài)战栗(lì)遏制(è)

  D、靡涯(yá)赐予(cí)欣然(xī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每臻绝唱(达到)犀角烛怪(蜡烛)

  B、荟而萃之(聚集)面聆謦颏(当面)

  C、肝胆照人(比喻真诚的心)寥寥(静寂,空虚)

  D、遏制(止)欣然(旺盛)

  明确:1、B(A缘yuánB颏hàiC赐cì)

  2、B(A烛:照C寥寥:形容极少D欣然:愉快的样子)

  请优秀者展示读。

  6、读读,发现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或请同学们说说这篇文章为何读起来朗朗上口?从朗诵角度发现本文语言美感)

  提示:句式精妙。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音节铿锵,朗朗上口。短句如“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春温秋肃,默化潜移”短得有力;长句如“对方生与死……表现具足”长得自然。还有类似对偶句,对的工整。文言词汇,语言简练含蓄,语句优美动听。用典自然。

  四、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1、鲁迅诗歌和书法有什么特点?

  2、郭沫若对其作了怎样的评价?

  3、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学习鲁迅的诗歌与书法?

  4、全文共三段,其相互关系如何?

  提示:

  1、特点:诗歌……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书法……自成风格,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

  2、评价,诗歌……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书法……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3、学其人,更要好其诗,好其书。

  4、一、二段并列,先分述诗歌与书法,第三段总评,全文形成分总结构。

  五、学习《我为谁而生》

  1、比较两文结构

  明确:议论文一般有四种结构模式,即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和总分式。两文均属总分式,只不过前者先分后总,后者先总后分。

  2、请学生示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思考作者一生有哪几种追求?其中哪一种追求是令他

  最执着最痛苦的?

  3、深入探讨:《我为谁而生》又译为《我的人生追求》,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些人生追求?你的人生目标又是什么呢?

  讨论明确

  1、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式结构。

  2、一是对纯真爱情的渴望,二是对无穷知识的.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第三种是令作者最执着最痛苦。

  (教师打出投影介绍罗素有关情况。)

  六、课堂小结

  这两篇短文让我们深刻感受了深厚的中外文化,从内容上说《我为谁而生》体现了西方人对待成功,对待生死的认识,《鲁迅诗稿序》中传递了鲁迅诗歌与书法的精神与魅力;从语言风格上说,《我为谁而生》善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语严谨而缜密《鲁迅诗稿序》则用文言写成,语言凝练而含蓄,展现了我国古汉语经久不衰的魅力。让我们再次齐读两篇课文。

短文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2、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三、课时安排:

  1个课时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指导一——感知。

  自学内容: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

  自学方法:

  1、可从本文的标题、中心、材料安排上的特点等方面把握文章的内容。

  2、边默读边用笔将自学感悟、自学成果批注于课文段落旁边。

  生自学,师巡视。

  达标测试:

  a、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c、全文一共写了多少个第一次?重点写了哪几次?作者为什么详写所有“第一次”?

  生答,兵教兵纠正答案,教师引导。

  成果交流: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全文一共写了8个第一次。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这样写详略得当: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三)自学指导三——品味。

  自学内容: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完成于《动态》P20第3题第(2)小题)

  2、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答,兵教兵纠正答案,教师引导。

  成果交流:

  1、提示:风情比风景、风光更多了一种情调。

  2、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四)自学指导三:——体验。

  自学内容:联系本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任选下面1~2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火感受。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五)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预习《行道树》

  选做: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板书设计:

  写作手法:以小见大

  详略得当

  叙议结合

  画龙点睛

  第二课时《行道树》

  一、教学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的形象,揣摩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②学会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③联系自身生活实际,体会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①理解行道树的形象,揣摩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②学会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教学流程

  (一)自学指导一:——整体感知,理解形象。

  自学内容:齐读课文,朗读中遇到形容行道树品格的词语大声重读;运用联想,将自己想象成行道树,以情入文,设身处地,感受行道树的胸怀和品格;读出感情,读出领悟。

  自学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参照范例,采用第一人称介绍行道树的形象,尤其要注意原因的解读。

