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训练计划

时间:2025-02-10 09:14:41 敏冰 专题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短跑训练计划(精选10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短跑训练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短跑训练计划(精选10篇)

  短跑训练计划 1

  周一:速度和专项潜力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1000米-1500米,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跑的`专门练习、冲跑或弹性跑。

  2、速度练习:30米、60米、80米、100米、150米。(100米跑段在中后期跑6-10个,主要是提高专项潜力。400米专项跑150-200米6-10个)

  3、快速力量、中力量练习练习

  4、腰腹肌练习:悬垂举腿或仰卧起坐60--80次

  5、放松活动

  周二:小力量、一般耐力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1500米-2000米,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跑的专门练习、冲跑级弹性跑。

  2.上肢力量+级跳(利用杠铃或壶铃/级跳为多级跳)

  3.抗阻力练习(利用橡皮条)

  4.一般耐力练习3000―5000米慢跑

  5.放松活动

  周三:速度耐力练习

  1.准备活动:越野跑或球类活,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

  2.沙袋摆腿

  3.100米、200米专项:200米、300米间歇跑或不一样跑距的组合跑4-8组组合跑方案:(300米+200米+150米)×2-3组400米专项:600米、400米、300米间歇跑或不一样跑距的组合跑4-8组。组合跑方案:(600米+400米+200米)×2-3组

  4.上肢力量练习:卧推或抓举等。

  5.放松活动。

  周四:多项身体素质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1500米-2000米,跑的专门练习、冲跑级弹性跑。

  2.加速跑30米6--8组。

  3.后抛铅球或抓举或高翻等

  4.跳栏架或跳箱

  5.阻力练习或跨跳或跨跑练习

  6.球类游戏。

  周五:力量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800米,力量性准备活动。

  2、上肢力量:卧推或抓举或高翻

  3、下肢力量:全蹲+半蹲

  4、动作力量练习:60米后蹬跑或快跑计时、100米跨跑等。速度计时:先计时,后力量。

  5、放松跑、

  周六:技术和素质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1000米+体操。

  2.专门技术练习

  3.加速跑80米

  4.跑格(节奏和步幅)

  5.60米托重物跑×4

  6.肩带力量、躯干力量、腰腹肌练习

  7.放松活动

  周日休息

  推荐:

  1、可根据状况选取练习资料。

  2、中强度周发展潜力、大强度周完成目标强度、小强度周持续训练。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加油!

  短跑训练计划 2

  1、对训练对象进行一系列测试,以获得第一手资料;测试的资料包括运动员身材、机能、素质条件等:身高、体重、腿长、臂长、肺活量、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立定十级跳远、跳远、引体向上、双杠双辟屈伸、仰卧起坐、杠铃半蹲起重量、全蹲起重量、铅球后抛、前抛、原地推铅球、30米站立起跑、30米行进间跑、60、100、150、200、300、400、800、1000米跑成绩等。

  2、建立运动员档案。

  3、具体制订运动员分段目标。

  周一:

  一般进行速度训练。速度训练是对短跑运动员最核心、最关键的练习手段。练习方法是比较多的一般采用:30――60米跑段进行训练,这对运动员来说相对疲劳程度会小些,中间只要休息片刻,就能够进行下一组的练习;在日常的训练中可采用运动员成对练习法(水平相当者进行组合为上);有自我起动跑、听信号起动、平行快速跑进中听信号再加速跑20――30米跑、各种计时跑、快速跑进后过某一标志物后做放松大幅度的尚跑练习(20米以上),各种顺风跑、牵引跑、下坡跑、追逐跑、让距跑及各种变速跑等。

  作为教练员:我想单就一个速度训练计划是不够的,应就运动员实际而言,进行区别对待,运动量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各种方法(上述的各种跑法经常进行变换)进行练习相对来说运动员会不觉得累,每次练习会有新奇感;每次练习可选取两种练习手段进行比较好,练习次数能够根据运动员实际进行安排;如:一种手法4――8次,另一种手法适当减量3――6次等;速度训练讲究在非疲劳状态下进行练习,这一点必须要遵守,否则无效;在训练过程中,要经常询问运动员的感受,以此来调整你的训练计划,这是我的感受之一;另外在训练之余与运动员讲述你的运动经验,也会对运动员起到良好的作用,让运动员经常的进入十分规的比赛状态,是很有好处的,这是我的感受之二。任何训练结束前务必做好放松工作是十二分的重要,并经常提醒运动员生活要有规律、营养要跟上等,这是我的感受之三。

  周二的训练:

