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小屋散文

时间:2022-10-07 02:18:01 短篇散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婆婆的小屋散文

  周五

婆婆的小屋散文

  “妈妈,我写完作业可以去奶奶家吗?”

  周六

  “妈妈,我练完字可以去奶奶那儿玩吗?”

  周日

  “妈妈,我弹完琴可以去看奶奶吗?”

  节假日

  ……

  女儿有空没空总嚷着往奶奶家跑,似乎那里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而她就是一枚小磁石,对她如此具有引力。

  其实婆婆的家并不大,只是一个小小屋,可在女儿眼里,它却别有一番魔力。

  婆婆的小屋只是小区配给他们的一间门卫室,分别带有一间厨房和卫生间,大约三十几平米的样子。自从婆婆从老家过来把女儿看到一岁后,她们就一直住在这里,在小区里看看门,打扫打扫卫生,倒也自得其乐。婆婆说住在一起多有不便,大家都拘束,不如分开住,走亲戚般热络。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布艺沙发,沙发对面靠墙是一个柜子,柜子上放着一台电视,挨着电视柜往里的墙边是一张吃饭的桌子,桌子下面摆满了,孩子爷爷捡来然后改制的小板凳。再往里走是一个白底儿蓝花的素净布帘子,把整间屋子隔成两部分:客厅兼餐厅和卧室。再往里走左边是厨房,右边就是卫生间了。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婆婆和公公都是勤劳的人,家里永远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狭小简陋的屋子,却也总让人倍感温馨舒适。

  记忆中,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去婆婆家。我忙着时,婆婆接女儿自是不用说,有时候,我得空接女儿放学,也会拐到婆婆家。吃完晚饭,女儿便和门口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玩捉迷藏。屋里屋外到处飘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女儿上学后,课业负担沉重起来,渐渐去得少了,但一到周末或节假日,她还是习惯性往奶奶家跑。婆婆一得空也会请我们吃饭,每当这时,就是女儿最开心的时候了。孩子姑姑一家,幺妈一家,我们一大家人便在婆婆家齐聚一堂。婆婆会做好满桌佳肴,还不让我们帮忙,六十多岁的人了,你还没进厨房,便打架似的把你往外推,说什么厨房太小,多个人就转不开身,影响干活。还说什么我现在能干,让我闲着浑身不舒服,多活动活动对身体也有好处,等以后我干不了了,你们就多干些,把现在的都补回来,到时候可不许有怨言偷懒。婆婆笑着说得很轻松,听得人却多少有些心酸。对婆婆这样手脚勤快的人而言,不能干了,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婆婆自小左手中指残疾,但干活很是麻利,就是十一点家里来了客人,她也能乒乒乓乓地整一桌子菜,十二点准时开饭,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连汤也细心准备得恰到好处。更不要说平常了,婆婆做菜最绝的便是鱼,无论什么样的食材,新鲜的、腌制的、干腊的,都一样做得让人叫绝,吃的人个个叫好。每次餐桌上,最早消灭光的就是鱼。

  一直到摆桌子吃饭了,婆婆才允许我们一起张罗,摆碗筷的摆碗筷,端菜的端菜,盛汤的盛汤,还有准备酒水的,一家人其乐融融又井然有序。然后围坐一起,男人们喝酒、唠唠工作和收获。我们女人大多是饮料和啤酒,偶尔心情好或是重要节日也喝红酒。席间男人热闹,女人也不输了去,家长里短、美食养生……反正都是女人的话题。最有趣的当数婆婆了,每当她老人家从厨房忙碌了出来,都是又累又渴,嚷嚷着来瓶啤酒,豪爽处,对瓶就饮,一气就干,从不扭捏。每次喝到兴起,孩子爷爷或爸爸就给婆婆斟酒,婆婆总是嚷嚷着,喝醉了晚上就不能做饭了啊!结果每次似乎都没醉,晚上照样麻利地做好一桌菜。女儿经常打趣她,奶奶喝酒就跟我坐车一样,心情好就不晕,奶奶心情好,就喝不醉。

  偶有邻居经过,看到这一幕,也会进来坐会儿或在门口看看,羡慕地说:“看这幸福的一大家子!”

