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千万别让舒适忙拖垮你哲理文章
“舒适忙”正在拖垮你,甚至毁了你
婚后,由于和父母住在一起的缘故。
每次加完班回家,母亲总是掐着时间,将热腾腾的饭菜摆好在餐桌前,一顿温馨朴实的晚餐就这样日复一日的上演。
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单位的大忙人,每晚加班不说,周六周日还时不时泡在单位。
父母总是说,你们一心忙好工作就行,家里的事不用管,孩子我给看好。
可每每听到这种话,我总是汗颜不已。
扪心盘算一下自己在单位的所作所为,细数一下那些被工作侵蚀的本该用来陪伴家人的时间,我们又都干了些什么呢?
每天起床运动、赶车上班;
处理各种不停出现的文件;
和同事交流协调、在微信、QQ上闲聊;
阅读、学习、码字,跑业务、赶时间;
中午、晚间忙碌于被请和回请......
很忙吗,确实很忙碌,至少在别人眼里,你是个工作狂,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忙不忙、累不累,自己最清楚。
一天到头,有效工作的核心时间不超过3小时,真正做的有意义的事不超过2件,每天都能坚持下来的自认为必须做的事还不到1件。
更可怕的是,与在家看孩子、忙家务的“身心俱疲”相比,在单位享受着免费的网络、无限续杯的茶水、随时可用的耗材设备......这样简直可以算得上是舒服的“受罪”,或是一种高质量的“休息”。
不知不觉间,我们就在这看似“忙碌”的舒服“休闲”中过着一天又一天。
不讲“战略”只讲“战术”的忙就是“舒适忙”
生活不易,忙,是必要的。
中国人最讲究“因时定位”,该读书的时候就要读书,该工作的时候就要工作,该“造人”的时候就要“造人”,什么年龄段就该干什么年龄段的事。
更何况,你还要养家糊口,你还有诗和远方,忙碌,不需要任何理由。
但对大多数上班族来讲,那种让你绞尽脑汁、撕心裂肺、全权负责、没白没黑的忙还是少之又少。
大多数的“忙”,在劳动强度和压力程度上还都还是可控的,“忙”不过是“事务性”的繁琐杂乱,是众多简单劳动的不断重复。
这种忙碌,只需要耗费的一定的时间,投入或多或少的精力,不需要你作过多选择,更不用进行太多深度思考。
你日常所谓的“忙”,并不是“忙”的本身,而是来自“忙”周边的副产品,来自你粗心失误被领导批评后的沮丧、与同事不断应酬的无奈、熬夜看电影后的疲惫、不公正待遇后的不满足、对前途迷茫的担忧等等。
真正的“忙”,一定是脑力的忙,是对某一件事执着的坚定和全身心的付出,而不是单纯体力上的忙。
思考才是世界上最累的一种劳动,难怪大思想家罗素会说:“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
善于在忙中做出思考,善于边思考边忙,善于去忙你思考的东西,是一种可贵的“战略思维”。
你那些沉溺于“战术层面”的繁琐忙碌,其实就是一种避重就轻,是一种“偷懒的努力”和“低质量的勤奋”。
工作中有很多人,心里明明很清楚考一个职业证书对自己很重要,但他宁可选择干一些杂活也不愿意看书;
明明知道用自己的实力考到一个新单位比在老单位花钱求人升职好,但也不愿意在下班之余多刷刷题库、认真备考;
明明知道“笔杆子”大有前途,也不愿意认真总结提炼自己工作,以求自己有所升华。
这种不动脑子、不想求突破、不愿付出真正努力、不敢付出大量心血汗水或不能持续坚持自己努力的忙碌,其实是一种“舒适忙”。
一个会忙的人,应该是有的放矢的人。
一个很忙的人,必须是日益精进的人。
一个真忙的人,一定是善于思考的人。
这种“舒适忙”逃避了“战略性”的思考,选择了“战术性”的敷衍,其实是外表忙碌、实在轻松的“假忙”;
是只知低头走路、不知抬头看天的“瞎忙”;
是不思长远谋划、只顾眼前利益的“乱忙”;
是安于自己天地、不管他们感受的“闲忙”;
是的只管付出、不算收入的“胡忙”。
这样的忙,正在一步步拖垮你,甚至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毁了你。
“舒适忙”是另一种形式的“安乐死”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人们不愿离开那些让自己感到安全和舒服的心理区间。
与有充分挑战性和未知性的事情相比,人们愿意做一些简单的、会做的、难度不大的事。
当一个人不注重在“战略层面”做好人生规划,分不清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应该去追求什么时,就容易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什么情况就处理什么工作。