  小力量、小运动量或早上活动下午休息;主要目的是让运动员在进行速度练习后去感受肢体小肌肉对快速动作的`连动效应,以促进高频动作的协调。一般安排为徒手的各种跳跃练习为中心,附加小重量的杠铃或小哑铃及其它体操练习等。跳跃练习有:单足跳、跨步跳、蛙跳、跨跳结合、沙坑收腹跳、纵跳摸高、跳栏练习、方格协调跳、跳绳练习、跳深练习、健身跳跃操、急行跳远及其它各种台价(楼梯)的跳跃练习等;一般练习数量为一组30――50次,做3――5组。每次训练课能够选取3――6种练习进行交换,交换的方式能够是完成一种之后做另一种或以循环方式完成;组间的休息时间控制要适当,能够先短(1分钟以内)后稍加长一些(2分钟以内)进行安排;练习结束后要对以前练习过的肌肉进行彻底的放松,小力量练习后营养要多加一点,否则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注:晨间练习运动量以小为上。

  周训计划

  星期一:

  1、准备活动(30分钟)

  2、蹲踞式起跑30MX10次

  3、60MX3次(全速)

  4、80MX2次(全速)

  5、100MX2次(90%的速度)

  6、200MX2次(90%的速度)

  7、300MX1次(80%的速度)

  8、放松

  星期二:

  1、准备活动(30分钟)

  2、300M+200M慢+200M快+150M慢+150M快+100M慢+100M快+150M慢(2-3)组,组间接休息8-10分钟;

  3、腹背肌练习10X5组

  4、放松

  星期三:

  1、准备活动(30分钟)

  2、挺举70-90%6-8组X5次

  3、抓举60-80%6-8组X8次

  4、高翻70-85%6-8组X7次

  5、连续快挺50-70%4组X10次

  6、负重提踵70-80%6组X8次

  7、半蹲跳60-70%8组X8-10次

  8、提踵跳50%4组X8-10次

  9、深蹲80-95%6组X5次

  10、5秒计时快速下蹲50-80%4-5组

  11、拖重物跑40%3组X30M-50M

  12、放松

  星期四:

  1、准备活动(30分钟)

  2、100M――200M――300M――400M――300M――200M――100M(均速跑)

  3、腹背肌10X5组

  4、小跳(沙坑)40次

  5、放松

  短跑训练计划 3

  首先要明确列出具体的绝对性评价的指标成绩。

  在短跑项目上,年度内成绩可能更新的幅度100米在0.5秒左右,200米在0.5~0.8秒,400米在1―1.5秒,这是针对那些高水平选手而言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选手则寄期望于更大幅度的提高。再者,作为相对性评价,能够把在比赛中的名次设定为目标,并与平时的训练相结合来提高训练学习的动机。因此比起相对评价而言,绝对评价具有更强的创造成绩的意识。

  (一)、技术目标在短跑项目中,技术潜力检查是很重要的。所谓的技术潜力检查,就是能正确分析自我的技术,并能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出来。如:前半段的目标时间如何或后半段目标时间应怎样。前半

  段技术如何发挥或后半段技术特点如何等,都要具体而明确地列出来。

  (二)、体质目标

  体态方面:身高、体重、胸围、脂肪厚度等。

  ●力量方面:握力、背肌力量、腿部肌肉力量、柔韧性、纵跳反应速度。

  ●根据体质、检测、医学检查结果、设定具体目标。

  (三)战术目标

  ●心理方面:强化心理训练,杜绝在重大比赛中发挥失常的现象。

  ●调整方面:通过各轮次比赛(预决赛)来逐渐提高成绩。为到达比赛目标所进行准备活动的资料及比例应体现出来。

  明确各训练期的界别

  在年度训练计划构成中分为:准备期、比赛的准备期、比赛期、赛后过渡期(关于上述资料参照年度训练计划)。

  各训练期的目标

  ①准备期(强化阶段)

  ●作为一般的准备阶段,需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均衡地发展力量、耐力、速度、技术等。训练强度不要过大,但运动量要大。

  ●在理论学习方面,要提高对训练知识的理解。心理准备方面,这一时期沉着冷静很重要注重培养学习的动机,尤其85是内在的动机(如练习资料的趣味性等)。

  训练环境最好不要总在变化(外部条件如温度、湿度、压、训练器械;内部条件如教练员、训练手段、方法等)。

  ●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医疗检查,把握现状,制定训绣标。②比赛准备期(强化训练阶段)

  作为专项的准备阶段,以一般性身体训练为基础,提高项性身体素质。以速度、技术为中心,增加技术训练。运动负荷由量的变化,转化为质的变化。作为心理准备,有意识避免因准备期的负荷反作用所起的过度疲劳,提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逐渐有针对性地实一些相对于比赛而言的心理演示。由于环境的改善,运动成绩会急速提高,所以要密切注集中强化训练等环境的变化。

  在训练后期,大赛前,积极参加一些竞争不是很激烈的身赛。在这一时期所得到的成绩对将来的比赛很重要。

  ③比赛期(持续、调整阶段)

  调整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并通过训练,使之持续下去。

  ●在这一时期要想实现预期成果的条件,是逐渐增大训强度、训练资料的多样性及适宜的比赛次数。这一时期的主要目的是在重要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利用参加该时期的其他比赛作为训练手段。

