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文

时间:2022-06-06 18:01:40 短篇散文 投诉 投稿

关于散文作文集合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散文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散文作文集合七篇

散文作文 篇1

  认识林清玄是在高一看了一本《紫色菩提》,才了解到他的。觉得我和他的一些观点很相似。这次看到推荐书目有他的书,就果断买了。

  先介绍一下林清玄吧,他的文风多多少少也会和他的一些经历有关。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之后一发不可收,走上了文学之路。到30岁时,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的文学大奖。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90年代最畅销的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同时创作“现代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林清玄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作家”之一。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少年游,金色印象,佛鼓,收录了一些比较著名的文章,《温一壶月光下酒》、《白雪少年》、《在梦的远方》《红心番薯》、《光之四书》等。这本书和我之前看到的那本感觉差不多,都会让人觉得他的散文写的淡淡的,很随意,有一丝禅意,但又有深厚的底蕴。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静下心来读一篇文章是很少的,但他的文章就能让你静下心来,慢慢品读。读他的文章就像品茶一下,越品越有味道。读《林清玄散文精选》会让我们看清很多事情,会让我们变得坦然。他的文字有种淡淡的味道,会让人学会感恩,让人变得善良。甚至能和他一起进入那富有禅意的世界。

  他的散文独树一帜,很有风格,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加入他的一些思考。可能是因为他32岁进入佛门,被一些佛学的理念净化了思想,所以他在文章中总是能够让人看到一个最真实的他,他的文风清新质朴,常常从小处着手,生活的点滴,由小见大。他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一些小故事和所看到的一些感慨。充满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也能看出他对人生的深深感悟。他在写文章的是在提升自己禅的境界,也是在净化读者的心灵,让读文章的人脱掉已经被社会腐蚀得血

  肉模糊的躯壳,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内心,听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进入到不被外界所污染的内心世界。以他的散文净化自己的心灵,让读者的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

  有人评论他的散文是质朴、清新、真纯的,悲悯情怀是他散文的精神特质,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他的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禅理散文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照耀人类被物质文化笼罩下逐渐蒙蔽的心灵。

  他把一些经典的散文放进这本书,应该不是为了随便出本书,弄到一点稿费,他只是想用这本书来和我们谈心,就像书里面所说的:“这本书可以说是某种自传,就像某一个夜里,我们促膝而谈,我向你说了自己人生的故事,说给知心的朋友听,也不隐藏!”他想和我们说说他的经历,想法,聊聊他理解的禅意……看完这本书,会觉得自己比之前看淡了一些东西,虽然在我们这个年龄,还不能太过淡然,我们需要热血,青春,去为以后的生活,梦想奋斗,但,这份淡然可以放在心里,认识到钱财,名利并不是一切,看淡一些,想想最初的梦想,不要离这条轨道越来越远。

  这本书,我还会再读,当我心情烦躁的时候,我就会去读一遍她,让我静下来,暂时脱离那个烦躁的我,听听我内心的声音,让我变得平静,变得淡然一点。

散文作文 篇2

  有人说,一本书是作家的魂,又有人说一本书是作家的心,而作家和灵魂,用心走出来的作品肯定也是独一无二的,用作家的灵魂写出来的诗,才算得上是好诗。虽然我写出来的诗不够优雅,但我想,只有用心写出来的诗才是最好的诗。冰心奶奶写的呢?冰心写出来的诗是够动人心弦,我深深爱上了冰心奶奶的诗。

  读冰心奶奶的一首诗,就会让我开心无比,有时也会悲伤无比。因为冰心奶奶的`诗中有灵魂,好像有心声。冰心奶奶的诗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正如《再别康桥》中的这句话,我仿佛漫步在书海上,但我却喜欢这一丝漫步的乐观。我的诗,冰心奶奶的诗,永远在我的心中漫游。永远在我的心中游荡,从不曾离开,我喜欢她的凄美。

  诗,是用来描绘诗人的心声和显示自己主见的表达,对母亲的爱之深,情之切,使我永不能忘。冰心是希望的象征,冰心的诗柔中带刚,每一首诗都凝聚着精华,每一句话都表达深刻的道理,我最喜欢冰心的《繁星·春水》突出了对母亲的眷恋和依依不舍,在文中多处写冰心奶奶对母亲的爱和赞扬母亲对自己的爱。母亲对于冰心奶奶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而是很熟悉,对母亲,冰心奶奶是有很多的爱,而且从文中读出冰心奶奶常说母亲的对自己的爱,赞扬母亲的伟大无私。

