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名言

时间:2024-10-14 13:37:54 名人名言 投诉 投稿

易经的名言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易经的名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易经的名言

易经的名言1

  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4、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5、平易近人,人心归之。

  6、巧言构人罪,至死人不疑。

  7、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8、劝君少干名,名是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9、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荫。所逢苟非义,粪土千万金。

  10、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11、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12、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

  13、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14、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

  15、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

  16、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17、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18、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19、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0、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3、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2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5、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6、临别慇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27、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2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3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3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3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3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36、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3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3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3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40、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4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2、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4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44、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洒还独倾

  4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地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6、随1随贫旦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47、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裳寒谁与共?

  48、傅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49、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50、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5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52、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53、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54、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55、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56、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57、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58、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59、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易经的名言2

  1、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2、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5、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6、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7、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8、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9、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10、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11、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12、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13、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4、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15、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6、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17、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18、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19、损而不已必益。益而不已必决。

  20、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22、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23、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24、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25、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7、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28、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29、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30、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31、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32、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3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34、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35、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36、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37、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38、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39、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40、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41、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易经的名言3

  1、不索取,不给予,不梦想,不要求,与人方便,随波逐流。

  2、用一个声音,用一个精神。

  3、不要索取,不要要求,不要梦想,不要要求。

  4、也只有绅士才能超越世界。

  5、天底下经济又亮,地道又上。天道利得虚心,道法盈流虚心,鬼神害利得虚心,人性恶利得善虚心。谦和,尊重而不轻浮,谦和而不过分,终成君子。

  6、坏人小好没有好,富也为无害和傅小邪恶,邪恶的积累和不能隐藏,犯罪是大而不能解决。

  7、天地之感,万物化生;圣人感动人心,世界和平。

  8、君子长,小人不见。小人长,君子路消。

  9、谦和的绅士,拥有一条大河。

  10、两个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词闻起来像蓝色。

  11、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运物。

  12、君子学聚,问争,宽生,仁行。

  13、贫穷能带来改变,改变能带来改变,而普遍能带来长久。

  14、鸣鹤在树荫下,儿子和我,我有一个好觉,我和你很多!

  15、没有水,就没有睡眠。绅士死而继承王位。

  16、山是灰黄色和咸的'。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信。

  17、君子法天强,操作象象,自强不息,成为道德的实践者,永不停止!

易经的名言4

  1、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2、人之所助者,信也。

  3、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6、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7、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8、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0、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1、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12、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3、《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4、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15、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16、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7、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9、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20、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21、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22、一阴一阳之谓道。

  23、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24、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25、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6、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7、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28、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29、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30、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32、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33、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34、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35、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6、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易经的名言5

  1、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3、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4、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5、有真就有假,有假就有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是阴阳。

  6、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7、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8、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9、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10、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11、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12、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13、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5、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16、易经中的人生格言

  17、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8、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19、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20、《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1、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22、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23、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24、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25、几事不密则害成。

  26、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7、君子以致命遂志。

  28、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29、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30、不恒其德,或承其羞。

  31、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32、慎选立足点,是做任何事情开始的第一个原则。

  3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4、阴就是阳,阳就是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

  3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36、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7、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38、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0、穷则变,变则通

  41、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42、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43、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44、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45、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46、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4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8、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49、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50、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白话文…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51、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52、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53、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54、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55、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5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57、算命是说你算算看,我听听看,如果对我有利的,我就尽量去达成;如果对我无利的,那我尽量去避免。这才是《易经》告诉我们的趋吉避凶的道理。

  58、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59、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60、无有师保,如临父母

  61、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6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63、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64、老师要严厉,但是同时要有亲和力。

  65、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66、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67、任何事情的产生,都是又难又险。必须要聚集力量,谨慎行事,同时方向要正确,方式要合理,再加上方法要正当。

  68、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69、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70、人与人的关系,要出乎自然,要出乎内心的真诚。你现在看到谁都笑,那谁看到你都怕了。

  71、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72、男人的贞操,两个字讲完了——责任;女性的贞操,就是忠贞不二。

  7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74、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75、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76、君子以懿文德。

  7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78、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7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80、学习要靠自己,父母、老师只能适度启发兴趣。

  81、亢龙,有悔

  82、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83、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85、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8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87、优点就是缺点,缺点就是优点。

  88、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89、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

  90、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9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92、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之,成之者性之。

  93、危者使平,易者使倾。

  94、我们每一个人,要各尽所能,而又各取所需。

  95、一个家庭必须要有夫跟妻,才算家庭,只要分开,剩下一个,都不算家庭。

  96、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97、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98、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99、人生经过更多的磨炼,你才会成熟。

  100、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10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102、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103、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104、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105、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06、立者,止于一而不移也。方者,至正之理也。

  10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108、大怒易失礼这一条比较常见,一旦怒从心头起,恐怕下一步很多都会诉诸肢体动作,遑论礼节?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从源头解决:制怒!