  ●在比赛期的前半段时间内比赛中,不要害怕失败,在比中积累经验,并将其运用于重要比赛,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为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任何状况下都能稳地发挥竞技潜力。因此要提高大赛的发挥潜力。86在心理状态方面,要消除不稳定因素,缓解疲劳状态,具有强烈的自信和求胜欲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气馁。

  ●比赛前不要安排两天以上的完全休息。各训练期的训练计划

  (1)准备期训练阶段……强化阶段

  肌肉力量……最大肌肉力量(以最大力量的发挥为目标)

  耐久性……速度耐力(进行超多项距离的速度耐力训练)

  速度……速度的持续潜力―)节奏跑(定时跑)

  爆发……瞬间的爆发力训练

  7月份:休整期

  8月份――10月份

  周一:力量训练(按综合程序表的资料进行较轻量训练)

  周二:耐力跑2400―3200米

  周三:力量训练同周一

  周四:耐力跑2000―5000米

  周五:同周一

  周六:休息

  周日:休息

  [一周的训练资料比例]力量训练――3天

  耐久跑――2天

  休息――2天

  冬训期(11―12月)月冬训期周一:间歇跑400~800米

  周二:耐力跑2000――4000米

  周三:同周一

  周四:同周二

  周五:同周一

  周六:跳跃技术周日:休息

  [一周的训练资料比例]间歇跑――3天

  耐力跑――2天

  跳跃技术――1天

  休息――1天冬训期(1―2月)月冬训期周一:短距离的间歇跑(50米、100米、200米、400米)

  周二:起跑后的短距离快速跑

  周三:短距离的.间歇跑(50米、100米、200米、400米)

  周四:起跑后的短距离快速跑

  周五:同周一

  周六:变速跑练习

  周日:休息

  [一周的训练资料比例]短距离间歇跑――3天

  起跑后短距离快速跑――2天

  变速跑练习――1天

  休息――1天春季训练期

  周一:短距离快速跑训练

  周二:跳跃技术,起跑后疾跑(使用起跑器)

  周三:快速跑练习(100米―200米―400米―200米―100

  周四:同周二

  周五,:伸展运动和轻度准备活动

  周六:比赛在长期的运动训练计划中,以年为最小单位实施计划。一年中要有两次竞技高峰,因此训练计划应制定两周期计划。如果过多参加比赛,会使竞技状态过于平均,使得比赛成绩平庸,不会出现大的突破。因此要有目标地参加运动比赛,并在训练计划的编排中体现出来。

  周一:

  1、肌肉力量训练:深蹲起3―15次/组X(7―10)组

  2、台阶跳[15―20次/组X(5―7)组3、卧推3―15次/组X(7~10)组

  4、臂弯举3-15次/组X(5―7)组

  5、提拉杠铃3―5次/组X(5~7)组快速跑:150米X(5―10)组(高抬腿20米一慢跑20米,反复进行)慢跑:20~30分钟

  周二:

  1、爆发力量训练:跨步跳3步X10―20次

  2、5步X10~20次

  3、10步X10”20次

  4、利用内胎阻力的快速跑:20米X10-20次(休息1分钟)

  5、快速跑:150米X(5―10)组(或100米、200米障碍跑)300―400米)X(5―6)组

  6、超主项距离的有节奏跑(400米主项的训练):

  周三:

  1、(500~600米)X(5―6)组

  2、肌肉力量训练:深蹲5―10次/组X(5―7)组

  3、挺举7―10次组X(5―7)组

  4、台阶跳3~15次/组X(5―7)组

  5、腿弯举3~15次/组X(5~7)组

  6、负重坐凳腿屈伸3―15次/组X(5~7)组

  7、快速跑150米X(3―5)组

  8、漫跑20~30分钟

  周四:完全的休息

  周五:力量训练及其他同周一

  周六:爆发力量训练及其他同周二

  周日:完全的休息

  训练的注意事项:训练的注意事项:

  在长期训练中为了防止由于训练而造成的过度疲劳,在进行了4―5周的完全训练后,要进行一周用心的恢复性训练,以此来获得最佳训练效果。个性是那些训练经验少的,无休止的长期训练会有危险,所以在1―2周的训练后,应3―4天的调整训练。

  训练的资料比较固定而且有连续性,在短期内不要有大变化。

  一个训练日内训练资料的完成顺序:经验丰富的选手一般为肌肉力量呻爆发速度呻加速跑。经验少的人为加速跑呻,力呻肌肉力量。

  短跑训练计划 4

  准备活动

  1、慢跑:排队慢跑8圈,或以出汗,跑热为准,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2、准备活动操: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主要目的是为压腿压肩做好准备防止受伤。

  3、压韧带:压腿(正压,侧压,抬腿压,背压,拉小腿)

