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守教师工作纪律心得体会 推荐度:
- 教师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推荐度:
- 教师违反工作纪律心得体会 推荐度:
- 小学教师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推荐度:
- 教师工作作风的心得体会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华】教师工作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工作心得体会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篇1
对于一种工作,时间长了总会有自己的感想,我也一样。如果说应该有个引子引出这篇文章,那这就是理由。
今天,突然想到了我的工作。
我是一个普通的幼儿园老师,接触幼儿园工作五年了,不算长但也渐渐挣脱了新教师的行列。回想五年来的点点滴滴,很多失去,也有很多收获。
还记得刚来的时候,教师集合前一天发榜,看到我的名字赫然写在幼儿园的榜单上,我的心一下落到了冰点。其实,对于这个结果,也不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们的学校涵盖两个小学部和一个幼儿园,每年都会有人员流动。而之前,幼儿园的一个老师,想跟我对调工作,理由是年龄大了,不再适合在幼儿园工作。说实话,当时我也是不情愿的,因为本来我参加工作的时间就不长,对于幼儿园部的情况不了解,老师也都不熟悉,而自己又是个不太善于表达的人,觉得会很孤单;再者,在小学部就常听到老师说起幼儿园的工作就一个字——累,去哪里也不能去那儿。而如今,一切似乎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尽管不愿意,在心里也只能慢慢接受了。
开学前几天,我们要对暑假后的`教学楼进行彻底大扫除,由于新教学楼刚刚启用,里里外外没有什么地方不需要彻底的打扫和整理。我和另外三名老师被分到一组,我总是很少有话说。擦窗子,除院子里的草,用钢丝球蹭地面和墙壁上的水泥印迹……八月底的天,我们一个个热的汗流浃背,直到下午下班,我累得不想再说一句话。回家的路上,泪就已经在眼里打转,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偏偏是我被调换到这里。
渐渐的,工作进入了正轨,同事之间也由不认识慢慢变成了好朋友。从园长到普通的老师,我们总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我们是同事更是姐妹。上班了,谈谈工作,谈谈孩子;下班了,聊聊漂亮的衣服,好看的发型。我的生活渐渐有了缤纷的色彩。而对于幼儿园的工作我也有了彻底的新的认识。
幼儿园的工作真的很辛苦,因为学龄前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所以孩子的事情,教学的事情,班里的事情每一项都必须亲历亲为,而园长对每件事的要求还都这么严格。这就造成了老师们超负荷的工作量和超强的工作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疑惑我们走路总是特别快的原因。假若有机会到幼儿园里逛逛,您肯定会看到她们如风的身影。
尽管如此,可这并不能影响我们的好心情。无论年龄大小,幼儿园老师的脸上总会洋溢有快乐、幸福的笑容。她们有健康的心态,平和的心情还有耐性,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我们的孩子。谁说小孩子不懂得感情?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就会收到他们甜甜的吻和纯纯的笑容,听到他们用稚嫩的声音怯怯的问我们:“老师,我可以叫你妈妈么?”这时,我们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那么有意义,那么值得。朝夕相处已然让我们成了亲人,他们就是我们的天使,我们快乐的源泉。
幼儿工作的核心是“爱”。这是园长们常常叮嘱我们的话。对于这,我们都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因为这是我们可以踏实和认真工作的基矗假若你的心里少了爱,那你肯定不适合在这里。所以,现在的我们都在快乐充实的过着我们的每一天。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篇2
新的一年又到了。一年忙到头,那我们付出的是什么,收获的又是什么呢?那这一个 丰收年 我们又收获了些什么?还是仔细地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吧!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遵守园内纪律,团结同事,认真学习 ,班级工作认真负责,服从分配,用爱心爱护每一位孩子。
二、保教工作:
(一)、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积极配合教研组长并实施园本教学活动,认真组织好半日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设计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年龄特征的活动,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重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增加幼儿的实践操作活动,在活动中,能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具,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使幼儿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我还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改进教育的方式、策略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 二)、全身心地投入,积极配合园领导的分工安排
5月份,为了迎接 六一 的到来,让孩子们过上一个愉快的 六一 儿童节,我们三位老师每天早上都坚持来园和孩子们一起排练节目,终于,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到了 六一 儿童节这天,孩子们精彩的表演,喜庆的鼓声响满了整个幼儿园,热闹极了,最终赢得了家长及老师们的好评,我们班评到了中班组的第一名。