  有时候吃完饭,我在门口站着,便有相熟的邻居上来打趣:“又来婆婆家蹭饭啊!你婆婆啊,真不错,媳妇来了,待客似的做一大桌子菜。”我一点儿也不觉尴尬,在婆婆家总感觉一种家的自在和温暖,总是自豪地笑着回道:“我婆婆手艺好,做的饭好吃呢。”每当这时,机灵俏皮的女儿总跑出来极力纠正:“不许叫‘婆婆’,要叫妈妈!”大家便会笑作一团。我故意用手指戳她的头:“当着你奶奶当然叫妈,这不是当着人一时区分吗?”婆婆闻声从屋里走出来,大笑着说:“婆婆也是妈,咋叫都成!”邻居继续打趣,“你这样惯着,明儿孩子们吃顺嘴儿了,赖在这不走了,看你咋办?”婆婆笑得更是爽朗:“我巴不得,俗话说,难得老来儿女膝边绕啊!”

  其实,婆婆的小屋最热闹的时候是过年。每逢春节,婆婆的四个儿女便一个不落地飞回这个小小的巢。我们当地有个习俗,过年过年,有钱没钱,过个团圆。每逢这时也是婆婆最忙碌的时候,当然也最开心。一大早起来,忙碌得如只旋转的陀螺,鸡鸭鱼肉样样俱全,一应卤菜、炸菜,各种吃食,丰富多彩。每逢除夕,婆婆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了,也管不了我们了。摘菜、洗碗、扫地、贴对联、燃鞭炮……一应活计,各有分工,各有所司。年夜饭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得最温馨幸福又难忘的一顿饭。难得有闲如此轻松,卸下一年来的满身疲惫烟火,儿女为父母祈福,兄弟姐妹互相关心扶助,孩子们童真无邪,声声爆竹彰显着他们的喜悦,鞭炮烟花中氤氲弥散着天伦之乐的气息,越来越浓。

  还记得去年除夕的中午,门口来了一个送财神的老人,看上去年近六十,穿着打扮倒是干净整齐,在婆婆的小区里送了一圈财神后,转到门口来,看见我们家在摆碗筷,出人意料地从包里掏出一只瓷碗,眼皮耷拉着,没有一点神采,虚弱地说:“可以给点儿吃的吗?转了一上午饿了。”公公说:“我家老二还没到家,现在不能开饭……”婆婆赶紧把公公拉到一边,接过碗说:“大兄弟,你在门口坐会儿,我去给你盛哈!”等婆婆盛来,他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会儿额头就沁出了汗,看来真是饿了。“老人家,除夕还出来送财神,你儿女呢,不回来过年啊?”门口的邻居不知谁好心地问了一句。老人一顿,并不答,只是吃饭的动作明显慢了下去。过了一会儿,老人居然呜咽起来,门口的邻居们都惊讶地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猜测老人有没有儿女,儿女们都在干啥,远不远……突然,老人嚎啕大哭起来,任是人怎么劝说也止不住。后来婆婆给他拿来毛巾揩眼泪,他仍是不说话,只是流着泪走了。婆婆和邻居们唏嘘感叹,什么都是身外物,唯有一家人和和美美、平平安安地在一起,才最重要。家大家小又何妨?

  说起勤俭持家,内外和睦,婆婆可真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当初太奶奶先走之后,太爷爷曾因摔断了大腿在这小屋里住过,直到下世,婆婆好菜软饭,端屎倒尿地伺候,从无怨言,邻里左右从没见婆婆对太爷爷有所不尊。

  不仅尊老敬老,婆婆对晚辈也一样关爱体恤,从不加以苛责。小小的屋子里,不管儿子媳妇,女儿女婿,或是孩子们来了,她能给你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温暖舒适。 即便只是一个小屋,也能让你找到停泊的归宿感。结婚十几年,从没和婆婆红过脸,拌过嘴,婆婆也从不会让你觉得你是嫁到这里来,而是回自己家一样自然。

  我还曾听到有人偷偷对婆婆说,你家大媳妇没脾气,是个好媳妇,没得说。老二媳妇差了点,说话难听,脾气不好。婆婆笑着说,两个媳妇都好,各人各有优点,老大有文化,知书达理;老二家里一群哥哥,就一个女孩儿,娇养惯了,心直口快,说过了就算了,没有坏心眼儿。有时候,要是有邻里当着我们的面夸婆婆做得好,婆婆总是那句老话,两好搁一好。你瞧!她多通透!

