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雪》的教学反思
雪是雨经历了严寒之后变成的,是死掉的雨,但他的精神不会死,他的不去抗争的灵魂会永远闪烁在天际。下面小编整理收集了课文《雪》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课文《雪》的教学反思1
《雪》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二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单元,所选的课文语言优美,哲理感强,,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雪》是一首散文诗,既有散文的自由灵活的特点,又有诗歌的含蓄深邃,宜于朗读,适于欣赏。所以,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读为主,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的教学模式,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受到思想的熏陶、哲理的启迪,读出自然、社会、人生的真谛。鲁迅在自然景物描写中寄托了自己的爱增感情,向往江南雪景的春天一般的美好理想,而憎恶把朔方的雪花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鲁迅以异常热烈而深情的笔调来描写江南落雪的景象,山花烂漫,生机昂然,使人感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活懂得快乐,又绘声绘色的再现了江南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欢乐情景,这一部分我指导学生用深情欢乐优美和缓的语调来读,反复读,读出童年的欢乐,读出作者对故乡的怀念,读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文章的后半部分写朔方旋转飞腾的雪,孤独而倔强,包含了对寒冷环境的反抗,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赞颂,语言含蓄,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我采用结合背景朗读的方法,先讲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再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作者用粗犷的笔调,磅礴的语言抒发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感情炽烈,气势雄浑,因此我先示范朗读,调动学生激情,然后指导学生反复读,读出气势,在读中领会作者压抑不住的战斗激情。学生个个兴奋异常,慷慨激昂,小脸涨的通红,眼睛里射出勇士的战斗豪情。我觉得这节课上的既轻松,又有力的调动了学生激情,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不象以前学鲁迅的文章枯燥难懂,学生兴味寡然,教师筋疲力尽,学生无动于衷。
课文《雪》的教学反思2
《雪》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首先师生自由交流,谈谈各自对雪的印象和喜爱的原因,学生们有的说喜欢雪的颜色,有的说喜欢雪的形状,有的说喜欢雪中的游戏。有一个学生说她不喜欢雪,我很惊讶,追问。她说下雪时候很寒冷,行动不方便。我肯定了她的说法,赞扬她有自己的思考,随即告诉学生们,雪确实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利有敝。然后请其它的同学谈谈看法,有的学生说雪与雨一样滋润万物,有的学生说雪能消失害虫,“瑞雪兆丰年”。继续由学生自由发言,或讲述自己在雪中玩过的游戏,或自选写雪的诗句朗诵,学生表现积极,发言踊跃。我用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板书)赞美学生的表现。
“我们喜欢雪,古代文人们喜欢雪,鲁迅也是喜欢雪的”,导入课文后,师生共同进行全文和自选段的朗读,我向学生强调这类的散文要读出感情来,与录音比较,师生间互相评述,特别要求学生对老师朗读的评价。由于欣赏课对学生的影响,由于我作为一个平等的'对象加入朗读活动,学生们情绪高涨。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以问答的形式分析第一个问题:文章写了哪两处雪景,具体写了什么景物,写景有什么不同?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很快回答出“江南的雪”“北国的雪”,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是轻柔的,北国的雪“随着旋风蓬勃奋飞”,是猛烈的。我简要分析作者运用以物衬物和比喻的方法,写江南雪的美丽轻柔,令人喜爱,雪中“血红的山茶”“深黄的腊梅”“冷绿的杂草”,这丰富的色彩衬托了雪的美丽,“处子的皮肤”(解释“处子”:少女)又恰到好处的比喻了南国雪的轻柔,正因为如此,使作者似乎看到一点春意,所以作者说“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这些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雪的喜爱。由几位同学再分别朗诵这段文字,相互比较,谁读出了江南雪的轻柔美丽。
“作者写北国的雪就不同了”(过渡),由学生朗诵写北国雪的段落,点划写雪的关键词句:如粉如沙(此处提问,为什么不是如毛如羽?),蓬勃的奋飞(此处提问:为什么不是飘飘扬扬?),灿灿的生光,包藏火焰的雾(此外提问,雪是白的,火是红的,色调上谐调吗?)旋转而且升腾(此处提问,此词用了两次,为什么不同吗?),弥漫太空(此处提问,为什么不是“天空”?)然后让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讨论,明确作者以饱满的热情,用激情的笔调描写北国雪的猛烈狂放,振奋着人的精神。如果说作者写江南的雪,表达了对江南雪“美艳之至”的喜欢,那么写北国的雪,就是对北国雪“旋转而且升腾”之雄伟姿态的赞美了。