  压肩(正压,双人配合压)

  左右两侧交替进行,主要要求多耗时间一点点压开,压腿脚尖向前,要求循序渐进,防止拉伤。

  4、行进间准备活动:踢腿(正踢,侧踢,左右绕环,小步跑,折叠跑,车轮跑,高抬腿,单脚跳,跨步跳,后蹬跑,加速跑)

  行进间准备活动要求每个动作做两个来回(一个来回约20到40米)根据学生训练特点由教练选取动作。

  短暂休息

  短暂休息时运动员可更换钉鞋、坐姿压腿,补充少量水分和糖。稍作休息。

  训练部分

  训练部分由速度训练、速度耐力训练、力量训练构成。

  速度训练: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3)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4)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5)胶带牵引跑或称拉牛(30―60米),4―5次X2―3组。

  (6)反复跑80―100米4―5次X2―3组。

  速度训练组数距离和强度可根据运动员状态、教练总体训练安排、是否比赛期等视状况而定。

  耐力训练:

  (1)长距离变速跑800―1000米(200米快跑+200米慢跑+200米快跑+200米慢跑)

  (2)150米快速跑5―6次X2―3组

  (3)250米快速跑3―4次X2―3组

  (4)500米快速跑2―3次X1―2组

  (5)400米交代牵引跑或称拉牛2―3次X1―2组

  耐力训练组数距离和强度可根据运动员状态、教练总体训练安排、是否比赛期等视状况而定。

  力量训练:下肢力量

  1、深蹲8―12个一组3组

  2、负重半蹲20―30个一组3组

  3、反卧位小腿折叠拉皮带20―30个一组3组

  4、纵向蛙跳30―50个一组3组

  5、负重提锺联系80―100个一组3―5组

  腰腹力量

  1、负重仰卧体坐30―60个一组3组

  2、两头起30―60个一组3组

  3、卧姿抬腿两人配合30―60个一组3组

  4、卧姿转腿30―60个一组3组

  5、反卧负重单头起两人配合30―60个一组3组

  上肢力量

  1、负重卧推8―12个一组3组

  2、卧推30―60个一组3组

  3、站姿快速卧推30―60个一组3组

  4、坐姿上举30―60个一组3组

  5、负重摆臂练习30―60个一组3组

  小学生力量训练应作为辅助训练一周一至两次不宜过多,训练组数和强度可根据运动员状态、教练总体训练安排、是否比赛期等视状况而定。

  训练周安排周一:速度训练

  周二:大强度耐力训练

  周三:以技术动作为主的调整练习

  周四:耐力训练

  周五:力量训练

  备注:

  1、速度训练与力量训练可在耐力训练中穿插练习。具体周安排可根据运动员状态、教练总体训练安排、是否比赛期等视状况而定。具体训练资料根据上方列举方法由教练员视具体状况搭配训练。

  2、另外短跑训练中应注意在训练中穿插对起跑、途中跑、冲刺跑、弯道跑的讲解和针对练习。

  3、比赛前应注意训练起跑的.反映潜力和比赛战术的教学。

  4、运动员除了务必的体能训练外还应加强营养补充和休息睡眠。

  短跑训练计划 5

  鄞州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为中心,为大力提高学生田径运动训练水平及竞技潜力,提高我校体育竞赛整体水平,力争在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让我校运动员比赛成绩有较大突破而努力。

  一、教练员:

  二、队员名单及项目:

  男子:

  女子:

  三、训练总体要求

  1、每一天训练,每次1小时左右,下午4:10―5:10,每周训练五天。

  2、学生训练课的资料、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训练手段尽量与专项素质发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水平。

  3、科学训练,注意运动训练安全,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及运动量。

  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讲礼貌,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跟家长、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

  四、训练计划

  1、确定集训队员名单,召开全体队员会议。

  2、宣布训练纪律。

  3、第一阶段采用一般的训练强度,进行恢复体力的身体训练

  第二阶段采用较高强度的.训练,加强技术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加大训练负荷,在训练中加强技术和心理战术的训练

  第三阶段采用中等强度,调整运动量,降低练习次数,消除疲劳,积蓄力量,迎接比赛

  周一

  1、准备活动慢跑2圈

  2、准备活动(弓步压腿(正弓步,侧弓步)--小步跑2次--高抬腿2次--后踢腿跑2次―后蹬跑2次―加速跑2次)

  3、分专项练习

  短跑运动员:30米*2冲刺跑

  60米*2途中跑

  100米*2全程跑

  中长跑运动员:400米*3计时跑

  田赛运动员:铁饼、铅球、标枪、跳远等技术动作练习

  4、放松跑1圈

  周二

  1、准备活动同周一

  2、分专项练习

  短跑运动员:80米*2―120米*2―150米*2为一组,跑2组

  中长跑运动员:直道快跑,弯道慢跑3圈1组,跑3组

  田赛运动员:分项技术动作练习

  3、放松跑1圈

  周三

  1、准备活动同周一

  2、弹跳力和力量训练(不分组练习)