  10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10、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易经想,不妄求

  11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12、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113、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114、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115、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11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一《荀子·劝学》

  117、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118、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19、人之所助者,信也。

  12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一-《荀子·劝学》

  121、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122、大喜易失言言多必失,特别是在高兴的时候,其实那时的心态是善而良性的,因为希望倾诉,所以不吐不快;因为希望分享,所以广而告之。但是,心可以亢奋,话仍要沉稳。因为,说出去的话,再也不能收回。

  123、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

  124、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25、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

  126、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27、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128、大惊易失态如同曹刘论天下英雄刘备惊掉了筷子一样,大德刘备尚且如此,常人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很难。如何面对大惊而不失态?我的理解就是让心时刻保持安住。

  129、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出自:《荀子·劝学》声音即使再小也不会听不到,行为即使再隐蔽也不会不表现出来。——《荀子·劝学》

  130、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131、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132、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133、若是孔子说的应该是:立天之道曰阴曰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不测谓之神。

  13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13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3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137、若是说易经中本来的句子则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38、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乾·彖》

  1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

  140、《君子以立不易方。》出自:《易经》名言名句

  14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142、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14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44、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14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

  146、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47、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乾·文言》

  148、君子立身处世,不论遭遇任何事变,都绝对不会改变操守。

  14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150、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151、大哀易失颜这里的`。颜,我想不光是指颜容、仪态,更多的是指精神状态。

  152、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153、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154、君子以至世之理以治事,守一而坚定不移,是以有恒。即处危难震撼之际,亦不有所移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这种持恒一之节操而不变的最佳阐释。

  155、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156、习惯形成性格,性格支配言行,言行决定命运。

  157、男孩子长大了,就想离开家,女孩子长大了,就想建个家。

  158、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论谈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愚痴

  159、在不知足的人那里,幸福也会变成痛苦。

  160、步入社会,第一件事就要学会吃亏。

  161、忍是成功之母,怒是失败之源。

  162、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163、有人群的地方,要看住自己的嘴,自己独处的时候,要看住自己的心。

  164、善良的人,就不晓得怨恨人,:没有私心的人,也不懂得发脾气。

  165、不应该占的便宜而硬要去占,这是亏本:能占的便宜而不去占,这是存款。

  166、善念是人们一切安乐的因缘。

  167、要懂得收心,不要让心随着外境跑,否则不但累,而且也很危险。

  168、因为你不是金钱,所以你就没有必要去讨好每个人的喜欢。

  169、知错改错。就是自己在救自己。

  170、痛苦和不幸在等待着那些失去了良心而不知道着急的人。

  171、不要轻易的给人下定结论,因为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172、我们常常会原谅那些使我们讨厌的人,却不能原谅那些讨厌我们的人。

  173、女人的嫉妒大多与容貌、衣着和财产有关:男人的嫉妒大多与才能有关、力量和职位有关。

  174、固执就是愚蠢,愚蠢会败坏一切事情。

  175、人最喜欢相信的,是自己,最容易欺骗的,也是自己。

  176、你能舍弃一切,你就是一切的主人,你不能舍弃一切,那么你就是一切的奴隶。

  177、随顺自己的烦恼,就是任由命运对自己的宰割。

  178、自我折磨比任何外来的伤害都要痛苦,因为它一分一秒也不肯停歇。

  179、帮助了别人还有求回报的念头,那就如同实景交易,毫无美德可言。

  180、夫妻之争,永远没有胜利者,永远是两败俱伤。

  181、心无所贪,何必奉承,心无邪念,何必恐惧。

  182、贪欲就像洪水猛兽,会使你原本聪明的头脑变得昏庸,原本善良的心肠变得凶残,原本患难与共的朋友变成敌人,甚至兄弟反目,父子为仇,最后会把你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坏掉。