  参考示例:我是一棵忧愁而又快乐的树。我为人们不珍惜我的劳动、不珍爱生存的环境而忧愁,我为能替人类作贡献而快乐。

  生答,兵教兵纠正答案,教师引导。

  成果交流:

  预设答案: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

  我是一棵不被别人理解的树。……

  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树。……

  (学生可能还可从其他方面来说,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二)达标测试:完成《动态》P20第6题~第9题

  (三)二读课文——体味精神,拓展思维。

  自学内容:学习了本文,你一定有许多感悟,请选择下列任一话题谈谈。

  1、如果你是一棵行道树,你想对人类说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2、请用精彩的一句话写下你想对行道树说的话。(用一句话概括)

  自学方法:抓住关键议论性的文眼句,体会文章主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

  生答,兵教兵纠正答案,教师引导。

  成果交流:

  1、请用精彩的一句话写下你想对行道树说的话。

  a行道树,你守得住清贫,忍得住痛苦,受得住寂寞,你是我的榜样!

  b、行道树,你的存在尽管只是悲凉的点缀,但是城市因你而精彩。

  c、行道树,你选择了牺牲,就决不能回头

  d、行道树,希望你永远不要改变自己的选择。

  e、行道树,你敢于挑战,承受痛苦,你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f、你放心,不久的将来,你将不会感到忧愁与痛苦,因为我们在成长

  (五)布置作业

  句式仿写(句式与修辞一致,主题相通)(二者选一)

  1、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板书设计:

  写作手法:首尾呼应、(第1、6段)

  深化主题

  托物言志

短文语文教案5

  复习目标:

  1、掌握阅读短文中体现的知识点,并能按题目要求正确答题。

  2、能掌握读懂句子的基本方法,利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以及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3、通过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阅读方法。

  复习重点:

  利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以及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复习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复习准备

  课件

  复习流程

  一、 激趣导入

  1、复习引入: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想必大家掌握了不少阅读文章的好方法,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读懂一篇文章要具备哪些要素呢?(出示:掌握词句意思、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情感、把握文章结构。)

  这几部分都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突破其中的一项——句子的理解。(出示题目)

  2、创设情境: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来自森林的求救信,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出示课件:创设闯关救小老虎的'情境。)大家愿意帮帮虎妈妈吗?

  二、 第一关:温故知新说方法(10分)

  1. 现在就来秀一秀我们的本领吧。请说说自己掌握了哪些理解句子的方法。

  2. 小组讨论,汇报(师相机出示方法)

  3. 小结。

  三、 第二关:精彩句子大回放(20分)

  1、 出示课文句子,请分小组读。

  2、 请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和理解的方法。

  3、 同位互说,选题抢答,其他补充。

  4、 小结

  四、 第三关:实战训练大比拼(20、30、50)

  1.出示阅读短文,让学生练习,小组讨论

  2.选题回答,请说出你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

  3、过渡:看来,前面几关都难不到同学们,现在要提高难度,有信心吗?4、请大家从短文里找出一句你认为是最重要或最难懂的话并说出选句的理由?

  4、讨论: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五、 第五关:七嘴八舌谈收获

  这场比赛真是既紧张,又激烈,不知不觉就要接近尾声了。大家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呢?

  六、 宣布结果、总结

  同学们这次表现都很棒,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孔子说得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希望我们日后能把学到的阅读方法多加以练习,达到灵活运用,这样,我们的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得更快,在下次的挑战中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板书:

  抓关键词

  读懂句子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发挥想象

短文语文教案6

  单元要点分析

  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非常丰富多彩,家庭生活是其中的一部分。青少年的许多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对家庭生活最熟悉,感受最深。阅读这个单元反映家庭生活的文章,同学们会感到亲切有趣,容易理解。

  一般说来,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的角度,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么组织运用的,这样才能达到把握全文的目的。学习这个单元的文章,也是如此。不过可以把认读文字、语句作为重点。要求注意辨字形、正字音、释词义。能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理解比较复杂的长句的意思。养成字斟句酌、细心研读的好习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勾画和积累关键性语句。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预习提示、书下注释中的词语的.读音和意义,教师和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感情的写法。

  3、学习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写法。

  二、能力训练点:

  1、 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2、 提高朗读能力。

  3、 指导学生学习做读书摘要。

  三、德育渗透点:

  《金黄的大斗笠》是一篇写景散文,充满着诗情画意,教学时,主要通过朗读,从图画中看故事,体会姐弟俩天真活泼的可爱形象及它们之间的情意。《散步》是一篇散文,感情基调是欢愉、深沉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金黄的大斗笠)

  明确目标

  1、 扫除文字障碍,加强朗读训练。

  2、 学习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写法。

  3、 体会姐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一、预习:默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1、弄懂下列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依偎 妩媚 粗犷 小心翼翼 潇洒

  揽 涟漪 分歧 悠闲

  2、解释下列词语:

  ① 柔和:本课指温和而不强烈。

  ② 看管:本课指照管。

  ③ 翘:一头儿向上仰起。教师备注

  ④ 偶尔:本课指间或、有时候。

  ⑤ 雨帘:雨点密密麻麻,景象像帘子遮住一样。

  ⑥ 生气:本课指生命力,活力。

  ⑦ 分歧:(思想、意识)不一致、有差别。

  ⑧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排。

  二、解题

  这篇写景散文,描绘了一幅充满欢乐、纯真的风雨童趣图。文题中“金黄”一词不仅说明大斗笠是这幅风雨童趣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也暗示了姐弟俩金子般纯真的童心。金黄的大斗笠就像临时搭成的避雨的小房子,遮住了姐姐、弟弟和一只可爱的小山羊。文题中的一个“大”字充满了无限的童趣。另外,文题也是这幅风雨图中所点染的故事的线索。根据这一线索作者描述了姐姐冒雨给在山坡放羊的弟弟送斗笠和姐弟俩在斗笠下避雨的欢乐情景,表现了少年生活的快乐和姐弟间纯真的情谊。

  三、正课

  (一)1、学生朗读。在朗读中继续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教师范读。

  (二)课文分析:

  1、 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如此分段的根据。

  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出了“雨前—雨中—雨后”三幅美丽的图画。

  第一部份:雨前(开头——“小山羊在田埂上悠闲地啃着青草”)

  教师备注

  蓝天——溜来一团乌云

  雨前: 庄稼——卷来道道浪头 春山放羊图

  男孩——挥着树枝,看管着小羊

  第二部分:雨中(从“风来啦!”到“看看下面遮着什么”)

  提问:作者在第二部分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风雨图,这幅风雨图贮满了生活的欢乐、纯真的童心,这幅栩栩如生的风雨图是由几幅图画构成的呢?(三幅图画)

  庄稼叶子——翻过背 小山羊——毛弄乱

  第一幅图 小男孩——汗珠被吹干 乌云——挤下了雨 风小雨稀

  风小雨稀 雨——又粗又亮的线线,能数得清

  风——抱住、用力、摇得叶子哗哗响

  第二幅图 雨——向小男孩跑来 风疾雨急

  风疾雨急 小男孩——很急,光着脚丫跑得噼哩啪啦

  雨中: 姐姐——带着斗笠 雨——洗洗斗笠

  风——想掀开斗笠

  风雨交加: 第三幅图 斗笠下——姐弟避雨

  风雨交加 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

  温馨春意 露出一条滚圆的胳膊 形美 姐姐聪慧

  姐弟亲情 洗刷四只并排的光脚

  遮着小山羊的咩咩声 声美 弟弟天真

  遮着姐第的嬉嬉笑声

  第三部分:从“金黄的大斗笠下还遮着笑”到结束。

  斗笠——向蘑菇——那么美

  雨后: 阳光——照着它 天晴美景图

  雨水——润着它 教师备注

  达 标 测 试

  一、选词填空:

  1、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 (跑、走、溜、逃)来一团乌云。

  2、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 刮、卷、吹、冲)来的一道道浪头。

  3、小山羊在田埂上悠闲的 (啃、吃、嚼)着青草。

  4、那边,露出一条 (摸、拉、抱、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二、填空:

  1、 第一个风雨镜头的特点是

  2、 第二个风雨镜头的特点是

  3、 第三个风雨镜头的特点是

  4、 斗笠像个

  小 结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充满诗情画意,可当散文诗看,但作者没有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在写景中甸染了故事。将人物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加以描写,写出了聪慧的姐姐识风雨、爱弟弟,调皮的弟弟特天真、爱姐姐,表现了少年活泼欢快的生活情趣。