  (1)各种跳跃练习(收腹跳、蛙跳、单脚跳、摸高)

  (2)各种腰、背、腹肌练习

  (3)橡皮条(牵引练习)

  (4)杠铃练习(负重蹲深、卧推20*3)

  3、放松练习(慢跑1圈、垫上互相磕打放松)

  周四

  1、准备活动同周一

  2、分专项练习

  短跑运动员:蹲踞式起跑练习(30米*10)

  中长跑运动员:每圈跑进规定时间练习,根据实际状况控制时间

  田赛运动员:分项技术动作练习

  3、放松跑1圈

  周五

  1、准备活动同周一

  2、各专项测试(按比赛要求)

  3、放松跑1圈

  短跑训练计划 6

  短跑训练技巧

  一、后蹬跑

  动作要领

  1、上半身正直或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

  2、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出,由干躯干扭转,侧髋带动大腿充分前送。

  3、在摆腿的同时,另一条腿要积极的往下压,足前掌要着地,然后膝、踝关节缓冲,迅速转入后蹬。

  4、后蹬时摆腿送髋动作在先,膝踝蹬伸在后,腾空阶段重心向前性好,腾空时要放松,两腿交替频率要快。

  二、小步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髋、膝、踝关节放松,迈步时膝向前摆出,髋稍有转动。

  3、当摆腿的膝向前摆动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扒地式着地,着地时膝关节伸直,足跟提起,踝关节有弹性。

  三、后踢小腿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足前掌着地,离地时足前掌用力扒地,离地后小腿顺势向后踢与大腿折叠,膝关节放松,足跟接近臀部。

  四、折叠腿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2、后蹬结束立即向前上方抬大腿和收小腿、膝关节放松、大小腿充分折叠,边折叠边向前摆动。

  3、在摆腿折叠前摆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关节缓冲。

  短跑的技巧

  站立式起跑

  双脚前后开立,距离一脚到一脚半,屈膝降重心,身体力行前倾,前腿异侧臂屈肘在前,后臂于身后,听到"跑"的口令后,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前冲出去.重点:重心前移.难点:快速起动.

  途中跑

  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一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摆动腿的.膝关节,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出,支撑腿在摆动腿积极前摆的配合下,快速有力地伸展髋,膝和踝关节,蹬离地面,形成支撑腿与摆动腿协调配合动作.

  ★腾空阶段

  小腿随时着蹬地后的惯性和大腿的摆动,迅速向大腿靠拢,形成大小腿边折叠边前摆的动作.与此同时,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随摆动腿下压的惯性,自然向前下伸展,准备着地.

  ★着地缓冲阶段

  着地动作应是非常积极的,在途中跑时,头部正直,上体稍有前倾.两臂前后摆动要轻快有力.

  弯道跑

  从直道进入弯道跑时,身体应有意识地向内倾斜,加大右腿的蹬地力量和摆动幅度,右臂亦相应地加大摆动的力量和幅度,有利于迅速从直道跑进弯道.

  弯道跑中,身体应向圆心方向倾斜.后蹬时右腿用前脚掌的内侧用力,左腿用前脚掌的外侧用力.弯道跑的蹬地与摆动方向都应与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趋于一致.

  终点跑

  终点跑是全程跑的最后一段.任务是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

  ★终点跑的技术

  要求在离终点线15-20米处,尽量保持上体前倾角度,加快两臂摆动的速度和力量.在跑到距离终点线一步时,上体急速前倾用胸部或肩部撞终点线,并跑过终点,然后逐渐减慢跑速。

  短跑技术口诀

  (一)起跑

  各就位:双臂支撑线后沿,两脚踏紧抵足板,

  后膝跪在前腿屈,头颈放松勿乱摆。

  预备:随令深吸一口气,重心前移臀抬起。

  两腿角度要适宜,高度注意蹬摆离。

  鸣枪:两手速推前后摆,两腿猛蹬抵足板,

  后腿前摆体前倾,前脚蹬直髋膝踝。

  (二)疾跑

  起动步长逐渐增,两腿加快蹬与摆。

  上体保持向前倾,快速摆臂要放松。

  (三)途中跑

  直道:上体正直或稍倾,用力后蹬髋前送,

  前摆后蹬配合好,下压扒地做缓冲,

  身体平稳起伏小,两臂摆动肩放松。

  弯道:身体逐渐向内倾,两腿内摆向外蹬,

  右臂摆幅大左臂,弯道结束身转正。

  (四)冲刺跑

  上体迅速向前倾,撞线要用肩或胸,

  两臂维持水平平衡,终点过后勿突停。

  短跑训练计划 7

  一、速度的分配

  在400米跑中,全程分配速度和体能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基本要求。没有人能够自始自终全速跑完400米,进行步幅和速度分配是必要的。提高全程步长能力的主要训练方法与手段有。第一发展髋、膝、踝三关节肌群的基本做功能力和柔韧性