这种状态,表面上看起来,你可能驾轻就熟、不慌不忙地安排工作进度、有条不紊的推进计划、从容不破的处理问题。
但“舒适”的背后,不过是沉溺于上级安排工作的成瘾性依赖,不过是满足于既有经验的不思进取。
长此以往,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都会慢慢变得保守、封闭,以至萎缩、僵化,你的“舒适区”将变成你的“恐慌区”。
前段时间一段很火的小视频,引起来很多人的反思。
因唐山撤销众多城际道路收费站,引来很被裁员者的纷纷上访。
其中一位36岁的大姐说:“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站了,我现啥也不会!也没有单位要我们了。”
一声声抱怨中让人看到的更多是无奈和可怜。
社会在变,人也在变,曾经让人羡慕的稳定职业,也变得人人自危,端着“铁饭碗”度过一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舒适忙”如同一针安乐死的药剂,待在里面的人,看不到自己面临的危机,他们误以为人生会一直这样轻松舒服下去,渐渐地就失去进取心和职场竞争力。
几乎所有被同龄或后辈超越的员工都是死于自己的职场舒适区当中。
所以,每个处在职场“舒适忙碌”的人都要提高警惕、居安思危,正视问题、迎难而上,不要停止学习,要让自己炼就时刻跳出职场舒适区的能力。
离开“舒适区”才会“真舒适”
浮生着甚苦奔忙,
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
古今一梦尽荒唐。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在于谁更忙,或者是谁更勤奋,而在于为什么忙、忙什么,是不是愿意真正突破自己的瓶颈,不断往前走。
家乡CBD商圈耸立着3座大型购物商厦,其中一座最实惠最亲民的当属大利群购物中心,是由当地一位土生土长的“卖布哥”投资建成的。
年轻时候的他,从路边“卖布”起家,后来一步步转型,开布店、售服饰、租楼盘,后来逐渐打造起了这座在北方小城小有名气的商业帝国。
老家很多父母总喜欢拿这个励志的故事教育自己的子女:“你看看人家白手起家、打拼基业,一步步做大自己的事业,许多和他们当年一起卖布的同行同事现在还在卖布呢。”
不满足于现状,不沉溺于眼前“卖布”的单纯忙碌,敢于主动改变自己甚至改变环境,才能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蜕变升级,一步一步实现转型发展。
家乡的一个企业家尚且如此,像马云、王健林等富商大贾一样就更是如此了。
俗话说“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太舒适了,就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进入职场的“舒适区”,是不是自己的付出还不够努力,是不是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用到刀刃上。
世界其实远比你想象的公平,一分耕耘虽不一定有百分之百的收获,但好吃懒做一定会颗粒无收。
没有什么不用费力就能走上人生巅峰的好事,只有不断主动改变自己甚至改变环境,才能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蜕变升级。
心中要有能超脱于世俗杂物的战略考虑,在纷纷扰扰的选择中,处理好短期行动和准备长期的关系,坚守心中的理想,并不断的推进下去。
所有的成长一定都来源于不舒服,要勇于脱离舒适区,选择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下功夫,向更高一点、更远一点、更难一点,不断前行。
玉不琢不成器,无所畏惧地雕琢自己,付出咬碎了牙和着血往肚子里勇气和努力,经历百般纠结与痛苦,你才有可能活成理想中的模样。
警惕“舒适忙”,走出“舒适区”,从你启程的那一刻起,生命就放射出了照亮自我与他人的光华。
【千万别让舒适忙拖垮你哲理文章】相关文章:
你忙你的10-07
别让你的幸福刺痛他人人生哲理10-06
别让遗憾束缚你10-08
别让痛苦使你沉沦10-06
别让你最害怕的打败你10-08
别让你的善良变成愚昧美文10-06
别让“瘾”伤害你_700字08-10
别让暴力长成大树优美文章10-06
你那么忙,真的好吗美文10-06
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美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