  婆婆不仅在家里勤劳贤惠、婆媳和睦,在邻居里也有很好的人缘儿和口碑。做了好吃的,总是送给左邻右舍,或者从门口经过的大人小孩儿。谁带着孩子不方便了,顺手搭一把儿。有孩子渴了饿了,来点白开或者小零食。上了年纪的走累了,门口搬把椅子歇口气……一年四季,门里门外总是热热闹闹。夏季的夜晚,大家喜欢聚在门口扎堆儿乘凉,冬天里,也没人嫌弃屋子小,围个小炉子谈天说地。春秋这些温度适宜的日子更不用说,连小孩子也出来凑热闹,叫着闹着,一片欢快,似乎没谁嫌弃屋子的狭小简陋。尤其是冬天里,大家更是喜欢拢在婆婆的小屋里,热热闹闹,似有一种春天般温暖的气息。婆婆没事教教人给小孩子做冬衣,实在忙不过来的,婆婆抽空帮人做,从来分文不取。说邻里乡亲过日子,就是互相帮衬。婆婆还总是变戏法似的,拿出糖果、花生瓜子之类的吃食招待大人孩子。婆婆总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现在谁家也不缺吃少穿,人家来你这里,就是图个热闹,讲份感情。”

  我们也曾有过给婆婆买房的打算,也曾相中了一百平的半新二手房,价格都谈妥了,后来又因为一些原因没买下来。再后来,房价飞涨,一直也没遇到合适的,给婆婆买房也成了我们家的一块心结。但婆婆却看得很开:“有个地儿住就成,好歹离你们兄弟姊妹几个都近,我和你爸也不用整天牵谁挂谁,一家人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比啥都强。你们也别瞎折腾了!”就此,买房暂告一段落。

  女儿还曾豪气冲天地安慰她奶奶,等我长大了,我买栋别墅,你爱住哪间住哪间,成不成啊,奶奶?说得一家人前仰后合,女儿憋着小红脸,捏着小粉拳:“别瞧不起我!”婆婆搂着女儿说:“都不用瞎折腾了,我等着我大孙女的别墅呢!”从此,女儿的存钱罐多了一项使命,攒钱给奶奶买地板。

  其实,我们也知道,老两口特别希望能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日说好房子就要付款了,老两口欢天喜地地去看房。因为房主是一位故人,自己又走得远,家具物什一概不要,多年前她家的装修算是很精致的,所以老人很是满意。东摸摸,西看看,一会儿咂咂嘴,一会儿咋咋舌,活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尤其是屋里的摆设,老人轻拿轻放,用鸡毛掸子轻轻拭去沾染的微尘,又用绣花的洁白床单罩住沙发和床,甚至连电视机和冰箱、空调都安排的妥妥贴贴。像是刚刚出门一趟回来,细心照顾自己居住了多年的老家。两位老人还兴致勃勃地盘算着,怎样把房租赁出去,一年有多少进账,婆婆还郑重其事地告诫儿女们:“这点儿钱是我和你爸的,你们谁也不许惦记。”买房事件流产后,想必两个老人几多黯然,但还反过来安慰我们,想来只是不想给挣扎着生活在城市的儿女增加负担。

  电视上有一句经典广告词:父母在,家就在。我想,婆婆大概就是身有一种魔力,让这间小屋常常充满温馨快乐的感觉,把兄弟姐妹几个磁石般紧紧团结在一起。

  古代名士周敦颐曾有一篇文章叫《陋室铭》,他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想,婆婆的小屋也可题匾:斯室不陋,唯吾情馨。

【婆婆的小屋散文】相关文章:

我的小屋的散文10-06

宁静的小屋散文10-05

我的婆婆的散文10-06

苦苦婆婆丁散文10-06

婆婆也是妈的散文10-06

我的公公婆婆散文10-06

我爱婆婆散文欣赏10-09

婆婆一直在我心散文10-06

公公婆婆,我的父亲母亲散文10-06

小屋的作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