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

时间:2023-08-21 14:35:59 进利 总结 投诉 投稿

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通用10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通用10篇)

  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 1

  一、积极搭建“大数据平台”,加快农村数字化脚步

  一是加快县级数据平台建设。县数据资源(政务服务)管理局积极全县范围内展开数据归集工作,按照“应编尽编、应归尽归”的原则,目前全县已归集政务数据总量5169万条,归集电子证照种类65类45万余条,为实现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对接及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为实现政务审批事项“一网通办”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积极做好5G基础设施建设。截至11月30日,萧县已建设完工5G基站14座,施工中5G基站6座,全部在规定时限内建设完毕。

  二、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

  一是聚焦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坚持动态认领和编制政务服务实施清单,萧县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24599项100%达到“四级”办理深度,依托“皖事通办”平台,采取电子认证、“快递+政务服务”等方式全部事项实现网上全程可办。

  二是聚焦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坚持完善和落实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部署要求,积极跟进市局进度,全力推进更多的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三是聚焦服务更加到位。立足萧县实际,坚持服务前移,做好服务“最前一米”,变“被动反应”为“主动服务”。在大厅入口处前移志愿咨询服务台,组织帮办代办人员和志愿者热情主动提供事项咨询、办件发号、办事引导等服务,尤其兼顾好老年人、视障听障残疾人等群众的需求,采取必要的线下补充手段,确保企业和群众办事“门好找、脸好看、事好办”。

  四是聚焦服务更加多元。严格执行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指引,积极落实以移动端为引领,电脑端、窗口端、自助端、电视端的“一源五端”线上线下服务要求,聚力推进“7×24小时”政务服务不打烊“随时办”服务。

  三、推动更多事项集成办理,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一站式”服务功能

  一是聚力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萧县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场所303个均已实现标准化建设,各级政务服务事项线下100%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县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行综合窗口运行模式,开设“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便民服务”3个“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综合窗口,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全面融合,乡、村两级事项“一站式”办理,全面推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根据国家政务服务评价工作指南和政务服务工作规范,积极落实“好差评”制度,做到线上“一事一评”、线下“一次一评”,倒逼各项服务再提升再优化。目前,全县“好差评”好评率100%。

  二是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积极对标对表上级要求,同步推出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提供“开办餐馆”“开办旅馆”等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公布标准化办事指南及流程图,实行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目前,已实现127个事项“一件事联办”和1764个事项“一件事导办”,20xx年,努力实现更多“一件事”告知、申请、受理、审批、办结、送达等全过程一次完成。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建设萧县大数据平台。尽快建立、完善我县大数据平台,加大大数据归集共享力度,将纳入数据归集目录范围内的政务数据全量归集至县公共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加快归集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电子材料归集运用脚步,优先推广电子材料应用。真正为政务信息整合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创新等政府决策参考提供有效支撑。

  二是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提升。全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有序推行帮办代办。进一步简环节、优流程、减材料、压时限,做好“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努力实现更多的事项“全程网办”。落实7×24小时不打烊服务。继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 2

  一、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工作、稳步推进,提升电商内生带动能力

  1.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工作,提升电商扶贫成效。2020年电商扶贫到户项目3个乡镇上报了5个到户项目(狸桥镇金凤村电商综合网点、狸桥镇众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杨柳天龙湖家庭农场、溪口新常态茶叶有限公司、宣城市溪口凤凰坑茶叶种植家庭农场)共帮扶4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总计收购农产品金额37.62万元,兑现奖补资金30073元。

  2.加强电商人才培训,提升站点服务能力。我局开启多措并举的电商培训思路,在培训内容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对电商专管员、电商站点、电商企业根据服务性质进行差异化培训,目前共举办10场电商专业培训,共培训239人同时将“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电商专家下乡”云课堂,帮助站点、电商企业及时学习新办法。

