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新课标培训总结 推荐度:
- 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推荐度:
- 新高考课程改革培训总结 推荐度:
- 学校高考工作复盘总结 推荐度:
- 成人高考毕业生的自我总结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高考的总结(15篇)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的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的总结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蒋子龙 1994年夏天漫长而奇热,我想跟社会爆炒高考有关。
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哪,社会就已经把高考的气氛造得十足了,学校召开家长会,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传媒天天是高考、高考,开讲座,设专栏,将学生该怎样复习,怎样应考,怎样调节自己的心理。对考生家长讲的就更多了,要照顾好考生,给他们做好处的,增加营养,又不要让孩子感到是专为他们做的,以免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千万不要给考生施加压力,家长不得老谈高考的事,要劝孩子多休息,多陪他们外出散步,缓解紧张情绪。社会把高考锣鼓敲得惊地动天。
这一年我们家是“高考户”……
很快就到了7月7日,真正意义上的高考开始了,考生们必须自己上阵,别人无法替代。老天可怜,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变阴,稍微凉快一些了。学校嘱咐过,不能让考试吃得太饱,喝水太多,以免考试中途去厕所。早饭要精致,营养丰富,水分还要少,这并不难做到。
考场离我的家甚远,骑自相车大约要半小时,我提出要送女儿去考场,在家长会上她的老师也是这样要求家长的,怕自行车万一出点问题,耽误考试。女儿起初不同意,我平时上学比去考场更远,您为什么不送?为什么不担心我的自行车出问题?这就不怕增加我的心理负担?
我说,你心里无负担,我给增加一点也无妨。她笑了,笑得很甜,很可爱。我检查了她的准考证、文具盒,没有准考证是不准入考场的。
我和女儿穿好雨衣,用塑料袋把她的准考证和文具盒裹好。刚出家门天上就开始掉雨点,好像我们的脚蹬子连接着播雨机,越往前蹬,雨点越大,越蹬得快,雨点越密。行至中途,已是倾盆一般,许多骑自行车的人都下车躲到商店廊下去避雨。我和女儿仍旧骑在车上,且有点兴致勃勃。
我问她感觉怎么样?
她说棒极了!
对,的确棒 极了,你属龙,我也属龙,两条龙一起出动奔考场,就该有大雨相随,这叫雨从龙。好兆头, 预示着你的高考必定顺利,旗开得胜。你敢不敢大声说三句:我一定能够考好!
女儿说这有什么不敢,果然大喊三声。
我哈哈大笑,周围一片哗哗的`雨声。我觉得心里轻松多了,我想女儿也是如此。
这大雨还真有点专门护送我们爷俩的意思,到了考场雨就变得小些了。我原以为我们来得够早的,想不到考场外已经站满了家长,我估计里面有多少学生,外面就有多少家长。学生进了考场,大部分家长并不离去,还站在雨里等着,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出问题,比如:晕场了、生病了、忘记带什么东西了。我对女儿有信心,就说,我先回家,两个小时以后再来接你。放心大胆地考,考砸了也没关系!
上午的考试快结束的时候,我从冰箱里拿了一瓶矿泉水,又回到考场外面等候女儿,在考场的大门外面家长们排成两行长长的厚厚的人墙,等待着自己的孩子从考场内出来。家长们此时的心情格外敏感,看到最前面出来的考生脸色沉重,有位家长禁不住说,看来题够难的,孩子们没有考好。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在紧张地根据考生的脸色猜测题目的难易程度,猜测自己的孩子能考得怎么样。有个女孩阴沉着脸,来接她的可能是她的姐姐,一出考场她就对姐姐说,你安慰安慰我吧……不等另一个姑娘说出安慰的话,她竟呜呜地哭起来了。
我的女儿出来了,她也看见了我,远远地向我招了招手,笑了。女儿的笑清纯而灿烂,令我们夫妻百看不厌,她平时的一笑都能解我的心头百愁,此时这一笑,不管她实际考得怎么样,我的心里立刻也阳光灿烂起来。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哭和闹都没有用,就应该咬牙坚持下去。我的女儿在考后能有这样美丽的笑容,即使她考不上大学,我也是满意的。我拧开矿泉水的瓶塞,让 她喝个够,她此时需要补充水分。看着她喝水的样子,我有一种幸福感。
在回家的路上我告诉她,无论上午考好了,还是考得不太理想,都忘记它,不能 沉浸在上午考试的兴奋里,赶紧让脑子进入下一门要考得功课。
就这样我每天往返考场四次,把女儿送进考场,她出考场后把她接回家,她不再拒绝,反而觉得这样很方便,我成了她的同伴,她的管家,她的保镖。平时我们各忙各的,虽然父女关系也算亲密,但不像这样同甘苦共患难,有一种父女加战友的情谊。加上口试三天半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我很怀恋女儿高考的这段时间,因为,我享受了平时享受不到的许多快乐。
1. 作者在最后说“享受了平时享受不到的许多快乐”,请具体说说作者享受到哪些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说“我想跟社会爆炒高考有关”,请解释“爆炒”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很快就到了7月7日,真正意义上的高考开始了。”作者为什么说“真正意义”上的高考开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画线段落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
5. 文章倒数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详写了女儿的笑,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针对社会、学校、家长的这些做法,任选一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①女儿更加成熟,更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能从容乐观地面对高考;
②父女关系更加亲密;
③家庭生活更加温馨和谐;
④拥有了宝贵的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2.把高考的气氛造得十足(或者把高考锣鼓敲得惊地动天)
3.因为之前是社会、学校、家庭为高考作准备,7月7日才是学生正式参加考试,才是高考真正的开始。
4.描写。写出了家长们紧张焦灼的心理、小女孩的难过脆弱,侧面写出了“我”的紧张、担忧,反衬出女儿坦然乐观的心态。
5.女儿的笑饱含着对父亲的理解、体贴、安慰,也张扬着自信和坦然,缓解了我紧张、担忧的心情,让我拥有幸福感,享受到了女儿高考带给我的快乐。
6.围绕“社会、学校、家庭给学生造成的压力”“高考只是一次人生经历”“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高考的总结2
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进入高三就是进入全面复习的过程。通过复习可以强化知识,加深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怎样才能获得最佳复习效果呢?下面是几种实用的方法:
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因为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真正记牢。心理学研究表明:以理解为基础的记忆,效果大大优于机械记忆。什么叫理解?理解就是把要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对新知识的内在意义的认识。譬如我们看到一组数字1919.05.04,一下子就与我们头脑里已有的关于“五四运动”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时的一串数字就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一段特定的历史。通过这种联系,我们就会牢牢记住这串数字。应考复习中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记忆,让我们深刻理解它们,准确记忆它们。
2.要有任务意识,因为适当的压力可以避免随意性并强化复习效果。在一天中大脑最清醒,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复习记忆那些较抽象、较艰涩的.知识,而且加大容量;在比较疲倦,精力不够好的情况下就要适当减少任务。任务一旦确定后,就要集中精力,强化注意,活跃大脑,保证完成任务。许多同学实践证明,集中注意读两遍远远胜过随随便便读十遍。
3.要及时复习,因为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一般有四种方式:
(1)过电影复习法,也叫尝试回忆法。当天晚自习或睡觉前,将老师讲过的知识要点、重要细节、关键步骤、主要方法,按照讲课的先后顺序再现一遍。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己检查自己,逼着自己进行思维活动。这种方法的益处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可以检查课堂学习的效果。在尝试回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回忆出课堂学习的全部或大部分内容,这就可以证明自己的预习和课堂学习的效果是好的。为了正确地检验自己的预习和课堂学习的效果,在开始尝试回忆时,最好先不要看书或听课笔记,等到想不出来的时候再看书或听课笔记。为了加深记忆,还可以一边想一边把主要的内容写出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②可以提高记忆能力。由于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在尚未进入遗忘状态之前,就在头脑里再现了一遍,这当然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③可以提高阅读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通过尝试回忆,把课堂学习的内容在脑子里再过一遍,记住的往往是自己已经懂得的,没有记住的正是自己没有掌握的,这说明记忆恰好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对于那些想不出来的学习内容,自然就会急着去看或查找笔记。这样,就激发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并自觉地将忘记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使得复习有针对性。
④可以培养思维的能力。尝试回忆时会反省思维的过程,还要概括课堂学习的内容。而一旦想不出来,还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回忆的线索,这无疑是在做“记忆体操”。因此,一个经常尝试回忆的学生,不仅记忆能力会有所提高,而且思维的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2)认真读书法。在复习的过程中,完成了回忆的步骤
高考的总结3