  1、利用髋、膝、踝三关节肌群的专门力量练习器进行伸屈练习。

  2、弓步走,原地上下跳箱,台阶走,高抬腿走,直膝提踵走等。

  3、悬垂或仰卧举腿,俯卧上下打腿,原地单腿蹲起,站立或坐姿提踵等。以上两类的练习手段可以徒手或负重进行,关键是要结合专项技术动作要求,保证练习技术动作的正确性,不要盲目加大难度和强度。各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练习可融入上述手段中一起进行训练,重视练习动作的幅度和协调,比单纯的柔韧性和灵活性的练习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发展髋、膝、踝三关节肌群的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

  1、站立支撑屈髋抬腿或伸髋扒地。(使用专项力量练习器或橡皮带)。

  2、徒手或轻负重的快速单腿蹲起,徒手或轻负重的快速弓箭步走。

  3、双腿或单腿的连续跳台阶,助跑的跨步跳或单足跳。

  4、直膝连续跳深,直膝跳上或跳下台阶等。

  此类训练课的作用一定要明确,如果以发展快速力量为主,应选择重复训练法,负荷刺激的持续时间控制在8秒以内。如果发展快速力量耐力,主要采用间歇训练法,负荷刺激时间保持在25秒以上。但无论发展哪一种力量素质,对运动员完成练习动作时的速率和幅度均有所要求,否则难以达到以增大全程步长、提高后半程速度为目的的力量训练效果。

  二、发展专项速度耐力

  在发展专项速度耐力训练中会引起高氧债和乳酸堆积,跑的距离从100米到600米,反复跑距离的重复次数平均3次。例如300米跑三组,恢复10分钟,让运动员差不多完全恢复,以保证训练质量。训练计划设计要突出提高乳酸供能。

  第一用跑的速度发展糖酵解无氧能力采用100~150米反复跑进行训练,其强度应接近本人的最快跑速,间歇时间以1分10秒~1分30秒为宜。开始时,跑的次数不要过多,以10~15次为好。随着运动员对负荷量逐渐适应,在血乳酸不明显增加的前提下再增加重复次数或缩短间歇时间。第二用“短距”或“长距”跑发展糖酵解无氧能力。

  目前,由于对糖酵解维持肌肉快速运动的时间问题持两种不同看法,一种为40秒左右,另一种为1分30秒左右,因此,在选择跑段时就有所不同。一是对前者,可通过90%~95%强度的200米反复跑进行训练,重复8~12次,间歇时间以2分30秒为宜。二是对后者,可采用85%~90%强度的600米反复跑进行训练,重复3~5次,间歇4~5分。我认为,上述两种跑段以前者为佳。因为200米是以无氧乳酸为主的短跑项目,其氧债值与400米跑的.氧债值基本相近。再从神经肌肉的用力性质看,200米跑比600米跑更接近400米跑的技术特点和速度要求,更能提高兴奋强度以及与抑制相互交替的速度。此外,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分析,200米跑运动员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小,训练中更能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练习积极性,对提高训练质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用梯形组合跑发展糖酵解无氧能力

  1、(50米+100米+150米+150米+100米+50米)×4~8组。

  2、(100米+200米+300米+200米+100米)×3~5组,每个段落跑完后走同样的距离作为间歇。

  这种组合跑训练应逐步提高强度要求,使乳酸逐步达到最高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机体各器官特别是神经系统适应高浓度乳酸堆积的刺激深度,有效地提高糖酵解无氧能力。

  三、发展专项力量耐力

  发展专项力量耐力训练计划,包括持续时间超过10秒的运动。如阻力跑、越野跑、台阶跑。

  1、间歇跑(200米+200米)×3~5组(练习间歇1分,组间歇6~10分)。练习要求:第一个200米为自然跑,第二个200米重点突出步长。定出相应的步数指标,随后再固定步数,逐渐向加快步频方面转换和过渡。

  2、间歇跑(300米+300米后蹬跑)×3~4组(练习间歇1分,组间歇10~15分)。练习要求:100米后蹬跑计时、计步。

  3、间歇跑(100米×4)×3~5组(练习间歇1分,组间歇8~10分)。练习要求:准备期的前半段在沙地或软道上进行,准备期的后半段转入跑道,计时、计步。

  4、上坡变速跑150米×6×2~3组(练习间歇1、5分,组间歇5分)。练习要求:上坡快跑,下坡慢跑。适用于准备期的前半段,后半段转入跑道上进行,上坡跑变更为计时计步的后蹬跑,150米×3×2组。