  补 充 练 习一、 课内补充练习:见练习册。

  二、 课外补充练习:见练习册。

  课后教学总结

短文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揣摩作者借一枚贝壳领悟且阐释的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体验,择取积极求实的人生态度和敬业求新的精神;

  2、联系语境和结合托物释理散文的特点,明了本文的中心意思;

  3、熟读课文,把握行文的思路,懂得作者是怎样借“贝”言“理”的。

  教学重难点:

  懂得作者是怎样借“贝”言“理”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一丝不苟(gǒu) 把(bǎ)玩 固执(zhí)

  二、新授:

  ㈠示标:

  1、自由朗读课文

  2、研讨下列问题

  A、贝壳的特点是什么?

  B、古人用贝壳做钱币的原因?

  C、作者倡导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D、第5节中作者感受、慨叹是针对什么而发的?

  E、研讨“思考和练习”第二、三题

  F、第5节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㈡师生共同研讨:

  1、第2节中作者笔下所描写的贝壳的特点是:精致、可爱、珍贵

  2、古人“用贝壳来做钱币”的.原因是:它是坚硬、精致、小巧的艺术品。

  3、第5小节作者这一感受、慨叹是针对这些而发的:是对贝壳制作的精致和贝壳里的生命的短暂而发的。

  4、第5节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人的生命更长、天地更广,应该把事情做得更好。

  5、作者倡导的人生态度是:积极求实,执著进取,精益求精。

  6、“思考和练习”第二、三题答案见教参

  三、测标:

  1、作者笔下贝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用“贝壳作钱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第5小节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倡导的人生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课文、写作特点

  详见课参P54

短文语文教案8

  创意说明:许多篇幅较短的散文有文眼,如果教学时能引导学生找准这些关键词或关键句,然后顺藤摸瓜,带动全篇教学,定能事半功倍。这是教法,同时也是学法。

  教学步骤:

  一、读课文前的导语,导入课文。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行道树》中的抒情和《第一次真好》中的事理。

  三、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章的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行道树》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和直接抒情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的深刻含义,重点弄清《第一次真好》中“好”的积极意义。

  四、回头再答导语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本设计观照语言的读写训练。《行道树》优雅的叙述、诗意的抒情,适合于朗读。《第一次真好》中的事例很能勾沉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适合替换式的改写,这样设计兼顾了两篇短文自身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学习《行道树》,强调训练点——读。

  1.听配乐朗读,要求想象行道树形象,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要求理解行道树形象的意义,理解词语含义,理解文章的哲理。

  3.感情朗读,要求体味文章精美的语言和诗意的表达。

  4.配乐诵读,要求读出韵味,读出美感。

  二、学习《第一次真好》,强调训练点——写。

  1.读课文,了解课文先叙事后点示道理的结构。

  2.替换式改写,用你亲身经历的某个感人精彩的第一次替换文中的事例。

  3.范文交流、评点。自主参与交流,修改,定稿。

  【资料整合平台】

  课文扩读材料

  梧 桐

  张晓风

  其实,真正高大古老的梧桐木,我是没有见过的'。

  也许由于没有见过,它的身影在我心中便显得愈发高大了。有时,打开窗子,面对着满山蓊郁的林木,我的眼睛便开始在那片翠绿中寻找一株完全不同的梧桐,可是,它不在那里。想象中,它应该生长在冷冷的山阴里,孤独地望着蓝天,并且试着用枝子去摩挲过往的白云。在离它不远的地方有山泉的细响,泠泠如一曲琴音。渐渐地,那些琴音嵌在它的年轮里,使得梧桐木成为最完美的音乐木材。

  我没有听过梧桐所制的古琴,事实上我们的时代也无法再出现一双操琴的手了。但想象中,那种空灵而缥缈的琴韵仍然从不可知的方向来了,并且在我梦的幽谷里低回着。我又总是想起庄子所引以为喻的凤鸟鹓鹐,“夫鹓鹐,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一想到那金羽的凤鸟,栖息在那高大的梧桐树上,我就无法不兴奋。当然,我也没有见过鹓鹐,但我却深深地爱着它,爱它那种非梧桐不止的高洁,那种不苟于乱世的逸风。

  然而,何处是我可以栖止的梧桐呢?