  冰心奶奶的心中,母亲是她心中的红莲。在冰心的诗中写过母亲是帮助儿女的遮风挡雨的大树或房屋,母亲是儿女身边的帮手,对母亲有无限的爱和恋恋不会。

  母亲在我心中是一个美丽的象征,在我心中,我对母亲也充满了无限的爱。

散文作文 篇3

  那年,我十八

  十八岁那年,我以为我无所不能,两年之后的我,发觉原来我也有所不能。

  曾经年少轻狂,自以为是,总是觉得大人们说的那些事情很简单,但当自己真正去做时,才懂得,原来大人们说的是对的,是我自己太自傲。

  十八岁那年,经历了失去了亲人和恋人的悲伤,懂得了珍惜和放弃的真谛。

  在失去亲人的一霎那,突然明白了,就算那个人曾经再怎么一无是处,再怎么对你不理不顾,但当知道他不在的那一刻,所有的一些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你怎么也不会再见那个人了,见到的也只是一直静止的画面,脑中有的也只是那人曾经的好,他已经去到了另一个世界,从此你们就是天人两隔了,当再次想起他时也只能看看那张黑白的照片了,他永远也不会和你说一句话了,剩下的只是一个人的独白。我真的很想您,真的好想再听您说一次话,看您再一次微笑的脸庞,哪怕是您喝醉酒的样子,仅仅一次也好。

  还没有从失去亲人的悲伤中走去,你就又给我了一个大大的伤害。也许我们真的不适合吧!当时我们都还小,对待爱情都是那么的懵懂,我们只是在对的时间遇见了错的人吧?我始终不知道哪里不够好,让你不顾一切的远离我。经过时间慢慢地流逝,突然渐渐地明白了,就是彼此在一起,也始终不会走到一起的,我们有着太多的不同,当初的我们只是一个对爱情充满未知的渴望,一个是刚从失败爱情的走出,就这样我们遇到了彼此。现在我不在对你抱有任何的期望,只是希望彼此安好,从此各不相见,相忘于江湖。

  谁都有青春年少时的疯狂,只要自己对的起自己那颗心就够了。

  那样我十八,那年我无悔,那年我无怨,那年我很坚强,我没有被逆境打败,现在的我亦不会被这点困境难住。

  那年,我十八。

  那年去流浪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年我们18岁。当我怯生生地把三张百元大钞递进售票口的时候,满脸胡茬的售票员操着很浓的京腔问我们俩:“嘿,多大了你们?”

  “18岁。”我回答。

  我说的我们俩指的是我和耗子。

  耗子是我高中最好的朋友,我们在高考前五个月来到北京,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并画了平生最得意的一张油画。

  考完最后一场出来,耗子在美院的围墙边忐忑不安地问我:格子,你感觉我们能行吗?我长吁了一口气并回忆着考试的每一个细节,然后说没问题。耗子再没说话,抬头看着头顶上的阳光。明媚的光线从天空柔和地直打下来,经过树枝的时候被划得更加细密,在我们的头顶化作一片金黄,耗子的轮廓被光线分割得更加分明。

  大街上已经车水马龙,时过正午,天气开始变冷,我们呵着凉气由南往北奔跑在北京西站前面的过街天桥上,双肩包在背后一颠一颠地拍打着我们的屁股,脚下是穿梭着东西来往的汽车和行人。那时候我们脑子里满是西安,黄土高坡和白羊肚手巾,鲜艳的红头巾和豁亮亮的信天游。

  耗子说这次出门让我有一种感觉,他说我们好像在私奔。

  晚上,我们栖息在一个临街的小旅店里,隔窗可以看见对面的小吃摊,凉皮、羊肉泡、麻辣烫。这是我们理想中的旅店,不是太奢华但是干净温暖,敲敲墙壁就有服务员送来热水。想吃东西了,隔着窗户跟对面小摊打个招呼,笑容满面的摊主就会把包好的小吃递过来,收钱找零。在这样的天气里裹一条被子围坐在床上,聊聊天、看看电视甚至干坐着都是一种享受。

  第二天的'计划是登古城墙。

  经过一条狭窄的阶梯,我们登上了城墙。上面有个小广场,平坦开阔,头顶是蓝蓝的天。广场上有火炮、战车和一些攻城器具,都是后来仿造的。沿着城墙往前走,脚下青灰色的砖变得破碎斑驳,道路坑坑洼洼。风很大,太阳很快躲到云层里去了。我们插着兜溜着墙边儿走,看到墙根下立着一排一排的老式青砖瓦房,房顶用油毡、泥灰板搭盖着,房子之间搭了一些竿子,晾了红红绿绿的衣服。红砖房里的人以捡垃圾为生。我们停下来,坐到城墙的围子上,两脚伸到墙外——这是一个危险的姿势,因为只要一欠屁股或者后面有人轻轻一推,我们就会从十余米高的城墙上掉下去。