  183、有些人屡屡上当受骗,不是他不知道那是陷阱,而是应为他忍受不了那占便宜的驱使和诱惑。

  184、欺凌弱者,是件很丢人的事。

  185、痛苦产生于执着,执着产长生于不平等,不平等产生于分别。所以,人只要还有是非好坏高下的分别心,痛苦就不会停止。

  186、遇事能忍,便是占了个大便宜。

  187、恶念不生,祸殃自然就会远离。

  188、吹捧也能杀人,而且还能让死者至死不觉。

  189、逝去的爱情都是假的,所以应该歌唱,而不是哭泣。

  190、当你心中升起烦恼的时候,首先受到伤害的是你自己。

  191、当你嫉妒甚或仇视别人的时候,你已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对方了。

  192、能够认识自己的缺点,叫做觉悟,能够改正自己的缺点,叫做智慧。

易经的名言6

  1、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2、君子法上天刚健、运转不息之象,而自强不息,进德修业,永不停止!

  3、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4、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5、人之所助者,信也。

  6、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7、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8、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9、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10、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11、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1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4、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15、吉人之词寡,躁人之词多。

  16、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17、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18、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19、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乾坤。

  2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香如兰。

  2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22、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23、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24、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25、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26、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2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2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9、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30、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3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2、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

  33、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34、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35、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36、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8、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39、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40、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41、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42、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43、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44、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45、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46、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47、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48、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49、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50、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51、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52、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53、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54、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5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5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57、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58、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59、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易经的名言7

  1、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2、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3、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4、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5、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6、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7、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8、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9、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10、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11、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13、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14、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15、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16、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1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9、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20、慢藏诲盗,治容诲淫。

  21、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2、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2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4、《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5、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26、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27、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28、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29、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30、君子以作事谋始。

  31、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32、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3、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迹,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34、损而不已必益。益而不已必决。

  35、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36、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37、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38、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39、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40、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41、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42、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4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44、能经众正,可以王矣。

  45、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4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7、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48、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49、君子以懿文德。

  50、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51、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52、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53、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5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55、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56、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57、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58、不恒其德,或承其羞。

  59、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易经的名言8

  一、关于认识论的句子

  1. 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译文】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

  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2. 不知常,妄作凶。

  【译文】不认识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盲目乱干、胡作非为,就会出现凶险。

  3.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因为大道废弃了,才提倡(有了)“仁义”。聪明智慧(逐权夺利、投机取巧的心机)出现了,

  有了狡诈和虚伪。家庭六亲之间不和睦了,才需要推崇孝慈。国家昏乱了,才出现贞节、忠诚之臣。

  4.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译文】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5.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译文】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6.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译文】踮起脚尖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跃起大步想要快走,反而行走不快。

  7.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轻举就会失去自身存在的根本,狂躁妄为就会失去主控的权能。

  8. 物壮则老。

  【译文】事物强壮了就趋于老化。

  9.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10.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译文】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

  11. 固至誉无誉。

  【译文】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

  12.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看得见的有形质产生于看不见的无形质。

  13.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译文】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交冲下而成新的和谐体。

  14.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

  1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空虚,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

  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枉屈,最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不停地动作可以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1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译文】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

  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

  17.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

  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18.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

  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

  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19.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译文】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

  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20. 祸莫大于轻敌。

  【译文】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

  21.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

  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22.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译文】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

  23.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译文】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供奉给

  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

  二、关于人生观的句子

  1. 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不恃己能、不居功。由于不居功,所以其功劳不会失去。

  2.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把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性命。不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无私?反而可以

  更好地成就他自己。

  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译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

  4.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善的人的所作所为正因为不争,所以没有过时。

  5.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金玉满堂,谁能守藏?富贵而骄横,自埋祸殃。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6.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译文】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

  7.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译文】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把宠辱这样的大患看得和自身生命一样重要。

  8.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正因为他不自满,所以能去故更新。

  9.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保持纯朴的本性,减少私心杂欲。

  10.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因为他不执着于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把他作为对立面而与他争。

  11.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译文】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师范;不善人,又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12. 知其雄,守其雌。

  【译文】虽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于雌柔取态而处事。

  1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译文】了解别人叫做明智,能认识自己才是聪明。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者。知道满

  足就是富有,坚持力行就是有志。

  14.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而之。

  【译文】上士听了传道言谈,勤勉行证;中士听了传道言谈,似有所动,但终无所得;下士听了传道言谈,

  大加嘲笑。

  15.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译文】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16.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17.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译文】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

