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费恩蔓物理学讲义读书心得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书心得,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费恩蔓物理学讲义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费恩蔓物理学讲义读书心得1
物理学史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它研究的是物理学发生、发展的规律,说明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定律和理论体系的酝酿、产生和发展的辩证过程。它是一座知识财富的宝库,不仅展示了物理学理论形成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而且深刻的揭示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它也是一块精神财富的宝地,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自然观、世界观,升华了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认识。与此同时,物理学家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高尚品格,也给后人增添了无穷的榜样力量。物理学不仅以其知识、方法和思想极大的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在更广阔的领域深刻的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学习物理学史就是为了了解物理学所走过的道路,它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物理学,更有效地应用和发展物理学。过去很多人总是在说“以史为鉴”,但我们认为对物理学史的学习仅仅“以史为鉴”还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更应该在“以史为鉴”的`基础上“以史为器”去发展、去创新。物理学史和自然科学史告诉我们,历史上的一些发明、创造并不是前人研究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往往是前人研究方法、思维特征的重现,并且它更是螺旋形上升的。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引入物理学史教育,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从前人的经验中受到启发、教益,从而感悟科学方法,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新课标“三维目标”的必然选择。
费恩蔓物理学讲义读书心得2
一、感悟科学方法
物理学的发展史是一部物理学方法论的发展史,物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宝贵的理论成果,更留给后人值得深思的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发展的历史证明,每一次重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往往都伴随着新的科学方法的诞生,而新的科学方法又反过来促进物理学的发展。
力学是物理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机械运动是力学中最直观、最简单、也是最便于观察因而也最早得到研究的一种运动形式。然而,和物理学的其他部门相比,力学的研究却经历了更为漫长的过程。从古希腊时代算起,这个过程几达二千年之久。只所以会如此漫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缺乏经验,缺乏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因而也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代人类历史上少数百科全书式的大哲学家,而且是通过观察自然,运用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方法试图解释自然,奠定物理学思想萌芽的人。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观察”和“思辩”的层面上,致使像“力是维持物体物运动的原因,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等错误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
但是,伽利略没有仅仅停留在逻辑思辩上,而是继续做了斜面实验。他发现,落体的速度越来越快,是一种匀加速运动,而且加速度与重量无关;他还发现,斜面越陡,加速度越大,斜面越平,则加速度越小,在极限情况下,斜面垂直,相当于自由下落,不同物体的加速度是一样的。当斜面完全水平时,加速度为零,这时,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就应该是沿直线永远运动下去。斜面实验表明,物体运动的保持并不需要外力,需要外力的是物体运动的改变。伽俐略最终用“理想实验”由斜面的情形推到自由落体和水平运动的情形。
伽俐略逻辑推理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为后人找到了研究物理的正确科学方法。从此,“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已经出现”(伽俐略语),物理从此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得以迅速发展。纵观物理学三百余年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实验在检验已知理论,探索未知规律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1687年,牛顿在其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就已经正式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可直到一百多年后的1798年,英国科学家卡文笛许利用扭称这一巧妙的实验装置测出引力常数后,万有引力定律才得以全面的展示在世人面前;麦克斯韦对电磁波理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研究,并以一组简洁的数学方程把电磁波理论概括得十分优美对称,但当年却难以令人信服,直到二十多年后他预言的电磁波被赫兹的实验所证实,他的学说才成为举世公认的电磁理论基础;1905年,爱因斯坦用光电子假说总结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之间长期的争论,能很好的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但是直到1916年,当密立根以其严密的实验全面地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后,光的粒子性才被人们所接受……可以说:实验,只有实验,才是物理学的基础。
将物理学史引入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得其精髓,有所借鉴。
二、提升人文素养
物理学史是一部人文史,物理学家们在从事科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诸多真理,同时也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座道德丰碑。科学家们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人文素养,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都会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对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人格的完美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牛顿是经典物理的奠基人,但他却谦称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居里夫妇是镭元素的发现者,然而他们却没有居功自傲,“镭只是一种元素,它属于世界所有,科学应当为大众服务,它应当属于全人类。”她说过的这句话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物理学史也是一部美学史,对称、和谐、统一等美学要素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文化导向作用。当先人们对天体的运动还充满着神秘与未知时,却能直观的感受到其运动轨道应该是圆周,因为“圆是美的”。物理之美是直观的,比如彩虹是极美的表面现象,人人都可以看到;物理之美也是深刻的,电荷之间的引力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都遵循平方反比率,电子绕核运动的模型和星体之间的模型相仿等等无一不显示着物理学深刻的统一美。
物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最广泛联系的科学。它可以揭开大千世界的奥秘,使学生志向高远,憧憬未来,本应该是学生最为钟情的一门课程。然而,有时它竟成为学生最为头疼和恐惧的课程。这不能不说是单一课程目标与僵化教学模式的一个苦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充分重视物理课程中的人文素养资源,坚持三维课程目标,就一定能够焕发物理课程的魅力。
费恩蔓物理学讲义读书心得3
通过一天的学习,在张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下,我能系统了解《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和发展》,知道〈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明白〈〈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进一步确定〈〈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对中学物理教学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也在独立思考一些问题。
一、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的发展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思维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人类未来的进步和发展也将起着关键作用。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已经远远偏离了方向,一切都是最后高考、中考的成绩说了算。物理学成了一门为了考试而存在的学科,学生通过几年物理学习,考上高中、大学、到工作以后就再也不需要物理。
二、物理课程主要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物理教学论主要回答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二者之间显然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我们是在统一的物理课程下思考研究物理教学问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因此将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结合起来研究,不仅扩展了人们的研究视野,而且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物理教学的本质和问题。结合实际,为什么我们培养了高分低能的大学生,甚至有“马家爵”现象的发生?