  3.摸清农产品信息,建立电商扶贫信息卡。按照先贫困村,后非贫困村的工作思路,5月共摸排892家业专业合作社和387家家庭农场农产品信息,对766户贫困户建立农产品信息登记卡,其中13个贫困村共摸排4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和79家家庭农场农产品信息,对106户贫困户建立农产品信息登记卡。

  (二)开拓思路、多措并举,打造农村电商新亮点

  1.建立牢固的`电商利益联结机制。打造“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电商企业与相关农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达成稳定的购销协议,目前龙武、堆草堆等电商企业与多家专业合作社、包括贫困户在内的群众有稳定的购销行为,收购约393户贫困户的农产品,户均增收约2000元。其中“堆草堆”创始人荣获安徽省五四青年奖章,安徽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安徽省创业创新大赛亚军等奖项。

  2.打造微信小程序,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5月25日,宣州区商务局、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共同打造的“宣州扶贫馆”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根据前期摸排的贫困村电商扶贫农产品信息卡和本身工作积累,不断上新我区优质的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目前,入驻“宣州扶贫馆”的商品涵盖宣州区10个贫困村及其他地区共80件商品,在售商品48件。并为本地残疾人、本地农村网络红人开设帮扶专栏,已有3位残疾人及2位网络红人入驻扶贫馆。开设贫困户一户一卡专栏,展示贫困户农产品信息,提供帮扶对接服务。小程序用户数1483位,订单2398笔,总销售金额558401元,其中带动销售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金额超20万元,直接帮扶贫困户3户、贫困村9个、通过电商站点帮助贫困户近50户。

  3.加强电商扶贫宣传工作。

  一是帮扶残疾人群体开展电商活动,通过“线上推广+线下地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工作。二是与宣城电信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有序推进电信ITV电视渠道打通工作,进行宣州区贫困村扶贫产品的电视端推广工作,目前已上架5款产品。

  三是在快手平台建立贫困村宣传公众号,发布了两条小视频宣传溪口四和村高山茶产品。接下来继续发布贫困村特色农产品宣传视频。

  二、下一步计划安排。

  1.加强信息收集以及及时更新工作。建立电商扶贫农产品信息卡月更新制度,及时更新和上架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做到动态调整、及时更新。

  2.加强对小程序宣传工作。目前“宣州扶贫馆”小程序上架后,目前订单量不大,为更好发挥小程序的作用,提升电商扶贫带动能力,我局将加强对小程序的宣传推广,加强小程序与有需求的企业直接对接,增加农产品销售数量。

  3.抓电商精准扶贫到户项目。推动电商龙头企业带动扶贫,推行“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你种我销、你养我卖”模式,组织电商扶贫产销对接活动,鼓励和引导电商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尽可能地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 3

  (一)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1、实行局机关班子成员、股室负责人包乡(镇)、中心校包片、校长包村、教师包组的网格化分包责任制,明确分工,压实控辍保学责任。组织学校领导、教师深入到村发动学生回校、动员未回校学生返校就读,并做好会议、动员、家访等相关记录。落实流失学生登记管理制度,只要发现有学生辍学,就有学校领导、教师负责采取措施动员返校。确保所有学生能按时入学,提高在校生巩固率。

  2、对于重度残障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工作,专门建立学生档案。本年度开展送教上门共x人次,每生每次不少于三十分钟。送教内容:一是学业知识,二是康复训练,三是送温暖服务等。

  (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

  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计划。20xx年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x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x所(城区x所,乡镇x所);改扩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x套,新学年已全部投入使用。

  (三)各学段资助政策。

  实施全面覆盖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保障和资助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失学。

  1、学前教育。20xx年春季学期,我县共有x名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儿童享受学前教育资助,发放总金额x万元,其中保教费x万元,生活补助费x万元;

  2、义务教育。20xx年春季学期,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x人享受生活补助(含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补助金额x万元;

  3、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20xx年春季学期,为x名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已经享受免费营养餐的`学生除外)发放营养改善计划补助金额x万元;

  4、普通高中教育。20xx年春季学期,免除了x名建档立卡、农村低保、特困救助对象等家庭学生普通高中的学费和住宿费,总金额x万元;对x名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按照每生每年x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总金额x万元。