XX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我担任三个理科班(7、9、10班)生物教学,作为第一次从事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我深感责任重大,压力不小,在今年的高考中10班和9班生物平均分分别位列平行班第一和第二,所取得的成绩是对我三年来工作的肯定和最好的奖励。我觉得我是幸运的,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一位优秀师傅—关xx老师的引导,也得益于几位优秀班主任的支持和同学们的配合。但7班的成绩却也给我重重一击,提醒我以后的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将高三工作过程总结如下,以期在下一轮教学中借鉴改进,有所突破:
高三是中学生生物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生物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在高三生物总复习时有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我们高三生物备课组在关玉组长带领下对高三生物教学做了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
一、紧追高考指挥棒,确立复习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生物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生物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 研究高考生物试题。
纵观每年的高考生物试题,既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又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 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生物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 熟悉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生物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 合理利用其他资料。
除了高考试题、考试说明、教材、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但是,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这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资源共享,进度统一,皆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
二、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合适的教法
在第一轮复习中,基本上按教材的顺序,将选修内容的相关章节作为对必修知识的扩展,编排到必修相应章节内,避免学生认为一轮复习就是高二课的快速重复,产生厌烦心理。另外我们注入新的教法:课堂上以问题——知识点——典型题为主线,构建知识网。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量联系与此有关的知识点,并使它们有机地连成一体。采取学生总结讲解,集体讨论,教师点评,纠正、重点强调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第二轮复习着重加强对学生的知识概括、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生物来说这段时间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专题复习加强学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本学科知识体系,同时,通过一定数量的典型习题,训练学生运用知识、提炼解题规律、培养敏捷的思维及综合分析能力,积极有效组织模拟训练,当堂考当堂讲析,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课下不留作业,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支配,进行各学科的补救,认真总结以往学生较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并帮助学生克服。
三、课本为主,练习为辅,教师适当拓展延伸的材料应用。
进入高三生物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努力处理好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生物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生物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生物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我们以《优化方案》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生物知识。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下一节之前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弄清自己的不足,上课做到有的放失。
四、注重联系新课标,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一是注重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这是对学生生学科知识能力的一个高层次的考查,以探究性学习角度作为实验题命题原则也是课改思想在高考中的具体体现,主要从生物科学角度出发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注重联系实际;
二是注重培养图表分析能力。通过图表分析的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各类相关知识的整理联系的能力,它通过一些科学实验的数据形成相应的数据表格或绘制成数学坐标曲线图,要求学生学会理解如何从图表图象中抽取生物信息,注意整个曲线曲线表达的生物学含义,曲线的的升降变化原因,还要注意给出的相关条件之间以及与整个题目的联系,注意区别给出对照曲线的变化含义:是增加了,降低了,为什么?限制因素是什么?
三是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就是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生命科学发展的新进展,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联想、分析、综合、迁移,理解生命科学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反思及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内容体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学进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导致学生基础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累。对于理综的做题技巧指导还应再多些,学生对于物理、化学、生物单独考时做的较好,但综合到一起学生的时间分配上,做题策略上仍把握不太好。
积极参加听课研讨,取长补短。今年4月郑春和老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意识到自己教学工作还有太多太多需要提高的地方。积极参加同组的老师的公开课,听取其他有经验老师的课,这样坚持下来,效果还是比较好,能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的指导。进一步深化课改,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营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更愉悦,使自己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
高考的总结4
平行志愿,其实质是省级招生部门对考生投档时遵循的基本规则,也就是说在高考录取的过程中,省级招生部门负责把考生的档案根据其个人志愿向各高校进行投送。投档时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呢?目前,实行最多的就是平行志愿这种投档规则。这种规则一般三句话可以概括: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省招办投档时,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投哪个学生的档案,这时是分数(位次)优先,也就是根据分数由高到低,先投最高分的,然后根据名次依次往下投。
在决定了投谁的档案后,第二个问题就是把档案往哪里投?这时就要遵循志愿,即首先检索学生所填的A志愿学校,A志愿学校如果可投的名额未满,即直接投给A志愿学校;如果A志愿学校可投的名额已满,则检索B志愿学校;如果B志愿可投名额已满,则检索其所填的C志愿学校,直至检索到F志愿学校,学生的档案都无法投进,则学生档案进入自由可投状态,等待本次投档录取结束后的征集志愿。
一轮投档,指的是省招办只能将高考生的档案投入学校一次,投档、录取结束后,被退档的学生才有机会再次填报志愿,然后省招办会根据征集的志愿重新投档,这次称之为征集志愿。
这里面有个情况需要说明,就是投档与录取是两个概念,投档是录取的前奏和基础,一般来讲,投档进去基本上就可以录取,但投档并不等于录取,因为还有个投档比例的问题,即高校为了保证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在各专业之间进行调剂,所以需要投档时多投一些学生进来并筛选。以前,在顺序志愿时,投档比例要高一些,一般是120%(也就是要招100人,投档进来的学生达120人),因为如果投进来后需要退档的话,该学生还可以投向第二、第三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后,投档进去的学生如果被高校退档,就没有第二第三志愿可投了,直接进入征集志愿。平行志愿的退档比例较小,一般为110%-105%,一些高校还承诺:只要投档进去后服从专业调配,保证不退档。
在平行志愿投档原则下,家长该如何进行志愿决策呢?笔者认为是从有利于优质就业的最高原则入手。以前,大家从有利于升学的角度提出相关策略,比如所谓的冲、稳、保策略,就是冲着考上好大学的目标提出的。而从有利于优质就业的角度来考察,就会发现这一策略的不合时宜,因为当高考生用分数冲进了某所好大学时,其成绩优势在学校中自然就没有了,这时要想选择该校优势专业当然就很困难了。再一个,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专业冷热搭配的策略,这依然是立足于升学。而如果从就业的角度看,经过学业规划选择的专业就在某个范围内,不存在什么冷热搭配的问题。
从学业规划的角度看,平行志愿下的高考志愿该如何做决策呢?笔者的.四条基本思路如下:
1、定位准确