10月份,学校又组织了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教玩具制作比赛,虽然没拿到好的名次,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好各种教玩具,上好每一节课。
12月份,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班准备了一个 小袋鼠摘果子 的亲子游戏活动,到了这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来和他们一起玩游戏,别提有多高兴啊,要是这样的活动多有几次那该有多好,我也希望学校能多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家长们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来,这样能增进孩子和父母间的亲情。
(三)、配合保育老师的工作
在保育方面,与配班老师合作,保证教室、午睡室等整洁、卫生,搞好幼儿毛巾、水杯的清洗及消毒,要求幼儿餐前便后洗手,并以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环境卫生,不乱吐乱扔,用我的爱心、耐心照料着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三、钻研业务,悉心育人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还要有扎实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我不断给自己充电。
四、家长工作
家长联系是保证我们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在家情况,我们通过晨间接待时的谈话,及放学时家长接孩子的时候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使我们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五、共同学习,努力进步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很幸运学到了不少东西,业务上班也有所提高,但这远远不够。回顾这过去的'一学年的工作,岁月记载了我们工作中辛勤的汗水,记载了操场上那与孩子为伴的欢笑,新的一年的钟声也即将敲响,在这学年里,我们班的几位老师团结一心,努力工作,始终以 尊重幼儿,一切为了孩子 的教育宗旨为指导思想,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工作责任心、服务质量。遵守园里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志,虚心好学,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互相学习配合,使我们的工作没有出现任何非责任事故和责任事故,我们感到非常欣慰,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跟我们平时在工作中有着高度责任感是分不开的。
六、找出不足,努力改进
虽然有时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差错,在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但我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会继续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找出不足,及时改正。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篇3
我年近五旬,先后在乡初中、戴帽高中、一般高完中、重点中学从教二十四年,对教育的感触很多,尤有两点心得至深:一是转化差生;二是实施课改。
一、转化差生。
教育很大程度是在教育差生,教育转化一个差生比教好一百个优生更难,更有意义。
(一)我对差生讲。
你埋怨自己笨吗?人生下来都是一字不识、一丝不挂的,没有“聪明、不聪明”之分。而是后天的努力和勤奋造成的。你一天比别人少做一道题,十天就少做十道题,一年就少做365道题,十年就少做3650道题。而事实上,你每天比别人不只是少做一道题,还少记一个单词、一个公式、一篇课文、一首小诗。长年累月,看见别人“出口成章”,见题就会,而自己见题就晕,见作文就头痛。于是感叹自己笨,为什么没有别人聪明,甚至埋怨起父母:就是他们把我生笨了。别人的聪明,何处来?勤奋来。你不知“熟能生巧,流水不腐”的道理。一个人,越不用脑,越不学习,大脑就会生锈,就会退化。十多岁的人,一百多斤的身体,得个几岁的脑子,难怪别人说你是瓜娃子。我认为:没有笨蛋,只有懒汉。在这里,我有一个故事要给大家讲:铝锅、铁锅、铜锅。铝锅吸热快,最先加热,过了是铁锅,最后是铜锅。但是,散热最快的也是铝锅,而散热最慢的是铜锅,保温性能好的就是铜锅了。同学们,有的理解得快,记得快,但搞忘记也快;有的同学理解得慢,记得慢,但一旦理解了,记住了,就很难搞忘。有些同学,自以为聪明,老师一讲,他就懂了,就不听了,下课后也不认真复习,结果徒有一世聪明,成不了正果,成不了大器,只会感叹:“要是我努力的话,比××都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我对教师讲。
高高围墙,为什么关不住学生外逃的心?我有个生动的比喻:这些外逃的学生,就像田里的鱼儿,一遇涨水,它就会不顾一切冲破栅子向江河奔去,用竹篓把它接回来,遍体鳞伤的鱼儿下次涨水照样要外逃。学校就像是田,社会就像是江河,每个人迟早都要步入社会,但是江河有险恶,年幼无知的学生过早步入社会,就像小鱼混入江河,是有被大鱼吃掉的危险。在我看来,学生外逃,错不全在学生,学校或教师的教育有一定的责任。如果学校或教师的教育让学生是快乐的、幸福的,他们会外逃吗?我们应该给这些差生更多的“阳光的呵护”。周末,可以与差生一起打乒乓、捉鱼虾等,快乐之余再让他们看书、做作业,让他们没时间、没机会进网吧等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地方。课堂上,要更多地关爱差生。打个比方,某个内容就像是两百斤的担子,挑得起两百斤的学生就一次挑过去,挑得起一百斤的学生就分成两次挑过去,一百斤都挑不起的学生就分成几次把它挑过去。如果说一节课的'时间只够挑一次,那么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吗?答案是肯定的:有。200斤、190斤、180斤……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让每位学生在每堂课上都有收获,这就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追求。一节课,必须让学生有收获,绝对不能让差生一无所获。现在的孩子快乐吗?读书是他们每天的唯一的事,每天在教室十多个小时,长年累月,特别是差生,教师讲的他们大都听不懂,还要假装着在认真听,能快乐吗?每天来自教师、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太多的压力,能快乐吗?他们需要快乐吗?这些问号,为什么不能警醒我们教师让学生在一节课里收获点快乐呢?一节课,让学生收获知识、能力的同时,收获点快乐是必须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转化差生,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教师转化好了一个差生,就是转化好了一个人的前程,就是再造了一个家庭的幸福。