  它必定存在着,我想——虽然我至今还没有寻到它,但每当我的眼睛在窗外重重叠叠的峦嶂里搜索的时候,我就十分确切地相信,它必定正隐藏在某个湿冷的山阴里。在孤单的岁月中,在渴切的等待中,聆听着泉水的弦柱。

  使用建议:此文与《行道树》同出于张晓风之《林木篇》,都是寄情于物类散文,都是张晓风诗意散文中的优美篇章,但状物不同,象征意义也不同。此文可作为课文比较参照的对象,课堂使用。

短文语文教案9

  一、课文导读

  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这两篇短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文言知识储备

  (一)掌握下列生字词

  míngxīntáirútiáodúdūnyífányú

  陋室铭惟吾德馨苔痕鸿儒调素琴案牍周敦颐蕃予

  yūzhuóliánmànxièyīxiǎn

  淤泥濯清涟不蔓不枝亵玩噫鲜有闻

  (二)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可译作“出名,闻名”。)

  2、有龙则灵(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可译作“显灵,灵验”。)

  3、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作“使……扰乱”。)

  4、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作“使……劳累”。)

  5、不蔓不枝(蔓、枝:名词活用为动词,可译作“生(长)蔓”;“生(长)枝”。)

  (三)特指名词

  1、往来无白丁(白丁:本指“平民”,文中特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2、无丝竹之乱耳(丝竹:本指“琴瑟、箫管等乐器”,文中特指“奏乐的声音”。)

  (四)“之”的不同用法及含义

  1、水陆草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2、何陋之有(之:表示强烈的反问语气,无实义,可不译。)

  3、渔人甚异之(之:代词,它,指桃林美景。)4、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表示舒缓语气,无实义,可不译。)

  5、无丝竹之乱耳(之:表示舒缓语气,无实义,可不译。)

  陋室铭刘禹锡

  一、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洛阳(今属河南省)人,一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他是唐朝著名的朴素唯物论的思想家,写过三篇《天论》。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颇多,世称“刘白”。有《刘宾客文集》传世。

  二、题解:本文选自《全唐文》。陋室:简陋的屋子。

  三、铭:铭是古代刻在金属等器物上或碑石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四、课文翻译

  五、课文解析于《论语子罕》篇。

  1、⑴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⑵与“陋室”主人交往的都是些什么人?⑶表现与“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哪句?

  (⑴“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⑵与“陋室”主人交往的都是“鸿儒”。⑶表现与“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作者用“仙”和“龙”来比喻什么?

  (作者用“仙”和“龙”来比喻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的.人。)

  3、⑴“何陋之有”一句引自何人?⑵把它用在文末有何作用?

  (⑴“何陋之有?”一句引自孔子。⑵把它用在文末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表现作者惬意闲适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哪些?

  (表现作者惬意闲适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对偶修辞,你能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并翻译吗?(略)

  6、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生动描绘和高度欣赏,表达了作者保持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爱莲说周敦颐

  一、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1017–1073):原名敦实,字茂叔,谥(shì)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二、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或用来说明道理。

  三、课文翻译

  四、课文解析

  1、⑴像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

  ⑵像征君子的庄重,不哗众取宠、不炫耀的句子是:“濯清涟而不妖”。

  ⑶像征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⑷像征君子的高尚品德并远扬四方的句子是:“香远益清”。

  2、文中的“莲”有什么像征意义?(略)

  3、⑴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来看,作者意在感叹什么?⑵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来看,作者意在讽刺什么?

  (⑴作者意在感叹无人仰慕君子的德行。⑵作者意在讽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

  4、文章以“莲”为歌颂对象,为什么多次写到牡丹和菊花?

  (这里使用了衬托手法,目的是用菊花的隐逸和牡丹的富贵来衬托莲的种种美德。)

  5、本文除了使用衬托手法以外,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略)

  6、文中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是怎样的人?