相比于顺序志愿,平行志愿的一大特征为:各学校录取学生高考成绩扁平化,即学生成绩都集中在学校的平均分附近,高分学生则会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低分学生因为平行志愿很少再有机会进入理想学校。如此,大家都愿意去的学校的录取分自然会提高,大家都不愿意去的学校的录取分数则就会下降。笔者认为,在志愿决策中首先应考虑专业的选择,并且定位学校时一般都要求在所定专业上有就业竞争优势,一般说来学校中有就业竞争优势的专业其录取分数都会高于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这就要求学生的高考成绩一般都要达到平均分后才有相应的专业选择优势。综合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下,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平均分差的运用,要做到定位准确,争取A志愿就可以进入到合适的学校、专业。
有观点认为,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应当实行“冲一冲”的策略。对此,笔者认为这有可能导致另一种困境。因为平行志愿模式下实行的是一轮投档,加上各学校在投档时都有一定的投档比例,比如1:1.05或者1:1.1等,必然会有5或者10个学生被淘汰。这时,如果采用“冲一冲”的策略,勉强被投进一所想去的学校,但由于分数没有竞争优势或者不服从专业调配等原因,学生档案有可能被淘汰,这时后面的BCDE志愿也已经投档结束,学生只能等待征集志愿了。为了避免投档后被淘汰出局,笔者还是主张准确定位,不建议采纳“冲一冲”的策略。
2、注意顺序
四川省的平行志愿可以填报5个学校,为了确保录取,我们不仅要在A志愿上定位准确,同时对BCDE志愿的平均分差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A志愿的平均分差最接近学生的分差,然后B志愿比A志愿略低,C志愿又比D志愿略低,以此类推。其分差之间最好相差5-10分之间,这样,就能确保A志愿投不进时B志愿可以投进,B志愿投不进时C志愿可以投进……,一共会有五个机会选择学校。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的分差排序只能按照从大到小来排列,不能从小到大排列,因为如果按分差从小到大进行排列,A志愿投不进去,后面的BCDE也都投不进去;要么A志愿投进后直接录取,而后面本来还可以进更好的学校,结果因为将分差小的A志愿学校放在第一个,后面的BCDE学校也就没有机会录取了。
3、有条件地服从调配
服从专业调配实际上是个无奈的选择,在理想状态下,笔者主张选择合适的专业,专业确定后不服从调配。而当考生根据专业及分数定位好了学校,想进入某个目标学校而不被淘汰出局,一般建议服从调配。请注意,这是有条件的服从,这条件就是选择该校专业时一定要有定向,即自己的专业倾向,比如确定了财经类,那么就选择会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老师如果给你调配专业,一般也不会离你的专业太远。但如果你专业没有定向,没有表现出倾向性,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招生老师也不知道你到底喜欢什么专业,也就给你随便调配了。
4、进校换专业
如果根据上述原则,进了学校却没有调剂到自己原来定的专方向业,那么只有进校转专业了。当然,前面的工作并没有白费,因为通过前期的学业规划和升学决策,选择到了最适合于自己的专业和学校,虽然专业不适合,但学校是适合的。进校后,可以再争取进入适合自己的专业。
高考的总结5
xx高考已经结束,在校领导和全体高三教师坚定的信心和团结协作中,我们再一次实现了低入高出,用事实证明十一中学教师队伍素质过硬,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
一、高考成绩:
在xx年的高考中,报名总数841人,共二十个班级,理科总人数588人,文科总人数253人,其中两个理科实验班平均分均已超过一批重点本科分数线,十七个班级的平均分超过二批本科分数线。
(一)、进线率提升:
我校进线率真正实现了100%,本科率达到了93.54%,一本重点率更是创
建了近五年新高。
(二)、全学科进步:
高三所有学科名次均有较大幅度提升,特别是数学学科,入学时排名全市第21,高考时我们理科平均分87.44,攀升了5个名次,全市第16名,文科平均分91.11提升了6个名次,全市第15名,语文学科理科平均分107.19,文科平均分111.44,文理各提升一个名次,英语理科平均分97.65,提升了一个名次,文科平均分104.46,提升了两个名次,理综合平均分167.22,提升了两个名次,文综合平均分184.70,提升了两个名次。理科全体平均分459.49,超出理科二批分数线442分17.49分,文科全体平均分478.33,超出文科二批分数线465分12.33分。
(三)、实现率突破
在xx市学业增值测评这一新增评价体制中,我校被评为xx市十佳单位,我们再一次实现低入高出:
我校一批本科总体实现率为197%,其中:
文科一批实现率为342.86%,前三名: 8班,2班, 7班。
理科一批实现率为176% ,前五名:14班,13班,11班,12班, 20班。
二批本科总体实现率为93.04%,其中:
文科二批实现率为78.03%,前三名: 8班,2班, 6班。
理科二批实现率为102.56% ,前五名:16班,17班,14班,12班, 20班。
三批:文科 1班,100%;6班,100%;
(四)、平行班撑起半边天
在文理各成立两个实验班的前提下,平行班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单科前三名
成绩的取得与真诚的付出息息相关,数据的上升与理智的抉择紧密相连:
二、高三历程:
(一)、校领导运筹帷幄
在潘校长的指导下,一系列的成才教育得以展开,国学讲堂、诗歌鉴赏、博爱之声音乐会、三心三力细致解读、感人的成人仪式,尤其是到了高三,潘校长经常深入高三了解情况,经常与高三学生谈心,了解教情和学情,亲自指导并召开一轮复习学法指导大会、二轮复习学法指导大会、百日誓师大会、高考考前学生家长会。给予高三老师和家长科学的指导,有了这明确的指导,高三始终按部就班,在很强的节奏感中前行。
周校长从准高三暑期补课开始,就与我们战斗在一起,深入各高三各班听课,与备课组一起评课,严把教学质量这一高三生命线,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专题研讨课,示范课、研讨课让老师们在浓厚的研讨氛围中得到收获。她还及时指导全体高三教师正确把握高考复习中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各环节,提高了复习效率,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要求高三任课教师学习课改省高考说明,吃透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省里的各类高考总结会、分析会、信息会、学习方法指导会、填报志愿指导会等等,周校长都亲自带队参加,回来和老师共同研究领会会议内容和精神实质,制定方法对策,使会议中的指导性意见得到很好的落实。
王书记每天到高三巡视,对高三工作给予精准的帮助和指导,号召中层干部进入高三各班为高三师生解决疑难,让党员与学困生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左校长为高三的平稳航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每天多次的高三巡视,每天与体育班学生的交流,对高三班主任工作的耐心指导,几乎每天都在为高三站岗值班;陈校长为高三的后勤服务提供绿色通道,什么事高三优先,高三无论有什么事,陈校长给我们的回答就是:没有问题,可以办。
高三成绩的取得同样离不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各部门没有怨言,始终为高三创设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确保高三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在此,我谨代表xx届高三全体师生对关注高三的学校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教师团队尽显搏爱
高三工作最重要的是队伍和谐团结、思路定位准确、指导及时到位,缺少了计划、沟通和及时的指导是万万行不通的,谁能抓得紧、抓得细、抓得及时,谁就会更加靠近成功或是取得成功。现将几项工作简要说明: 第一次在假期补课模式上实现了突破,从xx年7月20日,对所有高三人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每天只有六节课,却有了每天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学生自习时间,班主任为假期的补课付出了太多太多,换来了学生能力上质的飞跃,我们惊喜的看到,学生真的能学的很好,自习课交头接耳,东张西望的想象已不存在,曾几何时,我们渴望的千人自习,鸦雀无声,终于呈现在我们面前。
2、在面临新课改选修课的选择上突破了重重难关,老高三经验倾囊相授,从高二下学期选修课开课,讲那本选修、讲到哪,考到哪、高考考几本,怎么考、占多少分等问题。让我们很早就确立了本届高三的选修计划,精选、精讲,通过与协作校、各兄弟学校及时沟通了解一手信息,备课组长大胆筛选,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增加了高考学生答题的准确率。
3、不在为学生的失误买单,每一次考试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涂卡失误,答串题,出现两种颜色,对于这样的试卷,不在予以照顾,该扣分扣分,该记零分就记为零分,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贴近高考,通过每一次的高考仿真模拟训练,让学生减少失误,降低错误率。进入高三,规范答题就是效率,减少错误就是成绩。
4、对自主招生报考给与及时有效的指导。在10届自主招生还没有启动时,周校长就牵头给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召开了家长会进行专业指导。这些指导使家长动了起来,开始有倾向性的关注院校招生简章,而孩子们在没有受到太多干扰的情况下,最后得到很大的回报。比如:9班张园考入了东北大学,8班冯运阳考入北京理工大学,12班王万考入了兰州大学。
5、特殊形式下施行的特殊管理,第一次有了体育班,从班主任贾庆夫老师到六位任课老师,在这个班级上倾注了大量心血,教学上精心设计,课后耐心交流,管理上丝毫不放松,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领导都给与了高度关注和帮助,让我们顺利的度过了一个有一个难关。
(三)、不足之处在顶尖名校中,我们在普通类学生中没有实现更高的突破。
2、在专项复习中,没有能够细致的挖掘出每位教师的长处,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优势。
3、部分批次的实现率还不尽如人意。
高三工作最重要的是队伍和谐团结、思路定位准确、指导及时到位,缺少了计划、沟通和及时的指导是万万行不通的,谁能抓得紧、抓得细、抓得及时,谁就会更加靠近成功或是取得成功,史艳婕主任年部工作统揽全局,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年部团队和谐功不可没;白岩主任德育工作呕心沥血,一丝不苟,将德育展开到极致;郭志光老师负责大型活动策划和年部宣传活动细致入微,从思想上启迪同学;陶阳老师、贾庆夫老师宿舍和长住生工作稳定后方,建成了家一样的环境;吴作鹏老师值周工作井井有条,课间走廊处处可见身影;徐春红老师教务工作有条不紊,保证高三十次大规模考试顺利进行;李刚老师毕业办工作稳扎稳打,高考指导工作耐心,信息及时传达,在高三信息战中勇作先锋,安岩主任为高三献计献策,还有我们二十位班主任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将十一中学搏爱精神贯穿始终。
xx届高三的老师们在暑假还没有从高考紧张的工作中缓解过来,就投入到了生本教学的学习和研讨中,这些都为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提供了宝贵的财富。让我们携起手,为十一中学更加辉煌的明天,继续贡献我们的力量!