  5、按照省定标准,20xx年春季学期,中职学生免学费x人,总金额x万元;享受中职助学金x人,总金额x万元。

  6、及时审核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今年7月15日开始办理,截至x月x日,20xx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圆满收官,共签订生源地贷款合同x份,签约贷款金额约x万元。

  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 4

  20xx年度,灵璧县经信局认真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按照《20xx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分工,立足本部门职责,会同县教育部门,大力实施乡村“互联网+教育”发展工作,持续推进农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实现了全县中小学无线网络无缝覆盖,鼓励电信运营商在实现乡村中小学光纤网络全覆盖基础上,优化电信普遍服务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小学光纤网络带宽。

  为积极改善农村地区办学条件,20xx年11月,县经信局邀请中国明日之星公益基金管理会在我县举办“同心助学—大爱工程”公益捐赠活动。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虎出席仪式并向明日之星公益基金管理会颁发荣誉证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 明日之星公益基金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刘学斌代表基金会出席仪式,并向我县捐赠价值192万元教育信息化设备及教学资源,惠及全县 138 所学校,有效改善了我县乡村地区学习条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今后,我局将进一步聚焦“双减”背景下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趋势、新机遇、新挑战,不断推进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推进学校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帮助学校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有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共享,为提高乡村办学质量提供坚实基础。

  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 5

  根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xx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开阳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作,现将20xx年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推进乡村教育信息化。积极筹措经费,按照有关要求配齐、完善学校设备,全县所有中小学校教室及部分功能教室均已安装多媒体教学交互系统(班班通),实现多媒体教室全覆盖。教师计算机、学生计算机数量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要求。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等对联网攻坚工作的要求,我县已于20xx年全面实现了中小学(含教学点)宽带网络接入率达到100%、出口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20xx年度,我县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采购及运行维护等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主要实施项目为五中二期工程教育信息化设备采购、蒋家寨小学部分信息化设备采购、阳光食堂监控平台系统融合、学校一键报警系统接入、20xx年学校网络运行维护费和阳光食堂监控服务费、各学校更新采购教育信息化设备等。

  (二)积极依托各级教育资源平台,获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市教研平台等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我县中小学专任教师及适龄学生已全部注册贵州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其中中小学专任教师注册2791人,适龄中小学生注册2.87万人。

  (三)依托活动竞赛,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组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作品暨贵州移动“和校园”杯教师技能大赛,共收到教育技术论文、优质课、教学课件等作品590件,推荐参加市级竞赛354件,获市级奖项102件;组织推荐作品参加贵阳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第三届(20xx)中小学教师微课应用暨竞赛活动,共上传作品1066件,参赛作品652件,推荐参加市级竞赛391件、获市级奖项作品245件;组织学生作品参加贵阳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上报作品24件,获奖14件。组织教师作品参加贵州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共收到晒课作品248件,推荐参加市级竞赛99件。

  二、20xx年工作打算

  (一)提高硬件设施水平,全面更新农村学校老旧教育信息化设备。计划投入资金5000万元,用于更新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多媒体教学交互系统(班班通)540台、学生计算机2110台,教师计算机1520台,建设录播室28间;对新建七小、八小、实验小学配置教育信息化设备,对开阳一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复查评估配备教育信息化设备。

  (二)分层开展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运用能力。通过国培、省培、市培、本级培训等,开展对中小学校长、专任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促进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努力实现“两全三高一大”,探索“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管理、教育服务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预计在20xx年前,投入资金1.9亿元,配齐新建校教育信息化设备,更新原有老旧设备,按照有关标准配齐学校录播室、多媒体会议室,逐年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