  杂的事,终身都不可救治。

  18.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译文】善于建立自身道德的人不会动摇,善于秉持自身道德的人不会丧失信心。

  19.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译文】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

  20.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译文】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只有总想表现自己、欲示己能的人,才夸夸其谈,而这种人才是“不知”

  之人。

  21.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译文】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

  前面。

  22.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译文】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

  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

  23.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

  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24.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译文】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

  25.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因此,圣人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什么并不居功自矜,他不愿意使自己显得过分突出。

  26.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27.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

  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

  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三、关于政治主张的句子

  1.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以“无为”的方式治理政事,就没有不天下太平的。

  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译文】天地无所谓仁爱之心,把万物都当作"刍狗"来看待;圣人也不执求仁爱之心,把百姓也当作"刍狗

  "来看待。

  3.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政令越是繁多,越是行不通、失败的越快,不如持守虚静。

  4. 悠兮,其贵言。

  【译文】最好的统治者是悠闲的,他很少发号施令。

  5. 希言自然。

  【译文】少发圣言号令扰民,就可以任运自然。

  6.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

  【译文】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妄执,所以不会被抛弃。

  7.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译文】治理天下就要立制度而定名分,名分既已有了,就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危

  险。

  8.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译文】想要收束它,必须暂且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想要废黜它,必须暂且兴举它;

  想要执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

  9. 治大国,若烹小鲜。

  【译文】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那样,不要经常翻弄。

  10. 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交也。

  【译文】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

  11. 是以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

  【译文】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

  们的后面。

  12.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13.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译文】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1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译文】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

易经的名言9

  第 1 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第 2 章 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 4 章 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第 5 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 7 章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 8 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第 9 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 10 章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 11 章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 14 章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第 17 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第 18 章 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 22 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 23 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 29 章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第 30 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第 31 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 32 章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第 33 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 36 章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 38 章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第 39 章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

  第 40 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 42 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第 43 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第 44 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 46 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 48 章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 49 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第 51 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 55 章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第 56 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 57 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第 58 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 60 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 63 章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 64 章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第 66 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 68 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 71 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第 73 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 75 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第 76 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第 78 章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第 79 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 80 章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 81 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易经的名言10

  1、习惯形成性格,性格支配言行,言行决定命运。

  2、男孩子长大了,就想离开家,女孩子长大了,就想建个家。

  3、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论谈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愚痴

  4、在不知足的人那里,幸福也会变成痛苦。

  5、步入社会,第一件事就要学会吃亏。

  6、忍是成功之母,怒是失败之源。

  7、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8、有人群的地方,要看住自己的嘴,自己独处的时候,要看住自己的心。

  9、善良的人,就不晓得怨恨人,:没有私心的人,也不懂得发脾气。

  10、不应该占的便宜而硬要去占,这是亏本:能占的便宜而不去占,这是存款。

  11、善念是人们一切安乐的因缘。

  12、要懂得收心,不要让心随着外境跑,否则不但累,而且也很危险。

  13、因为你不是金钱,所以你就没有必要去讨好每个人的喜欢。

  14、知错改错。就是自己在救自己。

  15、痛苦和不幸在等待着那些失去了良心而不知道着急的人。

  16、不要轻易的给人下定结论,因为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17、我们常常会原谅那些使我们讨厌的人,却不能原谅那些讨厌我们的人。

  18、女人的嫉妒大多与容貌、衣着和财产有关:男人的嫉妒大多与才能有关、力量和职位有关。

  19、固执就是愚蠢,愚蠢会败坏一切事情。

  20、人最喜欢 相信的,是自己,最容易欺骗的,也是自己。

  21、你能舍弃一切,你就是一切的主人,你不能舍弃一切,那么你就是一切的奴隶。

  22、随顺自己的烦恼,就是任由命运对自己的宰割。

  23、自我折磨比任何外来的伤害都要痛苦,因为它一分一秒也不肯停歇。

  24、帮助了别人还有求回报的念头,那就如同实景交易,毫无美德可言。

  25、夫妻之争,永远没有胜利者,永远是两败俱伤。

  27、心无所贪,何必奉承,心无邪念,何必恐惧。

  28、贪欲就像洪水猛兽,会使你原本聪明的头脑变得昏庸,原本善良的心肠变得凶残,原本患难与共的.朋友变成敌人,甚至兄弟反目,父子为仇,最后会把你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坏掉。