高考的总结6
贫困生,我一生最高的荣誉
14年前,我在陕南一个偏僻的小镇读初中。新学期开学报到的最后一天,我偱着路标,蹑手蹑脚地走进一间办公室。办公桌旁坐着一个穿戴时髦的女人,空气中还散发出淡淡的香水味。刚进门的前几分钟,我凝固了,因为我的窘迫。
我呆立在原地。倒是她先开了口:“你有什么事吗?”“我来报到。”我的嘴里再也不能多挤出一个字。“哦,姓名。”她也简略。“杨康。”我不敢抬头看她。她的声音先是停顿了几秒,然后说:“学杂费和书本费一共150元。”我依然站在那里不动。她又重复了一遍。我努力把头抬起来,憋红了脸说:“我没钱。”
在我说话的瞬间,我悄悄地看了她一眼。她年轻而美丽的脸上微微皱起了眉头。我羞愧极了。我就雕塑般站在那里,头埋得很低。我只看到眼前,大大小小的脚来了又去,几乎每一双脚上都是新鞋子。耳边是大人和她的寒暄,是孩子的问好声,是她的表扬声……
我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我的脑袋里都想些什么。我只听见她说:“杨康,你过来一下。”我挪动着有些麻木的腿脚,靠近她的办公桌。她给我一张凳子说:“你坐下吧。”紧接着说:“没钱,那你的'这些费用怎么办?”“先欠着。”我深深地记得,我的脸上是有泪水滑过的。过了片刻她才说:“哦,那先去教室吧。你的学号是2号。”待她给我拿了新书,我就匆匆离开,头一直没抬。
她是我的班主任。我从小生活在农村,连这个离家只有几十里的小镇我都没来过几次。第一次见到一些陌生的人和物,自然很紧张。其实内心真正紧张的原因,是因为我的贫困。由于家庭的多次变故,我的生活过得极其狼狈。而当时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交不起学杂费。尽管家里想尽一切办法,还是没凑够那一百多元的学杂费。
虽然生活困窘,可我的内心十分安静。我记得上课时,我的目光就死死地盯住黑板,认真听老师讲课,阳光打在黑板上,老师工整的板书在阳光里格外苍劲有力,常常给我带来一阵激动。每晚下课后躺在集体宿舍,我的脑袋里都能像放电影一样回忆起老师所讲的知识。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总成绩在班级里是第一名。我把父亲从远方打工挣来的钱拿给班主任的时候,她只是轻轻地把我的手推了回来。她说:“你的费用,我已经向学校申请,给你减免了部分,剩下的我帮你交了,你的钱就留着自己用吧。”
正是因为学校减免了我的学费,我几乎成了大家公认的贫困生。以后的每个学期我的部分费用都是学校减免的。刚开始我很难接受“贫困生”这个称谓,这三个字让我很自卑。后来班主任就把我喊到办公室去谈心。我和她由刚开始的陌生变到熟悉。她说贫困是可以摆脱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不断超越自己。
她的话很简短,但是给我的触动很大。我开始改变最初对贫困生的看法,我知道越是贫困我就越要努力,而不是顾影自怜。当我调整好心态以后,“贫困生”这三个字不再是我的自卑,而是一种前进的动力。
整个初中,我的成绩一直都是班级第一,有好几次还是年级第一。那段时光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那些日子里我内心安宁,每天沉醉在知识里,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日子虽然清贫,倒也美好温馨,淡淡的阳光,淡淡的梦。直到多年以后我都十分怀念那段时光,怀念那三个字:贫困生。它让我有着别样的人生。那三个字是我一生最高的荣誉,因为我从那个时候开始渐渐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强不息。
高考的总结7
高考的公平性
任何一个选拔的方法,总是会有自己的缺陷。所谓公平,就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选择一个相对其他方法缺陷最小的。高考就是这样,在目前的中国社会环境下,用高考分数来进行选拔,是最能够防止人为因素的。
很多人总是要向国外看齐,总是拿出美国的例子说,你看,美国的常春藤名校有很大的自主性来挑选学生,除了GPA、SAT,更加看重学生的课余活动表现,还有提交的论文质量。但是不要忘记,那些拿来比较的大学都是私营的,中国的大学都是公立的,根本性的区别,就是用纳税人的钱的公立大学,必须广纳民众,让普通人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的同时,创造一个知识型社会。
一位朋友,讲起小时候在湖南读书的日子,每天来回要走四个小时的山路,支撑他的,就是要离开这个地方,要到北京上大学。最后,他进入了清华,然后拿到了奖学金去了哈佛,之后去了华尔街。我不知道,如果是现在,他是否还能够实现他的理想,走出山区,到北京念大学,甚至包括我自己,因为首先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昂贵的学费,家里面是否承担得起。另外就是高考,不敢确定是否能够像20年前取得高分,因为如果看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对于一个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脑的高考生来说,面对那样的时政作文题,在信息量,还有思路方面,首先就处在了下风。
20年前,只要用功,愿意看书,城乡学生之间的差别最多就是所谓土和不土的`问题,但是现在,差别已经在于知识结构,精英化教育下的学生占据了绝对优势。要进入名牌大学,更是从小学开始,起步点已经不同,而这样的差距,到了中学,更加地明显。
正是因为这样,看到中国的一些名牌大学要增加自主招生的名额,就会有很大的担心。对于学校来说,这样做当然可以提高生源的素质,但是这里面会产生两个问题。首先,自主招生意味着由人来决定,如何确保不存在徇私舞弊?其次,这会把一些起点较低的学生排出在门外,就好像我的那位朋友,除非证明自己是某一个方面的天才,一个在山区的孩子,没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没有机会参加各种比赛,这样的学生,是没有资格参加自主招生的。至于加分,还有保送,更是不会有他的份。说到加分和保送,这也是让人担忧的措施,因为只要存在官场腐败,有人利用权和钱,就会丧失公平性。
虽然在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公平性在这些年也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依然不失为目前显得最为公平的一个方法。
高考的总结8
1、过秦论 贾谊
2、兰亭集序 王羲之
3、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4、师 说 韩愈
5、阿房宫赋 杜牧
6、《诗经》三首
7、离骚(节选) 屈原
8、短歌行 曹操
9、登高 杜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
11、归园田居 陶渊明
12、虞美人 李煜
13、孔雀东南飞
14、汉魏晋诗三首
高考的总结9
光的本性(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1.两种学说:微粒说(牛顿)、波动说(惠更斯)〔见第三册P23〕
2.双缝干涉:中间为亮条纹;亮条纹位置: =nλ;暗条纹位置: =(2n+1)λ/2(n=0,1,2,3,、、、);条纹间距 { :路程差(光程差);λ:光的波长;λ/2:光的半波长;d两条狭缝间的距离;l:挡板与屏间的距离}
3.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光的颜色按频率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助记:紫光的频率大,波长小)
4.薄膜干涉:增透膜的厚度是绿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即增透膜厚度d=λ/4〔见第三册P25〕
5.光的衍射:光在没有障碍物的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的情况下,光的衍射现象不明显可认为沿直线传播 高中英语,反之,就不能认为光沿直线传播〔见第三册P27〕
6.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见第三册P32〕
7.光的电磁说: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谱(按波长从大到小排列):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伦琴射线的发现和特性、产生机理、实际应用〔见第三册P29〕
8.光子说,一个光子的能量E=hν {h:普朗克常量=6.63×10-34J.s,ν:光的频率}
9.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mVm2/2=hν-W {mVm2/2:光电子初动能,hν:光子能量,W:金属的逸出功}
注:
(1)要会区分光的干涉和衍射产生原理、条件、图样及应用,如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圆屏衍射等;
(2)其它相关内容:光的本性学说发展史/泊松亮斑/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光谱分析/原子特征谱线〔见第三册P50〕/光电效应的规律光子说〔见第三册P41〕/光电管及其应用/光的波粒二象性〔见第三册P45〕/激光〔见第三册P35〕/物质波〔见第三册P51〕。
高考的总结10
化学是一门含有很大文科性质的学科,要求理解记忆的东西很多。要学好化学,必须把这一关过好。