  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 6

  数字乡村工作主要是通过建设信息网络体系,为群众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化、现代化服务。2020年我单位数字乡村工作任务主要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巩固提升网络扶贫成效等。按照州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和州、县的统筹安排,数字乡村工作在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有计划、按步骤、分阶段,扎实稳步推进,完成了数字乡村重点任务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为了确保全数字乡村工作的顺利实施,一是由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股室负责工作的组织实施,落实到点、责任到人。二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有效规划,明确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三是营造氛围,加大宣传。通过智能信息化手段宣传数字乡村带来的安全、便捷、实效性。

  二、工作推进情况

  (一)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加强基层医生远程教育培训、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已完成全县13个医疗卫生机构远程医疗系统设备安装。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州“互联网+远程医疗”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我县按照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截至11月底已完成培训3419人次,100%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巩固和提升网络扶贫成效。在卫生扶贫方面,持续落实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医药爱心扶贫基金的报销,截至10月救助贫困住院人口753人,救助金额:132.07万元。扎实开展城乡居民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贫困人口电子健康档案10239份,建档率100%。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239人,覆盖率100%。有效解决贫困人口就医问题。

  (三)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现代化。同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有效预防、控制、化解、消除重大急性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势在必行。县人民医院建立了his、lis、ris/pacs系统,可通过自助机、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挂号、缴费等,及大的改善了就诊流程。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基层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有限,尤其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速度十分缓慢,维护也十分困难,造成乡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

  (二)专业人才缺乏。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数量极少且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县级信息管理员都是兼职人员,乡村信息服务人才更是极度缺乏,加之卫生信息化涉及到卫生管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公共卫生、财务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多专业学科,所以网络维护、系统应用等更是难上加难,制约了信息建设的推进。

  (三)信息资源未优化整合。各类智慧应用功能还处于各自分别应用状态,还有待进行系统性统筹。同时,上级配发系统较多,各系统互不相通,数据重复录入,增加基层工作量、影响工作效率,不利于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 7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委网信办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作用,着力抓好数字乡村建设和网络文化服务,不断弘扬乡村文化主旋律、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取得积极成效。

  我省通过不断优化乡村网络文化服务,深入开展网络公益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指导开展了“E起成长文明护航”安徽乡村公益圆梦计划活动,吸引全省互联网企业、网络社会组织、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参与,共募集资金11万元,用于建设“E起成长”图书室和图书角,惠及500余名中小学生。在春节期间组织网络达人开展冬季山货节网络直播销售活动,累计成交12.9万单,成交商品价值突破1100万元,较好地把农特产品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我省结合实际着力加强数字乡村试点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网络覆盖质量。制定了《安徽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和数字乡村建设年度工作要点,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规范有序开展。积极总结提炼长丰、金寨、砀山、歙县4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情况经验,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做法,并督促指导35个省级试点地区,探索契合当地数字乡村发展的模式、路径、方法。

  我省还聚焦乡村振兴这一宏大主题,多面推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加强网上宣传。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部署开展“网络中国节”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积极推送乡村节日生活的新闻稿件、融媒体作品,在微博等社交平台开设“歙县汪满田鱼灯来了”“徽州年味”“元宵粘粘团团圆圆”等话题并开展线上线下互动。组织网络媒体积极报道和推送《六安市叶集区:文艺赋能促乡村振兴》《播下“文化”种开出“振兴”花》等正能量稿件两万余篇,展示了乡村特色文化和农村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

  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 8

  今年以来,县根据市推进5G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全力贯彻落实市关于《市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xx-20xx)》等文件要求,积极响应“加快云改数转、推动高质量发展”号召,积极探索高效率推进机制和有效举措,有力保障了全县5G基站建设的顺利推进。截至11月份,县共建成并开通5G基站521个,完成率88.01%,位居五县(市)第二位,仅次于长丰县。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前期工作总结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为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加速5G产业发展以及在垂直行业的应用,经县政府同意,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21个县直部门、乡镇园区分管负责人及5G建设运营商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5G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5G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5G建设的工作任务;协调解决5G建设推进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督促和指导全县5G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督促各乡镇园区、县直相关成员单位5G建设工作任务的落实等。