  耗子说他喜欢用这种姿势欣赏眼前这种破败的景象。站在城墙上看城墙根住在红砖房子里的人,他们生活得平淡而辛劳,但是有满满当当的幸福。晚上听听收音机里传来的微弱电波,在嗞啦嗞啦的噪音中睡去,梦里会有白天看见的漂亮姑娘,洁白无瑕,笑容甜美。耗子说就想这样过下去,也许等到有一天,红砖房里的人捡的垃圾快要堆到城墙的时候,我就会义无反顾地顺着垃圾滑下去,娶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住进红砖房里,过安稳平淡的日子。

  耗子还想继续说下去,这时候他的手机响了,我听见他电话里传来厚重的男中音……昨天就该考完了吧?

  嗯。

  今天去买票,明天就回来吧,我下午去车站接你。

  好吧。耗子犹豫了一下。

  耗子问我,格子,你说我们这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流浪?

  我想了想说,应该算吧,也许流浪需要的只是一种生活在别处的心态和感觉。

  耗子点燃了一支烟。他说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流浪,他喜欢陌生城市带给他的新鲜感和不为人知的某种快感,但是他现在已经开始想念爸爸妈妈了。他说其实他考中央美术学院是为了爸爸妈妈在收到通知书后那会心的一笑,他只想坐着不同的火车开往不同的城市,画下城市里或繁华或破败的种种景象。他说他在天安门前拍的那些照片是违心拍下来安慰爸爸妈妈的,他只想让爸爸妈妈感觉他是个很安分很正常的孩子,会像普通人一样在天安门大会堂前拍下照片拿回家摆在客厅显眼的地方,会按照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最终也会磨平了棱角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得很幸福。这样他们就能心安了。

  我们就这样,为了爱,一点一点简单地与现实讲和,向这个社会妥协,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东西。也许对于倔强的孩子来说,这是上帝让我们长大的最好最仁慈的方式。

  当天晚上,我们坐十点的火车回了家。凌晨四点,从出站口走出来的时候,耗子撮起嘴唇,打了一个响亮的口哨,哨声划破黎明前昏暗的夜空,传了很远。

  一个月后,我的生日,耗子托人带给我两张碟片,打开看时,第一张记录了我在西安的许多情节,原来耗子一直在偷空拍我而我一点也不知道。另一张耗子说是附赠的,就是我拍他唱着歌走在长安街上的那张。耗子还带了一封信给我,他说其实那天从出站口出来的时候,我就结束了我的上半场青春,我没有准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它的下半场,更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结束。

  他说格子你知道吗,我喜欢西安,是因为西安的风很大,可以吹断风筝的线,并且让断了线的风筝自由飞翔,不会坠落。

散文作文 篇4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规范了文字、度量衡和行车的轨道,并没有统一语言。明朱元璋担心官员语言不能上传下达,与百姓无法沟通,曾编纂《洪武正韵》颁发全国,但收效甚微。至清雍正年间才统一使用“官话”,也就大致为今天的“普通话”;当时清政府曾于方言较重的闽粤设立“正音书院”,以矫正方言给“官话”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全国“八大方言”体系中,福建省南靖县闽南话与客家话便占有其中两种。所以,闽南与客家方言区学生用方言作文的现象依然存在,便有其历史和地域的因素。

  在闽南方言山区,小学生直接翻译方言的作文尤为普遍。在一篇记人作文“我的 ”中,一位学习挺优秀的学生以“我的奶奶”为题作文。文章开篇即写道:“天气越来越冷了,奶奶仅穿一件薄薄的衬衣,冻死了。”如此开门见山点出主人翁悲惨结局,确出人意料,参阅老师无不为此精妙的谋篇布局赞叹不已。接着写父亲对奶奶如何不孝,整日整夜地,又使读者义愤填膺了一番。可到篇末忽然出现父亲“孝心犹存”,在大年夜给奶奶送来一套新棉衣——“奶奶终于笑了……”这就让人不了解了:奶奶不是刚刚“冻死”,这回怎么又“笑了”?一问,才知道学生用闽南方言作文,奶奶不是被“冻死”了,而是“冻得厉害”。

  诸如此类不规范语言表达方式,在小学生作文中不难发现。如“时间来不及了,我赶马上学去。”“鸡吃人很补。”“我家来了人客。”“她拦小鸭游泳。”等等。

  可见,如何矫正学生方言作文,已成闽南方言区语文老师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根据方言作文产生的原因及小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特点,笔者认真思考,细心考究,提出如下几点策略。