三、物理教学论课程,是一门重要课程。要学好这门课,必须对它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要了解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对于一个物理教师来说,物理专业知识无疑是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但“仅通晓一门学科并非必然地成为该学科的好教师”,“学者未必是良师”。教学实践表明:具有同样专业知识水平的两个教师,由于教学理论素养的差异,其教学质量和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一个物理教师来说,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和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即使有一些实践经验的教师,也应该努力研究这门课程。因为,当教学经验还没有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经验一旦上升为理论,就能对实践起指导作用。这个问题不仅是刚毕业的新教师要注意,更值得老教师深思,如何在新一轮课改中,转变观,加强教学理论素养的培养。
费恩蔓物理学讲义读书心得4
本书作者费曼1918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皇后区的小镇法洛克卫(FarRockaway),1939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念研究生,成为约翰·惠勒的学生。1942年6月16日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1943年进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参与曼哈顿计划。同年开始在康奈尔大学任教,1951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1965年,费曼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贡献与施温格与朝永振一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之后他跟葛尔曼(MurrayGell-Mann)研究弱相互作用,1963年出版《费曼物理学讲义》,1972年获得厄司特杏坛奖章(OerstedMedalforTeaching)。1986年,费曼受委托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1988年2月15日,费曼因腹膜癌而与癌症搏斗十年后于加州洛杉矶与世长辞(享年69岁)。
这本书原本是费曼在加州理工任教时写给本科生的讲义。自己专业是物理,读过不少物理书。相比而言,这本物理书最为别致而独特,因为这部书讲授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物理,生动展现了一个物理学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读者能够明白,原来抽象难度的物理理论也不过是一些正常人朴素思想的数学演绎。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体会到作者将物理概念阐述得“平易近人”的努力,有一种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写教材的精神和态度。
而对比我曾读过的国内物理教材,尽管它们注重知识点阐述和逻辑结构的的展示,但它们就像骨架的照片一样,结构清楚但枯燥难懂;更有甚者,故弄玄虚,从一个刁钻的角度来组织知识结构,让读者读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云。因此这里书籍的阅读体验非常不友好,阅读感觉极差。国内教材如此写法,归根结底,是作者写作态度的问题,即没有从读者阅读趣味的角度出发,而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到了自己思维的阐述,甚者为卖弄自己的才华,却忽视了读者的兴趣和要求。
究其原因,我猜想或许因为费曼是美国人,身在一个反精英的平民国度,崇尚自由。在反精英的社会里,民众对精英孤芳自赏曲高和寡的作品自然不感冒,也没有兴趣去深入研究;他们又崇尚自由,如果教师把课程和教材编得云山雾罩,学生可以用脚投票不选物理课了。
教材是要让读者能从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开拓视野的,物理教材更是培养物理人才的重要一环。教材写得非常不友好,云里雾中,就从一开始就浇灭了大部分人物理学习的兴趣了。我认为一本优秀的优能中学物理学讲义,就应该像《费曼物理学讲义》一样,从读者角度出发,趣味性强而有逻辑架构清晰,在阐述物理知识的同时又能展现物理学的思想方法。趣味性强,有利于读者学习兴趣的培养;逻辑架构清晰,则有利于读者系统掌握知识;能展现出物理学思想方法,则是真正做到了启迪智慧。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阅读兴趣的兴趣;只有学生有兴趣,其他的目标采用实现的基础。
然而,从自己做学生开始,到如今在新东方优能中学教学中接触各种学生,却鲜有阅读教材的例子。究其原因,自然是教材的趣味性仍不够强,尽管如今的教材已经有了很多丰富的图片,但行文仍然非常枯燥。
我有一个设想,优能中学高中物理教材是否能用高中学生们喜欢的语言来阐述,不要那么一本正经,因为一本正经的教材已经无人阅读了。行文风格可以奔放,活泼有个性无厘头,但同时又不放弃逻辑的严谨,架构的清晰。叙述过程中,能让读者有一种面对面平等交谈的阅读体验,在思想的碰撞激荡中展现物理思想。
如果要编写这样一本教材,首先熟悉学生们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是必要的。由于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这些有趣的语言资料可以在学生爱上的网站上去收集;平时也注意积累各种和物理相关的.包袱和小笑话,甚者可以考虑一下女生的爱好,在八卦综艺节目里去收集物理学科的素材,比如“防晒”、“减肥”等等话题,发掘这些话题中的物理原理,将其融合进教材的编写之中;其次教材应当配备丰富的图片信息,力求贴近生活,具体形象,有条件的话,还应当配备视频,放进光盘里;最重要的,则是编写者要对物理学科有广而深的认识,如此才能深入浅出,才能在在浅显的语言中展现物理思想的智慧。
读《费曼物理学讲义》后,我的一个想法就是为中学生,特别是来新东方的孩子们写一本生动有趣的物理教材。
费恩蔓物理学讲义读书心得5
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讲授中充分课件使课堂显得形象而生动,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作业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分层合理得当。课堂效率很高,教学效果良好。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课程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实验进行探究活动,注意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开发并鼓励学生参与开发各种层次的、以小型为主的探究性课题。
(二)注重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
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使学生将进行科学探究与学习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在教学中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三)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教师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学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持合理的怀疑态度,为学生提供多种表达自己想法和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可能是错误的)观点。
【费恩蔓物理学讲义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09-03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5篇03-05
《瑞恩的井》读后感05-01
瑞恩的井读后感02-02
物理学习心得06-21
物理学习心得02-17
[优]《瑞恩的井》读后感10-09
《爬上豆蔓看自己》读后感(通用15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