  2.定期调度协调,跟踪反馈。县推进5G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认识到5G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建立5G工作推进反馈机制,针对5G建设过程中各建设单位反映的疑难杂症,认真梳理、逐条记录、跟踪协调、逐项解决。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召开推进5G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3次,针对高校落地难等专项对接会2次,及时学习传达省市关于推进5G建设的'最新部署要求和扶持政策,通报全县5G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面布置安排。根据项目建设推进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各相关单位召开专题推进会,系统收集各基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领导小组文件印发5G基站建设问题交办单,对汇总梳理的52个问题,明确责任单位和办理时限,逐个问题确保按期销号,确保基站建设顺利推进。

  3.着力纾困解难,全力推进。围绕5G建设涉及的宣传推广、项目审批、公共资源开放、供电保障、通信设施保护等重大问题,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属地乡镇园区的职责,由各单位制定1名班子成员专门负责协调保障,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个别5G基站落地难等问题由分管副县长亲自带队,现场协调;建立县5G建设工作微信群,及时传达交流各项工作信息,加强建设单位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工作推进合力,及时解决5G工作推进过程的具体问题。截至11月份,累计落地难站点55个,已解决47个,下剩8个已经完成对接并达成初步意向;需开放公共资源站址8个,已解决7个,下剩1个已达成意向即将进驻施工;有条件“转改直”站址83个,已完成24个,受阻19个。

  4.多措并举,广泛宣传。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平台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5G通信科普知识学习,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5G活动,让5G科普知识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减少群众对5G基站辐射的恐惧和误解,保障5G建设的顺利推进。县会同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等服务商及相关乡镇园区多次组织5G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宣传5G科普知识。截至11月份,共组织5G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9次,发放宣传手册450余册,参加人员630余人。

  5.加快5G组网,推广运用。持续推进5G和宽带网络建设,加快5G独立组网(SA)建设,在实现5G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和各区功能性覆盖。目前已形成覆盖县城城区、经开区、大学城等重点区域的5G网络蓝图,5G网络开通区域覆盖率已达98%,服务5G用户超过25万户。积极推进5G应用落地,与先进企业、小区开展深入合作,目前已推出“智慧社区”、“智慧工厂”等多个5G智慧技术应用。三河镇的5G+AR观景、市振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5G+视频会议、新宁供应链智慧工厂、美的暖通开展5G智慧工厂和5G智慧生产管理应用实验等5G商用已在稳健运用。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加强5G科普宣传。将5G科普宣传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和工业发展目标考核范围,制定5G宣传实施计划,落实乡镇园区5G知识宣传管理责任。

  二是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由县5G领导小组牵头,督促经信、发改、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依据职能统筹协作,依法查处5G建设中的乱加价、乱收费、破坏电信设施等违规违法行为,对于性质恶劣的,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并纳入征信管理,为5G建设提供坚强后盾。

  三是着力加强沟通协作。移动、电信、铁塔3家具体建设单位加强与属地乡镇园区及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及时沟通,尤其是做好与具体对接单位的有效沟通;县5G办进一步加强与3家建设单位的对接,适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疑难杂症;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专门协调小组,责任明确到人,切实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四是强化推广运用。全面提升我县网络带宽,实施“千兆入户、万兆入楼”的光纤覆盖计划。推进骨干网互联节点的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升级,实现IPv6骨干网网间高效互联互通。以网络优势带动垂直行业应用发展,加快乡镇集中区域、工业园区5G全覆盖建设,推动远程医疗、无人驾驶、5G智能工厂、5G高清视频传输、智慧养老等5G运用。

  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 9

  今年以来,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我县按照上级工作部署,重点在农业信息化工作上下功夫,尤其重点在生产、加工、服务等环节,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加快“互联网+农业”的示范和推广,对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一、上半年重点开展的工作

  一是突出农业信息化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制定相关专项实施方案中,重点体现在农业种养等生产环节中,发展信息化提升和完善装备,尤其在一喷三防、收储、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等环节,确定目标,积极谋划,以信息化推进规模化、方田化管理,减少人工,提高效率。