  (“君子”应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行端正,廉洁正直,通达事理的品德高尚的人。)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荣华富贵、争名夺利的世风。)

  8、作者在写“莲”时,有对莲外形的描写,也有对莲精神的赞颂。请引用原文,说说哪些是写莲的外形美,哪些是赞美莲的精神美?试作简要分析。

  (⑴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和“亭亭净植”是写莲的外形美。

  ⑵精神:“出淤泥而不染”是写它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高洁的志向。“濯清涟而不妖”是写它在美丽的环境中不炫耀、不妖艳、不哗众取宠。“香远益清”是写它香气四溢,美名远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写它虽然美丽,却非常端庄、洁身自好。)

  五、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莲的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研讨与练习

  一、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略)

  二、反复品味文章的寓意,研讨下列问题。

  (所谓“寓意”,主要是指作者的志向和抱负,这是托物言志文章的核心,必须抓住这个核心,才能达到整体感知;此外,也包括对文中某些重要语句的理解。)

  1、《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试联系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陋室铭》的全篇主旨是从孔子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的,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后半句,是因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全篇之中,略去后才有余味。)

  2、《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种种美德,我们无法尽知,而只能通过“莲”的形象来探求。因此,在讨论前应当指出,这是一种艺术概括方式,要善于运用联想把“莲”的形象跟君子的形象融为一体,不要搞机械的“对号入座”。本题切忌统一答案,重在培养同学们的联想能力。

  如: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像世人那样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他要像“莲”那样身处污浊的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不哗众取宠,也不炫耀自己;而是洁身自好、质朴、庄重、清逸、卓然挺立、纯正无邪、端庄严肃、品格高尚,因而声名远扬,为人敬重。)

  3、下面几句话都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可以先回答:作者是否不喜欢音乐?(从“调素琴”可以得出否定的答案。)“调素琴”跟“丝竹之乱耳”有何区别?由此逐步引导到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态度上来。)

  ⑵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作者这种写法颇似“一字褒贬”。文中只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也”,此外别无贬词,但从“宜乎”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视。为了引起讨论的兴趣,不妨先读读白居易的《买花》诗,此诗浅显易懂,费时不多。)

  三、“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这(那)”,有时相当于“的”,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试用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哪些属于这种用法。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表示舒缓语气,无实义,可不译。)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表示舒缓语气,无实义,可不译。)

  4、孔子云:何陋之有?(之:表示强烈的反问语气,无实义,可不译。)

  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之:代词,它,指桃林美景。)

短文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

  2、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传说;

  2、阅读了解巴金及其主要作品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

  20xx年11月25日,一个特别的日子。世纪老人巴金度过了他的百岁寿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日·月》,算是对老人的迟到的问候。

  标题飞入,由日、月 明,看到"明"字,你会想到什么呢?

  明亮,光明...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

  请大家听读课文《日》。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讨论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

  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并且,对飞蛾、夸父这两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怀念的态度。看来,日球确实让我们感受那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希望。

  三、阅读探究《月》

  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月的细腻幽静吧。千百年来,在月亮身上,人们寄托最多的是什么情思呢?--明月千里寄相思。

  有诗歌为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的,一轮明月,两地相思。所有行走他乡的游子,当他抬头一望,思念就会潮水般一泻千里。那巴金对月亮的思考是不是仅仅停留于思念上呢?

  1、再读课文,提炼出作者对月亮的看法;

  --死了的星球,凉月,冷光,死的光。既然,这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星球,那为什么还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呢?巴金在文中给出了什么答案?

  想使已死的星球再生/思念着什么

  2、引用资料,阅读质疑《月》

  说到嫦娥奔月,我们从小听说的故事是否如作者所言:是要改变这冰冷的星球,使它再生呢?