  29、有些人屡屡上当受骗,不是他不知道那是陷阱,而是应为他忍受不了那占便宜的驱使和诱惑。

  30、欺凌弱者,是件很丢人的事。

  31、痛苦产生于执着,执着产长生于不平等,不平等产生于分别。所以,人只要还有是非好坏高下的分别心,痛苦就不会停止。

  32、遇事能忍,便是占了个大便宜。

  33、恶念不生,祸殃自然就会远离。

  34、吹捧也能杀人,而且还能让死者至死不觉。

  35、逝去的爱情都是假的,所以应该歌唱,而不是哭泣。

  36、当你心中升起烦恼的时候,首先受到伤害的是你自己。

  37、当你嫉妒甚或仇视别人的时候,你已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对方了。

  38、能够认识自己的缺点,叫做觉悟,能够改正自己的缺点,叫做智慧。

易经的名言11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

  3、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乾·彖》

  4、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乾·文言》

  5、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坤·文言》

  6、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象》

  7、天地感而万物生,圣人感而天下知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咸·》

  8、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象》

  9、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彖》

  10、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信息,而况于人乎?《丰·彖》

  11、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既济·象》

  12、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

  1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系辞上》 14、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大盛,生生之谓易。《系辞上》

  14、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大盛,生生之谓易。《系辞上》

  15、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而应之,况其迩者乎。出其不善,千里之外而为之,况其迩者乎。《系辞上》

  16.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如臭如兰。《系辞上》

  17.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化而载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谓之事业《系辞上》

  1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

  19.天地(绕丝)因(绕丝)温,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

  20.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于灭身。《系辞下》

  21.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系辞下》

  22.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系辞下》

  23.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说卦》

  24.和顺于道理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

  25.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说卦》

  26.一些八卦不会读的读音:屯卦、小畜卦、否(pi)卦、噬嗑(shi he)、贲卦、,巽卦、彖卦(tuan)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巽卦)

  “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震卦)

  “善如水,君子以作事谋始”(坎卦)

  “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离卦)

  “步泽履,君子以辨民安志”(兑卦)

  “艮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艮卦)

易经的名言12

  1、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3、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4、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5、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6、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7、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8、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9、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10、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11、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12、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13、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14、《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5、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6、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17、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8、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19、人之所助者,信也。

  20、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1、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22、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23、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24、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25、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26、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27、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28、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29、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30、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1、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3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34、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3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36、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

  37、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38、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39、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40、君子于信,义不食也。

  41、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42、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43、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44、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45、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46、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47、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48、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49、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50、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5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5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53、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54、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55、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56、一阴一阳之谓道。

  57、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易经的名言13

  一、大喜易失言:

  言多必失,特别是在高兴的时候,其实那时的心态是善而良性的,因为希望倾诉,所以不吐不快;因为希望分享,所以广而告之。但是,心可以亢奋,话仍要沉稳。因为,说出去的话,再也不能收回。

  二、大怒易失礼:

  这一条比较常见,一旦怒从心头起,恐怕下一步很多都会诉诸肢体动作,遑论礼节?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从源头解决:制怒!

  三、大惊易失态:

  如同曹刘论天下英雄刘备惊掉了筷子一样,大德刘备尚且如此,常人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很难。如何面对大惊而不失态?我的理解就是让心时刻保持安住。

  四、大哀易失颜:

  这里的颜,我想不光是指颜容、仪态,更多的是指精神状态。也就是说,面对种种哀伤甚至哀痛,在宣泄过心底的苦与恸之后,需要节制,需要顺变,需要向前,别让颓废从此左右自己。

  五、大乐易失察:

  跟大喜易失言有近似之处。在高兴的时候,往往觉得一切都是可心的、悦目的,而就在此时,分辨的功能往往会被削弱,思考的逻辑往往会被淡化。于是,失察也就乘虚而入了。

  六、大惧易失节:

  恐惧或诱惑(诱惑与恐惧往往是一体的)之下,意志不坚的人会失去原则与底线。此时,真正的猛士会抬头、直面,真正的勇士会坚定、坚持。

  七、大思易失爱:

  想法不要瞻前顾后,思虑不要过于繁复,全心付出,爱就爱了。

  八、大醉易失德:

  所谓大醉易失德,无非反映在言语与行为,大醉之时,其言往往会多妄语、绮语,其行往往会多出格、差池。自己觉得是一时之为甚至完全不记得,但不排除别人会暗记于心,并以此来做出判断。所以,小酒怡情是最好的,大酒不光伤身,更易失德。但有种情况我觉得不在此列,就是酒后知己的`真心,因为那只限于对话的双方,对他人是无害的。