在中学化学中,主要的内容还是以某一种元素或某一族元素为主,学习它们的物理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每一种元素都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学习单种元素的时候,对于元素表现出来的所有性质都要一一掌握。例如学习铁元素的过程中,就应该掌握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重要内容。而学习某一族元素的时候,首先应对这一族元素的代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制法等进行学习,然后从个别到一般逐步地展现这一族元素的性质及变化规律。这样掌握的知识全面牢固,在以后用到的时候就可信手拈来,而不用找课本。
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学问,所以贯穿于化学始终的是化学反应,所以说学好了化学反应也就学好了化学。例如在有机化学中的种种重要反应,考到的很多,也很重要,是难点重点。但是也有解决这类问题的捷径:纳就是对反应本质的理解,以及熟练掌握反应原理、装置、条件、注意事项等内容,这样大部分的题目就可以顺利通过了,剩下的题目也就是再加上数学运算,就可以很容易通过。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先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就可以提高很大一截。
在做题目时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小运算篇幅,并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元素守恒法:在一个化学反应里,改变的时元素的原子的排列结构顺序,而元素的种类个数在反应前后时不变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略去很繁琐的中间过程,直接对要求的元素进行求解。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在100g硫酸亚铁样品中含有杂质硫酸铜,把样品溶于水,放进足量铁粉,之后过滤放进足量盐酸,过滤,灼烧残留物得到物质的质量时样品的1/20,求样品的纯度。这个题目就是典型的应用这个方法的例子,虽然中间经过了很多变化,但铜最终都转移到了氧化铜中,则可以据此计算,显然要简单得多了。
相关元素法:这是个很简单的方法,举个例子就可以说明问题:现有硫酸亚铁、亚硫酸铁、硫化亚铁三种混合物,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a%,求氧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这三种物理仔细看就可以看出每一个铁原子对应一个硫原子,根据铁与硫的原子质量比就可以求出硫的质量分数,氧的质量分数只用100%减去铁和硫的质量分数就得到了。
重点突破法:在做一些推断题目的时候,常常使人感到无从下手,就可以用这个方法。在给出的条件里,找特别的反应现象或条件,例如生成黄色溶液,产生红色沉淀,产生气体,需要高温,需要催化剂等,从这些现象或条件,我们可以联想到我们学过的元素的性质,来与之对应,很快就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还有很多在做选择题时的方法:最简单的是代入验证法,即把答案代进题目进行验证;排除法,这个都知道,不必多说。在这种情况下是灵活多变的。
在考试的时候,不应当被题量所吓倒,要知道你觉得题目太多,别人也这样认为。要静下心来做题目,但头脑不能慢。要机动灵活的有选择的做题,即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把会做的,熟悉的做完,在做简单题目时一定要细心,很多成绩好的同学都是在做简单题目上失分。
尤其是对于后面的大题,不会做还不如保证前面会做的得分。这样才会把自己的所学知识显示出来,得到优异的成绩。
楚军(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生)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知识大多来自实验,知识点又较复杂繁琐,不易记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应该重视实验,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同时,考生要以教材为依据,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到有效的记忆方法。化学的知识点分布虽广却也有脉络可寻,这就是元素周期表,想来老师们也都说过。若要学好化学,做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虽然不造成题海战术,但适当的运用习题练习的方法确实可以帮助自己掌握知识。当然不能盲目做题,应当有所选择。历届的高考题是必须要看的题目。因为那些题目最能体现高考的命题精神。题目贵精不贵多,可以请老师帮助参考选择一本好的习题集,把这本习题集上的题目尽数理清搞明,各种知识的考法题型也就大致都在掌握中了。同时通过做题,我们也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后再遇到别的题目也能做到有章可循。再综合课本和老师的讲解,相信化学考试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了。
张雅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化学虽然属于理科,但它却具有文科的特点:需要记很多知识点,比如说,某些常见元素的性质、应用以及与之有关的化学反应过程和方程式,需要你熟记在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采用类似于文科的复习方法,多记,多背,打好解题的基础。但它毕竟还是理科,偏重于理解和应用,光是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反过来,理解和应用又能帮助我们的记忆,二者相辅相成。
化学中有一类很有特色的题,即是物质推断题。很多同学一碰到这种题,往往是无所适从,不知该从何下手。因为这种题须要一份特殊的直觉,当你读完题之后,你应该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判断出一到两种物质。而这种感觉来自于平日的多做多练,正所谓熟能生巧,题目做多了,对它的感觉自然就出来了。比如说,你可以根据一些特殊现象判断出某些特殊物质,还有C、O、N、Fe等等都是出题率较高的元素,大家要特别注意,实在推断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将这些元素往已知条件中代入,看是否符合条件。最后来看看近几年出现的新动向。可能很多同学都已经注意到了,一种信息题的比重在逐年增大。这种题的特点是,给出一定的信息,让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分析、组织,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它检验的是同学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很好地将书本何实际联系起来了,今后可能将是高考题的主要倾向,因此大家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于这类题的参考书,多做练习。
刘满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化学素称理科中的文科。因此化学解题方法简单,所要求的数学工具不过加减乘除罢了。化学的基本内容很多。背诵记忆的知识点特别多。某位高考状元说过,学化学就是背书,只有把书本上的诸多知识点背熟,才有能力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综合。化学实验题中提供了一些颜色、气味的信息以次作为推断前提,如果你不曾花时间记忆各种物质的特性,那么你就没有可能做好推理。因为化学中的原理并不像数学、物理那样严谨;相反,推理过程跳跃性很大,需要根据不充分的信息去猜去碰。我为了方便化学知识记忆,曾经对各章知识做过流程图,譬如,硫(S)的特性,S可以生成SO2、H2S,把S的衍生物列在一张表上,这样整个章节就掌握了。解化学试题一定要细心,颜色、气味、状态、温度等都会成为致命的陷进,你稍有不慎,就不能正确地解题,中了出题人的圈套。
高考的总结11
XX年高考,我校过600分3人,文理过一表分数线64人,二表分数线以上248人(不含艺术、体育)。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普通高中来说,实属不易。现将XX届高考复习、备考工作简要总结
一、尊崇学校办学理念,并将其内化为行为自觉和目标追求。
多年来,学校秉持“源清垂远,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和谐教育,为学生成长和发展奠基服务”的办学理念,努力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名学生、不放弃任何学生,为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负责。发愤图强,刚毅坚卓,矢志不渝谋求学校更好发展。
XX届我校生源相对薄弱,与前两届对比也处于相对劣势。但是,困难不能成为不思进取的理由,相反更加强烈地激发了高三教师的斗志。大家自觉承担压力,自发唤起动力,为荣誉、为责任,也为良心。有压力,同时也要有担当。压力和担当来自多个方面:有学校给我们确定的任务指标和全校师生对高考的期待;有每个人内心所守护的、无法抛却的荣誉追求;更有老师心中不变的坚守,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不能对不起学生“。这就是作老师最起码的道德与良知。xx中学对老师提出“三个要求”,即要有理想、负责任、讲良心,恐怕其具体体现就在于此。