  首先,必须在闽南方言区大力推广普通话,只有做到“语同音”,才能确保“书同文”。

  闽南方言是学生产生方言作文的根本原因。鉴于闽南有其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文化,要在短期内推广普通话,不仅难度大且极不现实。但我们可以把这一工作,视为提高校园文化品位的一项重要工程。或者将师生是否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与交流,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考核的一项指标。

  其次,必须扩充学生的汉语言知识量,尤其是识字遣词造句和汉语语法这两方面。

  小学生之所以出现方言作文,很重要一个因素是学生文字语言量的贫乏,形成“欲表无词,欲抒无言”的干涸局面,当学生不能直抒胸意时,只好用“拼凑法”和“替代法”来表达。那么,“方言词汇”与“方言语法”就难免渗入其中,方言作文也就由此而形成。

  再次,必须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中不断丰富自己。

  学生直接经验多来自现实生活,在闽南方言和普通话之间,“菜花”和“花菜”;“鸡吃人”与“人吃鸡”是一组极明显的词汇与语法的`不同,教师要多引导、比较和区别,使学生明白其中的联系与表述的差异。而间接经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校内外、课内外多渠道的知识网络。所以,不妨鼓励学生“耳目并举,手脑齐用”,多听、多看、多读、多思考和练习。如此,既能充实学生的词汇;无意间掌握汉语语法;又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和创新作文题材。

  此外,要让学生掌握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与联系,并领会二者的适用范围。

  口头语言一般是与人交际时,对方能听得明白的通俗语言;而书面语言多以文字描述,书面形式直抒胸意。我们不反对口头语言在学生作文中出现,对一篇文章而言,口头语言往往能突出文章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前几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的《说事儿》为例:“……她这一剪,一万多只鸡都得了禽流感,第二天。”按一般表达方法,“第二天”应置于“一万多只鸡”的前面,但相声角本作者却将其安置于最后,显然是为了突出“黑土”(赵本山饰)这一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而在闽南方言区,学生往往将许多闽南方言以口头表达方式出现在作文里,这不仅不能更好地表现文章语言特色,反而弄巧成拙,使文章语句显得很不自然。如有学生这样描写:“快上课了,我吃饱饭,赶紧上学去……”这里的“吃饱饭”与“赶紧”显然就是方言口头表达方式。倘若将其改为:“快上课了,我吃完饭,连忙上学去……”如此,才能更自然,更合乎语境。

  由此可见,要矫正闽南边远农村学生方言作文的习惯,除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推广普通话外;还得依靠广大园丁,共同出谋献策,从多渠道,多方位,由浅入深,精心辅导,使广大方言区小学生能“语共音”,“书同文”,并逐步提高他们的汉语言表达能力。

散文作文 篇5

  理想是什么?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给我们带来希望;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指引我们方向;是灵活好动的小马达,在人生的道路上提供无穷动力。有人认为理想是虚幻的,有人认为理想是现实的。有些人的理想最终成为虚幻,而有些人的理想最终成为了现实。

  倘若你的理想远在一个你永远也无法到达的天边,那么它注定是虚幻的。还曾记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的道路上曾放下一个永远也无法抹去的污点——大跃进运动,当时人们的理想只有一个,那便是更快的发展,摆脱国家贫困的面貌。理想固然是好,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国情极为不符,因此,在当时的社会,这个理想是无法实现的,是虚幻的`。一代帝王秦始皇,想必是家喻户晓,但是在始皇老年时,不愿如此逝去,于是便追求长生不老,于是大肆地寻找炼丹居士为其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结果这个理想、这种追求自然是无法实现的。同样的还有康熙皇帝,到老年时,他的理想是“向上天再借五百年”像这样的远在天边的理想,终将成为虚幻。还有就是自古邪不胜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竟妄想统治整个世界,最后终将被反法西斯的正义的力量所打败,理想终将成为虚幻。像这种没有权衡力量就去追求的理想,大多数终将成为虚幻。

  若一个国家的理想与国情不符,与经济发展不适应;若一个人的理想与自然规律相违背;若一个组织的理想与自古以来的真理相对。那么他们的理想远在不可到达的天边,注定是虚幻的。

  自我定位,权衡力量,制定计划,努力向理想迈进,理想就在前方不远处,因此理想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现实。古代贤明君主李世明,在他继位之后,他根据国情和国家实力,制定正确的发展方案,重用贤人,最后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大唐开拓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牛顿、爱迪生在拥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的基础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理想不断迈进最终实现了他们的理想。比尔盖茨依据自身的极高的商业天赋,自我定位、努力向着自己的商业理想迈进,他的理想终成为现实。