  九、大话易失信:

  不轻诺,诺必果,一言九鼎,言出即行。拍胸脯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心量与能量。

  十、大欲易失命:

  这跟老话讲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点近似,为什么失命?因为把“欲”视为了生命的根本与全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欲”从来是求而不得的,只有靠善信的发心与不问收获的耕耘。

易经的名言14

  1、凡是要好,须问三老。《增广贤文》

  2、人有善愿,天必佑之。《增广贤文》

  3、少实胜虚,巧不如拙。《增广贤文》

  4、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增广贤文》

  5、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增广贤文》

  6、快里须斟酌,耽误莫迟春。《增广贤文》

  7、头纳地,添灯火,照的他慈悲我。《汤显祖》

  8、春风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颜变白头。《于谦》

  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10、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

  1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12、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

  13、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增广贤文》

  14、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增广贤文》

  15、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增广贤文》

  16、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增广贤文》

  17、血气盛,则克治难。欲养心者,先治其气。《曾国藩》

  18、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19、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不尽者,天下之书。《曾国藩》

  20、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

  21、在我的力量还不足的`时候,我就得忍让,违心的忍让!《成吉思汗》

  22、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

  23、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2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易经》

  25、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愿与将军会猎于吴!《罗贯中》

  2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2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9、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30、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3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3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3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3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35、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3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3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38、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3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4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

  4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42、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4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4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4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4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47、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4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5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5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5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5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5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5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57、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58、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5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6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6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6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66、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67、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6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9、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7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7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7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73、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7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5、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7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7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7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7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8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8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8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83、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84、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8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8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8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8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9、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90、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9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9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93、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9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95、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9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9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98、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9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10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10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10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0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0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10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10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09、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11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1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1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1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14、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

  11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16、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11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18、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11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0、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12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2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2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24、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12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126、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127、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128、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129、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130、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131、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32、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13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34、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135、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136、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137、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

  13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3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14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14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14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14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14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14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4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14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14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50、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15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15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5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

  15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15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

  15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易经的名言15

  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2、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3、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4、《君子以立不易方。》译文如下:

  5、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6、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7、立者,止于一而不移也。方者,至正之理也。

  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9、大怒易失礼这一条比较常见,一旦怒从心头起,恐怕下一步很多都会诉诸肢体动作,遑论礼节?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从源头解决:制怒!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1、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易经想,不妄求

  12、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3、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14、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15、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16、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17、(恒彖)

  18、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一《荀子·劝学》

  1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20、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1、人之所助者,信也。

  2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一-《荀子·劝学》

  23、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24、大喜易失言言多必失,特别是在高兴的时候,其实那时的'心态是善而良性的,因为希望倾诉,所以不吐不快;因为希望分享,所以广而告之。但是,心可以亢奋,话仍要沉稳。因为,说出去的话,再也不能收回。

  25、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

  26、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7、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

  28、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9、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30、3.大惊易失态如同曹刘论天下英雄刘备惊掉了筷子一样,大德刘备尚且如此,常人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很难。如何面对大惊而不失态?我的理解就是让心时刻保持安住。

  31、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出自:《荀子·劝学》声音即使再小也不会听不到,行为即使再隐蔽也不会不表现出来。——《荀子·劝学》

  3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3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34、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35、若是孔子说的应该是:立天之道曰阴曰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不测谓之神。

  36、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3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38、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39、若是说易经中本来的句子则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0、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乾·彖》

  4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

  42、《君子以立不易方。》出自:《易经》名言名句

  4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44、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4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6、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4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

  48、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49、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乾·文言》

  50、君子立身处世,不论遭遇任何事变,都绝对不会改变操守。

  5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52、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53、大哀易失颜这里的颜,我想不光是指颜容、仪态,更多的是指精神状态。

  54、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55、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56、君子以至世之理以治事,守一而坚定不移,是以有恒。即处危难震撼之际,亦不有所移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这种持恒一之节操而不变的最佳阐释。

  57、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易经的名言】相关文章:

易经的名言02-23

易经学习心得11-22

生活不容易经典句子(精选270句)03-15

生活不容易经典句子220句11-07

父爱名言经典名言08-30

曹操名言,曹操的名言11-27

易经读书心得体会04-05

经典名言05-07

经典的名言11-27

毕淑敏名言名句 毕淑敏名言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