优1班主任邓艳华老师,学生们称其为“老大”。这一称谓,既有爱戴、尊敬,也有信服,其中饱含着深厚的情感。邓老师原本心脏不好,曾经在较劲的时候发病上过医院——在这里不想以此煽情,想说的是,她一门心思在学生上,情感上与学生深入地融为一体。高考前几天,邓老师晚上睡不着觉,脑中浮现的总是某某考试情绪不对了,某学生优势学科考场没发挥好等等,都具体、真切地吻合着学生某方面的特点。这就是一个老师对学生不舍的情结。文科优班班任刘玉华老师,虽然年轻,但说起考试那两天的经历,深有同感。他们只不过是众多心系学生的一个代表。优1班,共36名学生,3人过600分,32个够一表;文科今年也有了重大突破:这就是对老师付出的最直接的回报。
二、全校一盘棋,谋全局以定一域,从更宏大的方面看待高三复习。优化机制管理,既体现整体统一性,也照顾年级特殊性。
高三学年虽有其特殊性,但一定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学校确定由一名校级领导深入主管,年级主任具体负责,年级开展工作体现相对独立性。但必须与学校整体工作相协调,相一致。德育处、教学处等部门管理必须到位,通过抓常规、部门职能的发挥,实现学校工作与年级工作的有机统一。
2、将高一、高二年段与高三统一起来。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日之功,只抓高三,忽视高一高二,成绩是很难抓出来的。为此,从基础年级开始,我们就尽力将目标定位、基础衔接、知识融合与高三统一起来。在目标定位上,高一就开始想高三的事;在知识教学上,注意每个知识点与高考的对接和渗透;在各年段,不同时期,既突出阶段目标和重点,又相互协调、互为一体。至于优生培养,就更加引起特别的重视,学校专门制定《xx中学优生培养工作方案》,从高一开始,抓住各种时机,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多方因素,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3、学校在XX年修订的《xx中学高考奖励方案》,其遵循的重要原则即为:着眼整体,协调优班、普班,文科、理科,将高中三年作为一个整体,在突出高三的同时,系统评价高中三年学生发展和教师贡献情况,在最大程度地体现公平、合理的基础上,更好地调动老师积极性。
三、发扬传统,注重积淀,为高三复习奠基、助力。
高三复习是以整个教学为基础的,是学校教学面貌的集中体现。多年来,学校在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和有益的探索。
一是推进“导学式”教学改革。
从XX年开始,我校在基础年级全面推行“导学式”教学方式。这是根据我校学生和教学实际提出的,一方面要努力摒弃教师一味的教,同时也没有照搬所谓的先学后教,因为我们的学生很难做到独立自学,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因此,我们努力把教和学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力争在教师启发、引导和组织下,突出、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从实践情况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二是加大信息技术建设,用现代教育技术助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现在原有的基础上,为各班全部配备电子白板。结合特色学校创建,以“发掘信息技术优势,优化导学式课堂教学”为主题,通过教学技术手段的改变,教学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以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提升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
上述做法,虽然在高三没有被要求强行推进,但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和渗透,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扎根实际,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因势而变,谋求最佳平衡点关于模拟考试。
合理安排时间,控制频率。正规模拟共安排四次,分别是:XX年3月6日、4月2日、5月3日、5月21日。每次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月;最后两次间隔大约20天,大体等同于最后一次模拟到高考的时间,让学生感觉很有规律,并切合高考时间点,形成一个相对固化的频率。不使考试频率过大,是考虑到我们学生基础较差,避免因考试过多对复习备考造成冲击;同时,频繁的考试也给学生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精心选择考试用题。按照各校共同取向,一模、三模我们选用的是师大附中考题,一方面让学生适应高三和高考考试要求,另一方面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状况。
第二次模拟,用的是齐齐哈尔市考试题。原因有两个,一是附中题存在“泄题”问题,负面影响很大;二是试题过难,我们的学生考后压力太大。从实际情况看,效果也非常好。理科最高分张广鹏613分,与高考分十分巧合;500分以上31人;文科570分以上3人,500分以上16人。文理看,都和高考最后的结果很接近。
第四次考题,我们是用金太阳和齐齐哈尔两套题选拼、组合而成。主要考虑是:试题不要过难,因为一模、三模学生分数偏低,师生总体比较压抑;另外就是借此调整学生心理和考试状态。
2、关于课时安排和上课时间调整。
学校一直坚持45分钟课。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45分钟是合乎规律的,更切合我校学生实际,能充分体现课堂效率。
每天正课8节,课时安排不能过满,有1节早自习,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支配和活动时间。
积极调整、合理应对形势变化。上学年,按省教育厅等有关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的要求,基础年级学生在校时间不能晚于6点,同时给高三学年课时和上课时间也带来了冲击。如何保证基本课时,同时又能全校协调一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最终,早、晚等同高一、高二,2节晚课前移,中午增加一个学生午休,效果比较好。
五、现惊雷三月起步奏冲刺号角,谋突破多方举措掀质量风暴
每年三月,对我们来说都是极具特殊意义的,总要经历一个特殊而难忘的过程。
首先,一模考试结束。伴随着一模考试,师生上上下下就强烈地感受到了高三时间的紧迫,“冲刺”的状态已经到来。
另外,这个时间基本上是一轮复习结束,正在转入二轮专题复习,也是强化质量最关键、最有效的时期。
第三,就我校生源和一模试题难度而言,一模考试我们常常感到是“不理想”的`,借此,正是寻找差距、谋求提升的关键点。
为此,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多方面、高强度采取措施,谋求质量的最大提高。主要做法有:
第一、第一时间召开各层面质量分析专题会。
年级组会:①统一思想,把握阶段复习重点,明确阶段工作要求。各学科明确复习思路,制定详尽而具体的阶段复习计划。②下达年度指标,并分解、落实到班级,使之成为高三复习备考的又一动力来源。
优班质量分析会:①分析现实“差距”,确定目标定位;②学科明确备考思路、针对性措施,找出着力点和关键点;③分析重点学生;确定一梯队、二梯队和希望生;指定包保教师,全程全方位跟踪。
优班质量分析会,殷校长都亲自参加,深入把关,高屋建瓴,悉心指导。教师既有压力,也有动力。
第二,结合质量分析和学校统一要求,集中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从学科实际出发,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明确现阶段复习规划、时间进度、预期目标;②分析研究现阶段重点、难点,确定着力点,强化得分点,加强对学生答题时间分配、答题顺序、难易取舍等技巧和方法的指导;③统一协调,密切配合,组织教师开展自主命(编、选)题,借此提高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语文、数学、英语每人1——2套,其它学科每人3——4套,总量都在10套以上,时间覆盖3月至4月中旬。这样做,弱化了当前复习资料泛滥给教学带了的冲击,较好地保证了习题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加强文理综合学科协调配合,凸显1+1+13的整体效应。对学生来说,文综、理综是绝对的“难点”。要想有所突破,必须整体协调,合作发力。每年到这个阶段,我们要设文理综合学科组,专设综合科备课组长(习惯称“科长”);固定周二下午时间,将政史地、理化生课连排,每周一次综合科考试。考后要求批卷合分,跟踪效果检测和质量分析。去年还有一段时间,根据上课时间摆布,专门抽出时间,对优班和普班部分学生进行专门的综合选择题限时强化。
第四,集中开展复习示范课活动。要求:课前集体研讨,明确意图和想法;上课,出课打样,大家观摩;课后,组织评课,进一步交流意见。此项活动的开展,对如何上好阶段复习课,确实起到了研讨、示范、促进和提升的作用。