  5、拖轮胎跑200米×3×2~3组(练习间歇5分,组间歇10分)。练习要求:200米跑计时、计步。

  四、发展400米专项有氧能力。

  耐力跑训练计划是纯粹的有氧代谢,它用固定的速度持续不断地跑15—45分钟。虽然400米只要求5%的有氧代谢,但是对400米运动员来说,打好有氧代谢的基础,提高氧需求量,使两者的恢复时间缩短到最小是非常重要的。

  一、越野跑:用4~5分钟1千米的速度(不要太快)跑30~40分钟(脉博达到150~160次/分钟)。

  二、法特莱克:跑30~40秒+慢跑45~90秒,3~4组×4 。

  三、用最大强度的60%~75%慢跑。

  五、根据生化特点要进行恢复和营养的补充

  短跑训练计划 8

  一、训练计划的制定

  训练计划的制定对指导训练和控制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整体的训练计划分成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和周训练计划。

  1、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的前期准备工作中,首先要明确年度、阶段、月和周的训练任务,以及想要达到的训练目的。

  2、结合短跑专项的训练原则与特点,分不同时期和阶段进行训练计划的制定。

  3、要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身体结构等不同特点进行训练安排。

  二、短跑训练手段的最佳组合

  年度训练、阶段训练、月训练都是靠每一个自然周训练手段组合去完成,每一个自然周的训练手段显得更为重要。最佳的训练手段组合可以使训练获得飞跃的进步。反而不恰当的训练手段组合,使训练水平达不到计划的设计要求,很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效果,甚至使运动员出现严重的运动创伤。

  1、训练原则

  (1)每一种训练手段都必须精心的设计好,并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2)每一种训练手段的安排都必须在体力较好的情况下进行(特殊训练和强化训练除外)。

  (3)每周的训练手段都必须达到最佳组合和配比。

  2、每个自然训练周中速度训练、专项训练、力量训练等训练项目顺序安排:

  在一周的训练安排中,优先安排速度训练,因为进行速度训练时,奔跑的速度快、节奏性强,肌肉收缩性大。所以,要求训练时的肌肉质量和状态是一周最好的。其次,是安排专项训练和力量训练等。

  3、训练负荷的控制

  训练负荷包括:“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一周训练要遵守大、中、小负荷量安排。训练过程中,训练负荷盲目的大和负荷不够,都达不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4、在几种情况下不能或者不适宜安排训练:

  (1)大训练负荷后,不宜安排速度训练;

  (2)耐力跑后不适宜安排专项训练;

  (3)专项训练后不适宜安排身体训练;

  (4)高质量的速度训练和专项训练课跑得次数不适宜超过3-4次。

  (5)带伤不适宜进行有强度的训练。

  三、短跑训练中各项训练内容和手段安排

  1、速度训练:速度训练包括:各种形式的跑,快速肌肉力量等。

  短跑段落安排:30米、60米、80米、100米、150米

  训练手段:蹲踞式起跑、站立式起动跑、行进间跑、双人追逐跑、牵引跑、计时后蹬跑、计时单足跳、快速皮条前抬、快速皮条扒地、负重快速脚踩跳。

  2、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最强力的手段,尤其是比赛期中专项训练更是以高强度、大密度而著称。专项训练主要是围绕着所从事的专项或专项上下距离所进行的无氧极限跑,其特点是强度高、间歇时间长,对内脏器官和肌肉刺激大。

  训练距离安排:

  100米项目:30米、60米、80米、100米、120米、150米。

  200米项目:60米、100米、150米、200米、250米、300米

  400米项目:100米、150米、200米、300米、400米、500米

  3、力量训练:

  (1)在短跑训练中,力量训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其意义在于:可以使肌肉获得更大的工作能力,使肌肉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呈现出最佳的爆发力;可以使肌肉在规定时间内获得更大的耐酸能力。

  (3)在力量训练中,特别注意全面性、均衡性。

  短跑训练计划 9

  速度训练采用的主要练习:

  (1)提高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

  (2)提高肌肉收缩速率和力量。

  (3)提高运动过程的.协调与放松能力。

  提高最大速度跑能力的练习如下: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00米)X2—3组。或(30米+60米+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00—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

  提高反应加速跑练习如下:

  (1)半蹲踞式姿势,听到枪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角及高物。

  (2)直立姿势开始,逐渐各前倾斜接着快速跑出。

  (3)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距离40—50米。

  (4)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

  (5)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

  短跑训练计划 10

  短跑是典型的速度、力量性项目,是属于极限强度的项目。运动过程时间短,强度大;在运动中,肌肉表现的最大收缩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和快速力量耐力是短跑的技术和肌肉工作的共同特点。参训学生要具有较高的全面身体素质和专项训练水平,还要有较为完善的技术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