二、实施课改。
课改,谈起闹热,大多没干,或者是有人听课时装模作样课改一下,平常还是老一套。我先后从副校长、书记、校长等角色,推动过两所学校的课改,结果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课改为什么就这么难?
(一)课改绝非易事。从各地学习归来,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是“田坎上吼得多欢,下田栽个弯弯”的人还不少,都说要课改,就是不知道哪条黄瓜做种。大家都在观望和等待学校给出个课改模式。“学校说怎么改,我就怎么改。”但是,强迫教师课改或者说因课改而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这样的课改教师是不欢迎的,是有怨言的,是坚持不下去的。过去,有些农民明明看见别人田里的杂交稻长得好产量高,自己田里的常规稻长得差产量低,但他就是不种杂交稻,何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课改,“一张嘴一枝笔”几千年来的授课模式让我们有些教师顽固守旧,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
(二)从跳高姿势谈课改。每一种教育理论都有相应的教学模式。全国课改理论多,模式也多。有位老教师去了杜郎口两次,他给我们讲:“杜郎口模式是地球上最佳模式吗?”是啊,老师们,扪心自问:我的教学方法,是最佳模式吗?不是最佳模式,我该怎么办?下面我讲一个体育项目的发展过程,希望大家从中能够受到一些启发。
大家知道,跳高有几种姿势,哪种是最佳姿势?在跳高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曾依次出现过跨越式、剪式、滚式、潜式、俯卧式、背越式等几种姿势。1864年“跨越式”创造了1.70米的第1个世界跳高纪录。1895年,“剪式”创造了1.97米的新纪录。1912年,“滚式”使人类首次越过了2米的高度。1923年,又创造出“俯卧式”,这种姿势很快就被运动员们所接受。1968年,在第19届奥运会上,39名跳高运动员中有38人采用这种姿势,使“俯卧式”达到了巅峰,应该说“俯卧式”是跳高最佳姿势。然而也是在这届奥运会上,一种新的过杆动作开始崭露头角,它就是“潜入式”却没有被人们采用,人们依然认为“俯卧式”是跳高最佳姿势。在美国波特兰学校,有一次,体育老师叫学生们练习跳高。学生们先一字排开,后来队形逐渐散乱。当老师点到福斯贝里时,他已经靠近横杆,来不及转身助跑,只得背对横杆,就地腾起,竟奇迹般地越过了背后的横杆,四角朝天倒在沙坑里。这个滑稽动作使在场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可是这位体育老师不但不责怪福斯贝里,反而被他那与众不同的姿势折服了,马上为他丈量高度,成绩为1.15米。这年,福斯贝里11岁。福斯贝里这种不得已的跳高姿势,完全否决了“俯卧式”这种最佳姿势,背杆而跳,会是最佳姿势吗?在漫长的练习过程中,福斯贝里坚持这种姿势,却遭到了不少人的非议和讥笑。但福斯贝里对这些热嘲冷讽不屑一顾,依然背杆而跳。1963年,16岁的他跳过1.77米;1965年,18岁的他跳过2.00米;1967年,20岁的他跳过2.10米;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21岁的他以2.21米登上冠军宝座,从此“背越式”成为地球上跳高最佳姿势。福斯贝里的标新立异和体育教师的慧眼识才,都值得我们教师学习。
跳高从“正杆跳”改进为“侧杆跳”,这是一大进步;从“侧杆跳”改进为“俯杆跳”,又是一大进步;从“俯杆跳”改进为“背杆跳”,更是一大进步。“正”跳改为“侧”跳、“侧”跳又改为“俯”跳、“俯”跳又改为“背”跳,每一次改进都是一场对过去认为的最佳姿势的颠覆。
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来一场颠覆呢?为什么不把教师的“教”为主改进为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多”讲改进为“精”讲,学生的“被动”接受改进为“自主”学习呢?不断改进成最佳模式。如果每位教师都有这样的想法和冲动,我坚信课改的百花园一定会欣欣向荣。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篇4
通过《教师思想纪律作风整顿》的学习,我的思想又进行了一次洗礼,更加坚定了奉献教育事业的信心。贾得一中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是一个锻炼人的大熔炉,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尽心尽责,使贾得一中的社会声誉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想想自己平时的工作,我认为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在教学中急于求成,看到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就感觉着急,上课带有情绪。再如在工作中虽然能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但是改革步伐不大,缺少足够的自信等。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所以今后我一定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学习《纪律作风整顿》的'文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第二,更加严格要求自已,认真备课上课,加强与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寻求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学生。