深入听课。校长、年级主管领导、部门领导通过听课,进入课堂,真切了解情况,加强指导。把听课成了指导教学、加强复习备考的一个重要载体。年级主管领导听课至少每人1节,做到全覆盖;殷校长学期听课达60~70节以上。
六、团结协作,相互支撑;利害当前,大局为重
这届高三,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也可以说是非正常班级调整。
第一次是高一学年结束。此前是理科两个平行优班。经过一年的时间,特别是文理分班之后,情况发生了分化,原来的平行竞争机制开始弱化。为更好地突出优生,决定重新按分数分出优1、优2。而这一举动,导致两个班的性质、存在状态变了,班任、科任的角色和状态也必然受到冲击和影响。但,老师们没有抱怨,更没有消极对待,而是给以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使得这一调整得以顺利实施。
第二次,是在高二学年结束,高三开始。鉴于部分班级人数相对较少,老师、班级学生没能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化,决定合并一个班级。这是一个矛盾和利害冲突很大的事情。对教师而言,任课班级、课时要发生变化,切实利益要收到影响;就学生而言,也有集体发声,涉及稳定的问题。但我们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是更有利的,无论有多大的矛盾,我们也要去面对。难能可贵的是,老师们以大局为重,不但接受了这一调整,而且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课时明显减少的就有几个老师,其间也涉及到一些老师任教班级、课时的调整。如果没有老师的牺牲和付出,没有老师了理解和支持,这种事情是做不成的。从中看出的是对待工作、对学校负责的态度,是一种让人敬重的利益观,也是一种极可贵的思想境界。
以上不过是高三工作的几个方面,总结难以面面俱到。其实,回想起来,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如:教师自主命(组、编)题覆盖不均衡,时间点分布也不尽合理,个别人落实得不够好。
2、个别班级老师、学生调整过多,影响整体状态和班级成绩。
3、有领导深入,集体备课做得很好;没有领导深入,集体备课存在不深入的问题。对考纲、《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的研究,特别是实际运用不充分。
4、“复习示范课”组织和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
5、有学科教师人员不齐,对教学影响较大。
6、部分教师适应学生不够,无奈、抱怨较多,积极主动、想办法少等。
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同仁做以汇报,希望得到批评、指正,以利我们今后把工作做得更好。
高考的总结12
20xx年高考,我校综合科取得了较好成绩:800分以上4人,750分以上16人,700分以上82人,最高分854分,比去年高出36分,平均分561分,居xx市各县中学之首。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一、针对校情和学生实际,采取相应对策
根据本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我们采取了卓有成效的复习方法,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就是常说的“授之以渔”。具体做法是:(1)围绕单元展开知识网络,设立主题,各个击破,循序渐进地教学。
(2)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注意知识迁移,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3)让学生独立探索,发现问题。
(4)以小组或三五成群为单位的协商、讨论,进行协作学习,学会解决问题。
(5)学习名校经验,我们向学生提出,在教学之余,从星期一至星期六分别安排综合科六科的复习时间为各半小时,确保学科平衡发展。
二、优化教学手段,把握高考命题动向
综合科各位老师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吸取各方高考信息,从学生实际出发,用高中知识统领初中,精心选题、组题,题型、题类体现了“大范围、新情境、热问题,重基础、偏能力”的要求,学科之间形成了知识网络的交融,周末作业频度对路,内容对路,梯度对路,思维方法对路,把握了四度。老师们勤下班,交叉辅导,管教又管导,及早做好了培优转差,措施得到落实。老师们都能以身作则,多年上高三的老教师不凭经验教学,树立终身学习思想,热心培养年轻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年轻教师虚心好学,经常从网络教育中学习现代先进经验,向他人学习,提升能力,成长进步快。从每一次出的试题看,经认真研究切磋后,质量一次比一次高,同时以计算机分析结果为导向,控制命题深难度,效果较好。教学过程中达到了四统一,即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统一,单元过关统一。每场考试完后,对学生考后的试题,均做典型错误记录,讲评时及时纠正,好的给予表扬,注意学生的自信心,充分挖掘潜能,激励奋进。
三、反思教学,精益求精
综合科老师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在每场考试后进行面批面改,全面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自觉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从教学反思中敢于怀疑自己,经常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有信心,能耐心,够诚心。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向高层次迈进。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形成了各自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高考的总结13
近年来,选择加拿大本科留学的人数逐年递增。这主要是由于加拿大不推行教育产业化,绝大多数大学都是公立的,教育质量有保障。同时,加拿大也是社会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这也使很多中国家长更加放心。除此之外,加拿大开放的`留学生就业移民制度也是众多家庭选择该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方案一:成绩优秀“直录”名校
适合高考成绩优秀,英语成绩突出
学生高考后立即进入雅思学习,同时做出大学申请,待考出合格的雅思成绩后,学校会根据学生成绩决定是否录取,优势是可直接申请加拿大任何一所大学,但是劣势为短时间雅思学习难度大,多半学生无法在指定时间内考出合格雅思成绩,浪费一年时间。
方案二、英语不佳也可“双录取”
适合高考成绩优秀,但英语成绩不佳,无法短期内考出合格雅思成绩。
学生高考后立即做出大学申请,同时想办法提高英语能力,入学后参加学校测试,根据英语水平分配语言课程,待语言课程完毕后,自动进入大学专业课学习。优势是可免除英语水平不佳的劣势,但是劣势是无法申请不提供ESL课程的院校。
方案三、名校捷径就进“转学分学院”
适合高考成绩不佳,学习能力一般,英语成绩不佳
学生高考后立即申请加拿大转学分学院,在学院中修读大一、大二课程,大三时转入大学完成后两年学业。优势是可免除学习能力不足的劣势,避开大学一年级淘汰制度,同时有机会转入加拿大名校,最终获得毕业证与在大学中读满四年毕业的学生相同,但是转学院校要看学生实际成绩。
高考的总结14
高考化学复习建议
一、从内容上看,化学分成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基础理论三大部分。
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集中在七个方面的考点:
1.物质的本身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4.实验室、工业制法
5.用途
6.区别、鉴别
7.储存
如果说学生归纳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部分,面对某种物质,从以上七个方面去归纳和总结,只要你归纳的全面,那么在知识点上,你肯定不会欠缺多少了。在以上的基础上,用结合化学基础理论知识,通过从题型中去归纳和总结,然后合理的训练,复习主线应该就被你抓住了。
但是现在的高考传统的无机推断题减少,知识点混合、解决实际问题(工业流程)、无机化学立体化趋势、实验操作等几种题型涵盖了高考压轴大题。特别是一些知识点重新被引用,例如说“三大平衡”相关的知识,加上所结合的知识点比较细,对运用能力要求比较高,直接导致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失常。
二、平时训练题目应该包含的内容。
从现在各校的复习进度上来看,很多学校已经着手训练理综卷了,可是不管怎么训练,我觉得一些题目都是曾经的老题目,只是题目杂烩而已,很难训练出效果,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最大限度的融入知识点。知识点光记忆是不行的,必须用起来,并且是活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而现实中很多人总是觉得知识点考试大纲上明确写着呢,考哪些知识点,估计连一些家长都知道,就不用说老师和学生了,那么知道不会用有什么用呢?