  3、学生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

  要求:语言流畅简洁

  4、老师点拨

  ......看来,将嫦娥奔月的理由想象为嫦娥妄想改变这冰冷的星球,只是巴金的一家之言,那这样想,可不可以呢?上学期我们是否也学过类似的呢?即在某个对象身上赋予一种特定的内涵,以抒发自己的个人理想。

  --《爱莲说》中的莲、牡丹、菊,那里的莲象征的君子,牡丹-富贵者,菊-隐士,不也是周敦颐寄予自己人生追求一种方式吗?包括《日》中的飞蛾和夸父,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飞蛾之所以会扑火,是因为它的向光性。但作者却不仅把它们当成简单的生物和远古神话中虚无飘渺的人物,而是重新赋予了他们新的内涵,这才有了为了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生命的壮举。

  因此,文学有其现实性,是为了服从作家表情达意的需要,同时也是和时代合拍的。

  五、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

  本文创作于四十年代初期,那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老都在期盼着胜利的到来,做为一个普通文人,只能借抒发内心情感,因此,你就可理解巴金为什么要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当然也包括为什么赋予嫦娥新的理解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味中的语言魅力吧。

  六、分组品味欣赏作品语言

  两大组分别欣赏日、月。谁先拔得头筹?另一组谁来挑战?有没有谁来捍卫本组的胜利?

  ......读懂了巴金的,我们不妨来看看前些日子,媒体主办的说出您心目中的巴金"大型网络调查。

  七、文学思考:

  与此前动辄上万人参加的"十大文化偶像评选"相比,最近,某些媒体主办的说出您心目中的巴金"大型网络调查,却显得有些冷清,参加评选的网民只有1000多人,与巴金的地位、影响相比反差较大,在大众对纯文学关注较少的大背景下,身为作协主席的巴金也难免受到忽视,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

  ......是的,历史不会忘记他,读者不会忘记他,出示表现巴金成果的幻灯片,在过去的20xx年,杨利伟、钟南山的名字为每个中国人所熟悉--而巴金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笔下春秋见证了百年历史,他用真诚感动了中国,成为感动中国20xx十大年度人物,最后让我们和着巴金的《日、月》和中国一起感动吧。

短文语文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学说——大陆漂移假说。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约经历了1亿年,(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借阅有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一)明确目标

  1、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及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举例子说明)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举例子说明)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讨论明确: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学生谈个人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4、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讨论明确: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四)总结、扩展

  1、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有关恐龙及恐龙灭绝的资料,大家互相交流,看看哪种学说自己最感兴趣,同时说明自己感兴趣的原因(那种学说成立的科学依据)。

  2、科学发现本身是一种科学成果。而对科学发现的研究还会产生系列科学成果,甚至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同学们对此进行研讨、分析。

  3、《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文所写内容及所采用说明顺序的相关处。

  讨论明确:

  (1)都围绕恐龙展开说明内容;

  (2)都以科学发现引发科学观点,科学研究印证科学观点为说明顺序;

  (3)两文都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五)布置作业

短文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2、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科普文章的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放映《侏罗纪公园》片段)

  一、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检查预习。

  讨论: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明确: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二、研读探究

  请同学快速阅读一遍课文。(小组讨论)

  1、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

  3、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强著称。你能找出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吗?

  5、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有什么作用?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用人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来举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与非洲的相离,更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6、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面对面交流: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三、拓展延伸

  说说学了本文之后的启示。

  明确: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结合具体的实例说说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旧课导入

  《恐龙无处不在》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那《被压扁的沙子》是否也与恐龙的谜案有关系呢?让我们先来阅读一遍这篇短文。质疑讨论,出示问题:

  1、在《被压扁的沙子》里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明确:“撞击说”和“火山说”。(可将自己查找的资料整理成论据加以证明。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

  二、对比阅读

  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

  1、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2、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在》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恐龙无处不在》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区别。除此以外,还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3、说明的角度:《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4、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

  三、拓展练习

  分组自由讨论:

  由本文的学习,科学家的哪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你有所启发?

  培养创造力需要哪些思维能力?