“雪不仅是美的,雪中还有丰富的游戏,我们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到过,这篇文章中也写到。”(过渡)让一学生读文章的第二三段,再让学生口述文中“塑雪罗汉”的情节,提问,作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雪中的游戏重点写了捕鸟,这篇文章中重点写了“塑雪罗汉”,作者为什么这么喜欢写儿时的游戏呢?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不难理解,学生很快就回答了出来:怀念儿时的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我随即联系《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两文讲述:儿时的生活不管是怎样的,但是很让人怀念,儿时的生活往往也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希望大家珍惜,给将来留下美好的回忆。
第二课时,指导学生参考课后附文,理解文章深刻的含义,同时让学生们明白学习要善于利用资料。首先问学生鲁迅是哪里人,学生一致回答“绍兴”,我强调绍兴在江南,然后追问,二五年的冬天,鲁迅在北平(北京)看到北方的雪,为什么想到江南的雪呢?让学生看附文中相关的解释。学生回答,鲁迅身在北方,看到北方的雪,触情生情,引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我加以肯定,随即追问,那么鲁迅写北方的雪,仅仅也是喜欢雪吗?让学生们继续默读附文,找出相关的解释语言。(此处关乎文章深层的含义,是本文的难点,所以让学生参看附文理解)在学生找出的语句中,我特别提出文中三句话:(鲁迅)“曲折的对于使‘暖国的雨’变成‘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的北方凛冽的严冬,表示自己的内心的不满”“鲁迅憎恶这使雪花永远‘如粉,如沙’地旋转飞腾的朔方的冬天,同时又赞颂这与‘凛冽的天。
课文《雪》的教学反思3
《雪》是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和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进动力。
《雪》虽然是《野草》中色调相对明朗,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但学生在解读上仍存在较大的难度。
该如何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可接受程度去实施教学呢?我想,在教学程序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深文浅教,由浅入深,让学生走进文本,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自然内化作者的写作情感。
首先从文字入手,在作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描绘中去感受江南雪的热闹美好与朔方雪的孤独奋飞。然后,在两幅雪景的比较中体会作者内心的孤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朔方雪的赞美之情。再进而走近鲁迅的生命,去感受他那在孤独中仍奋然前行的精神,并以此激励自己去坚强面对今后的人生。
教学之后,在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上有以下几点思考:
1、个性解读铺基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阅读也应是老师的个性化行为。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是老师个性化教学的基础,没有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便没有其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在走进课堂前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目的就是要确定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哈姆雷特,以便在灵动的课堂中把守对话的底线、不断校正对话的方向、适时推动对话的进程。
对于《野草》,一直有着许多不同的解读,这本体现鲁迅全部生命哲学的小册子也因此被文学界公认为世纪性的文学猜想。《雪》虽然是其中色调相对明朗的一篇,但也有着诸多解读:有学者提出了爱情的宣言一说;钱理群将其上升到中华民族对宇宙基本物质元素、生命元素的理解。可是,对于八年级上的农村初中学生,在一堂没有前后呼应的独立的课上,如果对文本的开掘脱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可接受程度,是否真正有价值呢?再三考虑,我最终选择了鲁迅的孤独与战斗精神这种解读。
原因一:《野草》与《彷徨》作于同一时期,集中体现的是鲁迅在五四退潮之后空前的孤独与绝望以及对绝望的抗战。一直以来,鲁迅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这是一种先驱者的孤独、一种探索者的孤独,这种孤独带有屈原式的忧愤深广,表现为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和不与浑浊现实同流合污、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在《彷徨》的扉页上他便援引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说,这样的思想在《雪》这篇文章中也有着较为集中的体现。
原因二:目前大多数学生对鲁迅的了解还是比较概念化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是政治家。
基于这两点,我决定把本堂课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定位在帮助学生更深入、更真切地认识鲁迅──体验鲁迅的情感,感悟鲁迅的战斗精神。
2、巧设问题走捷径: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总伴随着一些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解答问题,从而完成对文本的学习,教师的问题成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一条路径。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等等。教师如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了这些问题:
第一个环节中有两个问题:
⑴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里的每个问题都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主体,尤其是后面的这个问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完全要求或指向我们的学生,要获得认识必须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探究。滋润美艳、活泼、生机、热闹、干燥、升腾、奋进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句子,在学生完全沉入文本后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在第二个环节,师生共同分析了两种雪的特征之后,用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追问了一句鲁迅笔下的雪仅仅是雪吗?再次促使我们的学生一头扎进文本,从雪的表象里思考抽象出内在的东西。这里的雪不仅仅是雪,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它应该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一种内心的含蓄表白。江南:雪和蜜蜂、山茶、梅花、人──人、雪、物共融的美好画面,而朔方:雪和旷野、天宇──孤独,孤独中纷飞。此时此地的雪,其实就是鲁迅自己的内心思想的写照。虽然孤独,但朔方的`雪是否寂静、停留?不,它仍然旋转、升腾,旋转、升腾。在这个旋转升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雪的精魂,鲁迅的精魂。
三个问题,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所以学生的走进雪走进鲁迅,自然顺利,并没有很大的障碍。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由自觉地学习、体悟,真正体现了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真正实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不仅仅是教师的个性化行为。
3、适时点拨排障碍: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答非所问、学生游离文本、学生死钻牛角,不能自拔以及学生思维停滞,陷入僵局的现象,这时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使学生重读课文,回归文本。那什么是点拨呢?蔡澄清认为: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它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三处地方进行了较好的点拨:
⑴句子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的闹着中闹字的理解;
⑵句子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中孤独的理解;
⑶在学生提及雪的战斗精神却无法理解雪的战斗精神就是鲁迅精神的写照。
此时教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雪战斗精神的词语,并让学生阅读资料鲁迅的故事,引导学生从雪的写作背景及鲁迅生平这一角度去理解。
就这样,老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又重读课文,回归到了文本,走进了雪,也走进了鲁迅的精神世界。
不过,在课堂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
1、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例如在学习朔方雪的特征时提到了雪的外形特征──如粉,如沙和雪的内在气质特征──蓬勃奋飞,旋转升腾,我并没有就此点出雪的内在气质特征即雪的精神特征,也没有以此作为学习雪的战斗精神和鲁迅精神的切入口,造成了教学环节的脱节现象。我想这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太依靠原先的教学设计,不能很好的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来适时调整。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丝毫激情与悬念的行程,而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优秀的教学设计不是对课堂情况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要给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应该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
2、深度的挖掘缺乏必要的语言浸润和资料帮助解读,显得略微生硬。因为要从一篇文章中读出鲁迅的精神,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有点难度,必须要援引一些资料加以引导,帮助理解和解读。虽然,我也援引了背景资料、专家学者的解读以及鲁迅的故事,但由于在课堂上没能安排时间让学生在衔接上处理不当。
导致多数学生一下子难以从雪的精魂到鲁迅的精魂,最多只能体悟到雪在灰暗的天宇下升腾奋飞,很难想象到鲁迅在困境下孤独的情境,以及鲁迅在孤独中不沉沦,依然奋斗的精神。这也是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必须要加以克服的瓶颈。
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这次历练对我的教育意义很深刻,很多老师善意的批评也为我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此也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赐教,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克服弱点。我相信自己能在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稳健。
【课文《雪》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看雪课文教学反思6篇01-18
看雪课文教学反思(6篇)01-18
看雪课文教学反思(通用14篇)11-23
课文《绝招》的教学反思10-06
课文《长城》的教学反思10-06
课文《猫》教学反思10-06
课文掌声的教学反思04-30
课文《称赞》教学反思07-10
课文教学反思08-04
课文《荷花》教学反思06-16