  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业实体的互联网应用。依托县蔬菜办、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安办安监平台、以及市级以上园区、畜禽养殖技术服务单位、农资经营户等单位和部门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微信群130余个,涉及种养户20000多个,以同心合作社葡萄基地、王青村润贵合作社等都开展了鲜食水果直播售货,取得较好成效。

  三是开展农业生产物联网+农业。推进农业生产单位的物联网生产,重点指导园区、大型合作社、农场、设施蔬菜等农业新型主体的运用,如:沧州澳牧现代农业园区,在流转的5000亩粮田和流转的1万余亩耕地作业中,农用机械安装了卫星定位导航,实现了耕地、播种、收获、施肥、植保、收获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采用MG-IS农业植保机(A3飞控),全配套的智能进口撒肥车、移动式喷灌车、36米自动打药机等大型农用机械100台套。全县大型智能机械220台,飞防无人机应用达到110台,作业面积达到22万亩次。

  四是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营销,五谷食尚公司拥有自己的电商部,电商部主要负责农产品的网络销售以及推广业务。已与天猫店、淘宝、拼多多、阿里巴巴建立了网络销售平台,销售产品的模式已经有显著的成效,沧州荣业食品有限公司,开通阿里巴巴诚信通服务,公司零售业务从无到有,销售额逐年提高,零售业务销售额突破百万。这些企业,在疫情期间,积极开发网上营销,积累了不少公司客户,他们不断完善自身的硬件条件,招聘以大学生为主的销售人员,成立网络销售部门,与传统的销售工作区分开来,从产品的择优、提供给客户优质的购买体验、一直到优质的售后服务,已经构建起了完善的销售体系,产品营销比重逐年上升。

  五是开展农产品监管服务功能。围绕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管服务,在县农业农村局牵头下,组织行政管理,技术人员,食安员,农村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种养殖生产及加工大户录入省级平台,接受平台监管,主要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工企业和生产户注册监管小程序,由县乡管理人员和经营主体组成农产品安全追溯微信群,线下落实集中培训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书,不定期出品合格证和安全生产巡视,以及示范点的定期召开现场观摩会,接受线上注册集中管理人员达到260人,线下接受培训参会指导人员1200人次,实现全县种养殖注册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专人管理,平台监管,注册登记以及接受监管服务全覆盖。依托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和农产品安全合格证推广示范建设工作,实施重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

  六是认真完成上级农业各项数据上报工作。为省市两级的土肥监测、农产品预警信息、农业大气污染环保、农业生产进度等网络平台按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值。

  二、存在问题

  1、管理效果不到位现象较普遍。一些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企业网站、手机短信平台、财务管理系统等管理平台及电子商务平台,存在建后疏于管理现象,一些经营主体长期不更新有关信息,不正常回复和在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影响了企业和个人形象。

  2、缺少大手笔项目。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等农业物联网建设项目,购买各类传感器、设备,包括线路安装、管理平台及机房建设等至少在30万元以上。一般企业承受不了。农村的前期推进的村村电商项目的不尽如人意,也影响了电子商务平台店铺进一步美化、产品宣传推广等的建设。

  3、缺乏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大部分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没有接受系统培训教育,由于文化水平限制,短期掌握有难度,农业系统信息工作人员大多兼职,时间和精力不够,同时也没有接受系统培训教育,自身没学会,也难以教会他人。

  4、上级支持度不高。对基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互联网应用上没有专门的扶持政策,去年沧州澳牧现代农业园区申报物联网农业基地,在基础扎实、知名度高、确实有需求的背景下,仍然没能得到上级批复。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物联网示范点建设。重点在集约化生产大户、加工厂、标准化养殖场等区域,建立利用互联网+效果明显、具有引导带动作用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作为示范点,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学习。

  二是创新实践多种新兴销售模式。借力全国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稷之初设施蔬菜基地、秦村葡萄、霞口桑葚等水果基地,积极发展“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兴配送模式。