  明确:多角度看问题,联想与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短文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

  2.《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描绘了优美的山川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一幅庭院月夜小景,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教学中宜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教学环节。

  2.比较法。两篇短文作者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两篇文章,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画面,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指导朗读,力求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想像,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背诵课文;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ú)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多媒体显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内容如下:

  (4)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多媒体显示,词语提纲:

  学生根据词语提纲,快速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像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2.多媒体依次显示山水相映图,石壁翠竹图、晨晖、夕照,激发学生想像。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粗拨。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归纳成板书:

  4.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复背课文,深入领会文章的诗情画意。

  二、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问: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有的认为流露了闲适归隐之意,等等。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拨: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 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学生齐背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文字。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记承天寺夜游》。指导朗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背诵思路;赏析文中写景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两篇文章,提高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文题)

  二、作者、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元祐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经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别驾。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意

  1.指导学生朗读

  (1)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节奏。

  教师提示:

  ①读准字音:

  相与(yǔ) 藻(zǎo) 荇(xìnɡ)

  ②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教师须提醒学生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选一学生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4)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形成板书,理清全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5)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四、涵泳品味写景的妙处

  1.提问: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像画面,思考。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五、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显示:

  揣摩下列句子,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四位同学品评分析,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1.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2.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

  3.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4.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七、比较阅读,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意境

  1.学生齐背两篇短文。

  2.提问:这两篇短文意味隽永,富有诗情画意,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并说明理由。

  学生小组交流,然后选择较好的发言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所展示的自然美和作者的人情美。

  八、布置作业

  1.默写《承天寺夜游》。

  2.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

  用两段文字来表述你学习《短文两篇》的感受。

  二、关于举办读书交流会的设想

  古今中外咏月的诗文有很多,请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举办一次以“月”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三、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方今仲秋风起,平原彯色,水鸟立于孤洲,苍葭变于河曲,寂然渊视,忧心辞矣。

  (选自江淹《报袁淑明书》)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文中的画面,并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从秋光入笔,勾勒出一幅画图:时值八月,秋风飒爽,原野舒阔,水鸟集于河中的孤洲上,河湾处的芦苇已近枯黄。这画图很冲淡,既不悲凉,也不绚烂,仿佛没有注入任何感情色彩。其实不然,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恰 恰融会其间。当作者静静地凝视这一派秋光时,觉得“忧心辞矣”,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不正是这廖廓的景色给了人以慰藉吗?

短文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⑵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⑶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2、能力目标:

  ⑴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⑵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3、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 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

  设计(二):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1、辨音:

  遗骸褶皱劫难追溯

  2、释义:

  遗骸褶皱劫难

  致密追溯天衣无缝

  选四名同学回答,

  明确:

  ⑴hái zhě nànsù

  ⑵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学生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两文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三、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多媒体显示:

  教师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填写上表。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教师巡视各组,掌握讨论情况,随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然后选交流成功的两个小组介绍阅读成果。

  明确:

  1、《恐龙无处不在》,说明对象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角度为: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文章的思路简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在是大陆在漂移。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2、《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为“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为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文章的写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教师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需要创新!

  四、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多媒体显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明确: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号里。

  教师点拨: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学生明确:

  1、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是指哪些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2、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3、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4、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5、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教师总结: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短文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识记字词文常知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3.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4.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5.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方法:

  自探,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识记积累字词文常知识。感知《谈读书》的内容;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一、导入: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尙。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了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意蕴,感知文章的内涵。

  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四、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五、探究课文内涵:

  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

  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

  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

  4. 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

  明确: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

  6.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8.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

  六、交流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趣闻和逸事: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七、小结: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八、板书设计:

  谈读书

  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仔细推敲细思、不同的书,不同的读、“3结合”

  第三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九、作业:练习册

  十、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识记积累字词文常知识;感知《不求甚解》的内容;反省读书的态度方法;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一、导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二、快速阅读《不求甚解》,并思考:

  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2.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

  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赞同提倡。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

  4.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明确:“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5.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书要反复读。

  三、列出阅读提纲(板书):

  提示:按三段论的模式进行

  分析陶渊明读书态度,指明“不求甚解”含义

  树立靶子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强调书必须反复读 表明态度 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四、讨论:文章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驳论文又是如何驳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明确: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

  五、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

  “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

  六、小结:

  “不求甚解”的前提千万不可忽略:“好读书”,其不可断章取义。我们应该要全面地分析问题,理解理解问题。

  七、板书设计:(见上)

  八、作业: 练习册

【短文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短文》语文教案02-19

《短文》语文教案15篇02-19

《短文》语文教案14篇02-19

《短文》语文教案3篇02-19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02-17

《短文》教案02-18

短文的教案02-13

《短文》教案02-13

《阿西莫夫短文》语文教案10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