2.最大限度的涵盖题型。我觉得一份很好的试卷,或者资料,能最大限度的覆盖题型,对学生备考,特别是归纳总结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可是现实中一些学生部仅仅是做一些老题目,不符合命题思想的老题目,并且还做一些大量的重合题目。如果高考题目稍有变化,直接导致这样的考生不适应。我在教学中,特别是给他们的题目,可以说涵盖了高考100%的知识点和题型,包括解题方法。但是一些学生不珍惜,回去也不好好利用,这样也不能保证效果。但是该讲的,我们都讲了,向导的也向导了,你自己不执行最后导致失败,那是自己的原因。
3.帮助学生分配和利用好时间。很多学生做理综题时间不够,不是一次考试不够,而是很多次考试,甚至是每次考试时间都不够用,即使调整了,也无济于事,那么学生时间紧原因有多种,但是考试体现出来了,就要改正,并且告诉他们为什么时间不够用,如何改正才合理?
4.提升学生的心态。一份份平时训练的试卷或者资料,学生通过完成这些试卷或者资料,觉得见识多了,知识点熟悉了,答题效率提高了,会觉得越学越好学,考试渐渐的顺利了,那么这样的话学生在高考中,失败的概率还会大吗?要不很多学生光有信心,空的信心,说再多的大话都没有用的。
可是在现实中,特别是北京各区的模拟卷,我觉得很难把以上四个方面考出来,也就是平时考试与高考之间是有差别的。
三、学生应该掌握不同题型的命题规律。
其实北京高考卷乃至全国各地考卷都有一定的规律,特别是在题型上,我觉得要全部归纳和总结好,并且包含全部知识点还是很容易的.,例如选择题部分,北京高考卷化学部分涉及到七个选择题,每个选择题6分,要是你在平时的训练中有针对性,那么你在考试中肯定会得心应手,那么你在归纳的时候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归纳:
题型上涉及到11种,分别是:考查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等11种题型。
那么你知道上面的11种题型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归纳相关的题目,例如说上面说的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这个题型涉及到如下内容:
1.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计算、应用平衡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反应物转化率计算、反应速率大小比较(20xx年北京理综已考)、外界条件对其影响、平衡状态判定、百分含量的计算、颜色变化等等。
2.高考要求:
在保持对传统知识点考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回归基本原理和概念。
适当增加新知识的考查,例如平衡常数和反应限度的关系
对考生分析图像能力的考查
注重知识点在生产、生活、科技研究中的应用。
此外,考生应该在平时的复习中总结相应的答题技巧,不管20xx年高考化学难度如何,那么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做到知识点100%覆盖,题型100%覆盖,并且通过合理的训练,时间分配科学,答题完善。我相信一定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总结】:化学复习建议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好好复习,成功是属于你们的。
高考的总结15
20xx年高考已经结束,成绩已揭晓,我们学校的文综成绩并不是很理想。这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我认为有两方面:一是学生数多,人们说“优生多”,但对于文科班来说,差生更多;二是基础差,虽经高三一年的努力。但见效并不大。主观原因,我认为学生花时太少及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本届学生,是我在高中教学中的第一届学生,应该说我是相当重视的,无论备课、上课,还是批改,我都力求做得完美,我把这一年当做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学习的机会,在教学中也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下面本人结合今年的高考试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树立信心,消除恐惧也许文科生早就听到他们的师哥师姐们讲过,地理在政史地三科中是最难的,很难得分;也许是文科生对学习偏重理科性质的地理感到确实困难,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相当的恐惧心理(特别是女生)。鉴于此,我们就应该利用多种途径,使他们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如多抓学生谈心,拉近师生距离,从而“爱屋及乌”;多表扬,多鼓励;多向学生宣传“一个人如果记性好,理解能力比较强,勤奋一些都能把地理学好”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消除恐惧。
二、加强政、史、地三科协调,以提高综合成绩为目标在高三这一学年中,特别是第二学期,任教同一班级的三科教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有一个统一的计划,不要各自为阵,要经常交流对班级的看法,我认为将全班学生分给三个任课老师,每位教师专门负责一部分人,平时与他们谈心,这样可以提高班级的文综成绩。其次,鉴于文综考试的特点,在试题的设置方面,往往综合性较强,因此三科教师要加强学科的探讨,更能把握命题的趋向。
三、要重视地理学科知识的把握,有条不紊地安排复习㈠扎实地理功底,构建以主干知识为框架的知识体系从20xx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地理试题来看,试题立足于考查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特别重视主干知识的考查和系统地理考查。.要重视复习基础知识,准确、全面、灵活掌握考点基础知识往往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同最能体现素质倾向的,具有永恒的,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只有具备了某一方面的基础知识,才可能从事这方面的思维活动;缺乏必要的知识,就谈不上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因此,能力源于基础。高考不可能脱离知识去考能力,考题是对知识点的“抽样”,通过能力“组装”去解决问题。不掌握知识,便谈不上能力,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基础知识,能力便成了空中楼阁,抛开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虽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具有较高的信度、交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宜的难度,但每年考试中总有一些基础知识被作为命题的对象,如20xx年文综全国卷的第3题考核“佛教的起源地”,第7——8两题考核“工业区位”的选择。其次,据资料显示,考生失分最多的往往不是那些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也不是跨学科的综合题,反而是大家认为最简单的记忆和理解层面上的试题。学生在考场上出现的问题,正好反映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说明我们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还有很多“死角”,个别知识复习还不到位,需要改进和加强。首先要准确理解每一个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科学含义和限定条件;其次是对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点,毫无遗漏地予以掌握,不能“挑肥拣瘦”,也不能以个人喜好来决定知识的取舍,更不能为了盲目地赶进度而放弃对某些知识点的复习;再其次是对所学知识能灵活加以运用,能对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会运用基本知识去分析、认识一些具体问题。
【高考的总结】相关文章:
高考的总结10-16
高考的总结03-07
高考总结范文03-03
高考总结优秀范文10-16
高考数学教学总结05-08
高考的总结15篇03-07
高考的总结14篇03-08
高考工作总结05-16
高考数学公式总结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