第三,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第四,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待每一个学生。
总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使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将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篇5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优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办学成效,而转变“双差生”的工作又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衡量班主任工作好坏的一把尺子。“双差生”是校园中存在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表现、学习、生活纪律等相对落后,要转变他们难度不小,特别是在新形势下,这一项工作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新的形势要求班主任在转变“双差生”时,更注意分析、找原因、寻找科学解决办法。
根据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的经验总结,“双差生”的形成有两个方面:一是进校之始就是差生,侧重在两种类型:
(1)、先天智力缺陷(学习差)。
(2)、娇生惯养、性格顽劣、目中无人(思想差)。这类差生是本源问题,引导转变的难度最大,要从内因入手;二是由好变差,这类差生原来各方面都表现不错,主要因为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老师工作方法的不善、家庭教育的不当造成。他们原有较好的基础,引导转变要从外因入手。总之,“双差生”形成的原因都不相同,班主任应该对每一位差生进行分析,寻找根源,分类别地寻找解决和转变方法,做到一针见血。对症下药,放可使转变工作立竿见影,成效显著。
在教育教学工作这个大舞台上,各班主任都有自己转变“双差生”的方法,我认为转变“双差生”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正确对待“双差生”。学校教育所担负的工作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品质的形成进行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优秀的学习成绩应该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有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端正学习态度,就会使学生愿意去学、想办法去学,从而取得很好的成绩。反之,则会导致“双差生”的大量出现。做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要双管齐下,不能只注重突出单方面的教育。重思想品德而轻学习成绩或重学习不重视思想品德都是不可取的。总之,要有效的转变“双差生”,首先要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二、忌“急”倡“柔”,充满勇气和信心,转化“双差生”。“双差生”的转化是一个较长的攻心扶智过程,操之过急只能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只要有学校存在的地方,各班级里或多或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双差生”。绝对“双优生”的班级是不存在的。其实“双差生”的存在并不是什么可怕的问题,关键是班主任怎样面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勇气和转化他们的信心。那种急于求成,一口想吃成一个胖子,一天两天就想转化了差生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在人们的眼里“双差生”的转变要有一个具体的衡量尺度,最起码的印象是: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生活纪律有明显的转变。这就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论证,“双差生”由差转优是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的过程,它需要时间的积累,只有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转化“双差生”的效果。另外,小学生的世界观形成还处于十分稚嫩的时期,要靠正确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其变化。如若失去信心,就会错失良机。
三、杜绝一切歧视现象,用爱心温暖、注入真感情,感化“双差生”。“双差生”一般得不到家长的喜爱和老师的赞扬,往往还受到同学的歧视。造成他们性格孤僻,自卑心理严重。为此,对待他们首先要从言行上去感化,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和爱护。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一名叫李花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而受家长的干扰,三年级时几次中途缀学,第一次家访家长说无钱交学费,我马上掏钱帮她交清。交了学费还不见上学,再次家访家长又以无钱买文具搪塞。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送其读书也没用。搞清原因以后,我说服了家长并得到支持,使该生又有了上学的机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她深知这一机会来之不易,学习十分用功,成绩提高很快,最后还考得好成绩。诚心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对“双差生”的帮助是发自内心的真爱,而且使他们感受到这种爱的力量,那么,我们的辛勤付出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四、牵移兴趣,开展多种有益活动,丰富课堂内容,因势利导启发“双差生”。