  三是加快应用可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从产到销”全程监管。重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预警系统、行政审批、农机补贴报批、农产品信息预警等方面实现突破。突出蔬菜及畜牧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工作,选好监控点,实行24小时全程监控体系,全方位监管畜产品养殖、屠宰环节和蔬菜管理及采收环节。

  四是建立面对规模生产主体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与移动、统计部门合作,建立农业微信、信息短信平台,及时收集、发送各类产品市场价格信息,保证农户及时掌握市场动向,及时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在目前13个采集点的基础上,逐步选取20个合作社和50个规模种养户为省市县三级农产品生产预警信息采集点,增设县级点30个,确保信息源的准确性。

  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 10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县有关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打造“基层数字治理样板镇”为目标,不断奋斗,合力攻坚,统筹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以一流的执行力为打造“示范窗口”的开化样本、展现开化担当贡献了“数据”力量。

  一、20xx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协调统筹,助推乡镇“智”理基固根深。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引入“智慧执政”大数据服务平台,将政府全年目标任务、站所审批事项等百余个子事件全部录入系统,快速定位工作任务节点的结果状态,实时掌握重点任务的进展情况,破解传统信息孤岛,减少文山会海问题。同时,以提示、提醒、预警等“三色评估”对工作开展进行全程监督,将“比学赶超”过程全部呈现,着力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二)加强数字赋能,打造产镇融合最美乡镇。依托大数据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形成项目方信息库、资金方信息库、企业数据库等多维度且覆盖全产业和区域的大数据库。系统梳理后根据产业地图精准匹配,续建招商引资项目3个,达成合作意向项目4个,在谈项目2个,预期引入资金1.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970万元。引入长三角高数字化密胺企业1家(浙江万臣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有效提升密胺产品科技含量。积极与浙江国贸、松井电器、鸿世电器等大集团对接,研发零配件替代产品,拓展新兴市场。

  (三)加强数字惠民,助推民生服务优化升级。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工作。有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践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广“无差别受理”,139个事项实现“一窗受理”,推广“掌上办事”和“开化办事通”服务平台,培训28名网格代办员,23个事项实现全程代办,让群众不出门就能办好事。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动政务服务由网上、掌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抓好“浙政钉2.0”升级迁移工作,浙政钉2.0激活率达100%,5项应用完成迁移。全面推进政务2.0落地,开发“开化桐村”政务平台,将掌上政务集办理、监督、统筹于一体。

  二、在推进数字化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力量配备严重不足。数据资源服务各项工作源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乡镇而言是新事物、新职能。省、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但镇里对应的专业人才较为欠缺,尤其是大数据应用人员编制有限,实有人员少,专业力量更是匮乏。

  (二)数据资源壁垒依然存在。我镇现有信息系统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获取数据往往较为困难。同时,数据开放共享的.标准和指导性文件资源相对欠缺,作为基层单位,对是否开放感觉难以把握。

  三、明年年工作思路

  桐村镇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数字化治理理念,以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为方向,以场景化多业务协同为重点,持之以恒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在更多领域实现数字赋能,有力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不断扩大项目优势。把“数智招商”作为稳增长的重要途径,力争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税收帮助大的企业项目;推进“1+4”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全年投资完成率达90%以上。加快推进全域土地整治,保好“钱袋子”,加快“低小散”企业搬迁入园步伐,推进低效用地出清整合,促进腾笼换鸟。

  (二)加快数字基础建设。聚焦各类民生数据,梳理汇总后形成桐村“数据库”,“数据库”将成为数字政府和智慧社会的关键基础设施,政府数字化转型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夯实智慧治理建设。实行网格化管理,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的巡查,建立一种新型高效的治理模式,实现精准、全时段、全地段覆盖的精细化管理。

【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相关文章:

数字化乡村建设总结01-01

数字化乡村建设工作总结12-24

数字化乡村建设工作总结7篇12-31

数字化乡村建设工作总结9篇12-24

农村数字化建设的工作总结12-24

数字乡村建设总结03-02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11-30

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01-07

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总结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