  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以及体育训练工作,我总结出了一套短跑训练方法。

  1.反复放松大步跑60~100米,体会途中跑的.五点动作要求。

  要求:大小腿屈膝叠紧,跑成直线,摆动,着地方向正,落地轻,有弹性。

  2.“同步并列”中速反复跑80~100米,体会摆臂摆腿和着地技术要领。

  “同步并列”是指并列同步节奏向前跑进的一种练习方法。一般用二人为一组互帮互学掌握和改进技术,要求两人步长接近,由其中技术好者带技术差者跑。运用中,还要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针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组合,如用动作幅度大、放松协调好的带动动作幅度小、情绪紧张的队员。总之,用技术上的长处和优点去带动和影响同伴的错误动作的改进。

  要求:动作轻快,有节奏,放松,协调。

  3.由慢到快逐渐地,均匀地加速跑60~80米,掌握途中跑的五点要求。

  要求:认真注意跑的正确动作,并能把正确动作带进快速跑中不使动作变形。

  4.“同步并列”加速跑60~100米,体会大幅度自然快跑的技术。

  要求:逐渐地均匀地加速跑出较大速度时,坚持用大幅度轻松快跑15~20米再放松跑下去。

  5.“同步并列”上坡加速跑60~80米,体会“抬腿送髋”的技术。

  要求:加速均匀,逐渐加大向前用力的动作速度。

  6.从站立式姿势出发,逐渐加大跑速,发挥最大速度后,借助惯性快跑20~30米,掌握大幅度放松快跑的技术。

  要求:动作放松自然,富有弹性。

  7.加大步长跑。

  (1)定距减速大步跑60米。

  (2)定步增距大步跑30或40米。

  (3)后蹬跑转入放松大步跑。

  (4)放松大步上坡跑。

  要求:要自然大步跑,不要跳着跑,更不要踢小腿,蹬摆充分,幅度大。

  8.快速跑,由站立式或半蹲式姿势出发,一开始就像跑50米一样尽快发挥出最大速度,主要改进起跑的加速跑技术。

  要求:加大摆臂和抬腿的力量,带动蹬地腿后蹬要充分,跑的距离一般为20米、30米或50米。

  9.变速跑:逐渐加快速度跑——顺惯性跑——加速跑——逐渐到放松慢跑。

  要求:加速和变换速度的节奏要明显。

  10.“行进间”跑30~60米体会大幅度持续快跑的技术,发展绝对速度。

  要求:逐渐加大速度后,保持最大速度跑一定距离。

  11.下坡跑50~60米。

  要求:快速摆腿摆臂,腾空后两大腿积极并拢,动作要放松。

  12.两手撑地,一腿后伸,另一腿前抬,膝盖尽量靠近胸部,听信号快速启动跑出。

  要求:完成动作的速度快,动作准确。

  13.俯卧撑:听信号迅速蹲起起跑练习。

  14.两腿平行站立,整个身体前倾,维持不住平衡时,快速向前跑出。

  要求:摆臂抬腿要快,臂部不能后坐。

  15.原地快速高抬腿,听信号快速向前跑出。

  16.慢跑中听信号作单臂支撑半蹲式起跑练习。

  17.“行进间”弓箭步走,上体前倾头稍低,听信号迅速跑出

  18.听口令做单臂支撑半蹲式起跑练习。

  19.听发令起跑30~60米。

  要求:严格遵守听枪起跑,养成听枪起跑的习惯,跑时轻快,稳定,直线性强。

  20.在60~100米的距离上,每隔30米划一终点线,连续做冲刺撞线练习。

  21.从直道进入弯道跑30~60米练习。

  22.从弯道进入直道跑30~60米练习。

  23.弯道蹲踞式起跑3~60米练习。

  24.弯道起跑150米。发挥最大速度后利用惯性的快速跑和下弯道入直道的“自然跑进”练习。

  25.支撑高抬腿快速跑练习。

  要求:抬腿要高,后蹬要充分,两腿交换频率要快。

  26.台阶跑练习。

  27.行进间半高抬腿快跑30米练习。

  28.间歇跑150米或200米。

  29.用不同强度反复跑,如70~85%强度100~500米反复跑,85~90%强度100~200米反复跑,90~95%强度30~100米反复跑。

  30.模拟跑:(30米+50米),(50米+80米),(80米+100米)。

  要求:组内间歇1~2分钟,组间间歇心率降到120次每分钟,每一练习强度接近自己的最好成绩。

  注意事项:

  (1)掌握好合理跑的技术。

  (2)短跑的训练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3)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要穿插进行。

  (4)要掌握好训练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节奏。

  (5)多采用跑的专门练习,改进跑的技术。

  (6)在训练中,要提高跑时的放松能力

【短跑训练计划】相关文章:

体能训练计划05-06

小学足球训练计划08-23

篮球训练计划(精选16篇)10-24

田径训练计划(精选11篇)12-13

足球训练工作计划05-15

《短跑中的途中跑》教学反思(精选10篇)06-08

学校田径队训练计划(精选10篇)08-01

训练的总结01-02

拓展训练总结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