“双差生”高智商者大有人在,成绩上不去主要原因因为其兴趣分散,无目的性。要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关键是要寓教于乐,使他们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接受课本知识,如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小交通员》一课文中,我事先告诉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要在班里举行讲故事比赛,比赛内容是复述该故事或把故事中的主人公稍作改动,或设想该故事的延续等,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学生们都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写出可能发生的故事等既培养了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又让他们在生动的活动中表现了各自的个性。在上到诗歌和一些常识性课文时,这写顽皮的孩子常常难有毅力花工夫学习,也没有兴趣长听单调的讲评,于是我就根据班里的学生情况,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学习中来,使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受教育。通过这些手段。学生不仅纪律增强了,成绩也提高得很快。
五、争取社会、家庭支持,形成全员帮助“双差生”。一年树木,十年塑人,学校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育人工程,思想品质差这类差生的形成与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的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以往社会上的那些淫秽录象影室、书物,当今正稍然兴起的网吧,还有家庭教育不当或纷争都是营造“双差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场所。班主任工作不能孤立于社会和家庭,应当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杜绝一切来自校外的直接根源,减少“双差生”转变的难度。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篇6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或许是农夫的写照。而对于教师,特别是实幼教师的写照,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进入实幼的半年以来,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个个精彩的观摩活动,使我更懂得了“累”字的内涵,懂得了“爱”字的结构,懂得了该怎样去教我的孩。
二十年前,一个爱做梦的女孩,蹦蹦跳跳地来到她向往已久的地方。她喜欢唱歌,喜欢画画,更喜欢她的幼儿园老师。阳光明媚的午后,她总是重复着同样的一个梦。
二十年后,女孩的梦实现了,她终于又回到她喜爱的地方,她依旧爱做梦,只是梦不再是儿时的简单和满足,教师的职业,使她的梦有了更多的内涵和心情。这个女孩,就是我。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孩子是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实幼的教师,当然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爱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可以不断地挖掘,好似泉涌。 因此,我总是毫不吝惜地将我的爱播洒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沐浴在爱的泉水中,愉快地学习、生活。
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要求独立行动、独立自主的倾向。因此,教师必须以幼儿为本,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要充分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呵护他们的创造潜能。
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孩子越小,年龄差异就越大,我常常提醒自己要面向全体幼儿,落实“两个优先”“两个关注”,学会去观察了解孩子某一年龄阶段的一般特点,把握个体特点,才能在活动过程中及时解读幼儿,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让活动真正适应并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期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期课改的核心是让课程适应并促进孩子的发展。课改的教材涵盖了幼儿的基本经验,但不能涵盖每个幼儿的生活经验。作为一名实幼的教师,我们不能依赖教材,抓住日常生活中随时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有价值的事情,用整合的观念对教材、教案进行选择、创造,不断拓展教育活动的资源。
实幼是一个示范性幼儿园,这里藏龙卧虎,人才济济,进入实幼,我更懂得了压力的内涵。不管是老教师还是中青年教师,娴熟的教育技巧和灵活的教育机智,都使我产生了深深的距离感,曾经沮丧过,曾经烦恼过,但仔细想来,沮丧和烦恼只是多余,只有执着的追求才能使人进步,我想,这才不失实幼人的本色。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10-06
教师工作的心得体会04-17
[精选]教师工作心得体会08-24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精选]09-08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06-15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05-09
教师的工作心得体会04-11
教师减负工作心得体会10-06
教师用心工作心得体会10-06
教师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