  若一个国家权衡力量,追求与国情相适应的理想;若一个人能自我定位,去追求理想、并向理想迈进,那么他们的理想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现实。

  理想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全在于我们自身。倘若我们能够正确的自我定位、自我反省、自我努力,那么你的理想也许不再是虚幻,而是努力换来的现实。

散文作文 篇6

  到了春天,天气暖和了,母亲的哮踹病好起来,每天的咳嗽明显地少了,

  自己搬了一把躺椅,让她座在上面,到外边看看,花开了,园里的小鸡在鸡妈妈的带领下,到沙堆里刨食。母亲的脸色好了,偶尔也拿小米粒喂鸡。

  天暖洋洋,屋前的小溪里飘来一朵朵花爿,母亲吩咐自己们,山上的蕨菜可以采,菜园的地要翻,豆米菜煮鸡蛋,三月三一定要每人吃三个,图一年的吉利。

  春天到了,天气的变化也无常。晴得好好的天忽然下起雨,自己们赶紧把母亲抬到里屋。山里一下雨,就弥满了雾气,天下雨,地里事情不能做,自己们只好陪母亲说话,电视剧没有开始,自己们的话题依然是昨天的剧情,由电视剧自己们很自然地聊到张家长,李家短。末了,大家都准备中饭,忽然自己的手机响了,是二哥打来的',电话里告诉自己,寄来一万块钱,让自己们把老屋修砌一下,在外工作的几兄弟今年清明节回来,给父亲的坟立碑,二哥还特别关注,这次回来要把母亲接到城里治疗,自己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时候,她赶紧叫自己给二哥回话,说自己的病已经见好,不劳大家挂记,告诉二哥清明节回来一定要接几个亲房吃个饭,顺便把队里的合同签了,大家都等着种天麻发财!

  春天到了,农事催人,田里、地里,都要下种。母亲虽然不能够从事体力劳动,但是,她有时候柱着拐棍到地里亲自指导自己们,农事的经验靠的是积累,

  母亲在乡里劳动了一辈子,她离不开土地。二哥他们在二年前就决定,让自己和母亲搬到城里住,但是母亲坚持要在农村,而且要求二哥他们给村子里的人谋一些致富的路子,这就是自己的母亲,自己们精神上的春天,母亲经常说,城里有城里的好,但是城里离不开农村,这几年,城里人不是天天往乡里跑,吃乡里的东西,住乡里的房子,这二年在母亲的操持下,在农闲的时候,自己办了一个农家乐,城的表妹帮忙打理,生意还不错。

  自己们拥有春天,母亲便是自己们的春天。

散文作文 篇7

  几日后,我的主人抱着我,走向一辆在雪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的白色轿车。“上车吧!”那人温柔地将我抱上了车,放在柔软的粉色坐垫上,然后我就听见了轮胎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碾过的声音。我嘴里嚼着美味的火腿肉,思量着接下来的路途。

  夜色逐渐蔓延,天上的星星亮了一颗又一颗,像一盏盏月色的银光灯,我陶醉在这样的美景里,黑黑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到窗外,忽然发现,不知何时我竟然进入了传说中的都市。

  我所在的车旁边全都是高耸入云的大厦,霓虹灯点缀着夜景,前面是无穷无尽的车流,它们的`都有两只眼睛,散发着黄澄澄、白花花的光芒。好亮,好亮。

  我兴奋地叫出声来,两只小爪子支撑起身体。我从前听住在隔壁栅栏狗窝里的另一条狗说,只有小巧可人、出身高贵、智商极高的名犬才有机会进入五彩缤纷的城市里。没想到我也有这扬眉吐气的一日!

  我心中激动,又隐隐夹杂着苦涩,如同墙角小小的草尖。如果,妈妈爸爸,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在,就更好了。想到这里,我的心中,喜悦去了大半,平静下来。我撞了大运,碰到了好心人,妈妈说过,乡下的人养我们是为了看家护院,城里的人也只不过是施舍怜悯。所以我还是不要奢求太多。

  怀着这样卑微、思念、平静的心里,车子载着我和主人,穿过了繁华的街道、喧嚣的小区、拥堵的路口,终于停了下来。

  主人抱着我,进入电梯。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看着他打开了门,明亮的灯光射出来。

【散文作文】相关文章:

花香的散文02-13

印记散文02-15

优秀散文07-26

叩问散文07-11

小片散文07-11

补锅散文07-11

沉沦的散文07-11

小众散文07-11

收秋散文07-11

祈祷散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